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蒙古

国名:蒙古国

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

首都:乌兰巴托

人口:296万人(2014年)

民族:喀尔喀蒙古族占全国人口80%,另有哈萨克、杜尔伯特、巴雅特等少数民族

语言: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

蒙古国位于亚洲中部,东、南、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相邻。其东西长2368千米,南北宽1260千米,边界线总长度达8150千米。蒙古国面积在亚洲各国中居第七位,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内陆国。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温差大,降水少。多风暴和干旱是蒙古国农牧业生产的两大自然灾害。

自然地理

蒙古地势高亢,平均海拔1580米。大部分属于蒙古高原的北部,全境可分为西部山地,中、东部高原和南部戈壁3个地形区,主要山脉有阿尔泰山、杭爱山、肯特山等。中蒙边境的友谊峰海拔4374米,为最高峰。戈壁面积占全国1/3,地势缓平。主要河流有色楞格河及其支流鄂尔浑河、克鲁伦河等。山间还有内流河注入而成的湖泊,如乌布苏湖等。

蒙古东部的地势稍平坦,多为丘陵和高原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1800米之间。

蒙古天然牧场辽阔,有丰富的草木资源,为畜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辽阔的天然牧场和丰富的煤矿资源

蒙古天然牧场辽阔,面积广大,占整个国土面积的70%,居世界第六位,人均草原面积居世界各国之首,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草原主要分布在杭爱山-肯特山降水充足地区。蒙古森林覆盖率为9.76%。森林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

蒙古地下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铜、钨、萤石、金、钼、锡、钴、铁、铅、磷、盐等80多种矿物。已开采的主要是煤、铜、钨、萤石、金、钼等矿。其中以煤的分布最广,蕴藏量最丰富,约500亿吨~1520亿吨,主要分布在肯特、东方、东戈壁、科布多、乌苏布等省。萤石的蕴藏量也很丰富,达800万吨,蒙古最大的萤石矿区位于肯特省的布尔赫矿。

蒙古最大的淡水湖是库苏古尔湖,蒙古最大的咸水湖是乌布苏湖。

蒙古全国最大的河流是色楞格河,最终注入俄罗斯贝加尔湖,同时它又是北冰洋流域和内陆河流域的主要分水岭。

建于1674年的蒙古前杭爱省哈尔和林的达赖喇嘛寺大门,看起来古朴庄重。

历史文化

蒙古民族,是逐水草而生的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蒙古民族自古以“歌舞为伴,史诗为鉴”。古时,他们靠歌唱记载历史,靠舞蹈表现生活。如今,高亢的牧歌还在辽阔的草原上空响起,美丽悠扬的马头琴曲还在夕阳下时断时续地荡漾,象征力量和勇气的角力舞还在各地蒙古包聚集处流行。这个豪放、洒脱的民族还在沿着历史的根,延伸他们独特的历史文化风采。

独立前的蒙古

独立前的蒙古原为中国的一部分,称外蒙古。1911年,蒙古在沙皇俄国策动下,宣布自治。1917年,沙皇灭亡后复归中国统治,1921年7月11日宣布独立,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1924年11月26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45年2月英国、美国、苏联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规定“外蒙古的现状须予以维持”,作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1946年1月,当时的中国国民党政府予以承认外蒙古独立。1950年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保证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

白蘑菇似的蒙古包

蒙古牧民每年都要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换牧场。当牧民赶着牲口转场时,他们都要带着蒙古包,以便于在新地方“安营扎寨”。蒙古包是这些游牧民族的住所。蒙古语称这种特定的民族建筑为“蒙古格勒”,一般被译为“蒙古包”。蒙古包一般为圆形,牧民们用木条编扎成网状的壁围和半圆形或尖形的顶,上面覆盖用羊毛织成的毛毡,包顶中央有可以开合的天窗,用以采光和通气。包门朝南或东南,帐内中央安置炉灶,四周放置家具床位,有的包内还供奉佛龛,地上铺隔凉防潮的羊毛毡。蒙古包易于安装和拆运,是一种与牧民游牧生活相适应的建筑形式。

大事年表

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自古以来蒙古民族骑马善射,强健剽悍。如今在节日庆典上,骑在马背上的士兵,风姿依旧飒爽。

传统的服饰——蒙古袍

蒙古族的传统服装与他们的游牧生活相适应,特点鲜明。男女皆穿镶边长袍,下摆没有开衩,这样的长袍在骑马放牧时能护膝防寒,夜晚还可当被盖。蒙古人一般都扎红、黄、绿等彩色腰带,这样能保持腰部在马上稳定垂直。而在农业区和部分半农半牧区的蒙古人多穿布料的长袍、束腰带;而妇女留发辫,用红、蓝头巾包缠。男子一般在腰间佩带精美的蒙古刀。男女都穿靴子。最漂亮的是蒙古新婚的头饰,其头上饰有小珊瑚珠数串,垂于额际,并收大珊瑚串挂于两耳鬓发边或悬在胸前为饰。而现代的蒙古族的服饰已有变化,城里人穿戴着现代服饰和各种各样的新款式服装。

马头琴

蒙古民族音乐文化的百花园中,马头琴巧夺天工、光彩夺目。当您接触到深情委婉的马头琴,自然会被它纯美的音色及草原风格的演奏所吸引。马头琴其外形与汉族地区流行的胡琴有些相似,但鸣腔为梯形,蒙面的不是胡琴上通用的蛇皮,而是草原上易得的马皮或羊皮。马头琴以马头形状装饰,以马尾为弦,用马尾弓拉奏,有着浓郁的“马背上的民族”的特色。马头琴的音色纯朴、浑厚,极贴近人声。演奏时采用坐势,将共鸣箱夹在两腿之间。早期的马头琴主要担当史诗说唱及民歌的伴奏,一首民歌就是一支马头琴曲,人声起便可琴声和,尤其是同蒙古民族的“乌尔图道”(即长调民歌)相结合,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

文艺晚会中的马头琴

祭敖包习俗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即人工堆积而成的石堆。一般筑于草原的山顶或丘陵之上,在圆坛上面堆积石头为台,台基上重叠作圆锥体,高约十余丈。敖包分为单独敖包和群体敖包,旧时有的富人还设有“家敖包”。蒙古族祭祀敖包,于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召开。届时敖包密插树枝,并四周悬挂五颜六色的布条和纸旗,旗上写着经文。焚香点火、喇嘛诵经念咒,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与宗教色彩。礼仪毕,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祭敖包的礼仪,大致为血祭、酒祭、火祭、玉祭4种。

精致的蒙古刀

蒙古刀种类繁多,造型各异。主要用来杀羊吃肉,也是男子汉的佩饰。蒙古银匠最拿手的技术就是做刀。从前的蒙古刀比现在的漂亮,鞘中有孔,可插象牙或驼骨筷子。鞘上有环,环上缀有丝线带子。丝线带子一头有环,可以挂在胯上;一头编有蝴蝶结,下面是穗子;一头有勃勒。勃勒是一种银子打的圆形饰件,上面有花纹,中间嵌有珊瑚大珠。蒙古刀的勃勒,也有用绸缎刺绣的。刀鞘用金、银、铜做成,上刻龙、虎、兽头、云纹图案,象牙筷的大头一端还套有银束子,民间传说饭菜有毒用它可以测出来。

主要城市

蒙古建国前,没有成形的城市规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零星散布着许多简陋而破落的小城镇,小城镇中建有许多喇嘛庙;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蒙古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许多规模较大的新城镇,面貌一新,这些城市大多集中在蒙古国北部的色楞格河及其支流鄂尔浑河流域。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

蒙古牧民居住在用毛毡建成的蒙古包中,辽阔的草原上,到处散落着白蘑菇似的蒙古包。

首都乌兰巴托

乌兰巴托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勒河北畔。海拔1351米。乌兰巴托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乌兰巴托四面环山,图勒河从市中心缓缓流过,图勒河像一条银色的哈达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来客。乌兰巴托始建于1639年,当时称“乌尔格”,蒙古语为“宫殿”之意,为喀尔喀蒙古第一个“活佛”哲布尊丹巴一世驻跸之处。1778年取名为“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后来,将“库伦”改为现名乌兰巴托(汉意为红色的英雄城)。乌兰巴托面积4704平方千米。全市人口130余万。市内有许多高楼大厦,如政府大厦、国立乔巴山大学、苏赫巴托尔高级党校、国立图书馆、中央医院、中央电影院、国立音乐剧院等。乌兰巴托市内还有许多设备先进的工业企业,如发电厂、毛纺厂、皮革厂、肉类加工厂、糖厂等等,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2左右。此外,还有外商独资、合资、国有和私营企业。乌兰巴托还是全国的交通运输中心,以乌兰巴托为中心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线都以此为中心辐射出去,通向全国各城镇以及世界各地。

乌兰巴托作为蒙古交通的中心,各种运输线都以此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城镇以及世界各地。这是郊区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新兴工业城市——达尔汗

达尔汗位于蒙古北部哈拉河谷,南距乌兰巴托230千米。达尔汗是蒙古的第二大城市。全市分3个工业区:北部是建筑材料综合厂、食品厂等;中央部分是福利区、住宅、文化部门和轻工业工厂;南部是热电站,供应乌兰巴托、苏赫巴托尔、额尔登特等市和东哈拉、西哈拉、札尔格朗图、宝尔淖尔国营农牧场的热能和电力。市郊的沙拉河煤矿是露天煤矿,是全国第二大煤矿,有通往达尔汗长60千米的铁路。达尔汗交通方便,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列车经过这里,近郊还有一座机场。

东部工贸城——乔巴山

乔巴山位于蒙古东部的克鲁伦河北岸,是东方省省会,也是蒙古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乔巴山原名为桑贝子,为了纪念乔巴山而改为现名。乔巴山工商业较发达,市内建有发电厂、乔巴山肉品联合加工厂、食品联合厂、面粉厂、洗毛厂、汽车修配厂、露天煤矿和混凝土构件预制厂等。和过去只有一座巴音图门寺院相比,乔巴山面貌一新。这里还有二战期间修筑的乔巴山到苏联的铁路,因此,乔巴山就成为克鲁伦河流域最大的货物运转地,极具经济意义。

经济

总体来说,蒙古的经济一直较为落后。建国后,国家直接控制着全国大部分经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才有所发展,但速度仍很缓慢。畜牧业是蒙古传统的经济部门,畜牧业和农业同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工业主要是农产品和畜产品加工。

畜牧业是蒙古国民经济的基础。主要牲畜有绵羊、山羊、马、牛、骆驼等,其存栏总数近6000万头。

传统的畜牧业

畜牧业是蒙古传统的经济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畜牧业一直占农牧产值的90%,至20世纪90年代仍占农牧业产值的75%和出口产值的80%以上(包括以畜产品为原料的初加工产品)。国内工业原料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消费品的大部分来自畜牧业。

蒙古的畜牧特点是劳动投入少,生产成本低,产量较高。基本上是游牧和半游牧方式,而以游牧为主。近年来,畜牧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但大部分地区属于传统的草原牧场型畜牧业,粗放经营,靠天放牧。只有种植业发达的色楞格省出现了定居养育方式。目前,蒙古的畜牧业生产已向地区专业化方向发展,情况良好。蒙古现已培育出以产肉及奶为主的羊和专以产肉为主的羊,其存栏数也在逐年增加。

蒙古奶酪“酸而不甜,甜而不腻”,是其优秀的传统奶制品。

古老而兴盛的狩猎业

蒙古族的先民早期生息在东部的额尔古纳河流域,以狩猎为生。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狩猎业成为蒙古牧民和农民的一项副业以及当今外国旅游者的主要活动内容。狩猎所得毛皮,在蒙古出口物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狩猎活动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又成为蒙古国获得外汇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冬眠鼠、松鼠、黑貂、狐都是优良的皮毛兽。冬眠鼠皮尤其著名。西部山地,特别是森林带里,是主要的狩猎场。冬眠鼠多分布在草原带中的山坡带和河谷里。狩猎活动多在深秋和初冬进行。

采矿业

采矿业也是蒙古经济的支柱产业。蒙古地下资源丰富,矿物种类较多。目前,已发现有80多种矿物,已开采的矿物有煤、铜、钼、金、钨、萤石等。蒙古最大萤石矿是肯特省的布尔赫矿,萤石的蕴藏量大约800万吨,其开采的矿石全部出口。于1978年正式投产使用的额尔登特铜钼矿,被列入世界十大铜钼矿之一。自1995年以来,采金业成为蒙古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现已探明蒙古金矿的蕴藏量达3100吨。

采矿中的矿工 wxoKetLLL8wK8+nTVo7M03Fyh4a+VrqVYD0QMEESPEplFdpeUhQI7S6LX79cVfD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