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字经

人之初,性 [1] 本善。性相近,习 [2] 相远。

注释

[1]性:天性,本性。

[2]习:习染,学习。

译文

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虽说本性相近,但因后天环境和习染的不同,便造成性情和气质的差异。

简评

关于人的本质,中国和西方古代均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见解,即“性善论”和“性恶论”。《三字经》的作者显然是持前一种观点,并由此入手,说明学习对塑造人的本质和性情的重要性。

相关链接

孟子的“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荀子的“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1] 不教 [2] ,性乃迁 [3] 。教之道 [4] ,贵以 [5] [6]

注释

[1]苟:假如,如果。

[2]教:教育,教化。

[3]迁:变迁,变化。

[4]道:规律,方法。

[5]以:在于,凭借。

[6]专:专一。

译文

假如不对孩子施行良好的教育,人的善良本性就会改变。而教育的方法,则在于专心致志,始终如一。

简评

后天的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稳固强化人的善良天性。

相关链接

铁杵磨成针:传说李白小时候在山中读书,因厌恶学习,便私自逃离。在山下一条小溪旁,他看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又粗又长的铁棒。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磨铁棒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我想将它磨成绣花针。”李白由此领悟到,要想成大器,就得专心致志,下足功夫。于是他返回山中继续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诗人。

昔孟母 [1] ,择邻 [2] [3] ,子不学,断机杼 [4]

注释

[1]孟母: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母亲。孟子少年丧父,传说他的母亲为了能使他安心学习,曾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偷偷地跑出去玩耍,孟母生气地割断正在纺织的纱线,以此告诫孟子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2]邻:邻居。

[3]处:居处。

[4]机杼:织布机的梭子。

译文

以前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而三次搬家。孟子逃学,孟母割断正在纺的纱线以诫勉他。

简评

孟子发奋学习,终成一代宗师,既说明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积极作用,也进一步说明了学习对于成长的重要性。

相关链接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门人,是孔子第四代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孟子被中国封建统治者称为“亚圣”,其学说和孔子的学说一起被合称为“孔孟之道”,成为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窦燕山 [1] ,有义方 [2] ,教五子,名俱扬。

注释

[1]窦燕山:原名窦禹均,五代蓟州渔阳人,因家住燕山附近,又称窦燕山。五代周初为户部郎中,五子仪、俨、侃、偁、僖相继登进士第,学问优博,并有时誉,仪、俨、偁为宋初名臣,人称“窦氏五龙”。

[2]义方:合乎道义的教育方法。

译文

窦燕山教子有方,五个儿子,均扬名天下。

简评

教育孩子,必须有一套好的方法。好的方法,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链接

岳母刺字:岳飞幼年丧父,家道贫寒。其母为培养他,亲自教他识字,由于买不起纸笔,岳母便让岳飞用树枝代笔,用沙盘作纸,练习写字。同时,又将岳飞送到著名武师周桐处学习武艺。为了勉励岳飞长大以后报效国家,岳母还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不忘母亲教诲,从小立志,后成为南宋抗金名将。

养不教,父之过 [1] 。教不严,师之惰 [2]

注释

[1]过:过失,错误。

[2]惰:懒惰。

译文

养育了孩子而不教育他,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而不严格要求他,这是老师的懒惰。

简评

这里涉及了教育的两个方面,一是家教,二是师教。教育孩子,家长与教师均有责任,家教与师教相结合,是培养孩子成才的有效途径。

相关链接

姚坦任教:姚坦担任宋太宗第五个儿子赵元杰的老师。元杰聪明好学,但也顽皮。曾在宫中大造亭台楼阁,并引来一群贵族子弟,毫无节制地玩耍。姚坦看不入眼,多次当面直谏,元杰我行我素。无奈之下,姚坦便到宋太宗跟前告御状。时间一长,元杰十分恼恨,宋太宗也很不耐烦。而姚坦忠于职守,仍直言不止,终获宋太宗的认可和嘉许。

子不学,非所宜 [1] 。幼 [2] 不学,老何为。

注释

[1]宜:适宜,恰当。

[2]幼:年轻,年幼。

译文

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年轻时不学习,到老时能有什么作为呢?

简评

到老连做人的道理都不知道,一事无成,回首往事,留下的只有悔恨和遗憾。作者为孩子们描绘了一幅悲哀的图景。要使短促的人生成为有意义的记忆,就必须珍惜光阴,发奋学习。

相关链接

神童仲永:北宋时期,浙江金溪地方有一个叫方仲永的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传说方仲永五岁时便哭闹着要文具。其父觉得十分奇怪,便到邻舍家借了一套给他。方仲永摊开纸,写下四句诗,还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诗的意思是孝敬父母维护宗族之类。乡中一位秀才得知后,便来到仲永家中,随便指着屋内一件东西,让仲永赋诗,仲永很快就写了出来,而且文理技巧都还过得去。乡人认为很奇异,便经常登门造访,以观神童。有的甚至重金相邀,请仲永赋诗。仲永父亲见有利可图,就带着仲永到处表演,没有让他再读书。在京城做官的王安石很早就听说了仲永的名声。有一年,王安石回乡时,在自己舅舅家遇见了仲永,当时这位神童已经十二三岁了。王安石便请他作诗。仲永虽然写出来了,但与从前相比,已大为逊色。又过了七八年,王安石再次来到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其舅说:“与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玉不琢 [1] ,不成器 [2] 。人不学,不知义 [3]

注释

[1]琢:雕琢。

[2]器:器物,器皿。

[3]义:道理。

译文

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精美适用的器物。而人不读书学习,也不能懂得做人的道理。

简评

成长与成才都不是自发的,而必须通过学习和灌输,通过打磨和培养。

相关链接

雕琢璞玉: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孟子·梁惠王下》)

[1] 人子,方 [2] 少时,亲 [3] 师友,习礼仪 [4]

注释

[1]为:作为。

[2]方:正当。

[3]亲:亲近,亲善。

[4]礼仪:礼节和仪式。

译文

做儿女的,从小就应该懂得尊敬师长和善待朋友,学习待人接物的道理和礼节。

简评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不是一天可以形成的,得靠长时期的培养。从小做起,至关重要。

相关链接

程门立雪: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著名理学家程颐,正值程颐午睡。游、杨二人便在门外恭恭敬敬地等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天上飘起鹅毛大雪,不多一会儿,地上积雪已有尺余。程颐醒来后,听说有两个青年一直在外面守候,既惊讶又感动,赶忙将二人请进屋中,并热情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1] 九龄 [2] ,能温席,孝于亲 [3] ,所当执 [4]

注释

[1]香:黄香,东汉人,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子之一。据说黄香十分孝敬父母,夏天入睡前先把父母的枕席扇凉,冬天则用自己的身体暖热父母的被褥。

[2]龄:年岁。

[3]亲:这里指父母。

[4]执:遵守,施行。

译文

黄香年仅九岁,就知道为父母温暖枕席。这种孝敬父母的行为,每一个做儿女的都应当具备和施行。

简评

中国古代道德体系中,有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孝悌”。孝即孝敬父母,悌指尊敬兄长。这两条,应该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道德底线。我们很难设想,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能够尊重和善待他人。

相关链接

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元代郭居敬编,内容是辑录古代所传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是宣扬封建孝道的通俗读物。其中,包括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哭竹生笋、卧冰求鲤、老莱娱亲等故事。

[1] 四岁,能让梨,弟于长 [2] ,宜先知。

注释

[1]融:孔融,字文举,东汉著名文学家,孔子第二十世孙。传说他小时候就懂得敬让兄长。一次,别人送来一筐梨,哥哥们都挑选大梨,唯孔融选最小的,有人问他为何挑选小梨,孔融回答说:“我本来就是小弟弟,自然要拿小的。”

[2]长:年长者,这里指兄长。

译文

孔融才四岁,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哥哥。这种弟弟尊重兄长的道理,从小就应该知道。

简评

成年后的孔融好虚名而不务实,恃才高而不度时,终为曹操所不容,下狱弃市。可见名人亦有所累所困之时,这时候名声也帮不了什么忙。

相关链接

孔融妙答:孔融十岁时,曾随父亲去洛阳。当时,河南尹李膺名高望重,洛阳城中不是名士或其通家好友,一律不见。孔融出于好奇,前往李府拜访。李府门房问孔融与主人的关系,孔融昂然答曰:“与李府尹是通家之好,请通报。”李膺见到这位小童,问道:“您的祖父与敝人一定是旧交,对吗?”孔融回答说:“不错,先祖宗孔子与您的祖上李老君(即老子)论交为师友,所以我与您乃累代通家。”李膺家宾客满座,听孔融侃侃而论,相与惊叹。一位名叫陈炜的太中大夫颇不以为然,与其他客人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应声回答:“听足下今日所言,料想幼时必定了了。”满座人皆为其敏捷而称奇。

[1] 孝悌,次 [2] 见闻,知某 [3] [4] ,识某文 [5]

注释

[1]首:首要,首先。

[2]次:次要,其次。

[3]某:一些,基本。

[4]数:数目。

[5]文:文理。

译文

为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学习知识,丰富见闻。知道基本的算术常识,认识基本的文章道理。

简评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命题,即如何处理做人与求知的关系。作者的回答无疑是正确的,即首先是做人,其次才是求知。一个道德高尚、品格完美的人,可以用掌握的知识报效国家,造福人民;而道德败坏、品格低下的人,即便拥有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是为谋取一己之私所用,而无益于社会。

相关链接

修身为本: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曾子·大学》)

一而 [1] 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注释

[1]而:连词,有“到”的意思。

译文

一到十,十到百,百到千,千到万。

简评

一是数字中最小的单位,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单位。没有一的累积,不可能有数的扩展。为人做事应注意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做起。

相关链接

数的起源:根据“结绳而治”和“契木为文”的传说,中国史前已有数的概念。考古所发现的仰韶和马家窑的彩陶钵上有不少符号,与商代数字差不多。夏朝以十日为旬,商代甲骨文金文用十三个单字词记录十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都标志着我国早已采取十进制。这种以九个数码跟位值成分十、百、千、万相结合的十进制记数法,比古埃及的累积法、罗马的减乘式构数法、苏美尔人的六十进位制、玛雅人的不固定进位制优越得多,为世界基本进位制的统一做出了贡献。

三才 [1] 者,天地人。三光 [2] 者,日月星。

注释

[1]三才:中国古代以天、地、人为三才。

[2]光:发光的物体。

译文

宇宙中三样基本的质体,就是天、地、人。天空中有三种发光的物体,就是日、月、星。

简评

天、地、人,日、月、星,都是自然界不可移易的存在,作者由此导出封建道德规范——“三纲”的合理性。

相关链接

天人合一: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反对天与人相互敌对的观点,而讲求天与人的统一,力图追索天与人的协调、和谐和一致,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大特色。

三纲 [1] 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2]

注释

[1]三纲:中国古代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本义是提网的总绳;为纲,是居于主要或支配地位的意思。

[2]顺:和顺。

译文

人世间有三条纲领,就是君臣之间要仁义,父子之间要亲爱,夫妇之间要和顺。

简评

“三纲”集中反映了封建宗法伦理中的思想糟粕,它所鼓吹的愚忠、愚孝和所谓“妇德”,在封建社会中一直是愚弄和欺骗人民的道德教条的主要支柱。

相关链接

鲁迅评女子守节:总而言之,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或者死掉;遇了强暴,便死掉;将这类人物,称赞一通,世道人心便好,中国便得救了。大意只是如此。(鲁迅《我之节烈观》)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 [1] ,运 [2] 不穷 [3]

注释

[1]时:时间,这里指季节。

[2]运:运动,运转。

[3]穷:尽头。

译文

春夏秋冬,四季运行没有穷尽。

简评

时间具有一维性,不可重复,不可再现。人的生命在时间的长河中,在岁月的长河中,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极为短暂的一瞬。应该珍惜时间,切勿虚度光阴。

相关链接

四时:一年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又称“四季”。夏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分别为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分别为孟夏、仲夏、季夏;以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分别为孟秋、仲秋、季秋;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分别为孟冬、仲冬、季冬。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 [1] ,应 [2] 乎中 [3]

注释

[1]方:方向,方位。

[2]应:对应,照应。

[3]中:中间,中央。

译文

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对应中央。

简评

确定方向,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茫茫森林,浩浩大海,有了方向感,既能到达目标,又能回归起点。

相关链接

南辕北辙:战国时期,有一个居住在北方的人,要到南方的楚国去。他驾着马车从太行山下动身,向北方奔驰而去。一路上对别人说:“我要去楚国。”有人说:“到楚国去,应该往南走,你为什么反而往北去呢?”那人回答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听者问道:“马虽跑得快,但朝北走,总到不了楚国吧?”那人说:“没关系,我带了充足的旅费呢。”听者说:“旅费再充足也不济事,这毕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那人说:“没关系,我还有一个很好的马夫,他赶马驾车的本事很好呢。”这种人的条件越好,马夫技术越高,只能是离楚国越远。

曰水火,金木土,此五行,本 [1] 乎数 [2]

注释

[1]本:本源,根本。

[2]数:天数。

译文

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本源在于天数。

简评

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所存的好奇心,是一切知识的起源。

相关链接

五行:中国古代,人们从形形色色的自然物中抽象出水、木、金、火、土这五种最基本的物质,企图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结构,表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本源、性质的理解。战国时期曾流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五行之间既相互促进(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又相互排斥(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 [1] ,不容紊 [2]

注释

[1]常:不变的。这里讲的“五常”与前文中“三纲”相对应,合称“三纲五常”。“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仁:指爱心;义:指应该做的事情;礼:指礼节礼仪;智:指知识;信:指信用。

[2]紊:紊乱。

译文

仁义礼智信五条准则,关系不容紊乱。

简评

时间遵循着一定规律运行,方位对应着一个中心确立,元素依照着一定秩序构成,同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作者再由此导出封建道德的信条——“五常”,告诫人们它像四季、四方、五行一样,都是不可改变、不容紊乱的,以此说明封建秩序的合理性。与“三纲”不一样的是,“五常”的内容中还是具有某些积极因素的。但封建思想家用“五常”来配合“三纲”,旨在粉饰封建社会不平等的道德关系,给封建统治秩序披上伪善的外衣。

相关链接

荀巨伯:汉朝有一位叫荀巨伯的人,听说自己的朋友病危的消息,便千里迢迢地赶去探望。刚到不久,就遇上战乱,满城的人都开始逃亡。朋友见状,劝荀巨伯也赶紧离开。荀巨伯谢绝了,他说:“我怎么能够丢下你不管而去逃命呢!”敌军攻破城池后,抓住荀巨伯,问他为什么不逃走,荀巨伯回答说:“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我不会丢下我的朋友的。”敌军被荀巨伯的义气所感动,便立即撤兵。

稻粱菽 [1] ,麦黍 [2] [3] ,此六谷,人所食 [4]

注释

[1]菽:豆类的总称。

[2]黍: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淡黄色,去皮后叫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子实可以酿酒、做糕等。

[3]稷: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有的书说是黍一类的作物,有的说是小米。

[4]食:食用。

译文

稻子、高粱和豆子,麦子、黄米和小米,这六种谷物是人的主要食物。

简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来之不易,须好好珍惜。

相关链接

白痴皇帝:西晋白痴皇帝司马衷,听说许多老百姓饿死了,惊讶地问身边的大臣:“他们为什么不吃饭呢?”大臣们告诉他:“因为他们没有饭吃。”司马衷更为惊异:“既然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糜呢?”

马牛羊,鸡犬豕 [1] ,此六畜,人所饲。

注释

[1]豕:猪。

译文

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牲畜是人所饲养的家畜。

简评

在大自然中,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人类应该善待它们。六种家畜,或帮助我们劳作,或为我们所食用,更须好好养护。

相关链接

老马识途:战国时期,齐国军队讨伐孤竹国。春天进兵,冬天才班师。经过一处山谷时,队伍迷失了方向。随军作战的相国管仲说:“老马也许能认得路线。”他吩咐士兵从战车上解下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结果,老马果然将队伍带出了山谷。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 [1] 俱。

注释

[1]七情:古有“七情六欲”之说,七情指高兴、愤怒、哀伤、恐惧、喜爱、憎恶、欲望七种情感。六欲指生、死及眼、耳、鼻、口所产生的欲念。

译文

喜、怒、哀、惧、爱、恶、欲,是人的七种基本情感。

简评

食色,性也。人有七情六欲,但一定要有所节制。

相关链接

季桓子不上朝:齐国人送给鲁国一些舞女歌姬,鲁国宰相季桓子接受了她们,连着三天不上朝,孔子知道后,愤而离去。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1]

注释

[1]八音:八种乐器。匏、土、革、木、石、金、丝、竹,代指用不同材质为主体制成的八种乐器。

译文

匏、土、革、木、石、金、丝、竹,是乐器的八种类别。

简评

音乐产生于自然,经过人类天才的加工后,成为一种神奇的声音。音乐能愉悦我们的感官,陶冶我们的情操,应该学会欣赏和享受。

相关链接

高山流水: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伯牙弹琴,内心向往着登临高山。钟子期便赞叹:“好啊,巍巍峨峨就像泰山一样啊!”伯牙又向往着畅游流水。钟子期又喝彩说:“妙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一样啊!”凡是伯牙心中所想所念,钟子期都能知道。后来,钟子期因病死去,伯牙痛失知音,遂摔碎古琴,终身不再弹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 [1] ,人之伦 [2]

注释

[1]九族:由自身算起,上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下指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2]伦:秩序,顺序。

译文

从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到我辈,再到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这就是九族,是老幼尊卑的基本秩序。

简评

在封建社会中,对于那些犯有“重罪”的人,往往是株连九族,而灭九族,更是让人断子绝孙,可见刑罚之残忍。

相关链接

瓜蔓抄:朱棣(明成祖)通过所谓“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大肆杀戮建文帝近臣。一日,在朝上,朱棣发现耿清神色有异,顿生疑窦,便令手下搜查耿清身上,结果搜出一把尖刀。朱棣问他想干什么,耿清昂然回答:“我想为故主报仇!”朱棣大怒,将耿清九族全部抓获,斩尽杀绝。之后,朱棣还不解恨,又派人到耿清家乡清查其故旧姻亲和学生,在清查过程中,常有一村一村的人被杀光。

父子恩 [1] ,夫妇从 [2] ,兄则友,弟则恭 [3] ,长幼序,友与朋 [4] ,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 [5] ,人所同。

注释

[1]恩:恩爱。

[2]从:顺从。

[3]恭:恭敬。

[4]友与朋:朋友之间要讲信用。

[5]十义:指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谊、友信、君敬、臣忠。

译文

父亲要爱护儿子,儿子要孝敬父亲,丈夫要亲和妻子,妻子要顺从丈夫,兄长要爱护弟弟,弟弟要尊敬兄长,长幼之间要讲求尊卑次序,朋友之间要讲求信用,君王要尊重臣子,臣子要忠于君王。这就是做人的十义,大家都要遵守。

简评

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学说曾是维系社会秩序、构建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传统道德讲究礼仪,讲究尊卑秩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晚辈要尊敬长辈,朋友要以诚相待等。但封建思想家们倡导这些道德规范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他们将这种秩序演变成一种人身依附关系,以致将其夸张到荒谬的程度,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类,则是我们要坚决屏弃的。

相关链接

举案齐眉:东汉文学家梁鸿年轻时给人做雇工,每次回到家里,妻子孟光给他做好饭,送饭时都把端饭的案盘举得跟自己的眉毛一样高,以表对丈夫的恭敬。

凡训 [1] [2] ,须讲究,详训诂 [3] ,明句读 [4]

注释

[1]训:训诫,教诲。

[2]蒙:刚刚读书识字的孩子。

[3]训诂:古代语言学的重要部分,即对古书字句的解释。

[4]句读:一句为句,半句为读,指文章的停顿断句。

译文

教育刚刚发蒙的小孩,必须讲究学习方法,重在弄明白字句的意思,搞清楚应该在哪里停顿断句。

简评

读书学习,最重要的是方法,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切忌一知半解,不求甚解。

相关链接

有教无类:周代,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机会。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是人们不分贤愚贵贱,也不分地区种类,都可以作为教育对象。根据这一主张,孔子兴办私学,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及于庶民,他的学生很多,其中不少是平民。

为学者,必有初 [1] 。小学 [2] 终,至四书 [3]

注释

[1]初:开始。

[2]小学:指宋代朱熹等人为儿童编写的礼仪知识读本。

[3]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是古代读书人必读书,也是朱熹选定的。

译文

读书学习,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开始,读完《小学》,便可以开始学习《四书》。

简评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作者在这里为读书学习的人开列了一份必读书单和时间表,告诫孩子们首先掌握待人接物的一些基本道理和常识,然后进一步学习和研修古代最高学问——儒家经典著作。

相关链接

官学:中国历代各级官府所办的学校。西周的国学、乡学,汉代的太学、州郡学,唐宋以后的太学、国子学(监)、府州县学,元代以后的社学,都属于官学。

论语 [1] 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注释

[1]《论语》:书名,孔子的学生们编纂的记载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

译文

《四书》中的《论语》,一共有二十篇,它是孔子的弟子们对先生言论的记载。

简评

贤哉孔门诸弟子!正是由于他们有情有心,才使我们得以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欣赏古代哲人的睿智,吸纳中国文化的精华。

相关链接

孔门弟子:作为教育家孔子,一生有不少学生,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颜回、子路、曾参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孟子 [1] 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注释

[1]《孟子》:书名,孟子的学生们编纂的记载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七篇。

译文

《孟子》一共有七篇,这本书专门阐述仁义道德。

简评

施“仁政”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施政思想,但大多数统治者只是把它挂在嘴上,而不施“仁政”则往往成为推翻和颠覆当政者的重要理由。

相关链接

孟子游说:孟子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成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他曾去齐、宋、滕、魏等国游说,希望君王采纳自己的主张,均遭到冷遇。在齐国,他虽受到齐宣王的尊重,被拜为客卿,但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忙于相互争夺霸权,所以孟子的主张始终未获采纳。

作中庸 [1] ,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注释

[1]《中庸》:书名,传说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共三十三篇。

译文

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中庸》,其中,“中”指的是不偏不倚,“庸”指的是不变不易。

简评

“中庸”思想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对此,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涉及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时,取“中庸之道”往往会损害自身。

相关链接

子思(前483—前402):战国初期思想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孙,相传曾受业于孔子的弟子曾子。他在《中庸》一书中,进一步阐发了孔子关于“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的思想,并把孔子“内省”的修养方法发展为“慎独”,即在独处时也要谨慎不苟,勿为外物所引诱。他的思想和学说对汉代的董仲舒和宋明理学产生过较大影响,被称为“述圣”。

作大学 [1] ,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注释

[1]《大学》:书名,传为孔子学生曾子所作,这本书提出了“格物”、“致知”的学习要求,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整套学以致用的理论。

译文

孔子的弟子曾子著《大学》,讲述了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简评

深受孔子思想影响的中国古代读书人,对自身道德修养是非常注重的,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演进顺序看,他们至少领悟了“做官先做人”的道理。可惜在“官本位”体制下,许多人对官位趋之若鹜,把做人的道理抛到一边,导致昏官贪官辈出,于是历代老百姓都呼唤清官廉吏。

相关链接

曾子(前505—前436):孔子的学生,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人。曾子在孔子和孟子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提倡“慎终追远”。曾子在思想上对孔子的学说有所发挥,在行动上是实践孔子学说的典范,因而被称为“宗圣”。

孝经 [1] 通,四书熟,如六经 [2] ,始可读。

注释

[1]《孝经》:书名,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根据孔子关于“孝道”的言论加以发挥而写成,共十八篇。

[2]“六经”:中国古代六部典籍的合称,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周礼》。

译文

如果读通《孝经》,而且读熟《四书》,就可以进一步学习“六经”了。“六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和《周礼》的合称,是需要我们认真研读的。

简评

四书是为官做人的基本义理,六经则进一步夯实学问功底。自此节起,作者进一步诠释“六经”。古代读书人对于“六经”的看重,可以从下面这个事例得到证明。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下焚书令:销毁《秦记》以外的史书,除博士官收藏外,私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者三十日内交地方长官统一烧毁,有敢相聚讨论《诗》、《书》的,在市上处死。次年,秦始皇又在咸阳坑杀四百六十余儒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而经过残酷的政治屠杀和思想清洗,上述典籍仍然得以流传,至少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古代读书人曾经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甚至生命危险保护这些典籍。换句话说,这些典籍对读书人来说,比他们的生命还要重要。从“六经”的内容看,它实际上包括了古代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有学术文章,有宫廷书札,有政治制度,有礼节仪式,有风雅诗歌,有历史实录。在“学而优则仕”的信条占统治地位的古代知识界,学习“六经”,了解“六经”,掌握“六经”,其意义不言自明。作者以相当的篇幅介绍“六经”,其用意亦不言自明。

相关链接

陆九渊谈“六经”: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 [1] 详。

注释

[1]三易:古代易书由《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三部书组成,合称“三易”,前两种今已不见存世。

译文

易有《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详细地阐明了易的学问。

简评

《易经》起源于占卜,但包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而后世一些学者却先后将其谶纬化、玄学化、理学化,可谓各取所需,致使《易经》的本义在很长时间里变得模糊不清。

相关链接

文王演易:商朝末年,西伯侯姬昌礼贤下士,实行改革,深得民心。商纣王对其既疑且惧,将姬昌囚禁于羑里(今河南省汤阴县)达七年之久。在牢狱中,姬昌研究原始宗教中的占卜之术,完成了《周易》这部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 [1] 书之奥 [2]

注释

[1]典、谟、训、诰、誓、命:为《尚书》的六类。典指帝王受命之书;谟指大臣献策;训指臣下谏言;诰指君王诏书;誓指讨伐敌人的誓言和檄文;命指命令。

[2]奥:艰涩,深奥。

译文

《尚书》由典、谟、训、诰、誓、命六大类组成,其含义非常深奥。

简评

过于深奥、晦涩的书,极易束缚学子的创造性和活力。

相关链接

《尚书》:我国古代最早的记言历史书。也称《书》、《书经》。上古夏、商、周等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上起尧舜,下迄秦穆公,可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 [1] ,存治体 [2]

注释

[1]六官:《周礼》将当时的官制分为六种,分别为天官冢宰(吏部)、地官司徒(户部)、春官宗伯(礼部)、夏官司马(兵部)、秋官司寇(刑部)、冬官司空(工部),称六官。

[2]治体:国家政治制度。

译文

周公作《周礼》,记载了当时六官的官制以及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情况。

简评

有了国家,便有了管理国家的机构。从周公设置的这套官制来看,已经具备了以后各种国家机构的雏形。

相关链接

六部:古代的六部是国家管理各方面事务的机构。六部初建于隋朝,正式定制于唐朝。六部分别是吏部(主管全国文职官吏的挑选、考查、任免、升降、调动、封勋)、户部(主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赋税、官员俸禄)、礼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礼、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兵部(主管武职官员、练兵、武器、驿站)、刑部(主管国家司法、行政)、工部(主管兴修水利和主要土建工程)。

大小戴 [1] ,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注释

[1]大小戴:指西汉戴德(大戴)和他的侄子戴圣(小戴)。叔侄二人曾分别注释《礼记》。前者编定的《礼记》为《大戴礼记》,后者编定的《礼记》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已失传。

译文

大小戴注释《礼记》,阐述圣贤的言论,完备地反映了古代礼乐制度。

简评

古代礼乐制度的实质,在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以便更有效地统治人民。

相关链接

礼:古代伦理思想的基本概念之一。一般泛指古代社会贵族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礼”最初指祭神的器物和仪式。周代除指仪式外,已含有规范和礼制思想,认为各诸侯要各守本分,维护贵族统治制度。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 [1] ,当讽咏 [2]

注释

[1]四诗:《诗经》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雅有大雅和小雅,合称“四诗”。

[2]讽咏:讽,抑扬顿挫地诵读;咏,吟咏。

译文

国风、雅、颂,合为“四诗”,我们应当诵读吟咏。

简评

感谢先民的天才创造,使我们得以在几千年之后,遥想和追慕充满真诚、充满情趣、充满怨尤、充满情爱的社会生活画面。

相关链接

诗歌何时称“首”:在古代,诗歌最初称“篇”或“章”。例如《诗经》,叫三百篇,屈原的诗作叫“九章”。诗歌称“首”,最早出现在东晋初年,当时有一位名叫孙绰的诗人,在他的《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从此,人们普遍称诗为“首”。

诗既亡,春秋 [1] 作,寓褒贬,别善恶。

注释

[1]春秋: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经过孔子修订。

译文

《诗经》逐渐被人遗忘,这时孔子又修订《春秋》,寓含褒贬于史实,区分善恶于人物。

简评

一个正直的史书编撰者必须忠实于历史,忠实于良知,他的责任就是维护历史的原貌。但孔子修订《春秋》主要是用来发挥他的恢复传统秩序的政治理想,故其笔下对史实多有隐瞒、曲解和抹杀,这是他的一大败笔。

相关链接

春秋笔法: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古代学者认为孔子修订《春秋》,用语精练含蓄,尤注意用一字笔削褒贬,含有微言大义在内。这种曲折而意含赞扬与批评的文笔,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三传 [1] 者,有公羊,有左氏,有梁。

注释

[1]三传:指诠释《春秋》的三部书,分别是齐国人公羊高所著《公羊传》、鲁国人左丘明所著《左传》和鲁国人穀梁赤所著《穀梁传》。

译文

为《春秋》作诠释的有三部书,即《公羊传》、《左传》、《穀梁传》。

简评

三部书同时诠释孔子修订过的书,可见孔子在当时已有相当大的影响和学术感召力。

相关链接

史书的体例:中国古代史书的体例,大致包括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通史、断代史等几种类型。

经既明,方 [1] 读子 [2] ,撮 [3] 其要 [4] ,记其事。

注释

[1]方:才。

[2]子:子书,即诸子百家的著作。

[3]撮:摘取。

[4]要:要点。

译文

“六经”读完了,才可以读诸子百家的书,要摘取其中的要点,记取其中的内容。

简评

从知识的一般掌握进入深度阅读,循序渐进。

相关链接

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

五子 [1] 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注释

[1]五子:荀即荀子,原名荀况,战国时楚国人,著有《荀子》一书,提倡性恶论。扬即扬雄,西汉时成都人,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经》。文中子,原名王通,隋朝山西人,作《元经》和《中说》。老即老子,原名李耳,春秋时楚国人,著有《道德经》一书。庄即庄子,原名庄周,战国时楚国人,著有《南华经》一书。

译文

诸子中着重学习五子的著作,即荀子、扬雄、文中子、老子和庄子。

简评

书海无涯,每一个读书人必须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作者深谙此中道理,所以提出,读诸子百家的书,主要掌握其中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也就是泛读。但从作者开列的书单看,令人大惑不解,因为五子著作实在难以代表百家精粹。其中,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基本可以划分为一类;扬雄都是仿作,远不及读原著;而荀子的思想主张更与《三字经》作者有相互矛盾之处,比如,作者开篇说,“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是主张“性恶论”的,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看来,给青年开必读书单,须持鲁迅态度,应慎之又慎。

相关链接

老子过函谷关:相传公元前四八四年,老子骑着青牛,向西而去。在经过秦国的函谷关时,守关的官员尹喜对他说:“我也非常喜欢道术,您就要去隐居了,希望您能给我们留下几句话。”于是,老子便在那里写下了《道德经》,然后出关而去,从此不知所终。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 [1] ,知终始。

注释

[1]世系:指帝位、爵位等世代相传。

译文

“六经”和“诸子”都通晓以后,就可以研读历史了,考证帝王世系,了解兴衰更替。

简评

有了一定的学问知识,还需从历史中吸取经验。

相关链接

史书的种类:中国古代史书大致可分为正史、杂史、别史、野史、稗史五类。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 [1] ,居上世。

注释

[1]三皇:传说中上古时期的三个君王,即伏羲、神农和黄帝。

译文

从伏羲、神农到黄帝,这就是“三皇”,均居于上古时代。

简评

无文字可考,所以给我们留下许多遐想的空间。

相关链接

炎黄子孙:“炎黄”分别是指中国原始社会两位不同民族的首领。炎帝族与黄帝族之间曾发生过几次大的冲突,后来两族与居住在东方和南方的民族逐渐融合,形成为春秋时期的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炎、黄二帝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唐有虞 [1] ,号二帝,相揖逊 [2] ,称盛世。

注释

[1]唐有虞:唐,即帝尧,因曾封于陶而被称为陶唐氏。有虞,即帝舜,因帝尧在虞禅位于舜而被称为有虞氏。

[2]揖逊:谦让。这里指尧禅位给舜的故事。

译文

唐尧和虞舜,被称为贤明的“二帝”,他们禅让帝位,其治理的时期也都是历史上的盛世。

简评

“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也是中国古代历代文人所极力推崇的帝王。推崇的理由主要是两点,一是王位禅让,二是政治清明。实际上,禅让的故事只能存在于传说中,政治清明也是比较而言。从夏朝开始,天下就再没有出现过尧舜,乱世则是交替上演。究其原因,在于私有制产生,在于私有制催生的权力以及由权力带来的分配。帝王坐拥天下,独霸天下,操控天下,谁会为图一个“禅让”的美名而放弃取之不尽的天下之利呢?倒是那些时刻渴望黄袍加身的野心家们,为了粉饰自己无耻的行为,往往给可怜的被剥夺者加上“禅让”的美名。我们在史书中见到的大多数情节,都是为争夺唯一的帝位而前仆后继,你死我活。

相关链接

舜帝南巡:传说,舜帝有一年去南方巡视,很长时间都没有消息。他的两个妃子十分着急,便一起去南方寻找。当她们来到洞庭湖中的君山时,听到舜帝驾崩的消息,两人痛不欲生,终以身殉情。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1]

注释

[1]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周武王,这是三个朝代的开国之王。

译文

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周武王,历史上被称为“三王”。

简评

大凡开国之君都是贤明的,创业不易,不能不谨慎。而他们的后世多为不肖,是因为他们躺在祖先开创的基业上。

相关链接

大禹治水:传说舜帝时代,洪水泛滥。舜帝命令鲧去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洪水越来越凶猛。舜帝一怒之下,杀掉鲧,起用鲧的儿子禹来治水。禹采用疏的办法,历时十三年,最终解决了水患。

夏传子 [1] ,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2]

注释

[1]夏传子:夏禹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改变了过去尧舜禅让的做法,帝位世袭制开始形成,夏朝开了“家天下”的先河。

[2]社:社稷。

译文

从夏朝起,开始把帝位传给子嗣,从此就有了“家天下”。夏朝历经四百年后灭亡。

简评

家天下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从古代社会的演进这一点来看,由一家来掌握天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天下当成自己的家,可以任取任拿。

相关链接

夏朝的覆亡: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荒淫无道,残暴无比。臣下规劝他:“你再这样下去,恐怕会亡国呢。”夏桀不耐烦地说:“你别妖言惑众了!人民有君主,好比天上有太阳。太阳亡,我才亡。”于是,全国人民都呼喊着:“太阳啊,你快亡吧,我们与你一起灭亡!”不久,夏朝为商汤所灭,夏桀本人被放逐。

汤伐夏,国号 [1] 商,六百载,至纣亡。

注释

[1]国号:国家的称号。

译文

汤讨伐夏桀,建立新国号商。商朝历经六百年,到商纣王时灭亡。

简评

商纣王覆灭的故事与夏桀如出一辙,不过增添了许多荒淫的内容,如酒池、肉林之类。

相关链接

甲骨文:商朝统治者在行事前,常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既卜之后又在甲骨上刻记卜辞以及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其文字称甲骨文。甲骨文出土于商王朝都城遗址,也叫殷墟。学者经考证,将甲骨文断为商代。

周武王,始诛 [1] 纣。八百载,最长久。

注释

[1]诛:杀;谴责处罚。

译文

周武王杀掉商纣王,其建立的周朝历经八百年,是所有王朝中历史最长久的一个朝代。

简评

当邪恶的势力最猖獗的时候,也就是它灭亡的时候。正如西谚所云:“上帝要他灭亡,必先使他疯狂。”

相关链接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即姜尚,字子牙,帮助周武王伐纣的功臣。传说姜尚垂钓于渭水,直钩钓鱼,不用鱼饵,离水面三尺,自言道:“负命者上钩来!”周文王觉其贤,起用了他,后果然倚靠他辅佐成就大业。

周辙 [1] 东,王纲 [2] 坠,逞干戈 [3] ,尚 [4] 游说。

注释

[1]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这里指周室东迁的史实。

[2]王纲:国家的纲纪制度。

[3]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

[4]尚:崇尚。

译文

周王室迁都至洛阳后,国家纲纪制度开始遭到破坏,到处都在炫耀武力,崇尚口舌。

简评

自有战争以来,以武力说话就成为处理国家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危险的是有的统治者把它当作唯一的手段。

相关链接

周王室东迁:周朝第十二任君王周幽王也是一位暴君兼昏君,烽火戏诸侯千金买笑的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结果引来强邻入侵,周幽王本人被杀,首都镐京陷落。宜臼继位后,因镐京民众流离失所,一片断墙残壁,无法居住,于是周王室东迁至洛阳,是为“东周”的起始。

始春秋 [1] ,终战国 [2] ,五霸 [3] 强,七雄 [4] 出。

注释

[1]春秋:时代名,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包括这一段历史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2]战国:时代名,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共二百五十四年。

[3]五霸:指春秋时期的五个君王,即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他们都开创了一代霸业。

[4]七雄:指战国时期的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国,它们是当时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译文

东周起始于春秋,结束于战国,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五霸争强和七雄并出的局面。

简评

周王室开始衰落,诸侯国逐渐强大,于是便有了许多问鼎轻重的故事发生。

相关链接

商鞅变法:相对于中原各诸侯国来说,秦国曾经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公元前359年,秦孝公起用来自卫国的商鞅实行变法。商鞅变法摧毁了奴隶制度,对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秦国生产不断发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嬴秦氏 [1] ,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注释

[1]嬴秦氏:指秦始皇,秦始皇原名嬴政。

译文

嬴政兼并六国,统一天下,自称始皇,秦朝仅传了两代就灭亡了。秦二世时,天下大乱,最终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简评

嬴政梦想世世代代将皇位传下去,于是自称始皇。殊不知抱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当如是也”等想法的还大有人在,其残暴统治也加速秦王朝的灭亡。

相关链接

指鹿为马:秦二世当政时,丞相赵高欲作乱,唯恐群臣不服,因此先设法试验,他使人牵着一头鹿献给秦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怎么把鹿当成马呢?”赵高就问左右大臣,大臣们有的不吭声,有的说是马以逢迎赵高,有的就说是鹿。赵高把所有说是鹿的人暗暗记下来,事后假借各种名义将这些人谋害。从此以后,大臣们都非常畏惧他。

高祖 [1] 兴,汉业建,至孝平 [2] ,王莽篡。光武 [3] 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4]

注释

[1]高祖:汉朝开创者汉高祖刘邦。

[2]孝平:西汉末期汉平帝刘衎。

[3]光武:东汉王朝开创者光武帝刘秀。

[4]献: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

译文

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争斗中取胜,建立了汉朝;汉朝至孝平帝时,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光武帝兴起建立东汉;汉朝历经四百年,在汉献帝时灭亡。

简评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朝代,它不仅结束了秦末的动荡,实现了大一统,而且自这时起,中国人被称为汉人、汉民族,中国字被称为汉字,中国语被称为汉语。

相关链接

白居易《放言》: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魏蜀吴,争汉鼎 [1] ,号三国,迄两晋。

注释

[1]鼎:比喻王位、帝业。春秋时,楚子北伐,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向周王室派去劳师的大臣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楚子问鼎,有夺取周朝天下之意。

译文

魏蜀吴相互争夺汉朝天下,由此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一直到西晋和东晋。

简评

尽管是乱世,三国仍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历史时期,主要表现在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如荀彧辅佐曹操,诸葛亮辅佐刘备,周瑜辅佐孙权等。人才的任用及流动与春秋战国时期相仿佛。

相关链接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 [1] ,都金陵 [2] 。北元魏 [3] ,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注释

[1]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时在420年—589年,因其政权均建于我国南方而得名。与此相应,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齐、北周先后在我国北方建立政权,叫北朝(386年—581年)。南朝与北朝又合称为南北朝。

[2]金陵:南京的古称。

[3]元魏:公元386年,拓跋珪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471年,魏孝文帝实施汉化,将原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

译文

晋朝之后是宋齐梁陈,这就是南朝,它们的首都都在金陵;当时在北方又有元魏政权,后来分为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的北周政权取而代之,东魏则被高洋的北齐所灭。

简评

以中国历史之悠久,文化之厚重,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英雄人物出现,这一时期的英雄无疑是魏孝文帝。

相关链接

孝文迁都:公元490年,魏孝文帝开始亲政。当时,平城作为北魏都城已不适应,主要是难以推行改革。因此,魏孝文帝决定把都城迁到洛阳。493年,他以南伐名义,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到洛阳后,魏孝文帝假装继续南下,群臣跪于马前劝阻。他利用大家不愿南伐的心理,宣布定都洛阳。随后,魏孝文帝开始了包括均田制、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内容在内的一系列改革。

迨至隋,一土宇 [1] ,不再传,失统绪 [2]

注释

[1]一土宇:统一天下。

[2]统绪:帝王相传的系统。

译文

到了隋朝,天下再次统一,隋朝只传了一代,很快就失去了帝王世系。

简评

从春秋战国到隋朝,历代王朝交替,无数帝王轮值,正是“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最短命的王朝有两个,一为秦朝,一为隋朝。将这两个王朝做一番对比,颇有一些相似之处:开国君王都是雄才大略,后继者却都是奢靡骄逸;立国之初都显露出治世的迹象,朝野之间却涌动着乱世的潜流;王朝末期都为农民起义所困扰,但夺取胜利果实的都不是正宗农民;两个王朝同属短命,继起的王朝却长期存在。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段分别反映了封建制从稚嫩到成熟、中央集权制从稚嫩到成熟的发展进程。

相关链接

隋炀帝奢侈:曾有西域人请求到洛阳市内进行交易,隋炀帝令市内大讲排场,以至于用缯帛缠在树上,显示豪华。连西域人看了也发问:“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 [1] ,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注释

[1]隋乱:隋炀帝时,因荒淫无道,导致农民起义,一时群雄蜂起,天下大乱。隋臣唐国公李渊乘乱扩充势力,起兵反隋,终于攻克隋都长安,登上皇位,改国号为唐。旋又倚仗其子李世民平定各路豪强,奠定了唐朝的基业。

译文

唐高祖兴起义师,消除了隋朝大乱的局面,创建了唐王朝的基础。唐朝传二十代,历经三百年,后来灭于后梁,国家也改朝换代了。

简评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经他奠基,中经武则天、唐玄宗,古代中国得以出现新的太平盛世。但盛极而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一场长达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使得统一、繁荣、强盛的唐朝成为诗人的回忆。而自唐朝以后至元朝(仅仅短暂的九十七年)的几百年中,中华民族竟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内乱、外敌入侵几乎没有停止过。这正是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征兆。可惜,继起的明王朝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这个王朝本来是有很多历史机遇的。

相关链接

唐太宗从善如流: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大臣魏征常直言无忌,屡犯龙颜,唐太宗不以为忤,虚心纳谏,还将魏征写的《谏太宗十思疏》置于案头,以资警惕。魏征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常对人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了。

梁晋唐,及汉周,称五代 [1] ,皆有由。

注释

[1]五代:唐朝以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

译文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相继更替,都各有缘由。

简评

这一时期,政权林立,天下大乱,正是唐“安史之乱”结出的“恶果”,其原因又在于唐玄宗晚年荒淫无道,政治腐败。

相关链接

儿皇帝: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割让幽云十六州、岁贡绢帛三十万匹和认年龄比他小很多的辽朝君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等条件,取得辽兵的援助,推翻后唐,建立后晋政权。

炎宋 [1] 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帝号纷,迨灭辽,宋犹存。

注释

[1]炎宋: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禅让”为名,攫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宋朝。据说宋政权在五行中属火,故称“炎宋”。

译文

炎宋兴起,是接受了后周的禅让,传了十八代,分北宋、南宋两个时期。后来辽、金两国,纷纷称帝。金灭辽时,宋朝还存在。

简评

除了对文人的看重和由此带来的文化的昌盛外,宋朝在其他方面似乎没有多少可取之处。该朝的皇帝大多比较平庸,疆域上始终没有实现统一,政治上始终没有完成有决定意义的改革,军事上始终不能对强邻形成压倒优势。因此,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相对较弱的朝代。

相关链接

黄袍加身:公元960年,后周朝廷根据一则“北汉和辽朝将会师攻周”的传闻,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出征御敌。当赵部行进到开封东北40里外的陈桥驿时,在赵匡胤的指使下,其手下将领发动兵变,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部队随即开回京城,后周小皇帝不得不“禅位”。赵匡胤登基,将国号改为“宋”。

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莅 [1] 中国,兼戎狄 [2] ,九十载,国祚 [3] 废。

注释

[1]莅:到。

[2]戎狄: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为夷,称西方的民族为戎,称南方的民族为蛮,称北方的民族为狄。戎狄在这里泛指外族。

[3]祚:君王的位置。

译文

到元朝兴起,金统治结束,南宋也被一起消灭。蒙古人进入中原,同时兼并了四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元朝统治了九十年,国家就灭亡了。

简评

蒙古骑兵挟大漠雄风,远征中亚,进抵东欧,横扫中原,可谓不可一世。然建立的王朝却短命如此,令人深思。

相关链接

成吉思汗(1162—1227):蒙古大汗,名铁木真,即元太祖。出生于贵族家庭,12世纪末被推为部落首领。1206年统一全蒙古。1207年—1218年,率军先后攻灭畏吾儿和西辽,进军西夏和金朝,直到黄河北岸。1219年—1225年,发动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6年病逝。

明太祖,久亲师 [1] ,传建文,方四祀 [2] 。迁北京,永乐嗣 [3] ,迨崇祯,煤山 [4] 逝。

注释

[1]亲师:亲自督师。

[2]祀:年。

[3]嗣:接续,继承。

[4]煤山:明崇祯皇帝面对明末政局纷乱、民变蜂起的局面,曾励精图治,试图重振朝纲。无奈积重难返,无力回天,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走投无路的崇祯自缢于煤山。

译文

明太祖长期亲自率兵在外作战,他后来传位于建文。建文只坐了四年皇位。迁都北京后,永乐继承王位。明朝延续到崇祯自杀于煤山就灭亡了。

简评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有意思的朝代,这个朝代除了开国时期的两个君主外,其余的皇帝基本上不是昏庸就是无能,或者是昏庸加无能。到了后期,“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历史学家黄仁宇语)于是,这个令人窒息的朝代仅仅剩下一件事,这就是:等待灭亡。

相关链接

郑和下西洋:郑和(1371—1435),本姓马,小字三保。明成祖时任内官监太监。1405年—1433年,为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明成祖命郑和率庞大的船队,从江苏太仓出发,经越南南部、印度尼西亚,穿马六甲海峡达斯里兰卡、孟加拉、印度南部、波斯湾的霍尔木兹以及红海沿岸的亚丁。航程十万余里,经三十余国。航船最多时达六十二艘,水手、官兵二万七千八百多人。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中外友好关系写下了新的篇章。

廿二史,全在兹 [1] 。载治乱,知兴衰。

注释

[1]兹:这里。

译文

至此,二十二史全在这里,它记载了历代治乱,让人知晓兴衰道理。

简评

在文明古国中,只有古代中国保存了完整的史书和史籍,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相关链接

二十四史: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名称始于清乾隆年间,时《明史》定稿,诏刊二十二史,又诏增《新唐书》,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旧五代史》,合称二十四史,其后遂成为习称。

读史者,考 [1] 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

注释

[1]考:考证,考究。

[2]亲目:亲眼目睹。

译文

研读历史,要考究君臣实录,通晓古今变化,好像亲眼目睹一般。

简评

钻进历史了解过去,跳出历史把握现在。

相关链接

实录:各朝皇帝的政务大事编年。按年月日记述当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灾祥等,并依次插入亡殁臣僚的传记。最早的实录是南朝梁周兴嗣撰《梁皇帝实录》。

口而诵 [1] ,心而惟 [2] ,朝于斯,夕于斯。

注释

[1]诵:朗读。

[2]惟:思维,思考。

译文

口中咏诵,心里思考,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应如此。

简评

读史使人明智。综观整个中国历史,大致沿着“统一——分裂——统一”、“治——乱——治”的轨迹运行,这说明统一是历史趋势,治世为人心所向,任何违背这一规律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关链接

胡三省治史:宋人胡三省曾为《资治通鉴》作注,在元军南侵时,他的这部著作毁于战火。宋亡后,尽管生活十分困难,胡三省仍然继续他的著述,经三易其稿,历二十九年,才将书稿完成。

昔仲尼 [1] ,师项橐 [2] ,古圣贤,尚勤学。

注释

[1]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2]项橐:春秋时期鲁国人。传说有一天,孔子率弟子驾车外出,路遇七岁的项橐与小伙伴们用瓦片玩筑城墙游戏,见车过来,也不避让。孔子下车询问,项橐回答说,只有车绕城的道理,没有城避车的理由。孔子进一步与其交谈,项橐对答如流,不由大为佩服。

译文

从前孔子曾拜七岁的项橐为师,古代的圣贤尚且如此勤学好问。

简评

这便是大师的气度和胸怀。

相关链接

孔子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赵中令 [1] ,读鲁论,彼既仕 [2] ,学且勤。

注释

[1]赵中令:北宋大臣赵普。赵普辅佐赵匡胤取得天下,宋太宗时官至中书令(宰相)。

[2]仕:做官。

译文

赵普官至中书令,不时研读《论语》,他已经做官了,仍然勤奋学习。

简评

做人无止境,读书无止境。因此要活到老,学到老。

相关链接

宰相读书:赵普为赵匡胤登上皇帝宝座以及稳固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本人读书不多,有时闹出笑话来。宋太祖改年号要找前代没用过的,后定为乾德,赵普连声说好。几年后,有人告诉太祖,说这年号前蜀用过,太祖一听,大吃一惊,派人去查,果然如此。太祖很生气,用毛笔在赵普脸上涂了几下,说:“宰相还是要用读书人啊!”赵普从此以后发愤读书。一次,宋太宗去赵普家,见他正在读《论语》,于是问他为何这般精心研读,赵普回答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在《论语》中啊!”

披蒲编 [1] ,削竹简 [2] ,彼无书,且知勉 [3]

注释

[1]蒲编:用蒲草编织的席子。汉代路温舒家境贫寒,但仍刻苦读书,传说他在湖边牧羊时,取蒲草编席,然后把借来的《尚书》抄在席子上阅读。

[2]竹简:用来写字的薄竹片。传说汉代公孙弘五十岁时,帮人家放猪于竹林中,他将竹子削去竹青,削成薄片,将《春秋》抄录在竹片上阅读。

[3]勉:努力。

译文

路温舒用蒲编抄录《尚书》,公孙弘用竹简抄录《春秋》,他们都没有书,却知道要努力。

简评

从“昔仲尼”开始与篇首相呼应。前面重点讲述道德修养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从此节开始,重点讲述读书学习对于儿童的重要性。首先引用四个历史故事,圣贤和大官应该说是学问等身、功成名就了,但仍学习不辍。而那些因为家境贫寒没有书读的人,却千方百计地设法读书。

相关链接

纸本书的演变:中国古代纸本书,经历了卷轴和册页两个阶段。东汉蔡伦发明了纸以后,直至唐代,书基本上都是卷轴形式的。晚唐以后,卷轴书逐渐向册页书过渡。至明代才出现线装本的册页书。

头悬梁 [1] ,锥刺股 [2] ,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 [3] ,如映雪 [4] ,家虽贫,学不辍 [5] 。如负薪 [6] ,如挂角 [7] ,身虽劳,犹苦卓 [8]

注释

[1]头悬梁:晋朝人孙敬勤奋读书,常至深夜。因怕自己打瞌睡,便把自己的头发系于梁上。

[2]锥刺股:锥,锥子,针。股:大腿。战国时人苏秦出外谋官未成,回家后遭亲友白眼,于是发愤读书,每当疲倦时,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自警。

[3]囊萤:晋朝人车胤,家贫,夜读时没有点灯的油,传说他捉来萤火虫放进一只薄纱袋中以照明。

[4]映雪:晋朝人孙康,也是因家贫,夜晚读书无油灯,于是到户外,借助雪的反光以照明。

[5]辍:中止,停止。

[6]负薪:薪,柴火。西汉人朱买臣,年轻时靠打柴为生,即便如此,仍坚持读书,在砍柴时,经常将书放在树下随时阅读。砍柴归来,将书悬在担头,边走边读。

[7]挂角:隋朝李密,幼时替人放牛,常常坐在牛背上读书,而把剩余的书挂在牛角上。

[8]卓:坚卓,卓越。

译文

孙敬读书发悬房梁,苏秦读书锥刺大腿,他们虽然没有老师教诲,却能自觉勤奋刻苦。车胤读书用萤火虫作灯,孙康读书以雪光照明,他们虽然家境贫寒,却从不中止学习。朱买臣背着柴火不停读书,李密放牛不忘读书,他们虽然身体辛劳,苦读的精神却超过了常人。

简评

此处引用六个历史故事,说明读书学习主要靠自觉,环境不是决定性因素。故事中的主人公,或缺乏师教,或出身贫寒,或从事苦力,但都能勤奋苦读,最后取得了成功。

相关链接

苏秦衣锦还乡:为了有效抵抗日益强大的秦国,苏秦成功说服燕、赵、韩、魏、齐、楚等六国的国君采取合纵政策,被拜为六国宰相。当他乘着华丽的马车,带着众多随从,回到家乡时,获得了极大的尊重。那位曾经给他白眼的嫂子也匍匐在地,恭敬有加。苏秦问嫂子:“从前你为什么那么轻视我,如今又如此恭敬?”其嫂回答说:“只因你今天位尊而多金。”

苏老泉 [1] ,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 [2] ,八十二,对大廷 [3] ,魁 [4] 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 [5] 八岁,能咏诗,泌 [6] 七岁,能赋棋。彼颖悟 [7] ,人称奇,尔幼学,当效 [8] 之。

注释

[1]苏老泉: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原名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系苏轼、苏辙的父亲。苏洵年轻时不读书,二十七岁时才开始发愤,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

[2]梁灏:北宋人,字太素,廷试甲科,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暴疾卒,年四十二岁,所谓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事,系误传。

[3]大廷:指廷试。

[4]魁:为首的,居第一位的。

[5]莹:指北齐人祖莹,传说他八岁就能诵读《诗经》。

[6]泌:指唐朝李泌,传说他七岁时曾应唐玄宗之命作《棋赋》,赋云:“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唐玄宗深感惊异,当即给予赏赐,后李泌做了四朝宰相。

[7]颖悟:聪明,敏捷。

[8]效:效仿。

译文

苏老泉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他年老的时候,还在后悔用功太迟,你们这些小孩子,应当早早想到读书。梁灏八十二岁参加廷试,在众多士人中一举夺魁,他获得了成功,大家都称赞其特别,你们这些小孩子,应当早早立志。祖莹八岁,就能诵读《诗经》,李泌七岁,便能作出《棋赋》。他们聪明敏捷,大家都称赞其奇特,你们年幼求学,应当好好仿效他们。

简评

此节举四个例子,进一步说明年龄的大小也不是读书学习的障碍,只要立志,什么时候读书学习都不为迟。

相关链接

状元:旧时科举考试称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因其为殿试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状元居鼎甲之首,也称为鼎元。状元在科名中荣誉最高,故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

蔡文姬 [1] ,能辨琴,谢道韫 [2] ,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 [3] ,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 [4] 而致 [5] 。有为者,亦若是。

注释

[1]蔡文姬:字琰,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传说她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在父亲弹琴遇到猫捉老鼠时,能辨别出琴声中的肃杀之音。董卓专权,蔡邕忧国忧民,操琴时,文姬听出其中焦虑之声,知道危难将至。后蔡邕果然为董卓所害。文姬曾流落匈奴十二年,作《胡笳十八拍》,抒发了自己幽怨哀伤思念故土之情。曹操闻之,以重金将文姬从匈奴赎回中原。

[2]谢道韫:东晋宰相谢安侄女,以文才著称,嫁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为妻,传说有一次,天降大雪,谢安问在场子侄:“大雪纷纷何所似?”一侄儿随口吟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道:“未若柳絮因风起。”此句为时人所称道。

[3]刘晏:唐代曹州人,幼年饱学,七岁考中神童科,被唐玄宗任命为“太子正字”,后历仕四朝,官至户部尚书平章事。

[4]勉:勉力,尽力。

[5]致:达到,做到。

译文

蔡文姬能辨琴音,谢道韫能吟诗词,这些女子,尚且如此聪明,你们这些男儿,更当自警。唐朝刘晏才七岁,就考中神童科,做了正字的官员,他虽年幼,却做了官,你们年幼求学,应当勉励自己努力做到。想要有所作为的人,都应该这样。

简评

女子能做到的事情,幼童能做到的事情,志在高远的人通过努力都能做到。

相关链接

韦温年少中进士:唐朝人韦温自幼聪颖。十一岁那年,他瞒着家里参加了科举考试。官府张榜公布成绩时,韦父看到榜上有韦温的名字,他不相信是自己的儿子。回家后才知道韦温参加了考试。正在韦父半信半疑之际,公差将喜报送上了门。

犬守夜,鸡司 [1] 晨,苟 [2] 不学,曷 [3] 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注释

[1]司:管理,掌握。

[2]苟:假如,如果。

[3]曷:怎么。

译文

狗可以守夜,鸡可以报晓,如果人不学习,又怎么为人呢?蚕会吐丝,蜂会酿蜜,人如果不学习,连动物都不如。

简评

天生万物,各司其职。动物依靠自己的本能,人类依靠自己的自觉。动物各有专长,人如果不学习,则一事无成。

相关链接

闻鸡起舞: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祖逖与刘琨相互勉励,立志为国效力。他俩每天半夜听到鸡鸣声便起床舞剑,刻苦练功。后来,祖逖成为东晋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 [1] 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 [2] 于后。

注释

[1]泽:恩泽。

[2]裕:富足。

译文

小时候发愤学习,成人后成就事业,上可以辅佐君主,下可以泽被百姓。既扬名于世,又显耀父母,光宗耀祖,造福子孙。

简评

古代人要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路径只有一个,那就是:读书——科举——做官。在这个成长链中,读书是基础,是起点,是根本。

相关链接

科举:我国古代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因分科取士,故称科举。公元587年,隋文帝开始设科取士,隋炀帝设置进士科。唐朝在进士科外,增设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武则天创行殿试,并增设武举。宋朝以后都用儒家经义取士,至明朝,科举制度更加完备。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

人遗子,金满籝 [1] ,我教子,惟一经。

注释

[1]籝:竹器具。

译文

人家留给儿女的,可能是满箱满箱的金银财宝,我教导子女,仅仅是一部经书。

简评

儿女贤能,不留金银财宝,他们也能挣到;儿女不贤,留再多金银财宝也会坐吃山空。处于千年以前的作者能有这样的认识,殊属不易。

相关链接

韦贤教子:西汉儒生韦贤有四个儿子。他用儒家经典教育他们,结果儿子们长大以后都有出息。老大当了县令,老二做了太守,老三没有做官,按照儒家的教诲看守祖坟,老四则当上了丞相。

勤有功,戏 [1] 无益,戒 [2] 之哉,宜勉力。

注释

[1]戏:嬉戏,玩乐。

[2]戒:警戒,防备。

译文

勤勉可以成功,嬉戏毫无益处。以此为戒啊!一定要好生努力。

简评

通篇读来,作者不厌其烦地劝导儿童读书,可谓用心良苦。不管作者主观意图如何,读书毕竟可以让人受益终生。因此,关于读书的忠告和劝勉就显得十分可贵了。

相关链接

皇甫谧发奋:皇甫谧,晋朝人。少时不愿读书,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但他对母亲十分孝顺。眼看二十岁了,皇甫谧还是那副样子,母亲着急了,把他叫到身边说:“你对为娘的孝顺,为娘非常清楚。但你要真正孝顺我,就不能再这样子下去了,而要发愤图强,争取有所长进,有所出息。”皇甫谧听从了母亲的话,开始认真学习,后来成为有名的文学家。 yvKCeu8Av4WeIyoGRxlt7lBXrmFIdtnfNBkWpqcs0HuAhMDgIKyyjb1V5S+/sWm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