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给青少年的一封信——你在为谁学习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

我们正处在人生最佳的学习年龄,不妨问自己一些问题:我们在为谁学习?我们真的懂学习吗?我们该怎样学习?想想自己埋于卷山、游历题海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家长,还是为了老师,抑或是为了考上一所重点高中或者重点大学?这些都不该是学习的初衷。我们之所以学习,是因为我们需要学习,只有学习能够让我们成长为一个足够优秀的人。比如考入较好的大学是我们现在为之奋斗的事情,但其真实目的是让我们拥有更好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拥有成为社会精英的平台。进入理想的大学,我们就进入了另一个人生阶梯,是另一个更高的起点,但远远不是终点。

对于很多人而言,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直关注着老师的期望、家长的愿景和成绩的好坏,却很少关注过学习本身,其实,这便是痛苦的来源。被动的学习很难让人愉悦。那么,怎样的学习才能够让人感到快乐,而不是压在心头像一座愚公倾尽一生之力都搬不动的大山呢?答案很简单,自动自发的学习才能让人感受到快乐。而想要自动自发地学习,我们就必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与趣味性,明白学习能够给人充实感、丰富感与进步感。

这个时代充斥着太多的叛逆之音,太多的学习无用论,我们作为一个处在最佳学习年纪的人,千万不能被这些充满功利思维的话语所影响。君不见,很多没有文化积累的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获得一定财富之后,都会选择一所名校去进修培训;君不见,社会上成人自考总是很火热。这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知识对人的重要性,他们明白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知识的广博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格局与所能到达的生命高度。

谈到快乐自主的学习,说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生命高度,就绕不开哈佛大学与其千万师生。如果你不了解哈佛,不要紧,我来为你给这所名校做一个注解:这是一座被称为精英摇篮、精华缔造者的学校,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这里打下了基础,政治家在这里留下了奋斗的足迹。它是一所顶着无上荣光的世界级著名学府,是令所有人心生向往的学习殿堂。

然而在这样的顶级学府,里面的莘莘学子对于学习却从未懈怠过。哈佛大学在每一年的开学典礼上都要告诫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新生们这样一句话:踏入这里不是你们奋斗的终点,恰恰是另一段更漫长征途的起点。

是的,学习没有终点。

据传,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凌晨四点半,在这个本该是人睡觉的时间,哈佛校园却灯火通明,恍如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有很多学生正襟危坐,安静看书。强烈的学习气氛将摄制组笼罩,大家惊讶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因为大家仿佛看到,哈佛学子的求知之心照亮了黑暗,哈佛的精神璀璨发光。

谢娟采访一个在哈佛学习的北大女孩,女孩说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课,一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有最聪明的天才学生可以在两三年内读完这32门课,一般的学生光应付4门课就已经忙得头晕脑涨了,因为在课堂上教授们讲得非常快,课后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这些阅读材料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业,学习压力十分之巨。

当然,这压力也是哈佛的荣耀来源。哈佛学子们肩负着哈佛的名声与荣耀,自动自发地学习,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苛。谢娟团队白天看见不少躺椅上睡着手握书卷的学生,没人对他们感到好奇,更没人发出动静惊扰他们,因为哈佛师生都明白,这些人是学得太累了,他们需要一小会儿的休息。

诚然,上述内容不一定尽实,但深夜挑灯、石椅卧睡的现象一定是存在的。因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曾说过,大部分国人对国外的教育认知很片面,以为国外的教育很好玩,很自由。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学习并不比在国内轻松,同样是很苦的。他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就经常学到半夜。而在美国上了大学之后,就与国内截然不同了,国内是上了大学,一下子全都放松了。而美国却加大学习的任务,让大学生们务必在四年里勤奋刻苦,以便走出社会后成为最好的人才。所有的精英教育必须是吃苦的,通往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

更何况,这些精英在不断的学习中已经懂得了知识的趣味性,他们的境界已经不一样了。学习对他们而言,已经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人生态度。他们在这种态度里淬炼着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才情与自己的理想。

哈佛大学的凌晨四点半,早已不再是一个时刻,它是所有成功人士对于学习的一种超脱的理念,它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血液,流淌在所有勤奋刻苦的人身上。

学习,是人生最忠实的信仰;学习,能让你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变得不平凡。 +x/1BTITOQHzfosyav7twrO0efzAHgKaY9XCdIbdsEWuvsbNDqegIF4QUeDT1m8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