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旅游地理

河北省古为燕赵之地,文物古迹众多。有以出土金缕玉衣而闻名世界的满城汉代墓群,有南、北响堂山、苍岩山桥楼殿等宗教遗存,有气势宏伟、石雕精美的清东、西陵,还有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避暑山庄。冈丘起伏,草茂花繁的木兰围场,是清代皇家秋习武之地。屹立千年不倒的赵州桥更是天下闻名,在世界桥梁史上地位显著,199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河北山势险峻,拥有“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等重要关隘。现代革命史迹则有西柏坡革命纪念馆等。海岸线漫长,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秦皇岛、北戴河一直延伸到昌黎黄金海岸的海水浴场。涞水野三坡因富有山水之野趣而异军突起,列为国家级风景区。

山海关

山海关镇东楼
山海关镇东楼是明代长城关隘城上箭楼的典型代表作,是保存完好的长城军事防御建筑。镇东楼为二层三间、重檐歇山青板、筒瓦瓦顶,坐东朝西。“天下第一关”行书匾额悬挂于镇东楼上,笔力劲健,与镇东楼和险峻的关隘相映起势,气象恢宏,精彩非常。

山海关位于山海关区东北部,北枕燕山,南临渤海,是明长城东部的一座重要关隘。明洪武十四年(1381)创建关城后始定名为山海关,为名将徐达所筑。山海关是万里长城东部的起点,关城是一座土筑砖包的雄伟关城,城高14米、厚7米、周长4千米,呈正方形。整个城池与万里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有四门:东门面向关外,叫镇东门;西门对关内,叫迎恩门;南门面海,称望洋门;北门临北疆,称威远门。在四个城门中,气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镇东门,门上有箭楼,门外有瓮城,“天下第一关”巨匾就高悬在箭楼檐下。登上山海关城楼北望,万山重叠,万里长城如一条昂首的巨龙跃上群峰,蜿蜒起舞,景色异常壮观。往南看,乃是波澜壮阔的渤海,长城从山海关直逼海中。如果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翻山越岭的巨龙,那这些伸入海里的建筑就恰似龙首在吞波吐浪,因此人们把它称为“老龙头”。关城很坚固,东门除了建有瓮城外,东门箭楼两侧还筑有临闾楼、威远堂、牧营楼和靖边楼。城南、城北还分别筑有南翼城和北翼城,以驻兵防守和储备粮草。为防卫的需要,城东关外还筑有众多的城堡和星罗棋布的敌台、烽火台,这样就形成了以长城为骨干,以“天下第一关”为中心,“主体两翼”“左辅右弼”的古代城防体系。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气势宏伟、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

山海关和角山长城
角山长城和山海关互为表里,控遏华北和东北的交通要道。从秦代开始,这里一直是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要塞,尤其是明代,山海关作为北京的第一道防御系统,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孟姜女庙

孟姜女庙

孟姜女庙位于山海关以东约6千米的凤凰山上,始建年代不详,有始建于宋代之说,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重修。孟姜女庙又名贞女祠,是根据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建祠祭祀孟姜女的。它占地约6亩,红墙环绕,有前后两殿、钟楼、振衣亭等建筑。前殿内有孟姜女塑像,身着青衫,面带愁容,遥望南海。塑像上方悬“万古流芳”匾额,两侧柱上楹联为“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后殿原供观音。殿后有巨石,上刻“望夫石”及清乾隆帝题诗。石后有振衣亭,传为孟姜女更衣处。庙左侧有钟楼,内悬古钟。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传说秦代孟姜女之夫被征修长城,孟姜女冬送寒衣,当寻至山海关一带时,得知其夫已死,哀伤痛哭,致使长城倒塌,她投海而死。孟姜女的故事源于春秋时杞梁妻的故事。最早把杞梁妻的故事与秦始皇相联系的人是唐代僧人贯休。庙东南海中有礁石,传为孟姜女坟。

烟雨楼
烟雨楼位于避暑山庄内青莲岛上,是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所建,分为上下两层,每层各五间,围廊以苏式彩画装饰。在二楼的门额上,有乾隆题写的“烟雨楼”镏金云龙陡匾一面。在院内的月台下,有两个须弥座,座上有铜质海马一对,是根据古代“河图洛书”的传说铸造的。

承德避暑山庄

水心榭
水心榭为避暑山庄“乾隆三十六景”的第八景,榭建于下湖和银湖之间,跨水为桥,上面有三座亭榭,南北两边为重檐四角攒尖式方亭,中间为重檐水榭。榭在水中,两旁空间广阔,碧波荡漾,四望皆成画景,确有“飞角高骞,虚檐洞朗,上下天光,影落空际”的诗意。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北部丘陵地带,是清代帝王在北京之外处理政务、消闲避暑的重要场所。原名热河行宫,因康熙亲笔题有“避暑山庄”的匾额而得今名。它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竣工,占地564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园林,康熙、乾隆二帝曾题有72景。山庄周围环绕着长达10千米的“虎皮墙”,园内建筑物共有100余处,按“前宫后院”规制,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宫殿区集中在东南部,有正宫、松鹤斋、东宫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是皇帝处理政务及寝居之处,布局规整对称,朴素淡雅。苑景区又可分为湖区、山区和平原区。湖区位于山庄东南部,由上湖、下湖、镜湖、澄湖、如意湖等湖泊组成,水面达60余万平方米,亭榭掩映,一派江南风光。平原区在湖区以北,主要景点为万树园和试马埭,富有北国草原景象。山区在山庄的西部和北部,宛如屏障,占地面积为山庄的4/5,峰峦叠嶂,林壑幽静。避暑山庄充分利用自然地势,使人工建筑与自然风光和谐地融为一体,集南北造园艺术大成,在中国园林中别具一格,是皇家园林的典范之一。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定承德避暑山庄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外八庙

须弥福寿之庙妙高庄严殿上的金顶
妙高庄严殿是须弥福寿之庙的主殿,殿平面七间,前有廊,高三层,下面有较低的台基,前后各出三陛。屋顶为重檐攒顶,上盖镏金铜瓦,瓦片成鱼鳞状,垂脊下面做成龙头形,脊身制成波状,每个屋脊上有铜龙两条,一个向上,一个向下,中央宝顶成钟形。整个建筑造型奇特,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外八庙位于避暑山庄外围的东部和北部,武烈河东岸和狮子沟北沿的山丘地带。陆续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间,原有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殊像寺、罗汉堂、须弥福寿之庙等11座寺庙,其中溥仁和溥善两寺建于康熙时期,其他均建于乾隆时期。乾隆时期修建的各庙,都面向避暑山庄,象征边疆少数民族归附中央。这些寺庙全为宫殿式建筑,宏伟壮观,融合了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的建筑艺术,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普佑寺、广安寺、罗汉堂已毁,溥善寺仅存遗址,现存七座庙俗称外八庙。其中普宁寺、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安远庙、殊像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八庙是中国封建社会寺庙建筑的最后一次辉煌;外八庙的建筑、园林及大量的碑刻、雕塑、壁画、佛像、祭器等文物则是研究清代历史、文化、宗教、园林艺术以及形象地认识200多年前劳动人民智慧才华难得的瑰宝。

普宁寺大乘阁
普宁寺大乘阁高36.75米,阁内供奉千手千眼观音,造型雄伟,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木雕佛像,阁四周的建筑和塔均为藏式,建筑底层为藏式平顶,有藏式窗和深色的檐墙。外墙色彩或白或红,对比强烈,很具藏族建筑风味。

清东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县马兰峪西部昌端山主峰南麓,距北京100余千米,占地面积78平方千米,是一座规模十分宏大、体系比较完整的古代陵墓建筑群。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前朝如持笏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浃流似两条玉带。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当年顺治皇帝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整个陵区共有清帝陵5座:即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丰)、慧陵(同治);后陵4座,妃园寝5座、公主陵1座。这15座陵墓,埋葬着清5帝、14后、136个嫔妃。近代著名的皇后慈禧太后也葬在这里。清东陵是中国封建皇陵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综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建筑学、美学、哲学、景观学、丧葬祭祀文化、宗教、民俗文化等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清东陵以它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于2000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

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千米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千米。

清东陵石牌楼
牌楼高约13米,宽约32米,是仿明代十三陵牌楼而建的石结构建筑,呈五门六柱十一楼结构,额枋上刻有旋子彩画,六柱夹杆周围对称装饰云龙戏珠纹,石夹杆上端雕有麒麟、狮子和十二对卧兽,生动异常。牌楼巍然屹立于大红门外广阔的原野上,突出了入口处的空间。

周界约100千米,面积达800余平方千米。这里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清西陵陵址为雍正帝所选,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皇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清西陵共有清帝陵四座,即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子园陵7座。这14座陵墓,共葬了76人。清西陵体现了中国历代帝王陵寝的最高水准,更是一部精美的艺术杰作,座座陵寝都反映出清朝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生态文化和风水文化。成为自然环境与陵寝建筑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

泰陵隆恩殿
清西陵中的泰陵是雍正皇帝的陵寝。泰陵隆恩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红墙,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大殿建在汉白玉台基上,周围有栏杆环绕,台基四角有螭首。月台上设有铜香炉、铜鹿和铜仙鹤。台基前面出踏跺三部,东西各出踏跺一部,正中踏跺设有龙凤踩石。

隆兴寺

摩尼殿
这是一张摩尼殿的正面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殿和抱厦的位置,檐下硕大的斗拱清晰可见。

中国佛教寺院。位于河北省正定。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原名“龙藏寺”。宋初更名“龙兴寺”,清康熙初年定为今名。因寺内有一尊铜铸大佛像,又称“大佛寺”。北宋开宝四年(971),奉宋太祖赵匡胤之命,于寺中铸造一尊21.3米高的铜质千手千眼观音像。此像是中国现存铜像中最高的一尊(加上须弥座通高23.5米)。供奉此像的大悲阁,又名佛香阁、天宁阁,是寺内主体建筑。寺中摩尼殿,建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其形制成十字形平面,在中国现存宋代建筑中仅此一例。殿中五尊金装泥塑佛像,其中释迦牟尼、阿难、迦叶是宋代原塑,文殊、普贤是明代补塑。殿后南壁是明代悬塑的须弥山,山上观音像神态生动,是难得的艺术珍品。殿内各壁满绘壁画,为明代作品。大悲阁东南侧,有一石碑,名龙藏寺碑,立于隋开皇六年(586),是中国现存的著名碑刻之一。寺后部的毗卢殿中有一尊毗卢佛铜铸像,在莲花宝座的每一莲瓣上,都铸有一尊小佛,三层莲花宝座上共铸有一千尊佛像;而每层莲座之上,皆铸有两两相背的四尊毗卢佛,分别面向东、西、南、北,共计三层。这尊千佛绕毗卢的铜铸像,堪称铜铸艺术的杰作。上述铜铸千手千眼观音、摩尼殿的彩塑观音、龙藏寺碑、毗卢佛铜像,合称隆兴寺“四绝”。此外,寺中还有其他许多珍贵文物。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摩尼殿五彩倒坐观音

福庆寺

位于河北省井陉县西南的苍岩山中。寺的主殿桥楼殿修建在一座拱桥上,风格独特,全国少见。福庆寺始建于何时,史书和碑碣上均无记载,现已无从得知。据说,此寺是为隋炀帝出家的女儿南阳公主修建的,初名兴善寺。宋代改为今名。因年代久远,寺内殿宇多次毁建。今存的山门、天王殿、桥楼殿、碑亭、大佛殿、峰回轩、公主祠、砖塔等,都是明、清时期的遗物。桥楼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修建在一座长十五米、宽九米的跨涧拱桥上。在重檐歇山顶的屋面上铺着琉璃瓦。屋脊上装饰着仙人骑龙、狮子驮塔等琉璃构件。殿内有1980年塑造的一佛二菩萨和十八罗汉像。殿外有回廊,可供人远眺,欣赏苍岩风光。在这里,山岩壁立,青天一线,桥楼横空,状如飞虹。桥楼飞虹自古就是苍岩美景之一,今日犹存,远近知名。公主祠背倚悬崖,面临深涧,形势险要。这座殿宇宽不过三间,深不过一间,据说它就是当年南阳公主修行之地。现祠内尚有南阳公主塑像一尊,两面山墙上还有描述南阳公主修行的壁画,形象生动,引人注目。

苍岩山桥楼殿
桥楼殿为二层重檐楼阁式建筑,金色琉璃瓦顶和朱红色殿柱映在蓝天绿峰中,各显辉煌。殿内有佛、菩萨、十八罗汉像及壁画。宏伟的殿堂建于高临绝壁的石桥上,似空中楼阁,巧夺天工,世所罕见。古人赞美这一壮观景象:“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楼飞。”

正定开元寺

正定开元寺的建筑布局和钟楼建筑均保持着唐代特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深受专家和学者们的青睐。1988年,国务院把正定开元寺钟楼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正定县志》和寺内碑文记载,正定开元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初名净观寺。隋朝开皇十一年(591),更名为解慧寺。唐朝开元二十六年(738),更名为开元寺。乾宁五年(898),对开元寺进行了重修。以后,不断对开元寺中的各种建筑进行了维修和加固,但因年代久远,现寺内建筑仅存钟楼和塔。从历史文献得知,正定开元寺的建筑布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前部、中部和后部。前部有天王殿。中部,东有钟楼,西有须弥塔。后部有法轮殿。这种塔在寺中,并处在重要位置的建筑布局形式,依旧保持并体现了早期寺庙的建筑特点,很为珍贵,同时也引起了建筑学家们的关注。钟楼是一座单檐歇山式的古代楼阁建筑物,砖木结构,两层,高14米,平面为正方形。钟楼的上层外檐,已经后人改造。钟楼下层的柱网布局、大木结构和斗拱配置等,依然保持着唐代风格。因此,它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娲皇宫

娲皇宫
娲皇阁通高23米余,屋顶歇山琉璃瓦剪边建筑,基层为石券,前设廊,外砌石栏杆。阁身分为三层:一层名清虚阁,二层名造化阁,三层名补天阁,檐下分别施七踩三昂斗拱、三踩单昂斗拱、五踩双昂斗拱。三层俱系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南北西三面设廊,人们可凭栏眺望周围的景色。廊内向西一面为隔扇。依崖而建的楼阁特色,是中国高层楼阁中的一种独特形式,这种结构不仅可以节省工料,减少许多工程造价,而且便于建造。

娲皇宫俗称“奶奶顶”,位于河北省涉县西北凤凰山上,娲皇宫是中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是北齐皇帝高洋的行宫,距今已有1450多年,整个古建筑群分为山下、山上两部分,中间以十八盘山道相连,由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娲皇宫四组建筑组成,计有房屋建筑135间,历代碑刻75通,占地面积550亩。娲皇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女娲祭典”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4月10日,文化部将河北涉县命名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据碑文记载,此处古迹最早创建于汉文帝时,但当初规模很小,仅有“神庙三楹”。《涉县志》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以邺为都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文宣帝高洋自邺至晋阳,往来于山下,“遂起离宫,以备巡幸”。文宣帝高洋“信释氏,喜刻经像”,在这里较大规模地修建了娲皇宫,并在山麓开凿石室,内刻佛像,以后又将佛经“勒之岩壁”。到明代又陆续修建了不少宫宇,清代又曾大规模重修。累经历代迭次修建,这里逐渐形成占地1.5万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

响堂山石窟

南响堂山石窟2号窟浮雕极乐世界图
响堂山石窟作为河北省最具影响力的石窟,保留了大量的北齐时期的佛教造像。令人惋惜的是,响堂山石窟在清末民国时期被大量盗卖,许多珍贵造像遗失海外。这幅浮雕作品就是遗失海外的代表作之一。

响堂山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分南北两处,相距约15千米。因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故名响堂山石窟。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响堂山石窟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堂山石窟亦名“响堂寺”。共存石窟16座,造像4300余尊。初名“石窟寺”,后改称“智力寺”,“常乐寺”。石窟造像大部分为北齐时期开凿,造像的内容主要反映佛教思想和佛教文化,是北齐时期佛教艺术之代表。响堂山石窟分南北两处,相距约15千米。南响堂山石窟地处临水镇纸坊村西北,鼓山南麓,滏阳河北岸。景区现存大小石窟7座,分上下两层,上层5座,下层2座,自下而上分别为华严洞、般若洞、空洞、阿弥陀洞、释迦洞、力士洞和千佛洞。北响堂石窟开凿于鼓山西麓天宫峰山腰处,坐东朝西,现存八窟。其中以北齐时代开凿的三窟,即俗称的南洞、中洞和北洞最为重要。北洞俗称大佛洞,是响堂山最宏伟的洞窟,为中心方柱式塔形窟,中心方柱三面开龛造像。正龛内的主佛像高达3.5米,为响堂山石窟中最大尊。中心柱正面主尊头像后部为火焰及忍冬纹舟型背光,并有七龙穿游其间。

蔚县玉皇阁

玉皇阁

玉皇阁又称靖边楼,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位于蔚县县城北城垣上。历经风雨剥蚀,战乱兵灾,虽几经修建重建,依然完整地矗立于高高的城垣之上。现存仍为明代建筑风格,表现出了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是研究明初建筑艺术的重要实例。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大殿内,正面(北面)塑有玉皇大帝神像,墙壁上绘制有大型人物壁画“封神图”。在玉皇大帝塑像两侧的墙壁上,绘制着五元大帝及王母娘娘。东西两壁上绘有“三十六雷公”。帝王威严,雷公狰狞,侍者秀目,场面宏大,色彩艳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大殿前檐廊下林立着石碑八幢,其中明、清重修碑七幢,从此阁重修次数之多,可见对其重视之程度,亦可见其历史文物价值之高。另一幢是《天仙子》词碑,这是深受后人推崇的极有艺术价值的一幢石碑。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外族侵犯紫荆关,山西布政使司右参议、进士苏志皋奉命赴蔚州征摧粮饷,并督促大军经蔚州飞狐峪进发广昌(涞源),增援紫荆。苏进士在蔚之时,忙里偷闲,乘月夜登上玉皇阁,环视周围群山,有如众位列仙骖鸾跨凤翱翔其间,乃作小词一阕,名曰《天仙子》。词曰:“青帝祠前赤帝祠,步虚声里梦回时,羽轮归去鹤书迟。山吐月、水平堤,冷冷玉露湿仙衣。”

古莲池

保定古莲池

古莲花池地处河北保定市内闹市区,是保定古城八景之一,称“涟漪夏艳”。古莲花池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园之一。古莲池始建于唐高宗年间,后经元、明重修扩建,雍正十一年(1733)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莲池开办书院,一时间人才济济,扬名中外。后又辟为皇帝的行宫,乾隆、嘉庆、慈禧等帝后出巡,途经保定均在此驻跸。乾隆帝曾多次来这里并赋诗赞美莲池。古莲池以“林泉幽邃,云物苍然”闻名,总面积为2.4万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池水以中心岛为界分为南北两塘,蜿蜒曲折的东西二渠将两塘沟通一体。南塘呈半月形,外围峭壁环峙,松柏滴翠。北塘呈不规则矩形,四周玉石堆岸,杨柳垂丝。水心亭居其中。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园中诸景建制小巧玲珑,优雅别致,拙中见巧,朴中有奇,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莲池实为中国北方古代园林明珠,前人曾用“几疑城市有蓬莱”形容她,有“城市蓬莱”“小西湖”的美誉。

北戴河

北戴河鸽子窝
鸽子窝的风景最美的地方就是地质景观,鸽子窝断崖本身就是地质运动的产物。而今,大量的摄影师在鸽子窝拍摄湿地鸟类。这幅摄影作品拍摄的就是在鸽子窝飞翔的红嘴鸥。“鸥鸟忘机翻浃洽”,这就是北戴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

北戴河位于秦皇岛市西南,南临渤海,北靠联峰山,西起戴河口,东至鹰角石,长约10千米,宽约2千米,是一处狭长的滨海风景区,面积约17平方千米。汉代时是舟船聚集停泊的地方,相传汉武帝、唐太宗都曾来过这里。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辟为避暑区。有英、德、日、美等50多个国家在此修筑别墅,至1934年已达700多栋。因为地处海滨,所以气候温和,盛夏日平均气温仅23℃,湿润凉爽宜人。海滨沙软潮平,海水清澈,是避暑、疗养的胜地。区内景色如画,西部景点有联峰山、莲花石公园、观音寺及钟楼等。中部有老虎石、平水桥浴场等。老虎石是一组卧立海滩的礁石,状似群虎盘踞,潮涨即为水所围,潮退则北连沙滩,南临大海。平水桥浴场是风景区中的最佳浴场,海岸广阔。东部有金山嘴,是一块突出海面的半岛形岩石,因形似鸟嘴而得名,南临海面,东西为沙滩,登顶可见“微风催浪送轻舟”的海面景象。北戴河的金秋时节,海阔天空,碧波雪浪,蟹满鱼肥,瓜甜果香,可朝看日出,暮眺晚霞,昼观大潮,夜赏明月。风景区东北的万里长城——山海关、北戴河秦皇行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下第一关”关楼是著名的雄关。还有老龙头、孟姜女庙、孟姜女坟等名胜古迹。风景区西南有南戴河和碣石山。

赵州桥

赵州桥

赵州桥位于赵县城南的水上,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因赵县古为赵州,故称赵州桥,又称安济桥。隋大业年间,由著名工匠李春等人设计建造,为敞肩式单孔并列券石拱桥,全长64.4米,宽9米,主拱净跨36.02米,拱矢高7.23米。主拱采用“切弧”原理,扩大了通水面积,又降低了桥面坡度。桥体由28道并列拱券砌筑,并用勾石、收分、蜂腰、伏石“腰铁”连结加固,提高了整体性。两肩各建两个小拱,加大了泄洪能力,并减轻桥身自重。桥上有44根望柱、42块栏板,上画饰有龙、兽、花草等图案。该桥设计科学,构造合理,用材精良,为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历经千年风雨仍巍然屹立。其造型轻盈美观,历代文人喻之为“新月”“玉环”“长虹”“苍龙”。宋代杜德源《安济桥》诗云:“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坦平箭直千人过,驿马驰驱万国通。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水去朝东。休跨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路,是清代直隶总督的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办公处所,是直隶省的最高军政机关,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保定府署,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衙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直隶总督驻此,至清朝灭亡(1911),直到清亡后废止,历经182年,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历史内涵十分丰富,曾驻此署的直隶总督共75人99任次,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观承等。民国年间是直系军阀曹锟的大本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是日伪和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曾驻此。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直隶总督署东西长约130米,南北深220余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以两条南北向的更道将建筑群分割成东、中、西三路。主体建筑位于中路。所有房舍都用青砖青瓦建成,其柱采用黑色,其廊虽有彩绘,却无豪华装饰,整个建筑群质朴美观而又浑然一体。

直隶总督署公生明牌坊

西柏坡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来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汇合,西柏坡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决定性胜利;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宏伟的蓝图。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共中央离开后,建屏县(1958年改为平山县)政府对中央机关留下的物品进行了交接。为了保护革命遗址和文物,1955年成立了西柏坡纪念馆筹备处。1982年3月11日,国务院公布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以来,相继修建了西柏坡石刻园、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西柏坡廉政教育馆、领袖风范雕塑园、五大书记铜铸像、西柏坡纪念碑、周恩来评语碑、西柏坡文物保护碑、西柏坡青少年绿色文明园等革命传统教育系列工程,极大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目前,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革命传统教育体系。

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是明代修筑的一段长城。它横亘在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密云区交界地带的燕山支脉,西起历史上著名的关口古北口,东至高耸入云的望京楼,全长10.5千米,沿线设有大小关隘5处,敌楼67座,烽燧2座,因其视野开阔,敌楼密集,景观奇特,建筑艺术精美,军事防御体系健全,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此外还有奇特的景观:仙山琼阁“望京楼”、惊险奇观“瘦驴脊”、高耸云天“登天梯”、举世称奇“文字墙”、温泉、天泉、龟石、通天洞、大小金山等奇观异景美不胜收。金山岭长城堪称为中国万里长城的精粹,比起名闻中外的八达岭长城,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WdrH/olAmu5+MqJJZxCkhVj6Hz6FfaAp34Vqo5930p0WkbM7Uq3ZFhnT3jHnHlU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