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耿国献策安边

鄙视一个人,就不会对其有所信任。古代的大汉族主义者,对周边少数民族一贯看不起,对他们冠以许多带有污蔑性的称呼。他们也不会信任少数民族的和好诚意。

然而也有一些有远见的人,他们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和平要求持理解、欢迎态度。东汉时的耿国便是其中的一个。耿国是耿弁的弟弟,东汉建武四年(28年)入宫侍光武帝,任过黄门侍郎、射声校尉、驸马都尉等职。他善于处理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所进安边之策很受光武帝重视。

当时,东汉东北有乌桓、鲜卑,北方有匈奴。南匈奴呼韩邪单子立,欲与东汉结盟。光武帝征询公卿意见,许多人都认为,如今天下初定,中原空虚,此时南匈奴前来议和,真伪难知,不要答应他们。只有耿国认为可以与匈奴结盟。他说:“想当初西汉宣帝初年,匈奴单于也曾请求与朝廷和好,宣帝便答应了此事,派出二千骑前去迎接,待之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之上。如今我们应该效法汉宣帝的作法,与之结盟。这样做,可以使其为我东扦鲜卑,北拒匈奴,给四方夷人树立效法的榜样。这是边境万世安宁之策。”光武帝接受了耿国的建议,与呼韩邪单子结盟,并立他为匈奴南单于。自从与南匈奴结盟后,北边边境得到了长时间的安宁。

【简评】

中国古代的许多封建王朝,都曾面临过与周边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其中有战争,有结盟,战与和的本身并不能说明处理此种关系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战或和能否带来和平稳定。为了一个统治集团的利益而对周边发动的掠夺战争,决不能给边境带来和平,而正义的反侵略的防御战争又是争取周边安宁的必要手段。同样,屈辱的求和不会换来真正的安宁,而平等和睦相处才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 jYI6415vKwjLKg0739Klf6GzXl7n2soHiQtCNtH92DlgxLz25bhbDGaVcwWhGEt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