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大约两千五百年前,苏格拉底创建了一门艺术,或者说科学,我们现在将这门艺术(或科学)称为逻辑推理。苏格拉底通过一系列探问,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苏格拉底方法”来获取答案,并对这些答案进行推断。通过这种方式,他就可以找出各种复杂现象背后的关键问题,并判断“常识”中的对与错,从而揭开很多貌似有理实则荒谬的说法背后所隐藏的真相。

苏格拉底曾经幽默而郑重地警告世人,专家的判断也未必可靠,每一个人,无论他位有多高权有多重,或者拥有多少财富,都会有头脑混乱、思路不清,甚至失去理智的时候。

所谓“逻辑推理”,在广义上被定义为“我们评估信息的过程”。要想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们首先要占有充分的信息,而要想占有充分的信息,就必须提出正确的问题。所以那些擅长逻辑推理的人,往往也比较善于提出问题,搜集相关信息,用“正确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评估。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不受他人干扰的情况下独立完成这一过程。

毫不夸张地说,推理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但奇怪的是,几乎在所有学校里,都没有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专门课程,在任何岗位培训项目中,逻辑推理也很少被列为必修课程。

本书的目的,就是为读者提炼出一套最有用、最完整的逻辑推理概念,帮助读者在学习和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进行逻辑思考。如今的学校,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是教大家“思考什么”,而不是“如何思考”。而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仅要提供给学习者所要掌握的内容,还应该教会他们如何用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去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这些内容。

本书共分5章,提供了50种推理法则。第1章的主题是“感知和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基础的推理框架。每个人在吸收和判断信息时,都会受到主观意识的干扰,都会有偏见。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在所有事情上的看法完全一致,百分之百的情投意合是不存在的,在学习逻辑推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第2章的主题是“创意思考”。这是一种非传统的思维方法。创意思考采用非线性思维方式,亦即“跳出框框思考问题”。进行创意思考最有用的方式就是“重述问题”(reframing problems)。解决问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问自己:“这个问题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还是真实存在的?”发挥想象,重新定义问题,这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3章的主题是“决策”。我将告诉大家如何将逻辑推理思维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并提供一些具体方法,帮助大家梳理和量化决策流程。其中最基本的决策工具当属“决策矩阵”和“决策树”,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更有条理地剖析问题。还有权重分析和效用分析等,可以帮助我们量化一些诸如人员招聘、职业选择等可能与金钱无关的决策。

第4章的主题是“论述分析”。我将告诉大家如何将一场论述过程分解为论点、论据、关键假设等几个部分。在论述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攻击和捍卫敌我双方的观点,这也是逻辑推理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在第5章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更高级的逻辑推理工具,同时告诉大家如何从逻辑推理的角度来发现日常生活中的逻辑漏洞。

下面我们进入正题!

小测验

下面是10个基础的,但有时又比较让人纠结的逻辑概念。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判断对错。

1.左脑思维可以被描述为“散光灯思维”,而右脑思维则可以被描述为“聚光灯思维”。

□对□错

2.在一场标准的辩论中,论据、关键假设和论点三者的关系如下:论据-关键假设=论点。

□对□错

3.“有些医生很有钱”这一论断的逆命题不一定成立,因为“有些有钱人也可能不是医生”。

□对□错

4.“对人不对事”的问题在于,它其实是在转移视线,逃避真实的问题,以此掩盖自己的弱项。

□对□错

5.“所有的A都是B”可以被理解为“只有A是B”。

□对□错

6.当一个人非常希望某件事是真的,结果最后他就真的把这件事当成真的,这就是所谓的“光环效应”。

□对□错

7.“推断”和“假设”其实是一回事。

□对□错

8.矩阵的美在于,它可以用行和列的方式来组织数据信息。但数据必须是“相互穷尽,完全独立”的。

□对□错

9.进行效用分析时,必须考虑我们对结果的渴求度(比如说可以用该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乘以某个值);所有效用最终值的总和必须等于100%。

□对□错

10.之所以会出现囚徒困境,是因为竞争比合作更可取。

□对□错

小测验答案

1.错。左脑思维可以被看成是“聚光灯思维”,而右脑思维则可以被看成是“散光灯思维”。

(见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第2章《如何进行创意思考》)

2.错。经典论述结构中三个要素的关系通常是:

论点=论据+关键假设或论点-论据=关键假设

(见论述的结构——第4章《如何进行论述分析》)

3.错。“有些医生很有钱”的逆命题也是成立的,因为“有些有钱人必定是医生”。

(见法则50——第5章《掌握逻辑》)

4.错。这属于个人偏好逻辑漏洞,作者只是在攻击对方,通过人身攻击转移话题,而非反驳对方的观点或言论——这种做法也称作“红鲱鱼”策略。

(见个人偏好vs.红鲱鱼——附录I《逻辑漏洞》)

5.错。从逻辑的角度来说,我们从“所有A都是B”这句话可以得出“要想是A,首先得是B”,而非“只有A才是B”。举例而言,“所有猫都是哺乳动物”,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如果一只动物是猫,它首先必须是哺乳动物”。但我们不能从“所有猫都是哺乳动物”这句话得出“只有猫才是哺乳动物”的结论。

(见法则48——第5章《掌握逻辑》)

6.错。所谓“光环效应”,是指一个人倾向于根据以前的某件事或某个特点,就把关于某个人、某个地方或某件事的一切都想得很好。

(见第1章《感知和思维模式》)

7.错。“推论”和“假设”不是一回事,二者不可互换。“推论”是根据陈述或文本的逻辑推演结果,而假设则是论述的一个组成部分。

(见附录II《避免不恰当的推论》)

8.错。矩阵可以用来在一个二维表格内总结数据,但数据必须“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而非“相互穷尽,完全独立”。

(见第3章《如何做决策》)

9.错。要想进行效用分析,我们必须考虑人们对于结果的渴求度——计算方式为将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乘以该结果的价值。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结果都相加,只能选择效用值最高的那个结果。

(见第3章《如何做决策》)

10.错。囚徒困境就是一个能证明“合作优于竞争”的绝佳例子。

(见法则19——第3章《如何做决策》) HXbEd2djQRngoLrDlRqQXYJe8nYPc1oYbi9szkLY4Y6o5QPQY1FMZJLiDu1DiBA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