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历史文化

辽宁省的历史向上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营口市大石桥金牛山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距今已有28万年。约六七千年前,辽宁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沈阳新乐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器物,显示了辽宁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繁荣景象。建平、凌源交界的牛河梁发掘的距今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则表明,这里存在着一个初具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公元前16世纪,辽宁省归属于商朝邦司,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燕,以后一直是中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辽宁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发祥地。至今遗存下来的沈阳故宫、清初“三陵”,就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历史面貌。作为一个与移民和北方少数民族融合的省份,民族的大融合造就了辽宁人特有的豪爽性格。

金牛山遗址

金牛山遗址C地点
C点是一洞穴堆积,位于山的西北坡,1974、1975年进行了发掘,可分6层。在下部地层(第4层以下)中,发现有石制品、用火遗迹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石制品的原料为石英,用锤击法和砸击法打制,石核较少,石片较多。石器有刮削器和尖状器两种,前者数量较多,可分直刃、复刃和半圆形3种,以一面加工为主。这些石器的打制方法、加工方法和类型,与北京人很相似。

沈阳市政府广场地标太阳鸟
太阳鸟为公元1978年在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一件业已炭化的古代木雕艺术品,据考证,迄今已7200余年。真品全长45厘米,形态俊美,似鸟、似鱼、似羊,皆非是,乃华夏无价之宝。鸟啼曲咏,神以飞舞。太阳鸟为新石器时代氏族图腾,新乐部落视其为保护神,世代顶礼膜拜。一城一国必于渊源,有其灼华生命。太阳鸟为沈阳城市发端之标示,亦为城市精神与文明之象征。太阳鸟青春永驻,万代流芳。

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辽宁营口县(大石桥)南8千米的永安乡西田屯村西。自1974年起,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遗址的A、B、C、D四个化石堆积地点进行了多次发掘,发现76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A点即洞页下部堆积出土有肿骨鹿、梅氏犀、三万马。最后剑齿虎、李氏野猪等更新世中期的标准化石,同出的还有打制石器,用火遗迹和烧骨等,被确定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存。1984年9、10月间,北京大学考古系实习队与辽宁省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属于一个男性个体的足骨、手骨、脊椎骨、头骨等化石,被列为当年中国五大考古发现和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一。该遗址第5~8层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动物化石基本属于华北梅氏犀,肿骨鹿和最后剑齿虎动物群,金牛山化石和用火遗迹均出在第7层。关于金牛山人化石在古人类发展阶段上的位置及其距今绝对年代问题,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其一,金牛山人当属于猿人即直立人阶段,又由于头骨具有若干进步的形态特征,可能为“智猿人”。据铀系法测定,人骨化石出土层位的年代距今28万年。其二,依据对头骨和牙齿的丝合分析判断,金牛山人是一个年龄为30多岁的壮年男性,其头骨的形态虽然还残留直立人的一些特征,但多数特征已与北京直立人明显不同,而接近于中国早期智人代表之一的大荔人。认为金牛山人属早期智人。

新乐遗址

新乐遗址是北方以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辽宁沈阳市北陵附近。该遗址下层年代大约为公元前5300年至前4800年。遗址内有半地穴式房址、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细石器。陶器多为红褐陶,器类简单,较多的是压印竖“之”字印纹的大口筒形罐、斜口筒形器和敛口罐。遗物中最重要的是一批煤精制品的出土。这些煤精制品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煤精制品,系磨制而成,呈圆泡形,圆珠形。考古专家对于煤精制品的说法不一,一种称是装饰品,一种说是文娱用品,但一般都认为与巫术有关。这一发现显示了辽宁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繁盛。

新乐遗址煤精工艺品
这类形状不一的煤精工艺品,在新乐遗址不少房址内均有出土,有的作圆泡形,有的作耳形,状似现在的跳棋子,又有一种作圆珠形,皆通体磨光,乌黑发亮。

牛河梁遗址

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自1935年在内蒙古赤峰红山首次发现红山文化以来,20世纪80年代初又有重大发现。1979年5月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山嘴村发现一处原始社会末期大型石砌祭坛遗址。1981年以后,又在相距50千米的建平、凌源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村发现一座女神庙、数处积石大冢群,据测定,这些遗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属红山文化的典型遗址。女神庙于1983年10月发现,位于牛河梁主梁北山丘顶,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两组建筑物构成,两者在同一中轴线上,多室在北,为主体,单室在南,为附属建筑。多室遗址南北总长18.4米,东西残存最宽6.9米,包含一个主室和几个相连的侧室、前后室。单室建筑遗址横长6米,最宽2.65米。出土大批珍贵文物,有建筑构件、彩绘壁画、泥塑造像。泥像以人物像为主,均为裸体女性,最为珍贵的是一颗较完整的人头像。该像现存高22.5厘米,颜宽16.5厘米,通耳宽23.5厘米,为黄土泥塑,未经烧制,外皮打磨光滑,出土时颜面呈鲜红色,眼眶、面颊尤显,唇部涂朱,双眼中嵌淡青色圆饼玉片为睛,经抛光,滑润有光泽。该头像为众多女神像之一的头像。动物泥塑中有猪龙和禽。出土陶制祭器有豆、钵、罐等,石器有尖状器、研磨器等。巨型积石冢共有四座,位于牛河梁主梁顶南端斜坡上,东西一字排列,范围总长110余米。发现原始墓葬和随葬品,有玉箍形器、猪龙形玉饰、玉环、玉璧、方形玉饰、玉棒,还有陶器、石器等。冢内土木墓有别,玉器随葬于墓内,陶器排列于外,冢内排列石棺墓。该遗址的发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起源问题找到了新的线索,使夏以前的“三皇五帝”的传说找到了实物依据。

姜女石遗址

姜女石遗址之碣石宫建筑群遗址

姜女石遗址位于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万家镇的止锚湾海滨,临近渤海,为一处秦至西汉前期大型宫殿建筑群遗址。该遗址发现于1982年,勘探发掘始于1984年,已探明范围为南北长4千米,东西沿海岸3.5千米,总面积约14平方千米。遗址以位于墙子里村、被考证认为是秦始皇、汉武帝东巡时所筑行宫的碣石宫遗址为主体,以黑山头、止锚湾海头台地遗址为东西两翼,另在周围的杨家村南瓦子地、周家村南、金丝屯东也有相关遗址分布,整个建筑群呈合抱之势。该遗址为在关中以外地区首次发现的秦代行宫遗址。遗址群的主体建筑碣石宫为建于夯土台基之上的大型高台多级建筑,呈长方形,靠近海岸线,中轴线南端正对海中被称为姜女坟的三块巨大礁石(为天然的海蚀柱,因民间传说为孟姜女投海自尽之处而得名,据考证为秦汉时期历史记载中的碣石。遗址中除夯土台和墙体基础外,也保留有成排的柱础、已塌落的屋顶瓦面、花面空心踏步砖(台阶)和较完整的排水道系统,其中出土的夔纹大半圆形瓦当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的瓦当,也是建筑采用皇家建筑规格的重要物证。亦有少量汉代建筑遗址,出土有卷云纹瓦当等汉代文物,但其遗址因距地表过浅而保存状况不佳。1986年7月23日,该遗址以“绥中万家秦汉大型宫殿遗址保护区”被公布为第三批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又以“姜女石遗址”之名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女山山城

即高句丽早期的纥升骨城。在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东北五女山上。五女山海拔820米,峰岩陡峭,草木丛茂。北连骆驼山,南临浑江,东北不远就是富尔江(古称沸流水),形势险要。山城略呈长方形,东、南、北三面依山势起伏,用石块筑起城墙。南面下临悬崖,残壁长约1000米。西面利用陡崖作为屏障。现存城墙以东面较长,最高处约6米,基宽5米,顶宽1.5米。城内有泉水一泓,俗称天池。还残存点将台等建筑遗址。城中曾出土高句丽及辽、金时的铁兵器和陶瓷残片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祖努尔哈赤像

努尔哈赤为大金(后金)开国君主,清朝奠基人,满族,爱新觉罗氏,庙号太祖。他早年丧母,后因生活所迫,离家从戎,投到明辽东总兵李成梁部下,屡立战功。他勤奋好学,粗通汉文,受汉文化的影响很深。努尔哈赤的先祖中有许多人受明朝册封,担任指挥使、都督佥事、都督等官职。他的祖父觉昌安为建州左卫都指挥,父亲塔克世为建州左卫指挥。万历十一年(1583),明廷为了报偿其祖、父的冤死,命努尔哈赤回建州袭父职,任建州左卫指挥。他离开李成梁回到建州后,正值久经分裂割据、战乱不息的女真社会出现了要求统一的历史趋势。于是他打起为祖父报仇的旗号,打败仇敌尼堪外兰,攻占图伦城,首先控制了整个苏克素护部。然后用了30多年的时间,东伐西讨,南征北战,统一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全部,以及“野人”女真的大部,从而结束了自元明以来女真社会长期分裂和动乱不安的局面。这对女真社会的发展,促进东北地区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快满族共同体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在他的一生中,统一了分散割据的女真诸部,开创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八旗制度,建立了后金地方政权,为清朝初年的兴盛起了重要作用。

赫图阿拉

一作黑图阿拉,黑秃阿喇,皆满语音译,意为“横岗”(一作“横甸”)。俗称老城。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修筑,故址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在苏子河与二道河子会合处左岸)。汉魏时,为玄菟郡地,晋至唐初属高句骊,后转归唐安东都护府及渤海国,辽金元3朝皆为女真人分布区,明中叶后成为建州女真的根据地。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后,从虎拦哈达(即旧老城)迁此筑城居之。后又“环城之外,更筑大城”。城依山筑,垒土为郭,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内城周5里,外城周9里。城高7尺,以土石或用木横筑之。城上环置射箭穴窦,状若女墙。内城居其亲戚,外城居其精悍卒伍。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在此建国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四十六年,攻取抚顺后,自此迁出,先后以界番、萨尔浒、抚顺、辽阳、沈阳为都城。后金天聪八年(1634),清太宗皇太极下旨尊称为“兴京”。清光绪三年(1877),兴京厅治移于其北3里之新宾堡(今县治所在)后,城遂废。现外城与内城城墙还残存一部分,城内主要遗址有尊号台址、望楼址、城隍庙址和八旗衙门址等多处。尊号台亦称金銮殿,是努尔哈赤创建后金国时自称“覆育列国英明皇帝”登台受贺的地方。其西10里处,有清肇、兴、景、显四祖陵墓,称“永陵”。

赫图阿拉罕王井
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赫图阿拉城内城中部,正白旗衙门岗下西南方。井深丈余,井水充盈,俯身可取,清澈见底,清爽甘甜,严冬不封,酷暑清凉。井略呈长方形,以色木、柞木成井字叠压,井内径1.1米,柪木直径20~30厘米,井口以四块木板围成长方形,井裙1.21×1.3米,高出地面约30厘米,裙板厚约8厘米。为赫图阿拉城内唯一一口水井。

九一八事变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由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日本遂于9月发动了大规模武装侵占东北三省的战争。9月18日夜10时余,日本关东军按照预谋的计划,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然后诬称系中国军队所为,当即派兵突然进攻中国军队驻守的北大营和沈阳内城。19日8时30分,北大营、沈阳内城相继为日军占领。中午,东大营及其附近地区也同时失守,沈阳完全陷落。同日,日军还攻占营口、凤凰城、鞍山、抚顺、安东(今丹东)、长春等28城。21日,日本驻朝鲜军队越境增援关东军,一周后侵占了辽宁、吉林两省大部分地区。11月19日占领齐齐哈尔。12月下旬,日军进犯锦州,占领辽西地区,直逼山海关,东北军被迫撤入山海关内。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至此,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此后东北三省被日本帝国主义蹂躏、奴役达14年之久;也是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掀起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的开始,对中日两国历史均具重大影响。

沈阳九一八纪念碑
辽宁沈阳为纪念九一八国耻而建立了“残迹碑”,取型一部台历的形象,展示1931年9月18日黑色星期五这个国耻日。这座碑馆采用了雕塑手法,高度抽象出一个“残”字,似警钟长鸣,永世不忘九一八国耻日,每年九一八前后有众多市民前来参观纪念。 AwvZvEnjqsHTLZoIQbjRa0aMTpafb8sbh0Phfcr0ZPZOyCgyOWMbsFoW8xFYEH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