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没有钱并不是问题,没有创造力才是问题。

——犹太谚语

以色列在《圣经》中总共出现了2560次,耶路撒冷在《圣经》中总共出现了991次,其中《旧约》出现了677次,《新约》出现了214次。锡安山在《圣经》中出现了60次。因此,《圣经》说,凡祝福以色列的,必蒙祝福;诅咒以色列的必遭诅咒。热爱以色列的,一定兴旺发达。与犹太人为伍,就是与智慧同行。敬畏耶和华就是智慧的开端。

我先后6次访问过以色列。第一次访问是参加深圳高科技中心组织的中以高科技峰会;第二次访问是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中国教育考察团;第三次访问是应以色列一流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智囊团PenZA感知实验室的邀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第四次是参加教会组织的住棚节特会,专门带领女儿和前妻到以色列受洗;第五次访问是参加中以高科技创新峰会;第六次访问是陪同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区政府的领导考察“天才儿童游乐园”项目。以色列是个百去不厌的地方,每次去的感受与收获都不同。我的前半生做了三件事,后半生我只做两件事:一、写书讲课传播以色列创新智慧和犹太教育的精髓;二、让犹太智慧和以色列创新教育项目落地中国。具体的项目有三个,而且落地到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县,拉开了中以合作的新序幕:

1. 创办“中以创新创业大厦”,推动中国的“双创事业”;

2. 引进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克洛尔科技园”落地中国,成为中国未来诺奖得主的摇篮;

3. 创办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以色列塔木德(犹太智慧)国学教育创新体系示范学校和“以色列创新智慧学院”,为中国培养未来真正需要的人才。

让孩子和老师更加聪明和有智慧,让家庭更加幸福,让企业和政府更有创造力。智慧、幸福、创新:人类永恒的价值观。

我心目中的以色列不仅是个“创业的国度”,更是一个“智慧的国度”。在以色列同上帝通话是直拨,在别的地方同上帝通话是长途。更何况还有那么多《圣经》中多次提到的神圣去处:拿撒勒、加利利湖、迦百农、马可楼、客西马尼园、橄榄山、锡安山、骷髅地、苦路十四站、西布伦、约旦河、八福堂……每一个地方都令人刻骨铭心。一生中不去趟以色列,是终生的遗憾。

以色列人崇尚创新与创业,用自己的艰苦劳动创造了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被称为“中东硅谷”和“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做到了从无到有,从贫乏到卓越的经济转型,从而突破自然资源匮乏的局限,创造了世界科技超级强国的“神话”,令全世界为之惊叹。

寻找,就等于寻见;叩门就等于开门。天堂的大门已向我们张开。世界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目前,中以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我经过了20多年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提出关于发展中以关系的三点建议:

1. 政治外交方面:奉行中立友好政策,与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都要成为朋友。

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和“一带一路战略”,中国既需要以色列的支持,更需要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因此,中国应该学会平衡处理各方利益,在一些核心矛盾冲突点上不宜立场过于鲜明,否则容易伤害各方感情。应该让各方都感觉到中国奉行中立友好的态度。

当然,中国正在崛起,应更多的承担责任,自觉地维护人类的公平与正义,永远站在正义的一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打击恐怖主义,体现自己道德的力量。

2. 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方面:加大加快同以色列合作的力度和速度。

在2015年的中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本国策;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又提出了四大创新的口号: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而在这点上,以色列被称为“创业的国度”“创新的国度”和“智慧的国度”,与中国的农业、文化、科技、教育,包括军事技术方面都有较大的互补性,并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榜样。应该加大和加快双方合作的力度与速度。

3.通过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的手段来加深两国人民的友谊。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未出现反犹主义,再加上宋朝开封犹太人,19世纪哈尔滨犹太人,二战上海犹太人的友好历史,奠定了两个民族和两个国家世代友好合作的历史基础,应通过公共外交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和友好交往,推动两国友好合作。

与犹太人为伍,就是与智慧同行。实现“中国梦”和伟大的民族复兴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离不开以色列的支持。智慧、幸福、创新:人类永恒的价值观。

贺雄飞
2015年11月12日于呼和浩特托克托县 HqbCaJOmpbLVXoFB0KhTwfuEAKv/9jf5J9H3LhmjOrVweAb4tVzBARSvjenSqik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