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命运
之章
委拉斯凯兹
《腓力·普罗斯佩罗王子》

“金发”的西班牙王子

画中的孩童奢华地身穿金线混纺的蔷薇色少女服饰,但却是个男孩子。他便是17世纪西班牙的君主腓力四世的嫡子腓力·普罗斯佩罗王子,是时2岁。宫廷画家迭戈·委拉斯凯兹以干练的笔法,巧妙地将幼儿一瞬之间的表情捕捉到了画布之上。

金发加上浅色的眼珠,皮肤白得透明,圆鼓鼓的脸蛋上血色却很稀薄,几乎看不出健康的红晕。任谁看到这幅画,都难免在内心预感王子恐怕要不久于世了吧。犹如梦幻却又带着一种奇妙的老成的表情,为画面赋予了一股独特的吸引力,让此作成为委拉斯凯兹的肖像画中屈指可数的作品。

那么,前面已经介绍过这孩子是西班牙的王子,但应该有很多人觉得他看起来不像是西班牙人吧?虽说西班牙也是个人种的大熔炉,西班牙人中也混杂着各种外貌的人,可是一般而言,西班牙人给人的印象都是皮肤略黑,发色和眼珠颜色比较浓重才对。而王子则明显给人以北欧血统的感觉。

《腓力·普罗斯佩罗王子》

迭戈·委拉斯凯兹

1659年,油画,128cm×100cm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命运之子

①搭在椅背上的手如蜡像般苍白。

②穿着女童服装、戴着围裙的第一王位继承人,腓力·普罗斯佩罗王子,2岁。

③犹如梦幻却又带着一种奇妙的老成,脱离现世的表情。

④腰间的红线上,挂着驱邪的铃铛和防传染病的药草。

⑤当时的欧洲宫廷中很有人气的小型犬(蝴蝶犬的一种)。

迭戈·委拉斯凯兹

(Diego Velázquez,1599~1660)

西班牙最著名的画家之一。1623年成为腓力四世的御用画家之后,到去世为止一直担当宫廷画家。迭戈贯彻写实的风格并以考虑视觉效果的巧妙构图为最大的特征,留下了腓力四世、玛格丽特公主、玛丽亚·特蕾莎公主等西班牙王族的许多肖像画作。

也难怪会是这样,当时西班牙已经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出身的外国人称王统治,已经长达150多年了。

伊比利亚半岛之所以被哈布斯堡王朝牢牢掌控,契机在于16世纪初,卡斯蒂利亚(中西部)的公主胡安娜(后世人称“疯女胡安娜”)与哈布斯堡家的腓力美公的联姻。前者为赞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伊莎贝拉女王之女,后者为奠定了哈布斯堡王朝繁荣根基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子。正是从这段成果丰厚的联姻开始,“让他们去发动战争吧,幸运的奥地利人哟,你应该赶紧结婚!”才逐渐成为哈布斯堡王朝的家训。

两人所生的儿子查理五世(作为西班牙国王的称号为卡洛斯一世),从母亲那边继承了西班牙,从父亲那边继承了包括奥地利在内的神圣罗马帝国。这位英豪的大半人生都在战场上度过,为西班牙成为“日不落帝国”而奠定了根基,作为绝对的君王可谓前无古人地实现了生前退位。退位之际,他让自己的亲弟弟继承了奥地利,让儿子腓力二世继承了西班牙(当时的西班牙远强大于奥地利)。由此一来哈布斯堡王朝再度一分为二,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两脉组成。

腓力二世不负父亲的期待,十分优秀且颇具野心,他热衷于进一步扩大领地,带领西班牙进入了黄金时期(即是说与本家相比,分支空前地繁荣)。到了晚年,更是愈发地沉迷工作,以至于西班牙有了“像腓力一样能干”的谚语。可惜的是,腓力二世对儿子的教育并不成功。令人失望的腓力三世只会挥霍继承得来的财产,而且并不长寿,很快就把国家留给了尚为年幼的儿子。因此腓力四世从懂事起,权臣已经打理了全部的政事,自己则一生在这种轻松安乐的环境中随着兴趣爱好度过,使得国家的处境比起上一代愈发恶化了。西班牙的领土急剧缩减,腓力四世也获得了“无能王”的外号。普罗斯佩罗王子的父亲,就是这位无能王。

高贵的蓝色血液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每一代君主,除了最初的查理五世也就是卡洛斯一世(其母胡安娜因不能相信丈夫的死,带着棺材在西班牙流浪,并因此闻名)之外,之后再没有融入过西班牙人的血脉。到了第五代的普罗斯佩罗王子,金发白肤也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了。

《疯女胡安娜》

弗朗西斯科·普拉蒂纳

1877年,油画,340cm×500cm

普拉多博物馆

疯狂的流浪

①寒风凛冽的不毛大地。

②装饰在睡棺上的哈布斯堡家族纹章,双头鹫。

③双眼像猫一样圆瞪,坚信丈夫会苏醒过来,如同被附体般地守着棺木的女王胡安娜。

④历经了漫长且没有目的的流浪,身心疲惫的侍从们。

弗朗西斯科·普拉蒂纳

(Francisco Pradilla,1848~1921)

西班牙画家。该作品使他进入画坛,在西班牙画坛的地位非常重要。在历史画的领域留下了大量作品。

对于称霸世界的名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而言,守护“高贵的蓝色血液”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所谓的“蓝色血液”,指的是透过白色的肌肤隐约显出些许蓝色的静脉,可以说这个词代表了北方人与南方人不同的血统,也就是所谓统治阶级的尊贵的象征。自然而然,联姻的对象也只能从家世良好、传统悠久的王朝家的公主中选择,数量极其有限。再加上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不能通婚,于是选择就更少了,只剩下奥地利、法国、葡萄牙和德国的天主教诸侯了。

即便找到符合条件的人顺利完婚,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就此安心。当时的医学还不够发达,卫生的观念也比较差,出生的婴儿能够长大成人的概率惊人的低。因为上述种种理由,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始终面对嫁娶问题与继承者问题的烦恼。

卡洛斯一世娶了葡萄牙的表妹,生下了腓力二世。腓力二世先后失去了四任妻子。首先是他在皇太子时期与葡萄牙公主结婚,17岁时便有了王子卡洛斯。这便是后来威尔第的歌剧《唐·卡洛》的人物原型,但与歌剧中的英雄形象正相反,据说实际上卡洛斯王子毫无王位继承人的气量。接下来腓力二世又与英格兰的玛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异母姐姐)结成异地婚,但并未生育子嗣。

腓力二世的第三位妻子,是原本与卡洛斯订下婚约的法国公主。也就是说新娘候选人已经稀缺到了只能抢走儿子的婚约者的地步。这位妻子在生下两个女儿之后,与男婴一起死在了产床上。恰逢同一时期卡洛斯也因病逝世,戏剧化的传说(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受到老腓力的阻挠)也就应运而生了。

如此一来,摆在40岁的腓力二世面前的,就是后继无人的现实了。环顾四周,已经找不出合适的联姻对象。迫不得已只能将三等亲属的外甥女列为候补。这位外甥女是腓力二世嫁到奥地利哈布斯堡家的亲妹妹与堂兄生下的女儿,即是说是有两三重浓厚的血缘关系。这明显有悖教会的教义。本该身为天主教的守护力量的哈布斯堡王朝,却不成体统地向教会提出了近亲结婚的申请,这种事能被允许吗?

不论在哪个时代,强大即是正义。罗马教皇也不能违逆腓力二世的权势,最终还是不得不以特例的形式认可了这场婚姻。于是这“一次的许可”便为后续开了先河。凡事一旦有了前例,就难免一再地重蹈覆辙。

娶外甥女为妻的腓力二世终于生下了能继承皇位的儿子。可是腓力三世也未能娶进新的血统,再次与表兄的女儿结婚,于是生下了腓力四世。

说到腓力四世,他起初迎娶波旁家族的公主为妻,与这位王妃之间生有8个子女,其中只有巴塔萨·卡洛斯王子与玛丽亚·特蕾莎公主(后来嫁给了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活了下来。然而悲剧性的命运使然,巴塔萨在17岁时突然死亡(死因众说纷纭,但天花说比较可信),紧随其后王妃也因产褥热而离开了人世。

既没有能够继承王位的男孩,也没有能够生育子嗣的王妃——45岁的腓力四世陷入了与祖父腓力二世完全相同的状况,于是他也选择了与祖父相同的道路,也就是近亲结婚。正好有一位合适的人选,没错,就是已故儿子的婚约者,外甥女玛丽安娜。罗马教皇又批准了这一次婚姻。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初代卡洛斯一世(查理五世)+表妹→腓力二世+外甥女(与堂兄结婚的亲妹妹之女)→腓力三世+表兄之女→腓力四世+外甥女(亲妹妹之女)。这条婚姻线错综复杂得惊人,其中的血缘关系也实在超出了现代人的接受能力。对于他们而言,想必对于近亲结婚的弊害也并非一无所知,可是即便如此仍要固执地保护“蓝色血液”,正是这点令人感到可怕。

于是,舅父腓力四世与外甥女玛丽安娜之间生下了备受期待的男婴,也就是腓力·普罗斯佩罗王子。这位西班牙王子之所以看起来丝毫不像西班牙人,也就不难理解了。

说些题外话,在历史题材的影片中出场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人们,有时的外貌并不符合历史真实情况。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铁面人》(1998年,导演:兰道尔·华莱士)中,路易十四的生母奥地利的安妮一角,由一名黑眼黑发的女演员饰演。影片意在强调安妮是西班牙的公主(腓力三世的女儿),但实际上真正的奥地利的安妮也是金发碧眼。还有,在《伊丽莎白:黄金时代》(2007年,导演:谢加·凯普尔)中,伊丽莎白一世的劲敌腓力二世的扮演者也与真人不同,演员的头发、眼睛和胡子都是深黑的。这些历史人物都是有肖像画现存于世的,拍电影的人不可能不知道他们的真实面貌,之所以这么做,可能是出于迎合观众对于西班牙人的印象的考虑,不过这种做法是功是过,就不好评判了。

男童的女童装

说回普罗斯佩罗王子。

因为近亲结婚的弊端,这孩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几度发起病来都徘徊在生死边缘。对于皇室而言,普罗斯佩罗王子已经是残存的最后一丝希望,于是不惜一切只为让他活下来,为此皇室召集了四面八方的医生、牧师和占卜师。

这一点从画像中也可以得到确认。有观点认为从腰间垂下的铃铛,是为了防止幼儿走到危险的地方,用于明确儿童的所在位置,实则不然。如此重要的继承人,又经常发病,自然是时时被诸多眼线监护着的,不可能会迷路走失。那么这个铃铛是做什么用的呢?实际上是“驱邪”。当时认为铃铛的声音可以驱魔辟邪。不只是铃铛,为了祈求王子平安成长,他的腰间还挂着装有防治传染病的药草囊。在这个认为恶魔和天使都与活生生的人一样真实存在的时代里,人们期待这些挂件能发挥护身符之外的效果。

不妨再说说王子的女童装。这并不是西班牙独有的传统。不论时代与国别,路易十四世也好,昭和天皇也罢,也不仅仅是身份高贵的男童,包括市民阶级的孩子在内,在童年都往往用女装打扮。也许是由经验感到,与女孩相比男孩的死亡率比较高,所以希望用女童装来蒙蔽“魔”的双眼吧。

问题在于,童装并没有为儿童着想。最好为孩子穿着合体、便于活动、舒适的衣服这一观点,直到18世纪卢梭提出教育论才出现。在此之前,所谓的童装,也不过是将各个时代所流行的成人服饰做得小一点罢了。17世纪西班牙的流行服饰,是把胸部束紧的定型胸衣,因为当时的女性以胸小为美。这一点也被强行套在了儿童的身上,连王子也穿着紧紧的胸衣。

可以说即便是成年女性,也饱受这种有害健康的流行的折磨;更何况是身体孱弱的普罗斯佩罗王子了,胸部被束紧压迫,应该跟穿着刑具感觉差不多吧。多次发病之中,恐怕也有几次是这残酷的女童装导致的吧。

宫廷画家委拉斯凯兹

腓力四世在历史上并无太大的作为,他的宫廷生活之所以能在后世广为人知,说是全托了委拉斯凯兹的福也不为过。经由这位西班牙代表性的肖像画家之笔,样貌平凡的国王的威严、惹人怜爱的玛格丽特公主的成长记录、堪称近亲联姻的牺牲品的王子,还有被称为“国王的家人”的侏儒症奴隶们的存在,才能够跨越时空,如同近在眼前般栩栩如生。

腓力四世对政治毫不关心,打起仗来总是一败涂地,可以说是加速了西班牙的衰落,但唯独继承了祖父与曾祖父对于美术的审美能力。将初出茅庐的年轻的委拉斯凯兹任命为宫廷画家便是他的决定。借助委拉斯凯兹的能力,腓力四世不断地丰富皇室的美术收藏。在鲁本斯与查尔斯一世的作品被拍卖的时候,腓力四世拍下了许多极受关注的作品。如今,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位列世界三大美术馆之一,其收藏的基础便是由腓力二世与四世奠定的。

腓力四世自从任命委拉斯凯兹为自己绘画肖像画以来,再也没有用过其他的画家。腓力四世不但赐予委拉斯凯兹一套马德里市内的豪宅,还在皇宫内给他准备了专用的椅子。而且不仅作为画家,也将委拉斯凯兹作为官吏重用,甚至授予了他贵族才能被授予的圣地亚哥勋章。可以说在当时画家更多被视为匠人而非艺术家的那个年代,委拉斯凯兹受到了破格的厚待。

然而,对于画家而言这样的人生是否是真正的幸运,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官吏的工作过于忙碌,绘画的时间很少,使得委拉斯凯兹成了一个少产的画家。而且他长期只能为看起来并不那么有魅力的皇室一家画像。很难相信委拉斯凯兹没有像鲁本斯一样创作更多的基于神话或历史的宏伟画卷的愿望。在他前往意大利购买画作之时,三年未返,在一次次律令的催促下才不情不愿地踏上了回国的旅途。或许对于委拉斯凯兹而言,只有这段时间才是充实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吧。

据说《腓力·普罗斯佩罗王子》是委拉斯凯兹最后一幅肖像画作品。以王子的病情而言,他应该无法靠自己的力量长时间站立。这一事实只消看看他搭在椅子上那只缺乏生命力的可悲的手就能明白了,恐怕画家也感到了王子注定无法长大成人吧。委拉斯凯兹以擅长生动地描绘儿童的活泼可爱而著称,然而唯独在这幅肖像画中,亲近死亡的暗示取代了生命的光辉。与幼儿不相符的静谧让观看者感到无比压抑。

亲近死亡的并不只是王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委拉斯凯兹自己也在完成本画的第二年,突然死亡,享年61岁。身为腓力四世之女玛丽亚·特蕾莎与法国路易十四世婚礼的总监督,委拉斯凯兹忙于各种费心劳神的工作,在婚礼仪式结束后仅仅两个月,便精疲力竭而亡了,可以说是过劳死。在这之后的第二年,年仅4岁的普罗斯佩罗也与世长辞。

画家也好,画中的人也好,都已经是半只脚离开人世的人了,这幅画中才漂浮着一层其他肖像画中所没有的独特哀愁吧。

小小的王女

在画《腓力·普罗斯佩罗王子》的三年之前,委拉斯凯兹完成了自己的最高杰作《宫娥》。宫娥的字面意思是“宫廷中的侍女们”,但画中的女主人公却是普罗斯佩罗王子的姐姐玛格丽特公主。

这幅画中包含着种种谜团,引来了各式各样的解读。

在这个歌剧一幕般的舞台设定中,有11名登场人物,所有人的姓名与身份都流传至今。站在左边的大油画布前的便是委拉斯凯兹本人。中间的玛格丽特或许是在耍性子,鼓囊着脸,她身边的是两位服侍她的侍女。在后方一名修女的长官正在与朝臣谈论着什么,他们的背后还有一个正走出房间的人回头望着屋内。右下角正在打盹的獒犬旁边,有一名正在逗狗的少年和一位侏儒症的女性。此外仔细观察还能发现镜子中还映着两个人,即玛格丽特的父母,国王夫妇二人。

至此,为何画中人的视线都看向这边,为何侍女毕恭毕敬地行着宫廷礼,真相终于大白了,原来是在国王夫妇面前。

《宫娥》

委拉斯凯兹《白衣公主玛格丽特·特蕾莎》
(1656年前后,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迭戈·委拉斯凯兹

1656年,油画,318cm×276cm

普拉多博物馆

巨大的阴谋

①犹如歌剧舞台般宽阔的空间,墙上挂着许多名画。

②这幅画布上的画至今仍是个谜。

③镜中映出国王与王妃模糊的身影。

④画中的登场人物动作自然,至今栩栩如生。

⑤哄着5岁的玛格丽特公主的宫女。

⑥在当时宫廷中很常见的“玩物”之一,侏儒玛丽·巴鲍拉。

通常的理解是在委拉斯凯兹在为玛格丽特绘制肖像画的时候,年幼的公主感到厌倦,而侍女正在哄劝她,而国王夫妇恰巧在此时驾到了。可是这样理解的话,玛格丽特与委拉斯凯兹朝向同一个方向的构图就很不自然了。

于是,又出现了另外一种解读,会不会委拉斯凯兹画的并不是公主,而是国王夫妇呢?可是若说正在作画的话,画家又与画布离得太远,而且与画布大小一致的作品,也就只有这幅《宫娥》了。于是渐渐又有了向着哲学性方向的理解,认为画中的委拉斯凯兹画的不是别的,正是这幅《宫娥》。

也有政治宣传一说。这时,普罗斯佩罗王子还没有出生。国王与国民都对男性继承人的诞生不抱希望,于是以此宣布,如果没有其他子嗣诞生的话,希望能由女儿玛格丽特来正式继承西班牙王国。的确,以当时的情况而言这也并不奇怪。

玛格丽特一出生就被许配给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次男(后来的利奥波德一世),为此委拉斯凯兹画了许多幅描绘玛格丽特公主成长状况的肖像画(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相亲照片)并送往维也纳。其中包括一幅《白衣公主玛格丽特·特蕾莎》,是玛格丽特5岁时的肖像画,与《宫娥》是几乎同期的作品。画中的公主留着金色的卷发,有着儿童典型的鼓鼓的双颊,在女童理想式的惹人怜爱之中,又透出一股未来王妃的气质。顺带一提,这幅画中的玛格丽特身上穿的,也是那种不祥的童装,服装之下自然也穿着胸衣。

弟弟普罗斯佩罗王子出生之后,玛格丽特的女王问题一度烟消云散,然而王子4岁时身亡,问题也就随之再度出现。然而到了玛格丽特10岁时,命运又发生了改变。“奇迹之子”卡洛斯二世出生了。这个弟弟诞生之后,玛格丽特前往奥地利,跟母亲一样在15岁时,嫁给了自己的叔父。

玛格丽特的婚姻生活似乎比较平稳。利奥波德一世在后世被称为“巴洛克大帝”,是个很有艺术家气质的博学人士,与其他的专制君主相比,性格也相当好,还很有音乐才华,曾经自己作曲并演奏,与玛格丽特一同表演宫廷戏剧。历史记录中二人以“叔叔”与“格雷琴”(玛格丽特的德语名)互称,关系十分亲密。只是或许还是近亲联姻的弊端所致,玛格丽特先后失去了四个子女,只留下了一个女儿,在年纪轻轻的21岁便离开了人世。

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消亡

那么,改变了玛格丽特的命运,身为下一任国王的男孩又怎么样了呢?这个孩子名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初代卡洛斯一世,被命名为卡洛斯二世,没过多久便成了一个任谁看来也是“身心不健康的孩子”。

卡洛斯二世3岁时还在喝奶,4岁才会说话,到了8岁以后才会走路。父亲腓力四世以这个儿子为耻,尽可能不让他抛头露面,不得不见人的时候,据说有时甚至用面纱盖着。在对这样的儿子以及自己国家的末路的担忧之中,老国王离开了人世。卡洛斯二世4岁即位,母亲玛丽安娜以未亡人的身份坐上了摄政之位,但并没有政治能力,因此实际上国政与之前一样,掌握在大臣们的手中。

委拉斯凯兹去世之后,继任的宫廷画家胡安·卡雷诺·德·米兰达留下了十三四岁的卡洛斯二世的画像。米兰达继承了委拉斯凯兹的衣钵,是名有实力的画家,但是在这幅画中能看出相当多粉饰的痕迹。通常,肖像画总是要比真人美上二三分,这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再怎么说卡洛斯二世的肖像画也美化过头了。这一点从其他画家笔下的肖像画或者详细记载了卡洛斯二世外貌的残存文献中便可得知。

《卡洛斯二世》

胡安·卡雷诺·德·米兰达

1675年左右,油画,201cm×141cm

普拉多博物馆

最后的王子

①王宫里的“镜之屋”。镜中映着许多名画。

②经过画家的画笔美化仍然掩饰不住的身心重病。

③年轻的西班牙国王,身着做工精致的黑丝绒衣服,戴着金羊毛的骑士团徽章。

④画中的卡洛斯二世虽然双腿安稳地站立着,但这并不是事实。漆黑的影子暗示出其中的怪异。

胡安·卡雷诺·德·米兰达

(Juan Carreño de Miranda,1614~1685)

西班牙画家。在马德里学习期间,参与了马德里王宫的壁画制作,由此与皇室建立了关系。1671年成为宫廷画家,留下了腓力四世、王妃玛丽安娜及其儿子卡洛斯二世等许多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最后时期的王族的肖像画。

关于卡洛斯二世的病症,现代的西班牙研究者们的报告是这样说的:从近亲结婚的“近交系数”来看,与胡安娜结婚的腓力美公是0.025(没有血缘关系的二人生出的孩子应为0),以此做参照,随着后代的延续这个数值也跟着激增,到了卡洛斯二世,这个数字已经到达了骇人的0.254,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遗传性疾病的原因。这个数值甚至比亲子或兄妹之间结婚的数值(0.25)还高。只能说是王族的命运使得他们出生。仿佛是为了守护“蓝色血液”而反复实行亲族通婚的罪孽,被无辜的王子们承担于一身,简直就像是为了赎罪而出生一般。

卡洛斯二世没有生育能力一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尽管如此,期盼着万分之一的奇迹,还是策划了政治婚姻。第一桩是在他18岁时,被安排与路易十四的弟弟的女儿、一位17岁的公主结婚。这位公主看过肖像画,也听别人说过一些情况,应该也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吧。然而真到了西班牙看到真实的情况,还是陷入了绝望。据称原本十分美丽的公主,后来得了暴食症变得十分肥胖,10年后病死了(据说卡洛斯二世还曾挖过这位妻子的坟墓,也很有可能是真的)。

第一任妻子死后的第二年,卡洛斯二世又迎娶了据说是多子的家族,德国的普法尔茨伯爵的女儿。关于这位公主有个有趣的小故事,据说她声称卡洛斯二世什么也不懂,想要把皇室的名画送给自己的娘家,被宫廷的大臣制止了。总之,夫妻之间完全无法交流,卡洛斯二世的身边总是被医生和祷告师包围着。比起妻子,异端审问的拷问更能让卡洛斯二世感到兴奋,可以说他的精神状态一年比一年不正常。直到最后奇迹也没有发生,卡洛斯二世并没有生育子嗣。

都说卡洛斯二世“甫一出生便奄奄一息”,相比之下他的寿命可以说是惊人的长。1700年,在他生日的前一天,卡洛斯二世没能迎来自己的39岁,生命便结束了。这同时也意味着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从此绝代。从1500年初代的卡洛斯一世(查理五世)诞生开始,恰好过了200年。继这个试图维持纯正血统也因纯血而亡的皇室之后成为下一任欧洲霸主的,是法国的波旁王朝。 Univaegy7lDQm1wbmIv3Uhm1DKL3Xar3ziJj3qFcHbMJRj3jLpOy2OZTXZ1qFrH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