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寇恂斩使降敌

中国有个成语,叫“胶柱鼓瑟”。这被用于形容那些不知变通,拘泥常态之人。

瑟(一种古琴)上的音柱是用来旋动以调音之高低的,如果把它用胶粘死,还怎样使音调变化呢?

常规是在正常情况下行为的规范,如果在反常的情况下还按常规办事,这无疑也是一种“胶柱鼓瑟”。

东汉建武六年(30年),占据甘肃地区的隗嚣响应公孙述反叛朝廷。隗嚣的部将高峻拥兵万人,占据了高平县(今宁夏固原)第一城,锁住了通往甘陇的道路。光武帝派大将马援招降高峻,并拜其为通路将军,封关内侯。高峻降后,曾与东汉军一起围攻隗嚣,但当汉军退走后,高峻又叛归隗嚣,助其割据甘陇,巨来,隗嚣死,高峻畏惧朝廷诛讨,便占据高平,依险拒守。朝廷派军围攻一年有余,仍未攻下。

建武十年(34年),光武帝入关,准备率兵亲征。寇恂建议光武帝坐镇长安,以震慑陇右,不要亲临前往。光武帝不听,结果高平仍未攻下。光武帝这才知道寇恂的意见是对的,便改变了主意,准备招降高峻。他对寇恂说:“爱卿前番劝阻我攻打高平,劝我对其招降。如今你就前去为我完成此事。如果高峻仍不投降,你可率领耿舍等五营兵众攻击之。”

寇恂带着招降玺书来到高于第一城,宣示朝廷招降之意。高峻派其军师皇甫文出城迎渴,处置投降事宜。皇甫文见到寇恂后,举止傲慢,言辞强硬,毫无归降之意。寇恂大怒,下令将皇甫文斩首。诸将劝谏说:“高峻率领精兵万人,配备诸多强弓劲驽,据险阻住西通陇右之道,我军连年攻其不下。如今,陛下令我们招降之,而您却要杀掉其使者,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寇恂没有听从部下的劝告,杀掉皇甫文后,又把他的副使放回去,并让副使给高峻带话说:“军师因为谈判中傲慢无礼,已被杀掉。如果将军打算投降,就赶快投降,如果不想投降,就固守。”

出乎人们的意料,使者被杀,并没有激怒高峻,反而引起了他极大的恐慌,当天便出城投降。只有寇恂对此结果并不感到意外,他正是利用杀掉使者皇甫文来促使高峻投降。人们问其中的道理,寇恂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军师,又是高峻的心腹。高峻的许多决策都问计于他。如今他前来谈判,意慢词强,必无投降之意。若不杀掉他,则他回去必坚定高峻的抵抗之心;将其杀掉,就便高峻失去主心骨,所以他就投降了。”

【简评】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历来被古人视为处理两个敌对集团,敌对政权关系的准则之一,也是一句古训。但寇恂却一反常训,两国交兵,也杀使者。寇恂此举,是建立在细致观察、准确判断的基础之上的。他通过对高峻性格及高峻与皇甫文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准确地得出杀掉皇甫文则高峻亡其胆的结论,终于迪使高峻献城投降。寇恂杀使者,是违反常人之法的,但在这反常深处,却有着极正常、极严格的逻辑推理与分析,这也是反常与正常的辩证联系吧! ME8wewPaVDD3RQCELdTbjCwEFuqAkR44Cv1CbXMm5kiqSO+BA+wx0M6QqWrYdpg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