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史记》主要版本

《史记》自问世以来,历代传抄刊刻者甚多,流传至今的版本约有六十余种。

(一)宋代之前的抄本

1. 六朝抄本,有两件:《史记集解张丞相列传》残卷、《史记集解郦生陆贾列传》一卷(卷末脱三百一十五字),藏于日本京都之石山寺;1918年罗振玉曾影印,名《古写本史记残卷》刊出,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

2. 敦煌唐抄卷子本,有三件:《史记集解燕召公世家》残卷、《史记集解管蔡世家》残卷、《史记集解伯夷列传》残卷,原藏于敦煌石窟,后被法国人保罗·伯希和盗去,现存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有原卷照相。

3. 唐抄本,有六件:《史记集解夏本纪》一卷,藏于日本东洋文库;《史记集解殷本纪》一卷,藏于日本高山寺;《史记集解周本纪》一卷,藏于日本高山寺;《史记集解秦本纪》一卷,藏于日本东洋文库;《史记集解高祖本纪》一卷,藏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史记集解河渠书》残卷,藏于日本神田文库。以上六件抄本中,罗振玉于1917年、1918年分别影印了第二、第六件,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第三、第四、第五件的原卷照相。

(二)宋代以后刻本

南朝宋时,裴骃著《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作《史记索隐》,张守节作《史记正义》,这是最早的“《史记》三家注”,原本各自单行,直到宋代才有合并刊刻的情况。

1. 《集解》单刻本

宋代刊刻的第一部《史记》就是《集解》本,以后历代均有刊刻,构成《史记集解》本系统。今存《集解》本有十行本、十四行本、十二行本。

(1)十行本。《史记》的最早刻本刊于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半页十行,每行十九字。今已亡佚。北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国子监据淳化旧本重刊,即后世所说的“景祐本”,流传至今。原刻本(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现藏于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另有五种覆刻本,其中一百三十卷本、四十卷本(两部)、四十九卷本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一百三十卷本藏于中国台湾中央图书馆。这五部覆刻本刊刻时代不同,其中有些篇卷是别本补配,均每半页十行,故称十行本。

(2)十四行本。刊刻于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半页十四行,行二十四至二十七字不等。原刻本现藏于日本大阪杏雨书屋,仅存六十九卷。覆刻本一百三十卷(有别本补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刊行。另外,北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国子监又刊刻十四行本,今存十四卷,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3)十二行本。有两种刊本:一是南宋绍兴十年(1140)邵武朱中奉刊本,是第一部《史记》私刻本。每半页十二行,行二十二字。此本为人间孤本,现藏于日本大阪杏雨书屋;一是明毛晋刊本,世称“毛本”。《四库全书》所收《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即据此本抄录。

(4)九行本。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淮南路转运司刊刻,半页九行,行十六字。今有三种存世:原刻本(存三十卷),藏于上海图书馆;宋元明初递修本,分为两种,皆为一百三十卷(一为四十册,一为六十册)本,均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2.《索隐》单刻本

《史记索隐》单刻本不录《史记》全文,而是标字列注,即将注文列在相关的正文之下。《史记索隐》单刻本传世者仅有明毛晋刻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的汲古阁本,三十卷。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

3.《集解》、《索隐》二家注合刻本

(1)蔡梦弼刻本。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建安蔡梦弼刻,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记集解索隐》二家注合刻本。今有两种存世:一百三十卷本与九十二卷本,均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2)张杅桐川郡斋本。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张杅刊于常州。此本国内仅存一部残本(六十卷),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3)耿秉重修桐川郡斋本。南宋淳熙八年(1181)澄江耿秉刊。今有两种存世:一百三十卷本,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九十九卷本,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

(4)中统本。蒙古中统二年(1261)平阳道段子成刊。今有四种存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二种;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一种;日本静嘉堂文库藏一种(存九十二卷)。

4.《集解》、《索隐》、《正义》三家注合刻本

(1)黄善夫本。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5)建安黄善夫刊,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三家注合刻本。今有两部存世:一百三十卷本,藏于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六十九卷本,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以国内所藏六十九卷,又借用日本藏本中的六十一卷,经张元济校勘,影印出版。

(2)彭寅翁本。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88)安福彭寅翁刊。此本据黄善夫本刊刻,因所据底本个别篇卷残缺,以至多有脱落。今有七部存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两部,分别为七十七卷残本和一百三十卷本(有五卷是别本补配);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一部,十六卷的残本;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二部,分别为一百三十卷本和一百二十六卷本,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藏一部,一百三十卷本;日本庆应大学图书馆藏一部,七十一卷本。

(3)明廖铠本。明正德十二年(1517)廖铠据黄善夫本翻刻,是明代刊刻的第一部《史记》三家注本。今存世二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一百三十卷本;中国台湾中央图书馆藏一百三十卷本。

(4)明“嘉靖三刻”本。明嘉靖年间三次刊刻《史记》三家注本,世称“嘉靖三刻”。首刻:嘉靖四年至六年(1525—1527)金台汪谅据黄善夫本刊刻,因由莆田柯维熊校正,故世又称之为柯本。次刻:嘉靖四年至六年(1525—1527)震泽王延喆覆刻黄善夫本(但有补刻页)。三刻:嘉靖十三年(1534)明王室朱维焯据黄善夫本刊刻。因刊刻于他的封地——西安藩府,故世又称之为秦藩本。以上三本,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

(5)明“南北监本”。明南京国子监、北京国子监均刻《史记》三家注本,世称南监本、北监本。南监本有三种:一为明嘉靖九年(1530)南京国子监祭酒张邦奇主持的刊刻本,以元大德九年(1305)所刊《史记集解索隐》二家注本为底本,合入《正义》注文而成;二是明万历三年(1575)南京国子监祭酒余有丁主持的刊刻本,以嘉靖九年本为底本,但校勘不精,且对三家注文多有删削;三是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南京国子监祭酒冯梦祯主持的刊刻本,以嘉靖九年本为底本,恢复了被余有丁删减的三家注文。北监本一种: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北京国子监祭酒刘应秋主持的刊刻本,以明嘉靖九年本为底本。国内各大图书馆均藏有明南北监本。

(6)清刻“武英殿本”。清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据明北监本刊刻,是清代官刻《二十四史》之一,故又称之为“殿本”。此本原刻已不多见,国内各大图书馆均藏有此本的翻刻本、影印本。

(7)清刻“金陵书局本”。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1870)金陵书局请张文虎主持刊刻,故又称之为“局本”。此本《史记》正文以明毛晋所刊《史记集解》本为底本,参考钱泰吉等人的校本及众多古刻本、时本,吸收《史记》研究的最新成果,考证异同,择善而从,是清代后期比较好的刊本。国内各大图书馆均藏有此本。

(8)《史记会注考证》本。1934年日本泷川资言刊本。此本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引用中日典籍一百二十余种,别择缀辑在正文或三家注文之下,并时作考证。1955年,中国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出版。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将日本人水泽利忠所作《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与此本合为一书排印发行。

(9)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此本是国务院组织国内专家集中校点《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目前通行的精善之本。此本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采用新式标点,并对体式作了调整,方便阅读、使用。 CS1E1CHgBm3Utd7VpD56HZzNZr0aQsrFnLUnbWbLQmtgvNCa9iXzols1cSJBm4y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