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对“结构性思维”了解多少,或许你已经很熟悉了,或许你是第一次听说;或许你正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结构性思维,或许你已经在运用,却不知道它就是结构性思维。不管你属于哪一种情况,我都想告诉你,结构性思维不仅没有那么深奥,而且已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你没有发现它,或者没有发现它的优点而已。所以在引言中,我并不想笼统地说结构性思维有多好,这本书有多好,而是想运用结构性思维的一些方法与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不久前很热门的电视剧《芈月传》。
《芈月传》一开播,微信朋友圈就被它刷屏了,这部剧比《甄嬛传》更加复杂,不仅有宫斗,还涉及大量政治、军事方面的历史,如果不了解战国的历史,很可能第一集就看不懂。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战国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所处的位置如图0-1所示。
图0-1 战国时期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位置示意图
接下来,女主角就可以出场了,她叫芈月,为秦国姬妾/太后,在秦国掌权当政,推行商法,增强了国力……
在这部剧之前,也许你并不知道芈月,不知道秦惠文王,但是你一定听说过秦始皇,那么秦始皇和芈月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里可以看一张结构图(如图0-2所示)。
图0-2 芈月与秦始皇关系结构图
从这个关系图来看。芈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现在这个关系理清了,你也知道芈月在历史中大概生活在什么时期了。下面就正式进入《芈月传》的剧情当中。
芈月原本是楚威王非常疼爱的公主,但是因为楚威王去世,芈月和她妈妈向氏便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由于楚国和秦国政治联姻,楚国的嫡公主芈姝嫁到了秦国,芈月作为芈姝的陪嫁也到了秦国。当时,诸侯间流行“媵(yìng)妾婚”,就是娶1个正夫人会有8个陪嫁,芈月就是8个陪嫁中的其中一个。而正夫人和陪嫁,按照地位高低编进后宫。秦国后宫分为8个等级,芈月排第五,如图0-3所示。
图0-3 芈月为什么称为芈八子
虽然芈月的地位并不高,但是秦惠文王很喜欢她,因为她给惠文王一连生了3个儿子。秦惠文王一去世,惠文后芈姝就开始秋后算账,把芈八子的大儿子嬴稷派到燕国做人质,芈八子的人生算是跌入谷底。
芈姝的儿子秦武王嬴荡在22岁的时候意外死了,而且死的时候还没有儿子,于是芈月的机会就来了。
秦武王死后,秦国的公族势力分为两大派:一派可以称为“芈姝党”,另一派可以称为“芈月党”。“芈姝党”以惠文后芈姝为首,包括武王后、公子壮(芈姝过继的魏长使的儿子)等人,他们得到了秦国大多数诸侯、公子和大臣的支持,如图0-4所示。“芈月党”以芈月的弟弟魏冉为首,包括芈月的另一个弟弟芈戎、外甥向寿,此外就是芈月的3个儿子——公子稷、公子芾、公子悝。在他们背后,有赵国、燕国等诸侯国的支持,如图0-5所示。
图0-4 “芈姝党”结构图
从这两大阵营的实力看,“芈月党”显然不敌“芈姝党”。可是事情往往有变数,在两方阵营的中间地带,有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樗里疾。樗里疾军权在握,一言九鼎,可以说他站在了哪一边,哪一边就能取得胜利。本来,樗里疾是支持正统派“芈姝党”的,可是因为芈月的公关技能实在太强,她成功策反了樗里疾,让他按兵不动。赵武灵王出面成功地干预了秦国内政,将在燕国为人质的公子稷送回秦国,拥立其为新君,他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
图0-5 “芈月党”结构图
芈月成功策反樗里疾的公关技能突出地体现了在她卓越的表达能力上,至于她是怎么表达的,这里卖一个关子,在本书的第八章“结构性思维与说”中会详细介绍她的一场公众演讲,以及其中的结构。
秦昭襄王一上台,芈月就成了宣太后,“芈月党”也各居要职,如芈月的弟弟、昭襄王的舅舅魏冉就当了将军,负责卫戍咸阳。而芈姝自然不服,毕竟她才是秦国名义上的太后,但芈月还是赢了芈姝,稳住了局面。
后来,芈月以宣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什么是临朝称制呢?古时候,后妃是不能上厅堂的,那么后妃要掌权就叫“临朝”,同时皇帝的命令专称“制”,后妃掌权之后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级别,于是就叫“称制”。临朝称制正是由芈月所开创。
临朝后的芈月专权4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管朝政的太后。历史上还有哪些太后专权呢?她们分别是:吕雉、武则天、慈禧,如图0-6所示。
图0-6 史上专权的太后
上文中插入了许多结构图,这样一来既容易理解,又方便记忆;也用了一些结构性思维之中的方法,如通过自上而下的询问和回答的方式,来引出知识点,通过自下而上的概括和总结,来介绍剧情等。了解以上内容,即便你没有看过《芈月传》这部电视剧,仍然可以和那些芈月迷们畅聊一番了。而且你比他们了解了更多的历史知识。其实这篇引言本身也是按结构性思维的方法来布局的,这会在本书的第九章当中详细解释。
不知道这样的引言能不能让你对结构性思维的具体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你想在看完一部电视剧以后也写出这样的文章,画出结构图,如果你想深入了解结构性思维,用系统的知识武装自己,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思考更加清晰有序,让自己的表达更加逻辑有力,如果你想把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思考和表达都利用结构性思维包装起来,让别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那么,请你不要放下这本书,把它带回家,继续往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