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按】唆者,利使之也。利使之而不为之便,或犹且不行。故抽梯之局,须先置梯,或示之以梯。
(《三十六计》)
【译文大意】故意露出破绽,以诱敌深入,然后截断其前应和后援,将其全部包围并彻底歼灭,敌方贪得无厌,必定招致后患。
【按语】所谓唆使,就是以利诱之。如果只有利诱而不给以方便,敌人就会犹豫不前。因而,凡是运用上屋抽梯计谋,要先把梯子放好,并故意暗示敌人知晓,这里的确有梯可用。
【阐释】上楼抽梯,原意是说让他人上了高楼之后,去掉梯子,使人处于绝境。军事上是指诱敌进入陷井,断其退路,阻其援敌,围歼敌人。
此计语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东汉建安十五年,官渡之战以后,刘备投靠荆州刘表。刘表有两个儿子,即长子刘琦和幼子刘琮。刘琮是刘表后妻蔡夫人所生,在蔡氏挑唆下,刘表偏爱刘琮。刘琦因此常受压抑,曾多次请求诸葛亮指点自安之策,但均被拒绝。一日,刘琦与诸葛亮共登后园高楼,饮宴之间,刘琦“令人去梯”,对诸葛亮说:“现在我们上不沾天,下不着地,你可以告诉我怎样才能自安了吧?”诸葛亮见刘琦一再请求,便叫他仿照晋公子“重耳在外而安”的计策,离开襄阳,刘琦顿时醒悟。这里的“令人去梯”,也即“上楼抽梯”。
这里有一个运用上屋抽梯之计的例子:
唐会昌三年,吐蕃两个贵族集团论恐热与尚婢婢之间争权夺利。论恐热用压倒多数的兵力进击婢婢。当论恐热部队驻在夏川时,尚婢婢派龙结心和莽罗薛吕两将率领精锐部队五万人进击。部队到河州以南地区时,莽罗薛吕带四万人埋伏于险要地带,龙结心带一万人埋伏于柳树林中,令一千骑兵登山,将辱骂论恐热的信绑在箭杆上,向论恐热驻地射去。论恐热见信大怒,亲率数万大军追击,龙结心佯败退走,并时而显示马已困乏,难以行进的样子。论恐热以为尚婢婢软弱可欺,紧紧追赶,结果进了尚婢婢设置的“口袋”,龙、莽两支伏兵突然发起进攻,切断了退路,两面夹击。当时大风刮得正猛,飞沙弥漫,河水猛涨,论恐热军大败,尸横遍地,河水中又淹死无数,只论恐热一人一骑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