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公沙穆以廉立身

逆向思维,也体现在中国古代的仕途。大家追求的东西不一定是自己能够得到的,那么,不妨从另一个方面想办法。

公沙穆字文乂,是北海胶东(今山东平度东南)人。他出身贫贱,自幼不好嬉戏。长大以后,学习《韩诗》、《公羊春秋》等儒家经典。

公沙穆不喜钱财,洁身自好。他为平民时,曾养猪,因猪病,使人卖之于市,并对卖者说:“如果有人买,你一定要告诉他这是头病猪,少收买者钱,不能不说明情况,当好猪贵卖之。”卖猪者至市,很快售出,但未言其病,卖了个好价钱。公沙穆知道后,千方百计访到买猪人,讲明情况,将多收的钱退还买主。还有一次,有个叫王仲的富人对公沙穆说:“当今这个世道,人们都用钱给自己买通仕途。我愿意资助你百万钱,以使你飞黄腾达,怎么样?”公沙穆说:“我很感谢你的厚意。但富贵在天,得之有命,我不愿意用钱来买官位。”

公沙穆的廉洁很快就出了名。东汉时有一种察举孝廉的制度,即乡里推举孝悌廉洁之人作为孝廉,这是进入仕途的第一步。公沙穆被举为孝廉,不久就被迁为缯国相。

公沙穆不是把廉洁作为进身的手段,而是把它作为立身的根本。他步入仕途之时,正值东汉王朝晚期,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官场险恶,陷井密布。而公沙穆先后任过缯国相、弘农令、辽东属国都尉等职,一直到66岁时死于官任之上,未遇任何坎坷,而且深得吏人欢心。这恐怕得益于他的廉洁。

【简评】

廉洁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美德。廉为立身之本,这对从政者尤为如此。它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立身于社会的明智之举。 pbgnmlwWhqFHOMobYzOwD72wyOwie1HucvMmvhxXN50DprEu/OmFnN0LwthbSY1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