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永远住不够的成都

说成都是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去过成都的人肯定不会反对我这样的说法。但我总觉得这么评价成都依然不过瘾,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于是就把自己对成都的感觉和眷恋当作本文的题目,不知道恰当否?

成都几乎具备所有宜居城市的优点:气候温和适宜居住,自然资源居全国第一,文化底蕴深厚,饮食文化名扬天下,娱乐休闲丰富多彩,四川妹子柔情似水……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上,北面和西面都是海拔4000米左右的大山。从南面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被高高的秦岭挡在四川上空,故乡太远无法回去,于是就变成温柔的软雨和皑皑白雪,分别落在了大雪山和成都平原上。丰富的降水和潮湿的气候,再加上团团不肯离开的云雾,构成了成都独有的温热盆地气候。成都常年平均温度在15摄氏度左右,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成都的太阳是温和的,一如成都人的性格,不温不火。成都平原几乎没有大风,也没有大旱和大涝,更没有沿海城市的海洋飓风。这样的气候适宜动植物生长,于是造就了富庶的天府之国。成都人好像从来就没有为衣食住行烦恼过,丰衣足食的生活状态和温和的气候,让成都人血液里就流淌着贵族气息。但成都人的生活是平民的,甚至是平庸的。

成都周围聚集了除沙漠戈壁之外的所有地理地貌。雪山高原,草地丘陵、平原大川等不同的地理风貌都汇聚在距离成都市200公里的范围内,这样的地貌突变造就了成都周边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单单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就多达5处。神秘的九寨,天然的黄龙,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都江堰和乐山大佛等人类文明的巧夺天工之作,西岭雪山和四姑娘山上保存了上千年的积雪,还有龙泉驿的桃花节,新津古渡的梨花节。真是数不尽的人文瑰宝,看不完的自然珍奇。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拥有全国最多、最丰富、最迷人的自然资源,这是只有成都才能拥有的荣耀和评价!

优越的物质自然条件自然会孕育深厚的文化历史。成都平原很早就有了人类文明的遗迹,最近三星堆考古的重大发现把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又推进了上千年。成都平原秀丽的山川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骚客,李白、杜甫、苏东坡把一生中最精彩的诗篇留在了四川。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汉王朝的缔造者刘邦,就是从成都平原养精蓄锐,走向中原,建构了辽阔的中国版图。他的子孙刘备虽然壮心未果,但终成三国鼎足之势,雄踞一方,如果不是诸葛亮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使得蜀国元气丧尽,三国的历史肯定不是陈寿《三国志》里记述的样子。近代抗战期间,又是富庶的成都平原和勤劳的四川人民养育和保存了中国仅有一点民族力量。

川菜为全国四大菜系之首。风靡并长期占领中国人的餐桌已经不足为奇,但你只有到了成都,才能真正领会到川菜的灵魂,四川饮食文化的丰富。老川菜馆盛菜的碟子和小碗有点像上海人的饮食器具,小巧玲珑,但目的却截然不同:上海人用小碟子、小碗是为了吃得少;成都人用小碗、小碟子则是为了多吃几样美味。两个人吃饭,你可以叫十几个菜,绝对不重样,花钱不多,吃得很好,还剩不下菜。很多收入低的人则喜欢成群结队地去吃土灶火锅,据说那个锅和锅里的汤是经年不换的,心里觉得不大卫生,但依然吃得满嘴冒辣油。消夜呢则是一碗炖蹄花,或者干脆来一碗火红色的辣椒拌面,吃得你龇牙咧嘴的,但很过瘾。如果时间充足,你就干脆到夜市上去,拿一个小盘子,沿着漫长的食品一条街,走一路吃一路,这家一筷子那家一小口。不知不觉地吃饱了,一看这条街还没有走一半,没有办法,肚量有限,只有明天再来。四川是中国最大的白酒基地,但四川人并不酗酒,四川也是全国最大的生猪产地,于是猪肉就成了川菜的主料。从红油耳丝到水煮蹄花,从回锅肉到东坡肘子等川菜代表,无一不是用川猪制作。每年春季的全国糖酒订货会在成都举行,搞得成都宾馆人满为患,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家云集成都,一边品尝川菜美味,一边偷闲去参加梨花节和桃花节,流连忘返,乐不思蜀。我曾经研究过川菜为什么这么流行,最后我的结论是川菜的材料普通而随处可得,而且做法简单,口味老少皆宜,南北适应,自然博得全国人民的喜爱了。

成都的休闲活动作为全国的典范是没有争议的。成都人的休闲活动有几个特色:茶馆文化、麻将文化、报纸文化、汽车文化、饮食文化、平民文化。

我几次到成都都是飞过去的,避开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每次飞机到达成都上空的时候,被云雾锁住的成都平原仿佛还在睡梦中,生怕飞机的轰鸣声惊扰了她的美梦。成都的空气里就充满慵懒的味道,成都人的生活节奏是极其温和缓慢的。虽然成都的私家车保有量仅次于北京,是全国第二。但成都人好像没有那么多可以着急的事情。成都虽然没有北京那么多那么宽的街道,但通常也不怎么堵车,成都人买车就是为了方便出行,很少有炫耀的意思。基本上都是QQ、奥拓之类的小型车。成都人每天只有不到8个小时在家,其余时间都在街上、车里、茶馆、麻将桌上、饭馆或者郊外某个角落。成都人也好像总是有花不完的钱,但他们很少招待客人,喜欢自娱自乐。

成都的茶馆业极其发达。只要有宾馆有水的地方,河边肯定摆满了桌子,也肯定坐满了人,或品茶看报,或摆龙门阵,或边吃边喝,但看到最多的基本上是在打麻将。

麻将文化是成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茶馆的桌子反面统统都是麻将桌,而麻将场馆则远远多于茶馆,茶桌、麻将桌甚至可以摆到梨花节的梨树底下,在郊区的杂货店门口也经常摆满了简易的麻将桌。不管什么人,认识不认识的、三教九流、男女老幼一律可以上场,有客人来买包香烟,女主人离开,立马会有一个还不够上学年龄的孩子顶上来,和大人一样手臂飞舞,一看就是“麻坛老手”。成都孩子的启蒙教育就是玩麻将,估计孩子上学后麻将里的字基本不用老师教,不会说话的时候就看会了。成都麻将没有东、南、西、北、中、发、白等花牌,清一色条子、筒子、子,而且还必须缺一门,计算规则也很简单,这样打起牌来就很快,几乎可以知道对方和什么牌。成都麻将的抓牌打牌是我见过最快的,好像在抢,根本容不得你仔细琢磨,实际上成都麻将根本不需要仔细琢磨,一如简单的成都人和成都生活,成都人大概就数打麻将的节奏最快了。谁家有人过世,就会突然冒出许多陌生的孝子来,他们来了也戴一块孝布,一声不吭往主家手里一塞就找空桌子坐下来打麻将。成都人死都不忘记庇护他们的子孙,为他们创造一个打麻将的环境。麻将真是比他们生命更重要。

成都的麻将也好,茶馆也好,报纸也好,汽车也好,饮食也好,之所以能称得上是文化,就是因为全面参与,普及率几乎达100%,这就是所谓的平民文化。所谓平民,平者,大家一律平等;民者,全民都可以参与。单是听我叙述,你也许会感叹,这不是世外桃源吗?不,这是人间天堂。你来了成都,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也很容易融入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庸得不能再平庸的生活中来。平淡、自然、从容、怡然自得,人人平等全民参与,麻将桌上无父子、无夫妻、无上下级正是这种平民文化的精彩写照。在成都你经常可以看到每当周末假日,一家人开车到郊外,在金黄色的油菜花田边上一定会有一些农家小院,把车在路边上停下来,呼吸着清新花香、扑鼻的湿润空气,开始你的一天假日,多么放松多么惬意哦,这样的感觉其他城市能有吗?如果你喜欢凑热闹那也没有问题,你可以到水边,成都平原河流众多,可以为你提供很多这样的休闲场地。通常河边会聚集几十甚至上百张多用途的桌子,各种小吃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花钱不多,一家人吃饭喝茶打麻将一天下来100多块,如果你还觉得不过瘾,可以凑到中央的戏台子上去听川剧,也可以看川妹子的精彩时装秀,或者庄严举牌竞拍名人字画,但通常每幅只有10元人民币。

最后得说说四川人。四川是个能文能武的地方,川西人尚文,川东人好武。文有苏东坡、杜甫、李白、茅盾、郭沫若、魏明伦,武有朱德、陈毅、刘伯承、聂荣臻,文武皆备的则是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四川人的骄傲。四川人和川菜一样遍布全国的每个角落。四川人待在四川特别是成都,还都是耗子;一旦出了川就变成了叱咤风云的龙。你看刘永好、刘晓庆,长虹电子、五粮液,这些曾经是中国第一的人和物不都是来自四川吗?但作为平民的川人,我还是有我自己的看法。四川的男人留在四川,特别是成都平原的,很多成了川耗子,胸无大志,游手好闲,懒懒散散,也不能怪他们,谁让人家生在天府之国呢?可你从气候恶劣的西部地区到飞速发展的东部沿海,哪里离得开吃苦耐劳的四川平民?虽然四川的男人也很出色,但和四川的女人一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成都平原的农村很多家庭是女人带孩子在地里干活,男人则在家打麻将摆龙门阵,尽管如此,还得忍受男人的呵斥,甚至是抛弃。

说到四川女人得另起一行,才能表达我对四川女人的崇敬。四川女人几乎具备所有女人应该有的全部优点:温柔、善良、贤惠、勤劳、漂亮、大方,特别是她们无怨无悔的牺牲精神和达观的人生态度,照亮了阴暗潮湿缺少阳光的成都平原。是她们托起了美丽的四川、迷人的成都,是她们的勤劳造就了几千年的天府之国,是她们的哀婉凄美谱写出了一个又一个爱情故事,故事里的她们大部分是悲剧的主角,但她们的人格力量常常让那些堂堂七尺男儿自惭形秽。母性十足的四川女人保留了我们民族女性最精华的部分。男人中间流传一句话说“不到四川不知道自己结婚太早”,我理解不单单是因为男人们看到皮肤细腻白皙的四川姑娘怦然心动,而嫌弃自己的糟糠之妻。实际上是四川女性那伟大的人格力量征服了他们!毕竟可以结婚的对象不仅仅是需要漂亮的外表。

写到成都,应该是文字最多的了,而且极尽奢华词汇,但仍然无法彻底表达我对成都的偏爱和眷恋。不能全部写出来了,我要留一些给自己,让余下的最精华的部分在我心底慢慢发酵,也许哪天还可再来一篇《写不尽的成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但肯定是要写的!

2006年5月21日 94OhEA8KJMl4uQv2ow9CU7iD5YOxCNmEpMEYgbZFjSyz665oLKQ1snvfdPBJKpr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