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历史文化

河南先民在中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在同大自然做斗争的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中州大地上遗存的古城廓、古陵墓、古建筑、古石刻星罗棋布。这些优秀的古代文化遗存,犹如镶嵌在中州大地上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折射出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光彩。中原是一座真正的华夏民族历史的博物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距今约有8000年前后历史的新郑裴李岗原始聚落遗址和具有五六千年历史的渑池仰韶村文化遗址及郑州大河村文化遗址。河南的先民在创造了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形成了淳朴的民风民俗。

南召猿人遗址

南召猿人遗址
杏花山“南召猿人遗址”位于南召县云阳镇西北3.5千米的杏花山上。这里背风向阳,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原人类鼻祖——“南召猿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繁衍生息的。

位于南召县东33千米云阳镇西北杏花山脚下。1979年,文物队在此发现一枚猿人牙齿化石,同年对化石出土地点进行了试掘,获得了一批古脊椎动物化石。经鉴定,与猿人牙齿化石共存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有猫、豺、熊、剑齿象、马、猪、羊、牛等,证明猿人牙齿化石的地质年代为更新世中期(约四、五十万年前),与北京猿人相近。“南召猿人”的发现,是继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元谋猿人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杏花山猿人遗址是中原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原人类的鼻祖,它填补了中原地区古人类分布的空白,对研究人类的起源、分布和发展,对古代气候的变化以及中原地区第四纪地质和生物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与依据。

灵井“许昌人”遗址

遗址位于许昌县灵井镇西侧,发现于1965年,200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一研究室首次进行考古发掘,之后进行数度发掘。文化层深7.2~5.6米,分上下文化层。下文化层出土大量动物化石和石器。化石种类有18种。石器类型有石器、石片、断块等,原料主要有脉石英和燧石,还发现了大量骨器。在上文化层出土细石器、牙制工具等。遗址具有很大的研究潜力,其中2007年12月在T9深4.99米处发现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学术界认为是研究中国现代人类起源的重大发现。细石器的发现为研究东北亚细石器的传播与发展十分重要。2008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考古发现被评为“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裴李岗文化

灵井“许昌人”遗址出土的头盖骨化石
2008年3月~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灵井考古队对上年度曾出土古人类头骨的9号探方东隔梁进行发掘清理,发掘面积约10平方米,目标是寻找头骨化石的缺失部分。令人振奋的是,考古工作者果然发掘出土一批新的人类头骨化石,包括额骨、颞骨外耳孔部、枕骨、顶骨等化石12块。至此,灵井遗址已出土头骨断块28块,其中2007年12月17日出土16块。专家认为,这些头骨可能来自同一个体,但也不排除少数断块为另一个体的可能性。

裴李岗文化红陶三足钵
该钵为泥质红陶,敞口,圜底,下有三个圆锥形足外撇,器身作浅腹碗状,素面。系手工捏制而成,烧制的温度较低,陶质疏松。这件红陶三足钵是裴李岗文化的典型器物。

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
原始先民用来研碾粮食的工具。磨盘为椭圆形,器体厚重,有底足,造型简单而实用;磨棒为圆柱形,操作便捷。

中国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因1977年首次发掘于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遗址而得名。其分布范围北达豫北,南及豫南,中心区域在豫中。该文化的陶器均为手制,以泥质红陶为主,灰砂红陶次之,泥质灰陶罕见。主要器形有鼎、罐、盘、豆、三足壶、双耳壶、三足钵、深腹罐、勺和器盖等,其中以双耳壶、三足钵最富特色。器表以素面无纹居多,泥质陶器尤其如此,有的略加磨光。部分夹砂陶器饰有花纹。另于莪沟和裴李岗遗址还发现陶塑人头、猪头、羊头等艺术品。石器以磨制锯齿形刃石镰、长条形两端弧刃或舌形一端刃的扁平石铲及琢制成呈鞋底形下附4个柱状矮足的石磨盘(附磨棒)等为主要特色。墓葬特点是,墓坑多为长方形浅竖穴,除个别双人合葬外,皆为单人仰身直肢葬,莪沟北岗的少数墓中挖有壁龛供放随葬品。房子为圆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建筑,面积较小。保存较好的房基直径为2.2~3.8米。遗址布局表明裴李岗人已过定居生活。他们从事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生产和以猪、狗为主的家畜饲养,并兼营采集和渔猎。据碳-14断代,裴李岗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5500~前4900年。

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资料证实,到目前为止,贾湖骨笛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还能用以演奏的乐器实物,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年,被称为中国管乐器的鼻祖。这也是中国音乐考古中继湖北曾侯乙墓编钟、编磬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这支贾湖骨笛呈黄棕色,制作精美,全长23.1厘米,笛身上钻有七个圆形音孔,孔径0.35厘米,分布均匀,经测音可发出完备的六声音阶和不完备的七声音阶。在当下发现的三十多支贾湖骨笛中,是保存完整的一支,堪称“中华第一笛”。

贾湖遗址

位于舞阳县北22千米贾湖村东侧。1962年发现。该遗址东西长275米,南北宽260米,面积约7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2.5米。1983~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2600多平方米。发现房基30多座,灰坑300多个,陶窑10座,墓葬300多座。出土陶、石、骨和龟甲等遗物数千件。房基均为圆形或椭圆形半地穴式。有单间和多间,每间面积2~6平方米,房间有门坎或隔墙。墓葬均为土坑墓,葬式多仰身直肢,个别为侧身直肢或俯身直肢。多数墓内有随葬品,多者数十件。少数墓中随葬有成组龟甲,龟甲多穿孔,孔内装有不同颜色的小卵石,个别龟甲上有契刻符号,还随葬有骨笛。出土陶片中以夹砂陶为主,泥质次之,还有夹炭陶、夹云母陶。以红色为主,褐色占一定比例,灰和黑色较少。由纹饰有绳纹、划纹、戳刺纹、附加堆纹、乳钉纹、齿状纹、篦点纹和拍印纹等。典型陶器有凿形足盆形鼎、凿形足卷沿罐形鼎、筒形角把罐、束颈鼓腰圜底罐、卷沿深腹罐、折沿深腹罐、罐形壶、折肩壶、圆肩圆腹壶、扁腹横耳壶、敛口钵和浅腹钵等。石器以磨制为主,有少量打制。骨器有骨鱼镖、骨针、骨杈和条形骨器等。骨笛系用鹤类肢管钻孔制成,形制固定,多为7孔,有的先刻好等分记号,再钻孔,在第六孔与第七孔间又钻1小孔,制作精致,保存完好。经测音,能发出6声或7声音阶。这处典型的裴李岗文化聚落遗址,为研究原始聚落形态、生产力水平、原始宗教和社会性质提供了珍贵资料。出土的骨笛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在中国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

仰韶文化

仰韶村遗址

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名。几十年来尤其新中国成立后发现了许多重要遗址,其分布以关中、豫西、晋南一带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和河北,南达汉江中下游,北到河套地区,西及渭河上游以至洮河流域。包括半坡、史家、庙底沟、西王村、后岗、大司空、大河村等代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类型。遗址一般在河流两岸的台地上。约距今7000~5000年(前5000~3000)。常见面积数万至数十万平方米,由房址、窖穴、围沟、陶窑、公共墓地等组成的布局严整的大型村落遗址。经济生活以种植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渔猎。种植的主要作物是粟,另有黍和大麻,晚期有稻,并发现了蔬菜种子遗存。农业工具有石斧、木耒、骨铲、石铲、石锄、石刀、陶刀、石杵、石磨盘等。饲养猪、狗等牲畜,出现了牲畜栏圈和夜宿场。渔猎工具和采猎遗物亦多所发现。石器以磨制为主。骨器制作精致。原始制陶业已臻成熟,出土大量带有彩绘图案、制作精美的陶器,故曾被称为彩陶文化。陶、石纺轮和陶器上的麻布印纹的发现,表明纺织业已有一定发展。居住于土木结构的房子,初期多为半地穴式,晚期多平地起建。

大河村遗址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北12千米处。于1964年秋发现,面积约有30万平方米。1972年至1980年郑州博物馆曾进行11次发掘,发现了大量墓葬、灰坑、房基等遗迹和遗物。从发掘的资料看,这是一处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代文化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址,其文化层深达4米~7米,最引人注目的是居住房屋的留存。其中一号房基的墙壁高达1米,为目前国内该时期房基中所仅有。大河村遗址距今已约5000年,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红陶黑彩、白衣彩陶。彩陶片上描有各种天文图像,如太阳纹、月亮纹、日珥纹等。这一发现,对研究仰韶文化的农业和古代天文学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河村遗址白衣彩陶钵

二里头文化

中国青铜器时代早期文化。曾叫“洛达庙类型”,因1959年二里头遗址发掘以后,发现其遗存更具典型性而改称现名。主要分布于河南中、西部及山西南部。年代约为前21~前17世纪。因遗存的地域性差异,它又分为“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并各自划分成四个文化期。该文化的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一组富有特色的陶器群上。这群陶器包括鼎、折沿深腹罐、侈口圆腹罐等炊器,三足盘、深腹盆、平底盆、豆、澄滤器、小口高领罐和大口缸等饮食器和容器,以及盉、觚、爵等酒器。同这些陶器共出土的还有数量不等的石器、骨器、蚌器、玉器及青铜器等。此外,还出土有陶埙、石磬、卜骨及刻划在陶器上的符号或文字。遗迹包括房屋居址、手工业作坊、宫殿基址及墓葬。房址有半地穴式、平地起建及窑洞式三种;手工业作坊包括铸铜、制陶、制骨及琢玉等几类;宫殿基址在二里头遗址晚期发现两座。其中1号宫殿址,正面为面阔8间、进深3间的殿堂,四周有廊庑,前面有门,中间是庭院,共占地1万平方米;同大型宫殿相称的大型墓葬尚未发现,但从中、小型墓葬的规模、结构、葬式及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看,该文化居民的社会地位已有明显差别。二里头文化以农业为主,饲养业、手工业辅之;社会分工比较发达,不仅手工业已经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也已经存在。从二里头文化所反映的生产力水平、社会分工、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大型宫殿建筑的存在以及文字可能已经出现等情况看,该文化已经进入阶级对立、国家组织出现的文明时代了。二里头文化对于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铜爵

二里头文化五孔玉刀
二里头文化遗物。玉料呈墨绿色,局部有黄色沁。体扁平,呈肩窄刃宽的宽长梯形,两侧有对称的凸齿,近肩处有等距且排成一直线的5个圆穿。玉刀两面饰纹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线阴纹组成网状和几何纹图。此器保存完好,且有迄今所见最精美的饰纹,堪称绝品。

殷墟北组宗庙祭祀坑

殷墟

商代后期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周围。商代自盘庚至帝辛(纣)均在此定都,历时凡273年。公元1899年首先发现由小屯出土的甲骨刻辞,从而肯定小屯为商后期都城之所在。1928年至1937年间,对小屯村及周围侯家庄等地进行了15次发掘,发现商代后期的宫殿遗址与王陵等重要遗迹。1950年后又对殷墟范围内十余个地点进行了二十多次发掘,清理了不少商代建筑基址、窑穴、作坊、墓葬、祭祀坑等。殷墟的整个范围估计约在24平方千米以上,其以小屯为中心、沿洹河南北两岸分布,东西延绵五六千米。小屯村为其宫殿区。已发掘房基56座,排列比较整齐,体现了古代宫殿的布局。在与小屯隔河相望的侯家庄、西北岗、前小营和武官村之间是陵墓区。共发掘出11座大墓和数以千计的小墓。大墓规模惊人,应为商王陵寝。大墓之间小墓多为殉葬坑与祭祀坑。环绕宫殿区与陵墓区的大司空村、高楼庄、薛家庄、四盘磨等地为一些包含有小型房基和中、小墓葬的居民点。在小屯东南的后冈和以西的孝民屯等处有贵族墓地。在王宫外围有两个较大的手工业作坊遗址,一为制铜作坊,一为制骨作坊。在小屯村发现一条由西南向东北蜿蜒的壕沟,宽7~12米,深5~10米,可能是防御设施。殷墟各种基址和墓葬、窖穴中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玉器、甲骨刻辞等。殷墟的发掘与研究,为探讨商代的奴隶制度、国家机器、阶级关系、意识形态、日常生活等提供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资料。尤其是从这里出土的甲骨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记载资料,内容极为丰富,被誉为商代末期的“档案库”,备受学术界重视。

甲骨文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用于记录占卜活动内容的文字,又称贞卜文字、甲骨刻辞、殷墟书契等。早在19世纪末期,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翻耕土地时便不断发现甲骨,并当作中药材“龙骨”使用。1899年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次确定它的文字价值,进而研究确定是商代占卜用的甲骨。后经王襄、罗振玉等学者研究,揭开了甲骨的奥秘,找到了殷墟。目前已发现甲骨十五万片以上,有不相重复的单字四千五百个左右。每个甲骨文单字基本上由长短线条互相配合的点划组成,形体呈方块或长方块。从汉字结构的规律上看,甲骨文以象形、形声和假借字为主,这些表明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堪称中国汉字的鼻祖。甲骨文与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并称人类三大古文字。甲骨文中有世界最早的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记录,有世界最早的医疗档案,有完整的十进位制数字系统。根据考古发掘,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已有甲骨文,主要盛行于商代,西周时渐为金文所代替。除殷墟外,河南、山西、陕西以及北京昌平白浮村也都有甲骨文出土。

殷墟出土的甲骨 Zy4jeCYcR4RO0+CNyHglKSXjGTg1M1OEzJeY8zy4RjmuLK8PgBOcbK6laHKhKs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