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位来自古国荒原的人与我相遇
他说:“有两只巨大而没有身躯的石腿
在沙漠中站立。在这双腿旁,在沙砾中
半露出一张残破的石刻的面庞,那眉头紧锁,
嘴唇瘪翘,透出威严而轻蔑的嘲笑,
诉说着那雕刻师,
遗存在这岩石上的激情与热望,
他仍然活着,在那些冰冷之物上留下痕迹,
那捏塑它们的手,那获得满足的心;
在那基座上还留有铭记:
‘我的名字是奥西曼德斯,王中之王,
看看我的功业吧,即使是强者,也无与伦比!’
此外就是空阔的虚无,环绕着残骸,
那巨大的断石,那茫茫的四野,
暴露无遗,孑然孤立,蔓延的荒沙无边无际。”
(珀西·拜舌尔·雪莱 ,《奥西曼德斯》 ,1818年)
在各种文明的产物中建筑应该是最为昂贵之物了。如果要使得它们可与竞争对手或历史上的伟大建筑相媲美,那么,有再多的金钱与气力也都可以全部花于其上。既然造价如此之高,那么力图胜过他人的建筑似乎就是错误的做法,然而没有人记得那些认为这是错误做法的文明,至少在建筑史上它们默默无名。相反,像古埃及和古罗马这样大兴土木、奢华成风的文明,我们却似乎避无可避。那些不朽的建筑似乎总是伴随着不朽的声名,而这种声名一直就是吸引有权势者建造纪念建筑的原因所在。然而,在经历了岁月长河的浸润侵蚀后,任何人类的造物也难逃破碎的命运。雪莱的著名诗篇《奥西曼德斯》既表现了那不朽石雕的诱人魅力,也揭示了其标榜的永恒荣耀是多么具有欺骗性。建筑之所以重要,一个原因是它能透露给我们一些线索,从而使得我们了解历史上的统治者真正看重的事物。另外一个原因是建筑还能告诉我们,它如何使我们——活着的人——以特定的方式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让我们能够向彼此和自己证明什么才是我们关注之事,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社会这一整体。究竟是考虑人们当前的需求,还是超越人们眼前的需求以建造出名垂青史的建筑,这两者之间如何平衡,不同的文明有着不同的答案。
这本小书想要做的就是向读者解释建筑是如何为其所为的。房屋使我们远离寒冷与潮湿,并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然而,“建筑”这个词,只要我们加以留心,就会发现它永远存在一个文化的维度。本书第一章谈的是建筑如何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紧密相关。第二章探讨建筑建造得彼此相仿的方法,这样,建筑就负载了对特定文化中“熟知”该文化的人来说正确的信息。第三章要告诉人们的是一些建筑在文化层面上比另外一些建筑显得更为重要的原因。
建筑之所以能够特别引起考古学家的兴趣,原因之一是它们负载了如此多的生活层面的信息。如果我们能够搞清楚哪些人被带到一处,哪些人被分隔开,那么建筑的布置方式就会告诉我们人们在建筑中是如何互动的。建筑物的建造材料以及处理这些材料的方法也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如果建造房屋的石头来自很远的地方,那么,我们就知道要么当时存在一种有效的交通运输体系,要么就是这些石头十分特殊,值得人们去大费周章。如果一座建筑用了钢铁的构架,那么,我们就知道它是现代建筑,因为古人根本不懂钢铁构架。要想了解遥远古代的历史,建筑是我们所能找到的证据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些建筑还能告诉我们许多今天的人真正关心的事。如果我们这个社会允许建造高速公路穿越郊区,那是因为我们对郊野的关注远不如我们对便利交通的渴求来得强烈。作为个人,我们可能作出不同的选择,但是,作为社会这一个整体,考虑到流通中的货币的流动和聚集,考虑到调停斡旋各种决定的政治过程,于是我们周围就出现了各种建筑。作为个人,我们绝大多数人一般无力左右周围的建筑环境,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财富与权力的集中也会使个人引发巨变成为可能。据说,当罗马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初到罗马之时,罗马是用砖建造的,而当他离开的时候,那里已经是大理石的世界。很显然,奥西曼德斯(拉美西斯二世)也曾大兴土木。建筑可以是漂亮而振奋人心的,然而,一旦它们被建造(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想象中),就包含了经济和政治层面,当然,也包括美学层面。此外还有其他层面,例如建造技术的层面。比如说这座房屋能否立起来?它能否做到遮风避雨?房屋的室内能否温暖如春?抑或它会燥热难忍?我能否在这座房屋里过我希望的生活?或者,我想要成为在这样的房屋中生活的那种人吗?
假设一座建筑包含了以上所有层面,那么以突出某一层面的方式来探讨建筑就成为了可能。有关建造技术的历史会是其中的一个可能性。它讲述的应该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因为在技术上更为成熟的建造方式总会取代较为原始的建造方式。还会有一些重要的技术飞跃,如混凝土和拱券技术的引入以及新技术革新出现后推出的一系列新的建筑类型。如果以这种方式来描述建筑史,我们会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可能很难有几座建筑能够在技术方面算得上领先。大多数建筑都只是一些平平之作,不会倒塌,也不会在出现新技术时就丧失实用性。就像许多欧洲人仍然生活在100多年前或更早时代建造的房子中一样,同样,在古罗马,那些我们谈起古罗马时就会联想到的穹隆式建筑并不是这座城市的主要建筑;事实上,几乎所有著名的罗马古建筑,其建造时间都在罗马帝国时代的晚期,因而,对于大多数古罗马人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建筑的存在。更具意味的是,这些建筑甚至不为维特鲁威(Vitruvius)——我们所知的古罗马唯一在建筑学方面有过著述的作家——所了解,因为维特鲁威生活在较之更早的时代。
我们可以把技术问题搁置一旁,或者将这些问题置于背景层面上,那么建筑历史就会成为讲述建筑的不同风格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类建筑造型会逐渐转变为另外一类建筑造型。这一房屋造型史听上去就像是在说建筑造型存在着进化与发展的意愿。传统日益成熟,建筑师则始终在努力尝试新的可能。有些尝试被视为革新,并为其他建筑师所模仿,直到它们自身又被革新。这种研究角度可能导致对风格分析的执着与专注,从而忽略这个事实:建筑背后存在着一种实践理性。它还可能导致对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忽视,而这些问题原本就非常有趣,有时甚至是一座建筑最重要的层面。另外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是,近在眼前的事物与那些远离自己的事物在我们的眼中会有所不同。在我们看来是历经若干世纪的渐进变化,在当时看起来更可能像是一个相当不平静的过程。让人们改变自己固有的行事方式总是一件不同寻常之事,当一种新的思想渐成气候时常常出现的情况是:一代人已经老去,缺乏活力,受到新思想熏陶的年轻一代承续了接力棒。这种变化是渐进的,还是突变的,这可能取决于我们距离变化发生的时间有多久。走近了观察时悲剧亦是喜剧。
在世界各地,从古至今的建筑可谓琳琅满目。将所有这些建筑都搜罗到一起并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特别是以这样一本概论性的小书的形式来展现,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因而有必要进行选择,而究竟选择哪些建筑,则取决于应该给读者讲述一段什么样的历史。本书的主旨是要为读者提供有关建筑的多种思考方式,并向读者展示这一主题下的内容是多么丰富,其丰富程度有时甚至会使建筑学难以理解。本书后面各章讨论了不同的主题。为了帮助说明文中的观点,我列举了一些建筑实例,因而作为图示的建筑实例并不是按照年代顺序排列的,读者可以参考书末的年表以了解这些建筑建造的年代顺序。读者会注意到,在所遴选的例子中,现代建筑比古代的要多一些。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现代建筑比古代建筑遗存显然要多很多;另外一个原因是人们往往对距离自己时间较近的事物更感兴趣。如果我把金字塔看作代表了持续3,000年的文明,那么,从宏观的视野来说,我会觉得这样的涵盖是充分的;但如果说金字塔代表了过去3,000年的建筑,那么我会觉得这样的涵盖滑稽可笑,远远不足以说明问题。仅以一座纪念碑来概括欧洲建筑听上去会令人感觉失之严肃,具有讽刺意味。中世纪教堂是所讨论的那个时期中期的宏大纪念性建筑,但若将其作为唯一重要的建筑呈现,这就会令我感到担心了。
显然,作者的观点暗含在所作的选择中,而我所作的选择是受西方文化的浸润与熏陶的结果。其他的观点当然也是可能的,而且也有其合理性,并将导致不同的选择。尽管如此,这并不是说本书所表达的观点只对个人具有意义。这些观点与一个传统紧密相关,后者经历了很多发展变化,而那些与我们的时代最为接近的发展变化似乎最为重要。也许计算机、电视和电话为我们提供的不仅是新的生活方式,还有在全球化网络系统中作为人的新的方式。然而,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最近的这些发展或许可以看作是过去200年,甚至是500年来一个持续发展的趋势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