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囯 见“太平天囯运动”。
百工衙 太平天囯组织百工技艺生产的机构,性质与诸匠营相同。金田起义后在军队中设立,建都天京(今南京)后又加扩充。在天京有典炮衙、典织衙(后改织营)、刷书衙、典竹衙、油漆衙、豆腐衙、整舆衙、铸钱衙、结彩衙等数十种。工匠的生活由“圣库”保障,组织不全依军制,有百人则设一卒长,分辖四两司马。各衙的管理官员由指挥、总制或监军等担任。
诸匠营 太平天囯组织工匠从事生产的机构,性质和百工衙相同。金田起义后在军队中设立,建都天京(今南京)后扩大范围。按手工技艺分业组成,现知有瓦匠营(亦作土营)、木营(建筑与制木器)、金匠营(铸印和打造金银器皿)、织营(织绸缎布匹)、金靴营(制鞋)、绣锦营(刺绣、绘画)、镌刻营(刻字)七种。按军队编制,设于天京。
删书衙 太平天囯删改儒家典籍的机构。1853年(清咸丰三年)太平天囯建都天京(今南京)后,宣布儒家典籍为“妖书邪说”,“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不久杨秀清提出:“孔孟之书不必废,其中有合于天情道理亦多。”次年3月洪秀全下诏设立“删书衙”,以删代焚。衙所设于明瓦廊大街,由曾钊扬、何震川和卢贤拔等负责,由洪秀全亲自指导,规定“凡前代一切文契书籍不合天情者概从删除”。据此将《四书》、《五经》中有关“鬼神、祭祀、吉礼等类”全删。删改后送洪秀全审阅,方可刊刻颁行。删改过的典籍至今未发现,仅散见于太平天囯文书和清方著作所述。
昇平天国 1854年天地会起义军在广西建立的政权。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胡有禄在湖南宁远起义失败后,退入广西,1852年(咸丰二年)与朱洪英在南宁起义。1854年攻克灌阳,建号昇平天国。胡自称定南王,朱称镇南王。次年谋与太平军石达开会师江西,5月攻克湖南东安。9月因湘军截击退出。胡有禄在新宁被俘,旋在长沙遇害。朱洪英率部从江华退回广西。1857年3月攻克柳州,次年6月战败,退往贵州古州(今榕江)。1874年(同治十三年)在湖南被捕遇害。
工部局 上海公共租界的行政机关。1854年(清咸丰四年)成立,受外国驻沪领事团和驻华公使的监督。设有董事会,由领事团每年召集纳税外人选举董事组成,决定租界的重要行政方针和措施。董事会分设警务、税务、财务、学务等十多个委员会,研究、决定有关问题,交由董事会核准。董事会下设总裁一人,负责实际行政工作。公共租界内还设有法院和监狱。使租界成为外国殖民者统治的“国中之国”。1862年(同治元年)法租界脱离工部局管辖,单独成立公董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进占上海公共租界,仍用工部局名义统治,1943年租界由汪伪政府接收,工部局取消。
大成国 1855—1864年天地会起义军在广西建立的政权。1855年(清咸丰五年)5月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李文茂等率起义军四万余人,从肇庆出发,进入广西,9月攻占浔州(治今桂平),建立大成国,改浔州为秀州,府城称秀京,年号洪德。设官铸钱,陈开称镇南王,寻改称平浔王,分封李文茂为平靖王、梁培友为平东王、区润为平西王、梁昌为定北王。后进兵柳州等地。1861年8月清军陷浔州,陈开被俘遇害。余众由黄鼎凤率领,仍奉大成洪德年号,称建章王,继续斗争。1864年(同治三年)黄被清军诱杀,大成国亡。
广州外人委员会 亦称“联军委员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在广州实行军事统治的殖民机构。1857年(清咸丰七年)底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在巡抚衙门内设置一个权力广泛的外人委员会。委员会由三人组成:英国的巴夏礼、哈罗威(Thomas Holloway,旧译柯露辉)上校和法国的修莱(F.Martineau des Chenez,旧译马殿邦)海军大佐,而巴夏礼居中操纵。其任务为:严密控制柏贵,监督其文告的发布;注视中国人民的动向,收集有关居民意向和外国人安全的情报;按军法处置占领区内一切反抗行为与刑事案件和审理外国人所犯案件;协同柏贵维持地方“秩序”,保障外国人在全城和郊区的权利等。委员会又设置警备部队和一支中国巡警队,以维持“治安”。1859年柏贵死,清两广总督劳崇光进入广州城,仍为委员会所挟制。迄至1861年英法联军全部撤出广州为止,该委员会统治广州历时近四年之久。
联军委员会 即“广州外人委员会”。
佛山团练局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的反侵略武装。1857年(清咸丰七年)12月,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附近各乡义勇纷起自卫,在佛山镇(今市)组成团练局,严行坚壁清野,禁绝汉奸,同时在城乡内外、水陆各路采用游击战术打击侵略者。次年3月,清廷委派在籍侍郎罗惇衍等为团练大臣。团练局发动香港、澳门的华工罢工,多次袭击广州英军。1859年被清政府解散。
总税务司 官名。1854年(清咸丰四年)上海小刀会起义期间,英、美、法三国领事借口江海关瘫痪,组成关税管理委员会,攫取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1859年改设总税务司署,掌管全国关税征收及海关官员任免等事务,隶属总理衙门,实为外人把持的机构。以总税务司为主管官员,各口海关设税务司一人。总税务司初由两江总督何桂清委英人李泰国担任,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任命。1863年(同治二年)英国人赫德继任,一直至1908年回国,前后近五十年。以后仍一直由英国人担任,1943年始改由美国人李度(L.K.Little)接任至1948年。新中国成立,总税务司与总税务司署同时废除。
总税务司 署见“总税务司”。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简称“总理衙门”,亦称“总署”、“译署”。官署名。1861年初(清咸丰十年底)清政府为办理外交和洋务而设立的中央机构。初名“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初由恭亲王奕主持。分设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海防(后改日本)五股。附设京师同文馆,并管辖海关总税务司署。所办事务涉及外交、通商、海关、海防、制造、路矿、新式学堂等。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按《辛丑条约》规定,改组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总理衙门 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总署 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译署 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公董局 近代上海法国租界的统治机关。1862年(清同治元年)成立,原称“筹防公局”。由法国驻上海总领事直接领导。设董事会,董事由总领事委派或由上海外国纳税人选举,总董由总领事兼任或由总领事委托一董事担任。董事长期为九人,后增至十九人。董事会下设督办一人,管理公董局所属各个机构,并负责实际行政工作。此外,法租界内还设有法院和监狱。1943年取消。
书信馆 中国未设立全国邮政局之前在商埠开设的邮局。1863年(清同治二年)上海英租界设置“上海工部局书信馆”,为外国在中国设置的第一个商埠邮局。该馆初时使用香港邮票,1865年发行上海大龙票,此系外国在中国发行的第一套地方邮票。随后,烟台、福州、宜昌等十多个通商口岸先后成立书信馆。从1865年到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间,共发行各类邮票720多种。1896年清政府成立国家邮局,各地书信馆逐渐淘汰,至1897年全部闭歇。
哲德沙尔汗国 亦称“哲得沙尔汗国”。中亚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入侵新疆后,非法建立的军事殖民统治实体,意为“七城汗国”。1864年(清同治三年),新疆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地方势力起兵反清。次年,浩罕汗国派阿古柏率军入侵新疆,先后占领天山南路诸城,攻灭当地反清势力。1867年悍然宣布成立汗国,自称“毕条勒特汗”。1872年与沙俄订立商约,建立商馆,俄承认其为“哲德沙尔汗国首领”。1874年与英国缔结“条约”,英承认其“艾米尔”地位,阿古柏则允许英国通商、驻使等。1876年(光绪二年)左宗棠率清军出塞讨伐。次年阿古柏兵败自杀,沙俄又扶植其子伯克胡里在喀什噶尔称汗。1878年左宗棠平定南疆,伯克胡里等率残部逃入俄境。
海军衙门 全称“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官署名。清政府管理全国海军的机构。1885年(光绪十一年)10月设立,由醇亲王奕为总理,庆郡王奕劻、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会办,曾纪泽和善庆为帮办,实由李鸿章掌握。提出整顿海军,购置舰船,扩充北洋海军。又以“以利海防”名义,管理开办铁路事务。1888年编成北洋海军,制定《北洋海军章程》,设置提督、总兵等海军官职。1895年2月北洋海军覆灭后裁撤。
总理海军事务衙门 即“海军衙门”。
督练处 全称“新建陆军督练处”。官署名。袁世凯小站练兵时的军事机构。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成立。设督练官一员(由袁世凯兼任),下设稽查营务、执法营务和督练营务三个处。每处设营务官一人。另设有粮饷、军械、转运、洋务四个局。负责管理全军的训练和作战演习。1903年为编练新军,中央设练兵处,各省设督练处或督练公所。1910年(宣统二年)后撤销。
新建陆军督练处 即“督练处”。
天津都统衙门 全称“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后设立的统治机构。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7月30日组成。下辖八个部门和一支由900名侵略军组成的“巡捕队”,对天津实行军事统治。1902年8月侵略者以清军只能在天津周围二十里外驻兵为条件,将天津管理权交还清政府,都统衙门停止活动。
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 即“天津都统衙门”。
外务部 官署名。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订立《辛丑和约》后,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掌管对外交涉,班列各部之上。置总理亲王、会办尚书、侍郎等官。1911年(宣统三年),废亲王总理之制,改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
督练公所 亦称“督练处”。清末训练新军的机构。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在各省设立,设兵备、参谋、教练三处,各置总办一员。另设有帮办、提调等官。分掌军政、军令和训练等事务。1910年(宣统二年)后废。
农工商部 官署名。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并工部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设农务、工务、商务、庶务四司。原由户部管辖的农桑屯垦等事改隶农务司;原由工部管辖的铁路、矿务等事移归邮传部。农工商部主官有尚书、侍郎等,1911年(宣统三年)改称大臣、副大臣。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曾置实业部;北洋政府改置农林、工商二部,后又并为农商部。
宪政编查馆 清政府为推行“预备立宪”,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8月命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查馆,直属于军机处。下设编制、统计、官报三局。各局置局长一人、科员若干人,另设提调二人。并先后增设译书处、图书处、庶务处等机构,负责办理宪政、编制法规、统计政要以及翻译东西各国宪法等事务,以研究利用最有利的宪政形式来保持专制统治。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该馆随之撤销。
谘议局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设立的地方谘议机关。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筹办,1909年(宣统元年)在各省设立。设议长一人,副议长二人;选派一批官绅和资产阶级上层分子充任议员,任期三年。规定有讨论本省行政兴革和公债、税收等权,所提建议仅供督抚采纳,不能监督地方行政。1911年武昌起义,许多省的谘议局曾策动督抚宣布独立。参见“各省谘议局章程”(82页)。
资政院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设置的中央谘议机关。1910年(宣统二年)10月正式开院,由清廷指派议员和各省谘议局推选议员各一百人组成,设总裁二人,以王公大臣特旨简充;副总裁二人,以三品以上大员特旨简充。该院虽有议决预算、决算、税法、公债以及制定法规及弹劾大臣之权,但议决事项须具奏请旨可否,貌似资产阶级议会,实为清政府御用机关。武昌起义后,该院推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借以抵制革命。清帝退位后解散。
皇族内阁 亦称“亲贵内阁”。1911年(清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任命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协理大臣,善耆、载泽、载洵、廕昌、绍昌、溥伦、寿耆、梁敦彦、唐景崇、盛宣怀为各部大臣。阁员共十三人,满员占九人,其中皇族又占七人,故有是称。军政大臣集于皇族亲贵手中,遭全国舆论反对。辛亥革命爆发后,为袁世凯内阁取代。
亲贵内阁 即“皇族内阁”。
弼德院 官署名。1911年(清宣统三年)仿日本枢密院设立,为顾问国务的机关。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顾问大臣三十二人,均由特简。弼德院成立未几,清朝即亡,实际上并未发生作用。
军政府 亦称“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武昌起义后依据同盟会《革命方略》建立的第一个省级革命政权。设都督一人,下设司令(亦称军令)、军务、参谋、政事四部。司令部设总长一人(由都督兼任)、司令官若干人、收掌员二人、书记员四人、传达员四人;军务部设部长一人、副长一人及总务、军事、人事、军需、经理、执行、医务七科;参谋部设参谋长一人、副长二人、参谋官若干人;政事部设部长一人、副长一人及外务、内务、财政、司法、交通、文书、编制七局。以后取消政事部,改设军令、参谋、军务、内务、外交、理财、交通、司法、编制九部,并设总监察部及秘书、顾问、稽查等处。南北议和期间又增设实业部和教育部。此后,湖南、云南及上海等省市的军政府组织略同。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相继撤销。 1917年孙中山在广东组织的护法军政府。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 即“军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 亦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辛亥革命时在南京建立的临时中央政权。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武昌起义后,12月29日十七省的代表在南京开会,依照《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于1912年1月1日正式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设九部,由黄兴、蔡元培等分任各部总长。1月28日组成南京临时参议院,执行议会职权。2月12日清帝退位,依照南北议和的条件,孙中山于13日向临时参议院提请辞职。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背约不到南京就职,4月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被迫议决迁都北京,革命政权为袁世凯篡夺,南京临时政府遂告结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即“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 简称“民国”。1912—1949年中国国家的名称。1911年(清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各省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定国号为中华民国,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旋政权落入北洋军阀手中,北洋政府迁都北京。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后,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相继为总统。在北洋政府统治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加紧侵略,军阀连年混战,使中国陷入极端混乱的局面。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推动孙中山于1924年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进行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以重庆为陪都。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推翻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残余力量败退台湾,仍沿用“中华民国”国号和纪年。
民国 “中华民国”的简称。
南京临时参议院 辛亥革命时由各省都督选派代表于1912年1月28日在南京组成,推林森为议长、王正廷为副议长。执行议会职权。2月15日临时参议院批准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20日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2月7日至3月8日制定并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因袁世凯背约不到南京就职,4月迁北京。1913年4月8日解散。
北洋政府 亦称“北京政府”、“北京国民政府”。1912年2月孙中山在南京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拒绝南下就职,4月将临时政府迁北京,是为北洋政府。名义上维持民主共和体制,实际上由北洋军阀施行专制独裁。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等先后出任大总统,段祺瑞于1924年就任临时执政。张作霖于1927年成立北京军政府,自任陆海军大元帅。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举兵北伐,奉系军阀垮台,北洋政府结束。参见“北洋军阀”(54页)。
北京政府 即“北洋政府”。
北京国民政府 即“北洋政府”。
第一流内阁 袁世凯武力镇压国民党的“二次革命”后,企图假手梁启超等控制的进步党,彻底消灭国民党势力。1913年7月,任命该党熊希龄为内阁总理,熊宣称要组成“第一流人才与第一流经验”的内阁,被讥为“第一流内阁”。内阁中进步党要员梁启超、汪大燮、张謇等所谓“第一流人才”仅担任司法、教育、农商总长等闲职,而陆军、内务、外交等主要部门仍掌握在袁世凯嫡系军阀、官僚手中。当内阁附署了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设立“政治会议”等命令后,不再为袁所需要,1914年2月被迫宣告垮台。
蒙藏院 官署名。辛亥革命后废清理藩部,设蒙藏事务局,掌管蒙古、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事务,隶内务部。1914年升格为蒙藏院,地位与各部相同,置总裁、副总裁,下设民治、宗教、翻译、边卫等科。1928年国民党政府改为蒙藏委员会。
政事堂 民国初建,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院向国会负责。1914年5月4日,总统袁世凯改国务院为政事堂,国务总理为国务卿,成为总统府的办事机构。1916年5月8日,袁世凯迫于形势,仍改政事堂为国务院。
军务院 1916年护国军反对袁世凯称帝,于5月8日在广东肇庆成立“中华民国军务院”,代行国务院职权,为独立各省对内对外总机构。推唐继尧为抚军长,岑春煊为副抚军长,梁启超、陆荣廷、蔡锷、李烈钧、刘显世、陈炳焜等为抚军,梁启超兼政务委员长,遥尊黎元洪为大总统。同年6月袁世凯死后,护国运动结束。7月军务院宣告撤销。
国会非常会议 指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皖系军阀段祺瑞重新出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部分国会议员离京南下,拥护孙中山护法,8月在广州召集的会议。因不足法定人数,故称国会非常会议,议决成立护法军政府,以恢复《临时约法》为宗旨,推孙中山为大元帅。参见“护法运动”(31页)。
护法军政府 亦称“中华民国军政府”、“广州军政府”。1917年7月护法运动中,孙中山率驻沪海军及部分国会议员至广州。8月25日召开国会非常会议,议决成立护法军政府,31日通过军政府组织大纲,设大元帅一人、元帅二人,外交、内政、财政、交通、陆军、海军六部各设总长一人。并规定《临时约法》恢复前,政权由大元帅掌理。9月,孙中山当选为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次年5月桂系军阀陆荣廷等排挤孙中山,7月将军政府大元帅制改为七总裁合议制,孙中山被迫去职赴沪,军政府落入桂系军阀手中。1920年12月孙中山返广州,重开政务会议,恢复军政府。次年4月国会非常会议议决取消军政府,成立大总统府。
中华民国 军政府即“护法军政府”。
广州军政府 即“护法军政府”。
安福国会 亦称“新国会”。民国初年北洋皖系军阀段祺瑞的御用国会。1918年段为抵制孙中山在广州召集的国会非常会议,决定重新选举国会议员,由皖系政客徐树铮、王揖唐等在北京安福胡同组织俱乐部,操纵选举。8月召开“新国会”,在400余议席中,安福系占330多席,被称为“安福国会”。1920年皖系军阀在直皖战争中失败,安福国会随即解散。
新国会 即“安福国会”。
安庆内军械所 亦称“内军械所”。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曾国藩设于安庆(今属安徽)。手工操作,未雇洋匠。1864年(同治三年)迁南京,次年与由苏州迁来的洋炮局合并,组建为金陵机器制造局。1866年曾建造木壳轮船一艘,取名“黄鹄”。中国自制新式轮船始于此。
内军械所 即“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简称“上海机器局”、“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局”。清末官办军事工厂。1865年(同治四年)李鸿章在上海虹口购买美商旗记铁工厂,并入原有两个制炮局,拨给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购来的机器,建成该局。1867年迁高昌庙,扩充为清政府规模最大的军事工厂。主要制造枪炮和修造轮船。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造船部分划出,称江南船坞。兵工部分仍称制造局。辛亥革命后,前者更名江南造船所,后者改称上海兵工厂。1932年淞沪抗战后兵工厂停办,部分机器设备被国民政府拆走。抗日战争爆发后,拆剩的机器设备和厂房均为日军拆毁,场地并入江南造船所。
上海机器局 即“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总局 即“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局 即“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金陵机器制造局 简称“金陵制造局”。清末官办军事工厂。1865年(同治四年)李鸿章将苏州洋炮局移至南京,与安庆内军械所合并组建该局。用机器制造枪炮、子弹。1881年(光绪七年)增设火药局。1928年国民政府将它归并于上海兵工厂,为金陵分厂。1929年取消分厂名义,称金陵兵工厂。抗日战争时内迁。
金陵制造局 即“金陵机器制造局”。
马尾船政局 亦称“福州船政局”。清末官办机器造船厂。1866年(同治五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委法国人为监督,并雇用法国技师和工头。后由本国工程技术人员主持。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时,部分被毁。1894年中日战争后,生产下降。从1866年到1907年,共造各种船舶约40艘,分拨沿海各省作巡防缉私之用。辛亥革命后改称海军造船所。抗日战争时遭严重破坏,生产停顿。战后由国民政府接收。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有。
福州船政局 即“马尾船政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 简称“天津机器局”。清末官办军事工厂。1867年(同治六年)崇厚于天津设军火机器总局。1870年李鸿章接办,改是名。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改称北洋机器制造局。制造枪炮、弹药、水雷等。实权为所雇英员操纵。190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次年袁世凯将残存设备移至山东德州,建北洋机器制造局分厂。
天津机器局 即“天津机器制造局”。
北洋机器制造局 见“天津机器制造局”。
大北电报公司 亦称“丹国大北电报公司”。丹麦、挪威、英国、俄国合资在旧中国设立的电信机构。1869年(清同治八年)组成。总公司设丹麦哥本哈根。1870—1871年,在香港上海间、上海长崎间、长崎海参崴间铺设海底电线。该公司屡同清政府签订合同,取得水线登陆、借用陆线和收发报专利等特权,经营收发报业务。1941年歇业。
丹国大北电报公司 即“大北电报公司”。
大东电报公司 英国东方电报公司分设在旧中国的电信机构。1870年(清同治九年)东方电报公司从英国设海底电线到印度,另组大东电报公司。次年由印度接线到香港。1883年(光绪九年)向清政府取得由香港设线到上海的特权,经营收发报业务。1941年歇业。
轮船招商局 简称“招商局”。清末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同治十一年)李鸿章令朱其昂拟章试办。次年重订章程,招商集股,正式成立。名义上商办,实际上是官商合办,大权归官方掌握。第一期资本一百万两,至1881年(光绪七年)才凑足。总局设上海,分局设天津、牛庄(今辽宁海城市西)、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处。承运漕粮,兼揽商货。1877年购进美商旗昌轮船公司设备,扩大经营;但因管理腐败,难以维持。1885年盛宣怀奉命加以“整顿”,由“官商合办”改为“官督商办”,仍连年亏损。1909年(宣统元年)又行改组,归邮传部管辖。1930年国民党政府借口整理,改为国营。1932年归属交通部。抗日战争期间,总局先迁香港,后移重庆,战后迁回上海。到1947年11月共有船460艘,新中国成立后收归人民所有。
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的简称。
湖北开采煤铁总局 清末洋务派早期创设的官办煤铁矿企业。1875年(光绪元年)李鸿章委派盛宣怀试办。次年正式设局。总局设于广济盘塘。聘英人郭师敦为矿师。在广济(今武穴)、兴国(今阳新)两处用土法开挖煤窑四十余座,生产能力低下。1878年两地开采结束。盘塘总局主要经营煤炭转运业务。次年停办。但对以后湖北的矿业和冶炼业有较大影响。
开平矿务局 清末洋务企业。1876年(光绪二年)李鸿章派唐廷枢筹建。官督商办。1878年在直隶唐山(今属河北)开平镇正式成立,唐任总办。1881年全面投产。1892年张翼接任总办后,举借大量外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张将该矿改为中外合办的“开平矿务有限公司”,矿权为英商控制。1912年,滦州煤矿并入,组成开滦矿务总局。参见“开滦煤矿”(38页)。
开滦煤矿 开平煤矿与滦州煤矿的合称。矿区在河北唐山市。是中国最老的以肥煤为主的大型炼焦煤生产基地。1876年(清光绪二年)李鸿章用官督商办形式筹办开平矿务局。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该矿总办受英商欺骗,将该矿改为中外合办的开平矿务有限公司,为英商控制。1907年袁世凯创办滦州煤矿公司,亦系官督商办。辛亥革命时,滦州煤矿向开平英商要求“联合”。1912年两矿组成开滦矿务总局,从此滦矿亦为英商所控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占领。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国民政府接收。新中国成立后收归人民所有。
开平煤矿 矿区在河北唐山市开平镇。中国最早用机器开采的大煤矿。详“开滦煤矿”(38页)。
基隆煤矿 中国的主要煤矿。矿区在台湾基隆。原由民间土法开采。1876年(清光绪二年)改官办,始用机器开采。1885年归商办,1887年改官商合办,旋又收回官办。1895年《马关条约》订立后曾一度被日本侵占。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回。
吴淞铁路 亦称“淞沪铁路”。从上海铁路北站到吴淞炮台。长16.1千米。原为1876年(清光绪二年)英商所擅筑,次年清政府赎回拆毁。1896年盛宣怀受命督办铁路总公司,重筑此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营业性质铁路(原为窄轨)。1997年拆除。
淞沪铁路 即“吴淞铁路”。
上海机器织布局 俗称“老洋布局”。清末最早的官督商办机器棉纺织厂。1878年(光绪四年)李鸿章派郑观应等筹建。1882年请准专利,规定十年内只准本国商人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资本有公款、商股、私款等。因筹组人营私舞弊,筹办搁浅。1887年李派员清查,1890年部分开工。投产后,营业兴盛,利润较高。1893年失火被毁。后经盛宣怀清理,改建华盛纺织总厂。
老洋布局 即“上海机器织布局”。
兰州机器织呢局 简称“兰州织呢局”。清末官办的机器毛纺织厂。1878年(光绪四年)陕甘总督左宗棠筹设于兰州。机器购自德国,并聘用德国技师,原料用西北所产羊毛。1880年建成开工,因产品质量差,成本高,1884年停工。后时复时停,1915年关厂停业。
兰州织呢局 “兰州机器织呢局”的简称。
唐胥铁路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货运铁路。1879年(清光绪五年)清政府允准由开平矿务局出资,修建一条自唐山至胥各庄的运煤铁路,并派矿务局英籍工程师金达监修。因顽固守旧大臣的激烈反对,未果。次年,矿务局复请修建轻便铁路获准。1881年6月唐胥铁路建成,全长11千米,又利用废旧零件制成火车头,遂正式通车。此后陆续延展至天津和山海关。
中兴煤矿公司 近代中国最大的私营采煤企业。矿区在山东枣庄。1880年(清光绪六年)李鸿章招商试办。1899年改为中外合办华德中兴煤矿公司,以张莲芳为华总办,德璀琳为洋总办。1908年向农工商部注销“华德”二字,定名为山东峄县(今属枣庄)中兴煤矿有限公司。为便利运煤,建有从台儿庄到枣庄轻便铁路一条,并附设炼焦所,用土法炼焦。为私营煤矿中成立最早企业。抗日战争时遭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修复。
天津电报总局 中国最早的电信机构。1880年(清光绪六年)设立,敷设天津至上海电报线,盛宣怀为总办,工程由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承包。次年全线开通。1882年由官办改为官督商办。后又架设通往苏、浙、闽、粤等省线路。1884年总局迁往上海,称中国电报总局。各省督抚此时也陆续自建官线。1902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奏请收归国有,自兼电报局总办,但商股不愿出让。1908年商股由政府收回,隶属邮传部,称电政局,兼办电话业务。1911年(宣统三年)各省官办电报也均收归中央政府管辖。
内外棉株式会社 旧时日本在中国的最大棉纺织公司。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总公司设于日本大阪。1911年(宣统三年)后,先后在上海、青岛、金州(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设厂,兼并中国企业。1936年有18个厂,43万余枚纱锭,4800余台布机。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的养成工制,首先由该公司在华推行。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接收。
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简称“汉冶萍公司”。近代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统辖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春两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广州创设炼铁厂,同年调任湖广总督,筹办的炼铁厂也随迁汉阳。次年在大别山下动工兴建铁厂。1891年大冶铁矿投产。1893年汉阳铁厂基本完工,次年投产。开始均为官办。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因无力筹措经费,于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由盛宣怀接办。1898年招股一百万两,设“萍乡煤矿局”,在江西萍乡开采煤矿。厂矿经营腐败,不几年负债倍于股本。1908年盛奏准合并扩充,名为“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腐败情况更甚,连年亏损。从1903年起,盛陆续向日本借款,公司逐渐为日人控制。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又续借大量日款,公司大权全落入日人手中。抗日战争时期,除汉阳铁厂部分设备被国民政府迁重庆,萍乡煤矿部分设备拆运广西外,其余均被日军占领。战后由国民政府接收,生产停顿。新中国成立后收归人民所有。
汉阳铁厂 见“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40页)。
大冶铁矿 见“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40页)。
萍乡煤矿 见“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湖北纺织四局 亦称“湖北纺织官局”、“纱麻丝布四局”、“纱麻四局”。清末官办的湖北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四局的通称。1890年(光绪十六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把他在广东筹设的织布纺纱官局的机器迁武昌,设立湖北织布官局。1892年底开工。1894—1898年间续设纺纱、缫丝、制麻三局。四局初为官商合办,后改官办。因经营不善,连年亏蚀。1902年租给粤商应昌公司。1911—1938年间,又先后由大维、楚兴、楚安、开明、福源和民生实业等公司承租。1938年5月湖北省政府收回官办,部分机器迁往陕西宝鸡;其余机器和厂房为日军破坏。
湖北纺织官局 即“湖北纺织四局”。
纱麻丝布四局 即“湖北纺织四局”。
纱麻四局 即“湖北纺织四局”。
华盛纺织总厂 简称“华盛纱厂”。清末官督商办的机器棉纺织厂。1893年(光绪十九年)李鸿章派盛宣怀在上海机器织布局原址设立。有纱锭64万余枚,布机750台。1894年投产。1901年盛招商顶替,改名“集成”,把该厂变为己有。辛亥革命前后,盛恐被查抄,先后改名为“又新”、“三新”,并一度挂英商招牌。后押给汇丰银行。1931年售给申新纺织公司,改建为申新九厂。
华盛纱厂 即“华盛纺织总厂”。
湖北枪炮厂 清末官办军事工厂。张之洞创设。1889年(光绪十五年)张由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次年原在广州筹办的枪炮厂移至汉阳,1894年建成。规模颇大,设备齐全,主要制造新型枪炮和弹药。1898年另设炼钢厂和无烟火药厂,不久并入枪炮厂。1908年改称汉阳兵工厂。抗日战争时内迁。
福公司 (Peking Syndicate)旧时英国资本、意大利资本在中国设立的经营矿产的机构。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在伦敦设董事会,北京设办公处。1898年攫取山西煤矿开采权未成,旋又专营河南焦作煤矿,修建道清铁路。1915年迫使华资中原公司合组福中公司,控制河南全部煤矿的产销。1933年改组为中福公司联合办事处。1937年以后,投资湖南湘潭,四川天府、嘉阳等煤矿。新中国成立后清理结束。
卜内门公司 全称“卜内门洋碱有限公司”。英国卜内门公司(1926年并入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成立于上海。经营化学品进口和土产出口。曾长期垄断中国化肥、碱类和其他化工原料的进口业务。新中国成立后该公司在中国的机构结束。
卜内门洋碱有限公司 即“卜内门公司”。
十三行 亦称“洋行”、“洋货行”、“外洋行”。广州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明。行数不固定。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后,与西洋各国贸易限于广州一处,业务更发达。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及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须经由其买卖。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垄断对外贸易特权被取消,乃趋没落。
洋行 即“十三行”。
洋货行 即“十三行”。
外洋行 即“十三行”。
怡和洋行 清特许在广州经营对外贸易的著名行商。乾隆年间南海县(治今广州)商人伍国莹创办,由其子亚浩主持(外商称为浩官〔Howqua〕,后并称其继承人)。世代相传。嘉庆七年(1802年)列居行商第三,七年后指定为总商。鸦片战争后十三行对外贸易特权取消,业务随之衰落。 亦名“渣甸洋行”。旧时英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机构。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设于广州。经营中、印、英间零星贸易。经营人及牌号时常变更。道光十二年(1832年)改组后,始以行东查顿、马地臣姓氏命名,后一直沿用。从事鸦片走私。参与策动鸦片战争。战后迁香港。1843年在上海设行,陆续在汕头、福州、天津、广州、青岛、汉口、重庆等地设分支机构,继续走私鸦片,并操纵沿海航运和对外贸易。后经营航运、造船、码头、仓库、铁路、公用、地产、空运等业务。曾贷款给清政府,并投资于沪宁、广九铁路以及英商汇丰银行。新中国成立后该行在中国内地的机构结束。
旗昌洋行 美国资本最早在中国设立的机构。总行设美国波士顿。清道光四年(1824年)在广州设分行,1846年在上海设分行。初期用飞剪号快船武装贩运鸦片。1861年(咸丰十一年)在上海设缫丝厂和轮船公司。1865年(同治四年)在沿海私设海底电缆,侵犯中国领海权。1891年(光绪十七年)停闭。
沙逊洋行 旧时英国资本家在中国设立的机构。原系沙逊家族在印度的殖民机构,以贩运鸦片起家。1845年英籍犹太人爱德华·沙逊(Edward David Sassoon)到上海设行,一般称老沙逊洋行,贩运鸦片、棉布,并从事地产投机。1872年,其子艾利阿斯·沙逊(Elias David Sassoon)独资开办另一家商行,总行设在印度孟买,在上海设分行,称新沙逊洋行。1923年,新沙逊洋行第三代主持人爱利斯·沙逊在上海兼并安利洋行,扩充新沙逊洋行产业。通过该行及所经营的远东营业公司等机构控制了50个公司和子公司(1941年)。经营范围扩大到金融、地产、贸易、运输、轻重工业和公用事业等。还承销国民政府公债,并提供借款。活动基地主要在上海,香港、汉口和天津等地也有分支机构。新中国成立后该行在中国的机构结束。
丽如银行 亦译“东方银行”、“东亚银公司”。英国政府特准的殖民地银行。前身是设于孟买的西印度银行,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始改是名,总行迁伦敦。同年在香港和广州设分行,并在香港发行纸币。1847年起,在上海、福州、厦门和汉口等地设分行。1852年(咸丰二年)改名东亚银公司,主要经营英国、印度、中国之间的贸易汇兑业务。是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银行,外商银行纸币在中国境内的发行和流通也始自该行,对清政府提供的政治借款也以该行为最早。后曾改组称“新丽如银行”。1892年停业。
东方银行 即“丽如银行”。
东亚银公司 即“丽如银行”。
麦加利银行 亦译“喳咑银行”、“渣打银行”。英国大商业银行。1853年设立。总行设伦敦,分支机构遍布东南亚各地。以经营英、印度、澳间贸易汇兑业务为主。1858年(清咸丰八年)设上海分行,第一任行长是麦加利(John MacKellar)。后陆续在天津、北京、哈尔滨、汉口、广州等地设分行。该行在中国发行纸币,参加对华贷款的银行团,地位仅次于汇丰银行。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内地的分支机构除上海分行由中国政府指定经营外汇业务外,其余先后结束。1969年该银行与标准银行合并为标准渣打银行集团。至1996年标准渣打银行在中国上海、天津、南京和北京、成都、广州等地设有分行和代表处。
喳咑银行 即“麦加利银行”。
渣打银行 即“麦加利银行”。
有利银行 英国政府特许经营的海外殖民银行。1854年(清咸丰四年)开办,总行设伦敦,香港、上海设有分行,为最早侵入中国的英商银行之一。业务以存款、放款和汇兑为主,对于英商在印度和中国等处经商,予以支持。1892年按照公司条例变更组织,更改行名。凭借帝国主义在华攫取的特权,径自发行纸币。它在华设行的历史虽久,但实力和地位远不及汇丰和麦加利银行。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分行歇业,1959年并入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 亦译“香港上海银行”,简称“香上银行”。英国控制旧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外商银行。1864年(清同治三年)设总行于香港,次年设分行于上海。后陆续在日本横滨、神户,中国汉口、北京及东南亚各地设分支机构。该行在中国活动范围极为广泛,有经营汇兑、吸收华人存款和发行纸币、通过贷款控制中国政府和财政经济的命脉等。还与英商怡和洋行合组中英银公司,承受中国铁路借款。其资本不断扩大,到1936年在华资产已达一亿五千余万美元,占全行资产总值的44%,至抗日战争时仍保持在中国金融市场上首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的分行除上海分行外,全部歇业。
香港上海银行 即“汇丰银行”。
香上银行 即“汇丰银行”。
太古洋行 旧时英国操纵中国航运的垄断组织。1866年(清同治五年)设总行于上海,广州、厦门、汉口、九江、宁波、天津、安东(今丹东)、大连等埠设分支机构。初营棉织品进口和茶叶出口,后向航运业发展。设中国航业、太古兴记轮船、天津驳船等公司,并代理英国蓝烟囱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在远东的业务,操纵中国沿海、长江和珠江的航运。还代理保险业务,经营船厂、糖厂和油漆厂等。新中国成立后该行在中国的机构结束。
三菱洋行 日本三菱财团对近代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活动的机构。1875年(清光绪元年)即在日本政府支持下,开办往来于日本到上海的轮船海运航线。在中国的投资活动,最初以大豆贸易为主。1916年插手中国棉花生产及贸易。并通过东京海上保险公司投资于大连火灾保险公司;通过长崎纺织、富士瓦斯等公司在中国设立纺织厂;通过三菱仓库公司在上海设立菱华仓库公司;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则从事贸易的经营。自1922年到1940年在东北开办和投资的企业共有23个公司,投资额为7400余万元。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国民政府接收。
东方汇理银行 法国大商业银行。1875年(清光绪元年)设立。总行设巴黎,分行遍及东南亚各地。后扩展到中国各地。1899年在上海设分行,昆明、广州、天津等地亦先后设立。该行扶植法国在华工、矿、公用事业,操纵云南省的贸易,并参加对华贷款的银行团。新中国成立后,该行在中国内地的分支机构先后结束。1975年与法国的苏伊士矿业联合银行合并为东方汇理与苏伊士银行。
横滨正金银行 日本旧时的外汇专业银行。1880年(清光绪六年)成立,总行设横滨。经营对外汇兑、贴现等业务。1887年成为经营外汇的专业银行。1893年起,陆续在中国上海、天津、汉口、芝罘(今属山东烟台)、北京、营口、大连、旅顺、铁岭、长春等地设分行。该行在华发行纸币,参加对华贷款的银行团。抗日战争期间,控制沦陷区的金融。战后在华分支机构由国民政府指定的银行接收清理。1946年横滨总行改组为东京银行。
德华银行 旧时德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金融机构。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由德国几家大银行投资设总行于上海,并在青岛、济南、天津、北京等地设分行。该行在华发行纸币,参加对华贷款的银行团。1917年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后停业。战后总分行相继复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国民政府指定的银行接收清理。
华俄道胜银行 亦称“俄华道胜银行”。旧时沙俄和法国在中国设立的金融机构。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设总行于圣彼得堡。次年迫使清政府从俄、法借款中拨五百万两作投资,借中俄合办之名,进行经济掠夺。设分行于北京、上海、营口、哈尔滨、吉林等地。在华发行纸币,参加对华贷款,并取得中东铁路建筑权。十月革命后,该行以巴黎分行为总行。1926年巴黎总行因外汇投机失败清理,在华各分行亦倒闭。
俄华道胜银行 即“华俄道胜银行”。
花旗银行 首家来华的美国银行。前身是1812年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1901年“庚子赔款”中,美国获3200多万两白银,折合美金2500万元。美国以收取该赔款为借口,要求在中国设立机构来管理此笔款项。1902年花旗银行为经收“庚子赔款”进入中国,在上海成立远东区首家分行,注册资本50万美元。随后相继在哈尔滨、大连、天津、北京、汉口、厦门、广州、香港、长春和青岛等地设立十家分行。因银行门上悬挂美国星条旗,中国人戏称为“花旗银行”,沿用至今。
华比银行 外国金融机构。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成立,总行设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同年设上海分行,其后又在天津、北京、汉口和香港等地设分行。1913年与英国国外银行合并,改名比国国外银行。嗣后为比国垄断资本集团比利时通用银行吞并,成为该集团的一员。华比银行在华分行的业务,除经营一般银行业务以支持比利时在华企业外,特别注重于中国铁路投资权利的取得和经营。中国历次所借比利时建筑铁路贷款,均由该行经理。新中国成立后,在华分行均歇业。
三井洋行 旧时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在中国各支店的俗称。日本三井财阀对中国进行侵略的机构。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先设于上海,后在天津、青岛、汉口、大连、安东(今丹东)、哈尔滨等地设置。和三菱公司共同垄断对中国的贸易,操纵轮船运输和保险等业务。该行还对北洋政府提供政治借款,收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情报。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国民政府接收。
户部银行 亦称“大清银行”。清政府最早设立的官办银行。1904年(光绪三十年)户部参酌各国银行章程,试办银行,作为统一币制的机关。总行设北京。至光绪末年,所设分行有天津、上海、汉口、济南、张家口、奉天(今沈阳)、营口、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重庆等九处。1908年改称大清银行。厘定《大清银行则例》二十四条,进一步确定为国家银行性质。1910年度支部又厘定《纸币兑换则例》,定纸币种类为一元、五元、十元、百元四种。纸币的兑换发行,统归大清银行管理,其他官商行号,一律不准擅自发行。辛亥革命后停业清理。北洋政府财政部为筹设中央银行,拟订《中国银行则例》三十条,在1913年经参议院议决公布,改组为中国银行。
大清银行 即“户部银行”。
万国储蓄会 法国商人在旧中国设立的有奖储蓄机构。1912年9月成立。总会设上海,在北京、天津、汉口、广州等地设有分会。资本额原定银元4万两,仅收足半数;至1931年增至银元280万元。它利用按月抽签给奖的有奖储蓄办法,吸收小额储款,吸引大量储户,并用储款套取外汇,操纵公债,从事房地产买卖等投机活动。1941年停业。
墨海书馆 西方人在中国开设的最早使用机器印刷的出版机构,也是中国第一家拥有汉字活字的印刷所。1843年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派遣传教士麦都思到上海创办,任监理。英国人艾约瑟、伟烈亚力等参加编辑翻译工作,1849年王韬入馆为编辑,李善兰后亦参加译书工作。1856年麦都思回国,艾约瑟继任监理。书馆初期主要出版宣传基督教义的书籍,以后扩大出版科技图书,如《几何原本》后九卷、《代积微拾级》、《重学》(即力学)、《博物新编》、《谈天》,以及《大美联邦志略》等。1857年创办中文月刊《六合丛谈》,在上海出至1858年,共十五期。
美华书馆 美国长老会在近代中国创办的出版机构。前身为华花圣经书房。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设立于澳门,后迁宁波。1860年(咸丰十年)再迁上海,改名美华书馆。用各种外文和满、汉文字出版《圣经》和传教书刊,印行商业簿册表报,并出版《代数备旨》、《形学备旨》等学校教科书。前后五十年间,共发行图书40万册,其中以劝世文为最多。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商务印书馆成立后,该书馆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同文馆 亦称“京师同文馆”。清末培养译员的学校和翻译出版机构。1862年(同治元年)成立于北京。先后开设英文、法文、俄文、德文、日文、算学、天文等馆。初仅教学,后渐从口头译述发展为辑译出版各国文献和科学书籍,曾出版《万国公报》、《政治经济学》、《富国策》、《格物入门》等数十种书刊。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京师同文馆 即“同文馆”。
广方言馆 亦称“上海同文馆”。1863年(清同治二年)江苏巡抚李鸿章仿北京同文馆例,奏准在上海设立的外国语文学馆。招收14岁以下文童入馆,学习外语及自然科学。初分英、法文两班,后又设日、俄文班,三年毕业,派充翻译,并择优保送,调京考试授职。1869年归并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改为兵工专门学堂及中学堂。 亦称“广东同文馆”、“广州同文馆”。1864年广州将军瑞麟、两广总督毛鸿宾奏准仿上海同文馆例在广州设立。招收14岁至20岁满、汉学生,也招收年逾20岁有科举功名的学员,后改为专收八旗子弟。先后设有英、法、俄、日文班。三年毕业,派充有关衙门任翻译官。经费由粤海关支拨。1902年并入广州驻防中学堂,1905年划出改为广州译学馆,次年再改为两广广方言馆。
上海同文馆 即“广方言馆”。
译书公会 清末维新派的翻译出版机构。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成立于上海。由董康、赵元益主持。其章程声明“以采译泰西东切用书籍为宗旨”。曾从伦敦、巴黎引进关于政治、学校、律例、天文、舆地、光化、电气诸学及矿务、商务、农学、军制等书,译成每周汇订成《译书公会报》发行。又摘译英、法、德报纸五种附书末,以备留心时务者浏览。
大同译书局 清末维新派的编译出版机构。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秋冬间,康广仁、梁启超等在上海创设,旨在传布新学,助益变法。编印出版《大彼得变政考》、《经世文新编》、《日本书目志》、《孔子改制考》等书。戊戌政变后停办。
福建船政学堂 亦称“福州船政学堂”、“马尾船政学堂”。清末最早的海军学校。1866年(同治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设,隶属福州船政局。初名求是堂艺局。分前、后学堂: 前学堂教授法文和船舶制造,又称法国学堂;后学堂教授英文和驾驶,又称英国学堂。学习期限五年,教员聘自英、法两国;教学体制参照两国海军学校。招收16岁以下男童就学。毕业后授以水师官职或派充监工、船主等。1867年船政大臣沈葆桢在学堂内设绘事院,招收学生学习制作船图和机器图。从1876年(光绪二年)至1896年先后四次派遣学生前往英国和法国学习轮船驾驶和制造,其中包括严复、萨镇冰、邓世昌等。福建船政学堂为近代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海军将领和造船工程技术人才。1884年中法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1913年,前学堂改为福州海军制造学校,后学堂改为海军学校。
福州船政学堂 即“福建船政学堂”。
马尾船政学堂 即“福建船政学堂”。
武昌文华书院 美国圣公会在近代中国创办的大学。1871年(清同治十年)设立于湖北武昌。校名取“文教士在中国传教”之意,“以培养忠于教会的知识分子”为教育目的。学生200余人。课程除四书五经外,有天文、地理、西洋史、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等七种。修业期初为预科六年,本科三年。后改十年制。美国人瞿雅各任校长(后由广东人韦卓民继任)。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改名文华大学,设神、文、理、医等学院。1924年又改为私立华中大学。新中国成立后由人民政府接管,后分别并入他校。
上海格致书院 中国最早传播科技知识的书院。1876年(清光绪二年)开设于上海,创办人为徐寿、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宗旨是“令中国人明晓西国各种学问与工艺与造成之物”。内有博物院,陈列英国运进的机件仪器,包括生物、化工、电报、运输、采矿、建筑、枪炮、天文等类。有藏书楼,藏新学书刊四百余种;并举行讲演。1879年开始招生,主要讲授算学与化学。1910年(宣统二年)停办。
圣约翰大学 美国基督教新教教会在中国创办的大学。校址在上海。前身系1879年(清光绪五年)合并培雅、度恩两书院成立的圣约翰书院。1890年始设大学部。1905年改是名。主要设文、理、工、农、医五学院。注重英语教学,毕业生多任职商界政界。1951年由人民政府接管,次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分别并入他校。
天津水师学堂 亦称“北洋水师学堂”。清末海军学校。1880年(光绪六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开办,次年在天津设立。福建船政大臣吴赞诚为首任总办,后由福建船政提调吴仲翔继任,严复为总教习,后擢会办。聘英国人教练。招收13~17岁学童入学。分设驾驶、管轮二科。学制五年,毕业后分往北洋海军任职,或选派欧洲留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天津时停办。
北洋水师学堂 即“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 亦称“北洋武备学堂”、“陆军武备学堂”。近代中国第一所陆军学校。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请设立于天津,初设炮队、步队、骑队、工程营四科,1897年增设铁路工程科。仿照德国军校规制,聘用德国军官教练。课程有天文、地舆、格致、测绘、算化等,及演试枪炮阵式、造筑炮台营垒新法,兼习经史文义。初为轮训性质,挑选北洋驻防各营年轻弁兵100余人入堂学习,学制一年,后逐渐延长年限,1896年有学生约280人。学生毕业后来自军营的仍回原属各营。北洋系将领多出自此校。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炮火。
北洋武备学堂 即“天津武备学堂”。
陆军武备学堂 即“天津武备学堂”。
成城学校 学校名。日本士官学校的预备学校,即陆军预备科。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设于日本东京。学生多为中国前往日本投考军事学校的青年。设有文、理等科。所学以军事为主,尤注重实地训练。期限五年。另设有专攻文科的两年半速成班,毕业后升送陆军士官学校。
两湖书院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湖广总督张之洞设于湖北武昌都司湖。专调湖北、湖南诸生入院肄业,故名。经费取于商捐。以“明体达用”为宗旨,设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经济学六门学科,实际仅设经、史、理、文四门。1897年仿学堂办法,改设经学、史学、地图、算学四门,每门课设分教一人,按日轮流上课,五年毕业。1903年改为两湖大学堂,不久又称为两湖总师范学堂。
万木草堂 康有为讲学之所。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创设于广州长兴里。采取书院式教学,讲授中学西学,以所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书为讲学主要内容,宣传维新变法。学生陈千秋、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均成为变法运动的重要人物。变法失败后被清政府查抄。民国初年曾短暂恢复。
自强学堂 亦称“湖北自强学堂”。清末洋务学堂。1894年1月(光绪十九年底)湖广总督张之洞设立于武昌。初设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科。1897年算学归两湖书院办理,格致、商务停办,仅留方言一科,分英文、法文、俄文、德文四门,故又称方言学堂,学制五年。1903年改为普通中学堂。
湖北自强学堂 即“自强学堂”。
南洋公学 学校名。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盛宣怀创设于上海。经费来自电报、招商两局。先后形成四院:师范院,即师范学堂;外院,即附属小学堂;中院,即二等学堂(中学堂);上院,即头等学堂(大学堂)。师范院训练一年以上,挑充各院教习。外院、中院、上院均为四年,三级相衔接,逐年递升,是中国近代三级制学校的雏形。1903年改名为上海商务学堂,不久改名为商务部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又改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设有铁路、电机等科。1911年改称南洋大学堂。1912年改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交通传习所合并,改名交通大学。
时务学堂 学校名。清末维新派创办的学校。谭嗣同等发起,于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在长沙开办,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教学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法律与自然科学。在教学中宣传维新变法。成立仅数月,即受到王先谦、叶德辉等攻击。变法失败后,改为求实书院。
京师大学堂 学校名。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创立于北京,为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初议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十科,实际仅办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两堂,性质仍同于旧式书院。1900年,帝国主义武装侵占北京,被迫停办。1902年复校,设预备科(政科、艺科)及速成科(仕学馆、师范馆)。次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及医学实业馆。1910年发展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1912年改北京大学。
东吴大学 美国基督教新教教会在中国办的大学。校址分设在苏州、上海。前身系1879年(清光绪五年)、1882年美国传教士潘慎文、林乐知分别所办苏州存养书院和上海中西书院。1901年苏州部分始称大学,定是名。1911年(宣统三年)上海部分并入。文、理学院设苏州,法学院设上海,以法科著称。抗日战争时期分别迁广东曲江和四川重庆,抗战胜利后返迁。1951年由人民政府接管,1952年经院系调整分别并入他校。台湾亦有“东吴大学”,校址在台北。
爱国学社 清末中国教育会创办的学校。设在上海泥城桥福源里。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夏上海南洋公学压制学生言论自由,激起学潮,200多名学生愤而退学,中国教育会乃设立爱国学社,吸收退学学生,次年南京陆师学堂退学学生亦来沪入学。蔡元培为经理,吴稚晖任学监,章炳麟等任义务教员。实行学生自治。课程有国文、英文、史地、理化、体育等。学社编印《童子世界》杂志,常以“国民公会”名义,在张园集会,宣传革命,并利用《苏报》作为宣传工具。旋又组织军国民教育会,进行军事训练。苏报案发生后,被迫解散。
东京革命军事学校 亦称“青山军事学校”。学校名。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招收中国私费留日学生中有志于军事者李自重、黎勇锡等十四人为学员。聘日野熊藏为校长,学科有普通兵事学及制造盒子炮、木炮以及各种火药,尤注重波亚式散兵战法(南非洲波亚人战术)、以寡敌众的夜袭法。定期八个月毕业。不久因内部争执而解散。
青山军事学校 即“东京革命军事学校”。
大通学堂 全称“大通师范学堂”。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9月由徐锡麟、陶成章等创办于浙江绍兴城内。徐锡麟为监督。招收浙江金华、处州等地的会党成员,灌输革命思想,施以短期的军事教育,培训革命骨干,内分体育、师范两科。设有国文、英文、日文、历史、舆地、理化等课程。1907年2月改名大通体育学堂,举秋瑾为监督,成为浙江革命党人联络会党的主要中心。7月由秋瑾主持的浙江光复军起义失败后,遭清政府封禁。
大通师范学堂 即“大通学堂”。
中国公学 清末革命党人在上海创办的学校。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1月日本政府公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引起中国留日学生强烈反对,退学返抵上海者一时达3000余人。为使归国学生不致失学,姚宏业、孙镜清等筹集经费,在北四川路横浜桥租民房为校舍,筹办中国公学。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蔡元培等任校董。1906年2月开学,首批学生318人,分高等、普通、师范、理化四科。由于右任、马君武、陈伯平等任教员。学校实行民主自治管理,学生自办《竞业旬刊》,宣传革命。次年,学校迁至吴淞。1932年校舍被日本侵略军焚毁。1933年租赁临时校舍,重新开学。后为南京国民政府勒令停办。1949年在重庆复校。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并入四川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西南财经大学)。
讲武堂 清末军事学校。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奏请在天津设立,仿照陆军学堂章制,轮训新军军官,每期三个月。学员分上下两级,自统领至管带为上级学员,自督队官至司务长为下级学员,学成后分派各营任用。后南洋(今南京)、江西、云南、东三省(今辽宁)、湖南、广东等陆军讲武堂次第设立,作为“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教官多为留学日本军校的同盟会员和具有革命思想者,讲武堂实际变为培养革命人才之场所。
云南讲武堂 全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清末民初军事学校。1909年(宣统元年)在云南昆明设立。初由胡景伊任总办,李根源任监督,次年李根源擢总办。培训新军和巡防营等带兵官。分甲、乙、丙三班,步、骑、炮、工程四科。学制分一年和两年半两种,教官多为同盟会会员或受同盟会影响者。前后共办十九期,为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培养了大批骨干。1916年后为滇系地方军阀掌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简称“保定军校”。北洋政府时期创办的一所近代化军事院校。在直隶(今河北)保定。前身为保定陆军速成学堂。1912年10月改是名。培养初级军官。学制二年。曾设步、骑、炮、工、辎重五科。教学内容有战术、兵器、地形、筑城和外文等。共办9期,有毕业生6500余人。1922年12月第九期学生毕业后,改招讲习性质的“军官特别班”。1924年12月正式停办。
保定军校 即“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金陵大学 美国基督教新教教会在中国办的大学。校址在南京。1910年(清宣统二年)由汇文书院与宏育书院合并成立。抗日战争时期迁成都,抗战胜利后回迁。共设文、理、农三学院。1951年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改为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并入他校。
之江大学 美国基督教新教教会在中国创办的大学。校址在杭州。前身为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建立的宁波崇信义塾,历经变更,1911年(宣统三年)改名之江学堂,1914年始称之江大学。抗日战争时期迁上海、邵武、贵阳、重庆等地,抗战胜利后回迁。主要设文、商、工三院。1951年由人民政府接管,次年经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并入浙江大学等校。
湘雅医学院 美国基督教新教教会在中国创办的大学。1914年创办于长沙。始称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25年改称湘雅医科大学。1927年停办。1929年恢复,更名为湘雅医学院。抗日战争时期先后迁至贵阳、重庆。抗战胜利后回迁。1951年由人民政府接管,1953年改为湖南医学院,1987年更名为湖南医科大学。2000年与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成中南大学。
燕京大学 美国基督教新教教会在中国创办的大学。1919年由北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协和大学、北京汇文大学合并而成。次年华北女子协和大学也并入。校址在北京。抗战时迁成都,1946年回迁。设文、理、法三学院。美国司徒雷登先后任校长、校务长。1951年由人民政府接管。次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分别并入他校。
东方远征军 鸦片战争中英国政府派往中国作战的侵略军。1839年(道光十九年)8月,林则徐命令外商呈缴鸦片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正式作出向中国出兵的决定。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乔治·懿律为这支侵略军总司令和谈判全权代表,义律为副。东方远征军拥有舰船48艘、大炮540门以及士兵4000人。6月初相继从印度到达广东海面,随即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平英团 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北三元里一带人民奋起反击英国侵略军。有些论著称当时民众武装曾竖立“平英团”大旗。参见“三元里抗英斗争”(2页)。
金田团营 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约6月间,洪秀全为准备起义发布总动员令,通告拜上帝会会众在当年秋天赴桂平(今属广西)金田村集中团营。各地会众多把田产、房屋变卖,扶老携幼到指定地点会集,然后分赴金田村。先后参加团营的有紫荆山区群众,桂平、贵县(今贵港市)、平南、武宣、象州以及陆川、博白一带会众,贵县龙山矿工,桂平饥民和贵县受排挤的客家人等,共约两万人,包括汉族、壮族与瑶族人民。入营时实行男女分营,各按军事编制组织,所携财物均交“圣库”,全体衣食由圣库供给,同食同穿,一律平均,如有不遵者依例逐出。赴义会众曾奋勇抗击清军阻截,次年1月举行金田起义。
太平军 太平天囯军队。金田起义时正式定名。按《太平军目》规定,太平军在正副军师统率下,有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各级指挥官。带兵官有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伍长等。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军帅管一万三千一百五十五人,师帅管二千六百三十人,旅帅管五百二十五人,卒长管一百零四人,两司马管二十五人,伍长管四人。后期征伐由诸王率领。有陆营、水营和土营,且有女军。纪律按《定营规条》及《行营规矩》,必须遵守命令,保护武器,爱护人民,禁止私匿金银。作战号令按《行军总要》。另设圣库管收支,诸匠营和百工衙制造武器和军需物品。
女营 亦称“姐妹营”、“女馆”、“姐妹馆”。太平天囯妇女的编制。金田起义时,太平军的妇女均编成女营,行军作战与男子相同。太平天囯建都天京(今南京)后,在城内设女馆,按军队编制,分前、后、左、右、中共四十军。1855年1月(清咸丰四年十二月)太平天囯恢复家庭制度后撤销。
姐妹营 即“女营”。
女馆 即“女营”。
姐妹馆 即“女营”。
牌面 太平天囯男营中青壮者之编制与称谓。其年龄标准记载不一,约十六至五十岁间。主要任务是作战,也从事挑运、抬炮、掘濠、筑土城等工作。
牌尾 太平天囯男营中老幼者之编制与称谓。太平军中的青壮年男战士称为“牌面”;年龄约十五岁以下和五十岁以上者称为“牌尾”。此外还另立“牌尾馆”,以收容老弱残疾者,又称“老人馆”或“老民残废馆”。
江南大营 清政府在太平天囯天京(今南京)城外建立的军营。1853年(咸丰三年)3月钦差大臣向荣尾追太平军到天京城外,驻扎孝陵卫,建此营,与驻扬州城外的江北大营相呼应,围攻天京,阻止太平军东下苏杭。1856年6月被太平军秦日纲、石达开部击溃,向荣逃丹阳,旋病死(一说自缢死),由和春继任钦差大臣。1858年1月,复建大营于天京城外小水关。1860年5月又被太平军李秀成、陈玉成等部攻破,提督张国樑逃至丹阳,落水溺死,和春在浒墅关(在今江苏苏州)自杀。大营溃灭。
江北大营 清政府在长江北岸扬州城外建立的军营。1853年(咸丰三年)3月太平天囯建都天京(今南京),4月攻克扬州。清钦差大臣琦善在扬州城外建此营,堵击太平军,陷扬州。次年琦善死,托明阿继任钦差大臣。1856年太平军秦日纲部击破大营,再克扬州,托明阿被革职,德兴阿继为钦差大臣,复陷扬州等地,次年重建大营。1858年9月又为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等部击溃。次年德兴阿被革职。
团练 亦称“团勇”、“民团”等。旧时地方官绅编练的武装。创始于唐,由官府给口粮,免征赋,定期征集训练,粮饷由地方公摊。清朝嘉庆年间为对抗四川、湖南等地白莲教起义,许多地方组织团练,招募丁壮,加以训练,以资战守,具体办法各地不一。1852年(咸丰二年)为镇压太平天囯,清廷申谕各省办理团练,1860年在各省设立团练大臣。曾国藩以在籍侍郎办理湖南团练,后发展成为湘军。光绪末年,有“奉旨团练”参加义和团活动。民国时,各地仍有官绅利用团练把持地方。
团勇 即“团练”。
民团 即“团练”。
勇营 清末军队编制名称。18世纪中叶以后八旗、绿营正规军队日趋腐败,丧失战斗力,清政府有事临时招募军队,称为“勇营”,协助正规军。原属临时性质,战事结束后即行遣散。咸丰时曾国藩以湖南练勇编成湘军,勇营始成为正规军队。
练军 清末军队编制名称。太平天囯时期绿营腐朽进一步暴露,清直隶总督刘长佑提出加以整顿,挑选部分绿营士兵,并招募勇丁,仿照湘、淮军营制,加强训练,称为“练军”。以后各省纷纷推行,但营制、饷章和训练办法皆由督抚决定,全国并无统一规制。中日甲午战争后新建陆军,地方财政短绌,练军多被裁减,纳入新军。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9月清廷谕令将练军和防军、绿营等分别汰选。至清亡时所存已不多。
湘军 清末重要武装政治集团。以曾国藩为首,因将领士兵多系湖南人,故名。1853年(咸丰三年)为镇压太平天囯,曾国藩在籍举办团练,在此基础上扩编而成。由将官亲自招募勇丁,额定五百人为营,营辖四哨,哨辖八队;全军有水师五千人,陆师六千五百人及工匠、夫役等共计一万七千余人。1854年出省作战。后编制逐步扩大,最多时达十二万人。主要将领罗泽南、李续宾等先后被太平军击毙。在外国侵略者支持下,1864年(同治三年)镇压太平天囯后,继续参与镇压捻军和回民、苗民起义。湘军将帅左宗棠、刘长佑、曾国荃、刘坤一等先后任总督,各省巡抚亦多湘军人物,掌握地方实力。
淮军 清末重要武装政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因以淮南地主团练为基础,将领士兵多系安徽人,故名。1853年(咸丰三年)李鸿章在安徽合肥参与办团练,被太平军击败。1861年在曾国藩支持下,以团练为基础,据湘军章程编练淮军约七千人。次年(同治元年)调赴上海,勾结外国侵略者镇压太平天囯。1865年全军达六七万人,成为镇压捻军的主力。雇佣英、法军官,配备洋枪洋炮,采用西法训练。主要将领有张树声、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吴长庆、丁汝昌、叶志超、聂士成等。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中,淮军在广西战败,张树声、潘鼎新被革职。中日甲午战争时,丁汝昌指挥的北洋海军和叶志超、卫汝贵统率的陆军均战败,势力渐为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取代。
捻军 太平天囯时期活动于北方的农民起义军。原称“捻子”,后称“捻党”。每一股称“一捻子”,分布于苏、鲁、豫、鄂、皖一带,以皖北为活动中心。成员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盐贩和游民。以抗粮、抗差、打富济贫等为斗争方式。1853年(清咸丰三年)太平天囯北伐军经过安徽、河南,捻党纷纷响应,从此展开大规模武装斗争。1855年秋(一说1856年春)张乐行在雉河集(今属安徽涡阳)召集各路捻军首领会盟,被推为盟主,建立五旗军制,制订《行军条例》十九条。1857年张乐行与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等部会师于霍邱、六安间,接受太平天囯领导。此后捻军转战豫、皖、苏、鲁、鄂各省,屡败清军。1862年(同治元年)陈玉成牺牲后,张乐行遭清军围攻,次年初在蒙城被俘遇害。1864年捻军张宗禹、任化邦等与太平军赖文光部会合,推赖为首领,整编军队,采用流动战术,易步为骑。次年在曹州(治今菏泽)高楼寨(今高庄镇)击杀僧格林沁。1866年10月于河南分为东西两路活动: 赖文光、任化邦率东捻军转战湖北、河南、安徽、山东和江苏诸省,1868年初在扬州附近失败;张宗禹率西捻军进入陕西,联合回民军作战,后为援救东捻军,经山西、河北至山东北部,1868年8月在茌平徒骇河边覆没。捻军坚持战斗16年,活动范围达八省,有力配合了太平天囯和北方各地人民的斗争。
东捻军 1866年(清同治五年)10月捻军在河南许州(今许昌)分为东西两支。东捻军由赖文光、任化邦等率领,以骑兵为主,转战于河南、山东、湖北、安徽和江苏等省。次年1月在湖北安陆府(今钟祥)击溃湖北巡抚曾国荃湘军,重创清提督郭松林。2月在臼口镇尹隆河围攻淮军刘铭传部,因受湘军鲍超部袭击,被迫撤围。3月摆脱追兵,由湖北过运河抵达山东海滨。旋被李鸿章以长墙工事围困。11月突围失败,任化邦死难。12月决战于寿光之南,大败,仅赖文光率领千余人沿运河东岸南下,多次突围,均未能过运河。1868年1月在扬州被淮军吴毓兰部击败,赖文光被俘后遇害,东捻军败灭。
西捻军 1866年(清同治五年)10月捻军在河南许州(今许昌)分为东西两支。西捻军由张宗禹、张禹爵和邱远才等率领,进入陕西,与东捻军结为犄角。次年1月西捻军在西安以东灞桥十里坡歼灭陕西巡抚刘蓉湘军。在左宗棠楚军压迫下,进军陕北,攻占绥德、安塞、延川等县城。及得东捻军被围急讯,乃于是年12月从陕西宜川进入山西,拟直攻北京,以吸引围攻东捻军的清军主力,达到解围目的。1868年大军直达北京郊区卢沟桥。时各路清军云集京郊。东捻军亦已覆灭于江苏扬州,西捻军决定南撤,进入直隶(今河北)、山东边区,被李鸿章以长墙工事围攻于运河以东、减河以南、黄河以北和东临大海的地区。8月山东茌平南镇一战,西捻军主力覆灭,张宗禹投徒骇河失踪。
号军 亦称“教军”。太平天囯时期贵州农民起义军。为白莲教支派灯花教组织的武装。以不同颜色的头巾裹头(号褂和旗帜颜色亦各不相同),分红号、白号、黄号三支。1855年(清咸丰五年)11月红号军攻入铜仁,旋失败。1858年白号军在思南起义,黄号军在安化(今思南)、婺川(今务川)一带起义,占领遵义、铜仁、思南等地,配合苗民军围攻贵阳。1868年(同治七年)清政府派席宝田、唐炯率湘、川军队进入贵州镇压,号军首领刘义顺被俘遇害,起义失败。
教军 即“号军”。
洋枪队 清政府勾结美、英、法等国为镇压太平天囯和捻军而组成的武装。因装备西式武器,故称。(1)1860年(咸丰十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1862年(同治元年)扩编为“常胜军”,后由英国军官戈登统领。(2)1862年在浙江组成,由英国人葛格(Cooke,一译“科克”)统领,称“常安军”、“定胜军”,亦称“中英混合军”;由法国军官勒伯勒东、德克碑等统领,称“常捷军”,亦称“中法混合军”。(3)1862年崇厚在天津组成。由英国军官任教练,称“天津洋枪队”。上述洋枪队均由美、英、法等国人充当统领和军官,士兵主要是中国人。是西方列强武装干涉中国革命和清政府“借洋兵助剿”的产物。
常胜军 清政府勾结英、美侵略者组成的反动武装。外国人称“松江军”或“昆山军”。1862年(同治元年)清政府将美国人华尔统领的洋枪队扩编为“常胜军”。华尔在浙江慈溪被太平军击毙后,由美国人白齐文继任领队,旋被革职,由英国人奥伦(John Yate Holland)暂代。次年由英国军官戈登统领。队伍三四千人。李鸿章用这支武装镇压江苏、浙江等地太平军及其他反清力量。1864年5月在昆山解散。 1858年(咸丰八年)浙江绍兴地区地主武装。1862年11月被太平军围歼。
常捷军 亦称“花头勇”、“花勇”、“黄勇”、“信义军”,外国人称“中法混合军”。清政府勾结法国侵略者组成的反动武装。1862年(同治元年)浙江巡抚左宗棠与法国侵略者勾结,在宁波募勇组成。由法国军官勒伯勒东任统领。后扩充至1500人(最多时达3000人),清政府命名为“常捷军”。1863年勒伯勒东和继任买忒勒被太平军击毙,由德克碑继任统领。先后进攻绍兴、富阳、杭州、湖州等地太平军。1864年解散。
中法混合军 即“常捷军”。
庆军 清淮军将领吴长庆所部。1861年(咸丰十一年)吴长庆奉两江总督曾国藩命,率庐江团练参加镇压太平军,以所部五百人别为庆字营,后亦称庆军。1863年(同治二年)隶李鸿章。1868年有马步共十一营,参与镇压捻军。1882年吴长庆率亲兵六营渡海赴朝鲜。1884年移驻奉天金州(今属辽宁大连),不久吴病死,由总兵黄仕林接统。留驻朝鲜的三营由提督吴兆有、总兵张光前统带。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全军参加辽东抗战。11月在旅顺溃败,所部改隶宋庆。
阿思本舰队 亦称“欧洲舰队”、“吸血舰队”。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军同英国侵略者勾结而组成的舰队。1862年(同治元年)清政府据赫德提议,经总税务司英国人李泰国之手,在英国购买兵轮七艘。次年1月李泰国以清政府代表自居,同英国海军大佐阿思本(亦译奥斯本、区思本,Sherrard Osborne)订立协定,由阿思本统领,助攻太平军,定期四年,一切由李泰国从中负责,阿思本全权指挥。9月舰队抵达上海。清政府命总兵蔡国祥为总统,名归曾国藩、李鸿章等节制调遣,实以阿思本为帮统,给予实际指挥权,引起双方争执,亦为美、法、俄等国公使所不满。11月清政府解散舰队,全部兵船遣回英国,买价银二十一万三千两(即七万一千镑)仍由英国交还,另付阿思本银一万两,并革退李泰国总税务司职务。
欧洲舰队 即“阿思本舰队”。
吸血舰队 即“阿思本舰队”。
北洋海军 清政府主要新式海军。1874年(同治十三年)清政府筹划海防。次年李鸿章受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先后向外国订购军舰,设立北洋水师学堂,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港。中法战争后,李鸿章加速购置舰船,扩充北洋海军。1885年(光绪十一年)海军衙门设立。1888年制定《北洋海军章程》,编成北洋海军,共有军舰25艘,官兵4000余人。派丁汝昌为提督,军事训练由英、德教习主持。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覆灭。以后虽逐渐购置舰船,并设北洋统领,但已不成军。至1909年(宣统元年),南、北洋各舰改编为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北洋海军名义取消。
南洋海军 清政府新式海军。由南洋大臣掌管。1875年(光绪元年)后逐渐扩充,共有大小舰船26艘,驻泊苏、浙海面及长江一带,仅备巡防之用,始终未成军。另有广东、福建海军,受南洋大臣管辖,但不归其指挥。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覆灭后,南洋一些舰船曾调防北洋。1909年(宣统元年)南、北洋各舰改编为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
黑旗军 刘永福领导的武装。参见“中法战争”(14页)。
七星队 刘永福所部黑旗军冲锋队。士卒均为挑选的精壮,是黑旗军最富战斗力的一部分。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8月,广东南澳镇总兵刘永福被委为钦差帮办台湾防务,黑旗军遂调赴台湾。次年春驻守台南。同年6月,日军大举侵台。七星队先后随吴彭年、林鸿贵、王德标开赴前敌,在保卫新竹、彰化、嘉义、云林等重大战役中,屡建战功。
芦榆防军 清驻防直隶芦台(今天津宁河县治)和榆关(今河北山海关)的淮军、练军的合称。1894年(光绪二十年)春有四营2000人,分别由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直隶提督叶志超统领,同年6月叶、聂奉命率军东渡,驻朝鲜牙山一带。7月底日军进攻牙山,叶部溃逃,聂部战而失利,同退平壤。10月退九连城。叶志超被褫职后,所部归聂士成统领,曾于虎耳山、摩天岭等地力抗日军,并坚守摩天岭,直至1895年2月聂士成率部入关守卫畿辅,还驻芦台。1896年聂士成选练驻直隶淮军马步队三十营为武毅军,1898年改编为北洋武卫军前军。
自强军 亦称“江南自强军”。清末军队编制名称。1894年(光绪二十年)张之洞代刘坤一署两江总督,兼署江宁将军,次年奏准在南京设立。设步队、马队、炮队、工程队十三营,共2860人,配备洋枪洋炮。一切营制和训练均照德国章程。聘用德国教官任协、营、哨正职,挑选武备学堂毕业生任副职。次年张之洞回湖广总督原任,刘坤一回任两江总督,自强军归刘节制,后编入袁世凯新建陆军。
江南自强军 即“自强军”。
新建陆军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为试练新式陆军,派胡燏棻训练“定武军”,初在天津附近马厂,后移小站。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2月,由袁世凯拟定聘请洋员合同及新建陆军的营制和饷章,将“定武军”加以扩编,称“新建陆军”。聘德国人任教习,按照德国营制、操典训练。分步、骑、炮、工、辎重五个兵种,共7000余人。在镇压义和团运动中,扩充到17万人。此后扩充为六镇(镇,相当于师),形成北洋军的基干力量。参见“小站练兵”(18页)。
定武军 见“新建陆军”。 1914年6月,袁世凯进行帝制活动,把各省都督改为将军,任命长江巡阅使张勋为定武上将军。次年4月张勋把所部改称定武军,全军分为八路。张勋复辟失败后,定武军北上的两路十个营统为毅军姜桂题收编,调往热河。在南方的六路三十个营,被倪嗣冲安武军收编。
新军 清末仿照西方国家军制编练的新式陆军。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袁世凯以胡燏棻在天津小站训练的“定武军”为基础,扩编为新建陆军;张之洞也在署两江总督任内编练“自强军”,是为新军之始。《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以倡办“新政”名义,在中央设练兵处,各省设督练公所,改编军队。1905年又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每镇包括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额设官兵12512人。至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前夕,全国编成十四个镇、十八个混成协、四个标和一支禁卫军。清政府以北洋新军为中央军,各省新军为地方军,借以巩固垂危的统治。但在革命党人的积极活动下,各省新军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倾向革命者日多,成为武昌起义和各省光复的重要力量。
武毅军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直隶提督聂士成于直隶(今河北)驻防淮军内选练马步队三十营,仿德国兵制操法,使用新式武器,编为武毅军。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怀塔布与杨崇伊曾赴天津与荣禄商议,荣禄乃调聂士成率武毅军五千人驻天津,董福祥率甘军驻长辛店,与驻天津小站的袁世凯新建陆军相呼应,密谋政变。戊戌政变后,荣禄将北洋四大军(甘军、武毅军、新建陆军、毅军)合编为武卫军,分路驻防,以武毅军驻芦台(今天津宁河县治)为前军。1900年曾参加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进攻天津时,聂士成战死,武毅军遂溃散。
甘军 1867年(清同治六年)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收买甘肃回民起义首领之一董福祥,将所部回民军改编为甘军。后添募四营,增足二十营,驻山陕一带。又再募十营,以厚兵力,兼为策应之师。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德国侵占胶州湾时,清政府命董福祥率甘军入卫京师。次年“百日维新”期间,荣禄调董福祥的甘军驻长辛店,与聂士成的武毅军、袁世凯的新建陆军相呼应,密谋政变。戊戌政变后,荣禄将北洋四大军(甘军、武毅军、新建陆军、毅军)合编为武卫军,分路驻防,以甘军驻蓟州(今天津蓟县)为后军。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董福祥率甘军围东交民巷,攻月余未下。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被击溃。
武卫军 清末荣禄编组的军队建制。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为巩固畿辅重地,特简直隶总督荣禄为钦差大臣,节制北洋各军。12月,荣禄奏准编组此军。以聂士成所部武毅军为武卫前军,驻芦台,扼北洋门户;董福祥所部甘军为武卫后军,驻蓟州(今天津蓟县),兼顾通州一带;宋庆所部毅军为武卫左军,驻山海关内外,专防东路;袁世凯所部新建陆军为武卫右军,驻小站,扼津郡西南要道。另由荣禄自募亲兵万人为武卫中军,驻南苑。自此,原有各防军合成一军,但实际上仍各自成势。次年袁世凯率所部“武卫右军”赴山东镇压义和团,并不断扩充军队,迅速成为北洋主力。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除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外,均为外国侵略军击溃。
武卫中军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清军机大臣荣禄奉命节制北洋各军,将宋庆的毅军、袁世凯的新建陆军、聂士成的武毅军、董福祥的甘军,改组为武卫左、右、前、后军,归其统一指挥。又令江南机器局拨解新式步枪三千支,大炮七门,招募中军亲兵二十七营,在北京南苑训练,称武卫中军,由其亲自率领。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除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外,均为外国侵略军击溃。
自立军 戊戌政变后维新派组织的武装。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自立会成员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在汉口组织,设立秘密机关,联络会党,准备拥护光绪帝当政而起兵“勤王”。自立军分为七军,大通(今属安徽铜陵县)为前军,安庆为后军,常德为左军,新堤为右军,汉口为中军,另设总会亲军及先锋军。唐才常任诸军督办。预定8月9日起兵,因等待康有为汇款接济而延期。秦力山未得通知,如期在大通起兵,失败。21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勾结英国领事,破获设在汉口英租界的自立军机关,唐才常、林圭等20余人被杀。湖南巡抚俞廉三亦相继捕杀自立军大批党人。
八国联军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国家组成的侵华联军。19世纪末,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乘机瓜分中国,借口清政府“排外”,组成联合侵华军队大举进犯。1900年6月17日攻占大沽炮台;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16日攻陷北京,一路杀掠,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逃往西安,派奕劻和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乞和。9月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被推为联军总司令来华,侵略军陆续增至10万人,由京津出兵,分侵山海关、保定、正定以至山西境。此间,沙俄又单独调集步骑兵17万人,分六路侵占中国东北。12月联军提出《议和大纲》,清政府全盘接受,并于1901年9月7日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之后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常驻京津、津榆铁路线外,其余撤回本国。
北洋军 清末民初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建立和掌握的新式军队。1894年清政府派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名“定武军”。次年袁世凯接办,扩充编制,改名“新建陆军”,仿欧美军制,用西方枪械装备,以洋操训练,创办随营学堂,增强军队战斗力,并网罗门生,广结党羽。1898年,改为“武卫右军”。1901年,袁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大加扩充,改称“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至1905年,北洋军扩建成六镇(每镇1.2万余人)。北洋军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旧式军队向近代化军队发展的重大转变,北洋军阀集团亦随即开始形成。后因分裂而连年混战,终在两次北伐战争中覆灭。
北洋常备军 即“北洋军”。
北洋军 阀袁世凯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1895年,清政府命袁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袁上任后扩充编制,用西方新械,以洋操训练,创办随营学堂,增强军队战斗力,并网罗门生,广结党羽。1901年,袁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北洋军”。1905年,北洋军扩建成六镇(每镇1.2万余人),形成以袁世凯为总头目的北洋军阀集团。辛亥革命后,袁任大总统,培植党羽,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军事政治集团,确立北洋军阀政府在中国的统治。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在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下分化为直、皖、奉三系[详“直系军阀”(461页)、“皖系军阀”(461页)、“奉系军阀”(461页)],英美支持的直系首领是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日本支持的皖系首领是段祺瑞、奉系首领是张作霖。各系军阀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混战,轮番控制中央政府,祸国殃民。1926年,皖系军阀段祺瑞下台。1927年,直系军阀被国民革命军消灭。1928年,奉系军阀政府垮台。至此,历时17年的北洋军阀统治结束。
扫清灭洋 军清末直隶广宗(今属河北)人景廷宾领导的农民起义军。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4月,景廷宾在巨鹿县厦头寺宣布起义,树“扫清灭洋”、“官逼民反”大旗,转战直、鲁、豫三省二十四州县,从者十六万人,曾与袁世凯所部清军以及六千名德、日、法侵略军作战。
保路同志军 清末四川反清革命武装。1911年(宣统三年)夏,四川保路运动进入高潮。部分同盟会员集议于成都,议决“组织民军,共同革命”。8月4日龙鸣剑、王天杰等邀集哥老会首领秦载庚、张达三等在资州(治今资中)开会,决定组织保路同志军,发动武装起义。旋在华阳(今成都)、新津设立总部,秦、张先后率部围攻成都,久持未下,转取地方州县。9月25日,吴玉章等首先在荣县宣布独立,是为武昌起义的先声。
蜀汉军 简称“蜀军”。清末民初革命武装。1911年(宣统三年)12月由四川旅沪人士在上海成立。以“协助军政府驱除鞑虏,建立共和民国,平均人权”为宗旨。后又在南京设立司令部,直属南京临时政府。由熊克武等领导,部队扩充到两个团,为北伐军主力之一。及南北议和,调归四川,成为川军第五师中的精锐部队,对促成四川独立曾起重要作用。1913年讨袁失败后,遭袁世凯残酷镇压。
蜀军 “蜀汉军”的简称。
铁血团 全称“中华民国北伐铁血团”。1912年1月由黄鼎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以“扫灭满虏,完全汉室,协助共和政府”为宗旨,成员为军、警、学界中有一定军事经验的青年。仿清末陆军编制,设团长一人,参谋员若干人,下设大队、中队、小队及分队,每分队十四人。分驻清江(今江苏淮安)、浦口(今属南京)等处,进行野战训练,注重练习行军、布阵、攻守等战术。南京光复后,编入北伐军序列。
中华民国 北伐铁血团“铁血团”的全称。
护国军 护国运动中讨伐袁世凯的军队。1915年12月由蔡锷等在云南组成,有三个军。次年,第一军总司令蔡锷入川,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由桂入粤,都督兼第三军总司令唐继尧坐镇云南。讨袁战争实际由第一军担任,在四川与袁军激战。此后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先后宣布独立。6月袁在众叛亲离下忧惧病死。护国运动结束,护国军遂撤销。参见“护国运动”。
督军团 1916年7月北洋政府下令将各省最高军事长官改称督军。次年4月段祺瑞以开军事会议为名,召集十余省督军到北京,企图强迫国会通过对德宣战案。时称这批督军为“督军团”。
辫军 亦称“辫子兵”。民国初年军阀军队。辛亥武昌起义后,清江南提督张勋由南京退守徐州,清廷授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会办江防事宜。民国成立后,张将所部改称“武卫前军”,驻兖州(今属山东),约2万多人。官兵仍留发辫,以示效忠清室,人称“辫军”或“辫子兵”,称张为“辫帅”。1917年张借口调停黎元洪与段祺瑞府院之争,率辫军3000余人入京。7月拥溥仪复辟,旋即失败,留在徐州的“辫军”为安徽督军倪嗣冲收编。
辫子兵 即“辫军”。
公理宗 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16世纪下半叶由勃朗创立于英国。原属清教徒中的独立派。主张各教堂独立自主,并由各教堂的教徒公众管理,故名。不赞成设立统管各教堂的上级行政机构,而主张设立同派教堂自由参加的联谊性机构。其教会主要有公理会等。由于该宗只从教会的组织体制方面作区分,故在教会其他方面,可同时属于其他宗派,如浸礼会等。主要分布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该宗在英语国家有较大影响。
加尔文宗 亦称“长老宗”、“归正宗”。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以加尔文的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如长老会、归正会等)的统称。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产生于瑞士。强调人因信仰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源泉。提倡用方言进行礼拜,并摒弃祭台、圣像和祭礼;主张由教徒推选长老与牧师共同治理教会。主要流传于瑞士、法国、荷兰、英国等地,17世纪传入北美后发展成为美国基督教新教大宗派之一。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长老宗 即“加尔文宗”。
归正宗 即“加尔文宗”。
圣公会 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安立甘宗的教会。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产生于英国。当时英国君主正谋加强王权,对教皇干涉英国事务日益不满,部分英国教士也不愿教会向罗马教廷每年缴纳贡金。英王亨利八世在新兴力量支持下,以教皇不准他废黜王后(西班牙公主)而重娶为导因,宣布英格兰教会与教皇断绝关系,1534年又促使国会通过法案,规定英国教会以英王为最高元首,并定圣公会为国教。后改革虽有反复,但终于在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获得巩固。该教会产生初期,在教义、仪式和教制方面,大多因袭天主教传统,传入北美后,逐渐受到加尔文宗等其他宗派影响。鸦片战争后由英、美、加拿大传入中国。
在理教 亦称“在礼教”。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相传为明末遗民扬莱儒(一作“羊来如”)在山东即墨创立,据传因其“奉佛教之法,习儒教之礼,修道教之行,融合三教为一体”,故称。为白莲教支派。一说创始人为河北沧县尹灵。奉南海大师(士)即观世音菩萨为教祖。因入教须穿白衣,供奉白衣大士,故又称“白衣道”。入教者戒饮酒、吸烟、贪嗔、妄语、忤逆,并密授反清复明宗旨。该教自清嘉庆后逐渐兴起,光绪时始盛,流行于山东、东北一带,后被清政府取缔。
在礼教 即“在理教”。
白衣道 即“在理教”。
天地会 亦称“三点会”、“三合会”。清代民间秘密结社。因“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因明太祖年号洪武,故对内称“洪门”,会员互称“洪门兄弟”或“洪家兄弟”。其支派有小刀会、红钱会、哥老会等。相传康熙十三年(1674年)创立,从福建、台湾沿海地区逐步扩大到长江流域和两广地区。会员多为农民、手工业工人、城乡劳动者和游民,也有乡绅加入。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曾有台湾林爽文起义。鸦片战争后和太平天囯起义期间,在各省多次发动武装起义。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该会各派中有的参加了早期工人斗争、反洋教斗争。辛亥革命时期,有些地区的派系受同盟会领导,多次参加起义。此后多为反动势力操纵利用,趋于没落。
三点会 “天地会”的别称。天地会相传以明太祖年号洪武的洪字为代称,洪字有“氵”偏旁,故称。
三合会 “天地会”的别称。相传天地会别称三点会,取洪字左偏旁“氵”命名,后嫌偏而不全不吉祥,乃取右偏旁“共”字含合之义,称“三合会”。
洪门 亦称“洪帮”、“红帮”。清代民间秘密结社。原为天地会对内名称,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相传以明太祖年号洪武的“洪”字为代称,入会者均称“洪门兄弟”或“洪家兄弟”。长期在珠江、长江流域秘密活动,在海外华侨中建立致公堂等组织。
洪帮 即“洪门”。
红帮 即“洪门”。
清帮 亦称“青帮”、“安青帮”。清民间秘密结社。传说发源于明代的罗教,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由翁雍、钱坚、潘清组织南北运河船夫为清政府承办漕运。规定帮规和仪式,按辈分收徒弟,长期在运河漕运中保持封建行帮的地位。后因漕运改为海运,遂在上海、天津等通商口岸和长江下游地区流为游民组织。辛亥革命时,在上海设立中华共进会,曾为袁世凯利用刺杀宋教仁。1927年为蒋介石所用,参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抗日战争期间,为日本特务机关利用,进行汉奸活动。后又与国民党军统特务相勾结。
青帮 即“清帮”。
安青帮 即“清帮”。
哥老会 亦称“哥弟会”。清初由闽、粤客家移民在四川建立,因四川方言,呼弟曰老,故称。清民间秘密结社。天地会的支派。首领称老大哥或大爷,互称“袍哥”,初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会众多为手工业工人、破产农民、退伍军人和游民,太平天囯运动失败后,相继参加农民起义和反洋教斗争。辛亥革命时期,有会众接受革命党人领导,参加武装起义。后每为反动势力操纵和利用。
哥弟会 即“哥老会”。
黑水党 鸦片战争中浙江沿海人民组合的抗英武装力量。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7月英军攻占定海(今舟山)后,当地人民组织武装抗英,曾俘获英军二十余人。1841年9月英军再占定海,黑水党首领徐保、张小火、钱大才等护送殉难总兵葛云飞和郑国鸿遗骸至宁波。宁波失陷后,他们联络群众,分头埋伏城厢内外,并于甬江置备八桨小艇多艘,常于夜间伺机狙击零星英军,使英国侵略者惊恐不安。
宣南诗社 清嘉庆、道光年间北京士大夫吟诗唱和的文学结社。初结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道光初年仍有活动,鸦片战争时已名存实亡。1820年林则徐曾参加诗社活动,但为时甚短。
社学 社学始于元代,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明代各府、州、县皆立社学。清承明制,令大乡巨堡各置社学。社学或称书院、义学,原为“学人课艺”、“绅耆讲睦”之所,清中叶后成为地主士绅办“团练”、“御盗贼”之所。鸦片战争时期,广东人民曾利用它编练义勇,进行抗英斗争。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广州附近各乡社学参加了1842年火烧洋馆、1844年反对英国强租广州河南地区和1846年至1849年反对英人入城等斗争。其中又以昇平、东平、南平、隆平等社学最为著名。
昇平社学 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人民的抗英组织。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6月,广州西北郊石井乡士绅李芳等捐资建立,附近十三社80余乡加入。后陆续增至十八社,招募义勇,团练御侮,成为团结与组织民众进行抗英斗争的核心机构。曾积极参加1842年火烧洋馆、1844年反对英国强租广州河南地区、1846—1849年反对英人入广州城等斗争。
东平社学 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人民的抗英组织。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6月,广东番禺县(治今广州)东北六社乡民,在王韶光、高梁材等率领下,出动数千丁壮,参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842年底仿昇平社学章程,于白云山东建立。曾积极参加1844年反对英国强租广州河南地区和1846—1849年反对英人入广州城的斗争。
隆平社学 鸦片战争后广州河南桥人民仿昇平社学成例,建立隆平社学,招募义勇,团练御侮。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英国驻华公使德庇时谋在河南(省河以南)地区强划租界。河南四十八乡人民奋起反抗,隆平社学参加了这一反租地的斗争。此后,又积极投入了广州人民的反入城斗争。
南平社学 鸦片战争后广州南门外人民仿昇平社学成例,建立南平社学,招募义勇,团练御侮。曾积极投入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反对英国强行租借广州河南地区和1846年至1849年反对英人进入广州城的斗争。
拜上帝会 亦称“拜上帝教”、“太平基督教”。洪秀全用宗教名义创立的农民反清组织。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从《劝世良言》中吸取基督教教义,与冯云山、洪仁玕在家乡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创立。后冯云山在桂平紫荆山区贫苦农民中发展会员两三千人。洪秀全撰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提出应拜上帝,不拜邪神,天下男女都是兄弟姐妹,共同击灭“阎罗妖”(指清朝皇帝),为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而奋斗。洪秀全同冯云山还制订宗教仪式,并定“十款天条”作为会员守则。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在占领区域内举行礼拜仪式,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拜上帝教 即“拜上帝会”。
太平基督教 即“拜上帝会”。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即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基督教青年会,简称青年会,1844年由英国青年商人乔治·威廉斯创立于伦敦。1876年传入中国,在上海成立第一个青年会。1902年在上海举行基督教青年会第四次全国会议,确立基督教青年会的会名。1912年基督教青年会第六次全国会议,议决总部名称为“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标榜“发扬基督精神,团结青年同志,养成完美人格,建设完美社会。”会训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其组织主要分为“城市青年会”和“学校青年会”。全国协会下设市会组、校会组及宗教、职工、庶务等八部,而把活动内容分为德、智、体、群四个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加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美以美会 美国北方基督教新教卫斯理宗教会。美国独立后,美国卫斯理宗教徒脱离圣公会而组成独立的教会,英语为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初无汉译。1844年该会南北分裂,北方沿用原名。后在中国借用该会差会机构英语名称Methodist Episcopal Mission之缩写M.E.M.的音译,作为该会的汉译称谓。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1939年与监理公会、美普会合并为卫理公会。
小刀会 清代民间秘密团体。(1)天地会支派之一。以小刀为标志得名。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创始于乾隆初年。参加者多为农民、城市劳动者和航运船夫等。1850年(道光三十年)华侨陈庆真在厦门重建,不久传至上海。1853年(咸丰三年)曾在厦门、上海发动武装起义。(2)白莲教支派之一。由大刀会演变而成。清末主要活动于皖北凤阳、庐州(治今合肥)、寿州(治今安徽寿县)和苏北徐州、海州(治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淮安等地。又从凤阳传到浙江,在金华、严州(治今建德东北)、台州、衢州、温州等处活动。
罗汉党 晚清上海的农民秘密结社。以嘉定南翔镇为据点,在青浦、嘉定边邻地区农民中发展。领导人为徐耀。1852年(咸丰二年)曾领导发动第一次嘉定起义。次年,与上海小刀会合并,并参加周立春领导的第二次嘉定起义。嘉定起义失败后,转入上海战斗。1855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军从县城撤退,余部转回南翔。1860年曾协助太平军进军上海。
刀客 清末陕西民间秘密团体。因会员佩带“关山刀子”,故名。清政府文书称之为“刀匪”。其支派有红钱、黑钱等名称。相传创立于1855年(咸丰五年)以前。成员多属破产农民、失业手工业工人、城市游民。无固定的组织形式,称首领为某某哥,其下互称兄弟。长期在渭河西岸和潼关以西、西安以东地区秘密活动,贩运私盐、私茶、聚赌或充商家保镖。辛亥革命时期接受同盟会领导,多次参加武装起义,成为陕西光复的重要力量。民国时流为军阀爪牙。
捻党 清代中叶反清的结社组织。“捻”为淮北方言,一捻就是一群、一组、一部分人的意思,群众称为“捻”或“捻子”。小捻子数人、数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产生于清康熙年间,成员主要为贫苦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发源地为淮北淝水和涡河流域,并在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和湖北边界地区贩运私盐。捻党首领,道光年间称“响者”或“响捻子”。19世纪中叶在太平天囯影响下,举行抗清起义,“捻党”遂转化为“捻军”。
洋务派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倡导和推行洋务运动的政治势力。中央有以奕、文祥、崇厚为代表的满族权贵,地方上有以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湘系集团(左在湘系中自成体系)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淮系集团。中法战争后又出现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集团。李鸿章曾担任江苏巡抚和两江总督,后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所办洋务企业最多,成为全国洋务活动的实际主持者。中日甲午战争后,李鸿章势力日削,张之洞和盛宣怀继起成为洋务派的后劲。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举办“新政”和维新运动兴起,洋务派作为一种政治势力逐渐解体。
内地会 英、美等国基督教新教对中国派遣传教士的一个差会组织。1865年英国人戴德生所创。该会派遣大批传教士,深入中国内地、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传教。由于该会在中国内地直接设立教会,因此有时也被看成是一个宗派。总会设在伦敦,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设有分会。
同文书局 原名“同文石印书局”。中国人自营的第一所石印图书企业。1881年(清光绪七年)由徐鸿复、徐润在上海集股创办。最初购置石印机12部,雇用职工500名,主要翻印二十四史以及《图书集成》等古籍。1898年停办。
广学会 英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及其他在华外国人士在中国设立的出版机构。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创立于上海。由1884年设立的同文书会改组而成,1894年始称“广学会”。由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任第一任董事长,韦廉臣、李提摩太等先后任总干事。董事中有英美等国驻沪外交官、商人和传教士等。传布基督教和介绍“西学”,对清末维新派有很大影响。曾在北京、奉天(今沈阳)、西安、南京及烟台等地设立专门机构,进行会务活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迁往成都。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上海。1957年该会与青年协会书局、浸会书局等合并组成中国基督教联合书局。
辅仁文社 亦称“辅仁书报社”。清末爱国进步团体。1892年(光绪十八年)3月由杨衢云、谢缵泰等发起,成立于香港。杨衢云为社长,会员共十六人。以“尽忠报国”为宗旨,广购新学书报,研究学术,开通民智。1895年1月并入兴中会。
辅仁书报社 即“辅仁文社”。
兴中会 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次年2月成立香港兴中会,筹划在广州起义,事泄,陆皓东等被捕牺牲,孙中山等流亡国外,先后在横滨、旧金山以及非洲南部等地成立分会。1900年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10月派郑士良在惠州(今属广东)三洲田起义,后因外援不继,被迫遣散。史坚如此时在广州炸广东巡抚、署理两广总督德寿,被捕殉难。此后基本上未再发展会员。1905年与华兴会、光复会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
乾亨行 香港兴中会总机关的公开名称。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2月孙中山回到香港,筹建革命组织。杨衢云、谢缵泰等同意取消辅仁文社,加入兴中会,遂成立香港兴中会,并设立总机关。为避警探耳目,对外称乾亨行,取《周易》“乾元奉行天命,其道乃亨”之义。因筹措广州起义(即“乙未广州之役”)被清政府发觉,于同年8月解散。
强学会 亦称“强学局”、“译书局”。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成立,发行《中外纪闻》(原名《万国公报》),在上海设分会,发行《强学报》。提倡变法图强。次年初即被查禁。
强学局 即“强学会”。
译书局 即“强学会”。
农学会 亦称“务农会”。清末倡导农学的团体。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由罗振玉、蒋黼、徐树兰、朱祖荣等创设于上海。以“采用西法,兴天地自然之利,植国家富强之原”为宗旨,并拟筹款在江、浙购田试办,以广树艺、兴畜牧、究新法、浚利源。次年创办《农学报》,译介各国农事以“广开风气,维新耳目”。经御史曾宗彦奏请,清廷曾给予专利和保护。1898年附设东文学社,培养翻译人才。1906年解散。
务农会 即“农学会”。
大刀会 亦称“金钟罩”。清末民间秘密结社。为白莲教支派。成员以农民、手工业者为主,领导权大多为士绅掌握。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江苏砀山(今属安徽)大刀会聚集千余人焚毁刘堤头教堂。铜山、丰县、萧县(今属安徽)及山东单县大刀会众纷起响应,清政府派兵镇压,数百会众被杀,首领刘士端等被捕遇害。次年山东曹州(治今菏泽)巨野大刀会众杀死德国教士两人。在大刀会号召下,济宁、寿张(今阳谷东南)、单县、城武(今成武)各县人民纷纷响应。这些斗争成为山东义和团运动的前奏。后渐没落。
中和堂 清末革命派联络华侨的团体。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兴中会会员尢列在九龙设立,1901年又在新加坡、吉隆坡、槟榔屿各埠建立组织,在华侨中发展革命力量。1905年同盟会成立,部分成员相继入会。辛亥革命后仍有活动,1936年尢列去世后始告停顿。
圣学会 全称“两粤广仁善堂圣学会”。戊戌变法运动期间以广西为中心的维新派组织。康有为、唐景崧、岑春煊、蔡希邠等发起,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5月成立于桂林,以尊孔教、传圣道、育人材、救中国为宗旨。会章规定五项要务:一、逢庚子日集会读经;二、广购图书仪器;三、编辑报纸;四、设立义塾;五、开农、工、商三业学堂。准备先开办于桂林,次及于广州、梧州,再推行于各州县。参加者有开明绅衿、青年士子两百多人。并成立了“广仁善堂”,发行《广仁报》。主张废除八股文,反对裹足束腰,提倡男女平等,鼓励学习时事新闻、科学技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8年戊戌政变后停止活动。
两粤广仁善堂圣学会 即“圣学会”。
不缠足会 清末维新团体。1883年(光绪九年)康有为在广东南海(治今广州)与开明士绅区谔良倡议妇女不缠足,撰《不缠足会草例》。1895年又与其弟康广仁在广州成立“粤中不缠足会”。1897年7月梁启超、谭嗣同、汪康年、康广仁等发起成立不缠足会,订立章程规定,设总会于上海,各省会设分会,州县市集设小分会,入会者生女不得缠足,生男不得娶缠足女子,八岁以下缠足女子一律放足。在此前后,其他一些省市亦相继设会。戊戌政变后一度停止活动。20世纪初又重新建立。1905年武昌不缠足会曾出版《不缠足会画报》。
苏学会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组织的团体。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7月,由章钰、张一麐、孔昭晋发起成立于苏州。中日甲午战争后,苏州人士欲力开风气,反对深闭固拒,乃捐资购书,以增智慧,定期讲授,以证见闻。主张以因时制宜为主,取其互相讲习,振起人才,为将来建立学堂张本;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专以学问相砥砺,勿议朝政,勿谈官常。会员无论学术深浅,名位尊卑,概以平等相礼。虽以苏学为名,而流寓寄籍之人亦可入会。
女学会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以妇女为主体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团体。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夏秋之交成立于上海。李闰(谭嗣同妻)、黄谨娱(康广仁妻)为倡办董事。次年6月1日于上海城南的桂墅里创办中国女学会书塾,由经元善任总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自办女校。该会还独立创办《女学报》旬刊,反对缠足,提倡女学,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女报。
知耻学会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组织的团体。康有为、寿富等发起,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成立于北京。梁启超曾为之撰序,称外患日逼,民贵知耻,“特标此义,立会以号召天下”。寿富撰《知耻学会后序》,痛陈鸦片战争以来,资本主义列强长驱直入,中国丧师失地,而甲午之役,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尤甚,此中国人之公耻。认为欲明耻雪恨,“莫如为学,学则智,智则强”,“不学则愚,愚则弱”。期望民智渐开,国势复振。
粤学会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以广东旅京维新人士为中心的团体。1898年(清光绪二十三年)1月5日康有为欲继强学会未竟之业,邀合旅京广东人士二十余人,在南海会馆成立本会,数日一集,倡导变法图强。并以各会馆皆为京官会集之处,欲因而导之,遂草一疏交御史陈其璋上奏,请将总署同文馆群书颁发各省会馆,以便各京官讲求西学。4月扩展为保国会。
南学会 清末维新派在湖南的政治团体。由谭嗣同、唐才常等发起,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2月在长沙成立,各县设分会。每次开会,由黄遵宪、皮锡瑞、谭嗣同等人轮流宣讲新学,讨论湖南新政,与守旧派展开激烈斗争。戊戌政变中被破坏。
保国会 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4月康有为等在北京成立,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订立章程30条。规定北京、上海两地设总会,各省、府、县设分会,推进维新运动。在顽固派压力下,不久停顿。
保皇会 全称“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亦称“中国维新会”。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海外组织的政治团体。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等逃亡海外。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7月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在美洲、南洋、日本建立分会。设总部于澳门,以澳门《知新报》和横滨《清议报》为喉舌,拉拢部分华侨,宣传君主立宪。1907年2月,康有为迎合清政府预备立宪,将各地保皇会改名“国民宪政会”。
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 即“保皇会”。
中国维新会 即“保皇会”。
清流派 亦称“清流党”。清末政治派别。清流原指负有时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同治、光绪年间一些官员、文人,直言敢谏,评议时政,弹劾大臣,标榜风节,对内主张整饬纪纲,对外反对妥协投降,被誉为清流。一般分为前后清流。前清流以军机大臣李鸿藻为首,主要人物有张之洞、张佩纶、陈宝琛、黄体芳、宝廷等,中法战争后多被慈禧太后逐黜;后清流以光绪帝师傅翁同龢为首,有盛昱、王仁堪、文廷式、张謇等,以拥帝自负,称为帝党,以别于慈禧后党。
清流党 即“清流派”。
同光体 清末和辛亥革命后一段时期内的旧诗流派。陈衍《石遗室诗话》以同治、光绪以来“诗人不专宗盛唐者”,称为“同光体”,故名。代表人物有陈三立、陈衍、沈曾植等,所作模仿宋代的江西诗派,思想多保守。辛亥革命后有的以遗老自居,其中如郑孝胥、梁鸿志等,后在政治上堕落为汉奸。
拳厂 亦称“拳坛”。义和团设坛练拳地方的俗称。为义和团活动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以一村一镇或一街道为活动单位。拳厂神坛的设立,以练习拳术枪棒为主,进而发动群众加入斗争。又大量印行揭帖、传单或碑文,以揭露和控诉洋人的侵略罪行,鼓舞人民的斗志。著名揭帖有《马兰村告示》、《刘青田碑文》等。
拳坛 即“拳厂”。
义和拳 见“义和团运动”(21页)。
义和团 见“义和团运动”(21页)。
红灯照 亦称“红灯罩”。清末义和团运动组织。参加者以青年妇女为主,一般大的十七八岁,小的十二三岁。她们着红衣,提红灯,与义和团“相辅而行”,共同战斗。当时,类似的组织还有以一般妇女为主的“蓝灯照”、老年妇女为主的“黑灯照”和寡妇为主的“青灯照”。
红灯罩 即“红灯照”。
自立会 戊戌政变后维新派成立的政治组织。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7月唐才常、林圭等在上海创立,对外称“东文译社”。招集维新人士在上海愚园开“中国国会”,推容闳、严复为正副会长,唐才常任总干事。宣布“保全中国自立之权,创造新自立国”,拥护光绪帝当政的政纲,与主张革命的章炳麟、毕永年发生争论。后因唐才常在汉口组织自立军起兵“勤王”失败,该会瓦解。
中国国会 亦称“中国议会”。清末维新派在上海成立的政治团体。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7月,唐才常邀集维新人士80余人在愚园开成立大会,选举容闳、严复为正、副会长,唐为总干事。宣布宗旨:“保全中国自立之权,创造新自立国”;不承认清政府有统治中国之权;请被幽禁的光绪帝复起。章炳麟、毕永年反对国会既“排满”又“勤王”的矛盾主张,离会而去。8月汉口自立军起事失败,唐才常牺牲,国会主要成员被通缉,四散避祸,国会遂解散。
中国议会 即“中国国会”。
励志会 清末最早的留日学生团体。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由戢元丞、沈翔云等任干事。以“联络情感,策励志节”为宗旨。发刊《译书汇编》和《国民报》杂志,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会员共计40余人,成分复杂。8月部分成员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1902年(一说1901年)解散。
龙华会 亦称“龙华山”。清末浙江秘密会党。终南会的分支,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至1901年间成立,沈荣卿为会主,张恭、周华昌为副会主。本部设于金华,府属八县都有分部,台州(治今临海)、处州(治今丽水)、温州、绍兴则有别部。会众两三万人。1908年陶成章联络该会制订檄文,提出收回“大明江山”、田地改作“大家公有财产”的政治纲领。为光复会发动武装起义的骨干力量。
龙华山 即“龙华会”。
中国教育会 清末文化教育团体。1902年4月由蔡元培、蒋智由、章炳麟等发起,在上海成立,蔡任会长。以“造成理想的国民,以建立理想的国家”为宗旨。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并在江、浙等省组织支部,从文化教育入手,进行革命宣传。又利用《苏报》为宣传机关。1903年7月《苏报》被封,章炳麟、邹容等入狱,爱国学社被迫解散。1907年停止活动。
东京青年会 清末留日学生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团体。秦毓鎏、张继、叶澜、陈独秀等人发起,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成立于日本东京。会名取“少年中国”之意。提出“以民族主义为宗旨,以破坏主义为目的”,编刊《法兰西革命史》、《中华民族志》,鼓吹反清的民族革命。会员共计20余人,多属早稻田大学学生。1903年其主要成员加入拒俄义勇队。
共爱会 中国争取男女平权的第一个爱国妇女团体。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4月8日由胡彬夏等留日女学生在日本东京成立。以“联结团体,研究学问,以谋吾女同胞之公益”为宗旨,宣传爱国思想,倡导男女平权。每月公选会员四人,各作论说一二篇,公开登载。1904年由秋瑾重建。
军国民教育会 清末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革命团体。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拒俄义勇队被清政府勾结日本政府勒令解散后,中国留日学生秦毓鎏、叶澜等在东京成立。会员约200人。以“养成尚武精神,实行民族主义”为宗旨,主张以鼓吹、起义、暗杀三种方式进行革命活动。是年上海爱国学社亦组织军国民教育会。
拒俄义勇队 清末中国留日学生反对沙俄侵占中国东北的武装组织。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4月底,中国留日学生秦毓鎏、叶澜等在东京召开留学生大会,反对沙俄拒不撤走侵占中国东北的军队,决定组织拒俄义勇队,开赴前线抗俄,派代表钮永建、汤槱(尔和)回国请愿。5月初改名学生军,公推蓝天蔚为队长,进行军事操练。后清政府密令逮捕回国代表,并勾结日本政府,勒令义勇队解散。遂改组为军国民教育会。参见“拒俄运动”(23页)。
对俄同志会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冬由蔡元培、王小徐、汪元宗、蒋维乔等在上海发起,教育会与爱国女学校共同组成。会员百余人。发刊《俄事警闻》,揭露沙俄侵占中国东北的罪行,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政策号召人民爱国拒俄,收复东北。次年改名“争存会”,改《俄事警闻》为《警钟报》。
华兴会 清末革命团体。1904年2月(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黄兴、刘揆一、宋教仁等在长沙建立,举黄兴为会长,宋教仁等为副会长。以“驱除鞑虏,复兴中华”为宗旨;设华兴公司、东文讲习所作为活动机关。又与会党首领马福益建立同仇会作为联络会党的组织,准备11月在长沙举行武装起义。事泄,署湖南巡抚陆元鼎下令搜捕,黄、宋等逃亡日本。次年同盟会成立,会员相继加入,华兴会遂停止活动。
致公堂 亦称“义兴公司”。旅美华侨洪门团体的总称。成立于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总部设于旧金山,纽约、芝加哥等地设有分堂。初以“反清复明”为号召,后被保皇派利用。1904年(光绪三十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加入后赴美,实行会员总注册,制订章程,确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1911年(宣统三年)与同盟会联合组成洪门筹饷局(对外称“国民救济局”),筹款支援辛亥革命。其支派有“秉公堂”、“协胜堂”等名目。
义兴公司 即“致公堂”。
同仇会 清末革命团体。1904年(光绪三十年)由华兴会黄兴等人与会党首领马福益在湖南成立。仿日本军队编制,由黄兴任会长和大将,刘揆一任中将,掌理陆军事务;马福益任少将,掌理会党事务。发展会众达十万余人,准备在长沙起义。因会党何少卿、郭鹤卿被捕事泄(一说因叛徒告密),黄兴等出走日本,马福益避往广西。次年马福益回湖南,被捕就义,该会遂停止活动。
科学补习所 清末革命团体。1904年(光绪三十年)由吕大森、刘静庵等人在湖北武昌组建。会员约30余人。以“革命排满”为宗旨。借研究科学为名,在学校和新军中进行革命活动。因华兴会计划在长沙起义事发,清政府发觉该所与华兴会有联系,下令搜查。因事先有备,未遭破坏。次年刘静庵组织日知会继续活动。
光复会 亦称“复古会”。清末革命团体。1904年(光绪三十年)冬在上海正式成立,蔡元培任会长。以“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为宗旨。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部分会员加入同盟会,但仍以光复会名义独立活动。1910年2月(宣统元年十二月)陶成章又在日本东京成立光复会总会,推章炳麟为会长,赴南洋发展组织,并在浙江、上海等地组织光复军。1911年武昌起义,光复军在汕头、浙江、上海、镇江等处响应。1912年陶成章被陈其美派人刺杀,光复会解体。
复古会 即“光复会”。
日知会 清末革命团体。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2月由刘静庵、曹亚伯等发起组织,次年2月在湖北武昌正式成立。以利用美国圣公会所设日知会阅报室得名,吸收新军及学生参加,会员约一二百人。同盟会在湖北设分会,即依靠该会进行活动。萍浏醴起义,日知会准备响应,被清政府发觉,刘静庵等被捕,遂停止活动。
岳王会 清末安徽秘密革命组织。因仰慕民族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故名。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2月由芜湖安徽公学教员陈独秀、常恒芳、柏文蔚、宋少侠等人发起成立。以反清为宗旨。会员共30余人。后在南京、安庆设立分会,运动新军,并设同心会、华族会、维新会等外围组织。陈独秀任总会长,接受同盟会领导。1907年陈独秀东渡日本后,总会陷于停顿。次年秋熊成基发动安庆新军起义失败后,安庆岳王会随之解散。
中国同盟会 简称“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8月由孙中山倡导在日本东京成立,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等分任执行、评议、司法三部工作,成为全国性的革命组织。确定政纲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制订《同盟会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发刊《民报》,对改良派展开论战;在国内外各地建立支部和分会,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自1906年起,先后发动萍浏醴起义、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1911年(宣统三年)4月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10月武昌起义,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同盟会本部由日本东京迁至上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再迁南京。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
同盟会 即“中国同盟会”。
立宪派 清末政治派别。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日俄战争结束后开始形成,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主要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张謇、汤寿潜、杨度、汤化龙等。先后在江苏、浙江、上海、两湖和广东等地成立“预备立宪公会”、“宪政公会”、“宪政筹备会”、“自治会”等团体,领导收回利权和保路运动。1909年(宣统元年)12月,由张謇发起,成立全国性组织“国会请愿同志会”,于次年1月、6月、10月连续发动三次请愿,要求速开国会,被清政府下令解散。辛亥革命时,立宪派人士大多宣布赞成共和。
春柳社 清末综合性文艺团体。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冬在日本东京成立,包括戏剧、音乐、诗歌、美术等部门,以戏剧为主。是中国早期话剧(新剧)的第一个演出团体。主要成员有曾孝谷、李叔同、陆镜若、欧阳予倩等。1907年起,在日本公演《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热血》等剧。辛亥革命前夕,社员先后回国,1912年初,以陆镜若、欧阳予倩、马绛士、吴我尊等为主组织“新剧同志会”、“文社”、“春柳剧场”等,在上海、无锡、长沙等地公演《社会钟》、《猛回头》、《家庭恩怨记》等剧,反映了民族独立与民主革命的愿望。该社最先向国内介绍话剧形式,创作作风严谨,有较大社会影响。在新剧史上被称作春柳派。1915年解散。
预备立宪 公会清末立宪派影响最大的政治团体。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江苏、浙江、福建立宪派张謇、汤寿潜、郑孝胥等在上海组成,郑任会长,张、汤任副会长。发行杂志,出版书籍,介绍宪政知识。1908年联合各省立宪团体,发动请愿,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武昌起义爆发后停止活动。
国民宪政会 亦称“帝国宪政会”。清末保皇派政治团体。康有为为响应清政府的预备立宪,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2月9日在美国纽约《中国维新报》发表公告,通知海外170余埠的保皇会自1907年旧历元旦起改名为“国民宪政会”,并附简要章程24条,提出“上崇皇室,下扩民权”等政纲。曾向清政府请求立案,但未被承认。
帝国宪政会 即“国民宪政会”。
政闻社 清末立宪派政治团体。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0月梁启超、蒋智由等迎合清政府预备立宪,在日本成立。发表宣言,创办《政论》,鼓吹君主立宪,反对同盟会革命主张。次年2月迁总部于上海,发起国会请愿运动,被清政府查禁。
共进会 清末革命团体。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同盟会会员张百祥、焦达峰及日知会成员孙武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以同盟会的纲领为纲领,但将“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孙武、焦达峰回国后,1909年(宣统元年)在武昌(一说汉口)设总部,于长沙等地设分机关。多次密谋起义未成,遂转向运动新军,吸收会员达2000余人。1911年9月在中部同盟会策动下,与文学社组成准备起义的领导机关,于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
贵州自治学社 亦称“西南党”。清末贵州革命团体。隶于同盟会。1907年12月(光绪三十三年)由张百麟、黄泽霖等在贵阳发起成立。社员达十万人。借立宪为名,在学校、会党和新军中开展活动,并发行《西南日报》为宣传机关。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在贵阳城外响应,宣布贵州独立,成立军政府。后刘显世发动武装叛乱,黄泽霖等遇害,张百麟逃亡香港,该社遂停止活动。
西南党 即“贵州自治学社”。
群治学社 清末革命团体。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12月湖北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黄申芗、杨王鹏等改组军队同盟会成立,以“研究学问,提倡自治”为名,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1909年(宣统元年)接办汉口《商务报》,由詹大悲主编。1910年春长沙抢米风潮发生,黄申芗等准备武装起义,因清政府发觉,《商务报》被查封,学社被迫停止活动。不久,改组为振武学社。
共和会 清末革命团体。1909年11月(宣统元年十月)由同盟会员胡鄂公、熊得山、钱铁如等在保定组成筹备会,次年5月正式成立。胡鄂公任干事长。以推翻满清专制、建立共和民国、融合种族界限、发展全国实业为宗旨。入会者多属京津保各学堂学生及新军士兵,共3000余人。先后在北京、天津、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太原、广州、桂林、武昌等地设立分会。1911年11月合并入同盟会京津保支部。
国会请愿同志会 清末立宪派政治团体。由张謇发起,1909年(宣统元年)12月江苏、浙江等十六省谘议局代表在上海组成,派代表向清政府请愿速开国会。次年1月、6月和10月连续发动三次请愿。清政府被迫允许缩短“预备立宪”期限,同时下令遣散各地请愿代表。1911年以该会为基础在北京组成宪友会。
南社 清末民初文学团体。由陈去病、柳亚子、高旭等发起。1909年(宣统元年)在苏州成立,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早期社员多同盟会成员,曾参加辛亥革命和反袁复辟的斗争;由于社员激增至千余人,流品渐杂,纠纷时起,至1923年因内讧而解散。同年柳亚子又与叶楚伧等创立新南社,但不到两年即终止。旧南社编有《南社丛刻》,共出二十二集;新南社所编《新南社社刊》,仅出一集。
支那暗杀团 亦称“东方暗杀团”。同盟会的暗杀组织。1910年(清宣统二年)4月由刘思复、谢英伯等在香港成立。亟谋暗杀清朝督、抚、将军等大员,以推进革命。团员共计20余人(一说12人),分担执行和辅助任务。1911年8月,林冠慈、陈敬岳在广州炸伤水师提督李准;10月,李沛基炸死广州将军凤山。1912年2月解散。
东方暗杀团 即“支那暗杀团”。
振武学社 清末革命团体。1910年(宣统二年)9月由湖北武昌群治学社改组成立,以“讲求武学”为名,继续在新军中进行革命活动。推杨王鹏为社长,设干部会,由新军各标革命党人派代表参加,吸收社员240余人。后被协统黎元洪察觉,派施化龙为队官,秘密侦查,开除杨王鹏等人军籍。社务由蒋翊武主持。不久改为文学社。
中国同盟会 中部总会简称“中部同盟会”。清末革命团体。1910年(宣统二年)谭人凤、宋教仁、赵声等在日本东京筹组同盟会中部总会,谋划策动长江各省起义。次年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失败后,7月在上海正式成立,设总务干事五人,由宋教仁、谭人凤等担任。发布宣言和章程,以“推覆清政府,建设民主的立宪政体”为宗旨,宣称“奉东京本部为主体,认南部分会为友邦”。先后在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地设立分会,以推进长江各省革命。11月上海光复,同盟会总部自日本东京迁上海,该会遂告结束。
中部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的简称。
文学社 清末革命团体。1911年(宣统三年)1月湖北革命党人以湖北武昌振武学社已暴露,借“研究文学”为名,将该社改组为文学社,蒋翊武任社长,刘复基为评议长。以“研究文学”为掩护,通过新军各标、营代表掌握武装,并出版《大江报》,宣传革命。吸收社员5000余人。1911年9月与共进会组成准备起义的领导机关,于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
保路同志会 全称“四川保路同志会”。清末爱国组织。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以铁路国有为名,将民办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抵押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激起广东、湖南、湖北、四川人民的反对,四川尤为激烈。6月,川汉铁路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当场成立保路同志会,推立宪党人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以拒借洋款,废约保路,力图进行为宗旨,得到全省民众热烈响应,各县保路同志会亦先后成立。至8月下旬,保路运动发展为罢课罢市和抗粮抗捐的群众斗争。同盟会会员遂在各县组织保路同志军,发动武装起义。
四川保路同志会 即“保路同志会”的全称。
上海援鄂志愿决死团 简称“志愿决死团”。1911年(清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由何海鸣、胡仰等发起,于11月14日在上海正式成立。共计200余人,多属苏、浙学生。推陈血岑(雪琴)为团长,下设四部,每部分为三区队,每区队设三小队,每小队约十四人。次年1月开赴武昌作战,改称“游击决死团”,后改编为湖北都督府近卫宪兵,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又改编为副总统府近卫宪兵。1913年解散。
国事共济会 清末政治团体。1911年11月袁世凯从清朝取得内阁总理后,特赦释放因刺摄政王载沣被囚的汪精卫,并奏请留京试用,作为与南方革命军谈判的筹码。杨度和汪精卫是留日同学好友,经袁的授意,杨与汪联络,于11月15日宣布成立“国事共济会”,以立宪党与革命党的代表自居,宣称“两党之人,联合发起,以成斯会”。发布宣言书,鼓吹“实行停战”,召集临时国民议会,议决君主民主问题,以期和平了结。其建议遭到革命党人的非难,旋即解散。
京津同盟会 亦称“京津保同盟会”、“同盟会京津保支部”。1911年12月1日在天津成立。会员20余人,汪精卫、李石曾为正、副会长。除设总务、军事、交通、财务、宣传等部外,特设暗杀部,以为诛锄元凶巨憝之计。有《天津民意报》为机关刊物。1912年南北议和后,被袁世凯强行解散。
京津保同盟会 即“京津同盟会”。
同盟会 京津保支部即“京津同盟会”。
宗社党 武昌起义后,良弼、溥伟、铁良等满洲皇族权贵仍图维持清朝统治,反对清帝退位和与革命政府议和,阻挠起用袁世凯。在天津、北京等地进行秘密活动,被称为“宗社党”。1912年1月良弼被革命党人炸死。清宣统帝被迫退位后,宗社党人纷纷潜遁。但残余势力在天津、东北仍有活动。
交通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官僚政客集团。首脑为梁士诒。清末梁任邮传部铁路局长,并以交通款项设立交通银行。辛亥革命后,梁先后在袁世凯政府任总统府秘书长及交通、财政总长,把持交通、银行事业,广结党羽,形成以他为首领的“交通系”。袁死后,梁被通缉,曹汝霖继承其势力,任交通总长兼交通银行总理,称“新交通系”。1928年随北洋政府覆灭而瓦解。
中华民国 联合会民国初年政治团体。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同盟会成员,对同盟会由原兴中会一派控制极为不满,章炳麟、程德全等乃于1912年1月3日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民国联合会,以与同盟会分离。3月2日即与立宪派首领张謇、汤化龙等合流,改组为统一党。
民社 民国初年政党。1912年1月,由孙武、刘成禺等发起成立,设总部于上海。《民声日报》为机关报。以卢梭《民约论》的民权思想为标榜,拥护黎元洪为首领。同年5月与统一党等合并为共和党。
社会党 民国初年政党。1912年初成立,标榜效法德国社会民主党,曾定名为中国社会民主党。其首领为江亢虎。后邀请同盟会的张继入党,改名为社会党,政纲有“赞同共和,改良法律,尊重个人,破除世袭财产制度,奖励劳工”等八条。此后,直至北洋政府瓦解,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江一直以社会党党魁名义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江以此名义参加南京汪伪政权。
统一党 民国初年政党。1912年3月由中华民国联合会与预备立宪公会联合组成。本部设于北京。主要成员有张謇、章炳麟、程德全、熊希龄等。以“巩固全国统一,建设中央政府,促进共和政治”为宗旨,实际上拥护袁世凯,与同盟会对抗。同年5月与民社等合并为共和党。旋章炳麟宣告统一党独立。1913年与共和党、民主党合并为进步党。
女子参政同盟会 民国初年妇女政治团体。1912年4月成立。参加者有上海女子参政同志会、女子后援会、尚武会、金陵女子同盟会、湖南女国民会等五个团体。本部设南京,在各省设支部。曾上书孙中山。提倡男女平权,鼓吹妇女参政和从事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
统一共和党 民国初年政党。1912年4月在南京成立,以蔡锷、王芝祥为总干事,重要成员有谷钟秀、张耀曾、吴景濂等。提出“厘定行政区域,以谋中央统一;厘定税制,以期负担公平;发展国民工商业,采用保护贸易政策”等十二条政纲。同年8月与同盟会等联合组成国民党。
共和党 民国初年政党。1912年5月以民社、统一党为主干,联合民国公会、国民协进会及潘鸿鼎等在上海建立的国民党等组成。黎元洪任理事长,张謇、程德全、章炳麟等为理事。旋章炳麟宣告统一党独立。共和党支持袁世凯,与同盟会对抗。次年与民主党、统一党合并为进步党。
国民党 民国初年政党。1912年8月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国民公党组成。推孙中山为理事长,宋教仁主持党务。提出“保持政治统一,发展地方自治,励行种族同化,采用民生政策,维持国际和平”等政纲。为当时国会中第一大党,但成员复杂。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袁世凯强行解散。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召集部分党员组成中华革命党,唯部分支部仍沿用国民党旧称。1919年10月统一改名为中国国民党。参见“中国国民党”(464页)。 民国初年政党。1912年2月由潘鸿鼎等在上海组成。5月与统一党等五个立宪派政团合并为共和党。
民主党 民国初年政党。1912年8月由汤化龙、林长民等发起建立(另有9月和10月成立两说),由共和建设讨论会、共和俱进会、共和促进会、国民新政社等政团联合组成。本部设于上海。推梁启超为首领,汤化龙为干事长。在国会中与国民党对立,为袁世凯效力。次年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为进步党。
国民共进会 民国初年资产阶级政治团体。1912年在上海成立。伍廷芳任会长,王宠惠任副会长。主要成员有陈锦涛、徐谦、许世英、林志钧等。以“完成健全共和政体”为宗旨,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政。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时,并入国民党。
孔教会 民国初年尊孔社团。1912年10月由陈焕章等在上海发起成立。次年2月发行《孔教会杂志》,9月在曲阜召开第一次全国孔教大会,陈焕章任主任干事。后推康有为任总会长,总会由上海迁北京,在曲阜、上海、广州分设总会事务所。提出“定孔教为国教”,得到袁世凯、张勋支持。张勋复辟前后曾活跃一时。五四运动后日趋涣散,193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将其改名为“孔学总会”。
进步党 民国初年政党。1913年5月由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合并组成。本部设在北京。推黎元洪为理事长,梁启超、张謇、汤化龙等为理事。党务多操于梁启超、汤化龙之手。拥护袁世凯,与在国会中占多数席位的国民党对抗。“二次革命”时,袁利用进步党组成熊希龄内阁,借以对付民主力量,控制国会。后袁复辟帝制,脱党者日多,该党终于瓦解。
公民党 民国初年政党。1913年袁世凯示意共和党、统一党与民主党联合组织进步党后,为进一步实行独裁统治,感到对进步党还不能指挥自如,又指使其秘书长梁士诒出面,集合潜社、集益社、议员同志会等国会中的小团体,于是年9月组成公民党,作为其工具,核心人物有李庆芳、梅光远、陆梦熊等。
中华革命党 民国初年政党。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于1914年7月在日本东京召集部分国民党员组成。设支部于国内外各地。“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准备继续进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因无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又未能广泛团结反袁力量,而采取单纯的军事冒险方式,以致屡遭失败。1916年袁死后,总部迁至上海。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1919年10月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欧事研究会 民国初年政治团体。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将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规定入党者必须按手印,坚决服从领袖。一部分国民党员不以为然,未能参加。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宣战,欧洲局势严重,遂以研究欧事为题,另组欧事研究会。参加者有李烈钧、熊克武、钮永建、邹鲁、陈独秀、程潜、李根源、李书城等百数十人。黄兴虽已赴美,仍列名其间,会员隐以他为首领。
政学系 民国时期官僚政客集团。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部分国民党右翼分子不愿参加,以研究欧事为名,另组欧事研究会;后改名政学会,在袁世凯统治时期的国会中成为一个派系,称“政学系”。其首脑人物有司法总长张耀曾、农商总长谷钟秀等。该集团勾结南北军阀,反对孙中山。北伐战争开始后,积极参加蒋介石的反共活动,后又为蒋发动对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围剿”出谋划策,成为国民党内的派系之一,称“新政学系”。主要成员有黄郛、杨永泰、张群、吴鼎昌、熊式辉、吴铁城等。
模范团 袁世凯为控制军权而设立的北洋军官训练班。成立于1914年10月。隶“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本部设北京。袁自任第一期团长,陈光远任团副,王士珍、张敬尧等为办事员。训练班以“忠事元首、不入党会”为宗旨,施以为期半年的军事训练,一期培训两个师的军官。共毕业两期。1916年随袁死结束。
筹安会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御用团体。因宣称其目的为“筹一国之治安”,故名。1915年8月由袁世凯授意,杨度联络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组成。推杨、孙为正、副理事长,宣扬君主立宪,为袁称帝鼓吹,遭到舆论界的抨击。后改为宪政协进会。
商榷系 亦称“宪政商榷会”。民国初年政治派别。1916年袁世凯死后旧国会恢复活动,由原属国民党稳健派的“客庐系”、急进派的“丙辰俱乐部”及原进步党的“韬园系”联合组成。主要成员有张继、林森、吴景濂、孙洪伊、谷钟秀等。与拥护段祺瑞的研究系对抗,在制宪问题上,主张以临时约法为宪法基础,以谋保持西南各省势力。后分化为政学会、益友社、民友社和政余俱乐部。
宪政商榷会 即“商榷系”。
研究系 亦称“宪法研究会”。民国初年政治派别。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恢复国会。皖系段祺瑞以国务总理的名义,凭借北洋军阀势力,操纵实权,与黎发生府院之争。原进步党首领梁启超、汤化龙等组织“宪法研究会”,以研究宪法相标榜,支持段祺瑞,被称为研究系。以上海《时事新报》、北京《晨报》为机关报。1918年皖系改选国会后,渐趋失势。
宪法研究会 即“研究系”。
新交通系 民国初年政治派别。1916年段祺瑞执政后,曹汝霖任交通总长兼署外交总长,年底又继梁士诒任交通银行总理,与陆宗舆等控制外交机关和部分财权,在新国会中收买一部分议员,形成亲日的官僚集团,与旧交通系抗衡,称“新交通系”。五四运动爆发后,曹、陆被免职,该系渐消散。
山北社 民国初年直隶(今河北)农民反清丈土地和加捐加税斗争的组织。1914年北洋政府决定实行“清丈地亩”,官吏地主借机搜刮,激起各地农民反抗。1916年易县山北村农民组成山北社。5月借演戏为名,聚众千余人冲入县署捉拿县知事,押送北京控告。到达涿县(今涿州)时,各县农民参加者达20万人。袁世凯见农民声势浩大,被迫下令暂缓清丈和加捐。
安福系 北洋皖系军阀操纵的官僚政客集团。1916年袁世凯死后,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控制北京政府。1918年皖系政客徐树铮、王揖唐等在北京安福胡同成立俱乐部,贿买选票,包办选举,成立“国会”,时称该集团为“安福系”,该“国会”为“安福国会”。1920年皖系军阀在直皖战争中失败,“安福国会”随之解散。1924年段祺瑞又被拥立为临时政府执政。1926年段垮台后瓦解。
安福俱乐部 见“安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