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股市现象初探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里,涌现出了很多有别于他国资本市场的现象,值得交易者研究和深思。这里,仅从几个方面来诠释中国股市的表现,以强化交易者对特定市场的认知能力。

一、印花税与中国股市

证券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里发展出来的,是专门针对证券交易发生额所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税法规定,对证券市场上买卖、继承、赠与所确立的股权转让依据,按确立时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金额征收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是政府增加税收收入的一种手段,同时因为印花税增加了交易者的成本,所以也使得它成为了管理层调控股市涨跌节奏的杀手锏。但是,历年来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实际影响情况如何呢?先看表—1:

表—1 历次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状况及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由表—1可见,当市场极度低迷时,管理层就会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以刺激股市恢复上涨;当市场极度疯狂时,管理层又会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以打压股市热情。但是,如果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调整是处在某一明确的牛市或熊市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是短暂的,多数在一周或一个月后,市场即会恢复原有的牛市或熊市趋势;因为此举不能改变经济面状况,也不能改变股票供求关系,只能代表管理层意愿,并助增或打压投机而已。如果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调整是处在牛市顶峰或熊市底部,那么也只有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股指才能有所改变;而且,随着人们对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作用的认知程度的加深,印花税调整越来越呈现出短期的炒作气氛,它只能起到透露管理层将要控制股市趋势向上或向下的想法,但单一的印花税调整往往难以扭转当时的股市走势。

二、加息/准备金率/CPI与中国股市

加息属于国家调控经济局势的货币政策之一,其他的货币政策还有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等。尽管国家屡次说明加息不是针对股市投机行为的,但是在2007年中国股市暴涨的时候,央行却连续6次提高存款利率以加快资金回笼;同时,2007年又连续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限制银行流通的资金供应量。2007年我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全年平均涨幅为4.8%,而2008年上半年的平均涨幅为7.9%,面对存款利息的严重贬值,2008年上半年,央行却没有一次加息的动作,因为股市从2008年1月就开始明确走熊了。很明显,在国家坚决调控楼市的环境下,民间资金几乎全部涌人了股市,加息政策主要就是针对股市暴涨的行为。

利用加息回笼民间资金,利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限制银行资金间接进入股市,利用同步提高贷款利率限制公司以贷款资金进入股市——这三招货币政策同时连续发出,其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下面来看看l993年以来历次加息时间及其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见表—2:

表—2 1993年以来历次加息时间及其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续表

续表

由表—2可见,央行在宣布加息政策的时候,多数是在周五晚或周六、周日,为的是给人们一段消化和思考的时间。而且在牛市时,加息消息多数情况下会造成股指低开高走的现象,因为人们相信“利空见光就是利好”。加息会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长远的影响,但这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它不能对抽离股市资金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实施于牛市里的加息政策,往往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牛市的格局;而熊市早期里的加息政策则对股市有较大的影响,这如同雪上加霜;在熊市里的减息政策,同样不能在短期内改变熊市的格局,但它可以刺激部分敏感资金重新选择保值、增值的渠道。

2007年末,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403万亿元。从理论上分析,提高准备金率0.5%,就能够冻结银行资金2000亿元;而如果按货币乘数计算,影响的资金供应量将超过8000亿元。从2006年的中国股市大牛市开始,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从7.5%一直调整到了2008年6月的l7.5%,整整上升了10%,冻结了银行至少4万亿元的资金(截至2008年4月,M2已经接近43万亿元)。如果按货币乘数计算,影响的资金供应量可能达到了16万亿元。见表—3:

表—3 1998年以来中国历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

续表

由表—3可见,一年内连续l0次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在世界货币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美联储连续25次调整利率,但也没有连续l0次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007—2008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高的提速水平,显然不是单纯针对股市的行为。那么,存款准备金率如此猛烈的提速主要是针对什么呢?答案是CPI,即消费者价格指数。再来看看CPI的相关数据:(表—4)

表—4 2007年以来中国GPI的表现

续表

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持续高涨时,就会形成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所谓通货膨胀率就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程度。一个国家必须保证自己的货币供给保持一定的数量,在总商品和劳务的供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发行的纸币过多,就会造成纸币大幅贬值、物价快速上涨的通货膨胀现象。

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就需要回笼流通市场中的资金,同时限制银行的资金供应量,于是加息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就成为了央行的必然举措。但是就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加息政策无疑会助增人民币增值的速度,使国际游资在低汇率和高利率的双重“利好”下涌人中国,从而形成充满水分的巨大外汇储备量。由此一来,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显然比加息更具有优势,这就是为什么2007年巾国l0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却只有6次加息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针对的主要是银行和企业,而加息则是针对全社会的储蓄大众,影响面更大的政策自然会使用得更加慎重。

综上所述,要想在股市中获得成功,交易者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平时多加留意宏观面动向。从大局策略来旁观中国股市,将是长线交易者的必修功课,也是短线交易者顺势而为的基础。文章看得再多那也是别人的东西,只有自己摸索和思考,才能领悟核心的东西。

三、中国股市本质特征解析

1.中国股市是一个“政策市”

尽管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当代股市已经发展了l9年,但和国外成熟证券市场相比,还属于幼儿期,因此,国家政策干预股市的行为经常发生,其作用也尤为明显。20世纪20年代,华尔街曾经信奉“最少干预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迎来的却是l929年的股市暴跌和长达lJ余年的经济危机,直到美国开始用政策干预股市、用制度管理股市,美国股市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即使是以自由金融出名的香港股市,也曾在1987年美国股市的暴跌声中闭市了四天,又于l998年动用政府资源进行了“香港金融保卫战”。但由于世界各地证券市场管理体制和市场发展情况各有差异,所以不同国家政策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各有区别。

2.中国股市是一个“资金市”

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都是由资金堆砌起来的,股价节节攀升的背后就是资金不断累积或轮番炒作的结果。但是这一过程,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是有所不同的。美国股市可以用存量资金不断轮炒而抬升股价或维持股价(长期投资有长期投资的轮炒方式),而中国股市如果没有了新鲜资金的供应,马上就会陷入熊市不能自拔,其根本原因在于资金投资的对象有较大的差异。

3.中国股市是一个“圈钱市”

股票市场成立的本质是为股份制公司的股票建立一个自由交易的场所,同时方便上市公司以发行新股或增发的形式获得融资。但中国是以国有公司为主、其他所有制公司为辅的国家,所以中国股市从一开始建立就脱离不了为国有公司融资的性质。当中国将计划经济的大权交给市场经济之时,诸多国企也就基本上就走上了自负盈亏的道路。但是国有公司的性质和机制几乎早已决定了其竞争力偏低的命运,因而需要国家政策不断进行扶持,需要银行及股票市场不断提供资金;而中国的地方经济特色又很明显,这就形成了大批质地不良的国有公司被地方政府包装上市,以获得资本进行再生产,从而充实地方政府的税收来源。本就是国有公司,再加上融资来得轻松,于是上市公司重融资、轻经营、重投资、轻管理等恶劣现象此起彼伏,连续三年不分红利的上市公司竟然可以达到半数,并形成了“一年上市、二年亏损、三年重组”的怪圈,于是人们只有将中国股市称为“圈钱市”。市场所说的“扩容猛于虎”,其实指的就是“圈钱猛于虎”。

股市具有融资、资源配置、价格发现三大功能,其中,优化资源配置是股市的基本功能。但是我国在刚创建股票市场时,本着的却是为国企脱困的愿望,这等于一开始就扭曲了股市的基本功能。在中国股市的早期,公司上市不是竞争的结果,而是指标内定的结果。没有竞争力的公司只要能拿到上市的指标,就可以通过上市来筹集大量资金,不仅不用付利息,而且还无人监督资金的使用,这样的好事谁不愿做呢?这就是滋生“圈钱市”的根本原因。在这种环境下,不少公司为了上市而送现金、送股票、送小姐等,不择手段。本来公司为实现“圈钱”的目的就消耗了大量的公关成本,一旦“圈钱”的意图实现后,接下来的到处打点、肆意挥霍、以权牟私等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往往缺乏民主与法制的监督机制,致使家长式管理和专制独裁管理蔚然成风,没有人想对中小投资股东负责,多数管理层心里想的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以便更好地享受上市公司的优惠待遇。

4.中国股市是一个“投机市”

中国股市本质上是为国有公司脱困而建立的一个融资场所,这里面的大部分上市公司属于国有公司,而国有公司除了有特定的行业垄断优势和国家信用优势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力。国企上市公司没有竞争力,跟公司管理者只是政府的一名“打工者”有关,他们由政府任命,自然只用对政府负责而非对股东负责;同时也跟公司国有法人股不能流通有关,掌握着大部分股份的股东不能分享股市里的收益,自然就很难对股市负责。

5.中国股市是一个“题材市”

既然中国股市没有多大的投资价值,社会闲散资金又须寻找投资渠道和投资机会,于是股市里的题材和概念层出不穷,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参与者疯狂角逐。对于“题材”,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凡是引发股价上涨的因素都可以称作为题材。比如重组、并购、扭亏、预增、整体上市、网络游戏、数字电视、农产品涨价、创业板概念等等,当然,明显的“业绩”和“成长”也属于题材,比如高派送、高成长的蓝筹股会反复上涨,实际上就是炒年报题材。既然是“题材”,那么就往往是预期性的利好消息,而不是已完全发生或兑现的事实。“买预期”是资本市场与商品市场的本质区别,在国内缺乏投资价值的环境下,任何微小的“题材”都可能掀起市场波澜,将“买预期”的行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6.中国股市是一个“生死营”

很多交易者心中只有投资和投机的概念,但这些概念都无法透露出股市的残酷性。实际上,股市是人类经验中除了战争之外的最大规模的角斗场。在这里,除了你之外,其余所有的相关者都是你的潜在对手,他们都在算计如何将你的资金划到他的口袋,使你的资金在还没有进场时就开始流失。这些对象包括上市公司、国家税务总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咨询机构、股评人士、基金公司、庄家、机构、大户、散户等等。这不是一对一的战斗,而是以一对万的战斗,对手从四面八方向你扑来,诱惑你、打击你、刺探你、欺骗你、愚弄你、消灭你。无论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资金就这么从屏幕上减少了、消失了,直到你醒觉这跟想象中的投资几乎是完全相反时,你才知道这里是一个“生死营”。

7.中国股市将有重大的突破

尽管中国股市问题重重,但是其发展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从1790年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成立他们最早的证券交易所至今,美国证券市场用了218年的艰难历程才树立了道琼斯工业指数迄今的万点高峰;而中国当代股票市场从1990年发展至今,不过才19年的历史,但是其爆发出来的蓬勃气势,却令世界为之瞩目。

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扩容与改革,随着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的不断壮大,随着QFII等各类国际资金的不断涌入,中国证券市场的参与力量、证券结构、市场容量、交易制度、监管政策等正在经历着巨大的飞跃。 gzqhd771lMT2jfHK1CUB7gZMpIEbtHGGhv3AWxCHncI1x3hfUvUxSU+W/bD5CPn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