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纽约早年的那些事儿”

(译本序)

刘荣跃

之所以用这样的标题,是为了能让读者通过联想,很快了解到本书大概讲的是什么。它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史书,而是用文学手法讲述的纽约早年的故事,有点像野史或戏说之类。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不少名城,如巴黎、北京、东京、伦敦和柏林等,它们的早年都充满了种种故事和传说,那么纽约早年又是怎样的呢?这便是本书通过特有的写作手法所要告诉我们的。如果出版一套“世界名城早年的那些事儿”,那么从某个特定的方面讲述历史,让人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了解其中发生的种种故事,必然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此,这本《纽约外史》必然就是其中之一了。

这里不妨先看看本书写作的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认识书中的内容。早在1602年荷兰曾派遣亨利·哈得孙前往北美洲寻找新的乐土,他1609年抵达纽约湾并沿河北上,隔年哈得孙带着北美洲的土产和毛皮回到荷兰。许多荷兰商人对这片拥有丰富资源的土地产生高度的兴趣并定居于此,荷兰人以“新荷兰”予以命名。1626年,荷兰西印度公司用一些价值相当低廉的商品与印第安人交换,取得曼哈顿岛的拥有权,荷兰人在此建立家园,落地生根,将其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1651年爆发英荷之战,1664年英国打败荷兰,取得“新阿姆斯特丹”的领土,命名为“新约克”——即纽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本书讲述的,就是这段时期在三位荷兰总督的统治下所发生的故事。

1809年,欧文的第一部作品《纽约外史》以“迪德里希·尼克博克”的笔名出版。这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诙谐之作,充分显露出欧文的幽默才能。《纽约外史》出版后,欧文成为纽约文坛风靡一时的人物。在这之前,美国虽然获得独立已有三十余年,但在文学方面却始终未能摆脱英国的束缚,创作出足以代表这个新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作品。欧文运用本国题材写出的《纽约外史》这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对于促进美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书是欧文的成名作。当年只有二十多岁的他就写下这部不乏诙谐讽刺和历史知识的书,拥有那样非凡的思考与想象,不能不令人赞叹!我们从中看到了作者非凡的才能和特有的个性,这对于全面深入地认识、研究这样一位文学大家是不无益处的。

本书从第二部开始进入主体。作品的主旨是用幽默诙谐的笔调讽刺荷兰殖民者,让他们滑稽可笑的形象跃然纸上。于是我们看到,选取市政长官的标准是体重,包括身体和头脑的重量,而一位高级市政长官要身体肥胖才行。打仗时由于吃饭时间到了,个个烦乱不安,因为他们有一条祖先的定规:饿肚不打仗。为了打得很准,要求在看清敌人的白眼仁前不准开枪,而开枪时要闭上眼睛,掉转脑袋!冲锋时狠狠抽一口烟并喷出烟雾,以便在它的掩护下勇敢地发起进攻。为了更多占取土地,测量土地竟然用一个男人穿的马裤,从而让印第安人受到欺骗。热心于美食的奥洛夫认为,“为了公众事业好好地用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吃饱喝足后,“他的言语充满了仁慈与友谊”。“顽强者彼得”听到敌人的无礼回答时,所给予的猛烈攻击只是大肆诅咒一番,“如果不是壁垒相当牢固和弹药颇能抵挡,他的诅咒必定已将一座座工事击垮,火药库也会在那位暴躁的瑞典人的耳旁给炸毁”。殖民者为了证明自己拥有土地而强词夺理,竟然认为土著人不是人而是野兽,把他们看成是“堕落无知、不会说话、嘴上无毛的黑种,仅仅是森林中的野兽,应该像野兽一样被制服或消灭”。总督与敌人斗争不是通过勇敢顽强的战斗,而是“通过发表宣言性的、新颖廉价的战斗方式”。法庭在进行结算评判时竟然依据账簿的重量和厚度,令人捧腹!类似具有幽默讽刺意味、显得荒唐可笑的地方书中不少,难怪大作家司各特说“我从极其幽默诙谐的《纽约外史》中获得了罕有的乐趣”。

值得注意的是,欧文的这种幽默讽刺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比如吃喝的问题,掠夺的问题,浮夸的问题,等等。“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自己那片小领地的绝对君主,如果愿意可以凌驾于法律和福音之上。”现今社会不也有着同样的腐败现象?“他们通常在丰盛的宴会上处理事务,所以履行职责时自然是仁慈宽容的。”看来,大吃大喝真是个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他们的职责是充当市政长官的苦力、役使或随从,就像如今那些议员助理对于他们的主子一样”,“只要他们一点头,就能招来一群猎犬般的执法员和法警,这些人都是无赖,比他们追捕的罪犯还多十倍”,阿谀奉承,极力拍马屁的现象在今天的社会中不也同样存在?那些殖民者们不学无术,荒谬绝伦,唯利是图,人类发展到今天我们不是仍然能看到此类人的影子吗?当然,欧文的幽默讽刺中自然带有文学夸张。他不是为讽刺而讽刺,讽刺自然是为了让人克服和改进不足。在有的地方欧文的描述十分深刻,引人思考。比如他对人类的战争、掠夺提出的问题即如此。最初人与人的打斗只是通过体力,赤手空拳。后来用石头和棍棒,“战斗显得血腥残暴起来”。再后来人类发明了上千种武器来防卫和攻击,诸如钢盔、胸甲、圆盾、剑、飞镖和标枪,再后来是火箭和大炮。而今天人类的武器已竞争到什么程度,众所周知,不言而喻。我在想,人类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什么总存在征服、掠夺的现象呢?请看欧文的如下文字,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番:“无知的野兽满足于上天给予它们的自然力量。愤怒的公牛用角撞击,正如它的先辈们那样。狮子、豹子和老虎只用爪和牙来发泄狂怒。甚至狡猾的蛇也像上古时代的祖先一样射出相同毒液,使用相同把戏。只有被赐予发明头脑的人才有着一个又一个发现,不断扩大、增加其破坏力,将神自身的强大武器据为己有,借助创造的东西杀害卑微的同胞!”

作为一名文学家,欧文在讲述纽约的历史故事时语言十分形象生动,不少地方栩栩如生,颇富文采。可以说这是他文字的一大特色,它不仅体现在《见闻札记》和笔者翻译、国内首次出版的《欧美见闻录》等作品中,在本书中同样能够读到。这是欧文的风格使然,阅读中我们应注意更多地品味其语言的韵味和魅力。例如在谈到自己随意散漫的写作方式时他说:“坦率地说,我发现始终不可能抵制那些令人愉快的插曲的诱惑,它们就像开满鲜花的埂堤和芳香的凉亭,点缀在历史学家尘土飞扬的路上,吸引他转向一边,让他消除旅途的疲劳。不过我相信读者将发现我总会再次拄起拐杖,用得以恢复的精神努力踏上使人疲倦的旅行,因而读者和我本人都从这样的消遣放松中获益。”在谈到本书的情况时他写道:“我仔细筛选出假设的糠壳,抛弃寓言的稗子,它们太容易出现并将真理与健康知识的种子阻止。假如我急于吸引那些肤浅的大众——他们像燕子一样掠过文学的表层——或者急于把所写的东西推荐给饮食过量的文学美食家品尝,我就会写得朦胧晦涩。”类似的描写随处可见,显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不过坦率地说并非整本书都充满了魅力,作品的描述有时还让人觉得有点冗长乏味,作者对此也承认。但无论是欧文的文学创作,还是美国的文学发展,这本《纽约外史》是一部绕不过去的作品,可见它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可以说凡是喜欢美国文学和历史的人,都有必要阅读本书。而这也是笔者克服困难,首次把它翻译成中文介绍给国内读者的原因。能够在翻译上填补一点空白,让读者更深入全面地走进欧文,作为译者自然是非常欣慰的。

阅读本书,我们又看到了表现欧文特性或我称之为“欧文元素”的东西。欧文是一位很喜欢探险、探索的人,我们发现这种个性在他小时候就形成了。他还是个幼小的学生时就偶然读到有关探险的作品,并在父亲的后院有了英勇的冒险。《鲁滨逊漂流记》和《水手辛巴达》使他一心想去当水手。他渴望旅行,年少的他初次见到哈得孙河的种种美景时,狂喜不已。欧文后来游历世界并写下众多充满探险精神的游记精品,不能不说那是因为在他幼小的心中,早已埋下了将会大量萌发的种子。欧文又是一位富于同情的人,这样的同情我在翻译《见闻札记》和《欧美见闻录》时注意到了,而本书也多处反映出他对印第安人所怀有的深切同情。一个个故事和传说,表现出他们如何受到白人不公正的待遇与欺骗,被一步步赶出故土。白人获得了利益,不断发展起来,然而当年那些印第安人呢?作者的怜悯深深地包含在字里行间。我们看到欧文还是一个历史知识非常丰富的人,尤其是他在年仅二十多岁时就写下这部涉及众多历史问题的书,不能不令人惊叹。正是由于他具备了这方面的才能,后来他才写下《华盛顿传》和《征服格拉纳达》等不少历史性的杰作。我们阅读、研究欧文,应该充分认识到他所具有的上述种种特性与元素。

本书最后一章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告诫,对于如何看待三位统治者,从他们的故事中吸取教训,以及如何看待本书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他的看法。

在笔者翻译的众多作品中,本书是又一个挑战。我喜欢挑战。我只能说自己尽力传达了作者的基本思想与风格,或许让读者基本上了解、认识了欧文其人。正如某位资深编辑说,翻译欧文的作品不容易,但这样的硬骨头又需要有人去啃,而我大概就是愿意啃这个硬骨头的人之一吧。之所以愿意做这项艰巨的翻译工作,如上所述是因为其中包含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此书笔者于2012年翻译完毕,此次重新阅读、修订,我仍然能感受到作品所包含的魅力和韵味。我在想,像这样一个富有特色与个性的故事,如果改编成电视、电影,一定多么滑稽可笑,富有情趣!

这里就翻译情况作点说明。翻译上仍然采取笔者坚持的直译、意译有机地相结合的原则,尽量让人读到和感受到欧文的语言表述方式——这是文学作品的关键之一,笔者认为失去这点就失去了作品的灵魂和魅力。过分的“化”会让原作特有的风格和韵味荡然无存。只是,直译和意译——亦即异化与归化——的度要尽量把握好,而这也是检验译者功力的重要方面,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死译硬译的毛病。另外,对于个别地方的人名和地名,根据需要附上原文,便于读者参考,因为有些地方不看原文难以理解。尽管笔者做出了努力,但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诚恳希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本书根据“The Project Gutenberg EBook of Knickerbocker’s History of New York”翻译。

2012年8月初稿
2014年11月修订于天府雄州·四川简阳 IowS8dk6VX8/bvvR9gTDKO7ORIvHpFwPYfnjFvi/1T76CzTW6CnLMbnvm1Yp3H/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