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古代宗教

总论

古代宗教 古代文明社会的宗教。专指存在于古代而今已不再流传,但有文字可考的宗教;不包括虽始于古代但今仍继续存在的宗教,如印度教、犹太教、神道教等。最早的古代宗教首推埃及宗教和美索不达米亚宗教,其他如小亚细亚宗教、腓尼基宗教、古希腊罗马宗教等。古代宗教是有文字历史早期、阶级和国家刚出现时的宗教,上承史前宗教,在宗教演化史中具有一些划阶段的特征:既已超越史前宗教自然崇拜和拜物教的直观性,又继续保有不少前者的残余;神灵的拟人化倾向增加了,但还存在很多半人半兽形象的神;神灵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多于其自然功能,除了生死寿夭和物产丰歉以外,伦理问题、等级问题以及哲学问题都成为宗教所涉及的对象;某些宗教经典也开始出现,但与后世体系更加完备的宗教相比,仍较为粗糙、朴素,法术仍大量继续流行。与广大生产者完全分化开来的专职祭司和僧侣等级已大量出现,其组织一般都与国家政权密切结合。另外,某些较后起的宗教,如摩尼教、中国古代的许多民间宗教等,早就消亡了,也属于古代宗教的范畴。

古埃及宗教

古埃及宗教 约公元前25世纪至公元4世纪古代埃及的宗教。是具有单一主神教倾向的多神教,有时也带有轮换主神教的倾向。与美索不达米亚宗教并称为具备最早文字确据的古代宗教。因历时较长,前后多有变化。约公元前2400年的金字塔文和约前700年夏巴卡石碑留有当时信仰和传统的印证。寺庙遗址和古墓的考古学发掘,提供了大量补充资料。信仰神对死者进行审判和死人复活,法术盛行。后期出现了讨论人生问题和宗教伦理观念的“智慧文学”。所信的神大都起源于地方神,一般取动物或物神的形象。宇宙神和抽象神则常取木乃伊人尸形象,并同“大神”相联系。此“大神”可能即瑞或俄赛里斯。最高的国家神是瑞太阳神,但人们常把他同一些霸主城市的地方神联系在一起,如日城的阿图姆瑞,底比斯的阿慕恩瑞等。孟斐斯城的祭司则宣称孟斐斯神卜塔即埃及本身。埃及宗教的组织程度较高,有专职的祭司和许多规模巨大的庙宇。各大庙宇的祭司还创制各自的宇宙起源说,并把自己的神置于其他诸神之上。国家宗教则同王权紧密相连,国王被视为瑞的儿子取人身降世,是瑞的代理人和使臣。有时也被视为俄赛里斯的儿子,托勒密王朝时法老(国王)同时也即国家宗教的首脑。4世纪末(384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Ⅰ,379—395年在位)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并压制其他宗教,埃及的古代宗教渐由基督教所取代。但其传统和不少古老宗教观念对基督教有相当影响。

古埃及宗教中的太阳神和国家主神。其名出自古埃及文Re,意为“太阳”,希腊文写作Ra,译为“拉”或“赖”。一般常与各统治王朝的守护神相混同。最早同鹰神哈拉克特(Harakhte,意为“地极的何露斯”)相混。在日城时代,又同阿图姆相混。中王国时期(约前21—前18世纪)和新王国时期(约前16—前11世纪)政治中心移至底比斯,瑞又被混同于阿慕恩。至新王国时期,其主神地位逐渐被俄赛里斯取代。

哈托尔 (Hathor)古埃及宗教中的神灵。原意为何露斯的屋子。与努特同为古埃及的苍天女神。太阳神瑞的女儿,何露斯的母亲。有些神话说她是“瑞的眼睛”,是被放出来消灭人类的;另说她是慈祥的女神,代表爱情与欢乐。形象为一头哺育法老的母牛。

努特 (Nut)古埃及宗教中的神灵。与哈托尔同为苍天女神。日城神话称她为舒(Shu,意为空气)和特夫内特(Tefnut,意为水气)的女儿。同兄弟盖布(地神)交配而生俄赛里斯、伊希斯、塞特等。形象为一个巨大的女人,身体拱盖着大地,身上镶嵌着日月星辰。另一种形象是一头母牛,天穹是它的身体。据称,空气神舒把她从同盖布的拥抱中分开而举至高空,从而形成宇宙。形象常被画在棺材的底边或盖上,以保护死者。

盖布 (Geb)古埃及宗教中的大地之神。据神话传说,盖布原来同苍天女神努特紧密拥抱,空气神舒(Shu)将他们分开,因而形成宇宙。其标记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为一只鹅。

俄赛里斯 (Osiris)亦译“奥西里斯”。古埃及宗教中的王室丧葬神。死者的主宰。其标记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为一只眼睛置于宝座之上,涵义尚缺信考。形象为一木乃伊,头部露出,并戴双重王冠,表示统治上埃及和下埃及;手持王权标志。公元前2400年的金字塔文已载其在复杂葬礼中的中心地位;死去的埃及帝王皆须在葬礼中通过模拟俄赛里斯“死而复活”的仪式,以求得到永生。这类葬礼常为一种圣剧,俄赛里斯在剧中的形象为一位半人半神的英雄。学者认为,可能他原为历史人物。后期又兼具农耕丰产神的职能,并逐渐成为凡举行丧葬礼仪之死者的救主。中王国时期(约前21世纪—前18世纪),在神秘圣剧中又成为死者灵魂的审判者。希腊罗马时期,曾广泛流行一种以伊希斯和俄赛里斯为中心的秘传宗教。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基督教化并压抑其他宗教后,对其崇拜渐衰。

伊希斯 (Isis)古埃及宗教中的女神,俄赛里斯之妻。为古埃及最受爱戴的女神。是温情之妻的象征。她修复丈夫被肢解的身体,并使之复活,又生下他的遗腹子何露斯。流行的形象是一个哺乳圣婴的圣母,后被认为是基督教故事童贞女马利亚和圣婴耶稣的原型。在古希腊罗马社会里亦有以神秘宗教的形式流行的伊希斯崇拜。在古代地中海沿岸各国曾被认为是“最高女神”,某些女神不过是其地方化形象而已。在埃及丧葬礼仪中占有较重要地位。其标记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为“宝座”。

何露斯 (Horus)古埃及宗教中的具有双重性格和两种不同神话故事的神。一为早期上下埃及统一王国国王所崇拜的鹰形苍天神。实际与太阳神瑞等同,是统一王国各代王室的神。另一为俄赛里斯被刺后的遗腹子,为俄赛里斯举行葬礼,并惩罚杀父者塞特。常被描绘为一个由其母伊希斯哺乳的婴儿。在一些古埃及宗教画中是一只头佩日轮的鹰,或一个戴有王冠的鹰头人。

塞特 (Set)古埃及神名。金字塔文称之为“上埃及之主”。由于神话传说他杀死兄弟俄赛里斯,后渐被看作恶神,并被联系于红沙漠、风暴以及其他灾难;又由于受到入侵者喜克索斯人(Hyksos)的热情崇拜而更增加了原居民的反感。在绘画中,为一头部像长颈鹿的怪兽。古希腊神话中的恶魔泰凤(Typhon)与之类似。

安吉泰 (Andjty)古代下埃及第九州(诺姆)的守护神,形象为带有帝王特征的人形。后被混同于俄赛里斯。其形象也由俄赛里斯所继承。

安努毕斯 (Anubis)古埃及宗教中的坟茔神。豺头人身,神话说他为死者通往“阴间”引路,在对死者的审判中主管称量心脏。在丧葬礼中祭司头戴豺狼面具以代表安努毕斯。对其崇拜一直继续至希腊罗马时代。

阿门推特 (Amentet或Amentit)古埃及宗教中的西方女神。当时死者多葬于尼罗河以西的沙漠中,遂逐渐成为阴间女神,有时即“阴间”本身的人格化。

阿图姆 (Atum)古埃及宗教中伊乌努城(Iunu,即日城)的地方神。确切涵义不详,大致与“成全”、“完成”有关。在棺文中被解释为“即将达到完成的尚未完成者”。有时与太阳神瑞相等同。金字塔文说他是自存自在的创世主,从日城的“原始水”中浮现出来,创造诸神和宇宙。阿图姆瑞后来渐被底比斯之神阿慕恩瑞所取代。形象常作人形。

阿慕恩 (Amun)亦译“阿蒙”。古埃及新王国时代(前16—前11世纪)的主要国家神。初出现时(约公元前2130年)为底比斯的地方神。似同空气与风有关,也被认为是隐蔽神。当底比斯贵族在新王国时代统一埃及后,阿慕恩的地位也随之上升,而与太阳神瑞相等同,成为阿慕恩瑞。许多新王国时代的法老将对外国的征服归功于阿慕恩的护佑,并为之建造巨大神殿,今仍存留于底比斯古代遗址卡纳克和卢克索。对阿慕恩的崇拜,后来传布到利比亚绿洲,古代埃塞俄比亚国王也曾一度奉阿慕恩为国家神。前664年亚述毁灭底比斯,结束了阿慕恩及其祭司的崇高地位。阿慕恩的形象具有人形,有时是羊头。底比斯的地方女神穆特(Mut)和月神柯恩斯被视为其妻和子。

阿蒙 即“阿慕恩”。

柯恩斯 (Khons或Khonsu)古埃及宗教中的月神。名字似从“流浪”或“横跨”演变而来。在神话中为阿慕恩和底比斯的地方女神穆特(Mut)的儿子。主要神坛在底比斯。形象一般为头戴月轮和月牙的青年。

克努姆 (Khnum)古埃及宗教中的创世神之一。羊头人身。在陶工旋盘上用陶土塑造人类婴儿,并由哈托尔女神给以生命。有许多祭坛,主要祭坛在埃勒凡泰尼(Elephantine,位于上埃及尼罗河的同名岛上)。

透特 (Thoth)古埃及宗教中的智慧和文艺之神。鹮头人身,手执画笔和调色板,在审判死人时记录称量心脏后作出的判决。崇拜中心在契穆努(Chmunu),即希腊赫尔墨斯或译海尔梅斯神在埃及的崇拜中心之一赫尔莫波利斯(Hermopolis)。因而希腊人将之与海尔梅斯相等同,称他是“海尔梅斯文学”神启之源。

贝斯 (Bes)古埃及宗教中的众人之神。形象为奇怪形状的矮人。保护人们不受各种灾祸,如蛇蜥、恶魔之害等;也帮助生育中的妇女。画像具有勃举的男性生殖器,常见于石柱、花瓶和护符上。也被认为与音乐、舞蹈有一定关系。有时具有“无所不在”的性质,为神的一个类别而非单一的个体,无特定的祭坛。还有同一性质的女性神,称贝塞特(Beset)。

阿波非斯 (Apophis)古埃及宗教中的蛇怪。居于黑暗的“阴间”。因力图从地底下升到上面光明世界中来,每天都造成对太阳神瑞的威胁。古埃及人认为,每天的黎明太阳都需经过战胜黑暗才能得到。

卜塔 (Ptah)古埃及宗教中孟斐斯(Memphis)的地方神。人形,穿紧身衣服,手持节杖。在孟斐斯神学中,为原始的创世神。阿图姆、何露斯、透特等都是其表现形态。又被视为从原始混沌中涌现出来的埃及本身。也被认作是技艺之神和坟茔神。

阿匹斯 (Apis)古埃及宗教中的雄牛神。埃及原名为哈匹(Hapi),“阿匹斯”为其希腊化写法。崇拜中心在孟斐斯(Memphis)。源于尼罗河神,可能原为丰产神,后被联系于卜塔,又与俄赛里斯相结合而被称为巫赛尔哈匹(UserāHapi),并成为冥神。又与日城的太阳神阿图姆相结合而作阿匹斯阿图姆(ApisāAtum),并于双角间加一日环。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对其崇拜常以一头活牛养于神庙祀之,祭司常按其动作和叫声观预兆、传神谕。该牛死后,在特设的地下室举行隆重仪式并以另一牛继之。

萨拉匹斯 (Sarapis)古埃及宗教中的神灵。古今不少宗教史家曾认为源出于埃及以外,近年来多数人同意是由孟斐斯人所崇拜之阿匹斯神牛同俄赛里斯混合演化而成;后又受到古希腊宗教的影响。传埃及法老托勒密一世(Ptolemaios Ⅰ,前305—前285年在位)为沟通其治下的希腊人和埃及人之间的关系,曾对此神特加尊崇。形象与传统的宙斯相近,但兼有俄赛里斯的特征。具备促进丰产、护佑死后生活以及颁赐神谕的职能;又被视为司医药之神。后成为亚历山大城的主神。

孟斐斯神学 古埃及孟斐斯城的祭司们的一种宗教学说。始于约公元前2800年,主要为关于宇宙起源的一套说法:尊孟斐斯的地方神卜塔为最高创世主;并巧妙地把日城的地方神阿图姆降为卜塔的代表。卜塔则被描绘为真正的创世主,他凭着理性认识发出强有力的宣告而造成宇宙。这套说法,后由埃及法老夏巴卡(Shabaka,前716—前695年在位)以成文形式刻于石碑。该碑后被称为夏巴卡石碑。

生命书 (Book of Life)古埃及宗教中记载人们死后命运的书册。古埃及神话传说,人死后将受俄赛里斯的审判,并由安努毕斯称量其心脏,更由透特记录根据称量结果而作出的判决,《生命书》即由此记录构成。

巫沙布提 (Ushabti)意为“答话者”。古埃及人放在墓中的一种小偶像。最早出现于中王国时期(约前21—前18世纪)。形象为面手露出的木乃伊,手持两柄锄头,或一锄一镢,肩背绳篮,身上刻有《死者书》第6章文句。当时人们相信,巫沙布提将在其主人呼唤时回话并工作。

甲虫形护符 古埃及宗教中护符的一种,形如甲虫,故名。古埃及文作Khepri,意为“在”或“将在”。是太阳神瑞的标记,因瑞被认为是自存自在的创世神,又因甲虫能推粪土球,用以象征太阳神瑞推动日球。这种护符用各种材料刻成,广泛用作永恒更新之生命的标志。在葬礼中,甲虫形护符同《死者书》第30章一起放在木乃伊裹尸布的底层。为死者在“阴间”受审判时使用。

金字塔文 刻在古埃及萨卡拉(Sakkara)金字塔法老坟墓内壁的宗教文字。后在其他金字塔中也陆续有所发现。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写成。历经第五、第六、第七王朝。陆续铭刻于公元前24—前22世纪间的金字塔文,构成今存最古的宗教文献集。为了使死去的法老平安到达另一世界,并在将来复活,日城的祭司们收集编辑了各种丧葬礼仪、抹膏礼仪以及神话、诗歌、法术、咒语、祷文等,刻于安放遗体的金字塔内壁。是了解早期古埃及宗教的珍贵资料,后来的棺文和《死者书》,多源于金字塔文。

死者书 (Book of the Dead)古埃及从第十八王朝(约公元前16—前13世纪)至罗马时代置于死者墓中的一种书册。当时名为《将于白昼中到来的篇章》。多为纸草卷(papyrus scrolls)。书以法术文句,以求死者获得死后幸福生活。内容有关于丧礼的戏曲、诗歌、祷文、咒语、神话等。有些是从棺文和金字塔文中流传下来的;有些还附有图画,最多者为“称量心脏”情况的图画。保存最好的《死者书》之一《阿尼纸草卷》(Papyrus of Ani)现存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是研究古埃及宗教极有价值的资料。

棺文 古埃及中王国时期(约前21—前18世纪)写于巨大木棺外面的书文。许多棺文是从金字塔文演化而来。厄勒柏尔舍(ElāBersheh)的某些木棺上的文字称“两条道路书”,是棺文的变异体,并附有到达“阴间”的向导书。

夏巴卡石碑 记载古埃及宗教思想的石碑。由埃及法老夏巴卡(Shabaka,前716—前695年在位)主持铭刻,故名。用当时流行的古埃及文字刻记,记载了始于约公元前2800年的孟斐斯神学学说。现存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卡诺卜罐 古埃及人在葬礼中贮放死者主要器官的罐。源出于埃及古城卡诺卜(Canopus,位于亚历山大以东24千米)。置于死者坟墓一角的特用箱子中。每箱置罐4只,每罐上有一盖,代表何露斯神的一个儿子,以保护罐内贮藏之物。

木乃伊 干尸的一种。古埃及人涂抹防腐香料所保存的尸体。古埃及宗教认为,人由灵魂和身体结合而成,故死后继续保存身体乃死者生活所必需。早在公元前26世纪埃及人就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尸体腐烂,后不断改进。对尸体进行木乃伊处理的过程有一整套宗教仪式相伴随,采用古代药剂混以法术来进行,历时长达70天。还认为死者必须保有视力,并能开口吃食,故还需对木乃伊进行“开口”仪式,以保证它能“看到”和“吃到”供品,以便在墓中永远活下去。

献礼柱 古埃及宗教中与俄赛里斯有关的一种象征性物品。含有“向神献礼”之义。形状有如人的脊骨或砍去枝子的树干。每年在纪念俄赛里斯复活时要竖立一根巨大的献礼柱。此柱亦被大量用作护符,特别是在丧葬礼仪中,用以象征稳定和持久。

安克架 古埃及宗教中象征生命的标记。为顶端作环形的十字形叉架。“安克”为古埃及文ankh的音译,意为“生命”。拉丁文作crux ansata,意为“有环柄的十字架”。古埃及神像有手拿安克架对准信徒口、鼻者,意为使生命进入人体。在《死者书》中,复活的人两手都拿安克架。安克架亦见于基督教科普特教会艺术。

护卫灵 古埃及文作“卡”(ka)。古埃及人认为人们生而具有的“灵体”,是各人的护卫者。人活着时,附于人体;死后继续附于其尸体或雕像。持久程度视尸体保存情况而定,故人死后需对之作特殊供养。古埃及文献对此解释很不一致。一般认为,太阳神瑞和法老也有护卫灵,但较常人为多,可达7至14个。

身魂 古埃及文作“巴”(ba),意为“永远活着的”。古埃及宗教中与生俱来、附于人体的精神体。但与一般的“灵魂”概念不同:它像孪生子那样同活人共生于一体,但有自己的独立性,人对它也同样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艺术中,常被描绘为一只人头鸟。常栖息在坟墓上,或从墓顶飞下来看望涂着防腐香膏的尸体。如果尸体能够保存得足够长久,身魂还可在人“复活”时再次回来与他结合,此亦古埃及人认为必须尽量保存尸体的原因之一。金字塔文中有对死去的国王在天上遇到自己身魂的描述。棺文则有人死后身魂从肉体里出去并保有人的各项基本能力的描述。中王国时期(约前21—前18世纪)的一篇文献,还叙述了一个人活着时同自己身魂谈话的情况。古埃及人相信,太阳神瑞有七个身魂。

日城 古埃及的希腊族人对伊乌努城(Iunu)的称谓。希腊文作Heliopolis,意为“太阳之城”。是阿图姆神的崇拜中心。其祭司们宣称,在创世开始时,该城的阿图姆神庙所在地,即阿图姆开始创世时的原始山冈,致使该城成为最崇高的圣地。新王国时期(约前16—前11世纪),底比斯城及其神阿慕恩崛起,取代日城和阿图姆的优势地位。

阿肯纳顿 (Akhenaten)亦译“阿赫那吞”。即阿门荷太普四世(Amenhotep Ⅳ,前1372—前1354年在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在位期间曾发动宗教改革。废旧都底比斯而建新都于阿赫塔顿(Akhetaten,今埃及泰勒阿马纳〔Tell elāAmarna〕)。废除阿慕恩的国家主神地位,另立新的国家主神阿顿,并称其为宇宙间唯一的神。法老本人亦废旧名号阿门荷太普(意为“阿慕恩所满意者”)而改称阿肯纳顿(意为“阿顿所喜爱者”)。死后,在阿慕恩神庙祭司的反对下,这一改革被废除;多神崇拜重得恢复;首都亦迁回底比斯;记载改革的碑铭和一神教的痕迹大量被毁。今存传为阿肯纳顿所写的《阿顿颂赞歌》,有人认为可能是他谕令别人所写。

阿顿 (Atem)亦译“阿吞”。古埃及阿肯纳顿宗教改革时期的主神。源出于古埃及文Aton,意为“太阳的光盘”,意味着“太阳背后的权力”。原为日神瑞的象征。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国王阿肯纳顿将其尊为一位独立的神,并尊为新的国家主神和宇宙间的唯一神。不取动植物和人的形象,仅以光芒四射的日盘为标志,具有向抽象神和一神教过渡的倾向。阿肯纳顿死后被废止。

古巴比伦宗教

美索不达米亚宗教 亦称“古巴比伦宗教”。公元前30—前7世纪先后统治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地区的苏美尔人、阿卡得人(以及后来的巴比伦人)和亚述人三个不同民族的宗教之总称。苏美尔宗教的神系、仪式和经典文字,后被阿卡得人的巴比伦宗教和亚述人的亚述宗教加以变化而继承。基本上皆为多神教,保有动物崇拜的残余和半动物半拟人的神灵形象;具有较完整的创世神话和宏伟的宗教建筑。与埃及宗教并称为具备最早文字确据的古代宗教。

古巴比伦宗教 即“美索不达米亚宗教”。

苏美尔宗教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人(Sumerians)的宗教。苏美尔人是居于波斯湾以北的非闪族民族,所信宗教是美索不达米亚宗教的最早范型,并为美索不达米亚宗教提供了基本的诸神谱系。具有公元前3000年的文献记录。是具备众神等次的多神教。诸城邦各有自己的守护神,且互相斗争,但不影响苍天神安努永居诸神首位。其次还有世界神恩利勒(位居第二),水神伊亚,战争、爱情和丰收之神伊西塔,农业和春天之神杜木兹等。有职业祭司和巨大庙宇。最著者为巴比伦层坛(亚述·巴比伦文作Ziqqurrat,原意为“山巅”,为多层叠构的金字塔式大型建筑,顶端有巨大祭坛)。主要崇拜内容为献祭品——供奉“神的食物”。有丰富的神话,尤其是创世神话,也盛行法术和占卜。对于灵魂的终局抱悲观看法,没有死后幸福生活的观念。

巴比伦宗教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阿卡得人(以及后来的巴比伦人)的宗教。巴比伦在汉穆拉比(Hammurabi,约前1792—约前1750年在位)统一两河流域后,继承了苏美尔人的文化和宗教。祭司们继续承认苏美尔诸神,但将巴比伦的地方神马尔杜克升为诸神之首。《巴比伦史诗》载,马尔杜克是苏美尔神伊亚之子。他之所以取得崇高地位,在于他杀死原始怪物提阿马特,保护了年长诸神,并以提阿马特的躯体创造出世界万物和人类。其他众神为了感谢马尔杜克,乃在巴比伦城建造了他的神殿。巴比伦宗教也继承了苏美尔宗教关于灵魂终局的观念,认为没有死后审判,也没有天堂,只是永远毫无欢乐地住在阴间苦尔努吉阿中。法术、占卜和占星术占重要地位。公元前539年波斯征服巴比伦后,巴比伦宗教逐渐衰落。

亚述宗教 公元前12—前7世纪统治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亚述人(属闪族)的宗教。大量继承苏美尔宗教的信仰和礼仪。主神为战神阿舒尔,在亚述全盛时期取代了巴比伦主神马尔杜克的地位,而被认作创造世界和人类的神。其次为伊西塔。其他诸神亦各具一定地位。神庙沿袭苏美尔和巴比伦形式。祭司也沿袭相同的仪礼、祈祷、献祭、牺牲等。对人类本性和灵魂终局的看法也与苏美尔宗教、巴比伦宗教相同。法术和观测预兆颇流行。

安努 (Anu)苏美尔宗教中的苍天神,阿卡得文作“阿努姆”(Anum)。为众神之首。虽然形象模糊不清,但其首要地位始终为各朝代所共同承认,并被书入《汉穆拉比法典》。配偶为女神安图姆(Antum)。

恩利勒 (Enlil)意为“呼吸之主”或“精神”。苏美尔宗教中的第二大神。被认为世界的神圣主宰。在经书中被描绘为一个可畏的神,是降洪水淹没大地者。崇拜中心在尼普尔城(Nippur,位于巴比伦城东南)。在《巴比伦史诗》中为马尔杜克所取代。

贝勒 (Bel)美索不达米亚宗教中帕尔米拉(Palmyra,在今叙利亚大马士革东北)的主神。其名源出于阿卡得语,原意为“主”,本为恩利勒的称号,后亦为马尔杜克和阿舒尔所取得。帕尔米拉的贝勒神庙以丰富的宗教雕塑著称。

马尔杜克 (Marduk)美索不达米亚宗教中巴比伦城的守护神。在苏美尔宗教诸神中原无崇高地位。巴比伦在政治上崛起后,被推崇而成为诸神之首。《巴比伦史诗》描绘为伊亚神之子;谓诸神承认他为主,并在巴比伦为他建造巨大神庙。还说他在女神阿如孺(Aruru)的协助下,用他所杀死之原始怪物提阿马特的躯体创造了世界和人类。

阿舒尔 (Ashūr)亚述宗教中的主神和战神。原为亚述的部族神和亚述城市阿舒尔的地方神。公元前18世纪后逐渐等同于苏美尔宗教的恩利勒神。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Sargon Ⅱ,前722—前705年在位)时灭以色列,又将其等同于安莎尔。萨尔贡的继位者为同巴比伦争夺民众影响,又将巴比伦主神马尔杜克创世神话和巴比伦的新春节,都归于阿舒尔名下。又被认为亚述帝国的象征性统治者和亚述军队的保护者,甚至有亚述王向他呈交书面战报的仪式。

阿达德 (Adad)巴比伦宗教和亚述宗教中的风暴之神。在苏美尔宗教中称作伊希库尔(Ishkur)。雷鸣是其声音,闪电是其武器。人们虽然惧怕他的毁灭力量,但也爱戴他,因他降雨并带来丰收。在《吉加美士史诗》中,他在恩利勒命令下具体指挥降洪水淹没大地。

(Sin)亦名“南纳”(Nanna),意为“苍天之人”。美索不达米亚宗教中的月神。形象为一位尊贵的长须老人,头戴新月冠冕。也被认为是“司月份之神”,并在夜间维持秩序。是太阳神夏马西和女神伊西塔之父。主要崇拜中心为苏美尔城市吾珥(Ur),另一中心为哈兰(Harran)。

伊西塔 (Ishtar)美索不达米亚宗教中的重要女神。在苏美尔宗教中亦称英妮娜(Innina)。被认为是月神欣的女儿,太阳神夏马西的妹妹及农业和春天之神杜木兹的情侣。具有双重性格,一是战神,另一是爱情和丰收之神。亦具医疗之神的性质。主要崇拜中心厄里克(Erech)由神娼侍奉。后来的许多中东女神皆以她为原型。

夏马西 (Shamash)美索不达米亚宗教的太阳神。常与苏美尔宗教的太阳神巫杜(Utu)相等同。其神庙称作埃巴巴尔(Ebabar),表象为日环从东方两座大山间升起。在众神行进行列中的形象为骑马者(在伊斯兰教产生前的闪族中,马为太阳的象征)。被视作“正义”的推行者。苏美尔人视其为战神,阿卡得人(及后来的巴比伦人)更认为他是天地间一切黑暗的战胜者;对于世人来说,他是光明和生命的赐予者、心灵的检查者和法律与正义的根源。与其父欣、其妹伊西塔结为三联神;配偶名阿娅(Aia)。

杜木兹 (Dumuzi)亦名“坦木兹”(Tammuz)。苏美尔宗教中的农业和春天之神。神话说他是伊西塔的情侣。并说,四季的转换是由于他每年仲夏被杀,伊西塔降入“阴间”去救他,此后大地一切生机停息,第二年春天伊西塔把他从阴间救出,大地又恢复生机。同伊西塔一起在医疗仪式中受到崇拜(他象征病人,伊西塔象征医生)。但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宗教对灵魂终局的悲观论点,他不是死而复活的救世主。

坦木兹 即“杜木兹”。

内尔各勒 (Nergal)意为“巨大居所的力量”。美索不达米亚宗教中的阴间之神。虽外貌可怕,令人恐怖,但非魔鬼,而是宇宙四大主宰之一。原崇拜中心在巴比伦附近的库图(Kutu)。

阿拉图姆 (Allatum)美索不达米亚宗教的阴间女神。亦称“伊尔卡勒拉”(IrāKalāal),即人格化的“阴间”。又被尊称为“厄里希基迦勒”(Ereshākiāgal),意为“大地夫人”。

苦尔努吉阿 (Kurānuāgiāa)美索不达米亚宗教中“阴间”的名称。苏美尔文意为“永不回返之地”;相应的阿卡得文名称为“基加勒”(Kiāgal),或“基迦鲁”(Kigallu)。意为“大地”。亦称“埃尔塞特”(Ers·et lâ târi)。有时又将其人格化,称作“大地夫人”而与阿拉图姆相等同。

伊亚 (Ea)美索不达米亚宗教中的众水之神。原名“恩奇”(Enki)。在美索不达米亚众神中位居第三。马尔杜克之父。源出于苏美尔宗教。是创造之神,但非宇宙的创造者,只是人类和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智慧和法术之神。在《巴比伦史诗》所传神话中,他曾向乌塔纳匹西丁姆(UtaāNapishtim)提出关于洪水将至的忠告。崇拜中心在厄里杜(Eridu)。

恩奇 (Enki)即“伊亚”。

伊坦纳 (Etana)苏美尔帝王年表所列奇希(Kish)地方的王。巴比伦宗教和亚述宗教的文献记载了他骑鹰升天的神话,说他想寻找一种“生育草”来建立一个王朝。

阿达帕 (Adapa)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厄里杜城(Eridu)的传奇英雄。据古代文献残片所载神话,因折断南风的翅膀而被苍天神安努传召受审。其守护神伊亚告诫他勿接受任何饮料和食品,因该饮食将决定其命运。安努宽恕了他,并赐以“生命粮”和“生命水”。他拒绝领受,因而失去了永生。

巴比伦史诗 古代巴比伦的神话性史诗。以创世神话为主体,首二字为巴比伦文Enma Eli,意为“当在最高之处时”,音译作“恩努马艾利希”,有时以此作为史诗之篇名。编写时期不详。多数考证家认为在喀西特人统治时期(约前1751—前1171),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巴比伦第一王朝时期(前1894—前1712)。《史诗》设想,创世之前是一片混沌的水,名提阿马特(原始大海)和阿卜苏(甜水之渊)。他们相结合而生育了诸神。后来伊亚神杀死了阿卜苏。提阿马特准备毁灭诸神,马尔杜克神遂杀死提阿马特而救出诸神,并用其躯体创造出世界和人类。神话为提高马尔杜克地位而编写,借以把他置于诸神之上;为巴比伦在美索不达米亚取得霸主地位提供宗教依据。

阿卜苏 (Apsu)《巴比伦史诗》中的原始甜水之渊及其人格化形式。与提阿马特(原始大海)相结合而生出美索不达米亚宗教的诸神。后为伊亚神所杀。传说伊亚的神庙即建造在其尸体之上。

提阿马特 (Ti'âmat)《巴比伦史诗》中的原始大海及其人格化形式。形象为龙或妖怪。后为马尔杜克所杀,躯体被马尔杜克用以造出世界和人类。

安莎尔 (Anshar)美索不达米亚宗教创世神话中的“天崖”。与“地极”吉莎尔(Kishar)为孪生兄妹。安莎尔为原始男性,吉莎尔为原始女性,两者互相交接于地平线上;是阿卜苏和提阿马特的子女,或其孪生子女拉赫姆(Lahmu)和拉哈姆(Lahamu)配为夫妇而生的子女。两人又是安努的父母。

吉莎尔 见“安莎尔”。

吉加美士史诗 (Gilgamesh Epic)亦译“吉尔伽美什史诗”。古代苏美尔人的神话性史诗。最完整的文献是在尼尼微发现的亚述文泥版,共12块,时期约在公元前7世纪。较早文本见于苏美尔文和阿卡得文的文献残片,亚述文本可能根据公元前2000年之巴比伦文本写成。《史诗》描述英雄吉加美士及其朋友恩奇杜的业绩,后来他们得罪了伊西塔女神,众神决定剥夺恩奇杜的生命,使吉加美士受到严重打击,吉加美士决心向战胜洪水的英雄伏坦纳比西丁(Vtanapishtim)求教长生不死的秘密。伏坦纳比西丁教他去找一种长生草。他找到了,但又被蛇偷去,只好失望地回到厄里克(Erech)为王。《史诗》借此故事宣传美索不达米亚宗教的人生观,认为人类必须接受命运而不得去寻求不可能之事;神是不朽的,他们规定了人的生命有限。

吉尔伽美什史诗 即“吉加美士史诗”。

吉加美士 (Gilgamesh)亦译“吉尔伽美什”。美索不达米亚宗教的神话史诗中的传奇英雄。首见于苏美尔石刻印章。据苏美尔帝王年表载,他统治库拉布(Kullab,属厄里克〔Erech〕)126年。是《吉加美士史诗》中的主角,被描写为半人半神,但非永生不死。

吉尔伽美什 即“吉加美士”。

恩奇杜 (Enkidu)美索不达米亚宗教神话史诗中的人物。安努神为节制吉加美士的粗暴统治,造出恩奇杜伴随吉加美士。原为与野兽相匹配的野人;后同神灵交媾始得开化并遇吉加美士,成为其朋友和仆从。女神伊西塔欲与吉加美士结婚,遭拒绝,乃遣一神牛拟触死之,恩奇杜击杀神牛以救,神怒。恩奇杜梦见安努、伊亚、夏马西诸神皆认为他应死,乃病,又梦见一尘土所造房屋候其往居,不久即死去。参见“吉加美士史诗”。

俄安内 (Oannes)巴比伦神话故事中的一个半人半鱼的可怕怪物。传说在洪荒时代,他将文明和各种技艺传授给巴比伦人。载于巴比伦祭司贝若苏所写《巴比伦迦勒底史》。

贝若苏 (Berosus或Berossus)巴比伦宗教中马尔杜克神的祭司。公元前2世纪(或前3世纪中期)用希腊文编写《巴比伦迦勒底史》,记有巴比伦关于创造世界和洪水的神话。原书共3卷,已佚,仅于约瑟福斯和优西比乌(Eusebius,约260—约340)的史书中保存片断。后世发现,一些署其名的著作多系伪托。

古代中东宗教

古代中东宗教 中东地区诸多古代宗教的统称。包括迦南宗教、腓尼基宗教、迦太基宗教,以及小亚细亚的赫梯宗教、弗里吉亚宗教,伊朗宗教等。

迦南宗教 古代迦南人(Canaanite)的宗教。公元前3000年迦南人在今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开创了定居的农业文化。犹太教《圣经》记载了一些有关情况;近世以来的考古发掘,尤其是乌加里特(Ugarit)古城遗址及“仪式文献”和“神话文献”的发现,为迦南宗教提供了更多资料。相信多神,主神名厄勒,意为“人类之父”或“权能”。另一大神名巴力,是年富力强的神,又是死而复生神。与之成对的则有三位繁殖女神安娜特、阿瑟拉、阿施塔特,她们的神庙由神娼侍奉。还有一些其他较小神灵,包括日神、月神等。崇拜仪式以祭祀为中心,多以禾谷为供,牛羊为牺牲,仪式参加者都分食少量祭肉以示与神灵相通。

厄勒 (El)迦南宗教中的主神。在乌加里特文献中曾多次提及。据载,“厄勒”原意为“人类之父”或“权能”,被奉为世界的创造者,并为众神之首。形象为一位端坐着的长辈神灵,头戴雄牛角以示具有能力。以女神阿瑟拉为配偶。

巴力 (Ba‘al)别称“巴力西卜”。迦南宗教的丰产神。又为各地守护神的泛称。原为秋季的雨神和冬季的风暴神。还被认为即秋雨之神哈达德。乌加里特文献载,是死而复生神,每年都代表禾稼生长而对干旱和不育之神莫特(Mot)作斗争中于春耕后死去;其配偶安娜特则杀莫特作谷种而埋入土中,秋收前巴力复生而促成丰收(一说其配偶为阿施塔特)。形象为一战士。作为丰产神,对他的崇拜仪式带有纵欲特征。

巴力西卜 (Ba‘al zěbhubh)乌加里特文献载为迦南神巴力的别称。原意为“大厦之主”。在《圣经·列王记》上卷中,犹太人对迦南神的称谓用希伯来文写作Ba‘al zěbhubh,原意为“苍蝇之主”。基督教的《新约圣经·马太福音》又用希腊文将其写作Beelzeboúl,汉译“别西卜”,意为“鬼王”。有人认为,可能是犹太人对原字的误写,亦可能有意借此以贬辱迦南人所信奉的神。

别西卜 即“巴力西卜”。

哈达德 (Hadad)原意为“雷”。迦南宗教吸收巴比伦宗教的风暴神阿达德而形成,并尊之为“秋雨之神”和“丰产神”;后更被等同于迦南的原有神巴力。

安娜特 (‘nāt)迦南宗教的大女神之一。在巴勒斯坦北部贝桑城(Bethshan)的古代石柱上以埃及象形文字写作Anit,并称为“天后和众神之女主”。造型为突出其性职能和生殖职能的裸体女像。乌加里特文献载,是巴力的妹妹和情妇,为巴力之死而复仇,杀死干旱和不育之神莫特(Mot)。

阿瑟拉 (’shērāh)迦南宗教的大女神之一。在乌加里特文献中写作Athiat,并称为厄勒的配偶和“众神之母”。为司繁殖之女神。对她的崇拜仪式带有纵欲特征。常以“圣树”或木柱、石柱为标记。造型为裸体女像而突出其性职能和生殖职能。

阿施塔特 ('Ashtāreth)迦南宗教的大女神之一。常与阿瑟拉相混淆。在乌加里特文献中写作'Ashtart,并称为巴力的配偶。为司繁殖之女神。对她的崇拜仪式带有纵欲特征。其神庙由神娼事奉。造型为裸体女像而突出其性职能和生殖职能。由于其神话和职能与邻近地区的一些其他女神有类似之处,常与美索不达米亚女神伊西塔、埃及女神伊希斯、希腊女神阿佛洛狄忒相混同。

乌加里特文献 叙利亚北部海岸沙姆拉角(Ras Shamra)的乌加里特(Ugarit)古城遗址中发现的古代迦南文献。多铭刻在泥版上。该城在公元前1400—前1250年间处于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爱琴海地区的交通要道上。遗址于1928年被发现。大量出土文献反映了中近东广大地区的古代情况,并有关于迦南宗教的丰富资料,尤以其中的“仪式文献”和“神话文献”为著。所用语文主要为原始迦南文、原始腓尼基文和乌加里特文,也有一些是埃及、苏美尔、阿卡得、赫梯等地的古代文字。

腓尼基宗教 古代腓尼基人(Phoenician)所信奉的宗教。腓尼基人为迦南人的一支,约于公元前2000年在叙利亚、黎巴嫩沿海建立了一些城邦,主要有推罗(Tyre,一译“提尔”)、西顿(Sidon)、毕布罗斯(Byblos,今名“朱拜勒”)等。由于腓尼基人航海经商事业特别发达,与其他民族交往较多,虽基本继承迦南宗教,但受其他宗教的影响亦多,甚至兼容并蓄一些互相矛盾的神话和观念。其神称为摩洛。以推罗城的摩洛麦勒卡特和西顿城的摩洛爱希慕恩为最受尊崇。皆源出于迦南宗教的农作丰产之神,但在腓尼基人中已增添城邦和民族守护神的性质,且被认为是航海术的传授者。迦南丰产神厄勒及其配偶阿瑟拉(或巴力和阿施塔特)的性质亦改变为威严的太阳神和端庄的月亮神。事奉他们的男女祭司亦丢弃了放荡倾向,改为守贞独身。纵欲的仪式亦改为豪华隆重的大礼;但从一些邻族传入残酷的人祭,且常以婴孩作祭品,火焚献之。

迦太基宗教 古代北非迦太基地区腓尼基人所信奉的宗教。以腓尼基宗教为主体,杂入一些古代埃及宗教和希腊宗教的成分。迦太基城于公元前814年由腓尼基人殖民所建,后发展为强大国家;前146年迦太基被罗马灭亡后,其原有宗教的影响仍长期存在。主神为:巴力·汉蒙(Baal Hammon),相当于迦南神巴力和埃及神阿慕恩;还保有推罗城神麦勒卡特(希腊人将其与赫拉克勒斯相等同)和相当于阿施塔特的坦尼特(Tanit)。在很长时期内,迦太基人盛行以火烧婴儿对神祭献。烧过的骸骨装入瓮缸,用石版作标志,并标明献给坦尼特·佩内·巴力(Tanit Pene Baal)或巴力·汉蒙。神庙的男女祭司由贵族出身的人担任。死人葬于由大规模工程而掘成的墓窟中。

摩洛 (Moloch)腓尼基宗教对重要男性大神的称谓。主要有推罗城的摩洛麦勒卡特,西顿城的摩洛爱希慕恩等。旧时解释其原意为“王”;近世有考证家认为,原为当时的宗教术语,专指以婴孩为祭品进行火焚献祭的仪式。

麦勒卡特 (Melqart)腓尼基宗教中的主神之一。原为推罗城的守护神和太阳神。在迦太基宗教中亦流行。对他的崇拜仪式,有时以活人为祭品。

爱希慕恩 (Eshmun)腓尼基宗教的主神之一。原为西顿城的守护神、丰产神和冥神。迦南女神阿施塔特被认为是其配偶。在迦太基宗教中亦流行。

大衮 (Dagon)迦南宗教和腓尼基宗教神话中巴力神的父亲。起源甚早,约于公元前2400年已在美索不达米亚宗教中受人敬拜。后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亦很流行。叙利亚古城乌加里特(Ugarit)遗址有其庙基。原为农神。其名称的希伯来文写法作Daghon,意为“谷禾”;该字前半的Dag又意为“鱼”,故又有人认为他原为渔民的守护神。

阿窦尼 (Adonis)腓尼基宗教的丰产神。腓尼基人信其为迦南繁殖女神阿施塔特的儿子或情夫。主要崇拜中心在腓尼基城邦毕布罗斯(Byblos,今黎巴嫩朱拜勒)。其神话后传入希腊、罗马,成为女神阿佛洛狄忒的情侣,并为死而复生神。

小亚细亚宗教 古代小亚细亚地区的宗教。主要包括赫梯宗教和弗里吉亚宗教。小亚细亚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与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爱琴海等古代文化的接触交往甚多,宗教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又保有自身特点。赫梯人和弗里吉亚人所建国家于公元前6世纪先后衰亡。兴盛时的宗教情况仅间接见于犹太教《圣经》和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代文献。近世考古学家发掘到一些“神灵”的石像和石壁浮雕以及载有宗教内容的泥版、石版铭刻,其中有些象形、楔形文字已陆续得到破译。

赫梯宗教 古代小亚细亚赫梯人(Hittite)所信奉的宗教。赫梯人曾于古代在小亚细亚中部和西部建立王国。19世纪后半叶陆续出土大量宗教文物。首都哈图萨斯(Hattushash)遗址(在今土耳其安卡拉以东)附近的雅兹利卡亚(Yazilikaya)巨石神坛的石壁上浮雕着群神巡游的行列,约为公元前1400年赫梯宗教所奉诸神的正式群像。两位主神为太阳女神巫鲁森姆(Wrusemu)和风暴神特舒布(Teshub)。前者身后为其子沙玛(Sharma),后者为蓄须男子,手持战斧而立于牛背。行列中还有死而复生神式的丰产神特利苹努(Telipinu)和繁殖女神少施卡(Shaushka),气候神塔亨德(Tarhund)和大母神库巴巴(Kubaba)等。崇拜仪式主要在露天的巨石神坛前举行。庙堂中所供神像,仅由少数人进行日常仪式,表示为神梳妆和供奉食品。祭司须住在庙中并持守严格的清规戒律。祭品主要用动物,间或也杀人献祭。神灵大都为自然现象的化身,多具拟人形象。认为灾祸常因开罪于神或对神怠慢而起。但未见有死后赏罚观念的迹象。葬仪火化、土葬皆有,亦有为死者供奉食品的习俗。占卜和法术有所流行。

窦利迁努 (Dolichenus)赫梯宗教中的风暴神。原名特舒布(Teshub)。传入罗马后被称为窦利迁努·朱庇特。参见“赫梯宗教”。

弗里吉亚宗教 古代小亚细亚弗里吉亚人(Phrygian)的宗教。弗里吉亚人在小亚细亚中部和西部所建王国,于公元前6世纪灭于波斯;其宗教在此之前已存在数世纪之久。古希腊爱奥尼亚人神话传称,小亚细亚的弗里吉亚人的王国是最古老的国家,国王是神灵的亲属,还传说有位女神是国王的女儿。国中有创制各种生产技艺的英雄,足以同诸神相抗衡等。考古发掘表明,早期的希腊文明,包括宗教和一部分神话,很可能是从弗里吉亚传去的。在刻有弗里吉亚国王称号“密达斯”(Midas)的石碑处有一石门,两侧有一对早期风格的狮身人面兽石雕。门内石室中刻有大母神赛比利的粗犷浮雕像。在一些类似石室的背后还有棺柩。守于石门两侧的,有些是成对前足跃起的狮子。大母神的男性配偶阿提斯为死而复生神式的丰产神,同时又是她的大祭司,称为“阿奇噶路斯”(Archigallus)。每年春分人们举行对此二神的崇拜仪式,多以公牛、公羊献祭。祭司称“噶路斯”(Gallus),皆受神阉。青少年至青春期须经成年式才能成为正式的社会成员,仪式用祭献公牛的血洗之,称为“淘洛波淋”(Taurobolium);或在宰杀祭献公羊时,以其血滴浇洗受礼者,称为“克撩波淋”(Criobolium),意为洗除邪恶不洁而得再生。一些别的神灵还各有特定的崇拜仪式和祭司。弗里吉亚宗教对后来的希腊、罗马宗教有一定影响。

赛比利 (Cybele)弗里吉亚宗教中的女性主神,被奉为大母神和众神之母。具有繁殖女神和冥神的职能,并主管山林和动物。形象为盛装而踞宝座,头戴城冠,左右有狮护侍。在佩幸努(Pessinus,在今土耳其锡夫里希萨尔东南)古城有其神殿和用陨石制成的标记和偶像。配偶为男性主神阿提斯。对赛比利和阿提斯的崇拜后流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和北非。

阿提斯 (Attis)弗里吉亚宗教的男性主神。大母神赛比利的配偶或情侣。形象为年轻俊秀而柔和的美男子,常裸露下体。但神话传说,为事奉赛比利而自阉,成为其大祭司。原为丰产神,每年春耕时如谷种落土一样地死去,秋收时与成熟的禾稼一同复活。松树被视为其圣树,有人认为他原为树木精灵。每年春分为弗里吉亚宗教的重大节日,以纪念他的死和复生。节日后第三天称作“血日”,由大祭司取本人之血奉献给他,这种崇拜仪式后流传至希腊、罗马、高卢、北非。

卡比里 (Cabiri)亦称“卡贝若伊”(Kabeiroi)。弗里吉亚宗教的众冥神。亦具丰产神职能,又为水手们的众守护神。爱琴海东北角的萨莫色雷斯岛(Samothrace,今属希腊)为对他们举行崇拜的中心。仪式带有希腊秘传宗教意味,多由经过一定秘传手续而入会者秘密举行。此神数目不一,有传说为一对孪生者,并常与希腊神话中宙斯的两个儿子狄奥斯库里相混淆。一说为天宫七星之神,并将腓尼基宗教的爱希慕恩神视为居于第八宫的七星之主。

卡贝若伊 即“卡比里”。

萨巴支阿 (Sabazios)弗里吉亚宗教的冥神。亦具农耕丰产神职能。后通过色雷斯流传于希腊、罗马,并渐同其他宗教的一些神灵相混合。希腊秘传宗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中都曾出现过与其名称相联的概念。公元3世纪罗马石棺上曾有对萨巴支阿举行神秘仪式的绘画。有以蛇为其标记者。

(Mâ)弗里吉亚宗教的繁殖女神。与卡比里性质相近。事奉她的祭司称为“繁纳提齐”(Fanatici),在仪式中常作迷幻狂舞,并自伤己身以悦神。具战神形象。传入罗马后,与贝娄娜相混同。

以弗希雅 (Ephesia)小亚细亚以弗所地方的大女神(神母)。与弗里吉亚宗教的大女神赛比利有相似处。基督教《新约圣经·使徒行传》的希腊文原本错将她写作希腊女神阿耳忒弥斯;英译本又错译作罗马女神狄安娜,故在西方常将她称作“以弗所的狄安娜”。坐落在以弗所城的神殿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形象为直立人形,裸露的众多乳房十分突出,占满整个上半身(发现于以弗所城遗址)。其大祭司为受神阉的男子,众女祭司由处女担任。

伊朗宗教 琐罗亚斯德教产生以前古代伊朗的宗教。神灵主要为宇宙现象的人格化。信奉多神。主神为一位具有双重性格的苍天神:既为世界的创造者又为毁灭者;既代表生命又代表死亡;既是光明又是黑暗。此神有时被等同于风神伐宇(Vayu)或时间神楚尔凡。此外,还有繁殖女神安娜希塔。自然崇拜的迹象很普遍,火和豪麻草被作为直接崇拜对象。死者有时被视作具有促进繁殖职能的精灵。用雄牛为祭品,含有求取永生之意;并相信人死后须经过严峻的关口方能获得永生。

安娜希塔 (Anahita)伊朗宗教的繁殖女神。主要职司为净化男性的精液、女性的子宫和乳汁。在波斯王国时期,对她的崇拜广泛流行。在阿奇利幸(Akilisene)地区厄里斯城(Erez)的安娜希塔神殿内,有神娼侍奉。

弗拉法希 (Fravashi)伊朗宗教所信奉的祖先的英灵。被认为具有促进丰产与繁殖的作用。并被看作先于各人出生之前而构成各人的“身外之魂”。

迦约马特 (Gayōmart)伊朗神话中的“初人”(第一个人)。谓同“初牛”(第一头牛)一起被“恶灵”所杀,临死时,从其精液中生化出人类的第一对男女始祖马希伊(Mashyē)和马希雅妮(Mashyanē)。与另一关于“初人”的神话互不相同。参见“伊玛”。

伊玛 (Yima)伊朗神话中的“初人”(第一个人)。据传,在他统治世界的一千年中是人类的“黄金时代”。“善灵”告诉他“恶灵”将至,便深掘土地而在地下建立一个乐园,并让最好的人和动植物与他同住该园。待到世界末日,将破土而出,重建地上的黄金时代。与另一关于“初人”的神话不同。参见“迦约马特”。

豪麻草 (Haoma)伊朗宗教仪式中所使用的一种药草。据传,从其叶中榨出的汁具有酒香,也具有兴奋和麻醉作用。在许多仪式中祭司需饮用之。榨取和饮用,均需特定的仪式。豪麻草本身也被尊为神圣而为崇拜对象之一,含有自然崇拜的意味。

楚尔凡 (Zurvān)伊朗宗教中的时间之神。分为两种:一为“无限时间”,名“楚尔凡·阿卡兰纳”(Zurvān akarana);一为“有限时间”,名“楚尔凡·达勒歌克瓦达陀”(Zurvān dareghōāchvadhāta)。认为后者将统治人类的生命一万二千年。关于“楚尔凡”的观念,在后期琐罗亚斯德教和密特拉教中曾表现于一些新形式。如将前一“楚尔凡”化作“善神”的创造者,后一“楚尔凡”化作具有狮头的怪物等。

摩尼教

摩尼教 (Manichaeism)旧译“明教”、“明尊教”、“末尼教”、“牟尼教”。波斯古代宗教之一。公元3世纪由摩尼创立。在琐罗亚斯德教基础上吸收基督教、佛教以及诺斯替教的部分思想材料而形成自己的教义。奉《彻尽万法根源智经》、《净命宝藏经》、《赞愿经》为主要经典。以二宗三际论为根本教义、三封、十诫为主要戒律。教团中分教师、教监、牧僧、选民(正信教徒)和听众(一般教徒)等五个教阶。摩尼在世及死后不久,其教义已传至北非、南欧与亚洲其他地区。6—7世纪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7世纪末传入内地。9世纪初,在洛阳、太原敕建摩尼寺。后在内地被严禁,但仍秘密流传,并曾被一些农民起义用作组织形式,其中最著者为920年的母乙起义和1120年的方腊起义等。元明以后渐融合于其他教派。该教残经曾在敦煌发现。

末摩尼 古波斯语Mār Mani音译,意为“摩尼主”,即摩尼。中国史籍中常泛指摩尼教的信徒或摩尼教。见《通典》卷四、《大宋僧史略》卷下、《宋史》卷七十一。

摩尼 (Manī,约216—约276)摩尼教的创始者。波斯人。生于巴比伦尼亚(在今伊拉克)南部。25岁时吸取琐罗亚斯德教、基督教、佛教及诺斯替教诸说,创立摩尼教。宣传善恶二元论,自称为最后的“先知”。旅行东方各地,传曾到过印度西北部和中国西部。约公元242年回国,在萨珊王朝国王沙普尔一世庇护下建立教团,广泛传教。后遭迫害,被捕处死。但摩尼教继续传布。

二宗三际 摩尼教的根本教义和世界观。“二宗”即光明与黑暗;“三际”即初际、中际和后际,也即过去、现在和未来。该教认为,在原初没有天地之际,光明与黑暗、善与恶是相对的二元,各拥有自己的王国。光明的德性是爱、信、忠实、崇高(具足)、贤明、温顺(忍辱)、智慧、了解、秘诀、洞察;黑暗的德性是愚痴、淫欲、自大(自誉)、乱他、嗔恚、不净、破坏、销散、死亡、诳惑。在中际即世界创造之后,黑暗侵入光明王国,并与光明相混同。光明王国的主宰——大明神或大明尊为摆脱世界的黑暗,率领其使者或侍从净气(净风)、妙风、明力(妙明)、妙水、妙火与黑暗王国的主管——凶神及其僚属烟雾、熄火、恶风、黑暗、湿气进行长期斗争。在斗争中大明神通过其使者善母创造了原人——人类始祖的形式,但原人在参加和黑暗的斗争中也被凶神所败,被投入地狱深渊。大明神为拯救其使者和原人,最后派出先知摩尼。在摩尼及其宗教的教化之下,于世界终末的后际终将战胜黑暗,光明与黑暗又恢复各自的王国,彼此分离。

大明神 (Zarvān)旧译“明父”、“大明尊”,音译“察宛”,意为“永恒之父”。摩尼教的最高神,光明王国的首领。敦煌出土的中文《摩尼教残经》称其为“三界独尊,普是众生慈悲父母,亦是三界大引导师。亦是含灵大医疗主。亦是妙空能容众相。亦是上天包罗一切。亦是实地能生实果。亦是众生甘露大海。亦是广大众宝香山。亦是众金刚宝柱。亦是巨海巧智船师。亦是火坑慈悲救身。亦是死中与常命者。亦是众生明性中性。亦是三界诸牢固狱解脱明门”。

明使 旧译“光明使者”、“摩尼光佛”、“具智法王”,音译“佛夷瑟德乌卢诜”。摩尼教的主神。大明神的使者、侍从或象征神的威力,即净气(净风)、妙风、明力(妙明)、妙水、妙火。

四大尊严 摩尼教崇拜的对象。指大明神、神的光明、神的威力及神的智慧。神的光明即日月;神的威力即明使;神的智慧即神教。

五明身 摩尼教最高神大明神的“本性”。即明相、明心、明念、明思、明意。

善母 摩尼教次神的名号。大明神的使者。

原人 旧译“故人”。摩尼教次神的名号。据称,大明神通过其使者善母创造出原人,即人类始祖的原形。

五坑 旧译“骨城”、“筋城”、“脉城”、“肉城”、“皮城”。摩尼教黑暗王国主管凶神的僚属或象征,也是明使被禁锢之处。五坑即烟雾、熄火、恶风、黑暗、湿气(黏土)。据摩尼教神话,在光明与黑暗的斗争中,大明神的使者净气被禁锢于烟雾之坑中,妙火被禁锢于熄火之坑中,妙风被禁锢于恶风之坑中,妙明被禁锢于黑暗之坑中,妙水被禁锢于湿气之坑中。

摩尼教七经 摩尼教的根本经典。传由摩尼教创始人摩尼著。用东方阿拉米文的叙利亚文(即摩尼文)书写。据敦煌出土的《摩尼光佛教法仪略》载,为《彻尽万法根源智经》(《生之福音》)、《净命宝藏经》(《生命之宝藏》)、《律藏经》(《药王经》、《使徒书》)、《秘密法藏经》(《秘密书》)、《证明过去经》(《摩尼论说》)、《大力士经》(《巨人书》)、《赞愿经》(《诗篇和祈祷书》)。

大二宗图 一译“大门荷翼图”,摩尼教画册。为摩尼教信徒通俗讲解经义之用。这种画册也流传于伊朗、叙利亚各地。见敦煌遗书《摩尼光佛教法仪略》经图。

娑布罗乾 (Shābuhragān)摩尼教的根本经典。摩尼为波斯国王沙普尔一世(Shapur Ⅰ,241—272年在位)所写。用中古波斯文写作。中国新疆吐鲁番曾发现其残片,内容叙述摩尼教的教义和摩尼的生平。

摩尼教下部赞 摩尼教的诗歌集。唐译本。敦煌遗书之一,现存英国不列颠博物馆。该书收集摩尼教对诸神、日常行祭、斋戒、忏悔、悼念亡人等所使用的赞歌。全书分为赞夷数文、叹无常文、普启赞文、称赞忙儞俱知王文、叹诸护法明使文、叹无上明尊偈文、叹五明文、叹五界文等。

摩尼教残经 摩尼教重要经典。汉译本是敦煌遗书之一。原本现存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蒋斧校录本载于《敦煌石室遗书》。该书首尾残缺,只存中间寺仪第五、出家仪第六。内容详述摩尼教二宗三际的理论,为研究摩尼教的主要史料。

摩尼光佛教法仪略 摩尼教著作。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拂多诞奉诏译。一卷。敦煌遗书之一。唐代写本现分存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对摩尼教的名号、神的形相、经图、教阶、寺宇、出家等都作了简略的解释。在第六部分出家仪中,概说了二宗三际的理论。此书是残存的最有参考价值的摩尼教著作。

二宗经 摩尼教的汉译经典。唐时波斯人拂多诞携来中国。一说即《摩尼教经》。见宋代志磐《佛祖统纪》卷三十九。《道藏》中亦提及。

九姓回鹘可汗碑 全名为“九姓回鹘爱登里啰汨没密施合毗伽可汗圣文神武碑”。公元9世纪初回鹘保义可汗所立。位于蒙古国前杭爱省鄂尔浑河畔哈拉巴勒哈逊。至晚清时才发现,已断为五片。碑文用汉文、突厥文和粟特文书写,汉文已录入李文田的《和林金石录》。该碑谈及摩尼教传入回鹘人中的情况。关于立碑的年代,一说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另一说在元和三年至长庆元年(808—821)之间。

摩尼师 摩尼教法师。见《唐会要》卷四十九。

摩尼教教阶 摩尼教教团中的职称等级。通常在教主管辖下分设五个教阶:(1)教师,旧译慕阇、“承法教道者”,共设12人;(2)教监,旧译“萨布塞”、拂多诞、“侍法者”,共72人;(3)牧僧或宣教士,旧译“野奚悉德”、“法堂主”,共360人;(4)选民,旧译“阿罗缓”、“一切纯善人”,正信教徒;(5)听众,旧译“耨沙喭”、“一切净信听者”,一般教徒。

慕阇 (Mozak)汉译“承法教道者”。摩尼教神职人员教师的称号。属教阶第一等级,共设12人。在汉文中“慕阇”泛指摩尼教的传教师,没有严格区分。

拂多诞 公元7世纪后期摩尼教传入中国后,其教士的一种称号。此名译自粟特语āftādān,意为“侍法者”,属摩尼教教阶第二级,亦称“萨波塞”,是中期波斯语āspasag的音译。见宋代志磐《佛祖统纪》卷三十九。

萨波塞 见“拂多诞”。

阴阳人 摩尼教在中国唐代的传教师的称号。因摩尼教主张光明与黑暗的二元论而得名。见《旧唐书·德宗本纪》、《唐会要》卷四十九。

选民 旧译“一切纯善人”、“阿罗缓”。摩尼教中的正信教徒。属教阶第四等级。主要职责是宣传教义。必须遵从三封和十诫。不得私蓄财产,不得饮酒食肉,每日只吃一餐素食,每年穿一件新衣,甚至在耕耘时也不得损伤植物。

听众 旧译“一切净信听者”、“耨沙喭”。摩尼教一般信徒的称号。其义务是遵从摩尼教十诫,服侍圣职人员,可以过世俗生活,积蓄私财,婚娶,饮酒食肉。

三封 摩尼教诫律之一。即口封、手封和胸封。口封是不吃酒肉,不说谎言;手封是在暗中不做坏事;胸封或称阴部封,即戒制淫欲。

十诫 摩尼教诫律之一,即不拜偶像;不谎语;不贪;不杀;不淫;不盗;不诈伪或行邪道巫术;不二心;不惰;每日进行4次祈祷,实行斋戒和忏悔。

比玛祭 (Bēma)摩尼教的重要祭事。纪念教祖摩尼的升天,一般在公历每年3月中举行,在行祭前后要斋戒。

大云光明寺 唐代摩尼教寺院名。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应回鹘之请始建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其后外地各州亦有建立。会昌年间,寺院逐渐被废。见宋代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一、四十二。

希腊和罗马宗教

希腊宗教 古代希腊人(Hellenes)所信奉的宗教。在原有的原始宗教基础上,吸收爱琴宗教、克里特迈锡尼宗教、古埃及宗教等许多较古老宗教的传统而逐步形成。具有较丰富的神话传说,较完整的神庙、祭司制度以及仪式典章;神灵的拟人化程度较高,主神宙斯、雅典娜、阿波罗等皆具端庄、美丽、智慧的人形;在宗教演化史中已达较高级阶段。但仍残存一些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的痕迹,有些神灵除以拟人形象为主外,又有“牛头宙斯”、“羊头阿波罗”等与之并存。此外还相信一些半人半兽的仙妖怪物的存在,后期还有一些秘传宗教流行。由于来源不同,众神灵划分为不同的神系。主要神系是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诸神;另有起源更早,以地母盖娅为首的提坦诸神;还有酒神狄俄尼索斯、命运三女神、复仇三女神等独立神系。没有天堂、地狱和死后赏罚的观念,视冥间不是惩处恶人的地方,而是死者安息之所;最大的不幸即死后尸体不得火化而安葬入土,因认为这将致使亡灵不得安息而成为漂泊于地面的孤魂。传有些神灵与世人交媾而生育出英雄人物,他们死后则脱去凡胎而进入奥林匹斯山成为诸神成员。希腊宗教除保有包括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著作在内的丰富典籍外,还有大量考古发掘的资料,故为情况较明的古代宗教之一;并对后来的古罗马宗教和基督教具有深刻影响。

奥林匹斯诸神 希腊宗教中的主要神系。由印欧族希腊人(Hellenes)带来,逐渐排挤前土著的原有神系提坦诸神而建立。以宙斯为首。传说宙斯之父为提坦神王克洛诺斯,因得悉子女中将有欲夺其位者,乃将众子女皆吞入腹中。当幼子宙斯出世时,其母提坦神后莉娅(Rhea)以石块伪装的襁褓让克洛诺斯吞下而藏匿宙斯。宙斯成年后,靠祖母盖娅之助,迫使其父吐出众兄弟,后众兄弟在其带领下于奥林匹斯山建筑坚固堡垒,向克洛诺斯为首的提坦诸神开战,历时10年,终于推翻提坦诸神系而建立新神系,后成为古希腊宗教各神系的主体。一些原属提坦神系的神灵亦尊宙斯为主神。宙斯的子嗣甚多,皆为此新神系的大小神灵。考证家认为,提坦诸神可能为印欧族希腊人未到达之前原住民族的神灵;连同关于宙斯出身的神话故事,初亦源出于爱琴宗教和克里特迈锡尼宗教。印欧族希腊人的神话称奥林匹斯诸神代表宇宙秩序而提坦诸神代表混乱,前者战胜了后者即秩序战胜了混乱,是希腊人征服原住民族的“合理化”反映。实际上当时希腊人的文化尚低于原住民族。

三联神 三个互相有关又各有独立性的神灵。在伊特鲁里亚宗教中甚流行。在古希腊、罗马宗教中亦多见。例如,前者有宙斯、雅典娜、阿波罗;后者有丘必特、基林努斯、玛尔斯等。此外还有一些较小的三联女神,如命运三女神、复仇三女神、美惠三女神等。

宙斯 (Zeus)古希腊神话中的主神。位居奥林匹斯诸神之首。称“众神之父”,有时亦被称作“天王”(妻为“天后”赫拉),但不是天地的创造者。被认为是维持自然秩序者,威力无比,能随意降祸赐福,并掌管雷电云雨,是诸神和人类的主宰。形象为一容貌庄严而有胡须的老人(另有“牛头宙斯”之像)。神话故事传其为爱琴宗教主神克洛诺斯之子。推翻并肢解其父而夺得最高地位。反映入侵的印欧族希腊人的宗教取代原居民之爱琴宗教的历史。希腊人自认为是天神的子孙,神话中宙斯曾同许多人间妇女交配而生育子女,后成为希腊各部族的祖先,或城邦的创建者。在古罗马宗教中常被混同于其主神丘必特(一译朱庇特)。

赫拉 (Hēra)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克洛诺斯的女儿,主神宙斯之妹和妻。宙斯的正妻,被奉为“天后”。因宙斯经常同世人之女相爱,赫拉在神话故事中被描绘为妒忌女神,并对宙斯所爱之女子进行迫害。一些希腊古城奉她为守护女神;妇女,尤其是孕妇和产妇,也奉她为守护女神,尤为婚姻和分娩之保护者。主要崇拜中心在阿戈斯(Argos),崇拜仪式带有农耕神色彩,故有宗教史学家认为,可能原为原居农耕民族的神。作为城邦守护女神而行巡列仪时,则有武装仪仗。其标志性“圣畜”为母牛,“圣禽”初为杜鹃,后期改为孔雀。古罗马宗教将其与朱诺相等同。

雅典娜 (Athēnē)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主神宙斯恐生子比自己强大,把妻子墨提斯吞入腹中,顿觉头部剧痛,命火神劈开脑袋,雅典娜即从中跃出,全身披戴铠甲,并始终是位处女神。后她以纺织、缝衣、油漆、雕刻、制作陶器等技艺和战术传授人类。曾与海神波塞冬为雅典城而相争,因出示第一棵橄榄树获胜,遂成为雅典城邦的保护神。祭祀她的帕提侬神庙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古罗马宗教中称为“密涅瓦”。

阿波罗 (Apollon)古希腊神话中掌管音乐、弓箭、预言、医药、畜牧的神,并被认为是希腊文化的守护神。艺术形象为典型的青年英雄。据晚近考证,从著名的特尔斐阿波罗神庙看,显然是从非希腊神灵演化而来。有关他的神话十分复杂。传与阿耳忒弥斯为孪生兄妹,生于爱琴海中的提洛岛。母亲是与奥林匹斯诸神相敌对的提坦女神勒托(Leto)。有些神话又说他们是勒托与宙斯交配而生之子。还有神话说他是太阳神和“光明之神”,每天驾太阳车由东向西急驰。晚近有考证家认为他原非太阳神。古希腊、罗马时期,信徒常往特尔斐神庙祈祷,请求预示祸福或消除罪孽。

波塞冬 (Poseidon)希腊神话中的海洋和地震之神。古罗马宗教称为“尼普顿”。主神宙斯之弟。与宙斯一同推翻其父克洛诺斯后,两人平分宇宙,波塞冬掌管海洋。常手执三尖叉,以金鬃铜蹄的马驾车在海上巡行。能呼风唤雨,引起地震。他又是马的创造者,并把驭马术传授给人类。每逢他的祭典,古希腊人常举行赛马等活动。

赫里阿斯 (Hēlios)亦译“赫里俄斯”。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每日乘四马金车奔驰天空,自东向西,晨出夜没,将光明普照世界,被认为能洞察人间一切活动。在罗得岛(Rhodes)特别受崇拜,自公元前5世纪起已被视为该岛主神,并认为岛屿亦属其所有。由于东方宗教的影响,逐渐与其他神灵相混同,对其崇拜亦随之传开。同时,原为光明之神的阿波罗在希腊各地愈来愈被看作太阳神。但在罗得岛,直至罗马帝国时期,他仍被当作“未曾被征服的”太阳神而继续受到崇拜。

阿耳忒弥斯 (Artemis)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被奉为月亮女神和狩猎女神。据神话故事,与阿波罗为孪生兄妹,生于提洛岛。一说二人为宙斯与提坦女神勒托(Leto)交配而生。但亦可能非源出于印欧民族,起初可能为较古老原居民族的土地、原野和动物女神;又是繁殖女神而掌管生育。还可能原为大女神,有时与大女神以弗希雅相等同。古罗马宗教中又被等同于狄安娜女神。艺术家通常把她和雄鹿或猎狗画在一起。

阿佛洛狄忒 (Aphroditē)亦译“阿芙若狄蒂”。古希腊神话中的性欲和繁殖女神,又作性爱和美丽女神。起源甚古老。晚近考证家认为源出于闪族女神阿施塔特。在塞浦路斯,与阿窦尼联系在一起。至荷马时代,她已相当希腊化,并被认为是宙斯的女儿。在罗马宗教中被混同于维纳斯。

阿芙若狄蒂 即“阿佛洛狄忒”。

亚力司 (Ares)古希腊神话中的战神。在荷马史诗中是不受欢迎的神,象征残杀性战争。阿佛洛狄忒的情夫。在罗马宗教中被混同于玛尔斯。

狄俄尼索斯 (Dionysos)亦译“道尼苏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水果和葡萄之神。相传他首创用葡萄酿酒,并将种植葡萄和采集蜂蜜的方法传播各地。在小亚细亚西部古国吕底亚(Lydia)被称为“巴克斯”(Bacchus)。形象为一娇弱的裸体男青年。崇拜仪式为野蛮狂热的纵欲巡游,以男性生殖器为崇拜目标,参加者多为妇女,仪式中进行狂热舞蹈,跳至极度兴奋时活活撕碎儿童或小动物吞吃,以此作为同狄俄尼索斯共进圣餐。古罗马时代,仪式被禁止。一般认为,古希腊的悲剧即源出于祭祀他的庆典表演。

巴克斯 罗马神“狄俄尼索斯”的吕底亚文(Lydian)名称。

迈那得斯 (Maenads)亦译“密娜娣”,意为“狂女”。古希腊神话中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女信徒们。亦称“巴克伊”(Bacchae),源出于酒神的吕底亚语名称Bacchus。她们在进行崇拜仪式时饮酒、狂欢直到神智入幻,遂疯狂撕食活的婴儿和小动物。并崇拜男性生殖器官。

巴克伊 (Bacchae)“迈那得斯”的另一名称。

命运三女神 (Moirai或Fates)古希腊神话中的司命运之女神。据荷马的说法,命运本为无人称的自然规律,连宙斯也不能违抗。但在其所著《伊利亚特》史诗中,命运已被人格化为掌管人们命运的女神。赫西俄德著作中称,命运女神共三位。第一位在人诞生时纺出生者的生命之线,第二位决定生命之线的长短,第三位于人死亡时负责切断生命之线。

泰奇 (Tychē)古希腊神话中的司机遇之女神。源出于希腊文“幸运”或“机会”。在希腊人定居后,泰奇被人格化为一女神。即“Agathē Tychē”,意为“好运气”。是许多城邦的守护神。赫西俄德认为她是提坦神奥希安努斯(Oceanus)之女,配偶为德提斯(Tethys);其他传说则称其为宙斯之女。形象有时为有翼女神;有时为蒙住眼睛的盲者,意谓命运的好坏是不可预知和盲目的。

岱基 (Dīkē)古希腊神话中的公义女神。职司为向宙斯报告和惩罚人们的过错与罪行。也是室女座中的星辰。

厄里倪斯 (Erinyes)亦译“依里逆司”。古希腊神话中三个复仇女神的总称。在罗马时代称“富里”。对有恶行的人施行咒诅和惩罚。据赫西俄德所著《诸神谱系》(Theogony),她们是地母神的女儿,从被肢解的乌拉诺斯血泊中跳出来。住在“阴间”,有时上升到地面来惩罚作恶者。她们严惩作伪证者、谋杀亲人者和苛待外乡人者。但犯罪者一旦赎罪,便可得到她们的宽恕。因此,也被称为“仁慈者”。形象为难看的妇女,身穿黑袍,身材高大,眼中流血,头发由许多毒蛇盘结而成,一手执火把或弯剑,一手执由毒蛇扭成的鞭子。

复仇三女神 即“厄里倪斯”。

富里 (Furies)“厄里倪斯”在罗马时代的名称。

美惠三女神 (Charities或Graces)古希腊神话中宙斯的三个女儿。名阿格莱亚(Aglaia,代表光辉英俊)、欧佛洛绪涅(Euphrosyne,代表喜乐欢快)和塔莉亚(Thalia,代表青春焕发)。常与厄洛斯、阿佛洛狄忒、狄俄尼索斯等为伴,并为艺术九女神缪斯的亲密朋友。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其形象多为裸体少女。

缪斯 (Mousae)古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统称。均为主神宙斯和记忆女神之女。其中克利俄(Clio)管历史,欧忒耳珀管(Euterpe)音乐与诗歌,塔莉亚(Thalia)管喜剧,墨尔波墨涅(Melpomene)管悲剧,忒耳西科瑞(Terpsichore)管舞蹈,埃拉托(Erato)管抒情诗,波吕许尼亚(Polymnia)管颂歌,乌拉尼亚(Urani)管天文,卡利娥珀(Calliope)管史诗。

艺术九女神 见“缪斯”。

提坦诸神 (Titanes)古希腊神话中的神系之一。一般指苍天神乌拉诺斯和大地女神盖娅所生的子女,共12个,6男6女。诸神受母亲唆使,推翻乌拉诺斯统治,拥戴克洛诺斯为王,但克洛诺斯又被儿子宙斯推翻。宙斯将所有提坦诸神幽禁在塌塌如斯,并建立起奥林匹斯诸神体系。近人认为,提坦诸神可能为早期爱琴海地区原居部落所崇拜之神。奥林匹斯诸神则为入侵之印欧族希腊人(Hellenis)的神。

乌拉诺斯 (Ouranos)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和苍天神。与大地女神盖娅结为夫妇,生下提坦诸神。后被儿子克洛诺斯推翻。

盖娅 (Gaia)古希腊神话中的地和地母神。传说她从混沌中分离出来后,生出苍天、洼地和海洋。然后又与苍天神乌拉诺斯结合而生出提坦诸神。奥林匹斯诸神之首宙斯是她最小的儿子克洛诺斯与女儿莉娅所生之子。巨人安泰是她与海神波塞冬所生之子。她在希腊各地都受到崇拜。著名的特尔斐神庙最初曾是她的祭殿。

克洛诺斯 (Kronos)古希腊神话中天神乌拉诺斯与大地女神盖娅之子。主神宙斯之父。属于提坦诸神。曾推翻其父,统治宇宙。后得悉子女中将有欲夺其位者,乃将众子女吞入腹中。当幼子宙斯出世时,其妻以石块伪装的襁褓让他吞下而藏匿宙斯。宙斯成年后,迫使其父吐出众兄弟,后率众兄弟推翻以父克洛诺斯为首的提坦诸神。据古罗马传说,克洛诺斯就是罗马人所奉祀的播种与收获之神。

厄洛斯 (Erōs)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古罗马神话中称为丘比特。战神阿瑞斯和爱神阿佛洛狄忒之子。在艺术作品中,以带有双翼的小孩形象出现,常携弓箭在空中飞翔。谁中了他的金箭就会产生爱情,谁中了他的铅箭就会失去爱情。

得墨忒耳 (Dēmētēr)意为“谷物之母”或“大地之母”。古希腊神话中的农业女神。古罗马神话中称为色列斯。与宙斯生女普西芬尼。普西芬尼采花时,土地忽然裂开,冥王哈得斯跳出把她劫走,强娶为后。得墨忒耳上下寻找,悲痛异常,愤然离开奥林匹斯山,以致土地荒芜,到处饥馑。主神宙斯乃许母女每年团聚一次,此时冬去春回,谷物繁茂。

普西芬尼 (Persephonē)亦译“珀耳塞福涅”。古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和农业女神得墨忒耳的女儿,冥王哈得斯之妻。荷马的《致得墨忒耳赞美诗》说,普西芬尼在尼斯(Nysa)河谷采花时,被哈得斯强行带入“冥间”,其母得悉后,大为悲痛,遂不复关心人间禾稼,顿使饥荒蔓延。宙斯出面干预,命哈得斯放回普西芬尼,但她在冥间已吃下一颗石榴籽,因此不能完全自由,只得每年与哈得斯一起生活三分之一时日,其余三分之二与母亲同住。另一传说,她又名珀尔塞法莎(Persephassa),原为印欧族希腊人到达之前当地宗教的死亡女神;后被混同于得墨忒耳之女、年轻的谷物女神科瑞(Korē)。传说她每年在地下冥间的4个月期间正值盛夏之后,希腊土地便不结果实;待她回到地上,又值耕地播种之时,乃有秋雨淋漓,大地重又苏醒。据俄尔甫斯教传说,她曾与宙斯交配生子查格留斯。

珀耳塞福涅 即“普西芬尼”。

科瑞 见“普西芬尼”。

冥神 (Chthonic Deities)古希腊神话中与奥林匹斯诸神相对立的另一种神或半神。可能源出于爱琴宗教,原为彼俄提亚的地方神,居住于地土内,即掌管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死亡、埋葬以及鬼魂的去处。

赫加特 (Hecate)古希腊神话中的冥间女神。源于印欧族希腊人尚未到来前原居民的宗教。有三个脸。被认为掌管鬼魂和离奇恐怖事物。人们每月一次在十字路口(一般认为鬼魂常逗留于十字路口)以狗肉向她献祭,称为“赫加特晚餐”,以祈求其保护。对其崇拜,一直延续到中世纪。常与巫术相结合。

查勒摩克西 (Zalmoxis)古希腊时期色雷斯格塔伊人(Getae)崇拜的冥神。认为人死后要到查勒摩克西那里去,故定期杀一人作为派去的信使。公元前5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前484—前425)认为,查勒摩克西原为毕达哥拉斯的奴隶,他应允给予人们来世幸福。

哈得斯 (Hades)亦译“黑地司”。古希腊神话中的冥王。原意为“隐身者”。古希腊宗教没有死后惩罚的观念。“冥间”(或地府)是死者归宿之处,不管好人、坏人、老人、孩童皆然。在希腊古典文献中为地府之主,但不是魔鬼或恶神。在神话中经常与普西芬尼一同出现。有多种称号,最著者为“普路同”(Pluton),意即“富有者”。在犹太教《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中,哈得斯是阴间的同义词。在基督教《新约圣经·启示录》中,则被视作与死亡有关的魔鬼,最后被丢进火湖。

舍惹狈如斯 (Cereberus)古希腊神话中看守“冥间”入口处的一只三头恶狗。死者入冥间时,需用蜜饼喂它,否则要威吓死者,不让通过。曾被半神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拖至地面。有学者猜测,可能由古埃及尸窟神安努毕斯演化而来。在中世纪基督教有些描绘世界末日景象的雕刻中,也有其形象。

七循冥河 (Styx)古希腊神话中认为人死后进入“冥间”所必需渡过的河。河流曲折蜿蜒,共有七个转弯,河上有一年老卑鄙的船夫恰郎,死者必须付他一枚硬币才得经他摇船送过河去。只有妥善安葬的人才得渡过;凡未妥善安葬者,只得长期徘徊于人世和冥界之间,过着悲惨的漂泊生活。故希腊人非常重视对死人的埋葬,并在死人口中放一枚硬币,作为付给恰郎的渡河费。

恰郎 (Charon)古希腊所说摇船送死人的鬼魂渡过七循冥河的老船夫。

塌塌如斯 (Tartaros)亦译“它塌罗斯”。古希腊宗教中的一种“冥间”牢狱。古希腊人认为,冥间一般并非地狱,只是死者安息之所;但神话传说中有此牢狱,可能从其他古代宗教中传来。据传只有直接严重触犯掌大权之高级神灵者,才被囚入此狱而受罚。提坦诸神即曾被宙斯投入此狱。认为多数被囚者经过一段时期后,仍能被释出,或令其重新投胎再生。

它塌罗斯 即“塌塌如斯”。

普罗米修斯 (Promētheus)古希腊神话中造福人类的神。曾为人类盗取天火,并传授多种技艺,因此触怒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夜间伤口愈合,天明神鹰复来。他宁受折磨,坚毅不屈,最后神鹰为赫拉克勒斯所杀,他始获解救。在欧洲文艺作品中,他一直是个敢于抗拒强暴、不惜为人类幸福牺牲一切的英雄形象。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和英国诗人雪莱分别写有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潘多拉 (Pandora)古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后,主神宙斯图谋报复,命火神赫菲斯托斯用黏土做成美女潘多拉,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米修斯做妻子。潘多拉貌美性诈,私自打开宙斯让她带给厄庇米修斯的一只盒子,于是盒里的疾病、疯狂、罪恶、嫉妒等祸患一齐飞出,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人间因此充满各种灾祸。“潘多拉的盒子”常用来比喻灾祸的来源。

奥狄浦斯 (Oedipus)亦译“俄狄浦斯”。古希腊宗教神话人物。传为底比斯(Thebes)国王拉伊乌斯(Laios)之子。阿波罗神曾警告说:拉伊乌斯将得一子,但命运确定此子将弑父娶母。故于婴儿出生时即刺伤其两踝,缚而弃于悉提隆山(Mt.Cithaeron)。一牧人见而怜之,命名为奥狄浦斯(意为肿痛的脚),后得科林斯(Corinth)国王领养,王及王后视如己出。及长,得悉有“杀父娶母”的命运,遂离家出走以避。在去底比斯途中,恰遇乘车之生父拉伊乌斯,二人发生争吵,误将其父打死。到达底比斯时,适逢国内出现狮身人面怪物斯芬克司(Sphinx),她要路人猜隐谜,不中者悉被杀。谜底被奥狄浦斯猜中,斯芬克司自感羞愧,堕悬岩而死。作为报偿,他被拥为底比斯国王,并娶前王后(即其生母)为妻,与她生了4个儿女。后来全国瘟疫流行,神示须除去杀死前国王的罪人才能消灾。他追究原因,始真相大白,母自缢,本人自伤双目,并自愿放逐。行经雅典附近的科罗努斯(Colonus)时,宙斯使土地裂开,迎其降入地府,并成为该地区的守护神。

俄狄浦斯 即“奥狄浦斯”。

俄瑞斯忒斯 (Orestes)亦译“奥利斯特”。古希腊神话人物。传为迈锡尼(Mycenae)国王阿迦门农之子。其父参加特洛伊战争时,其母克吕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与从叔埃癸斯托斯(Aegisthos)同居并共同享受王位。阿迦门农回国时,被两人密谋杀死。奥利斯特成年后,为父报仇,杀死母亲及其情人。复仇三女神认为杀死生母者应治罪;雅典娜女神则认为,为父复仇而杀死不忠贞之母,是正义行为,乃判其无罪,承继王位。90岁时死于蛇咬。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os,约前525—前456)写有悲剧《俄瑞斯忒斯》三联剧。

奥利斯特 即“俄瑞斯忒斯”。

丽达 (Leda)亦译“勒达”。古希腊神话中斯巴达王廷达瑞俄斯之妻,美人海伦的母亲。神话传说,当她为少女时期,一次在河中洗澡,宙斯化为一只天鹅与之交配,生下二卵,其中之一孵出海伦。

海伦 (Helenē)古希腊神话中的美人。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之妻。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得到爱神阿佛洛狄忒帮助,乘墨涅拉俄斯外出,把海伦诱走,遂引起持续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

狄奥斯库里 (Dioscuri)意为“宙斯的儿子们”。一般指卡斯托耳(Castor)和波利丢刻斯(Polydeuces)。根据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宙斯化身天鹅同丽达交配,致使丽达生下二卵,一个孵出海伦,另一个孵出上述孪生兄弟。他们受多利安人的敬奉,是水手和运动员的守护者。在战争中也保护给他们献祭的一方。是介于神和人、冥神和天神之间的一种神灵。在古罗马宗教中被认为是骑士的守护者。

埃涅阿斯 (Aeneas)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特洛伊的英雄。是爱神阿佛洛狄忒同人间男子特洛伊达尔丹努斯(Dardanus)王安奇瑟斯(Anchises)交配所生之子,特洛伊王的女婿,特洛伊战争中主要英雄之一。海神波塞冬预言他的子孙将统治特洛伊。特洛伊被毁时,救其父和孩子逃出。后来古罗马著作中说他是罗马城邦的建立者。维吉尔著有《埃涅阿斯记》。

埃涅阿斯纪 亦译《伊尼特》。史诗。古罗马维吉尔(Publius Vergilius,前70—前19)作。共12卷,约12000行,写于公元前30—前19年,未完成。叙述特洛伊被希腊攻陷后,王子埃涅阿斯携家出走,经西西里、迦太基到达意大利的拉丁姆,成为尤利乌斯族的始祖,并建立罗马城。史诗歌颂罗马历史和奥古斯都大帝(尤利乌斯氏族的后代)的统治。诗中还穿插了埃涅阿斯和迦太基王后的恋爱故事。

珀耳修斯 (Perseus)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主神宙斯化作金雨和达那厄亲近后所生。因神谕他将弑其外祖父,出生后即与母同被外祖父装进木箱投入大海,漂流至塞里福斯岛。后该岛国王欲娶其母,用计使他往取女怪墨杜萨的头。在众神帮助下,他戴隐形帽,穿飞行鞋,用神剑砍下怪物墨杜萨的头。归国后,出示女怪头使国王及随从尽变石块,救出母亲。后又除去海怪,解救埃塞俄比亚公主安德洛墨达,并和她结为夫妇。

戈耳工 (Gorgons)古希腊神话中的女妖。荷马史诗中为单数。赫西俄德所著《诸神谱系》(Theogony)中为姐妹三人,住在利比亚海边。生有少女的头、蛇发、野猪獠牙、金属爪子,满身生有鳞甲;人们看她们一眼就会马上变成石块。姐妹中最年幼者名墨杜萨,后被珀尔修斯割其头献予雅典娜,用以装饰盾牌。阿提卡(Attica,雅典所在地区)人传说,戈耳工为地神盖娅之女,协助其弟兄对抗诸神。

墨杜萨 (Medousa)亦译“美杜莎”。古希腊神话中的怪物。原为美女,因触犯女神雅典娜,头发变为毒蛇,面貌奇丑。谁看她一眼,立刻变成石头。后为英雄珀耳修斯所杀。

美杜莎 即“墨杜萨”。

伊吉斯 (Aegis)原意为“山羊皮”。指用山羊皮制成的盾牌。在古希腊神话中,特指宙斯的盾牌。据传具有神奇魔力。有时也交其女儿雅典娜使用,后由她装上了墨杜萨的头,成为雅典娜形象的重要标记之一。阿波罗在参加特洛伊之战时也曾使用。有时亦指宙斯的甲胄,并装有金片,成为金甲。

安布若西亚 (Ambrosia)古希腊神话中神灵所用的食物。据称非常香甜,食之可长生不老。

赫拉克勒斯 (Heracles)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传为宙斯与世人珀耳修斯的外孙女阿勒克敏妮(Alcmene)交配所生,因具神奇大力,又被称为大力神。其母怀孕时,宙斯曾发誓保证,珀耳修斯家族所生的下一个男儿将为希腊统治者。天后赫拉出于妒忌而施术,促成该家族另一病弱男儿先出世,赫拉克勒斯反被命定将以臣仆身份而侍之。初生时,赫拉遣二毒蛇入其摇篮,赫拉克勒斯即奋力掐死之。成年后,曾将地母神盖娅之子安泰杀死。又在赫拉及该病弱统治者的迫害下,多次战胜猛兽妖魔。死后灵魂升天为神,与赫拉和解,并娶赫拉之女希珀(Hebe)为妻。在意大利半岛被奉为商贾的守护神,又被视为赐人好运及济危救难之神。

安泰 (Antaeus)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地母神盖娅同海神波塞冬所生之子。传为战无不胜的巨人,因他不论在战车或战马上力竭时,只要与地面一接触便能重新得力。后被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识破,奋力将其腾空举起而不使触地,待其力竭而杀死之。

库克罗普斯 (Cyclops)古希腊神话中的一种巨人。荷马史诗中称他们是穴居的独眼食人巨人,住在西西里岛西部。不懂法律和秩序,不怕神,不怕人。史诗《奥德赛》中载有关于他们的故事。赫西俄德所著《诸神谱系》(Theogony)称,他们是地母神盖娅和苍天神乌拉诺斯所生的3个儿子。属提坦诸神。为感激宙斯把他们从塌塌如斯释放出来,为宙斯制造雷电。后因宙斯用他们制造的雷电击毙神医阿斯克勒庇俄斯,被阿波罗全部杀死。他们作为工匠和建筑工的祖师而受到人们崇拜。

混沌 古希腊文(Chaos)的意译,含有“裂缝”、“张口”、“打呵欠”等意。古希腊神话中关于宇宙最原始状态的观念。赫西俄德所著《诸神谱系》(Theogony)称,“起初是混沌”。认为宇宙的最初形式是毫无秩序、不分个体事物的一整团混沌。然后从混沌中涌现出大地和厄洛斯。但他们非由混沌所生;由混沌生出的是厄瑞玻斯(Erebus,即黑暗)和夜。夜生出以太(Aether,即光亮的空气)和昼。夜然后又生出宇宙的阴暗、可怕方面,诸如梦、死、战争、灾荒等。后又产生黑暗的冥间和塌塌如斯等。古希腊宗教没有神灵创造世界的观念,更没有从虚无中创造一切的观念,认为一切皆从原始的混沌中生成。

赛奇 (Psychē)亦译“普赛克”。古希腊宗教观念之一。在荷马史诗中指“灵魂”。古希腊人认为,赛奇是动物生命的主体,是同活人形状完全一样的影子,人死后赛奇降到“阴间”居住,原与有意识的人之内在心灵和精神(希腊语thymos)不同。公元前6世纪这两个观念开始互相混同。俄尔甫斯教及后来的诺斯替教,都认为赛奇是人的内在灵魂,是先在和不朽的。古希腊民间传说,认为灵魂如蝴蝶,故常被人格化而作具有蝶翼的美貌少女。公元2世纪作家阿普列尤斯在所著故事《金驴》中将她描绘得比维纳斯更美,引起维纳斯妒恨,遣其子小爱神丘比特特选一最卑污男子为其对象,并激其恋慕该男子。当丘比特见到赛奇时,不禁对之心醉,乃将其移至僻远处所隐蔽,仅于不辨五指之暗夜与之相会,且告其切勿看到来会者面容,否则将产生大不幸。赛奇为好奇故,当丘比特熟睡时燃灯照视,见系小爱神躺在身旁而惊异。丘比特突然醒来,责之而逃遁。当赛奇遍地追寻时,被维纳斯抓获,命服苦役。尔后又以难题苛责:令其至“冥间”选一美女呈上。因其对丘比特忠贞不变而又后悔未遵其言,丘比特终于将其救出,并恳求丘比特赐助,终得允与赛奇结婚。

普赛克 即“赛奇”。

胡勃理斯 (Hubris)古希腊宗教观念。源于希腊文,意为“自恃”或“自以为是”。认为这是最大罪恶,如自感满足,必招神灵忌妒,因而遭神灵降祸。神话传说尼娥柏(Niobe)育有6男6女,自夸胜过仅生育阿波罗和阿耳忒弥斯二神的提坦女神勒托(Leto),激起众神之怒。阿波罗射死其6子,阿耳忒弥斯杀死其6女。尼娥柏痛哭返回故乡弗里吉亚(Phrygia),在锡福鲁斯山(Mt.Siphyrus,在今土耳其境内)变成岩柱。传该地一近人形之岩柱即是;每逢雪融季节,山水下流,即其泪水滴成。这类神灵惩罚自恃者的故事,在希腊宗教神话中甚多。

尼娥柏 见“胡勃理斯”。

查格留斯 (Zagreus)古希腊神话中的半神半人。据俄尔甫斯教神话传说,是宙斯和普西芬尼所生之子,被提坦诸神强行从其母怀中夺去,并杀而食之。宙斯用雷电击毙提坦诸神,从他们的死灰中诞生出人类。希腊宗教据此认为,人具有魔鬼(指提坦)和神灵(指查格留斯)的双重素质。在某些神话中,查格留斯被等同于狄俄尼索斯。

色克若普 (Cecrops)传说中阿提卡(Attica,雅典所在地区)的第一位国王。将当地居民分属12个公社,并创制婚姻、丧葬、财产、祭祀等制度,发明文字等。传说当雅典娜女神和海神波塞冬争夺阿提卡时,他担任裁判,并判决雅典娜胜利,因她所种第一棵橄榄树较波塞冬引进的马更有用。有学者认为,此神话反映了初入侵的印欧族希腊人(Hellenis)当时的观念形态;他们在接触到文化较高的原居民而逐渐由游牧向定居农耕发展的过程中,难免自发地感到须向被征服者学习,以辨别何种生产方式更好。其形象上身是人,下身是龙。在雅典卫城(处于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遗址下面)有他的神殿,据称其墓亦在该处。有的考证家认为,他原为雅典原居部落所崇拜的冥神或部落英雄。

阿马纵 (Amazons)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女战士国家及其成员。传该国只有妇女,没有男子,位于希腊边界以外的小亚细亚西部和北部,并经常同希腊人打仗。每年一次集体外出同邻近部落的男子交配。生出的男孩杀掉或归还给他们的父亲;女孩留下训练成女战士。主要工作是作战、农耕和狩猎,信奉战神亚力司和女神阿耳忒弥斯。随着希腊民族和文化的发展,以及地理视野的逐渐扩大,后期传说将该国的位置愈推愈远;先从希腊半岛移向小亚细亚,后又移向黑海边,最后终于移至不可寻见的遥远地方。近代学者认为,可能是古希腊同邻近母系制部落发生战争的神话反映。

海尔玛芙若狄透司 (Hermaphroditos)古希腊神话中的男女同体神。形象为一美貌而有丰满乳房的男青年,或为具有男性生殖器的阿佛洛狄忒。有学者认为,这种混合形象,可能反映了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换过程中,人们对神灵形象所具矛盾观念;或起源于原始人对人类的性功能在认识上的含糊不清。

赫尔墨斯 (Hermes)亦译“海尔梅斯”。古希腊神话中商贾和旅行者之守护神。传为宙斯与提坦诸神中阿特拉斯神(Atlas)的女儿玛娅(Maia)交配所生。又为繁殖神,对牛羊的繁殖和农作物的生长都起守护作用。来源不详。在神话中,他是大神们的信使,又是小偷和骗子。形象为足穿翼鞋,手拿仪仗,为诸神开路的使者;又常具勃举的男性生殖器。

海尔梅斯 即“赫尔墨斯”。

赫尔墨柱 (Hermae)亦译“海尔梅柱”。古希腊神话中的辟邪神柱。顶端置有赫尔墨斯神半身雕像的石柱或青铜柱,上面刻有勃举的男性生殖器。用作路标或边界线标志,有时也竖立在坟墓旁。一般具有辟邪涵义。损毁柱像被认为是亵渎神灵,须受惩罚。

海尔梅柱 即“赫尔墨柱”。

安菲亚劳 (Amphiaraos)古希腊神话中著名的预言家。参与攻打底比斯城的七英雄之一。据传他预先看到这次进攻必然失败,后果然应验。在溃败中受到忒拜人追逐,宙斯以雷电为他打开大地,使之连同战车、战马一起奔进“冥间”,免受敌军杀戮。从此他成为神灵,在他经过的路上,涌出了治病的泉水。人们为他建立神庙,祈求解梦,预测未来。在彼俄提亚和阿提卡省,都发现有安菲亚劳庙的遗迹。

阿克提昂 (Actaeon)古希腊神话中底比斯的著名英雄和狩猎者。在无意中看到阿耳忒弥斯女神洗澡,受到女神惩罚,变成一只鹿,被他自己的50条猎狗追逐咬死。人们常将其像竖立于岩石或山上,以防止过分炎热的天气。其故事常被采用于希腊悲剧和其他艺术作品中。

伊姆荷特普 (Imhotep)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医之一。原为古埃及第三王朝左赛王(Zoser,约公元前2800年)的宰相和建筑师,古希腊人称他“伊姆特斯”(Imuthes)。相传为设计建筑大金字塔的第一人。在古希腊时代被奉为神医而普遍受到崇拜。并被等同于阿斯克勒庇俄斯。形象为端坐而展开书卷的长者。

阿斯克勒庇俄斯 (Asklepios)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医之一。神话传说为阿波罗与宁芙仙女科朗尼斯(Coronis)所生之子。从喀戎学得医病和打猎的技艺。医治了许多病人,并能起死回生。宙斯害怕人类因他而长生不死,与神匹敌,乃用雷电将他击毙。

喀戎 (Chiron)古希腊神话中的医术之神。形象为人首马身。克洛诺斯神与海中仙女菲丽拉(Philyra)所生之子。居于佩良山(Mt.Pelion)下。智慧深邃,精通医术,许多英雄人物和神医由他抚养教导而成。后被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用毒箭射中。为救普罗米修斯而放弃长生不死。后成为人马星座星辰之一。

宁芙 (Nymph)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些住在山上、树林里、沼泽地、水泉江河边的低级女神(或仙女)。形象是美丽少女。性格善良。皆年轻不老,但非永生不死。

弥诺陶洛斯 (Minotaurus)古希腊神话中的牛头人身怪物。有几种不同传说。一说为克里特王弥诺斯(Minos)的王后帕西维(Pasiphaë)与海神波塞冬所生。另一说是帕西维与一公牛所生,此公牛为海神波塞冬赠给弥诺斯供其用作祭品者;弥诺斯不愿杀之,波塞冬乃诱使帕西维与之交配而生下牛头怪。弥诺斯禁之于迷宫,后为希腊英雄提修斯所杀。又一说称弥诺陶洛斯实为克里特迈锡尼宗教中的太阳神弥诺陶洛斯(后被称为牛头宙斯)。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在克里特岛弥诺斯王宫发现有“迷宫”遗址。

赫斐斯塔司 (Hephaistos)古希腊神话中的火神和冶炼之神。掌管火、火山、冶炼技巧和神奇手艺。可能出自亚洲的火山神。神话中为一瘸腿者,受到其他诸神的藐视。

荷马 (Homēros,约前9—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专事行吟的盲歌手。生于小亚细亚。相传著名史诗《伊利昂纪》(亦译《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亦译《奥德赛》)为他所作。这两部史诗记载了丰富的希腊神话传说、古代宗教观念等。关于荷马是否确有其人,他的生存年代、出生地点以及两部史诗的形成,争论很多,构成欧洲文学史上的所谓“荷马问题”。

赫西俄德 (Hesiodos,约前8世纪)亦译“赫西奥德”。古希腊诗人。略晚于荷马。代表作长诗《工作与时日》为劝诫之作,内容涉及善与恶,人类的历史、劳动、农事知识等,诗中夹杂不少神话传说。另有长诗《诸神谱系》(一说并非他的作品),叙述希腊诸神的世系与斗争。

赫西奥德 即“赫西俄德”。

犹希麦如 (Euhemerus,前340—前260)古希腊神话编撰家。生于西西里岛墨西拿(Messina,在今意大利境内),一说墨西尼(Messine,今希腊境内),据传曾在马其顿宫廷中生活。著有《神圣历史》,为带有哲学思想的传奇故事书,自称根据漫游各地时看到的古代碑文材料编成,公元前301—前297年间已有较广流传。运用古老的东方观点和方法,解释民间流传的神话。认为神灵是从人民崇拜的英雄人物和战争的胜利者中演化来的,或因征服者要求臣服者对之崇拜而形成。为上古时期对各种宗教进行客观研究的少数作家之一。多数宗教史学家认为,虽然其著作所述资料非全可靠,分析意见亦不全为人们接受,但仍不失为研究古代宗教,特别是研究古希腊宗教的珍贵文献。

阿普列尤斯 (Lucius Apuleius,约123—约180)亦译“阿普雷犹”。古罗马作家、哲学家。信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哲学。生于马道拉(Madaurus,在今阿尔及利亚)。就学于迦太基、雅典。曾游历地中海国家,对当时一些秘传宗教的入会礼仪有所了解,对埃及伊希斯女神的崇拜仪式尤感兴趣。著有散文故事《金驴》(用拉丁文写成),反映了古希腊、罗马的一些宗教观念,并将某些希腊神话加以改编转述。故事主要叙述一青年男子路悉乌斯(Lucius)被魔法变为驴的奇遇;后半部分叙述路悉乌斯经伊希斯的帮助而恢复人形,遂辗转参加了崇拜伊希斯女神和俄赛里斯的一些秘传宗教组织。并且描述了这些组织的秘仪和活动方式。书中所述丘比特和赛奇的故事为后世很多作家和美术家用作主题。另有《论柏拉图及其教学》,阐释柏拉图关于鬼魔的观念,认为鬼魔系介于神人之间的仁慈善良的活物。

阿普雷犹 即“阿普列尤斯”。

恩培多克勒 (Empedocles,前495—约前435)古希腊哲学家、诗人、秘传宗教的传播者。生于西西里岛的阿克拉加斯(今阿格里根斯)。相传是当地奴隶主民主派的领袖,但拒绝出任该城邦执政。自称具有神性。后成为传奇人物,传说他为证实自己是神以说服信徒,跃入埃特纳(Etna)火山口而死。所传教义与俄尔甫斯教相近,提出四根说,认为人皆具有神性,有罪之人需经历4万个季度和多次转生于各种活物的形体中,辗转于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之间,方得最后超脱,进入与神同住的永恒幸福境界。主张禁肉食,因肉食会将动物的灵魂引入人体以压抑神性。这类主张多表现于所著《论净化》中。但在另一著作《论自然》中,他又否认灵魂不死说。

俄尔甫斯 (Orpheus)古希腊神话人物。传为俄尔甫斯教创始人。相传为色雷斯王埃阿格鲁斯(Oeagrus)同艺术九神之 一、史诗的守护女神卡利娥珀(Calliope)所生。善歌唱和奏七弦琴,能用弹唱施行法术,使听者(包括人、神和动植物)入幻。主要事迹载于神话故事《金羊毛》中。相传在侍奉酒神的女徒们的一次狂欢祭仪中被撕成碎片吃掉。有时又与酒神狄俄尼索斯相混同。

俄尔甫斯教 古希腊秘传宗教之一。据传教祖为俄尔甫斯,出现于公元前7—前6世纪。相信人具有“属天”的“神性”及“属地”的“魔性”,将死后果报和灵魂转生的观念引入希腊。认为灵魂将根据生前的善恶而向高一级或低一级转生;转生多次才得解脱。持守信仰和仪规的目的在于使人努力多得神性而摆脱魔性。神秘崇拜仪式包括洁净礼、祭祀礼、圣餐礼等。以活的动物代表神。认为信徒撕吃活的动物即将神体吞入自身,从而取得神性。但主张节制肉食、饮酒和性行为。近人认为,是对原始野蛮的酒神崇拜的一种改良,使它从狂热的肉体沉醉和纵欲提升为精神上的满足。后期的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以及基督教,在某些方面曾受其影响。

毕达哥拉斯教 古希腊秘传宗教之一。传为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约前500)所创。始于意大利的克罗顿。毕达哥拉斯为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生于希腊萨摩斯岛(Samos)。所传教义与俄尔甫斯教相仿。相信灵魂转生,肉体是灵魂的监狱。但较俄尔甫斯教更具理智性。认为宇宙万物的根本是数,哲学可用来净化心灵,某些图形具有神秘意义;遵行其教义,灵魂最终将能同神灵契合为一;并规定参加者必须绝对忠诚、坚守秘密。男女信徒须持守严格的教规和生活纪律,财产交公而过共同生活,禁止吃肉、吃豆等。其学说对后世基督教神学有一定影响。

布奉尼亚 (Boaphonia)古希腊宗教仪式之一。指在雅典城为宙斯·普里尤斯(Zeus Polieus)举行的祭礼。让祭品雄牛自行走上祭坛吃谷,祭司杀牛后需躲藏一段时间;杀牛的斧头需受“审判”,然后投入河里。烤熟的牛肉分吃后,将剩下的牛皮用稻草塞满,然后扶立之,并使之背负耕犁。

俄姆法吉亚 (Omophagia)古希腊宗教秘仪之一。原意为“吃生肉”,源于希腊文ōmos(生的)和phagein(吃)。在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崇拜中进行。崇拜者狂欢舞蹈直到神智入幻,进而撕食活的动物甚至撕食活人。传说底比斯王彭透斯(Pentheus)的母亲是虔诚的酒神信徒,她在进行仪式时曾同一群女信徒一起将彭透斯撕碎。

巴克斯利亚 (Bacchanalia)古希腊宗教秘仪之一。带秘传宗教意味。对酒神巴克斯,即狄俄尼索斯淫荡崇拜仪式的拉丁文名称。后经由意大利南部传入古罗马。开始时仅由妇女参加,后期亦吸收少数男子,常在夜间举行。她们狂欢到神智入幻,进行不堪入目的放荡行为,列队咏唱赞美男性生殖器的颂歌而作狂舞。公元前186年罗马元老院下令严禁举行这种仪式,违者以死罪论处。根据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Titus Livius,前59—后17)记载,曾有7000人被处死。

庙宿 (Incubation)古希腊宗教仪俗之一。人们为了求得神灵启示或企求治病,在神庙中夜宿。一些其他古代宗教亦有此习。

特尔斐 (Delphi)亦译“德尔菲”。古希腊城邦。位于中希腊的弗西斯(Phocis)境内。古希腊宗教活动中心之一。以阿波罗神庙及神谕而著称。神庙周围有剧场、体育场等,还有称为地母“肚脐”的雕刻圆石。每年在此举行盛大祭神仪式、体育竞赛、演剧和音乐会等活动。阿波罗神庙拥有大量财产,控制该庙的祭司阶层在政治上具有很大影响。特尔斐也是十二城邦同盟的中心。公元4世纪后期,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Ⅰ,379—395年在位)禁止“异教”及神谕,该城遂衰落。

德尔菲 即“特尔斐”。

特尔斐神谕 位于中部希腊特尔斐的阿波罗神庙所发出的神谕。城邦、个人为公私到神庙征询意见,把问题交给阿波罗的中介女祭司皮提亚(Pythia),女祭司坐在三脚金鼎上传达神谕,她的回答模糊晦涩,事后可作附会的解释。

伊流欣努秘仪 古希腊秘传宗教伊流欣努派的一种秘密仪式。约公元前7世纪出现于雅典附近的伊流欣努(Eleusinian)。相传,农业女神得墨忒耳的女儿普西芬尼,被冥王哈得斯在宙斯纵容下掠至“阴间”为冥后。得墨忒耳寻遍天地不得,怒而降灾大地,使五谷不收。宙斯无奈,只得同意普西芬尼每年部分时间回到大地,与得墨忒耳团聚。又传,得墨忒耳寻找女儿时,路经伊流欣努,得到该地人民礼遇。她为了报答,授以农耕技艺,并令每年举行秘仪。参加者每年于普西芬尼回阳世期间,前往伊流欣努得墨忒耳神庙举行祭祀,祈求丰收及来世幸福;并举行演剧、宴会等活动。崇拜仪式和演剧等活动皆秘密举行,非该派人不得参加。参加者需经过严格的考察和接收仪式。该派及其秘仪一度具有很大影响。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以基督教为国教后,秘仪被作为异教活动而取缔。

海尔梅斯文学 (Hermetic Literature)后期古希腊宗教中的一种神秘主义著作。托名海尔梅斯·特里斯美吉斯托斯撰。内容包括神灵启示、通灵术、神学、哲学等,始出现于公元1—2世纪,后陆续增补关于天文与占星术、化学与炼金术、医药与法术等各种材料。用希腊文写成,部分内容有拉丁文译本。中世纪曾于欧洲各基督教国家继续流传。文艺复兴以来渐被视为荒诞不经之书而搁置一旁。近人认为它反映了希腊罗马时期意识形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宗教观念及活动情况,是研究古代宗教的重要古文献。

海尔梅斯·特里斯美吉斯托斯 (Hermes Trismegistos)古希腊宗教神秘主义著作海尔梅斯文学所伪托的作者名称。特里斯美吉斯托斯原为埃及神灵透特的希腊称号,意为“第三位至高神”。传为文字的发明者,又为一切文学艺术的守护神。此类著作常托称他是一切秘传神秘知识的传授者。

阿里塔罗吉 (Aretalogies)古希腊宗教中记述所传神灵和半神英雄所行美好神迹奇事的书。源于希腊文Aretai(美德)和Logoi(记述)。由信徒收集汇编,常附有对他们的崇拜仪式、信仰纲要等。此词有时也被用作贬义,指各种离奇怪谈。

秘传宗教 在少数成员中进行秘密传授的宗教。古希腊罗马时期曾流行于地中海沿岸各地。参加者须经严格的挑选、考验,被接纳后还须接受秘密的入会礼,然后才得聆听秘传的教义、教规和参加秘密举行的仪式,且皆不得外泄。教义和仪式一般都甚为神秘,有的还夹有残忍的或疯狂的举动。各种秘传宗教往往对性生活和膳食问题抱极端看法,并有严峻规定;有的必须参加纵欲狂饮,有的坚守禁欲和不准食用某些食物。参见“俄尔甫斯教”、“毕达哥拉斯教”、“诺斯替教”。

古罗马宗教 古代罗马人在基督教化之前的原有宗教。罗马人约于公元前10世纪在意大利半岛台伯河下游形成部落集团。初期流行自然崇拜,并相信众精灵的存在,对祖先亡灵亦有所崇敬。无庙堂和祭司。神灵多与农作物关系密切,例如,丘必特原为葡萄之灵,玛尔斯原为五谷之灵,狄安娜原为树木之灵等。缺乏拟人化的神灵形象和神话。前8世纪原始公社逐渐解体而形成城邦国家。前5世纪以来,更向各方面扩展,在同邻族的交往和斗争中,受到伊特鲁里亚宗教和古希腊宗教的影响。丘必特渐成主神,职能和形象与前者的主神丁尼亚(Tinia)及后者的主神宙斯相仿;维纳斯与前者的杜南(Tunan)及后者的阿佛洛狄忒相仿。其他诸神如玛尔斯、狄安娜等亦多受相应的希腊神灵形象的影响而有所变化。后期,在希腊影响下出现了一些宏伟的神殿建筑和神灵偶像。祭祀活动在家庭内多由父系家长主持,公众祭仪则由地方官员主礼。帝国时期,国家政权中设立了各级祭司官,皇帝兼任全国性的大祭司。此外,事奉火焰女神威斯塔的女祭司们则由皇帝特选的处女终身担任,战神玛尔斯的祭司“萨利”(Sali)亦为专职的宗教人员。与古希腊宗教相比,罗马人的宗教观念较少诗情感受和哲学玄想而注重宗教律法观念,严格遵守确定的仪节程式和规戒。后期,有些来自东方的宗教亦在帝国境内流传,如密特拉教、诺斯替教等。

丘必特 (Jupiter)亦译“朱庇特”。古罗马神话中的主神。原为意大利半岛雷、电、雨之神和“葡萄之灵”,后通过伊特鲁里亚宗教而传予罗马人。罗马城丘必特神殿中,供有他和朱诺、弥涅耳瓦、基林努斯、玛尔斯等的偶像。与朱诺、弥涅耳瓦构成一组三联神,又与基林努斯、玛尔斯构成另一组三联神。后又与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相混同。

朱庇特 (Jupiter)古罗马神话中最高的神。即“丘必特”。

朱诺 (Juno)古罗马神话中的“天后”,丘必特之妻。又与弥涅耳瓦、丘必特共被尊为“三联神”。来源不详,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伊特鲁里亚宗教的色彩。形象体现妇女的生命活力和性职能。后与古希腊神话中的赫拉相混同。

弥涅耳瓦 (Minerva)古罗马神话中的手工艺女神。被奉为手工艺的传授者和工匠的守护神。与丘必特、朱诺共被尊为“三联神”。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伊特鲁里亚宗教的色彩。后与古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相混同。

基林努斯 (Quirinus)古罗马神话中的主要神灵之一。原为萨宾人(Sabine,意大利半岛古代民族之一)的神。后与玛尔斯、丘必特构成一组“三联神”。职能不详。一说是“和平之神”。

玛尔斯 (Mars)古罗马神话中的主要神灵之一。原被奉为“五谷之灵”,后又成为农神和战神。具有伊特鲁利亚宗教的色彩;并与基林努斯、丘必特构成一组“三联神”。后被混同于古希腊神话中的亚力司。

贝娄娜 (Bellona)古罗马神话中的女战神。常与男战神玛尔斯并提。其神殿亦在玛尔斯神坛附近。罗马帝国时期被混同于弗里吉亚宗教中的女神玛。

维纳斯 (Venus)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和美神。原为意大利半岛的古老女神,传原具有繁殖神的职能。后被混同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阿佛洛狄忒。

丘比特 (Cupido)古罗马神话中的小爱神。维纳斯之子。形象为裸体小男孩,手持弓箭。传说被他的箭射中者,将对他所指定的对象倾心热爱不已。

狄安娜 (Diana)古罗马神话中的重要女神之一。起源甚古。其名原意为“光明者”。并为繁殖女神,尤受妇女崇敬。传原被奉为树木之灵,后又成为森林之神。有神坛建于蒂法塔(Tifata)山上的“圣栎丛林”。著名神殿建于阿里奇亚(Aricia,今属意大利)内米湖(Lake Nemi)畔的一个丛林间;该林则被命名为“丛林之王”。据传,原林主采折了一根树枝,被狄安娜的祭司以“亵渎圣林”之罪杀死,林产亦被女神的祭司剥夺而建神殿于其中。后被混同于古希腊神话中的阿耳忒弥斯女神。一说她原为月亮女神。

色列斯 (Ceres)亦译“刻瑞斯”。古罗马神话中的谷禾女神。源于意大利半岛远古宗教。又与罗马上古的大地女神德鲁·马特(Tellus Mater)相混同,并具冥神职能。其神殿建于罗马城阿文丁山(Aventine Hill)上。与另外两女神莉白(Liber)、莉白拉(Libera)组成“三联神”而受敬拜。

刻瑞斯 即“色列斯”。

安娜·佩然娜 (Anna Perenna)古罗马神话中的女神。来源不详。每年3月15日为其节日,届时举行各种娱乐。一说为伊特鲁里亚宗教对罗马女神刻瑞斯的别称。

拉尔 (Lares)亦译“户神”。古罗马神话中的家族神灵。被尊为交叉路口、田地交界处和房舍交接处的守护神。有人认为,原为远古罗马人的农田神灵;也有认为原系死者亡灵。其节期称作“户神节”。

户神 即“拉尔”。

户神节 (Compitalia)古罗马宗教节日之一。在每年12月底至次年1月初举行,以纪念户神拉尔。源于农村,仪式在各户田地的交界处举行;后渐城镇化,改在城镇各户房舍相交接处或交叉路口举行。节期内,各户按本户人口(包括奴隶)的数额,在举行仪式处的树上悬挂小木偶和小铃,以求去污消灾。

阿卡·拉然夏 (Acca Larentia)意为“户神之母”。古罗马神话中的女神。又传为阿尔沃弟兄的母亲,并为罗马城的始建者罗慕路斯(Romulus)和勒慕斯(Remus)的义母。原为神娼,又为母狼,曾以其乳哺育二义子成人。其节日在每年12月23日举行。

阿尔沃弟兄 (Fratres Arvales)古罗马神话传为阿卡·拉然夏的两个儿子。并传为上古罗马农神沙特恩祭司的始祖,后成为古罗马神话中农神祭司组织的名称,成员称阿尔沃祭司,负责主持每年5月间举行的求丰产仪式。组织曾一度衰亡,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前27—后14年在位)于公元前21年重整该组织,并将其改为皇族的祭司团。

沙特恩 (Saturn)古罗马神话中的农神。尤为谷种和耕作的守护神。可能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克洛诺斯神,通过伊特鲁里亚宗教的中介,最后传入罗马而变形为农神。罗马农神节于每年12月17日举行。

农神节 (Saturnalia)亦译“沙特恩节”。古罗马宗教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12月17日举行,以纪念农神沙特恩。节日期间人们互赠礼品并举行各种娱乐,奴隶亦得到一天的暂时自由;还常选出一名奴隶扮作国王,侍以丰盛酒宴,同时对他进行种种作弄。有人认为,这是上古宗教习俗的残余。当时在祈丰年祭农神时,先将作为祭品的人扮为国王,供以美食和嫔妃,任其尽情享乐一天,然后作为真国王和国人的替身,杀之以祭神。

沙特恩节 即“农神节”。

威斯塔 (Vesta)古罗马神话中的炉火女神。既为家庭的灶神,又为国家的火焰神,也是厨师和面包师的守护神。当时各城市都在市中心广场上设立威斯塔的圆形神坛,其炉火必须保持永不熄灭,否则将使国家遭受灾祸。由专职的女祭司守护。每年3月1日进行整个神坛的大扫除和神秘的补薪仪式;新补上的薪柴需由女祭司们亲手用两块木片相互摩擦生火而点燃之。这一天被视为不吉之日,一般人皆需慎重行事。女祭司皆由皇帝以大祭司身份亲自从10岁处女中选出。10年学艺,10年供职,10年传授技艺。40岁之前严格持守贞洁,犯者活埋处死。40岁后可还俗出嫁。每年7月9日为威斯塔节(Vestalia)。当日各家主妇列队赤脚巡行至市中心神坛,向女神祈求对家宅的护卫,并献以未经烧熟的祭肉。城中的厨师、面包师和磨坊主也参加祭礼。

善德女神 (Bona Dea)古罗马神话中的女神。传说本名芳娜(Fauna),但不常用。仅为妇女所崇拜。仪式常在首席地方官的宅第举行,由首席地方官夫人主礼,并由威斯塔的女祭司助礼。罗马城阿文丁山(Aventine Hill)有其神殿,男子不得进入。主要祭品为大母猪。还被视为医药女神,故神殿中种有各种药草,并置有驯化的蛇,其标记为一条“圣化”了的蛇。人形偶像左手执权杖,头戴用葡萄叶做成的花环,身边置一酒坛。

孤鬼节 (Lemuria)古罗马宗教节日之一。每年5月9、11、13日举行。认为在此期间,那些无亲人、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Lemures)将到世间侵扰人们的房舍,故需对他们供奉食品加以安抚。

密特拉教 (Mithraism)流行于帝国时期的古罗马秘传宗教之一。密特拉(Mithra)原为上古印度伊朗神灵之一,约始于公元前2000年,见于《梨俱吠陀》。琐罗亚斯德教兴起后不再被提及。后又有流传,并经美索不达米亚而西传。公元前67年传入古罗马。帝国时期,以其为主神而形成密特拉教。在士兵中传播较广,通过他们又在帝国边疆地区特别流行,从多瑙河到不列颠一带尤盛。因被视作不合法而秘密流传。在密特拉洞穴神坛(mithraea)中留有描绘宰杀神牛仪式的石雕,具有古伊朗风格。可能与求取新生命和丰产有关。洞穴神坛中还有狮头怪神的雕像,具有伊朗古代神灵楚尔凡的形象。入教者被分作七个等级。新参加者需经过严峻考验,以确定其胆量和虔诚。罗马帝国基督教化后,密特拉教始衰。所遗碑铭载有该教的神话故事、教义、礼仪和制度,其中不少与后来的基督教极其相似。有人推论,可能该教对早期基督教的形成曾产生一定影响。

诺斯替教 (Gnosticism)亦译“灵智派”、“神知派”。罗马帝国时期在地中海东部沿岸各地流行的一种秘传宗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比基督教的形成略早,盛行于2—3世纪,至6世纪消亡。主要由东方宗教与古希腊罗马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成分杂糅而成。认为物质世界不是至高神所创,而是低于他的一位“巨匠造物主”(Demiurge)所造。物质和肉体都是罪恶的,只有领悟神秘的“诺斯”(希腊语gnosis,意为“真知”),才能使灵魂得救。掌握这种真知的人被称为“诺斯替葛”(希腊语gnostikoi,意为“真知者”)。该教有些派别曾吸收某些基督教观念而形成“基督教诺斯替教派”,后被基督教正统派斥为“异端”。

巨匠造物主 见“诺斯替教”。

古代中国宗教

神话

盘古 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之神。三国吴太常卿(专管祭祀神祇的官)徐整著《三五历记》,说最初的天地混沌像个鸡蛋,盘古诞生了。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开辟。清澈的阳气成为天,混浊的阴气成了地。盘古在其中,一天有九个变化。他是天上的神,地上的圣人。天每天增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也每天长高一丈。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达到了高的极限,地达到了厚的极限,盘古也达到了高的极限。以后才有三皇和五帝。所以天和地相距九万里。据徐整所著的《帝王五运历年纪》说,盘古是古代的君主,龙首蛇身。他睁眼是白天,闭眼是黑夜。死后,头化为四岳,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血液化为江海,毛发化为草木。他身上的小虫子,碰到风,变化成天下的百姓。秦汉以来,盘古的故事广泛流传,特别流行于东南和岭南地区。岭南曾出现过盘古墓,方圆三百余里,据说是后人追葬盘古魂灵的地方。桂林也曾建有盘古氏庙。

三皇 中国上古时代三位帝王的统称。“三皇”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两汉之际,纬书《春秋保乾图》说有天皇、地皇、人皇,各九人。分别主管九州中的一州。亦有纬书说天皇有十二人,地皇十人,各自称王一万八千年。人皇九人,分管九州。各自建有城邑。经历一百五十世,合计四万五千六百年。人皇以后,有九龙氏、燧人氏、大庭氏等,相继统治天下。《春秋运斗枢》则说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洛书甄耀度》说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礼含文嘉》说伏羲、神农、祝融为三皇;托名孔安国的《尚书传》说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唐代,由于《尚书传》被认为是《尚书》的最好注本,孔颖达根据《尚书传》作《尚书正义》,成为国家确定的注释《尚书》的定本,《尚书传》之说遂得到后世儒者的普遍承认。唐代曾建庙祭祀三皇。元代将三皇作为医学鼻祖,命各地建庙祭祀。明清两代,三皇被作为国家正式祭祀的帝王神祇,在帝王庙居首。

五帝 中国上古时代五位帝王的统称,后被儒教所吸收。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都祭祀五帝。但五帝是谁,说法不一。秦国祭祀伏羲(太昊)、少昊、黄帝、炎帝。汉代加上颛顼,共五位。司马迁写《史记》,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秦汉尊之为上帝。以黄帝为中心,分别是东方青帝太昊,南方炎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中央黄帝。两汉之际,纬书为五位上帝创造了两套名号,后来的国家祭祀采取了其中之一,认为天上的五帝是五行和五方之帝,分别称青帝灵威仰,炎帝赤熛怒、白帝白招矩、黑帝叶(或汁)光纪、黄帝含枢纽。原五帝被称为五人帝,不再具有上帝的资格。到明代,取消五帝祭祀,五人帝在国家的帝王神中,排在三皇之后。

有巢氏 一般认为是比燧人氏还早的古代帝王。他的功绩主要是发明了在树上筑巢,使人类可以躲避野兽侵害。

燧人氏 一般被认为是继三皇之后较早的古代帝王。他的主要功绩是发明钻木取火,是人类制造火种的开始。类似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

伏羲氏 亦作“庖牺”、“宓戏”等。上古最著名的帝王之一。传说他的母亲是华胥国的姑娘,在雷泽踩了一个大脚印,因而怀孕,在成纪生下他,“龙首蛇身”,姓风。其功绩主要是发明了八卦,教人们预测吉凶。《易传》说他仰面观察了天文,俯身观察了地理,观察了鸟兽身上的花纹和相适应的地理环境,又观察了自身和各种事物,于是创作了八卦,象征万事万物的状况,以此来探测神明的意志。他用绳子织成罗网,教人们打猎捕鱼。猎获的鸟兽丰富了厨房的食物,故又被称为“庖牺”。他制定了婚姻的礼仪,使人类走向文明。在汉代的画像中,他手执圆规,人首蛇身,被古代数学家作为数学的发明者。从宋代开始,儒者们认为伏羲是“继天而王”,即继承上天的意志来治理天下百姓的最早的帝王,因而在帝王庙中作为三皇之一排在首位。

女娲 上古帝王之一。一般认为是女性。相传她烧炼五彩岩石,修补坍塌了的天穹,并且用黄土造成人类。《淮南子》说,上古时候,天的四根梁柱损坏了,九州大地断裂了。天不再能完全覆盖大地,地不再能承载一切。大火到处燃烧而不熄灭,大水到处泛滥而不收敛。凶猛的野兽猎食强壮的民众,残忍的猛禽捕杀老人和儿童。于是女娲烧炼了五彩的石头修补了苍天,斩断了巨龟的四足做了天的梁柱。焚烧野草,用灰烬止住了连绵不息的涝灾,于是民众生活安定。《风俗通》说,天地开辟的时候,没有人类。女娲抟捏黄土创造了人类。由于工作辛苦,力不从心,就把绳子丢进泥中,用手搅动。飞溅的泥点也成了人。那些用黄土抟捏的成了富贵者,那些由泥点形成的就成了贫贱者。也有传说,女娲是伏羲的妹妹,当时世界上只有他们两个人,于是不得已兄妹结婚,产生了后来的人类。在汉代画像中,女娲人首蛇身,手执方矩,和伏羲相对交缠。女娲作为古代帝王之一,许多地方都宣称有她的坟墓,并且建庙祭祀。但由于她被认为是女性,故从明代起,帝王庙中不再有女娲的地位。

无怀氏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与“葛天氏”相对。一说生于怀城(今河南武陟西陶镇古城),定都于象城(今河南舞阳县东北)。《管子·封禅》:“昔无怀氏封泰山。”尹知章注:“(无怀氏)古之王者,在伏羲前。”后世将他的统治视为理想社会。晋陶潜《伍柳先生传》:“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宋罗泌《路史·禅通纪三》:“无怀氏,帝太昊之先。其抚世也,以道存生,以德安刑……当世之人甘其食,乐其俗,安其居而重其生。”

葛天氏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与“无怀氏”相对。一说因其部落利用葛的植物纤维织布,故名。在位时人民安定,被后人尊为乐神。其部落驻地在今河南长葛市,后世将他的统治视为理想社会。葛天氏部落不仅是乐舞的发明者,也是织布、穿衣的发明者。参见“无怀氏”。

神农氏 亦称“炎帝”。上古帝王之一,被认为是农业的发明者,并对医药学有卓越贡献。《易传》说神农氏是继伏羲氏之后、在黄帝之前兴起的帝王,他发明了耒耜(翻土的农具),教天下人使用;又教人民开展集市贸易,使天下的货物得以流通。《淮南子》说,古人仅会采集树木的果实和捕捞鱼蚌,因而多有疾病。于是神农教民众播种五谷,并且考察了地形的高下和土壤的肥瘠,品尝百草的滋味和水泉的甘苦,教民众知道哪些可以食用。他曾经一天遭遇七十次毒素侵害。由于他品尝百草,后世也将其作为医药的鼻祖。著名的医药学著作《神农本草》,即托他的名字所作。有人认为神农和炎帝是两个人,但古代公认神农就是炎帝,并且作为三皇之一,在帝王庙中享受古代国家的祭祀。

炎帝 即“神农氏”。

黄帝 上古帝王之一。姓公孙,名轩辕,称轩辕氏。由于他是有熊氏国君少典之子,又被称为“有熊氏”。又说他长期居于姬水,故为姬姓。传说诞生时就有神迹。炎帝神农氏末年,天下大乱。轩辕整顿军队,收编诸侯,乘势而起。与炎帝决战于阪泉旷野获胜,即代替神农氏成为天子,称黄帝。诸侯蚩尤不服,黄帝又调集诸侯,与蚩尤在涿鹿决战。黄帝得应龙(带翅膀的龙)、旱神天女魃等助战,对蚩尤发动攻击,蚩尤战败被杀。黄帝安定天下后,建立各种制度,使天下得到治理。他发明舟船,驯服牛马,便利人员往来和货物的流通。让人们加固门户,让巡夜人用梆子进行报警,防备那些盗贼。发明了杵臼,使人们可以加工粮食;发明了弓箭,震慑天下,保持了天下的安定。黄帝还令伶伦采取嶰谷之竹,根据凤凰的鸣声做成十二音律。又铸造十二口大钟,创作名为《咸池》的乐曲。从此乐声得以和谐。据《庄子》说,黄帝是一个“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导致尧舜终生辛苦的帝王。司马迁作《史记》,把黄帝作为中国历史开端的第一位人物。秦汉时期,在国家祭祀的五位上帝中列“中央帝”,最为尊贵。后世儒者用新创的五位上帝名号代替以轩辕黄帝为首的五位上帝,黄帝等遂降为“五人帝”。因秦汉时黄帝最尊,故汉代出现许多托名黄帝的书。《汉书·艺文志》所载有二十种。其中以《黄帝四经》、《黄帝内经》最为著名。道教也把许多道经托名黄帝,如《黄帝阴符经》等。司马迁作《史记》,把尧舜开始的帝王世系,都要追溯到黄帝。而把周边的民族则追溯到炎帝。于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汉族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据说黄帝死后葬在桥山,位于今陕西省黄陵县。作为三皇之一,在帝王庙中享受古代国家的祭祀。

帝俊 上古帝王之一。有学者认为他是商朝皇室的祖先。在《山海经》中,他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帝。他是众多神人的父亲,也是太阳和月亮的父亲。《山海经》说十个太阳是他与妻子羲和所生,十二个月亮是他与妻子常羲所生。是他把“彤弓素矰”赐予善于射箭的羿,让羿去“恤下地之百艰”,帮助那些弱小的国家。于是羿射杀了危害人民的大野猪和大蛇。

颛顼 上古帝王之一。系高阳氏,黄帝之孙。一说是昌意之子,一说是少昊之子。他的最主要的功绩,是“绝地天通”。说是少昊氏统治时期,诸侯互相攻击,天下动乱。民众和神祇混杂在一起,人人都企图和神祇相通,无法对他们进行区别。人神之间没有信义。民众为祭祀耗尽了财物,却仍然得不到神祇的佑护。于是民众常常背弃和神的盟约。神没有威望,还常常骚扰民众,行为恶劣。灾害频繁发生,民众都活不到应有的寿命。于是颛顼命令他的孙子南正重上天,管理天上的事;命令他的另一个孙子火正黎在地上,管理地上民众的事。使民众和神祇各自回归自己原来的地位,不要互相侵犯。这就是绝地天通。后作为五帝中的“黑帝”,享受国家的祭祀。

共工 古代神话人物。一说为古代帝王之一,一说为管理水利的官名,名康回。或说共工就是人名。相传颛顼争夺帝位失败后,发怒而撞倒不周山。从此,擎天的柱子折了,系地的绳子断了。于是西北方的天变得高了,日月星辰都往西北移动;东南方的地陷落了,所以水涝和灰尘都向东南流动。或说共工作为水官,曾经用堵塞的办法企图制止洪水泛滥,结果造成水灾,被颛顼处死。或说共工的儿子勾龙,因为能够治理洪水,使土地不被淹没,被称为“后土”(土地的君主),祀为社神。

羿 亦称“后羿”。古代善于射箭的英雄。《淮南子》说帝尧时代,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烤焦了庄稼,烤死了草木,民众没有食物,“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这些猛兽都出来祸害百姓。于是尧帝命令羿将凿齿杀死在畴华的原野,把九婴杀死在凶水之上,把风神射死在青丘的湿地,在洞庭湖杀死了猰貐,斩断了修蛇(长蛇),在桑林擒获了封豨(大野猪),并射落了十日中的九个,从此天上只剩下一个太阳。《山海经》则说是帝俊赐予羿红色的弓和白色的箭,让他去为地上的民众除害,帮助弱小的国家。有人认为这是两个人,而羿是古代善于射箭者的名称,等于“神箭手”,凡是善射者都可以称为羿。有穷国的君主因为善射,称为后羿。但儒者一般认为,羿就是尧时善射者的名字,做了有穷国的君主。

后羿射日 上古传说中后羿射落九个太阳的故事。详见“羿”。

嫦娥 一作“恒娥”。后羿之妻。《淮南子》载,羿请求西王母赐给长生不死的药,恒娥偷吃了药跑到月亮上,这是“嫦娥奔月”故事的开端。后人为避汉文帝刘恒之讳,先将恒写为“姮”,又将姮改为“嫦”。东汉时,张衡《灵宪》说嫦娥从此托身于月,成为蟾蜍。一般人认为,嫦娥成为月亮的精灵。后人又增加砍伐桂树不止的吴刚,用玉杵捣药不停的玉兔,使嫦娥的故事日益完整。后世文人的诗文,常作为吟诵的素材。

西王母 上古神话中的昆仑山女神。《山海经·西山经》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住在昆仑山(或称玉山)的洞穴里,有三只青鸟为她取食。《穆天子传》说周穆王西游,西王母在瑶池上宴请穆王。他们互赠礼物,交替诵歌,非常快乐。在《汉武帝内传》里,为一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并把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赐给武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多有西王母的形象,是个美丽的女神,其配偶为东王公。有一只大鸟,面向南张开翅膀,左边盖着东王公,右边盖着西王母。西王母每年一次,通过大鸟的翅膀和东王公相会。他们二人后都成为道教的神仙。

牛郎织女 由牵牛星和织女星演化的神话人物。《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汉代演化为古诗《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后人多有拟作。晋陆机《拟迢迢牵牛星》有“牵牛西北回,织女东南顾”句。后来牵牛星演变为放牛郎,织女被说成是天帝之女。他们相爱成婚,但遭到天帝的反对,命令织女返回河东,或返回天上。一年只允许他们在七月七日夜里通过天河相聚一次。每年这天晚上,所有的鸟鹊都聚集到天河上,为他们搭起鹊桥。故事中,西王母被塑造成恶婆婆的形象,是拆散牛郎、织女婚姻的执行者。

重黎 上古管理天地的神或天文学家。《山海经》和《国语》记载,重黎是颛顼帝之孙,老童之子。颛顼帝命令南正重上天,管理天上神的事;火正黎下地,管理地上民的事,并且负责管理日月星辰的运行。因而重黎是两尊神。《左传》说重是少昊之子,黎是颛顼之子。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说重黎是颛顼重孙,曾为帝喾高辛氏火正。共工氏作乱时,由于作战不力,被诛。其弟吴回代为火正,是楚人的祖先。《史记·天官书》又说重黎是最早的天文官名,到帝尧时,天文官名改称羲和。司马氏就是重黎的后代。后人一般多认为是重和黎两个人,是最早的天文官员。

羲和 上古神话人物。《山海经》说羲和是帝俊之妻,十个太阳的母亲。《尚书·尧典》说羲、和分别是尧时的两个天文官员,分别继承重和黎的事业。后来羲和合为一官,负责天文事务。屈原《离骚》说羲和是太阳的驭手或管理者。

刑天 上古一位失败的英雄神。《山海经》载:“刑天与帝(黄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戚,斧头。这是一位失败后仍然坚持斗争的形象。晋陶潜《读山海经》诗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句,赞扬这两位英雄。

精卫 神鸟名,炎帝之女所化。《山海经》载:“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是一位复仇的女英雄形象,也是一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形象。后人常以“精卫填海”赞颂锲而不舍、奋斗不息的斗争精神。

精卫填海 见“精卫”。

夸父 上古神话人物。《山海经》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又说夸父两耳挂两黄蛇,两手握两黄蛇。和日影竞走。一直走到太阳下落的禺谷,饮黄河水,感到不足。又要去大泽饮水。没有走到,死在禺谷。又说他是被应龙所杀。邓林,后人一般认为是桃林。

夸父逐日 见“夸父”。

应龙 有翅膀的、会飞的龙。《山海经》中,是黄帝的下属。相传它杀死了和黄帝作对的蚩尤,还杀死了夸父。但从此不得再回天上,就住在南方,故南方多雨。后人传说大禹治水时,应龙以尾巴划地,导水入海。

通称“旱魃”。上古旱灾之神,天帝之女。相传她制止了蚩尤所制造的大风雨,帮助黄帝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从此不得再回天上,就居住在北方,故北方经常干旱无雨。

汤谷 一作“旸谷”,亦称“温源谷”。上古神话中太阳居住之地,传说谷中有一棵扶桑树,下面是水,太阳们在水中洗浴。九个太阳在下枝,一个太阳在上枝。一个太阳刚回来,另一个太阳就从这里出去。太阳都被驮在乌鸦的背上。

旸谷 即“汤谷”。

虞渊 即《山海经》所说的“禺谷”,太阳白昼运行的终点。《淮南子·天文训》载,太阳出于旸谷,在咸池洗浴,用扶桑树掸去身上的灰尘,这时候是“晨明”。登上扶桑树,又将前行,这时候是“朏明”。到达曲阿,是“旦明”。到曾泉,是“早食”。到桑野,是“晏食”。到衡阳,是“隅中”。到昆吾,是“正中”。到鸟次,是“小还”。到悲谷,是“时”。到女纪,是“大还”。到虞渊,是“黄昏”,太阳休息。

蒙汜 太阳落入的地方。《楚辞·天问》:日“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扶桑 太阳栖息的树,在汤谷内。后人有说其树很大,高数千丈,大二千围,在东方大海之中。参见“汤谷”。

三足乌 象征太阳的神鸟。《山海经》中,乌是负载太阳运行的鸟。屈原《天问》中,后羿射日,同时也射中了乌鸦:“羿焉彃日,乌焉解羽。”汉代纬书《春秋元命苞》说日中有三足乌:“阳数起于一,成于二。故日中有三足乌。”李善注:“日有三足乌者,乌者阳精。”司马相如则认为三足乌就是青鸟,西王母的使者。后世多以三足乌作太阳的代名词。

玉兔 月亮中的兔子。屈原《天问》说月中有兔:“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夜光,指月亮。“顾兔在腹”,就是说月中有兔。后世遂发展为月中有玉兔。

防风氏 上古神话中的山川之神。《国语·鲁语》载,大禹有一天在会稽山召集诸位山川之神开会,守封嵎山的汪芒国君主防风氏迟到,被大禹处死。防风氏身材魁梧,有三丈高,他的一节胫骨就装满了一辆车子。他的骨头在春秋时被发现。由于孔子认出是他的胫骨,故此事被儒者信以为真。

上古治水失败的英雄神。颛顼的儿子,大禹的父亲。《山海经》载,当时洪水滔天,鲧偷了帝的息壤治理洪水。由于他不等待帝的命令,所以帝就命祝融在羽山郊外将鲧处死。有说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用吴刀分割,遂化为黄龙。《国语》说鲧化为黄能。能字下三点,即三足鳖。据《尚书》,则是帝尧时洪水泛滥,诸侯们都认为鲧能够治理洪水。鲧用堵塞的办法,九年还没有成功。于是尧帝任用舜管理国家。舜处死了鲧,让他的儿子禹治水,果然水患平息。《世本》记载,是鲧发明了筑城。城墙也有防水作用,但防不住大水。

息壤 一种可以自我生长的神土。传说鲧曾偷窃帝的息壤治理洪水,被帝处死。参见“鲧”。

愚公 古代神话人物。刘向《说苑》载,齐桓公时,一位住在山谷里的老汉卖掉自养母牛产的牛犊买回了一匹马驹。一位年轻人说,母牛不会产马驹。诬告老汉的马驹是偷的。官府就把马驹判给了那位年轻人。老汉就让年轻人把马驹牵走了。邻居都说这老汉傻,于是他住的山谷也被称为“愚公谷”。此事传到齐桓公那里,管仲劝齐桓公整顿司法。到《列子》一书,此事演化为愚公住在太行、王屋山下,由于山在河阳(今河南孟州)之北,故称北山愚公。九十多岁了,感到山的阻挡使他出入不便,于是率领子孙们要挖出一条通道。住在黄河湾的智叟认为他如此年老,不可能完成,挖山是愚蠢的。他说他死了还有子孙,子孙还有子孙。子子孙孙挖个不停,总有一天会挖通的。上帝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就派了两尊大力神把山搬走了。今天所说的愚公,多指北山愚公。

参辰 上古神话中两尊星辰神。本是帝喾高辛氏的两个儿子阏伯和实沈。他们住在旷林,互不服气,天天刀枪相向。帝尧很不高兴。于是把阏伯迁到商丘,管理辰星,即心宿中的大火星,后来成了辰星即大火星之神。把实沈迁到大夏,主管参星,后来成了参星之神。两个星座在天上遥遥相对。一个白天出来,一个晚上出来,无法见面,因而避免了两家的战争。

湘君 又称“湘夫人”。上古神话中的贤惠女神。《山海经》载: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帝之二女,一般认为就是帝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她们都是舜的妻子。屈原《九歌》有《湘君》、《湘夫人》,有人认为湘君就是帝之二女,有人认为湘夫人是帝之二女,湘君应是舜。也有人认为湘君指娥皇,湘夫人指女英。后来多以湘君就是帝之二女,洞庭或湘江之神。因为舜到南方视察没有回来,死在了南方,埋葬在当时叫做苍梧地界的九嶷山中。帝之二女寻夫到了湘江,非常悲痛,哭泣的眼泪洒在竹子上,斑斑点点,从此南方有了斑竹。由于二人是帝的女儿,又称“帝子”。毛泽东《答友人》词“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即指此事。

湘夫人 即“湘君”。

凤凰 亦称“凤鸟”。上古神话中的神鸟。《山海经》载,该鸟身有五彩,自歌自舞,它出现的时候,天下就会安宁。后来的文献又说该鸟“鸡头、鹳颔(或燕颔)、蛇颈、龟背、鱼尾”。雌的叫凰,雄的叫凤。它身材高大,飞得既高且远,而且只落在梧桐树上,只吃竹的果实,只饮醴泉的水。有说凤凰有五类。赤色多的是凤凰,黄色多的是鹓雏,青色多的是鸾鸟,紫色多的是鸑鷟,白色多的是鹄,即天鹅。还有一种称“鹔鷞”。由于说凤凰的出现表示天下太平,汉代开始,儒者们就把凤凰的出现作为上帝对君主的表彰。因而凡是色彩鲜艳的大鸟,如孔雀、天鹅一类,也被当作凤凰,故有青凤、赤凤、白凤、紫凤、黄凤之说。

上古神话中的神兽。《山海经》中,龙是神人乘坐的交通工具。东方神勾芒、南方神祝融、西方神蓐收,还有河神冰夷、夏朝君主启,都以龙为乘坐工具。《周易》“时乘六龙”。屈原《离骚》:“驾八龙之婉婉。”据《左传》,则虞舜时就有豢养龙的豢龙氏,驯化龙的扰龙氏和驾驭龙的御龙氏。龙因形态不同,称号也不同。带翼的称“应龙”,有角的称“虬龙”,有鳞者称“蛟龙”。也有人认为蛟是鳄鱼,有四足;或通鲛,即鲨鱼,大即为龙。古人常常龙蛇并称。这些动物的形象,都影响了龙的形态塑造。依颜色,则有黄龙、黑龙、赤龙、青龙、白龙的区分。和凤凰不是专指一种鸟一样,龙也是与水相关的许多较大动物的通称。上古以来,龙即被神化。最早的代表是应龙,帮助黄帝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那时已明确龙和雨水的关系。《山海经》载,如果大旱,造一个应龙的形象,天就会下雨。汉代,董仲舒创造了类似的“土龙求雨法”,即造一条土龙,以一定方式,使龙的阴气感动天上的阴气,就可以使天下雨。王充坚决反对这种方法,认为它是无效的。同时也坚决反对龙是神兽、可以乘雷雨升天的说法。据王充《论衡》,汉代已经把龙塑造成“马首蛇身”的形象。唐代正式把龙与猫、虎等作为年终祭祀的神。宋代则正式把龙作为可以致雨的神兽,列为国家祀典,有五龙庙、九龙堂等建筑。从明代开始,龙开始作为天子的象征。龙作为天子象征的观念一直延续到清代灭亡。同时,历代也不断有现实的龙出现。《左传》载,春秋时,郑国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汉代,龙出现的情况更多,多被作为吉祥的标志。龙在中国古代,始终介于神兽和真实野兽之间。作为神兽,从明代开始,才无人敢于对龙进行亵渎。作为普通野兽,则龙是多种与水相关的大型野兽的统称。

麒麟 上古神话中的神兽。传说该兽“麋身、牛尾、一角”(《说文》),行为高雅。《广雅》说该兽“含仁怀义,音中钟吕。步行中规,折还中矩。游必择土,翔必后处。不履生虫,不折生草。不群居,不旅行,不入穽陷,不罹罘网。”当天下太平、君主的恩德普及到鸟兽时,它就会出现。春秋末年,一只麒麟被人捕获。孔子泪流满面,感伤地说:您为什么来呢,为什么来呢!并因此停止了《春秋》的写作。宋代,孔子后人所作的《阙里世系》说孔子未生时,有麒麟在孔子家乡阙里口吐玉书,上写“水精之子,继衰周而为素王”。孔子母亲颜氏很奇怪,用丝绸拴住麒麟的角,过了一夜,麒麟走了。颜氏怀孕,生下了孔子。这种说法,后来被画成图画,刻于曲阜孔庙。

上古神话中的神兽。古人相信龟能长寿千岁,并能先知,所以用龟甲预卜未来。同时也用蓍草占卦。并且认为,蓍草下面,一定有神龟在守护。

四灵 四种神灵动物。《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圣人把鬼神作为弟子和下属,“鬼神以为徒”;把四灵作为畜养的牲畜:“四灵以为畜”。当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时,天上就会降下甘露,地上就会出现醴泉(甜美的泉),黄河里就会有龙马献上河图,凤凰、麒麟会出现在城郊,龟龙就会出现在宫中的水池里。其余的鸟卵兽仔,人们都可以随便观看。所以后来的国家把凤凰、麒麟和龙的出现作为上天对于皇帝进行表彰的祥瑞。

玄武 即“乌龟”。《礼记·曲礼》说,天子行兵,“前朱乌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指四种旗帜。因为乌龟有甲,象征防御的功能,所以画有乌龟图案的旗帜放在军阵之后。汉代纬书认为,旗上所画的这四种神兽,分别是四方的精灵。后来将这四方精灵推广,指称天上的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分别称青龙(东方七宿)、朱雀(南方七宿)、白虎(西方七宿)、玄武(北方七宿)。后来又推广到城池、宫殿建筑的称呼,推广到神祇或重要人物出行的仪仗和设施。宋代为了避先祖之讳,将玄武改为“真武”。后被道教吸收为神灵。

朱鸟 神鸟。亦称“朱雀”,即周文王时的赤乌、赤鸟。汉代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引当时的《今文尚书·泰誓》篇文字说,周武王伐纣时,“白鱼入于王舟,有火覆于王屋,流为乌”。乌,《墨子》作赤鸟:“赤鸟衔珪,降周之岐社”。《吕氏春秋·名类》作赤乌:“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周社,周人祭祀社神的祭坛。《尚书大传》说是周武王伐纣时,带兵到了孟津:“有火流于王屋,化为赤乌,三足。”此事被司马迁采入《史记·封禅书》,说“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因此,赤乌或朱鸟、朱雀就成为战争胜利的象征,《礼记·曲礼》说天子出征时,前面引导的旗帜上要画上朱鸟的图案。也有说是一只大赤乌口衔谷种落在周武王住的屋子上:“《尚书传》言,周将兴之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者。”(《春秋繁露·同类相动》)后被道教吸收为神灵。参见“玄武”。

青龙 神兽。东方的精灵。天子出征时,左边的旗帜上要画青龙图案,称“左青龙”。后被道教吸收为神灵。参见“玄武”。

白虎 神兽。西方的精灵。天子出征时,右边的旗帜上要画白虎的图案,称“右白虎”。后被道教吸收为神灵。参见“玄武”。

简狄 有娀氏之女,帝喾高辛氏的次妃,商代始祖契的母亲。她在水中洗浴时,一只燕子产卵落入水中,她吞了这枚燕卵,怀孕生下了契。《诗经·商颂·玄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的诗句。契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提拔为管理民众的司徒之官(相当于宰相),封于商地,成为殷商的始祖。这个故事也被司马迁采入《史记·殷本纪》。

女歧 古代无性生子的神女。屈原《天问》:“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即女歧没有性生活,怎么有了九个儿子。后人注释认为,女歧是神女,所以没有结婚生了九个儿子。

姜嫄 炎帝的后人,帝喾高辛氏的正妻,周朝始祖弃的母亲。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到郊外去祭祀神媒“喾禖”。路上踩了一个大脚印,感到身体异常,于是怀孕,生下了一个儿子。姜嫄觉得没有交媾而生下的儿子,不正常,于是把儿子抛弃在路上。牛羊路过,都不践踏这个孩子。又扔到山上,山中有人抚养。又扔到沼泽中,鸟儿用翅膀覆盖着他,并且给他吃的。姜嫄感到奇怪,才知道这是上帝之子。于是又抱回家抚养。因为被抛弃过,所以取名“弃”。长大后,特别有种庄稼的才能,于是帝尧任命他为“后稷”,即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姬姓。周文王、周武王是他的后人,取代了商朝的天下,做了天子。

昆仑 传说上帝在下界的都城,在中国西部。《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神陆吾的形象是“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其任务是“司天之九部”和管理上帝的园林。上面有兽叫“土塿”,像羊,四角,能吃人。有鸟名“钦原”,像黄蜂,大如鸳鸯,能螫死鸟兽和树木。有种鹑鸟,管理上帝的服装。有树叫“沙棠”,黄色的花、红色的果实,味道像李,吃了不怕水淹。有草名“薲草”,形状像葵,味道像葱,可以解除疲劳。黄河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无达山。赤水从这里发源,向东南流入泛天年的水中。洋水从这里发源,向西南流到丑涂山,黑水从这里发源,向西流入大杅山。山里多有怪鸟怪兽。《山海经·海内西经》又说,昆仑山方圆八百里,高有万仞。下面有鸿毛也要下沉的“弱水”,弱水之外有可以烧毁一切物体的炎火。上面有大树,高四十尺,粗五围。每一面有九口井,白玉做成栏杆。每面有九座门,门口有开明兽守卫。开明兽大小像虎,有九个头,都是人的面孔,向东立于昆仑山上。开明兽西,有凤凰、鸾鸟,都头载蛇,脚踏蛇,胸前有赤蛇。开明兽北有肉珠树,有五彩的玉树,有赤色的玉树,有可以使人不死的树,有使人聪明的树。开明兽东有巫彭、巫阳、巫凡等巫者,他们拿着不死药,围着“窫窳”的尸体。窫窳蛇身人面,是被贰负臣杀死的。开明兽南有六头的蛟,有蝮蛇,有各种树。所有的神祇都住在昆仑山上,他们住在四面八方的岩石上,住在赤水岸边。有一种神,人面虎身,身上的花纹和尾巴都是白色的。有人,住在洞穴里,载胜,虎齿,豹尾,名叫“西王母”。山上,什么物品都有。惟有仁德之人,或者像羿一样有才能的人,才可能登上昆仑山。《禹本纪》说昆仑山高二千五百里,日月行到这里都要避开,被挡住了光明。上面有醴泉、瑶池。后来有说昆仑山高三千五百里,也有说高一万一千里、一万九千里等。上面有琅玕、玉树,有增城九重,城中有昆仑宫。有黄金造就的城墙,城墙上有五座金台,十二座玉楼。那里是天地的中心,有铜做的擎天柱,围长三千里。这些神话,都发源于《山海经》。

悬圃 位于昆仑山顶的上帝的园林。屈原《天问》:“昆仑悬圃,其居安在?”《淮南子》说昆仑山再往上走一倍的高度,是阆(凉)风山。再往上走一倍的高度,就是悬圃。登上悬圃,就能成为神灵,能役使风雨。再往上走一倍的高度,就是上帝的住处了。汉扬雄《甘泉赋》:“配帝居之悬圃兮,象泰壹之威神。”庄忌《哀时命》赋:“愿至昆仑之悬圃兮,采钟山之玉英。”

弱水 没有任何浮力、连鸿毛也飘不起来的河流。《尚书·禹贡》有“弱水既西”,禹“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即弱水向西流,所以大禹引导它灌入沙漠,不成水害。一般认为弱水在今甘肃境内,流入今青海境内或更远。《淮南子》说昆仑山下有弱水,无法涉渡,所以一般人到不了昆仑山上。后来又有五六种关于弱水的说法,争论颇多。

瑶池 《禹本纪》说昆仑山上有醴泉、瑶池,即玉砌成的水池。《穆天子传》说周穆王曾和西王母在瑶池相会。后来的神话中,瑶池就成为神仙聚会的快乐之所。

建木 《山海经·海内经》载:“神民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该树高有百仞,没有通常的树枝,只有九根弯曲的枝条。下面九条树根互相盘绕。它的果实像麻籽,它的叶子像芒刺。太昊伏羲氏曾从树旁经过,黄帝曾经养护过它。《吕氏春秋》说建木在天地的中心:“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淮南子》说建木在南方都广山上,是众位上帝所上下的梯子。

柏高 上古神话中可以上天的神人。《山海经·海内经》载:“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有人认为,这个柏高就是尧在位时的诸侯柏(伯)成子高(皋)。大禹继位,他辞去诸侯,回家务农。大禹十分谦恭地聘请,他坚辞不就。有说商汤时他隐居务农。后来被道教作为得道的神仙。

儒教

教派、组织

儒教 亦称“孔教”。中国古代国家所信奉的以儒家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宗教,它是传统宗教和儒家学说相结合的产物。儒教信奉的最高神是天(即上帝)。历代儒者对天或上帝的名称、形象和作用进行了长期的讨论和修订。从隋唐开始,据儒经定名为“昊天上帝”。其意义是“元气广大则称昊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托之于天,故称上帝”(《大唐开元礼》卷一)。宋程颐认为“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程氏易传》卷一)。为后代儒者所遵守。在上帝之下,是类似封建国家组织机构的神祇系统,作为上帝的下属和辅佐。儒教的组织就是封建国家的组织系统。从君主到各级官吏,都兼有行政职能和宗教祭祀职能。国家还设有专管祭祀的机构。君主是国家元首,也是最高祭司,被称为“天子”,即上帝之子。只有天子有祭祀最高神天或上帝的资格,其他官吏和儒者则根据自己的级别和地位,祭祀相应的神祇,并在天子祭天时执行辅助的职能。一般民众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等极个别的地位低下的神祇。儒教把超出规定之外的祭祀称为“淫祀”。淫祀被认为不能获得神祇的庇佑:“淫祀无福”(《礼记·曲礼下》),并且常常遭到儒教国家的排斥和查禁。圣人是儒教最高的教阶。天子是当然的圣人。此外就是孔子(丘),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从宋代开始,孟轲、颜回和曾参、子思则分别被称为“亚圣”、“复圣”、“宗圣”和“述圣”。圣人是天人之间的中介,所以天子的指示被称为“圣旨”。孔子也是天命的圣人。他提出的那些治国道理和道德原则,被认为是传达了上天的意志。天意最重要的内容,是要在地上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建立和谐社会秩序的前提,是每个人按自己的社会地位所确定的“名分”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其中最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君臣、父子和夫妇的关系,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被概括为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原则中最重要的,又是君臣、父子关系。处理二者关系的原则,是忠和孝。儒教不仅通过政治和法律的原则保证这些原则的贯彻和实行,而且宣扬、模范实行这些原则的,可以得到上天的表彰和庇佑。儒经是儒教教义的基本载体。儒经起初有五部,称“五经”,后来发展为十三部,称“十三经”。注释儒经是儒者最重要的学术工作。儒教的存在和封建国家相始终。辛亥革命后,新的共和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国家元首不祭天,也不祭孔子,儒教的主体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今天在中国,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省,儒教都仅仅只有一些残遗和思想影响。儒教很早就传播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现在周边许多国家还有儒教的活动和遗存。

孔教 全称“孔子之教”,即儒教。东晋末年开始,在儒、释、道三教辩论中,各以教中最为尊崇的圣人称其教。佛称释教,儒称孔教。最早称儒教为孔教的是南朝宋谢灵运《辨宗论》:“是故傍渐悟者,所以密造顿解;倚孔教者,所以潜成学圣。”其后南朝梁明山宾、齐释僧岩等亦称儒教为孔教。其后各代称孔教的也有,但很少。清末,康有为在主张政治变法的同时,也主张对儒教进行变革,要求以孔子为教主,配天享受祭祀,并且人人可祭天、祭孔,孔子在儒教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故多称孔教。当时诸儒,如张之洞等,也往往称儒教为孔教。

人物

尧舜 尧和舜的合称。传说中夏代以前的两位圣帝明王,儒教系统中兼君、师于一身的圣人。传说尧姓唐,名放勋,又称陶唐氏;舜姓虞,名重华,又称有虞氏。尧的最大功业是实行法天之治。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在帝位近百年,年老,禅帝位于舜。舜继承尧的政策,以仁义治国,制订刑律,举荐大禹治洪水,后又将帝位禅让给禹。尧叮嘱舜“允执厥中”;舜又叮嘱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古文尚书·大禹谟》)儒教认为此话经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一直传给孔子,是古先圣人的传心之言。孟子认为,不是尧而是天把天下给虞舜。尧禅位是遵从天意。孟子首先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成为宋明儒者主张人人可以成圣的经典依据。

周公 儒教中的圣人。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子,武王弟。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成王年幼,由其摄政。曾出师东征,平定管、蔡、武庚之乱和东夷反叛,继营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大行分封诸侯,使周成为幅员广大、强盛的王朝。周公制订一系列礼仪制度,成为后世儒教各种礼制、礼仪的出发点。周公还提出“敬德保民”思想,成为儒教主张“尽人事”的理论先驱。孔子自称“述而不作”,所述主要是周公思想。儒经《周礼》及《尚书》中的许多篇章,被认为是周公所作。唐以前周公被儒教尊为先圣,与孔子并称“周孔”,在学校中享受祭祀。唐代取消周公先圣地位,从祀历代帝王庙。清代又专祀周公,称“元圣周公”。

孔子 (前551—前479)春秋末年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教尊为“至圣先师”。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少贫贱,曾任“委吏”(司会计)、“乘田”(管畜牧)。学无常师,传问礼于老子,学琴于师襄。年五十,由鲁国中都宰迁司寇,摄行相事。他全面继承以前的传统文化和宗教思想,创办学校,教授学生,成儒家学派。后受鲁定公冷遇,公元前497年率弟子离鲁奔卫。鉴于当时的社会变乱,力主恢复传统的宗教和政治制度,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终不见用。前484年返鲁。晚年致力于教育,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据传他修《春秋》,删《诗》、《书》,作《易传》,儒教关于礼制的经典也保存孔子的教导。儒者们认为,孔子是传统文化的代表,给人类的历史带来了光明,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圣人。孔子自称“述而不作”,要求恢复传统礼制;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主张祭祀应该态度虔诚,对人应该仁爱。认为孝是仁的根本,因而是最重要的道德。其思想成为儒教关于社会政治、道德伦理学说的纲领。其思想主要保存在儒经之中。五经或六经的思想,就其总体而言,应视为孔子思想。《论语》是孔子在教学中与弟子们问答的记录。孔子身后被追封为宣尼公、文宣王,一度曾拟议追封为皇帝,未得通过。从汉代起,儒教称孔子为先圣、先师,后来追加尊号,称大成至圣先师。儒教国家把孔子祭祀列为正式祀典,起初与社稷神平级,为中祀。清末,曾升为大祀,和祭上帝平级。唐宋以来,每个州县,都立有孔子庙(文庙)。上至皇帝,下至每一个读书人,都必须依照礼制,定期或随时祭祀孔子。辛亥革命后,逐渐在中小学废除读儒经,各地绝大部分孔庙陆续被拆除,或挪作他用。

孟子 (约前372—约前289)战国时思想家。儒教尊为“亚圣”。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人。受业于子思之门人,精通五经,壮年后从事教学。曾历游齐、宋、滕、魏诸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终不见用。晚年在邹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其著作为《孟子》,被朱熹作为“四书”之一。孟轲提出“仁政”学说和性善理论,认为人性本善,人心中本就具有仁义礼智诸种德行的基础。人之为恶,乃是丢失了自己本来的善心,求学的途径不是别的,就是找回那丢失了的善心,叫作“求放心”。人性本善,所以“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汉唐时期,孟轲在儒教中地位不高,董仲舒反对孟轲的人性论,说人性善是把可能当成事实,犹如把米当作饭,把麻当作布。唐代韩愈率先推崇孟轲,说孟轲以后道统失传。宋代开始,孟轲地位升高,成为亚圣,并建孟庙。儒家之道被称为孔孟之道。

汉武帝 (前156—前87)即刘彻。西汉皇帝(前140—前87)。在位期间,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以削弱割据势力。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征收商人资产税,收冶铁、煮盐、铸钱为官营,设平准官、均输官管理全国运输、贸易。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农业发展。还加强对西北、西南地区的统治,发展与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他曾三次提出问题,要求贤良们给以回答。其问题有:是否“天降命不可复反?”“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谷登……受天之佑,享鬼神之灵?”(《汉书·董仲舒传》)等等。其中董仲舒的回答最使他满意。他采纳董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传统宗教信仰奠基于儒家学说之上,形成儒教。他接受臣下建议,在当时五位上帝之上又设太一神,是后来儒教唯一上帝的前身。他开始祭后土,是此后儒教祭地神的开始。

董仲舒 (约前179—约前104)汉代思想家,儒教实际创始人。籍贯广川(今河北景县)。曾任儒经博士、江都相、中大夫等职,后因病免职,以著述、讲学为事。他在《贤良对策》中向汉武帝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被后人概括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对当时的宗教、政治体制唯一的解释和指导,把传统宗教信仰奠基于儒学之上,成为儒教。他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系统理论,把儒教的政治伦理原则概括为“三纲”、“五常”。他认为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之道是天意的体现:“道之大原出于天。”(《贤良对策》)君主照儒家之道行事,才能得天的庇佑,天就会降下祥瑞;否则,天将降下灾异。董仲舒的学说被汉代儒者普遍信奉,成为一代宗师,后世被作为先儒,从祀孔子庙庭。其主要著作为三篇《贤良对策》和《春秋繁露》。

朱熹 (1130—1200)南宋思想家,儒教集大成者。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绍兴进士。受学于二程三传弟子李侗,为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者。主持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毕生著述讲学,影响极大。其学派被称为程朱学派。他把儒经《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四书》,并从理气心性、天理人欲的视角重新加以注释,称《四书章句集注》。由于朱熹的理论活动,《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儒者们修心、应试的最重要读本。曾编辑二程《语录》,注释周敦颐《太极图》和《通书》,注释张载的《西铭》,所作《周易本义》吸收北宋易学的最重要成果,从而把北宋思想家的重要理论创造都纳入理学体系。作《近思录》,选录北宋理学家的语录,确立理学的基本框架。又作《伊洛渊源录》,确立理学的道统。著述包括自然科学、史学、诗词研究、儒经注疏、道教重要典籍等等。所著文章、书信等被编为《文集》,多达百卷;所述言论被编为《语类》,超过百卷。他把《礼记》中的《大学》视为最重要的儒经,把其中的“格物”说视作最重要的修身、治国理论。格物的内容,主要是从“读经看史”、“应接事物”(《语类》卷十五)去认识天理,以便“正心诚意”,存天理,灭人欲。他把复归本性看作心灵修养的最终目标,认为君和师就是上帝所选派的能复归本性的人,并通过他们来教化人民。要求学者时时处处都要态度虔敬,好像面对着上帝。坚决反对神人同形论,但主张神人同性。他坚决反对天地合祭,成为明清时代的定制。其“为坛而祭,故谓之天;祭于屋下而以神祇祭之,故谓之帝”(《宋史·礼志》)之说,成为明代中叶儒教礼制改革的理论根据。死后不久,即作为先儒从祀孔庙,后又升为先贤,清代又升为先哲。是孟子以后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儒者。此外,宋明时代的儒者还多自己建“先贤祠”,祭祀朱熹等人。

宋理宗 (1205—1264)即赵昀。南宋皇帝(1224—1264)。原名与莒。太祖十世孙,宁宗嗣子。即位初,史弥远擅政。绍定六年(1233年),弥远死,始亲政。先后信用权臣丁大全、内侍董宋臣。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兵围鄂州(今湖北武汉),欲迁都避兵。晚年委政贾似道,滥印会子、交子,括买公田,国穷民困,疆土日削,国势日危。在位期间推崇理学,表彰《四书》,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追封爵位,从祀孔子庙庭。罢免王安石从祀资格。确立理学在儒教及国家政治中的正宗地位,庙号为“理”。此外,他对道教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康有为 (1858—1927)清末政治改革家、思想家、儒教改革家。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广东南海丹灶(今属佛山市南海区)人。光绪进士。博通经史,探索西学。1888年(光绪十四年)第一次上书清帝,建议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旋回广州聚徒讲学,致力变法理论著述。1895年5月2日,联合在京会试举人1300多人第二次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迁都抗战,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旋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乃与文廷式、陈炽等在京组织强学会,推动各地设立学会报馆,鼓吹变法维新。1898年初应诏上书统筹全局,请誓群臣以定国是,开制度局以议新制,设法律等局以行新政。又于北京成立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后促成百日维新,对政治、经济、军事、文教诸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企图仿照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改革中国传统政治体制。是“戊戌变法”的思想领袖。并企图仿西方基督教改革儒教。认为人人都是天之子,因此人人平等,都可祭天。认为孔子实是教主,孔子之言即天之言,并主张人人皆可祭孔。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儒教失去社会物质载体,康又倡导建立孔教会,支持帝制复辟。其本人则以圣人自居。

陈焕章 (1880—1933)孔教会创始人。字重远,广东高要人。康有为弟子。清光绪进士。1905年(光绪三十二年)赴美留学,191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2年归国,创“孔教会”,任总干事。曾被袁世凯聘为总统府顾问。1930年在香港设“孔教学院”,自任院长。著有《孔门理财学》、《孔教论》等。

教理

天命 即上帝的命令。儒教认为人间的大事都是上帝安排的,诸如人的寿夭祸福、王朝的兴亡长短,其中特别是君主的寿命。天命在儒教中又专指对皇帝的任命。每一个新皇帝登基,都要祭告天地,其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表示接受天命。开国皇帝,一定要寻找天命的根据,通常是寻找祥瑞或谶言(神学预言),以证明自己是被上帝所任命的人间君主。儒教认为,上帝还经常对君主的政绩进行考察,并发出相应的命令,其表现就是祥瑞或灾异。君主则必须对上帝的命令作出表示。遇灾异应检查自己的过失并努力改正,遇祥瑞就庆贺,重大的祥瑞要改元,以表示接受天命,并举行隆重的告天祭祀。

天道 即上帝之道。最初和天命同义。“宋灾,于是乎知有天道”(《左传·襄公九年》);“天道不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天道福善祸淫”(《古文尚书·汤诰》)。但一般认为天命是随时表达的、以无规则的方式发出的命令。人们探测天命,往往用占卜、观察天象的祥瑞或灾异取得。天道则是上帝用有规则的方式发出的命令。人们要预知天道,必须研究自然界有规则的运动。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们就发现所说天道并不是上帝发出的命令,得出“天道自然”的结论。在儒教中,天道仍然保留着作为上帝命令的神学意义。董仲舒认为天道“好德不好刑”,说《诗经》中的“上帝临汝,无二尔心”,是“知天道者之言”(《春秋繁露·天道》)。朱熹认为“天道福善祸淫”是“常理”,说傅说告诉商王“明王奉若天道”,是“古圣贤朝夕只见那天在眼前”(《朱子语类》卷七十九)。

天意 即上帝的意志。儒教认为天或上帝是有意志的。董仲舒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春秋繁露·阴阳义》);“天常以爱利为意”(《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主张“按灾异以见天意”(《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宋代儒者也认为天有意志:“‘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只观天意如何耳。”(张载《经学理窟·诗书》)

天心 或称“天地之心”。即上帝的意愿。《古文尚书·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董仲舒认为天心是仁:“霸王之道,皆本于仁。仁,天心。故次以天心。”(《春秋繁露·俞序》)王符《潜夫论·遏利》:“天以民为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朱熹说,天地之心有四德:元亨利贞。其中最重要的是生养万物:“天地以生物为心”,“仁之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朱文公文集·仁说》)孔门弟子之所以孜孜求仁,就是要效法天心。张载把“为天地立心”作为儒者的基本使命。

积善积恶 儒教的报应观念。《周易·文言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为积累善行者其子孙必有好报,积累不善(恶)行为者其子孙必有恶报。其报应表现于子孙是否众多和富贵。但社会生活中,好人未必有好报。后来佛教传入,输入三世因果报应说,被多数中国人所接受。给儒教的善恶报应说增加了新涵义。佛教的三世因果报应说,专指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做善事必有善报,这世没有得到报应,来世可以得到补偿。每一个人在现实社会的遭遇,是由前世行为的结果决定的。

鬼神 儒教祭祀和崇拜的对象之一。儒教相信人死后,其躯体部分停止活动,以至消灭,但其精神部分还能活动。《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张守节正义:“鬼神本是人与物之魂魄”,由于直接称魂魄不尊敬,才叫作鬼神,它包括人死之后灵魂和山川及五祀(门、窗)等。儒者以及儒者制订的国家正式祀典,一般不认为神(或鬼)与人同形,但世俗观念及祭祀中,又往往把鬼神设想为人的形状。儒者一般认为鬼神是一种气,有时也会聚成人形,但通常情况并不具有人形。

魂魄 儒教相信人死后其精神部分化为魂魄。儒教认为,人由形神两个部分组成,或由形气神三部分组成。神随气出入,是人的魂;形有知觉运动,使形可知觉运动的为魄。孔颖达认为魄是“形之灵者”,如“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哭为声”,这些都是“魄之灵”,起着类似神经系统的作用(《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七年》);魂,是“气之神”,是“精神性识”之类,起着思维的主体的作用。朱熹认为“魄是耳目之精”,其功能是“记忆辨别”;“魂是口鼻呼吸之气”,功能是思虑计划。都是对于人死后做出的揣测。

天人感应 汉代儒教流行的神人相通理论。西汉董仲舒借助当时的乐器共振、磁石吸铁等自然科学新发现,宣称在天人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相互感应关系。人的善恶,都会通过自己发出的气,使天作出反应;天也必然会对人的行为作出反应,就像击鼓必响,对着山谷或峭壁大喊必有回声一样。天对行善者降祥瑞,对作恶者降灾异。善恶的标准,是儒教的社会政治伦理原则。连君主在内也必须遵守这些道德规范。东汉时,王充对天人感应学说进行了全面而认真的反驳。他指出当时最为流行的天人感应现象都是虚妄的。指出人发出的气对广大的天来说,实在太微小,天人距离辽远,无法使天发生感应。王充的理论驳斥并未能动摇儒教天人感应的社会影响。历代朝廷仍然相信天人感应说。宋代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颐把否认天人感应的意见斥为“浅狭之见”(《程氏遗书》卷十五),认为普通人也能使天发生感应:“匹夫至诚感天地,固有此理”(同上)。他认为汉儒把天人感应说得太具体,容易遭到反对,但天人感应的原则是存在的。

祥瑞 儒教认为社会兴旺时出现的象征吉祥的自然现象。儒家把异常自然现象看作天意(上帝的意志)的表达:“天垂象,见吉凶。”(《易传》)异常天象分作两类:吉祥和凶险。吉祥的自然现象被认为是上帝对人(主要是君主)的赞许、支持和表彰。传统宗教只是通过天象去测天意,还不认为天意是对人事的反应。传统宗教的上帝喜怒无常。儒教则把天象(旁及各种自然现象)看作是天对人事的反应。人(主要是君主)行了善事,天就降祥瑞;反之,则降灾异。因此,儒教的上帝是理性化的超人的最高权威。它喜怒有常。神人之间的感应,由气作为中介。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认为,人的行动甚至思想,都伴随着气的运行。祥瑞说的兴起在汉初,“独尊儒术”以后更加发展,观测天象(旁及各种自然现象)去发现祥瑞,成为儒者的重要事业。唐代开始反对祥瑞说,但儒者还是无法根本否定祥瑞说。程颢、程颐认为“受命之符不足怪”(《程氏遗书》卷六)。认为祥瑞之说“亦有此理”,“和气致祥”乃是“常理”(《程氏遗书》卷十八)。属于祥瑞的自然现象如麦生双穗,见到珍奇动物、奇花异石。气候风和日丽,天上出现某些新星等。

灾异 儒教认为社会不兴旺时出现的象征凶险的自然现象。如地震、山崩、狂风、暴雨、水灾、旱灾、日食、月食,以及各种动植物变异,还包括一些社会现象,比如奇装异服,不正常习俗流行。灾异被认为是天对人(主要是皇帝)的警告和惩罚。董仲舒天人感应说认为,假如君主有了恶德、恶行,天就会先用“灾”来警告他;如不觉悟、悔改,天就会用“异”(更大的灾害现象)来惩罚他。如再不改正,就招致失败和覆灭。儒教认为灾异比祥瑞更为重要,对灾异的观察和记载也更为详细。唐代开始反对祥瑞说,但不反对灾异说。认为灾异可使君主时刻警惕,改善政治。灾异记录主要见于历代《天文志》和《五行志》。唐宋以前的《天文志》、《五行志》,不仅记下凶险的自然现象,还具体说明这现象所具体对应的人事。唐宋以后,人们逐渐发现这具体对应并不确实,所以不再记录具体对应。宋代儒者强调内心修养,但不反对外在的监督和规范。程颐认为:“大抵《春秋》所书灾异,皆天人响应,有致之之道”(《程氏遗书》卷十五);“人之作恶,有恶气,与天地之恶气相击搏,遂以震死,霹雳,天地之怒气也”(《程氏遗书》卷十八)。宋明以后,讲究灾异,仍然是儒教的重要内容。历代的灾异记录,是重要的自然科学资料。

改元 儒教表示接受天命、顺承天意的行为。《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其表现是改换年号。改换年号表示重新接受天命。《白虎通》:“王者受命……必改号者,所以明天命已著,欲显扬己专天下也”,“王者改元,即事天地”。同时改革历法,以便使人的行为和天的步调完全一致。准确的历法能保证人在准确的时间祭祀,上帝及诸神灵才会歆享,能使施政行为符合天时,受天的庇佑。改元本指“易姓受命”,后来每一新登基的皇帝,或皇帝遇上重新接受天命的事件,都要改元。汉到唐宋,其间一个皇帝往往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年号。也有的皇帝希望借改元争取天的支持,挽救王朝的颓势。改元应同时改历,但改元易而改历难,所以二者常常脱节,使古代年号多而历法少。改元开始于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以后。三国魏时,王朗曾认为改元不合古,应该取消,未被皇帝采纳。宋代以后,天人感应说地位已不如以前重要,改元的热情也随之降低,明清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改元是大事,皇帝必须对天地行告礼。

三纲 儒教奉行的三条基本道德原则,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源于孔子所讲的两条政治原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董仲舒将它发展为三纲,并且认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春秋繁露·基义》),因而三纲就是天意的表现。

五常 儒教的五条基本道德要求,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认为这是君主一定要遵守的五条道德原则。君主遵守这五条原则,就会“受天之佑”,“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汉书·董仲舒传》)。朱熹认为,它们都是理的不同表现。“在天只是阴阳五行,在人得之,只是刚柔五常之德”(《朱子语类》卷六),它们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中所包含着的内在要求。“天命之谓性”(《中庸》),“在天为命,禀于人为性”,“天即理”,“命即性”,“性即理”(《朱子语类》卷五),因此五常也就是天命,是上帝赋予人的东西。

儒教最基本的道德品目之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原指人与人关系的普遍原则,以后特指臣对君的忠诚和顺从。忠也是祀神的基本要求。贤者祭神时应“致其诚信,与其忠敬”(《礼记·祭统》)。“忠信,礼之本也”,所以“忠信之人可以学礼”(《礼记·礼器》)。忠的内涵和孝一样,都是“顺”(《礼记·祭统》),即服从。

儒教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孝是“为仁之本”(《论语·学而》);唐玄宗《孝经序》认为“孝是德之本”。在现实的意义上,它是保持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安定不乱的最重要原则。因为“孝慈则忠”(《为政》),“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也”(《学而》)。孝是“天之经”,“地之义”(《孝经·三才章》),因而尽孝乃是遵从天意的表现。儒教对孝有许多具体要求和规定。比如对父母,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学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章》),从天子到庶人,尽孝的规定不同:天子要能“德教加于百姓”,行于四海;诸侯要能“保其社稷”,卿大夫要能“守其宗庙”,士人要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庶人要能“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无法保证祖宗享受祭祀,则是最大的不孝。君主对于天,和子对于父亲相同。君主应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天,按时对天祭祀,否则就是不孝。“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圣治章》)所以历代君主常常把孝作为治天下的根本原则,叫作“以孝治天下”。

仁义 仁和义的合称。儒教“五常”之中最重要的两条原则。仁就是仁爱,义就是适宜。孔子把“仁人”看作道德最高尚的人。董仲舒认为“仁,是天心”(《春秋繁露·俞序》),朱熹认为仁义是天理的表现,因此,保持仁德乃是遵从天意。朱熹认为,五常之中,仁最重要:“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求仁的内容,就是“主敬”,“求放心”,即时刻要好像面对着非常高贵的客人,面对着上帝神灵在进行隆重的祭祀一样,虔诚而恭敬,把自己丢失的道德找回来。找回的方法,是“克己复礼”,即去掉自己的私欲,按礼制的规定行事。

名教 儒教进行教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内容是:确定人的名分,即确定人在等级尊卑的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然后根据各人的名分,确定各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比如为臣的必须尽忠,为子的必须尽孝。如果不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别人就可以根据他的名分来责备他、教育他,要求他实行某些相应的道德规范。董仲舒认为,正确的名,是“取自天地”,是圣人根据天意制订的,“名,则圣人所发天意”(《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确定名分,人们各按自己的名分行事,社会就安定,也是顺从天意,服从天理的行为。

天理 从宋代开始儒教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天、上帝的同义语。程颢说:“天者,理也。神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程氏遗书》卷十一)程颐说:“以形体言之谓之天,以主宰言之谓之帝,以功用言之谓之鬼神。”(《程氏遗书》卷二十二)《朱子语类》卷七十九载:“庄仲问:‘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谓天即理也。’曰:‘天固是理,然苍苍者亦是天,在上而有主宰者亦是天……虽说不同,又却只是一个。’”天,就是理;天理,就是上帝,是宋明理学的基本观念。这是上帝的理化,也是理的神化。

存天理灭人欲 儒教修养的根本要求。语出《程氏遗书》卷二十四:“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程氏遗书》卷十五:“不是天理,便是私欲”,“无人欲即皆天理”。朱熹继续强调存天理、亡人欲的必要:“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他主张“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朱子语类》卷十三)后人将程、朱的主张概括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把人欲规定为超出必要生存条件以上的额外要求:“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语类》卷十三)“存天理,灭人欲”的实际意义,就是要求人们安于自己的名分,不要越轨,以保证社会的和谐和安定。

心性 儒教重要哲学理论之一。儒教认为,圣人们为使社会和谐、有秩序,最重要的手段是教人向善。为了使人向善,就须研究使人向善的根据,即研究人的本性。春秋战国时代,儒者们就认真探讨人的本性和意志问题。孔子主张人性相近,后天使人变得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可以向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可以教人向善;还有人主张人性无所谓善恶或可善可恶,要看如何教化。到汉代,董仲舒认为,人禀阴阳二气,所以有善有恶。但圣人纯善无恶,有些坏人则纯恶无善,教化也无法改变。董仲舒的人性论后来被发展为“性三品”说,或表现为“善恶混”的形式。唐代后期,一部分儒者重新重视人性探讨,韩愈总结以前的儒教人性论,主张性三品说。其弟子李翱参考佛道二教,认为人性本善,著《复性书》,主张人应复归本性。宋代儒者继承唐代后期儒者的主张,认为人性本善,人人皆可向善,甚至人人皆可为尧舜、作圣人。这本善的人性被称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他们采纳道教的道性说,把恶归结为气质之性对天地之性的障蔽,主张通过求知和宗教修养(“学”)改变气质。与人性论相关,宋明儒者广泛而深入地探讨“心”(意志)与人性、情欲的关系。他们把心分为道心和人心,认为道心使人遵守秩序,人心放纵人的欲望,主张用道心控制人心。在与宇宙本体论的关系上,程朱学派主张人的本性就是气中之理,即天理,叫作“性即理”论;陆王学派则主张心就是理,叫“心即理”论。而理就是天理,天理与天和上帝同义。因此,上帝就在我心,不须他求。宋明儒者的心性论,是儒教重要的哲学根据。

气质之性 儒教重要的人性理论。源出道教。唐代道教认为,人产生于元气,元气的本性清静,称天地之性。元气凝聚成人有了质,就有了气质之性,气质之性不如天地之性的清静,就像水性本清,结冰以后就不清、不透明一样。道教主张通过修炼,把有形的质炼归无形的元气,以便隐显自如,来去自由,使不清静的气质之性返归清静的天地之性。宋儒张载首先吸收道教的气质人性论,说:“凡气,清则通,昏则壅,清极则神”(《正蒙·太和》),“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正蒙·诚明》)。儒教所说复归(“反”)天地之性的办法不是道教那样把质体炼成元气,而是通过“学”:“气质恶者,学即能移”。这个过程叫“变化气质”(张载《经学理窟·气质》)。程颢、程颐也赞同气质之性说,朱熹认为气质之性说“极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朱子语类》卷四)。气质之性说认为,人性本善。这本善之性叫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气未聚成人时的人的本性。气聚成人有了形质,形质障蔽了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因而有了恶。人应通过学来变化气质,复归纯善的天地之性。“学”的内容主要不是求知识,而是进行宗教的、道德的修养。比如主静、持敬等,是“学”的重要内容或根本方式。

十六字心传 儒教所说的圣贤传心之言。语见《古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儒教认为,这是尧舜以来所传的圣人心法。朱熹说,尧当时无文字,道理只靠口耳相传。尧传给舜时,只说“允执厥中”,舜传给禹,就加上了那十二个字。以后又传给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再后又经过周公、孔子一脉相传下来。这是圣人治天下的大法,也是个人修心的要诀。

人心道心 儒教心性学说之一。语出《古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被认为是古代圣人从尧舜以来的传心之言。意思是说,人心中包含着人欲,包含着恶;道心即合乎道、合乎天理的心,这个心是善的。人应以道心为主宰,去克服人心中的私欲和恶。朱熹认为道心、人心是同一个心,饥食渴饮,是人心;“如是而饮食,如是而不饮食,道心也”(《朱子语类》卷七十八)。其他学者对人心、道心也多有讨论,基本主张是以道心之天理克服人心中的私欲。

儒教进行心灵修养的方式之一。周敦颐《太极图说》:“圣人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并自注道“无欲故静”,是儒教主静说的源头。其他著名儒教学者,也把静作为宗教修养的基本功课之一。程颢教学生在静坐中涵养性情,程颢、程颐本人都有很高的静坐工夫。朱熹也认为:“始学工夫,须是静坐。”(《朱子语类》卷十二)他自己也静坐。朱熹把儒教静坐和坐禅加以区别,认为不应是断绝思虑,而应“只收敛此心,莫令走作闲思虑”(同上)。同时主张动时也应作工夫,这样静在动中,动也是静,敬则贯彻于动静之中,因此层次更高。

儒教对人的心理要求。它是人们在祭祀时应持有的虔诚、严肃态度。《礼记·祭统》:“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此祭之道。”并被扩大到人处事的一切方面:“礼者,敬而已矣”(《孝经·广要道章》)。宋代儒者把“敬”作为宗教心理修养的最根本要求。程颢说:“敬者,人事之本。敬则诚”(《程氏遗书》卷十一);“学,要在诚也,敬也”(《程氏遗书》卷十四)。程颐说:“敬即便是礼,无己可克”,“敬则自虚静。”(《程氏遗书》卷十五)朱熹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是“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朱子语类》卷十二)。其《敬斋箴》说:“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潜心以居,对越上帝。”儒教认为,“敬”,是比佛道二教的“静”更高层次、更为根本的心灵修养。

未发已发 宋明儒教所关注的主要心性修养方法的专用词之一。语出《中庸》:“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宋明儒教把《中庸》的“未发”概念引申为重要的心性本体问题。程颐认为,“其未发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于中矣。其中动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乐爱恶欲”,修养自然是“正其心,养其性”。(《程氏文集》卷八)李侗主张在静坐中体验“大本未发时作何气象”。胡宏、张栻依据“未发只可言性,已发乃可言心”,主张从已发中求未发,先察识而后涵养。朱熹认为,情之未发是性,性之已发是情,心兼未发已发。“性者,心之理也。情者,心之用也。心者,性情之主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朱熹提倡未发时的主敬戒慎与已发时的致知穷理工夫。明王守仁主张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中节之和。”(《传习录》上)在工夫上他反对朱熹的未发与已发的二分,主张用动静合一的涵养方法。

致良知 明王守仁晚年提出的儒教学说基本范畴。在《大学》的“致知”与《孟子》的“良知”基础上提出。致,有至乎极、身体力行之义。据《传习录》,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表明良知是道德情感之源。同时,“良知即是天理”,成为“人皆有之”的先验道德原则。致良知是由工夫以上达本体,“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也是由本体以推极功夫,“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王守仁认为,人若能完全致良知,即为圣人。“圣人只是一能之尔。能处正是良知。众人不能,只是个不致知”。因此,他又称之为“灵丹一粒,点铁成金”,“孔门正法眼藏”。

道统 儒教的传道系统。首先提出道统说的是唐代儒者韩愈。语出《原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孟轲以后,道统失传。宋代儒者继承韩愈的道统说,认为程颢、程颐接替孟轲以后失传的道统,并继续编制以后的道统。中国古代最先编制传法系统的是禅宗,儒教道统说与禅宗相对抗。

经书

五经 五部儒教经典的总称。汉代将《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作为儒教经典,称“五经”。后世以《礼记》代替《仪礼》,以《春秋》与《左传》合并,称《春秋左传》,仍称“五经”。后世往往以“五经”作为儒经的总称。“五经”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儒教信仰及祭祀制度的根据,也是儒教国家实施政治统治的理论根据。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如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也把儒经作为自己的根据和出发点。

六经 六部儒教经典的总称。语出《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汉代古文经学家说《乐经》在秦代焚书时失传,今文经学家认为本无《乐经》,儒经原本只有五部。人们往往把“六经”作为儒经的总称。参见“五经”。

五经正义 唐代儒者孔颖达主持编定、综合南北朝学者学术成果的儒经注释读本。初名《五经义疏》,后定名《五经正义》。其中《周易》之《易经》及《文言传》、《象传》、《彖传》用王弼注,《系辞传》及《说卦》、《序卦》、《杂卦》用韩康伯注;《尚书》用《古文尚书》本,孔安国传;《诗经》用毛公传,郑玄笺注;《礼记》用郑玄注,《春秋左传》用杜预注,孔颖达等为注作疏,疏总结以前的经学成就,起标准读本的作用。直到宋初,仍然是士人应科举考试的依据。宋以后,被收入《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 十三部儒教经典的总称。从汉代起,虽通常把五经、六经作为儒经的总称,实则国家承认并立于学官的不只五部或六部。唐代把《周礼》、《仪礼》、《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与五经合在一起,称九经。后来又加上《孝经》、《论语》、《尔雅》,称十二经。宋代又增《孟子》为经,合称十三经,并成为儒经的总称之一。

四书 四部儒教经典的总称。唐代后期,儒者们受佛、道二教心性论影响,开始重视儒家的心性论著作,除《论语》外,找到《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同时也推崇《孟子》。北宋儒者继续重视上述著作。至南宋,朱熹将它们合编在一起,称“四书”。并加注疏,称《四书章句集注》。从南宋末年起,四书地位逐渐提高,居于五经之上,《四书章句集注》也成为国家取士、育人的主要经典。该书于朱熹生前已经刊印,但此后朱熹又多次修改,朱熹逝世后,曾刊出定本。此二本今日均不见。明初官修《四书大全》,全录此书。清嘉庆年间(1796—1820),吴县吴英父子曾校一善本,中华书局依此为底本,重加校定,收入“新编诸子集成”。岳麓书社据《四部丛刊》本校点,有简体横排本流行。

天人三策 儒教文献。西汉董仲舒著。作者回答汉武帝提问的三篇对策。古代国家考试,试官提出问题,称“策问”;应试者回答,称“对策”。汉武帝亲自提出问题,其中心意思是天命是否一成不变,怎样做才能得到天的庇佑?董仲舒连对三策,首对天人关系,故称“天人三策”。中心意思是:行儒家的三纲五常之道就能得到庇佑,天命不是一成不变。天会用祥瑞表示对君主的表彰,用灾异表示对君主的告诫和批评。天人三策为儒教的诞生奠定思想基础。该文收录于《汉书·董仲舒传》中。

白虎通义 儒教文献。为了统一对儒教教义的解释,东汉章帝在白虎观召集儒者会议,讨论儒教教义,并作记录,后由班固整理成书。书中回答当时儒教所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强调天子受命于天,人道效法天道等。其思想在儒教中影响深远。《四库全书》所收为元刘世常所藏本,清卢文弨纠谬订误,有校刻本问世,是为善本。

西铭 儒教文献。宋张载著。原名《订顽》。因写在西墙上作为座右铭,故称《西铭》。原是独立著作,后编入《正蒙》,成为《乾称》篇一部分。该著作论述乾坤(天地的性质)是人类及万物的父母,人与人都是同胞兄弟,君主是乾坤的“宗子”(嫡长子),人们应该安于本分和命运,把苦难看作上帝对自己的考验和锻炼。在儒教中影响深远。

颜子所好何学论 儒教文献。宋程颐十八岁时著。文中认为颜回所好之学即学圣人之道。提出为学之道就是正心、养性。从而明确提出,“学”的目的不是学知识,而是进行心性修养。该文一出即大受赞赏,表明儒教已把心性修养作为宗教活动的核心。该文收入《二程集》。

礼志 记载礼制的志书。为历代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礼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故往往单独成志,称《郊祀志》或《祭祀志》。礼有时和乐合志,成《礼乐志》。《礼志》是研究儒教神灵系统、礼制沿革的重要文献。

神祇

上帝 也称“天”。儒教信奉的最高神。周代以前,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最高神一般单称帝,和人间君主称号相同,应是人间君主的抽象和升华。周初或称“帝”:“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诗·大雅》),或称上帝:“上帝居歆”、“上帝板板”(《诗·大雅》)。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秦国开始祭自己的先祖白帝少昊,认为少昊是上帝之一,后来又祭青、黄、赤帝。秦始皇统一,仍以白、青、黄、赤帝为上帝。汉初,以白、青、黄、赤、黑五帝为上帝,五帝原本是传说中的人间君主,汉武帝时,以太一神为最尊贵的天神,居五帝之上。西汉末年,汉平帝采纳王莽、刘歆等89位儒者建议,称上帝为“皇天上帝太一”。东汉初,称上帝为皇天上帝。三国魏称上帝为皇皇帝天,吴称上帝为皇皇后帝,蜀汉仍称皇天上帝。西晋建立,称上帝为昊天上帝。南朝梁,又称上帝为天皇大帝。北朝末年,称上帝为昊天上帝。隋统一全国,定上帝号为昊天上帝,此后直到清亡成为上帝定称。两汉之际,纬书以北极星为上帝,名耀魄宝,称昊天上帝或太一。郑玄采纳纬书意见,也认为昊天上帝就是北极星,也称皇天上帝。居紫微宫,太微宫中五帝座星就是五帝,五帝也是上帝。所以上帝有六位。唐初,采汉儒《诗经》传注:“元气昊大,则称昊天”,认为“天以苍昊为体,不入星辰之列”(《通典》卷四十三),否定郑玄说。宋儒程颐认为,天、上帝、理是同实异名的概念:“以形体言之谓之天,以主宰言之谓之帝,以功用言之谓之鬼神,以妙用言之谓之神,以性情言之谓之乾。”(《程氏遗书》卷二十二)又说:“天者,理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程氏遗书》卷十一)程颐的说法成为宋明理学上帝观的定说。上帝是世界的主宰,它可以赏善罚恶。君主除按规定对上帝进行祭祀以外,国家每有大事,还随时祭告上帝,或祈求庇佑。参见“天”。

即“上帝”。儒教信奉的最高神。据《尚书》等文献,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已称上帝为天,商代甲骨文中则未发现以天为最高神。周代把天与上帝等同,可互相代换。周代依据不同情况,称天为苍天、昊天、皇天、旻天等。《尔雅》认为:“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诗经》毛传认为:“尊而君之则称皇天,元气广大则称昊天,仁覆闵下则称旻天,自上降鉴则称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从汉代开始,在国家祭祀中,称至上神为皇天上帝或昊天上帝,在儒者文献中,一般称至上神为天。董仲舒《春秋繁露》,处处称至上神为天。认为天是群物之祖,百神之君。王充也认为:“上帝,公神也”(《论衡·死伪》);“天,百神主也”(《论衡·辨祟》)。并且认为:“天神之处天,犹王者之居也”(《论衡·雷虚》)。天,即是以上帝的居处地作了上帝的代称。郑玄认为,昊天上帝(或太一、皇天上帝)与五帝都可称天,即影响久远的郑玄“六天”说。西晋时采纳郑玄意见,国家祭祀时,五帝都可称昊天。经历代儒者反复争论,唐初规定,只有昊天上帝可以称天,其余五帝只能称帝。宋儒朱熹认为:“帝即是天,天即是帝”,“为坛而祭,故谓之天;祭于屋下而以神祇祭之,故谓之帝”。(《宋史·礼志》)称上帝为天,促进了儒教上帝观念的变化。董仲舒的天,就不是人形的至上神。经过儒者们世世代代反复争论,国家祭祀也逐步摆脱神人同形论,认为那广大浩瀚的一团元气,就是天的形体。君主祭天时,也只在一个圆坛上设一昊天上帝的神主牌位。这个和人不同形但同性的天,以气为中介,和人间的善恶发生感应,并以各种天象、风雨雷电等表示赏罚。各种天体、气象及地上山川,是天的下属,类似人间君主的百官,称百神。百神陪同天接受人间君主定期的大祭。陪同天接受大祭的百神有数百或一千余位不等。参见“上帝”。

昊天上帝 儒教上帝的称号。上帝、昊天等名称多见于《诗经》,昊天上帝则出自《周礼》:“以禋祀祀昊天上帝”(《周礼·大宗伯》),后来成为儒教上帝的正式称号。郑玄认为,昊天上帝就是北极星,名叫耀魄宝。隋唐时采用汉儒对昊天的解释,认为昊天上帝的意思就是:那浩瀚广大的元气就是上帝的形体。宋真宗时,曾向上帝献尊号“玉皇大天帝”。宋徽宗为防止人们把玉皇大天帝和昊天上帝看作两位神,定上帝称号为“昊天玉皇上帝”。南宋初,道观中开始建玉皇阁,祀玉皇大天帝。从此以后,玉皇大天帝成为道教祭祀的上帝,国家正式祭祀中则仍称昊天上帝。

太一 儒教信奉的天神。源于中国古代的“太一”信仰。汉武帝采纳谬忌建议,以太一为最尊贵的天神,把五帝仅作为太一的辅佐。在京城长安(今西安)东南郊立祠祭祀太一,又在甘泉宫作太一祠,王莽改定上帝称号,称至上神为皇天上帝太一。东汉仅称皇天上帝。到郑玄为止,汉儒一般认为太一神就是至上神,与皇天上帝、昊天上帝异名同实。有人认为太一和黄帝一样,是成仙上天的人。有的儒者则认为太一就是北极星。晋代,太一神降为和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并列的天神之一。后来一度停止祭太一神,唐代又恢复太一祭祀。宋代,将唐代九宫神坛改为太一九宫神,有九宫太一、十神太一之说。南宋初,又在临安(今杭州)建太一宫。并将太一祭祀和祭天一样,定为大祀。

五帝 释文见96页。

感生帝 《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郑玄注:“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儒教认为君主是天之子。据司马迁《史记》,尧、舜、禹,及商、周、秦代君主,其世系均可追溯到黄帝。纬书中炮制了大量的帝王感生神话。因此,天子乃是上帝的儿子。汉高祖刘邦的世系难以追寻,汉儒就创造了刘母感龙降生刘邦的神话。后来,汉儒又从《左传》上,找出刘邦是尧的后代。三国魏时,儒者也极力证明曹氏是舜的后代。其目的都是为了再上溯黄帝,使天子成为具有真实血统意义的称号。后来朝代更迭,这样的努力难以奏效。从南北朝末年,开始祭感生帝,意为皇帝的家祖乃是感五帝之一的精华而生,因此是上帝之子。北齐祀感生帝灵威仰(青帝),北周也祀灵威仰。隋唐继续祭祀感生帝。宋代,以赤帝为感生帝。明代,取消五帝祭祀,感生帝也随之取消。

地祇 儒教的地神。《周礼·大司乐》:“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祇皆出,可得而礼矣。”汉武帝时,以后土为地祇。王莽、刘歆等认为,后土既是中央黄帝,又是地祇,称之为“皇地后祇”。并且认为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行天地合祭。后世一般以后土为社神,专设地祇。三国魏时,称地祇为皇皇后地,以舜妃或魏武帝曹操正妃配。两晋南北朝,祭地祇皆以某位皇后配享。北周改变以皇后配地祇之礼,改以神农配地。隋唐沿袭北周制度,以男性先皇帝配地祇。宋代儒者对地祇祭祀争议颇多。整个宋代,多实行天地合祭。朱熹认为北郊祭地不合礼仪,说祭社神就是祭地。明代开始,行天地分祭。祭天时日月星辰配享,祭地时五岳四渎等地上诸神配享。

社稷 儒教的土神和谷神。据儒教文献,二神原是古代的官吏。《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礼记·祭法》:“共工氏霸有九州,其子曰后土,能平水土,故祀以为社”,“烈山氏之有天下,其子曰柱,能殖百谷,故祀为稷”。汉代则以周代始祖后稷为稷。儒者郑玄认为稷是五谷之神,后稷即周弃只是配食者。王肃则认为后稷即周弃就是稷。后人多尊郑玄。从唐代起,主张只应承认社稷是土谷之神,不应追究其为哪一个历史人物。认为“稷者,土有生长之功,立其神,因以稷名之”,“本无正神,人感其功,欲美报之”。(《通典》卷四十五)此后则只以社稷为土谷之神。祭祀社稷的目的,是“为万人求福报功”,“有所祈求祷祠则祭之”。(《通典》卷四十五)一般由皇帝主祭。

百神 儒教对上帝以下众多神灵的总称。包括天上的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地上的名山大川、历史名人以及随时树立的各种神灵。汉初所祀的百神中有蚩尤、云中君、秦二世胡亥等。汉武帝所祀百神有冥羊、马行等家畜神,有阴阳使者、武夷君等神。王莽时所祀神灵多达1700多位,并都立有专门的庙宇进行祭祀。每年冬至大祭天地时,百神依其职位高低排列于天坛的不同层次和位置,享受祭祀。东汉时陪同天地享受祭祀的神灵有1541位。宋代定687位。其他各代,大致在数百到1000多位之间。在百神之中,有的由国家中央政府专立神庙、神坛,如日、月、土地;有的则全国各郡县普遍立祠祭祀,如孔子、社稷、关帝等,有的则仅在某一地方享受祭祀;有的则家家设位祭祀,如灶神等。表面看来,似乎中国信奉多神教,实际这些神灵地位不是平等的,均由上帝统一管辖。

神州 儒教百神。依邹衍大九州说,中国为赤县神州,后世就设以为神:“神州者,国之所托”(《通典》卷四十五)。神州祭祀始于北齐、北周。隋代除单祭神州外,在祭地时还使九州共同配享。唐代一般单祭神州,并在北郊地坛外,专设神州神坛。祭祀一般由皇帝主祭,以皇帝某位功德卓著的先祖配享。有的儒者认为这是把地神一分为二,不合礼制。唐代以后,神州祭祀被逐渐取消。

日月 儒教百神。据《史记·封禅书》,秦代就建有日、月庙。儒教继续把日月作为重要天神,其地位在上帝之下,众天神之上。每年冬至郊祀时,日月陪同上帝享受祭祀。在占星活动中,日又是君主的象征,月是后妃的象征。日蚀及云雾、蒙气遮蔽日光,往往认为是臣下侵侮君主或图谋不轨,汉代常为此罢免三公(地位最高的三位大臣)中的某一二位。三国魏文帝曹丕取消此举,后成为定制。但每逢日蚀,君主必须斋戒、修省,检查自己的过失。每年正月初一最重要的朝会时若遇日蚀,则要取消。祭日月的礼仪叫“朝日夕月”,祭日月的场所分别叫日坛和月坛。

星辰 儒教百神。曾被郑玄认为属六宗之神。一般不单设祭坛,只配享于日坛或月坛。明代专建星辰坛,正殿中十座坛位,设周天星辰神位。祭祀仪式同祭日。后来罢专祀。

灵星 儒教百神。据《通典》,周代已祭灵星,所指为岁星,在京郊东南建坛,和天上岁星位置相应。祭灵星的目的是“为民祈时,以种五谷”。汉初令全国各郡县都要建灵星祠。有人以为灵星是天上某星,主谷,有人认为就是后稷。此后或专祀,或只配享南郊。明初据《周礼》,以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为灵星,在京城东南立坛祭祀,后来罢专祭。

寿星 即“南极老人”。儒教百神。《史记·封禅书》“寿星祠”司马贞索隐:“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据《通典》,周代即在京城南郊祭寿星。两晋南北朝都祭寿星,并往往建有专庙。唐代建寿星坛,祭老人星及角亢七宿。宋代于秋分日祭祀寿星,明初改为在皇帝诞辰日祭寿星,不久即罢祀。后成为中国民间和道教信仰之神。

太岁 儒教百神。明代重视太岁祭祀,其初以太岁与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合为一坛,诸地神合为一坛。每年惊蛰、秋分于京城南祭太岁,嘉靖时在北京正阳门外西侧建太岁坛,与天坛相对。

岳渎 即“五岳四渎”。儒教百神。也泛指天下所有的山川之神。《礼记·曲礼》:“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五岳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四渎是: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秦汉时代,一般将五岳、四渎和其他名山、大川合并祭祀。后来逐渐实行单独祭祀。或由皇帝在京城遥祭,称“望”。或由皇帝派遣官吏分别去五岳四渎所在地祭祀。唐宋以后,对五岳、四渎不断加封。唐封东岳神为天齐王,中岳神为中天王,南岳神为司天王,北岳神为安天王,西岳神为金天王。封长江为广源公,黄河为灵源公,淮河为长源公,济水为清源公。宋代,升五岳王爵为帝,四渎公爵为王,并为五岳帝后上尊号为东岳后淑明、西岳后肃明、南岳后景明、北岳后靖明、中岳后正明。明代以帝、王之号不合礼制,只称岳、渎为神。与岳渎一起加封的其他山川,也同时取消。岳渎起初在郊祀时从祀天地,天地分祭后,则作为地神从祀地。国家祭祀五岳四渎往往是为了求雨,有时逢战事也派遣使者或由皇帝亲自致祭,祈求保佑。道教对五岳也格外重视,也把五岳作为道教神。

城隍 儒教掌管城市之神。释文见802页。

先农 儒教百神。或以为是农业神,或以为是神农、后稷,也有人以为是社神。起初在田间建坛祭祀,后来在京城南郊设坛。每年初春,由皇帝亲自主祭,百官陪祭。祭后并进行象征性的耕田仪式,一般是手扶犁杖推三下,称“藉田”或“亲耕”。从皇帝开始,三公、九卿、诸侯、百官依次行亲耕礼,目的在于劝天下百姓致力农业生产。

先蚕 儒教百神。有人认为是天驷星,汉代认为是苑窳妇人、寓氏公主二神,后世则以为是古代“始蚕之人”(《宋史·礼志》)。每年春天祭祀,由皇后主祭,其他皇妃及公主、郡主,大臣们有封号的妇人陪祭。祭祀后还要进行象征性的采桑、育蚕活动,称“亲蚕”。

六宗 儒教百神。出于《尚书·尧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汉儒马融认为六宗是天地、四时。郑玄认为是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南北朝时有的儒者又认为是天皇大帝加五帝为六宗。另有多种说法。汉代曾于汾阴(今山西万荣)立坛祭祀六宗,并以《周易》乾坤六子卦(坎、离、震、兑、艮、巽)为六宗。东汉采马融意见,祭天地四时。三国魏与两晋,采王肃意见,也以六子卦为六宗。唐代沿袭北朝,以昊天上帝与五帝为六宗。宋以后,取消六宗祭祀。

武成王 儒教武神。唐代中期封姜子牙为武成王,与孔子文宣王相对,开始设庙祭祀,宋代沿袭。仿孔子,也置亚圣、十哲、七十二弟子配享和从祀。从祀的著名军事家有管仲、乐毅、孙武、孙膑、李广、卫青、霍去病、诸葛亮、关羽、尉迟敬德等,后世有所增删。元代以宋真宗所封真武(即玄武)真君为武神,并在各郡县建庙,和文庙相应。明代,关羽地位提高,单设关公庙。清代,关羽地位继续被提高,称关圣帝君,成为国家主要武神。除京城外,各地亦立庙祭祀。

天子 儒教国家的君主,即“上帝之子”。其称号始于周代。《诗经·生民之什》:“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履帝武敏歆”,“载生载育”,“不康禋祀,居然生子”。郑玄笺注认为,帝就是上帝,这是说姜嫄感天帝之气,“无人道居默然自生子”。汉代解释《诗经》的儒者及《春秋公羊传》也都认为,“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诗经正义》卷十七)。因此,儒教中的“天子”,乃是有实际血统意义的称号。汉代曾出现刘媪感龙而生刘邦的神话。由于汉初黄帝是上帝,《史记》中尧、舜及夏、商、周、秦王朝的世系,都可追溯到黄帝。东汉儒者贾逵,据《左传》证明刘邦是尧的后代,使《左传》得以立于学官。三国魏时,儒者们曾证明曹氏是舜的后代。后来的朝代世系难寻,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感生帝祭祀,每一代王朝都认为自己祖上是感五帝之一而生,是上帝之子。依据儒学“天生万物”的理论,人人都是天之子。宋儒张载作《西铭》,说君是天之“宗子”。“天子”一词的含义就成为:君主是上帝的嫡传子。据儒教礼制,只有宗子可祭祖,所以只有天子可祭天。明代取消感生帝祭祀,但“天子”的神圣意义未变。

儒教国家的元首,又是儒教中最高的教职,在祭祀至上神上帝时担任主祭。君被认为是上帝之子,又称“天子”。他根据上帝的意志来管理天下百姓。《古文尚书·泰誓》:“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此说为宋朱熹进一步发挥,认为天选择德才高尚者为君以治理和教化百姓。所以君主的行为应对天负责,天也时刻监护着君主。天用降灾异、祥瑞的方式表示对君主的批评和表扬,君主应时刻注视着天的动向,以检查、修饬自己的行为。君主必须按时对天进行祭祀,每逢大事必须向天报告,行祭告礼。

太常 儒教国家九卿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周代为宗伯,秦汉以后或称“奉常”,或称“太常”。太常之意即:“欲令国家盛大常存”。“每祭祀前,奏其礼仪;及行事,赞天子”(《通典》卷二十五)。如明代祭天时,太常卿唱赞词道:“惟此酒殽,神之所与。赐以福庆,亿兆同沾”(《明史·礼志》)。太常以精通礼制的儒者担任。著名儒者叔孙通在汉代初年即任太常。唐宋以后,多隶属礼部。

先圣 儒教名词。即已逝世的圣人。《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天子到学校视察,要释奠先圣先师。出征作战,要告诉祖先。作战归来,要用俘获品向先圣先师献祭。汉至唐时代,先圣指周公,也指孔子。唐初,不以周公为先圣。宋以后该词专指孔子。

先师 儒教名词。即已逝世的导师。《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唐代以前,周公、孔子为先圣,亦称先师。唐初黜周公先圣,只以孔子为先圣,以左丘明、公羊高、孔安国、郑玄、王弼等人为先师。不久又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降为先师。唐玄宗时,又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亚圣,亦称先师。宋代不再以颜回称先师,先师的称号遂只属孔子一人。宋徽宗时,礼部请以孔子为算学先师,不久又改以黄帝为算学先师。礼部还建议,书学(即书法)、画学、医学均以孔子为先师。唐代中期定制,贡举人每年在皇帝接见以后,应到国子监谒先师。宋代将此制度推广到州府。每年十一月朔,诸州府贡举人在正衙拜见主官以后,择日拜谒先师。宋徽宗时,又规定士人新入学,必以元日谒先圣先师。明清承宋制,专尊孔子为先师,全名为“大成至圣先师”。明清时代,僧庙、道观内,于佛、三清之外,往往同时祀孔,朝廷认为孔子系儒教先圣不宜附属于佛教或道教,屡次下诏禁止。唐代祭先圣先师用帝王礼,南宋时把祭先师与祭社稷一起升为大祀,和祀天地、日月并列。明代中期一度降为中祀,清末又升为大祀。清初规定避先师讳,丘字加邑旁为邱,读为“期”。朱熹认为,士人祭先师,和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一样,既然合乎礼制,就是可以感通,神灵也会歆享。

文宣王 儒教为孔丘加封的官爵。汉代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其当时嫡长孙被封为侯。唐代中期,加封为文宣王,其弟子和后世著名儒者,也都加封为公、侯、伯等爵。宋真宗时,曾欲加封孔子为帝,因为周天子只称王,孔子生在周代,不宜称帝,遂仍称孔子为文宣王。明代嘉靖皇帝改正孔子祀典,认为孔子曾反对鲁国僭号称王,自己决不肯接受王号。许多儒者力争,认为不宜去王号,因而被斥责或罢官。后由礼部和群臣议定,只称孔子为“至圣先师”,其他已故儒者的封爵也同时取消。清代沿袭明制,也认为追封王爵是对孔子的亵渎。

先贤 儒教名词。即已逝世的贤人。贤人是儒教对已故儒者的称号之一,地位次于圣人。一般德行高尚、能力卓著者都可称为贤人,作为儒教教阶,则有严格规定。宋代以后,孔庙祭祀中逐渐形成至圣以下的四配、十哲(或十二哲)、先贤、先儒各数十位的神灵系统。先贤一般指直接接受过孔子教诲的弟子,其中优秀者称十哲,最优秀者颜回、曾参称圣。明代又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邵雍等六位宋代儒者升为先贤,清代又将先贤朱熹升为哲人之一。后又增有子若为哲,成十二哲。

先儒 儒教名词。即已逝世的著名儒者。一般说来,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凡读儒经、信奉儒家学说的,都可称为儒。但“先儒”则是对已故德行、学业俱卓著的儒者所加的荣誉称号。被称为先儒的,可以从祀孔庙,享受后儒们的祭祀。其数量历代不断有所增减,从二十几位到六七十位不等。著名的有董仲舒、韩愈等,都从祀孔庙。明代中期改正孔子祀典时,荀况、王弼被取消从祀资格。

圣人 儒教中最高称号。接受天命来管理和教化百姓的人。儒教中所说的圣人,主要指孔子。《论语·八佾》:“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安国注:“言天将命孔子制作法度以号令于天下。”圣人的言论,传达的是天或上帝的意志:“天之道不在仲尼乎”(《法言》卷一)。圣人的使命,一是作君,二是作师,君任治理,师任教化。朱熹《大学章句序》:“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孔子就是“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的圣人。孔子以前,伏羲、神农、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都被认为是圣人。儒教的皇帝,因接受天命来治理百姓,所以是当然的圣人。作为师,道德特别高尚、完美人格的人,也得称为圣人。唐宋开始,儒者颜回、孟轲也被称为圣人,但加以限制词。孔子于宋代开始被称为“至圣”,即最高的圣人。唐代以前,孟轲虽然说过人人都可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但一般儒者仍认为圣人是天生的。如同鸟兽不能都成为麒麟、凤凰,人也不能通过修学成为圣人。从宋代开始,儒者们受禅宗影响,开始主张人人都可通过学习,在精神修养方面可以成为圣人,并把成为圣人作为儒者治学的最终目标。明代儒者王守仁及其弟子们,更积极主张人人都可成为圣人。到清亡,儒者被称为圣人的有孔子及颜回(复圣)、孟轲(亚圣)、曾参(宗圣)、子思(述圣)五人。

礼仪

儒教对人的各种重要社会行为所作的规定。类似其他宗教的仪式和戒律。礼有五种:吉礼(即祭神之礼);嘉礼(重大庆典之礼);宾礼(外交礼仪);军礼(军队特有的祭祀及任命、检阅等礼仪);凶礼(即丧礼)。此外还有专为士阶层规定的礼仪。“礼不下庶人”(《礼记·曲礼》),对于普通百姓没有专门的礼仪规定。儒教认为,礼是体现天的意志来治理百姓的举措:“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礼记·礼运》);“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记·祭统》)。制礼,被儒教认为是圣王承天道的最重要的事业。礼之中,最重要的是祭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因为祭祀是儒教最重要的宗教活动,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礼记·仲尼燕居》:“礼也者,理也。”宋代儒者由此发挥,认为礼就是天理,是天理的体现。孔子要求“克己复礼”,汉唐儒者多从人的外在表现上要求人的行为合乎礼制,宋儒进一步把“灭人欲、存天理”作为行为合礼的前提,要求人们首先要修养自己的心。并为此发展一整套理气心性学说。宋儒的学术活动使儒教的礼论更加深入并臻于成熟。儒教对礼特别重视,十三经中三部是礼经,儒教国家设有礼部,负责祭祀及各种礼仪活动,在国家各部中地位最为重要。礼部主官地位往往仅次于宰相,或实际上代行宰相或副相的职能。礼部不断对礼仪提出修订意见,或根据新的情况制订新的礼仪。

祭礼 亦称“吉礼”。祭祀之礼。儒教最重要的礼仪。祭祀的作用,一是祈,即通过祷告祈求神灵降福和庇佑:“昭事上帝,聿怀多福”(《诗经·大雅·大明》);“王者诸侯所以立社稷者,为万人求福报功也”(《通典》卷四十五)。雩(祈雨)、祈谷,还是儒教专门的礼仪。二是报,即报答恩德:“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礼记·祭义》)。祭祀天地百神,祭祀功臣贤者,祭祀祖宗父母,都具有报恩的意思。报和祈往往同时进行。三是告,即逢大事向神灵报告,如同每逢大事要向官长或父母报告。儒教专设有告礼,如出征、改元、册封、登基等重大政治、军事活动,都要在规定的祭日以外,随时向天地、宗庙行祭告礼。告的同时自然是祈求福佑。祭祀的原则是同类才可以祭祀,因为“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左传·闵公三十一年》)。人也不应祭祀不该自己祭祀的鬼神:“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为政》)。天子祭天,诸侯祭山川,大夫祭五祀之类,因为合乎礼制,当祭,朱熹认为也会得到鬼神的歆享(见《朱子语类》卷三)。祭祀中最重要的要求是“敬”:“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此祭之道也”(《礼记·祭统》);“礼者,敬而已矣”(《孝经》卷六)。宋儒要求人们要把敬的要求贯彻于人的全部行动,时时处处都要“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承事如祭”,如“对越上帝”(朱熹《敬斋箴》)。从而把儒教外在的礼仪变为内心的宗教修养。适应现实的等级尊卑制度,儒教对祭礼也划分了严格的等级:天子祭天,诸侯(或地方主官)祭境内山川,大夫祭五祀,百姓只能祭自己的祖宗。同时也为不同行业规定自己该祭的神。违犯规定,就是越礼。清代末年,康有为企图仿基督教改革儒教的祭祀制度,使人人皆可祭天、祭孔,未获成功。儒教认为祭祀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礼记·祭义》)。

血食 儒教用新宰杀的动物血肉祭神,称为使神灵“血食”。祭上帝或日月诸天神时,一般是将牲畜宰杀后放在柴草上焚烧,称为“柴祀”或“禋祀”。祭地神,则将牲畜血埋入地下,称“瘗”。祭祖时也用牲畜:“先迎牲,杀于庭,取血告于室以降神”(《通典》卷四十七)。依照祭祀的规格,所用牲畜有不同的规定。最常用的有牛、羊、猪,旁及一切家养和野生的动物。所用牲畜须经严格挑选,并在祭前一定日期中单独饲养,有专门官员管理,皇帝在大祭前亲自查看,称“视牲”。天坛、宗庙、社稷坛、孔庙等较大的祭祀场所,都设有宰牲亭,主祭人往往要亲自牵着牲畜去宰杀。祭神时,在献完生食以后才是熟食。南朝梁武帝信佛教,改革祭礼,在祭祀宗庙时,用大饼、蔬菜代替肉食,历史上称为使祖宗“不血食”事件。

亦称“郊祀”、“郊天”。即到南郊祭天。儒教中最重要的祭祀。《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兆于南郊,就阳位也”,“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因此,郊祭带有使君主代表人类祭祀共同祖先的意思,是祭祖的延伸。依儒者的说法,尧、舜时已有郊祭的仪式。依可靠的史料记载,汉成帝时,儒者出身的丞相匡衡建议将祭天场所由远离京城的地方移到京城南郊;西汉末年,该制度逐步稳固下来。王莽和儒者们据“天子父事天、母事地”(《汉书·郊祀志》)的意思,建议在南郊实行天地合祭,被采纳。后世对于是否实行天地合祭,争议频繁,祭祀制度也屡经变更。宋苏轼等人主张合祭,朱熹主张分祭。朱熹甚至反对有许多神灵配享。明代开始,分祭的意见成为定说,实行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有时也把到东西南北四郊祭五帝也叫郊祭,一般则以郊专指南郊祭天。南郊祭天以君主为主祭,丞相以下官员则充当各种执事,行陪祭之职。

儒教每逢大事向天地神灵报告的祭礼。是现实礼仪制度的延伸。《礼记·典礼》:“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体现于祭祀,就是告。“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诸侯将出,宜乎社,造乎祢。”类、宜、造都是祭礼名,祢就是祖。天子外出,必须祭告天地、社稷、祖宗。以后发展为每逢大事都要祭告。晋代特别重视登基和改元。儒学博士徐禅说:“事莫大于正位,礼莫盛于改元……故君道重焉,谓应告。”依清代礼仪,须向神灵报告的事件有:登极、上尊号、祔庙、郊祀、皇帝生日、册立太子、大婚、册立皇后、亲征、命将、凯旋等。应祭告的神灵除天地、宗庙、社稷,还有先师、岳渎等神灵。某事应告何神,都有严格规定。行告礼时,不设配享、从祀之神。

封禅 封泰山禅梁父山(或社首山)的通称。儒教最重要的告天祭礼。一般由建立巨大勋业的君主进行,向上帝报功,同时祈求上帝的庇佑。古人认为泰山最高、离天最近,告天祭礼一般在泰山上举行。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称为封;在泰山下梁父山或社首山上清扫场地以祭地,称为禅。后来则一律筑坛,而且筑坛用石,石块要按一定规格制作,非常严肃而隆重。君主的祷辞要写在玉版上,用金绳捆封。祭告以后,将祷辞玉版埋置坛中或地下。有的祷辞非常秘密,不让人知。每次封禅,陪同和随从皇帝的,常有数万人之众,要走一月甚至数月才到达泰山。花费甚巨,劳民伤财,宋代以后就不再举行。传说上古时代,到泰山封禅的有七十二位君主。齐桓公要到泰山封禅,被管仲劝止。有案可查到泰山封禅的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儒教诞生以后,到泰山封禅的皇帝很多,其著名者有汉武帝、汉光武帝、唐玄宗、宋真宗等。武则天称帝时,封禅在中岳嵩山进行。秦始皇、汉武帝封禅,还带有请求上帝赐己不死、使自己成为仙人的个人目的,常遭后代非议。

五祀 儒教的五种神灵祭祀,指门、户等神,其说法不尽一致。《礼记·曲礼下》:“[天子]祭五祀。”郑玄注:“五祀:户、灶、中霤、门、行也。”《礼记·祭法》:“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礼记·王制》:“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郑玄注认为此处之“五祀”即《礼记·祭法》中之五祀,指司命、中霤、门、行、厉。《白虎通》认为,五祀即门、户、井、灶、中霤。依儒教规定,大夫以上才可祭五祀,但后来在儒教流行地区,逐渐成为全民祭祀对象,其中最重要者为门神和灶神。另,《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注认为这里的五祀指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

祈谷 儒教祈祷丰年之礼。《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郑玄注:“谓以上辛郊祭天也。”和初夏的雩礼、季秋大享礼、冬至郊天礼并列,是皇帝一年中规定的重大祭天活动。由于初春祭天是祈祷丰收,所以叫祈谷。《礼记·月令》又载:“仲夏之月……(天子)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所以祈谷和雩礼又往往不分。从宋代起,开始明确分开。清代祈谷礼在大享殿举行,由于殿名和所行礼仪不合,乾隆时改大享殿为祈年殿。

禘祫 儒教重大祭礼。《礼记·大传》:“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郑玄注:“凡大祭曰禘。”所谓大祭,就是祭天。郑玄认为王者的始祖是“感天神灵而生”(《礼记·丧服小记》注),“其祖之所自出”就是天。孔子特别重视禘礼,认为懂得禘礼的,就会轻而易举地把天下治好。祫,为合祭,或三年,或五年,把所有的祖宗神主合在一起加以祭祀,叫祫。郑玄认为,天子到郊外祭天叫禘,宗庙大祭也叫禘。王肃认为,禘和祫是一祭二名,都是宗庙大祭。历代儒者对禘祫意义多有争论,后来逐渐归于王肃说,禘也成为仅是宗庙大祭的祭名,禘祫合而为一。到清代,就只称祫,而舍弃了禘礼。

儒教祈雨之礼。《礼记·祭法》:“雩宗,祭水旱也。”《春秋公羊传》卷四:“大雩者何?旱祭也。”何休注:“君亲之南郊,以六事谢过自责曰……”。旱灾被认为是上帝对人的批评和责罚,所以在行雩礼时,君主一定要作自我批评。地方官也应照此办理。祈雨所祀的神灵没有一定。旱情小,则由当地地方官向当地山川之神祈祷。如旱情大,则要由皇帝向上帝或全国性的名山大川祈祷。名山之中,泰山被认为是主要的兴雨之山,到泰山祈雨的也较他山为多。如仍然无效,那就要向一切神灵祈求,包括古代功臣、帝王及自己的先祖。汉儒董仲舒创造“土龙祈雨法”,沿袭到唐代;宋代又创“蜥蜴求雨法”。明清时代主要以祭祀求雨。除逢旱随时祈雨外,每年初夏还要定期实行雩祭。

朝日夕月 儒教祭祀日月之礼。据《通典》,每年四季开头之日,及秋分、春分日,都要单独祭祀日月。祭日一般在早上,祭月在晚上,故称。祭祀时,一般用牲畜等祭品放在柴草上焚烧,让烟升入天空,和祭五帝的仪式相同。汉武帝每天早上在殿下东向拜日;晚上,拜月。三国魏明帝于二月朔日晨在东郊拜日,八月十五日晚在西郊拜月,以后逐步定为春分日晨在东郊拜日,秋分日夕在西郊拜月,由君主主祭。

释奠 儒教祭祀先圣、先师之礼。依儒教礼制,除始立学必释奠先圣、先师外,其他时间,如战胜归来,皇帝和太子听讲完儒经之后,天子视察学校等等,都可以行释奠礼。春秋两次释奠,则是必行的制度。释奠礼要敬献酒食,奏乐。

释菜 儒教祭祀先圣、先师之礼。以芹菜之类的新鲜蔬菜向先圣、先师献祭。原是释奠礼中的一项,在献完酒食以后释菜。宋代开始分开。每年四季之初,都要向先圣、先师行释菜礼,其礼较释奠为轻。宋代还考察礼经,命新入学的士人,都要在入学第一天向先圣行释菜礼。明初规定,每月朔望,学校师生都要向先圣、先师行释菜礼,地方官则到孔庙进香。明末,改定朔日释菜。新科进士,必释菜于先师。清代大体沿袭明制,释菜时所献祭品,除蔬菜外,还有酒、枣、栗等。

配享 陪同主神享受祭祀。儒教每一位级别较高的主神,都有一些下属的神灵。下属神灵中级别较高者,可陪同主神享受祭祀,称“配享”。级别较低者,随从主神享受祭祀,称“从祀”。主要的配享情况有:皇帝最有功德的先祖配享上帝、地祇(也有以最有功德的已故皇后配地祇),颜回、孟轲等配享孔子庙庭。后又增加曾参、子思,称“四配”。汉以后儒者中,只有王安石曾一度配享孔子庙庭,后降为从祀,再后又取消其从祀资格。

从祀 随从主神享受祭祀。最重要的从祀情况有:上帝以下诸天神、地神从祀上帝。后来儒教实行天地分祭,则又以岳渎镇海等山川之神从祀地祇。孔子弟子及后世有贡献的儒者从祀孔子庙庭。从祀孔子是儒者死后最高的荣誉。唐代开始为孔子庙置从祀,共22人,郑玄、王肃、王弼等是第一批入选的儒者。后世不断变更,也不断增加。宋明诸多儒者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都获得从祀孔子庙庭的荣誉。参见“配享”。

墓祭 即“扫墓”。据说上古不墓祭,因为人死以后,“骨肉归复于土”,“魂气则无不至”。(《礼记·檀弓》)“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礼记·郊特牲》)所以只在离居室不远的地方立庙祭祀,祖宗的神灵即来歆享。秦代建陵寝(亦称园寝),实行墓祭,汉代沿袭不变。魏晋时一度取消,东晋时即不断出现墓祭事件。后来,墓祭就成为通例,上至皇帝、王公,下至庶民百姓皆如此。清代规定,岁末和清明墓祭两次,称“谒陵”。使清明扫墓成为定制。

荐新 儒教祭祖之礼。用刚成熟的谷物蔬果或新鲜食物祭祀祖宗。《礼记·祭统》:“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灼,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尔雅》说法略有不同,大义都是以时鲜食物祭祀祖宗。荐新还可随时进行,不一定限于四次。时鲜食物从新鲜瓜果蔬菜到野鹿、野兔、鸟、鱼,随时而定。时鲜食品只有在向祖宗荐新以后,活着的人才能食用。

儒教祭神的仪式之一。《古文尚书·舜典》(《今文尚书·尧典》):“禋于六宗。”汉唐儒者多认为是以虔诚的态度、丰盛而洁净的祭品祭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郑玄注:“禋之言烟,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据郑注,则禋是将祭神的牲畜放在柴上焚烧,使烟气上达于天。禋,后为儒教祭祀上帝及诸天神的必要程式,天坛及天神的祭坛,都设有宰杀、焚烧牲畜的专门建筑。

儒教祭神的仪式之一。《礼记·大传》:“柴于上帝。”《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实柴祀日月星辰。”郑玄注:“积柴实牲体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烟,所以朝阳也。”即将祭神之牲畜、玉、帛放在柴上焚烧。是儒教祭祀天神的必要程序,并且和禋祀合而为一,不再区分。参见“禋”。

去像设主 宋明儒者关于祭祖时不画神像只设神主的提议。儒者祭祖从来都是只设神主牌,大约在唐宋时代,由于受佛教影响,不少人开始为祖先设像祭祀。宋儒程颐曾坚决反对设像,认为若有一丝不像,所祀就不是自己祖先。朱熹更是认为:“祀天地山川神,塑貌像以祭,极无义理”,“宣圣(按:孔子)本不当设像”。(《朱子语类》卷九十)其意义,在于反对神人同形论。明初,儒者宋濂又提出孔庙应去像设主,未得获准。明代中期,嘉靖皇帝改正孔子祀典,将去像设主付诸实施,孔庙塑像被毁,只设神主。但为时不长,此后孔庙中神像又被恢复。

儒教对遥祭的称谓。《古文尚书·舜典》:“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即遥祭山川的意思。儒教礼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由于路途遥远,不能亲临祭祀,所以在京城或其他较为方便的地方实行遥祭。

三牲 牛、羊、豚三种牲畜作为祭品叫三牲。祭神时,三种牲畜放在一个食器(牢)中献祭叫“太牢”,不是三牲具备叫“少牢”。后太牢专指牛,少牢专指羊。太牢或三牲是最丰盛的祭品,一般用于祭拜天地、宗庙等。唐代规定,祭孔子也用太牢。

拜天地 即“祭拜天和地”。依儒教规定,只有天子可以祭天,此外任何人如擅自祭天,都被视为大逆不道的僭越、谋反行为。但从明代末年起,首先从北方兴起,家家户户都祭拜天地。除了重大节日祭拜外,还是结婚典礼的首要程序,故俗称结婚为“拜天地”。并已成为一种民俗。但儒教始终不承认民间祭拜天地活动的合法性。直到清代末年,康有为仍在争取人人皆可祭天、祭孔。

乡饮酒 儒教在基层社会单位实行的一种礼仪。据《周礼·党正》,每年年末,社会基层单位的管理者(党正)要集合自己单位的居民,大祭鬼神。据《仪礼》,每年一定时期,地方官要和基层的德高望重的老者、贤士等在一起饮酒,饮酒时要排定座次,以确定尊卑先后秩序,同时要举行射箭等比赛活动。儒教将这种形式加以改造。在行礼时要祭先圣先师周公和孔子,由州县长官主持。唐代鉴于“危身败德”的“堕业之人”日多,要“澄源正本”,使人们“识廉耻”、“知敬让”,颁布《乡饮酒礼》一卷,由地方官遵照执行。饮酒时宣传教化,言及“孝子养亲及群物遂性之义,或有泣者”(《通典》卷七十三)。宋以后,对乡饮酒更加重视。宋主要在贡士时进行,以教育年轻士人。明清加以推广。明据“乡饮酒之礼废,则争斗之狱繁”,于建国之初即颁布《乡饮酒礼图式》,每年正月十五、十月初一两次,在学校内举行,并推广到每一乡村。饮时举杯,司仪读饮酒词“……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竭忠,为子尽孝……”。一杯之后,由专人宣读律令,有过失的要走到正席前站着听讲。后来又规定有过失者不得与善良人同席。清沿明制,经费由国家提供。鸦片战争后,改由地方措办经费,乡饮酒礼就逐渐废弃。

淫祀 祀典以外的祭祀。儒教认为:“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礼记·曲礼》)汉成帝丞相匡衡曾奏罢四百七十五所不应礼的祭祀。此后历代都有禁绝淫祀的情况。其目的是巩固祀典以内的儒家正统信仰。如曹操、晋武帝、南朝宋武帝、北魏孝文帝,都曾严厉禁绝淫祀。另一方面,儒教也不断把民间新出现的神灵纳入祀典,如梓潼帝君、城隍、关圣帝君等。

庙堂、祭坛等

天坛 ① 儒教祭天的圆坛。建于京城南郊。原名“泰坛”。《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就是在京城南郊祭天的圆坛上焚烧祭物以祭天神。后世儒者有的赞同郑玄说,认为圜丘和天坛是两处祭天场所;有的赞同王肃,认为天坛就是祭天的圜丘。隋唐以后,王肃的解释成为定制。天坛是儒教最重要的祭天场所,坛分三层。祭天时,配享的神灵以及君主的先祖,都以品级高低,各层分别设神主牌位。坛墙南方北圆,取“天圆地方”的意思。天坛的高低、台阶的数量、坛面的颜色,儒教都有相应的规定。与天坛配套,还有宰杀牲畜、存放礼器等一系列建筑。其位置、规格,都有明确的规定。② 儒教建筑。在北京市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之制,于十三年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二代帝王祭天祈谷之处。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外坛和内坛墙上均开门供出入,两坛之间的隔墙上开有成贞、琉璃二门。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内坛西墙内有斋宫,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原有牺牲所、钟楼等,已无存)。天坛占地273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现已辟为公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堂 儒教合祭群神的场所。据《孝经》:“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据《礼记·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则明堂又是施政、布政的场所。也有人认为明堂既是祭祀场所,又是布政场所。汉武帝到泰山封禅,见泰山脚下有古明堂遗址,遂据公玉带所上明堂图,在汶水边(今山东境内)建明堂,祀太一和五帝。东汉时造明堂,大体形制为:上圆下方,八窗九室。后来的明堂建筑,形制不定,有十二室的,也有五室的,儒者们争论颇多。唐代所造明堂,极其宏大,最大的有二百九十四尺高,直径三百尺,号为通天宫。唐玄宗认为不合规制,遂拆除。宋代起初以大庆殿为明堂,后来才单独营造。明代前期,在天坛之上加屋,成大祀殿,在其中合祭天地诸神。嘉靖皇帝据朱熹意见,行天地分祭,于大祀殿南重建天坛。清代仿明代,于天坛北建大享殿,乾隆时改名祈年殿。明大祀殿即代行明堂职能。于明堂合祭群神,起初在初春,后来时间逐渐后移到秋末。清沿明制,于初春在大享殿祭天祈谷,因为不合秋末合祭群神的意义,才改“大享”为“祈年”,从此明堂即不再存在。

祈年殿 北京天坛建筑群中主要建筑之一。原名“大享殿”,清乾隆(1736—1795)时改称祈年殿。是皇帝每年初春祭上帝祈丰年的场所。参见“明堂”。

地坛 ① 儒教祭地的方坛。一般设在京城北郊。地坛取“地方”意,一般为方形。原为祭地的方丘。《周礼·春官·大司乐》:“夏日至,礼地祇于泽中之方丘。”据说周代曾在京城北郊筑土为坛祭地,坛名太折。汉武帝时,在汾阴(今山西万荣)泽中曾建坛祭后土,并以后土为地神。汉成帝时,据丞相匡衡建议,将后土祠移到京城北郊。经多次反复,遂成定制。后代行天地合祭时,就取消北郊地坛;行天地分祭时,就设地坛。明代开始,设地坛成为定制。② 儒教建筑。又名方泽坛。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代多次扩建,乾隆年间(1736—1795)曾改建方泽坛和皇祇室。为明、清二代帝王祭祀皇地祇之处。布局以北向为上,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三组,中轴线上有方泽坛和皇祇室。方泽坛西侧有神库和宰牲亭;西北有斋宫、钟楼、神马圈等附属建筑。方泽坛是地坛的主体建筑,是皇家盛大的祭祀礼仪之地,俗称拜台。平面为正方形,以水渠环绕象征“泽中方丘”,正方形平面象征“天圆地方”。坐南朝北的布局和按六八阴数铺成的墁石象征“地为阴”,黄琉璃砖象征“地谓之黄”。皇祇室位于方泽坛南侧,殿内供奉皇地祇神位。地坛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天坛的规模较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物。现已辟为公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月坛 日坛、月坛的合称。儒教祭祀日月的祭坛。据《通典》,周代的日坛叫王宫,月坛叫夜明。战国时,齐国在成山建有日祠,在莱山建有月祠,秦国也建有日、月庙。儒教诞生后,日、月除陪同上帝享受祭祀以外,一般还建有专门祭坛。北朝制度,在京城东门外建日坛祭日,西门外建月坛祭月。隋唐沿袭北朝制度。宋代对坛制有所改进。日坛一般建在地上,高七八尺;月坛一般在地下凿坎,坎中建坛。明清两代对坛制亦各有改进,但大体与旧制相同。

先农坛 祭祀先农的祭坛。一般建在藉田,即天子亲自耕种的田地边上。《礼记·祭义》:“天子为藉千亩……诸侯为藉百亩,以事天地山川社稷。”藉,就是借,借助的意思。每年春天,天子、诸侯都要在藉田中进行象征性的耕作,然后借助民力把田耕完,所以称“藉田”。天子耕作之前,要在先农坛上祭祀先农神。藉田的收获,专用于祭祀,实际是天子的祭田。天子亲自耕作,表明对神祇的虔诚,并兼有劝农的意思。由于《诗经·载芟》篇序言有“春藉田而祈社稷”,所以先农祭祀又往往和社稷祭祀混淆。先农坛位置,一般在南郊,皇宫的正南方。

宗庙 简称“庙”。儒教室内祭祖的建筑场所,区别于佛教的寺、院和道教的宫、观。如帝王庙、孔庙(文庙)、城隍庙、东岳庙、文昌庙、关帝庙等,都是儒教的宗教建筑。庙又特指儒教室内祭祖的场所。《通典》卷四十七:“庙,貌也。宗庙者,先祖之尊貌也。”庙内设祖先神主,有的也设画像,依礼制进行祭祀活动。依礼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一般百姓不立庙,在自己家里设祭。每一庙即祭祀一位祖先。如年代久远,祖先数多,则依其功德及亲疏决定弃取。不立庙的祖先神主另外存放,只在每隔三年或五年的禘祭或祫祭时请出,享用子孙祭祀。在实际执行中,有时往往逾越礼制,如唐代皇帝曾立九庙。庙的形制也在变化,原先应都是单独的建筑,后来逐渐演变为同庙异室。宗庙祭祀是仅次于南郊祭天的最重要祭祀。

宗庙正殿后的祭殿。前有庙,后有寝,就像君主前有正殿处理政务,后有寝殿休息一样。庙中放置祖宗神主,寝殿放置衣冠几杖等死者生前所用的物品。一年四季中,若有新鲜食物成熟收获,即奉献于寝殿,祭祀祖宗,称“荐新”。据说从秦起,在墓上也立有寝殿,称陵寝。汉承秦制。魏晋时据古礼,不行墓祭,取消墓上寝殿。后来又陆续恢复。明清时君主的坟墓旁,都有陵寝。

社稷坛 祭祀社稷的祭坛。周代天子立有三社:为全体百姓所立之社,叫大社;为自己立的,叫王社;为已亡之国立的,叫亳社。诸侯也立三社,分别叫国社、侯社和亳社。大夫以下,则与所居之地的群众共同立社,叫置社。天子所立大社(或称太社)必须暴露,为的是“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通典》卷四十五)。亡国之社则用屋覆盖。社稷坛原为二坛,社坛在东,稷坛在西,四面筑墙,四方开门。周代天子社坛用五色土,今北京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坛仍保存五色土原貌。诸侯社只用所在方位的颜色土,立木或石作为神主。儒教继续祭祀社稷,并分别立太社、太稷、帝社、帝稷坛等。隋唐后,逐步并为一个社稷坛,坛上填充五色土,中间立石以为神主。各地的社稷坛,也只用当地之土。

泰山 亦称“岱山”、“岱宗”。五岳中之东岳。古代封建帝王多以封泰山为重要祀典。《白虎通义·封禅》:“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报告之义也。”又《汉书·武帝纪》“泰山”张晏注:“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由于泰山被认为是最高的山,离天近,皇帝还常托泰山神向上帝转达自己的意愿。

梁父 泰山下小山。皇帝到泰山登封,行告天礼后,再到梁父山扫地而祭,祭告地神。到泰山登封称封泰山;到梁父祭地称禅梁父。

社首 泰山下小山。有的皇帝到泰山登封以后,到社首山行祭地礼,称禅社首。参见“梁父”。

汾阴 儒教后土祠所在处。在今山西万荣县。汉武帝时已有祭天场所,但还没有祭地的场所,要求群臣讨论。祭祀官和太史令司马谈等,据儒经,认为应在泽中立方丘祭地,而汾阴这地方最为合适。汉武帝遂在这里建后土祠。为儒教祭地神的开始。后来地神祭坛移至京城北郊,后土也为抽象的地祇所代替。

孔庙 亦称“文庙”。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庙。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孔子被尊为先圣、先师。除了山东曲阜孔子家庙外,还在太学中建祠庙祭祀孔子,称孔子祠或孔庙。北魏始,命令各郡县都要建立学校,孔子祭祀被推广到郡县。唐初只是学官主祭,后来改为由学官代表皇帝致祭,再后则由太子或三公代皇帝致祭。各郡县则由郡县主官主祭。五代后周时,将国学与孔庙分开。此后各代亦往往在学校之外另建孔庙。皇帝常到学校视察,视察时一般由高级官员代皇帝行礼致祭,有时皇帝也亲自行礼致祭。

文庙 即“孔庙”。

先贤祠 祭祀先贤的祠堂。大约兴于南宋。一般建于州郡学校或民间所立的书院之内,供奉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供三位的,称“三贤祠”;供四位的,称“四贤祠”。后来则不断扩大,儒者们根据自己的愿望,或在执教的学校内,或在治学、做官的地方,建先贤祠,供奉自己崇拜的儒者。被供奉的儒者主要是宋明两代的,称“贤”也只是儒者自己的称呼,未得国家祀典承认。

祠堂 儒教体系中普通百姓祭祖的建筑。通常以家族为单位建祠,里面设本宗族内已故人员的神主,每年到一定时日进行祭祀。祠堂同时又是家族借神权进行教化、执行家法的场所。违犯族规或道德规范的人将在这里受到惩罚,严重者还可以某种方式被处于死刑。建祠堂的家族一般都有一些公共的耕地,作为祠堂活动经费的来源。

庐墓 在父母墓旁筑草庐,为父母守墓。儒教认为,父母死,子女应为父母守丧三年。不少儒者为表示对父母的哀思,守丧期间,在父母墓旁筑草庐居住。有的儒者将为父母守丧推广到老师。据说孔子死后,许多弟子在他墓旁为之守墓三年。其中子贡守墓六年。

民间宗教

总论

民间教门 亦称“民间秘密教门”、“秘密宗教”、“民间宗教”、“地下宗教”、“下等宗教”、“民间教派”、“民间教团”、“民间救世团体”等,俗称“教门”。中国历史上以无生老母、弥勒佛等为主要崇奉神祇,以儒释道思想编创自身教义,以师徒传承为谱系,以静坐修炼、祛病强身、公益慈善等为宗旨和日常活动的民间结社的泛称。系区别于传统宗教的称谓。“教门”一词,较早源于佛教:“教法为入道之门户,故云门。又教法万差各异门户,故曰门。”《法华经·譬喻品》曰:“以佛教门,出三界苦。”《四教仪一》曰:“众生机缘不一,是以教门种种不同。”宋元之后,随着白莲教、弥勒教、摩尼教等民间教派崛起,“教门”逐渐专指民间秘密宗教。作为下层民众的信仰结社,其历史久远,大多独立于主流社会之外,自成一套亚社会体系。如早期道教的五斗米道、太平道,源于佛教的弥勒教、白莲教、无为教(罗教),源于儒教的三一教、刘门教、黄崖教等。其“弥勒救世”、“天盘三副”、“三期末劫”、“龙华三会”等教义思想具有反抗性和叛逆精神,不仅与主流文化相悖,亦为正统宗教所斥。很多农民起义均由教门发动。因频遭取缔镇压,长期潜行默运。或立有严密教规,神秘莫测。故被冠以“秘密”二字,隐秘流传。很多教门因“茹素食斋”、“男女混杂”、“夜聚晓散”,非“世俗寻常僧道之流”,宋元之后被斥为“食菜事魔”。还因其教内经卷(俗称“宝卷”)大多荒诞粗俗,缺乏正统宗教严肃缜密、深邃高雅的经典,多被主流社会视为下等俗信团体。与民国会道门一脉相承。

民间秘密教门 即“民间教门”。

秘密宗教 即“民间教门”。

名词、术语等

三期末劫 中国民间教门术语。系众多教门的核心教义思想。认为宇宙分为三个劫期,分别为青阳、红阳和白阳劫期。青阳期已经过去,那时的人是兽面兽心;现在是红阳期,是人面兽心;未来世界为白阳期,是人面人心。在红阳期末,天下大乱,铲除一切恶魔。目前正处于红阳期的“末劫”弘法期,世界将经历最后一次“总收元”的大劫难,只有入教者才可获救,进入无比美好的白阳世界。这一思想源于佛教关于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佛和未来弥勒佛的思想,伴随佛教传入中国而被民间教派吸收借鉴,经弥勒教、白莲教、弘阳教等教门吸收改造,与“天盘三副”观念相匹配,成为民间教门的核心教义思想。在另一些民间教门如龙华会、圆顿教、大乘教等教派中,类似“三期末劫”的思想仍沿用了更早成型的“龙华三会”说,即龙华初会、二会和三会。表述不同,实质一样,核心要素均在于“劫”。民间教门将这一原本属于佛教中表示宇宙成坏的一个时空概念纳入自己体系中,通过描述劫灾来临时的可怕场景,如山崩地裂、水火刀兵、饥荒瘟疫、天地变形等,渲染恐怖气氛,吸引信徒入教避劫。

龙华三会 中国民间教门术语。源于佛教思想。是指宇宙产生、发展、消亡的三个阶段。第一会:燃灯佛铁菩提树开花;第二会:释迦佛铁菩提树开花;第三会:弥勒佛铁菩提树开花。至迟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已有“龙华三会”之说,在《龙华会记》、《龙华誓愿文》和《弥勒三会记》中,都有类似记述。这一思想与“弥勒下生”说相结合,逐渐被后世众多民间教门引申概括为“天盘三副”、“三期末劫”观,成为中国民间教门的核心教义思想。参见“三期末劫”、“天盘三副”。

天盘三副 中国民间教门术语。系对宇宙三次“劫变”过程的形象描述。天盘,即天上日月星辰的分布和运行,是驾驭宇宙的象征。三副,即天盘要经历三次大的转换,亦即宇宙要经过三次大的成坏过程,即三劫。“天盘三副”说源于佛教的“龙华三会”思想,认为世界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阶段,分属燃灯佛掌盘(每年6个月,每天6小时)、释迦佛掌盘(每年12个月,每天12小时)和弥勒佛掌盘(每年18个月,每天18小时)。三佛依次轮流掌盘的阶段分别对应着青阳、红阳和白阳三个劫期,进而演化出民间教门的“三期末劫”观。临近“末劫”期,天上、人间的统治者都要更换。这一教义对民间教门影响深远,刺激历代教首不断起事,自称“弥勒下凡”,试图执掌人间统治。参见“三期末劫”。

三灾五魔 中国民间教门用语。源于佛教的“三灾八难”说。三灾,即水、火、兵;五魔,指狐狸、黄鼬、刺猬、长虫(蛇)、老鼠。明清时期很多教门借其描述劫数。宣扬要想避免三灾五魔,必须加入教门。只有入教的信徒才可“幸赴龙华三会”,免受地狱轮回之苦。

末后一着 ① 中国民间教门用语。源于“三期末劫”说。“劫”本是佛教用语,本意是指宇宙成坏的过程,后逐渐被民间教门借用并赋予新的含义。民间教门将宇宙分为青阳、红阳、白阳三个时期,每期末都会有劫难降临,称“三劫”。白阳劫期又称“白阳劫”(或称“白羊劫”),为最后一个劫期。最后一劫最厉害,要将所有妖魔鬼怪都扫除干净,同时解救经前两个劫期收元后仍失散在人间的“皇胎儿女”(原人),将其带回天宫(真空家乡)与无生老母团聚。称“末后一着”,即“总收元”。历史上,“三期末劫”说和“末后一着”论合并运用,常被教门和会道门用来预谶当世,制造恐慌,吸引信众。② 晚清山东人王觉一于咸丰同治年间所创教门,曾用“末后一着”之名。即一贯道的前身。

根基钱 亦称“种福钱”、“香火钱”、“扎根钱”等。中国民间教门术语。系教门向信徒收取钱财的名目。大多数教门规定,信众入教时需缴纳一定钱财,为日后“弥勒下凡”后回到“真空家乡”获得幸福之根基。现在奉献一定钱财,将来能得多倍回报。清嘉庆年间(1796—1820)起事的天理教提出“输钱百文,许地一顷”、“粮食数石,许给官职”。除根基钱之外,类似名目很多,如“香火钱”、“拜师钱”、“线路钱”、“跟账钱”等,后来一贯道、九宫道等,更达数十种之多。

种福钱 即“根基钱”。

跟账钱 见“根基钱”。

真空家乡 亦称“安养国”、“还源家乡”、“无极理天”等。中国民间教门术语。罗教教主罗梦鸿所创用,意即宇宙的本源。源出明清时期民间教门的八字真言(即真空家乡,无生老母)。最早见于罗教经卷《苦功悟道卷》和《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将佛教的空无观与道家的无为思想相融合,阐述“真空”意境,视其为宇宙之根本和世间万物的真谛。又被称为民间教门崇奉的最高神无生老母的居处和极乐圣地。既是众生的出生之地,也是众生最终的归宿。在那里“天空盈乐,异香满室,地涌金莲”。经无生老母救度的曾堕于人间的96亿“皇胎儿女”将在此团聚,无生无死,永享安乐。

皇胎儿女 亦称“原人”、“原子”、“原佛子”等。明清时期民间教门对信徒的称谓。民间教门认为,皇胎儿女共96亿,均系无生老母所生,具有慧根和灵性,原本生活在“真空家乡”,后无生老母将其派到东土,因迷失本性而不肯回归。无生老母遂派燃灯佛和释迦佛两次下凡救度,分别在青阳劫和红阳劫各度回2亿,余下的92亿,将于弥勒佛降世后,于最后一劫,即白阳劫(“末后一着”)时一次度回。

原佛子 即“皇胎儿女”。

原人 即“皇胎儿女”。

云城 亦称“银城”。中国民间教门术语。系民间教门的信徒躲避劫难、享受极乐之圣地,为“真空家乡”在人世间的化现。完整的教义大意为:一旦大劫来临,无生老母便把原本在天上的云城(即真空家乡)降至人间,庇护入教的信众。教外之人则无缘入此城中,只能忍受无尽的轮回之苦,历尽劫难。

扶乩 中国民间信仰、民间教门中一种求神降示、预示吉凶的祭占仪式。源于民间流行的迎请“紫姑下凡”仪式。较早现于唐代。操作方式不一。一般1—3人操演:一番祈祷、敬拜仪式后,手扶一木架或箩圈(或簸箕,曰“扶箕”),下悬一木棍为乩,在一沙盘上依“神意”画符写字。经解读“神语”(即乩语)后,即依“神示”行事。最初,此术多为文人墨客、闺阁女眷画符写字、吟诗作赋的游戏,入清后盛行,上至达官富商、举人秀才,下至寻常百姓均精于此道。尤经民间教门标准化、系统化处理后,形成一整套重要的教门仪式。一应大小教内事务,均要开坛设乩。

乩语 亦称“乩文”、“乩训”、“坛示”、“乩谕”、“坛谕”等。民间信仰活动中设坛扶乩、“求神降示”后得出的谶语。参见“扶乩”。

揭帖 亦作“揭贴”。初特指中国历代朝廷奏议的一种模式。历朝对其使用方式及范围并不相同,但有具机密性则历代一致,尤以揭发功能为多。形式较多,可具名亦可匿名。元代公布财政收支状况的文书亦称“揭帖”;明末公开的私人启示也称“揭帖”。与之相对应,这一形式早已被民间教门所用,借以串联信众,发动起事。内容多为谶言、隐语、流言和檄文等。较早如汉末的“黄天当立,岁在甲子”,隋唐时期的“新佛出世,除去旧魔”,宋元时期的“明王出世”、“牛八当立”等,皆属揭帖范畴。“鸦片战争”后,揭帖大量出现在反洋教运动的造反口号中,至清末义和团运动臻于极点。

牛八 即“朱”字,亦作“八牛”。中国民间谶言。较早现于明末民间教门——龙天道之谶:“木子当来,牛八退位”(“木子”意指李自成,“牛八”暗指朱明王朝)。此类谶言源自古老预测学中的拆字法。两汉时,谶纬学兴盛。拆字法渐成专术,隐喻世事变迁、江山更替等。隋唐后流于民间。多为农民起义所用,演化成揭帖口号。入清后,民间教门多用“牛八”与“日月”搭配,意在反清复明。如“日月复来,牛八当立”、“八牛不安忍,日月从头起”等。义和团运动时期,义军首领朱红灯等朱姓教首也曾以“明室后裔”自称,以“牛八”之谶号令天下。

打醮 中国民间教门的祭祷祈福仪式。原为道教仪式,称为“斋醮”。因多数民间教门系杂糅儒释道成分而成,故道教的一整套斋醮仪式亦被教门所吸收,称“打醮”。

金钟罩 中国民间武术、气功的一种功法。习练者通过意守丹田、坐功运气,配以“祷神下凡”、“吞符念咒”(掺有硫磺、朱砂等,具兴奋、麻痹作用)等仪式,致“气行膜张”而具“刀剑铁尺不能伤身”、“枪炮不入”之功效。因如“金钟罩于身”而得名。此术源于古老的内外兼修、强筋壮骨之功法。远至汉唐时期的“履火蹈刀”、“卧剑上舞”,近至明清时期《易筋经》所载“金钟扣”、“铁布衫”等名谓,皆属此类。后世“尚武之风”较浓的地区,一些民间教门分设“文场”、“武场”(武场即主坐功运气、习武练功),多习练此类功法。义和团运动期间,因梅花拳、义和门、八卦教等教门发动“扶清灭洋”运动而使此功为世人熟知。

升丹 亦称“打丹”、“升表”。中国民间教门术语。为明清时期收元教、圣贤道等教门的入教仪式之一。即由教首将入教者姓名、籍贯、年龄等内容写在黄纸上,对空敬拜,礼佛诵经之后,当场焚烧。谓之升丹。意为将入教者的情况“禀告”给“真空家乡”中的无生老母或先天老爷,以作注册。

会堂 亦称“学堂”、“礼堂”、“佛堂”、“法堂”、“堂子”等。中国民间教门术语。指会道门中的一些枪会组织,如红枪会、大刀会等举行仪式活动的场所。

堂子 即“会堂”。

会头 中国民间教门术语。指专门负责办会的人。一般由有一定经济实力者充任,以教外人士居多。

灵文 中国民间教门术语。为教门中的核心经咒。多由教首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秘密传授。要求信徒严格保密,“上不露师,下不露徒”。有内、外灵文之分。内灵文多为真言一类经咒,如雍正年间(1723—1735)山东空子教的灵文是“真空家乡,无生父母,现在如来,弥勒我主”。一贯道曾以“无太佛弥勒”为“无字真经”。外灵文多用于立愿发誓,如圣贤道“开斋破戒,身化脓血”、“泄露真法,报应不过百日,身化脓血”等愿文。

九干十八支 亦称“九杆十八枝”。中国民间教门、会道门的一种教内组织结构。明末,圆顿教等教门曾“立九干,十八支,将法开通”,意即依九宫八卦之序,以三宗五派、九干十八支的组织结构发展势力。这一结构对后世八卦教系统的民间教门影响较大。清代收元教内分八卦,分设卦长一人,左干、右支二人,再加中央,合为九宫。民国年间的九宫道则设有九宫、十八天,即分18个支派各自发展。

教门

弥勒教 由中国佛教衍化出的异端教派。南朝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佛教徒傅翕所创。以“弥勒菩萨分身世界,济度众生”为名,崇奉弥勒佛,形成“弥勒救世”信仰。隋、唐、宋时期,多次举事。教徒多穿白衣,有“素冠练衣”之称。其“弥勒救世”思想为元末白莲教及明清众多教门所吸收,融合“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等教义,成为中国民间教门的基本信仰。

明教 ① 由摩尼教发展而成的秘密宗教。混合有道教、佛教等成分。五代、宋、元农民起义常利用为组织的工具。尊张角为教祖,敬摩尼为光明之神,并崇拜日月。教徒服色尚白,提倡素食、戒酒、裸葬;讲究团结互助,称为一家。教义认为,世界上光明力量终必战胜黑暗力量。唐末五代时流行于陈州(治今河南淮阳)一带,后梁末母乙曾以该教为组织纽带发动起义。北宋、南宋间流行于淮南、两浙、江东、江西、福建等地,不断组织农民起义,最著名的有方腊、王念经起义。② 即“摩尼教”。

白云宗 宋代由佛教中分化出的宗派。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西京(今洛阳)宝应寺僧孔清觉迁居杭州白云庵后所创,故名。该教自称华严宗一系,却因“不事荤酒”、言行怪异而被视为“食菜事魔”类异端,信徒亦被称为“白云菜”。清觉曾于政和六年(1116年)被发配广南南恩州(今广东恩平北),四年后遇赦。他阐发华严宗思想,一生著述颇丰,有《三教编》、《十地歌》、《初学记》、《证宗论》、《正行集》等,将佛教修行果位分为“十地”,主张三教合一,同时强调遵从尘世间的忠孝伦理,“晨夕持诵,躬耕自活”,成为后世民间教门渊薮之一。自清觉之后,该教愈发为统治者不容。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因“既非僧道童行,自植党与,千百为群,挟持祆教,聋瞽愚俗。或以修桥砌路,敛率民财,创立私庵,为逋逃渊薮”而遭禁(《佛祖统纪》卷五十四)。后于元成宗、仁宗,明太祖时期屡次遭禁。

魔教 ① 历史上各教派之间相互攻击的贬称。有时亦为主流社会贬斥某一教派所用,含异端、妖妄、怪诞之意。② 专指中国一支民间教门明教及其前身摩尼教。是宋代统治者对屡屡举事的摩尼教和明教的蔑称。因其“不事鬼神,专奉摩尼(摩尼教创立者)”,“食菜事魔”,行为怪异。又因“摩”与“魔”谐音,遂以“魔教”贬称之。

食菜事魔 宋代统治者对民间教门的贬称。较早源于宋代对白莲宗、白云宗的蔑斥。因其俗家信徒戒荤吃素,被称为“白莲菜”。后此类教派与弥勒教、摩尼教等民间教门杂糅,逐渐定型成最为系统、影响最为广泛的民间教门——白莲教。因其“男女混杂”、“夜聚晓散”,举止异于常俗,且不断组织起义,被南宋统治者斥为“事魔邪党”,一概贬称为“食菜事魔”类组织。

白莲教 亦称“白莲社”。混合有佛教、明教、弥勒教等内容的秘密宗教组织。始自南宋初茅子元创立的白莲宗。初为佛教的一支,其教义源于净土宗。元代渗入其他宗教观念,主要为弥勒信仰,逐渐流行,至大元年(1308年)被禁止,但参加者仍不断增加。其教义崇尚光明,认为光明定能战胜黑暗。崇奉阿弥陀佛,提倡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元、明、清三代,常为农民起义所利用,作为组织斗争的工具。元泰定二年(1325年)息州(治今河南息县)有赵丑厮、郭菩萨倡言“弥勒佛当有天下”,至元三年(1337年)信阳有棒胡利用白莲教组织起义。元末随着阶级矛盾尖锐化,终于爆发红巾军大起义。教派名称随时随地变化,明代有闻香教、大乘清茶门等名目。清代有清水教、八卦教、天理教等名目。明代利用这种组织起义的,有洪武三十年(1397年)陕西田九成起义等。清代著名的有嘉庆元年至十年(1796—1805)川楚白莲教大起义,十八年至十九年河北、河南、山东林清、李文成起义等。

罗教 亦称“罗祖教”、“罗道教”、“无为教”。明清时期民间教门。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由山东莱州府即墨县人罗清创立。该教吸取佛教的虚空观念,糅合道家无为思想,以净土为宇宙本源,创“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八字真言。罗清所撰《五部六册》,对后世民间教门影响极大。最初在直隶密云卫(今北京市密云县)司马台一带传教,后传布到山东、山西、浙江、福建等地,大运河上大批漕运水手信奉罗教,酝酿出后世的青(清)帮。在民间教门史上,罗教的产生是继白莲教之后另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后世许多教门,如弘阳教、黄天道、姚门教、大乘教、三乘教、老官斋教、青莲教、金丹大道、灯花教、先天道、一贯道、同善社等均源于此。

罗道教 即“罗教”。

罗祖教 即“罗教”。

无为教 明清时期民间教门。早期的无为教即“罗教”。因主张清净无为,劝人修证来世而得名。据传,教主罗清曾被明正德皇帝封为“无为宗师”,使其《五部六册》得以刊行并世代流传。以后,因清廷对民间教门的残酷镇压,许多教门不断变换名称,遂至清中后期各地出现多支“无为教”。道光之后衍化出江西、贵州、云南等地的大乘教,对清中后期的民间教门影响较大。参见“罗教”。

姚门教 亦称“斋教”、“龙华会”、“一字教”等。明清时期民间教门。源于无为教(罗教)。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浙江处州府丽水县人殷继南自称“罗祖转世”,任无为教在当地的教首,即殷氏无为教。万历十年(1582年),殷祖被杀。天启三年(1623年),庆元县人姚文宇掌教,改名龙华会,即姚门教,使其大获发展。

龙华会 亦称“龙华教”,即“姚门教”。

三一教 亦称“三教”、“夏教”。中国民间教门。明嘉靖万历年间,福建莆田人林兆恩创立,因主张三教合一而得名。该教初为学术结社,后因形成一套完整教义思想和组织体系,形成以归儒崇孔为宗旨的“三教同归于心”的教门。其早期成员主要以儒生为主,后随教门扩展而成分日趋复杂。信徒日常修炼“九序功”,以达“超出天地”、“粉碎虚空”之境。主要经典有《九序心法》、《林子全集》、《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等。至明末清初,该教传至闽、浙、赣、苏、皖、直隶等地。民国后渐弱,又传入东南亚地区。

大成教 清民间秘密团体。道光咸丰年间,安徽石埭(今石台东北)周星垣自称继承明嘉靖林兆恩儒释道三教合一说,提倡“心息相依,始为大成”,称大成教,在扬州聚徒讲学。因周星垣字太谷,亦称“太谷学派”。周氏弟子张积中移居山东肥城黄崖山传教,称为“北派”,1866年(同治五年)反抗清军围攻,被杀害。后李光炘在江苏泰州传教,称为“南派”,再传弟子黄隰朋在苏州传教。世传张积中在黄崖山传教时称“泰州教”,另说李光炘在泰州传教时称“泰州教”。鸦片战争后由中下层知识分子组成。

泰州教 见“大成教”。

黄天道 亦称“黄(皇)天教”。明清时期民间教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直隶万全卫(今河北万全)膳房堡人李宾所创。该教信奉“三世三佛”说,宣扬劫变思想,教内道教色彩较浓,持男女双修、修炼内丹等功法,信徒均以“普”字派名。主要经卷有《普明如来无为了义宝卷》、《普静如来钥匙通天宝卷》等。李宾与其妻先后掌教,身后所葬碧天寺成该教圣地。信徒主要在华北地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因该教在浙江的分支长生教遭禁而受牵连,碧天寺尽毁,李宾夫妇亦被掘墓戮尸。直至清末才在万全等地复苏并重建碧天寺。至20世纪上半叶仍在华北地区流传。

长生教 明清时期民间教门,系从黄(皇)天道(教)中分化而成。明万历年间(1573—1620)浙江西安(今衢州)黄(皇)天道(教)第十祖汪长生(道号普善)所创。该教名称因其名而得。信奉“天盘三副”说、“三期末劫”论。平日通过建斋堂,劝人吃斋念佛,教人祛病延年而获发展。教内供奉观音大士及汪长生之位。主要经卷有《下生宝经》、《普静如来检教宝经》等。该教曾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先后被清政府查禁,斋堂被毁,后复建。嘉道年间主要在浙江、江苏一带传播。

龙天道 亦称“龙天教”、“龙门教”、“白阳教”等。明清时期民间教门。明隆庆年间(1567—1572),直隶正定府藁城县(今河北藁城市)张村人刘米氏所创。刘米氏师从翠花张姐(罗教徒,后为东大乘教北京总传头)。悟道后自称“米菩萨”,另立教门。该教均由女性接续教主之位。至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二十一年两次彻查前,已传十二代二百余年。直至清末民初,仍有活动。该教颇具叛逆性,曾拥护李自成起义反明。据传,“木子当来,牛八退位”即出自该教。入清后遂反清。乾隆七年(1742年),清政府查获山东新城县(今植台县)龙天道徒靳崇禹一案,涉案信徒3000余人。教内经卷今能见者,仅《家谱宝卷》后半部。

大乘教 中国佛教异端、民间教门的教派名称。① 北魏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冀州僧人法庆创立大乘教,并发动农民起义。② 众多民间教门曾用此名。无为教(罗教)创立者罗清之女佛广所创教门即名大乘教;此后,除明清时期的东、西大乘教外,影响较大者:一是明代圆顿教分化出的一支大乘教。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云南大理人张保太所创。该教宣扬“三期末劫”观,倡言“弥勒救世”论。主要经卷有张保太所著《归元直指》、《母生三教》、《根本命脉》等。其广泛活动于西南、华中、华东、华北地区,因具有鲜明的反清倾向,于乾隆六年(1741年)被镇压,遂衰。后又衍生出无极教、灯郎教等支派,继续流传。二是白莲教一支大乘教清茶门,又称“闻香教”。嘉庆间方荣升曾在江南组织起义。三是清代离卦教分化出的一支大乘教。直隶巨鹿(今属河北)人孙维俭所创。据其家藏祖传手抄《护道榜文》中“大乘”字样,创此教。嘉庆十六年(1811年)被告发,遂灭。

西大乘教 明清时期民间教门。自称“大乘教”,因位于滦州王森所创大乘教(即闻香教,称“东大乘教”)以西,故称“西大乘教”。明隆庆五年(1571年)由北京西郊保明寺第五代住持归圆(吕妞,又称吕菩萨、吕祖)创立。主要在华北流传,后传至东北及四川、安徽等地。据传吕祖在明英宗亲征蒙古瓦剌、土木堡之变、英宗复辟等三次大事件中均出手相助,英宗复位后遂于京郊黄村敕建顺天保明皇姑寺(即保明寺),专供吕祖菩萨。该寺遂成西大乘教祖庭。教内尊吕祖为无生老母、西王母和观音菩萨的化身。主要经卷为《普度新声救苦宝卷》以及归圆所著《大乘教五部经》。保明寺曾于嘉靖时遭毁,后得明、清两代皇帝敕修。

闻香教 亦称“东大乘教”、“弘封教”、“焚香教”、“善友会”等。明清时期民间教门。明万历年间(1573—1620)直隶顺天府蓟州(今天津蓟县)人(另一说为滦州石佛口人)王森所创。王自称曾救一妖狐,狐断尾赠之,有异香,故得此名。该教信徒较多,最盛时自称“不下二百万”,遍及华北、陕西、四川等地。教内组织严密,立有大小传头及会主等头目,每年定期向其“朝贡”。该教信奉“三期末劫”论,宣称在世“弥勒”将“下生”于石佛口王姓家中。其主要经卷有《九莲经》、《三教应劫总观通书》等。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王森下狱,不久得释后,遂在京城结交名宦勋戚,教势得以扩大。后因其徒李国用另立门户引起教内纷争,致王森于万历四十一年再次下狱,五年后死于狱中。天启二年(1622年),其子王好贤与徒弟徐鸿儒等人造反被镇压。入清后,其后世子孙将教名改为“清茶门教”,继续传习,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遭政府查禁而衰微。

东大乘教 即“闻香教”。

棒棰会 亦称“棒槌会”。明清时期的民间教门。明末东大乘教(闻香教)分支。明万历年间(1573—1620),直隶真定府饶阳(今属河北)人周印创立。该教叛逆性较强。尊奉弥勒佛的同时,还奉拘留孙佛。教主自称“拘留孙佛转世”,号召信徒推翻明朝统治。该教分派“五会”分头传教。信徒遍布华北地区。各“会”之间,“气候相通,共数十万人”(张凤翔《抚畿疏草》卷二)。天启二年(1622年),闻香教徐鸿儒在山东起义,棒棰会遂追随响应。不久遭灭。周印自首。

圆顿教 明清时期民间教门。由闻香教(东大乘教)分化而来。明天启四年(1624年),河北高阳人弓长创立。弓长以“天真古佛”自居,声言奉无生老母之命下凡完成“末劫总收元”。修行内容繁杂,包括:十分点杖、十把钥匙、十样真言、十分口诀、十步修行、四句妙偈、四相功夫、四时真香、十字佛号、九叶莲经、三皈五戒等。该教组织结构较为完备,教内设有头行、续灯、领袖、开示、经主、会头、会主、领众、走道、坛主、香头等职。教派分为三宗五派、九杆十八支。活动区域较广。明末广泛流传于豫、鄂、川、苏等地。

悄悄会 清代民间教门。由圆顿教更名演化而来。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甘肃狄道(今临洮)人王伏林所传创。该教崇奉弥勒佛、无生老母等神祇。主要念诵《龙华经》。信徒入教时,教授“三字合同”口诀,即手合同(手握手)、口合同(伸舌卷舌)和心合同(指心)。因活动隐秘,时人俗称其为“悄悄会”。信徒主要为回、汉民族。后被清政府弹压。

清茶门教 明清时期民间教门,由闻香教(东大乘教)入清后更名而来。亦称“清净门教”、“东大乘教”、“无为教”。流传于直隶(今河北一带)、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奉弥勒佛、无生老母等为最高神祇。信徒日常活动相对简单,于每月朔、望日供奉清茶及清钱十文,敬拜神灵,故名之。教内主要经卷为《三教应劫总观通书》。其反清宗旨不变,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遭政府查禁而衰微。

收缘会 亦称“收源会”、“收元会”。清代民间教门。源于闻香教(东大乘教)。乾隆五年(1740年)直隶沙河县(今河北沙河市)人胡二引进创立。

弘阳教 明清时期民间教门。初名“混元弘阳教”(或“混元教”),后名称渐多,有“混元门”、“红阳教”、“弘阳法”、“宏阳教”、“元沌教”等。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直隶广平府曲周县(今属河北)人韩太湖创立(一说为山西洪洞县高阳所创)。该教以混元老祖、无生老母和飘高老祖为最高神祇,奉韩太湖为降临人间、普度众生的“飘高老祖”,宣扬“红阳劫尽,白阳当兴”的劫变观念。平日以施茶和烧香念经为人治病,百姓入教后可习医谋生,信徒以妇女尤其是寡妇为主,有的地方干脆只接收女信徒。因教首善于结交朝廷权贵为其撑腰,得以公开刊印大量经卷,主要有《红(弘)阳五部经》,仿罗教《五部六册》而著。在当权宦官支持下,该教由京畿快速发展到华北、东北等地,酝酿出后世众多教门。

混元门 亦称“混元教”、“浑元教”等。明清时期的民间教门。最初系弘阳教的别称,后渐成独立教门。崇奉混元老祖、无生老母等神祇。初在京畿、直隶(今河北一带)一带流传,后扩展到华北、东北地区,尤其在东北一带持续时间较长,直到20世纪仍有一定势力。参见“弘阳教”。

一炷香教 亦称“如意教”、“天爷教”、“天地门”等。清代民间教门。清顺治四年(1647年,一说顺治七年),山东商河人董计升(董士海)所创。日常修炼内容简单,即点燃一炷香,磕头、忏悔和疗疾,故名。该教主张敬拜天地,孝敬父母,劝人行善。广泛流传于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山西和东北等地,并形成几支较大的支系,包括他亲传的“山传八支”、徒弟所传“林传八支”和其妻王氏所传“金传九股”(专收女弟子)。后世影响最大者为天地门。

天地门 中国民间教门。由清代“一炷香教”发展而成。董计升创立。参见“一炷香教”。

金幢教 明清时期民间教门。亦称“金堂教”、“经堂教”、“关门教”、“闭门教”等。明末王佐塘所创。流传于京畿、直隶(今河北一带)及江南大部分地区。清初传入台湾。1949年后在大陆沉寂。目前在闽台一带民间仍有影响。

糍粑会 清代民间教门,属罗教(无为教)支系。康熙年间(1662—1722)安徽南陵人潘千乘所创。该教信徒“夜聚晓散”,以糍粑供奉无生老母和弥勒佛,拂晓前再将糍粑吃掉,故名。主要流传于皖、川等地。因此教行为诡异,受道光后清廷镇压民间教门风潮所牵,终被取缔。

无极教 亦称“三船教”(即法船、瘟船、铁船)。清代民间教门。源自清初张保太所创大乘教。大乘教流入四川后,更名为“无极教”。雍正末年(1735年),该教与云贵等地大乘教支系串联举事。乾隆十一年(1746年)被破获解体。

八卦教 清代民间教门。一说源于弘阳教;一说源于天地门教。因以八卦模式收徒和组织信众,故名。又称“收元教”、“五荤道”。康熙年间(1662—1722),山东曹州府单县人刘佐臣创立。该教设有一整套严密的组织体系。所创“九宫八卦”体系(即“内安九宫,外立八卦”),对后世教门影响很大。九宫和八卦方位各个教首均实行世袭制,逐渐衍化出众多独立教门。九宫居中央核心,教首均由刘氏六代子孙充任;八卦分支分化形成离卦(郜氏)、震卦(王氏、侯氏、布氏)、坎卦(张氏、孔氏)等大教门。八个卦长之下设六爻。掌爻称“指路真人”。以下依次为开路真人、当来真人、总流水、流水、点火、全仕、传仕、麦仕、秋仕等职。一个半世纪里,该教遍传华北地区,叛逆性极强。提出“排满兴汉”口号,频频举事。如嘉庆十八年(1813年),分支教首林清、李文成发动天理教起义,攻入紫禁城,举朝震惊。直到义和团运动时期,义和拳、金钟罩、铁布衫、红灯照等教门皆为八卦教之余续。该教主要经卷为刘佐臣所著《五女传道宝卷》及其子孙编印的《八卦教理条》、《乾元亨利贞春夏秋冬九经歌》、《愚门弟子歌词》、《灵山礼采茶歌》、《西皇经》、《扫心经》等。

收元教 清代民间教门。有多支以“收元教”命名的教门。① 八卦教的别称。② 弘(红)阳教支派。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河南许州人徐国泰创立。③收缘会之变名。主要经卷有《苦难》、《九莲》、《五女传道》、《太阳经》等。该教初在河南、直隶(今河北一带)等地流传,后传入两湖、陕南、川东等地。至嘉庆初年,以“弥勒佛转生河南无影山张家,扶助牛八起事”相号召,与其他教门配合,发动清中叶教门大起义(旧称“川楚陕五省白莲教大起义”)。

震卦教 清代民间教门,与离卦教、坎卦教等同属八卦教(收元教)分支。康熙年间(1662—1722)山东金乡县人侯棠所创,教内组织严密,遵行《八卦教理条》。侯氏这支教派于嘉庆年间(1796—1820)渐衰,另一支为乾隆年间(1736—1795)菏泽(今菏泽市)王容清所创,以菏泽为中心,先广布于华北各地,后经被发配教首王子重、步文彬等传至新疆、两广,再后有河南滑县人李文成任该地震卦教首,与直隶(今河北一带)坎卦教首林清、山东离卦教首冯克善共创天理教,并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举事,一度攻入紫禁城,朝野为之震动。震卦教被灭后,衍生出后世清水教。

清水教 清代民间教门。乾隆年间(1736—1795)出现过两支清水教,均属八卦教(收元教)支派。一为震卦教。教首王中以清水三杯,供先天、中天、后天牌位,亦称“清水教”。该支系亦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案发后衰微;二为王伦所传清水教。三十六年,山东寿张(治今山东阳谷)人王伦以“清水教”为名传徒,称“饮水一瓯,可四十九日不食”。教内分文场和武场——文弟子练气,武弟子练拳棍。该教崇奉无生老母、弥勒佛、真武大帝等神祇。流传于山东、河南、直隶(今河北一带)等地。因宣扬劫变思想,具有强烈的反清倾向,曾于三十九年在山东起事,攻陷寿张、阳谷、堂邑及临清土城,被清政府镇压。后在山东、直隶一带仍有流传。

离卦教 明末清初民间教门,与震卦教、坎卦教等同属八卦教(收元教)的分支。康熙年间(1662—1722)河南商丘人郜云龙创立(一说为乾隆元年[1736年]创立)。初以商丘为传教中心,信徒分布于豫、鲁、直等地。乾隆末年,郜云龙第五辈孙郜添麟移居山东聊城,该地遂成另一传教中心。离卦教多次起事反清,属叛逆性较强的民间教门。该教实行家族传承制,一直维持到1861年(咸丰末年)方被镇压取缔。教中一支衍化为圣贤道,继续在华北地区传教,直到20世纪上半叶仍较活跃。

儒门教 清代民间教门。八卦教(收元教)的支派。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安徽亳州人田恒实创立。教义思想主要来自儒家,以“敬拜天地、礼祀神明、孝敬父母、爱国忠事”等为修行内容。崇奉恩主公。恩主公分为三圣恩主、四圣恩主和五圣恩主。三圣恩主一般为关帝圣君、孚佑帝君和司命帝君三位神灵,其他则各地不尽相同。该教于清咸丰同治年间传入台湾。台湾光复后发展迅速。1969年设“财团法人台湾圣教神明会”。1978年更名为“儒宗神教会”。

天理教 亦称“白阳教”、“荣华会”。清代民间教门。由八卦教(收元教)几支分支教派如坎卦教、离卦教和震卦教组合而成。该教崇拜太阳,奉无生老母为最高神祇。教徒遍布华北地区。嘉庆年间(1796—1820),教首林清、李文成用该教发动直隶(今河北一带)、山东教民起事,一度攻入紫禁城。

先天教 清代民间教门。明清时期有多支教门使用此名。① 清代八卦教(收元教、五荤道)支派——离卦教流传至山西的一支。道光十五年(1835年),教首曹顺曾发动起义,不久即败。② 亦称“先天(大)道”。清后期罗教体系中衍生出的较大支派。该教与同期无为教、大乘教、姚门教、三乘教、五盘教、金丹道、青莲教、灯花教等教门同源。或干脆为同教异名之别称。后世很多教门和会道门,如一贯道、同善社、瑶池道、普渡道、孔孟道等多出自此门。参见“先天道”。

明天教 清代民间教门。源于离卦教。道光年间(1821—1850),直隶清河(今属河北)人马进忠(即李进忠)创立。该教具有强烈的叛逆性。于道光三年(1823年)谋划举事,年号“天心顺”。事泄,马进忠被凌迟,祸及500余人。遂灭。

斋教 系对清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民间教门的泛称。主要有罗教、姚门教、老官斋教、龙华会、三乘教、一字教、青莲教、灯花教、阴(阳)盘教、五盘教、糍粑教、大乘教、金幢教、观音教等。此类教门分布广泛。因信徒多茹素吃斋,清政府统用“斋教”称之,对于暴动举事的教门则蔑称为“斋匪”。现今台湾等地的斋教仍比较活跃,其倡导推行的“素食主义”运动对当地社会生活影响甚广。

老官斋教 明清时期民间教门。① 系对江西、福建等地一些茹素食斋的教门之别称。② 专指浙江庆元姚门教(罗教分支)的一支,因信徒戒荤吃素而被称作“老官”,故名。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老官斋教的普少在瓯宁举事,自称“弥勒下凡”,竖“无为大道”、“代天行事”等旗号,旋被灭。

金丹道 清代民间教门。由黄德辉所创。后改称“五盘教”、“青莲教”。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该教“黄鹤楼辩道”后,众骨干分道扬镳。其骨干刘仪顺在四川创立灯花教。

青莲教 清代民间教门。源于黄德辉所创金丹道。该教对后世教门影响很大,源头却较为复杂,学界认识不一。台湾、东南亚等地学界主流所熟知的先天道系统,基本与青莲教系统叠合,疑为同教异名,均源于金丹道。道光年间(1821—1850),南北各地已现“青莲教”之名。从其尊达摩为初祖,崇奉无生老母等特征看,应源于罗教支派大乘教。大乘教教主吴子(紫)祥被奉为青莲教第十祖,往后依次为十一祖何若、十二祖袁志谦、十三祖杨守一、徐继阑。道光年间,该教骤兴,传教网络,纵横南北,频频举事。至十三祖(杨守一、徐继阑)时,在川、陕一带遭镇压而暂时沉寂。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教首李一沅、陈汶海、郭建汶(即刘仪顺)等为复兴势力,创“五行十地”复教计划之组织体系,分赴全国,意图再次举事。翌年,事泄遭灭。该教进入“五祖掌道”期,各自独立发展。由此衍生出众多支系,形成后世多支教门。如灯花教、三华堂、西华堂、东震堂、西乾堂、归根道、普渡道、瑶池道等。与此同时,该系统衍生出先天道(教),发展出另一系教门系统。后世台湾、东南亚等地的分支多由此来。

西乾堂 清代民间教门。由青莲教分化而来(一说源于先天道)。一说青莲教十二祖袁志谦创立于成都,十四祖姚鹤天沿用此名。另说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青莲教复兴计划瓦解,教内骨干大部被杀。郭建文、林依秘、彭超凡等人逃脱后建立此堂。彭超凡和林依秘先后继任教主,并无姚鹤天充任教主之记载。据现有资料分析,西乾堂与东震堂均为一贯道的前身。

灯花教 清代民间教门。由金丹道更名而来。又名“大乘教”、“三乘教”、“青莲教”等。咸丰年间(1851—1861),金丹道骨干刘仪顺创于四川。另,四川当地早已流传一支灯花教,影响不大,与刘所创之教应属同名异教。“灯花教”之名有两种说法:一说教内用药材在油灯中燃烧出不同形状的灯花;另一说因信徒“燃灯拜忏”而得名。该教供奉无生老母,信仰“三期末劫”思想。教内分动、静二门:动门纠党,静门敛钱。主要经卷有《三教》、《金丹大教》等。初在四川流传,后至贵州,于咸丰、同治年间在铜仁、思南等苗族聚居区发动“号军大起义”。被灭后遂弱。1949年后消亡。

东震堂 清代民间教门。源于青莲教(一说源于先天道)。与西乾堂同为一贯道前身。1877年(光绪三年)由王觉一所创。王凭借“东震继西乾”之说继任教主,后被一贯道尊为第十五祖。一贯道一整套教义教规基本在此期间定型。王觉一也被视为一贯道实际创始人。参见“一贯道”。

黄崖教 清代民间教门。由太古学派转化而成。咸丰年间(1851—1861),由太古学派创始人周星垣弟子之一——张积中创立于山东肥城境内的黄崖山,故名黄崖教。该教主张三教合一。尤具浓厚的儒教色彩以及乌托邦理想色彩。实行财产共有、教养兼施、君师合一的管理模式。俨然一个独立封闭的世外桃源,士农工商兵诸功能兼具。最盛时前来归附者逾2000户,人数累万。1866年(同治五年),黄崖教村社被清军荡平。遂灭。

真空教 亦称“真空道”、“廖祖教”、“空道”、“空道教”、“真空大道”、“空中大道”等。清代民间教门。1862年(同治元年),江西长宁(今寻乌)人廖帝聘创立。廖自称“无极圣祖”化身,将罗教中“真空法”之涵义引申、物化为具体的神祇——真空祖师而崇奉,以“复本还原,归一归空”为主旨。该教采用静坐法,通过静坐、参悟的修行方式实现自身与本体真空的融合。平日以清茶为人治病戒烟,因而信众渐多。主要经卷有《报空》、《无相》、《报恩》、《三教》,即四册五部宝卷。该教以寻乌县黄畬山为祖堂,后在各地广建“道堂”,快速流传于江西、广东、福建等省,至清末传入东南亚,在当地华人华侨中持续活动至今。

刘门教 亦称“槐轩道”。清末民初民间教门。清嘉庆道光年间(一说乾隆年间),四川双流人刘沅所创。原为刘沅讲学收徒的学术组织。推崇陆王心学、贬斥程朱理学,认为“性”即天理,人人皆可静心养性而成圣人先贤。秘传九段功法,精于斋醮科仪,颇具教门形态。教内以刘沅《槐轩全书》为主要经典,另有《法言会纂》呈教规条章。民国年间,该教实力大增,信徒遍及四川、两湖、浙江、陕西、山西等地。川西豪强、军阀多入其门下。1949年后停止活动。

义和拳 清代民间教门。原名“梅花拳”,初为武术拳路之名称。源于民间教门体系中一些分文、武场活动的教门,“文场”研习经义、静坐内修,“武场”坐功运气、习练武术。入清后,此类教门日趋活跃。大约在乾隆中期,义和拳活跃于山东冠县、莘县等地。以阳谷人王伦(清水教首领)为著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清水教举事后,开始在山东、直隶一带流传开来。至义和团运动时期名声大振。义和拳与民间长期流传的金钟罩、铁布衫等同类武术结社应属同类,且有某种呼应、传承关系。其信仰神祇庞杂,神仙、英雄等一应俱有。内分文、武场,文场掌握教权,对外隐秘。基层组织为“坛”。以八卦分出“八大坛”。坛主为老师,称“大师兄”。教内男女平等。男称“大众”,女称“二众”。

红灯照 亦称“红灯罩”。清末民间教门。先现于山东,与义和拳、金钟罩等武术、气功组织同源。“或名义和拳,或名大刀会,或名铁布衫,或名金钟罩,或名红灯照”(《万国公报》)。京畿地区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四川地区再掀红灯照领头的暴动,席卷全川,持续数年。该教后期以青年妇女为主,大的十七八岁,小则十二三岁。因其着红衣,提红灯而得名。类似还有“蓝灯照”(普通妇女)、“黑灯照”(老年妇女)和“青灯照”(以寡妇为主)等。

神祇

无生老母 简称“老母”,亦称“古佛”、“老古佛”、“老无生”、“无极圣母”、“瑶池金母”等。明清时期民间教门的最高神祇。晚清教门为避缉拿,演绎出“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明明上帝无量清虚至尊至圣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简称“明明上帝”)等。该神祇由最初无性别之神演化为极富人情味的女性形象,经历了复杂演变过程。有学者认为,“无生老母”最早现于明初刊行的《佛说皇极结果宝卷》。嘉靖年间(1522—1566),金丹道南宗的《葫声歌》载:“古佛出现安天地,无生老母立先天”(《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后经罗教创立者罗梦鸿阐发,再经后世众多教门完善总结,形象基本定型。无生老母系一位集创世与救世于一体的至圣女神,不乏慈母般的爱抚与关怀。民间教门认为,无生老母开创天地,生育了96亿皇胎儿女,后沦落东土,受尽劫难轮回之苦。她遂三次派遣佛祖(即燃灯佛、释迦佛和弥勒佛)降世救度。除民间教门外,无生老母还被许多民间信仰和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所信奉。

老母 即“无生老母”。

古佛 即“无生老母”

无极圣母 即“无生老母”。

瑶池金母 即“无生老母”。

明明上帝 即“无生老母”。

燃灯佛 亦称“无极老祖”。中国民间教门中的过去佛。源于佛教。位于最高神无生老母之下。据称是被派到人间救度96亿原人的第一位佛祖。下凡后,已度2亿原人回到真空家乡,还剩94亿原人留在人间,等待其后两位佛祖,即释迦佛和弥勒佛下凡救度。由此衍生出民间教门的“末世总收元”思想。

无极老祖 即“燃灯佛”。

人物

法庆 (?—515)南北朝时期佛教异端大乘教领袖。北魏僧人。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在冀州发动大乘教举事,自号“大乘”。宣称“新佛出世,除去旧魔”。焚佛寺、毁经像、杀僧尼,极具颠覆性。后被俘杀。

傅大士 亦称“傅大师”、“双林大士”、“善慧大士”、“无垢大士”、“东阳(乌伤)居士”等。中国佛教和民间教门人物。本名傅弘,或名傅翕,字玄风,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原为南北朝时期佛教居士,曾因执妖妄异端言行而下狱,后以兜率天下生的弥勒自居,“但分身世界,济度群生”,被视为中国民间教门“弥勒下凡”说的开创者。同时,他所阐发的“以身为本”、“明见佛性”思想对禅宗影响很大。后晋天福九年(吴越开运元年,公元944年)吴越王在城南龙山为其建造龙华寺,供其灵骨塑像。传其著述颇丰。

茅子元 中国民间教门早期创始人之一。白莲宗创立者。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于平江(府治今江苏苏州市)淀山湖创立佛教僧俗结社“白莲忏堂”,自称“白莲导师”,以活佛自居。信徒亦僧亦俗,男女同修,夜聚晓散,活动方式异于寻常居士。被佛教正统斥为“愚夫愚妇”、“猥亵不良”而视作异端。朝廷亦拒斥此类结社。“白莲忏堂”终被取缔。其本人获妖妄惑众罪,流放江州(治今江西九江)。著有《白莲晨朝忏仪》、《西行集》、《弥陀节要》、《法华百心证道歌》等。

罗清 (1442—1527)中国明代民间教门罗教创始人。亦名罗梦鸿、罗静、罗怀,又称罗祖、罗大士、无为居士、无为道人,法名普仁,号悟空,山东莱州府即墨县猪毛城成阳社人。幼失父母,14岁从军,隶守密云卫。年近30退伍。后一心向道,苦心研习佛、道思想,经13年参悟,于成化十八年(1482年)顿悟,创罗教。著有传世经卷《五部六册》,对白莲教体系的民间教门思想进行梳理和提升,对后世民间教门影响深远,被尊为“罗祖”。

罗祖 见“罗清”。

林兆恩 (1517—1598)中国民间教门三一教的创始人。字懋勋,别号龙江,福建莆田人。为诸生,应试不第,转而治儒家身心性命之学,提倡儒释道三教合一说。嘉靖末,倭寇大举侵扰福建,曾撰《防倭管见》,建议城乡举办团练御倭。隐居东岩乌石山,道号子谷子、心隐子,弟子不下数千人,被称为“三教先生”。后又称“三一教主”。著书数十万言,有《三教分摘便览》、《三教会编》等。

殷继南 (1527—1582)中国明代民间教门龙华会创立者。法名普能。教内尊为“二祖”(或“殷祖”)。浙江处州府缙云县人。11岁入金沙寺出家。六年后被逐出。后随银匠丁予(罗教徒,法名普慎)从事打银业。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经丁予引荐,拜缙云县无为教首卢普僧为师。后因殷自称“罗祖转世”,反使卢拜他为师。殷遂成为该地区罗教教首,并更名为“龙华会”。教内设有一套组织体系,封有28位“化师”、72位“引进”。该教发展很快,遍及浙江中部及沿海地区。引起政府警惕。万历四年(1576年),下狱六年后释回原籍。继续传教。万历十年,在温州讲经七昼夜,引数千弟子前来“解表”。处州府衙遂将其斩首。其继任者——女弟子普福盗其尸骨葬于处州近地吴谷阏。此后该地便成龙华会圣地。教内经卷主要有殷继南仿罗教《五部六册》所著经卷:《圣论宝卷》、《天缘经》、《结经》、《直指口诀歌》、《恳切叹世歌》。

李宾 中国明清时期民间教门黄天道的创立者。道号“普明”,亦名“虎眼禅师”,明代直隶万全卫(今河北万全)膳房堡人。原为罗教信徒,后另有感悟,遂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自创黄天道。著有《普明如来无为了义宝卷》。李宾与其妻先后掌教,身后所葬碧天寺成该教圣地。清乾隆年间(1736—1795),因该教分支长生教遭禁而受牵连,碧天寺尽毁,其夫妇亦被掘墓戮尸。后信徒重建该寺,再成圣地。

王森 (约1535—1619)中国明清时期民间教门闻香教的创立者。本名石自然,又名王道然,祖籍直隶顺天府蓟州(今天津蓟县)。青年时做过皮工。明万历年间(1573—1620),受佛广一支大乘教(罗教分支)影响,创立闻香教。以“法王石佛”自居。后移居永平府滦州石佛口,开坛布道。徒众遍及直隶、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等地。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永平府衙恐其教势膨胀,以“左道乱政”罪判其绞监。行贿而释。出狱后贿赂、攀附宫廷权宦。更名王道森,“行教如常”。四十二年受弟子连累、出卖,被挟拥于清凉山举事。再次下狱。五年后殁于狱中。

周印 (1552—1622)中国民间教门棒棰(槌)会创始人。直隶真定府饶阳县(今属河北)留名村人。家贫,以贩布为生。先拜安保为师,入东大乘教(闻香教)。再经安保引荐,拜于教主王森门下。自称拘留孙佛转世,自立教门——棒棰(槌)会。明天启二年(1622年),与闻香教主王好贤(王森之子)、徐鸿儒商定于中秋节起兵反明。事泄,王、徐先后提前起兵。周遂自首,以请擒诸传徒得免。

徐鸿儒 (?—1622)中国民间教门东大乘教(闻香教)领袖。本名徐诵,祖籍山东巨野,后迁至郓城。明万历年间入东大乘教,为教主王森手下大传头之一。因自己门下信徒日众,遂“启反侧之雄心”,百姓将其“奉为瞿昙,罗拜而愿为之死”(徐从治《平妖纪事》)。天启二年(1622年),与闻香教主王好贤、棒棰(槌)会教主周印相约举事反明。自号中兴福烈帝,建元大乘兴胜,以红巾为标志。后兵败被杀。

弓长老祖 (1564—?)中国民间教门圆顿教的创立者。“弓长”即张姓,法名普运,号“天然子”,明末清初河北高阳人。东大乘教(闻香教)教主王森第三代弟子。明天启四年(1624年),自诩“天真古佛”降生,奉无生老母差遣,下凡救度世人(有时亦称儒童佛降世),创立圆顿教。自述并由弟子木人(李某)记录完成三套经卷,后称“李祖三部经”。

韩太湖 (1570—1598)中国民间教门弘阳教创立者。又名春坡、高招,号弘阳子、飘高老祖,简称“韩祖”。明代直隶广平府曲周县(今属河北)人。少时读过私塾,通医术。万历十九年(1591年)到临城太虎山漕溪洞修行。三年后得道。自称“罗祖转世”,创弘阳教。仿《罗祖五部经》编著《红阳五部经》(“大五部”),后又编有“小五部”经卷。二十三年赴京办道。结交权阉,得以大量刊印精美经卷。遂使弘阳教声名大噪。年仅29岁去世。信徒为其建韩祖宫。

飘高老祖 即“韩太湖”。

李福达 中国白莲教首领。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人。生于山西崞县(治今山西原平北崞阳镇)。祖孙几代传习白莲教,遍传湖北、陕西、四川数省。入京师后,投靠武定侯郭勋,捐得太原卫指挥一职。后被御史检举,欲治其罪。引发嘉靖朝党争大案。因郭勋庇护,竟得官复原职。死后多年,其传习白莲教之事方败露。

姚文宇 (1578—1646)中国民间教门姚门教创立者。明代浙江庆元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入龙华会。天启元年(1621年),另立姚门教,自编“罗祖转应(殷继南)祖,应祖转姚祖”之说,以“天上弥勒,号无极圣祖”自居,开堂收徒。传教20余年,遍及浙、赣、闽等地。后因传教致富,遭当地军阀勒索,不从而被杀,葬于庆元县铁岭。

汪长生 (1604—1640)中国民间教门长生教创立者。小名和尚,号长生,道号普善,明代直隶(相当于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大部和河南一部)人,后迁至浙江衢州府西安县(今衢州)。信徒奉为“大弘顿教甘露玉佛”。原为罗教支派姚门教内“清虚”级骨干(相当于副教主)。天启七年(1627年),前往江西龙虎山修研道教,得“十二部显法”后另立长生教。流传于浙江、江苏、江西等地。

杨来如 (1617—1698)亦名“杨莱茹”、“羊宰”、“诚征”等。中国民间教门在理教(理门)创立者。字佐臣,号隆清。曾任山西洪洞县知事,后辞官回乡。先在北京白云观出家,后在蓟州(今天津蓟县)岐山澜水洞隐居修道18年。其后自称得道,创立在理教。教内尊为“羊祖”。他采用黄芩草加露水熬炼成黄芩草膏,帮人治病戒烟,借机“反清复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为避通缉,改名杨来如,继续传道。

董计升 (1619—1690)亦称“董老师”、“南无道德始祖”。中国民间教门天地门教创始人。字四海,号名扬,山东武定府商河县董家林村人。出身农民家庭。成年后于韵屿庵(章丘境内)出家。经十余年修炼,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顿悟后创天地门教。自称受无生老母差遣,“立教替天行道”。先后传有“林传八支”(在董家林收八个徒弟)和“山传八支”(在章丘雪山寺任住持时收八个徒弟)。在其身后分赴各地传教,影响甚大。

刘佐臣 中国民间教门八卦教创立者。明末清初人,祖籍山西洪洞。教内尊为“圣帝老爷”、“先天老爷”。后迁至山东曹州府单县。顺治年间(1644—1661)拜天地门教主董计升为师。悟道后于康熙年间自创八卦教。遍传华北地区。著《五女传道》宝卷。

郜云龙 中国民间教门离卦教教主。河南商丘人。八卦教创始人刘佐臣的弟子。依“八卦派教”体系分掌离卦教。在八卦教内位居“透天真人”职级。后离卦教发展为独立的大教门,郜即为开山教主。

张保太 (1659—1741)中国民间教门西南地区大乘教(法船教、西来教)创立者。亦名张保泰、张宝泰,清代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今云南大理)人。法号道岸,释名洪裕,自称“西来教主”、第四十九代收圆(元)祖师。自康熙二十年(1681年)始,在云南大理鸡足山传播大乘教。雍正年间被捕。乾隆初年殁于狱中。乾隆十一年(1746年),又被冠以“邪教案首恶”而掘墓戮尸。著有《末劫法宝》、《归元直指》、《先后天图》等经卷。对后世教门影响较大。

黄德辉 (1684—1750)中国民间教门金丹道创立者。字荣万,本名黄上选,又名黄廷臣。自称“天老爷”,又称“黄太师”。清雍正十年(1732年),在江西创立三皇圣祖教(圆顿大乘教),即金丹道(白阳会)。后被先天道系统的一贯道等分支教门奉为第九祖。著有《皇极金丹九莲正信归真还乡宝卷》。

刘省过 (?—1772)中国民间教门八卦教第四代教主。掌教期间,完善了“内安九宫,外立八卦”的组织体系。奉其曾祖父、八卦教创立者刘佐臣为“先天老爷”,自命“后天老爷”。开始广收信徒奉献银,使刘氏家族成为当地显赫一时的豪门地主。

王伦 (?—1774)中国民间教门清水教教首。清代山东寿张(一说阳谷)人。身怀绝技,精通气功武术,擅长医道和方术,为人慷慨乐施,喜结交天下豪杰。乾隆十六年(1751年)拜木匠张继成为师入八卦教。三十六年另立清水教。三十九年于堂邑举事。坚持月余,兵败自焚。

吴子祥 (1715—1784)亦称“吴紫祥”。中国民间教门大乘教教首。被后世青莲教、先天道、一贯道等道统列为“十祖”。原系江西一支无为教(罗教)信徒,后分化而出,自创大乘教。该教茹素食斋,同属斋教系列。因教内以天、地、人、神、圣五种斋盘供奉无生老母,亦称五盘教。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编著《大乘大戒经忏》。

李凌魁 (?—1803)中国民间教门领袖。本名李昌标,清代福建建宁人。原为江西一支罗教支派大乘教教徒。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拜大乘教第十祖吴子(紫)祥为师,领受《恩本经》。嘉庆六年(1801年),于崇安拜吴韬入天地会。他结合天地会与大乘教教义,创阴盘、阳盘教。在福建、江西流传。八年,自称“后唐天子转世”,欲举事,被捕杀。

尹来凤 (1729—1806)中国民间教门在理教(理门)第六代教首。清代直隶盐山(今属河北)人。教内被奉为第二代教宗,称“尹祖”。乾隆十二年(1747年),拜张吾山为师入在理教。二十八年,从教首毛芝兰领受 “大法”,继任第六代教首。三十年,在天津建立“积善堂公所”。后又赴关东等地传教。在其掌教期间,在理教获大发展。

尹祖 即“尹来凤”。

黄玉楩 清甘肃狄道州(今临洮县)人。字壬谷,嘉庆举人。历任宛平、三河、武清、清河、宝坻、广平、邢台、钜鹿(今巨鹿)县知县和深州、沧州知州。为官期间,为镇压民间教门,从搜集到的68种经卷中,摘录出教门宝卷中的主要教义思想,逐一辩驳。写成《破邪详辩》一书,广为刊印。该书保存了大量民间教门的宝卷内容和主要教义,是研究明清时期民间教门的珍贵资料。

李文成 (1766—1813)清代河北、河南、山东农民起义首领。河南滑县人。木工出身,人称“李四木匠”。入震卦教,被推为教主,兼领七卦,有教徒几万人。原与坎卦教主林清约定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同时起义,因机密泄漏,他在滑县被捕,教徒提早于九月初七日起义,攻占滑县,杀知县强克捷,推他为大明天顺李真主。因缺乏联系,林清仍按原定起义日期,袭击皇宫,未成被害。清军围攻滑县。他率四千人到辉县司寨另谋发展,被围,自焚死。起义军坚守滑县三个月,城破后,起义军将士壮烈战死,其妻张氏亦参加巷战,后全家自缢死。

林清 (1770—1813)清代河北、河南、山东农民起义首领。大兴(今属北京)黄村宋家庄人。年轻时当过药店学徒、官衙佣役和运粮船夫。嘉庆十一年(1806年)加入天理教,成为坎卦教主,兼领八卦,传教直隶(今河北一带)。十六年,三次与滑县震卦教主李文成会商起义,被推为天王。十八年九月十四日派教徒二百人潜入北京,翌日,有九十余人由信教太监接应,攻入皇宫,因人力单薄失败。不久被捕杀。

方荣升 (?—1815)中国民间教门收元教(圆教)教首。清代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拜金悰有为师入无为教(后改为“收元教”)。三年后因传教被发配。十八年逃回。称其师金悰有是弥勒佛,现要借其身下凡重新掌教。与原明教联手反清。派人到豫、皖等五省大量散发揭帖。不久被捕,遭凌迟。编有《破邪显正明心录》、《万年时宪》、《白阳定品》等经卷。

马进忠 (?—1823)亦名“李进忠”。中国民间教门明天教教主。清代直隶清河(今属河北)人。道光元年(1821年),继父马万良(八卦教)举事失败后,接替教主,更名明天教。三年,在山东定陶县谋划登基称帝,年号天心顺。事泄被诛。

徐继阑 (?—1827)中国民间教门青莲教领袖。讹名“徐吉南”、“徐继兰”,号还无,清代四川成都新繁县(今成都市新都区)人。青莲教内分内、外盘,他掌管内盘。先天道、一贯道教门将其与杨守一同奉为十三祖。道光年间,青莲教案发,被捕杀。

袁志谦 (1760—1834)中国民间教门青莲教教首。亦名“袁退安”,号无欺,清代贵州龙里人。先天道、一贯道等教门奉为十二祖。道光七年(1827年),青莲教第一次案发。他逃至湖北,改吉姓。以卖绸经商为名,隐匿传教,直至去世。一说其为另一教门西乾堂的创立者,姚鹤天沿用之。

刘沅 (?—1855)中国民间教门刘门教创始人。清代四川双流县人。嘉庆道光年间(一说乾隆年间)通过讲学授徒,建学术组织。后融入道教斋醮科仪、创立九段功法等内容,形成民间教门,谓之刘门道、刘沅道。因其居所有古槐,亦称“槐轩道”。推崇陆王心学,贬斥程朱理学,主张“性”即天理,人人皆可通过静心养性而至圣成贤。著有《槐轩全书》,为教内主要经典。

刘仪顺 (1778—1868)中国民间教门灯花教领袖。曾过继郭姓人家,名郭建汶(文),后归宗。号依元子,又称葛依元,祖籍湖南宝庆。后领导号军大起义,被尊为“刘祖祖”。清道光初年入金丹道(后改称青莲教),在两湖、四川一带传教。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青莲教创“五行十地”复教计划之组织体系,他为“后天外五行”之一。因受排挤,另创灯花教。与其义子刘汉忠活跃在川、黔、鄂等地。1858年(咸丰七年),于贵州思南率号军(红、黄、白号等)举事。1864年(同治三年),立“牛八”(一朱姓小孩,名朱明月)为真主,自任“无极统宗受命三天教主总理红黄白头开国黔宁王”,建号“嗣统”。驰骋数年。兵败被凌迟。

郭建汶 即“刘仪顺”。

杨守一 (1796—1828)中国民间教门青莲教教首。又名杨敬修,号还虚。青莲教内分内、外盘,他掌管外盘。先天道、一贯道等教门将其与徐继阑同奉为十三祖。清道光年间,青莲教案发,被捕杀。

曹顺 (1804—1835)中国民间教门先天教首领。清代山东曹州(治今山东菏泽)人。农民。后做过铁匠,略通阴阳术,能为人治病,擅长拳棒功夫。成年后迁居山西赵城(今洪洞)。道光二年(1822年),拜当地先天教首韩鉴为师。十四年,继韩鉴之位为教主。以“释迦佛转世”自居。十五年,亲率先天教举事反清。攻下赵城,围攻洪洞、霍州、临汾,震动山西全境。后败走山东。在观城(今莘县西南)兵败被杀。

陈众喜 (1821—1850)中国民间教门长生教信徒。清代江西龙南县易山镇人。其生平资料极少。1850年(道光三十年)著《众喜粗言宝卷》,为传世民间教门宝卷之珍品。

廖帝聘 (1827—1893)中国民间教门真空教(道)创立者。字达群,号兆空。亦称“廖祖”、“空祖”、“廖仙伯”、“真空祖师”等。清代江西长宁(今寻乌)人。因幼女与妻相继去世,遂萌出家念头。暂被家人劝阻。后10余年间研习三教经典。1857年(咸丰七年)遁入空门修行。1862年(同治元年),自称受神人点化,可为“空中教主”,遂返回故里,于黄畲山培桂园创立真空道,开坛收徒,为人戒烟疗疾。后两度入狱。1892年(光绪十八年)第三次下狱,翌年殁于狱中。他吸收罗教《五部六册》思想,著《报空》、《无相》、《三教》、《报恩》等经卷。所创真空教遍传南方诸省,并远传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地区。

经卷、著述

宝卷 中国民间教门经卷的专门称谓。初为佛教僧侣讲经布道之经文的通俗形式,后被白莲教等教门采用,成为宣传民间教门教义思想的经卷。其内容杂泛,最初主要来自佛、道教义和儒家思想。语言形式多样。一般以四言、五言、七言、十言韵文为主,白文为辅。首尾多为赞颂当朝统治的偈句。每部万余字不等。多数分上、下卷,二十四品。每品末多配以曲牌名,以供宣唱。大多为2阕或4阕,极个别达10余阕。宝卷最初仅供教内宣唱,清道光之后体裁出现变化:一是融入大量乩训;二是融入大量民间传说、故事演义。形式开始流于简单、粗俗。宝卷的说唱活动演绎形成名为“宣卷”的曲艺形式,逐渐由教内转向民间,成为底层百姓文化娱乐的一部分。酒肆、歌坊、茶楼、妓馆中均有宣卷活动。由于明清时期的民间教门多处非法状态,宝卷多为秘本。少数教派攀附权贵而获荫庇,得以刊印大量精美宝卷,如《罗祖五部经》等。现存刊印本及佚书目录有百余种。其余为秘密流传于民间的手抄本。现仅存《家谱宝卷》(后部)、《定劫宝卷》等几种,大部失传。

销释 中国民间教门宝卷的专用语。意为“消灾解厄”、“度化超脱”等,属吉祥用语。相当于“佛说”等修饰语。藉以增添神秘气氛,强化宝卷的神圣感。如《销释圆通宝卷》、《销释般若心经宝卷》、《销释大乘宝卷》等。

五公经 亦称《天台山五公菩萨灵经》、《大圣五公转天图救劫真经》、《五公末劫经》等。中国民间教门经卷。宋元以来预言乱世劫变的谶纬经书。“五公”即指唐公、朗公、宝公、化公、志公五位菩萨。书中借五位佛祖之口,预言“下元甲子,轮回末劫,宜早避之”。详尽描述“末劫”来临后,天下大乱、白骨堆山的悲惨景象。卷中的“十愁歌”在民间流传甚广,对后世教门影响很大。

罗祖五部经 亦称《五部六册》。明代民间教门罗教经卷。由该教创始人罗清所著。包括:第一部《苦功悟道卷》、第二部《叹世无为卷》、第三部《破邪显正钥匙卷》(两册)、第四部《正信除疑无修证自在宝卷》、第五部《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统称“五部六册”。共8万字。卷内涉及其他宗教、教门经卷逾60种。除第一部讲述罗清苦修成道经历外,其余反复阐释罗教的基本教义。该卷本得到朝廷权宦资助,得以精美刊印,广行天下。先后刊刻达20多次。被后世众多民间教门共同奉为经典。有教门仿此体例编造经卷。如:明万历年间西大乘教创始人归圆著有“大乘教五部经”;万历年间弘阳教创立者韩太湖著有“红阳教五部经”。

五部六册 即“罗祖五部经”。

皇极金丹九莲正信归真还乡宝卷 简称《九莲经》。中国民间教门经卷。原为二十四品,共两卷。出于明后期。后受圆顿教、江南斋教等教门思想影响,加入“八牛”等内容。增至三十二品,共四卷。该书总结了民间教门的组织、教义思想,提出“九宫八卦”、“九干十八支”等组织形式,对后世教门有深远影响。

众喜粗言宝卷 亦称《众喜宝卷》。中国民间教门长生教经卷。共五卷。由陈众喜撰于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次年刊行,后多次重印。“粗言”,即通俗易懂之意。该卷用俗语方式宣扬教门基本教义,以“粗人”(即下层百姓)为宣传对象。强调三教合一,宣扬官方说教,歌颂当政者。该书最具价值之处,在于辑录了明万历以来70余种教门的祖师姓名、籍贯,教义与修持等。是研究明清时期民间教门的重要资料。

佛说皇极结果宝卷 中国民间教门经卷。明宣德五年(1430年)刊印本。是中国目前发现的较早系统阐述白莲教教义思想的经卷。分上、下两卷。共十五品。是研究民间教门的珍贵资料。

普明如来无为了义宝卷 中国民间教门黄天道经卷。由该教创立者李宾(号普明)所著,后经其外孙女普贤(一说其女)删订而成。卷内除阐述民间教门的教义思想外,更侧重道教修炼养生功法。宝卷原本流失国外,现藏于俄罗斯科学院历史部东方学研究所。国内存本为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重刻影印本。藏于天津图书馆。

普静如来钥匙宝卷 全称“普静如来钥匙通天宝卷”,简称“钥匙宝卷”或“普静卷”。中国民间教门黄天道经卷。为普静弟子所著。原本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刊刻。1927年重印。1932年铅印本删除三分之一内容,改名《钥匙卷》。该经卷记述了普静的资料以及她的教义思想。

佛说利生了义宝卷 中国民间教门黄天道经卷。共上、下两册,三十六分。明代刊本。该经卷介绍了黄天道创立者李宾(号普明)生平及创教经过。卷中所信并非弥勒,而是弥陀。虽有无生老母这一明清时期民间教门崇奉的至高神祇,但地位在弥陀之下。藏于北京中国佛教文物图书馆。

护国佑民伏魔宝卷 简称《伏魔宝卷》。中国民间教门黄天道经卷。成书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重点阐述关帝由人(关公)成神(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的过程。藏于天津图书馆。

明宗孝义达本宝卷 中国民间教门罗教(无为教)经卷。罗教教主罗清嫡传弟子释大宁所著。共上、下两卷,十八品。宝卷内容基本沿袭《五部六册》思想。但某些方面有所阐发。特别是明确提出“无生父母”之说,初具后世民间教门共同的无生老母信仰之轮廓。此卷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图书馆。

红阳五部经 亦称《红阳教五部六册》。中国民间教门弘(红)阳教经卷。为弘阳教创始人韩太湖仿罗教(无为教)《五部六册》而著。明万历年间刊印。包括:《弘阳苦功悟道经》、《弘阳叹世经》、《混元弘阳悟道明心经》(二册)、《混元弘阳临凡飘高经》、《混元弘阳显性结果经》。此五部经,因得到朝廷权宦支持而刊刻精美,发行量大,保存完好。是了解弘(红)阳教的重要资料。

大乘教五部经 亦称“大乘教五部六册”。明代民间教门——西大乘教的经卷。该教创始人归圆仿罗教(无为教)“五部六册”而著。包括:《销释大乘宝卷》、《销释圆通宝卷》、《销释圆觉宝卷》(二册)、《销释收元行觉宝卷》、《销释显性宝卷》。

李祖三部经 清代民间教门大乘天真圆顿教经卷。由该教创始人弓长(李祖)编写。三套经卷均在顺治年间(1644—1661)完成。包括:《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四卷)、《销释木人开山显教明宗宝卷》(四卷)、《销释接续莲宗宝卷》(四卷)。

家谱宝卷 中国民间教门龙天教的经卷。完书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前、后两部。现仅存三品。除反映明末社会动荡和动员信徒投身李自成起义军等内容外,记述了一些民间教门的基本教义,为研究中国民间教门的重要史料。

太上祖师三世因由总录 亦称《三祖行脚因由宝卷》,简称《三世因由》或《三祖卷》。中国民间教门姚门教经卷。有两个版本: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刊本和1875年(光绪元年)重刻本。主要包括《山东初度》、《缙云舟传》、《庆元三复》三部分。分别叙述罗祖(罗梦鸿)、殷祖(殷继南)、姚祖(姚文宇)“行脚”(即悟道传教)的经历。编构一套罗祖转殷祖、殷祖转姚祖的“三祖转世”说,为研究龙华会的重要资料。

五女传道宝卷 亦称《五圣传道》、《五女传道》、《五老母点化真经》、《五圣宗宝卷》。中国民间教门八卦教经卷。由该教创立者刘佐臣所著。五女系指观音、普贤、白衣、鱼篮、文殊五位菩萨,幻化为民间五位农家女。借纺纱织布中的运动过程,形象说明人体原气的运动与变化机理。阐释修炼内丹,养生长寿之道。该卷通俗易懂,旧时在民间广泛流传。

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 简称《龙华宝经》。中国民间教门圆顿教经卷。《李祖三部经》之一。共四卷,二十四品。由该教创立者弓长(李祖)讲述,弟子木人记录整理而成。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刊印。记述了圆顿教的历史和弓长的布道经历。总结了明中叶以来民间教门千家万法的教义,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被许多民间教门奉为经典。为研究明清民间教门的重要经卷。藏于天津图书馆。

弥勒下生经 中国民间教门常用经卷。源自佛教经书。民间教门据佛教中“弥勒下生”说法,引申发挥出“弥勒救世”说。一些教首即据此以“弥勒转世”自居,屡屡举事。

破邪详辩 清代研究民间教门的第一部专著。清黄育楩著。共六卷。包括《破邪详辩》三卷,及续刻、又续、三续各一卷。陆续成于道光年间(1821—1850)。黄育楩任直隶钜鹿知县、沧州知州等职时,起获大量教门经卷,他从中摘录部分内容,详加辩驳。成书后自费刊印并四处送发,帮助各地治理教门。该书以“辩驳”的方式保存了大量现已失传的教门经卷内容,为研究中国民间教门的珍贵史料。

会道门

总论

会道门 中国大陆对清末民初泛起的民间教门及带有教门特征的社团的泛称。名称由来有两说:一为“会门”、“道门”合称;二因多冠以“会”、“道”、“门”等,故名。较早见于20世纪40年代。多以“道门”、“会门”、“会道门”、“道会门”见于解放区文书、布告,前置“反动”二字,与“封建迷信”绑定,成为打击取缔的对象。作为特定时代的称谓,该词在20世纪打上深刻的政治烙印。其种类繁多,名目庞杂,多达300余种。如同善社、一贯道、九宫道、先天道、红枪会、大刀会、理门、天地门、道院等。多杂糅儒释道与民间信仰成分,奉无生老母、弥勒佛等为最高神祇。基本教义为“天盘三副”、“三期末劫”和“弥勒救世”信仰。主张三教、五教或万教合一。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尊孔复古”思潮下,迎合民众的信仰需求,延续或新创而成的。因维护封建,反科学民主,拒斥现代文明而倍受非议。其中一些为拓展实力而攀附军政势力,致命运多舛。1949年,大陆取缔会道门,遂沉寂近30年。移居海外者,命运亦多变。后大多顺应时代潮流,融入世俗社会。目前多以“新兴宗教”、“儒教”存世。在港、澳、台和东南亚、欧美等地均有发展。

道统 ① 中国儒家思想体系的传承谱系。② 中国民间教门、会道门的教派传承世系。许多教门都形成一套道统,如白莲教、黄天道的道统均以“普”字派名,代代相传。先天道编造的道统更长,上自盘古、伏羲、黄帝,经黄德辉正式开创先天道,至清末已形成延续20代的道统。近代一贯道、同善社等会道门照搬先天道道统,接续近现代几代传人,形成自己的道统。台湾一贯道的道统一直延续至今。

组织、团体

小刀会 清代民间秘密结社。① 天地会支派之一。参加者多为农民、手工业劳动者和航运船夫等。1850年(道光三十年)华侨陈庆真在厦门重建,不久传至上海。会员以小刀为标志,故称。1853年(咸丰三年)曾在厦门、上海发动武装起义。② 白莲教支派之一。由大刀会演变而成,主要活动于皖北凤阳、庐州(治今合肥)、寿州(治今安徽寿县)和苏北徐州、海州(治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淮安等地。又从凤阳传到浙江,在金华、严州(治今建德东北)、台州、衢州、温州等处活动。

道院 会道门之一。1921年3月18日,吴福森(江苏常州武进人)、刘绍基(安徽凤阳人)成立于济南南关上新街。同年经内政部核准为宗教团体登记。道院主张五教合一,即“以大道统摄五教,是为合五统六”。1923年,该院总部迁往北京,称“道院中华总院”。原址为母院。据该院“内外双修”理论,1922年10月,成立世界红卍字会。主张“道院重内省,以讲道论德,卍会重外行,以救世度人”。道院统掌任卍字会会长。以太乙老祖(简称“老祖”,全称“青玄宫一玄真宗三元始纪太乙老祖”,又称“至圣先天老祖”)为最高神祇,以“道”为宇宙本体,太乙老祖为万物之本,信仰“三期末劫”观和“归根还原”思想。组织体系为“合五统六”。“合五”即以大道统摄五教;“统六”即统辖教内六院(统院、坐院、坛院、经院、慈院、宣院)。日常主要设坛扶乩。修持分内功和外功,习修十戒、二十四守等教规。主要经卷为《太乙北极真经》。新加坡、朝鲜、欧美等地均有分院。1949年后,在大陆停止活动。

一贯道 亦称“孔孟大道”、“中华道德慈善会”、“天道”等。会道门之一。源于清代青莲教(教内则认为由先天道发展而来)。十七祖路中一掌道期间(一说十六祖刘清虚期间),取《论语》“吾道一以贯之”而得名。该教拥有系统的教义教规。崇奉无生老母(或称无极老母、明明上帝等)、弥勒佛等神祇。宣扬“三期末劫”观和“三曹普度”(天曹、地曹、人曹)功效,信仰“理、气、象”三天说。主要经卷有《道统宝鉴》等。该教于清末王觉一(十五祖)掌道期间真正成型。在十八祖张光璧(号天然子)掌道期间,获大发展。抗日战争期间一度攀附日伪势力。日本投降后改投国民政府,并分裂为“师兄派”和“师母派”各自发展。1949年在大陆被取缔。流传海外的支系继续发展。台湾一贯道屡遭查禁,1987年获解禁。目前岛内有信徒近200万。1996年在美国洛杉矶成立“世界一贯道总会”,已在80多个国家拥有信徒。

天道 “一贯道”的别称。

皈一道 亦称“太阳道”。会道门之一。清代教门先天教的分支。同治、光绪年间,山东平原人赵万秩所创。教名蕴含“三教归一”之意。信仰“三期末劫”,崇奉无生老母。教内有严格修持,即通过修炼内功,做到十少,除却六害,练就三昧,禁止十恶。规定有“善基八则”、“坛规十戒”、“念佛方便法门”等。每日要向太阳、太阴、北斗、南斗方位磕4000个响头。信徒以小商贩和手工艺人为主。主要在华北一带流传。教内职级为掌道师、传法师、坛主、乩手、誊录、承办、道众。1949年后被取缔。

大刀会 会道门中的武装组织。来源杂泛,主要有二:一为乡村团练、民兵和其他民间武装组织;二是源自民间教门中的“武场”(“文场”的对称),与金钟罩、铁布衫、义和拳等教门同类近源。“或名义和拳,或名大刀会,或名铁布衫,或名金钟罩,或名红灯照”(《万国公报》)。因多持大刀等器械而得名。以区别同类组织如小刀会、红枪会等。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山东曹州单县一带的坎门大刀会,名气较大,后成为义和团运动发动者之一。进入民国时期,大刀会宗派复杂,风貌各异。但其信仰、组织结构、仪式、法术等与红枪会等同类组织相差不大。其他会道门,如同善社、先天道、无极道、六离会等,都有大刀会。1949年后,中国取缔会道门,遂灭。

红枪会 民国年间一些会道门武装的统称。系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的产物。初由地方豪强绅士召集农民结成。以自卫抗暴、防匪拒兵为主要目的。以村、镇为单位。后逐渐发展到抗捐抗税,割据一方。此类组织由于借助民间教门的法术和组织模式来加强战斗力和凝聚力,从而具有会道门的诸多特点。又因其成员多以系有红缨的长矛为武器,故有“红枪会”之名。其供奉的神灵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送子观音、诸葛亮、黄天霸等。举凡吸收会员、传授法术、出兵打仗等活动,都要操演设坛扶乩、请神下凡等仪式。随着更多会道门武装的出现,大刀、枪械等武器被广泛使用,相继出现了“大刀会”、“小刀会”、“白枪会”、“黄枪会”、“黑枪会”等枪会组织。加上“天门会”、“黄纱(沙)会”、“六离会”、“白极会”、“扇子会”、“金钟罩”、“如意门”等各色名目的会道门武装,社会上统称其为枪会武装。红枪会成为枪会武装的代名词,几乎囊括了农村所有阶层的民间组织。通过祈神拜佛、设坛扶乩等活动增强凝聚力,抗拒土匪或其他外来武装,而以暴力与各种政治军事集团和杂色武装相抗衡。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取缔会道门运动的展开,红枪会成员各归田园,其组织亦不复存在。

红学会 “红枪会”的别称。

枪会 即“枪会组织”的简称。系对民国年间各类会道门武装,如红枪会、大刀会、小刀会、白极会、六离会等组织的统称。

庙道会 亦称“妙道会”、“白水符”、“天仙房”、“白学”、“仁义社”等。会道门之一。由清代民间教门“天仙庙道”发展而来。简称“庙道”。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河南巩县(今巩义)人刘廷芳创立。源于八卦教。教内依“五行”、“九宫”建构组织体系,早期依八卦方位吸收64个徒弟。初盛于豫西南,清末分裂为“老庙”和“新庙”,民国年间流传于华北地区。一度为军阀孙殿英所用,全军皆为该教信徒。

扇子会 会道门中的枪会组织。教主称“张疯子”。民国年间主要在河南省盛行一时。会众除佩带刀矛枪械外,每人还持一纸扇,称“以宝扇并吞仙符,则枪弹不入”。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该会殊为活跃。初为保家护村、据地自保的枪会组织,与红枪会、大刀会等属同类,后抢劫、戕害地方,危害甚巨。

天门会 会道门的枪会组织。民国年间盛行于豫北地区。属红枪会系列。较大的一支是林县(今林州)天门会,由东油村农民郭官林创立于1923年。创立之初只图抗粮抗税,保家卫村。其后继者韩欲明(韩根)掌会后,势力逐渐坐大,发展为西迄山西长治,东到河北大名,北达河北邢台,南至河南沁阳的割据政权。信仰文帝上神(文昌帝君),其组织体系类似义和团和其他红枪会组织,举凡重大活动或有征战任务时,均在文帝上神位前焚表叩拜,施以“避枪”、“避水”、“避火”等符咒口诀,会首假借“神”的旨意发号施令,然后统一行动。1928年,受到西北军和晋军联合围剿,势力渐衰。1931年11月2日,会首韩欲明被诱杀,林县天门会逐渐瓦解。受林县天门会影响,浚县杨贯一领导下的天门会势力也较大,曾在抗战时期掩护抗日力量。抗战结束后,浚县天门会加入八路军,改编为八路军“浚汤支队”,杨贯一任支队长。

红卍字会 全称“世界红卍字会”。系会道门道院的外围机构,主公益慈善事业。1922年10月,成立于山东济南。根据道院“内外双修”理论,“道院重内省,以讲道论德,卍会重外行,以救世度人”。道院的统掌任卍字会会长。该会以太乙老祖(亦称“至圣先天老祖”)为最高崇拜神祇,宣扬劫变观念和归根还原思想。日常主要仪式为扶乩。除红卍字会外,上海有中华黄卍字会、蓝卍字会,烟台有白卍字会。1949年后,人民政府取缔会道门,该会在大陆停止活动。

九宫道 亦称“普济佛教会”。会道门之一。清末山西五台山南山极乐寺僧李向善(法名普济)创立。供奉无生老母和弥勒佛,主要经卷为《立世宝卷》。教主李向善自称“弥勒佛转世”,主张万教归一,宣扬“三阳更替”、“三期末劫”观。组织结构分为十八天、五大会,教主以“中皇天”、“天督”名义统号各“天”、“会”。十八天、五大会之外,江西妙顶和尚创立的崇门正教黄山派亦为九宫道一重要支派。主要在河南、河北、上海等地活动。1912年李向善死后,各“天”、“会”纷纷独立,自成体系,互不统属。在全国建有很多机构。对外多以“慈善会”或“佛教会”名义活动。1949年后被取缔。少数几支衍变为佛教组织,存在至今。

普济佛教会 即“九宫道”。

在理教 亦称“理门”、“理教”、“理善会”、“白衣道”、“八方道”等。会道门之一。明末清初杨来如创立。初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立“一心保大明”五字真言。后以劝诫烟酒,公益慈善为主。初期影响不大。至六世弟子尹来凤掌教,教务日兴。活动区域以华北、华中和东北地区为主。自诩“以公理为本”,信仰“儒释道三教之理”,推行“正心修身,克己复礼”。教内订有八大戒律:一不吸烟,二不饮酒,三不烧草香,四不焚纸帛,五不拜偶像,六不吹打念唱,七不书写符咒,八不养鸡猫犬。除供奉杨祖、尹祖和观世音菩萨外,并无其他神祇。其基层组织称“公所”,负责人称“领众”,信徒间互称“道亲”。该教每年有三个节日:夏历三月十一、十月初三和十二月初八,一般只庆腊八。民国年间以慈善救济事业闻名。1933年,于南京成立“中华全国理教联合会”。各地分设公所达3000多家。1949年后在大陆停止活动。主要经卷为《羊祖大法》(或称《理教大法》)。

理门 即“在理教”。

白衣道 即“在理教”。

八方道 即“在理教”。

圣贤道 亦称“还乡道”、“学好道”、“娃娃道”等。会道门之一。源于清代民间教门——离卦教。光绪年间由离卦教分离出来,独立成教。主要在华北流传。该教教规严格,信徒入道(称“挂号”或“进门”)要持续一夜,入教者需戒烟酒,茹素食斋。教内日常活动对外保密,称“暗钓贤良”。其组织严密。教主自称“弥勒佛”化身,以“道皇”自称。拥有一套系统的职级。该教既不搞节日庆典,也没有扶乩活动。“明眼”负责通神降旨。1949年后被取缔。

娃娃道 即“圣贤道”。

普渡道 俗称“右江道”。会道门之一。源于先天道(一说金丹道[青莲教])。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广西田林人吴胜麟创立。继承先天道一整套组织结构。以“道、运、永、昌、明、进”六字派道名。教规繁多,组织严密。主要流传于广西高山汉族地区。主要经卷有《血盆经》、《王母经》、《救苦经》、《高王经》、《皇经》等。

无极道 亦称“无极会”、“太极道”、“五戒会”、“中央道”、“快道”等。会道门之一。源于教门武装,民国年间的枪会组织。山东嘉祥县人李光炎所创。李先于滕县(今滕州)开坛布道,授徒习武。自命“总方丈”兼文师,另立王传仁为道长。教内习练金钟罩、铁布衫等硬气功。逢战必开坛设祭,举行吞符念咒等仪式,谓之能避刀枪。归附者甚众。1928年,大败土匪刘黑七(刘桂堂),名声大噪。短期内信众逾百万,势力遍布鲁南。1929年因组织暴动,被国民党军击溃。抗日战争时期再度兴盛。徒众逾200万,遍布鲁西南、苏北地区。1938年,鲁西一支由“活佛”张空五领导,改称“中央道”,不久又改为“快道”。曾参与抗日,亦制造反共摩擦。1945年于蒙山一带被八路军消灭。

无极会 即“无极道”。

中央道 即“无极道”。

同善社 亦称“孔圣教”、“中和道”、“孔孟大道”、“民德社”、“忠恕道”、“同善堂”、“合一会”、“至善堂”、“中国福善社”、“中国三教合一会”等。民国年间会道门组织。原名“礼门”。由清代青莲教衍变而来。1863年(清同治二年),四川广安先天道徒黎晚成另立门派,名为“礼门”。1909年(宣统元年),四川永川人彭泰荣掌道后,拉拢一批军阀权贵入道,礼门获得大发展。因礼门与当时的另一支会道门组织理门(在理教)谐音,故改名同善社。1917年于北京成立总社,名“洪信祥”。其后在北洋政府支持下,于全国各地广设省级分社组织,省社下设县社,统称“先觉祠”。各乡镇基层组织称“事务所”,成为一个号称信徒3000万的会道门组织。以无生老母(瑶池金母)为最高神祇,宣扬儒释道“三教合一”,鼓吹“三期末劫”。民国年间在全国流传较广、影响较大。

先天道 会道门之一。来源说法不一。一说据教内记载为清初江西饶州府(治今鄱阳)人黄德辉所创。另说道光末年,彭超凡开始在四川等地以“先天道”之名传教,教内尊为十四祖,实为先天道创立者。以无生老母为最高崇拜神祇,宣扬“三期末劫”思想,重视“末后一着”的普度功效。教内一套道统和组织体系被后世许多教门沿用,影响较大。该道统上自盘古、伏羲、黄帝、孔子、孟子;继而大道盘转西域,由佛教接续流衍;至达摩祖师渡江东来,道盘复转中国;传至六祖慧能,“道降火灾”,改为民间流传;再传马端阳、罗蔚群后,“道统悬虚八百年”。至清顺治年间黄德辉是为第九祖,正式开创先天道。清末传至20代傅道科。傅在重庆设立万全堂,为先天道全国总佛堂。下设分堂若干,名称不一。建有成熟的组织系统。早期主要在江西、贵州、云南、四川活动。民国期间传遍全国。生出许多分支,对后世会道门影响很大。1949年后在大陆被取缔。

万国道德会 会道门之一。1921年9月28日,由江寿峰、江希张父子发起成立于山东泰安。推举王士珍、阎锡山、李佳白、康有为、王怀庆任名誉会长,孔德成为会长。旨在“阐扬道德”、“救正人心”、“镕孔老佛基回五教于一炉,昭天人于一理”。该会供奉的神祇包含五教诸多圣人。1928年,与东三省的义学结合,在北平成立万国道德总会。1929年作为宗教团体批准备案。该会及各分会实行理事会制。抗战期间,投靠日伪,编印《敬告同胞书》,鼓吹中日“王道与皇道”论,沦为汉奸组织。1948年,国民政府下令该会停止活动。

救世新教会 会道门之一。前身系北京悟善总社。1925年由江朝宗、钱能训、陆宗舆等人发起成立于北京。“本大同主旨,采平等精神,凡世界人民皆得入教”。主张五教合一,道教为五教之源。崇奉上天真宰及各教先贤。组织机构自会长之下,设督教、教院、修院、慈院、事院。另有教法会、经济会、基金保管会、学会、理事会等。在天津、甘肃、云南等地设有分会。教内经卷主要有《救世新教教义》、《五教精义》、《大学·中庸注释》等。

悟善社 亦称“世界六圣宗教大同会”。会道门之一。1915年四川人唐焕章创立。1919年在北京登记注册。全称“北京悟善社”。1925年更名为“救世新教会”。创立伊始即快速向全国发展,在北京、山东、甘肃、江苏等地均设有机构。日常热心公益慈善,施舍棺木,掩埋尸体。会内刊物有《灵学杂志》、《霹雳一声雷》、《大劫临头》等。

道德学社 亦称“大同民主党”。民国时期的会道门。前身为“人伦道德研究会”(1912年由段正元和杨三生创于四川成都)。1916年,段正元偕同北洋政府陆军参谋总长王士珍、步兵总监江朝宗、警察总监吴炳湘等共同发起成立道德学社。王士珍任社长,段正元为社师。该社主张万教归一。尊奉“万教至圣至神”。宣称“统一全球,协和万邦,大道三千年开花,五千年结果,普度众生,政圆了道”。社员需遵守“志愿十八则”。每周聚会一次,主要活动为静坐默思。南京、汉口、张家口、上海等地设有分社。1939年,段正元去世后,分裂为两派。1941年,与日伪勾结,在南京建立“中华洪道社”。翌年更名为“大东亚民族复兴会”。社内创《洪道》月刊。主要经卷为《尊师重道歌》、《弘道救世歌》和段正元所著《道德和平》、《道德小引》等。

中华洪道社 见“道德学社”。

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 会道门之一。1913年,山东长山(今邹平)人马士伟创立。初名“一心堂”。别名较多。如长毛道、一心学社堂、九九归一会、黑会、古敦会、一真道、一真圣教会、正心慈善会、中华慈善救济会、美善救国联合会、中和慈善会等。崇拜无生老母,但不供偶像。主张三教合一。以老子的“清净无为”为主旨,夹杂南禅“我心即主宰”说。宣扬“四海之内皆同胞”。组织机构分设内、外两套班子。各地机构受总会领导。该教与世隔绝,信徒须典尽家产,捐纳教内。抛弃妻儿,住进佛堂,吃野菜喝稀粥,任由毛发生长而不修剪,长年不洗澡,污秽不堪。教主却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一度积极扩展势力,遭军阀郑世琪取缔后与长山县红卍字会合并。1928年,一心堂总部迁往山西五台山。1932年,马士伟在北平(今北京)勾结军阀吴佩孚等人建立“普化救世佛教会”。后至天津勾结日伪,将一心堂更名为“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总部设在天津。1935年,马士伟死,其妻贾氏掌教。1940年贾氏死,其女马天生、马天成掌教。主要流传于华北、华东、东北等地。1949年后被取缔。

一心堂 即“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

太上门 会道门之一。源于清代弘(红)阳教。道光年间山东峄县(今枣庄)人刘凤所创。有“南柜”、“北柜”之分。崇拜混元老祖和无生老母。每年正月十五举办盛大的“圣会”。日常道务主要是为死人超度亡灵。教内组织结构简单。教主称当家师傅,其余均为普通信徒。分“文场”(吟诵)和“武场”(伴奏)。没有经卷。日常诵读道教经典,如《道德经》、《玉皇经》等。

宗教哲学研究社 会道门之一。原名“天德圣教”。1927年,四川乐至人萧昌明(1886—1942)创立于湖南。1930年更名为“宗教哲学研究社”。组织学术团体,研究宗教哲学。主张五教合一。集合五教精蕴,创20字真言:忠、恕、廉、明、德、正、义、信、忍、公、博、孝、仁、慈、觉、节、俭、真、礼、和。下设宏道组、事务组。再下设救济、交际、宣传、会计、庶务五股。1935年,萧昌明欲称帝。翌年遭取缔。各地组织纷纷改名继续活动。1953年,王笛卿将社务由香港传入台湾。

天德圣教 见“宗教哲学研究社”。

孔孟道 中国历史上的民间教门、会道门。源于三师道。又名“儒教”、“一贯先天大道”、“孔孟大道”等。1916年,四川威远人刘从云创立。在重庆、成都、泸州等地吸纳一批军政大员入道,与四川军阀结合紧密。最盛时,刘湘川军中90%以上士兵皆入该教。刘从云本人被尊为“刘神仙”、“神仙军师”。川军重大军事活动均听命于该教的占卜结果。1934年,因协助川军围剿红军惨败而被剔出军队。1949年后被取缔。 XmAUbZzPYO9k+kxk9LV+h9tOgSvEneq/6RVnctc2Z//jaLGaTVpurL0UDbeBujG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