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谋,是引导行为的有效思维方式。
六兄弟中,潘石屹是最具有潜力的商人,在经历万通大大小小商业实战之后,他逐步领悟到房产销售的真谛。对于冯仑来说,自己可以放心地把一部分业务交给潘石屹来打理,也减轻了自己的负担,这就为自己赢得了思考自身和万通未来道路的时间和机会。
1993年时,拥有巨额财富的冯仑,腿上发现了一个肿块,在医院检查后确诊为癌症,如果无法抑制癌细胞,还要截肢。当时的冯仑,已在心里默默地拟定了遗嘱,整日郁郁寡欢。医生建议通过手术的方法来减缓病情,但冯仑一拖再拖,因为他当时身上有炎症,所以也不能立即做手术,这也让他在纷杂的时间中暂时平静了心态,明白了急事缓办的道理。
几天之后,冯仑对自己的“心理指导”有了最终的结果——他打算在轮椅上度过自己的余生,并拟定了新的人生目标,那就是做商业中的“罗斯福”,以舍弃下半身来成就下半生。戏剧的是,几天后,医院打来了致歉电话,说之前的诊断是误诊,也就是说,冯仑根本没有得癌症。一瞬间,冯仑从地狱回到了天堂,就像是本来不能走路,现在又重获双腿一般。冯仑曾回忆说:这种心情,在海南也未曾体验过。
经过这次“乌龙事件”之后,冯仑在其中悟出了一种企业哲学——假设今天就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应该在今天做什么?很长一段时间,冯仑经常会向外界同行宣讲这样的哲学。
一次,冯仑在会议结束后,询问潘石屹这个问题,但其含糊其词没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说:“现在还没到那一天,等到了那天再说。”冯仑出身仕途,善于总结归纳,而自称乡下出身的潘石屹,则执着于更有效率地解决当下问题。也就是他这样的回答,让冯仑渐渐地了解到潘石屹的处事方式,也了解了他的确是个不怎么爱说“实话”的人。
冯仑作为老大哥,是用心良苦的。1992年万通从海南起步,并逐步“上岸”,进入内陆大规模的城市时,他已经开始揣摩潘石屹的用心之处,那时的潘石屹一直都在苦心钻研如何把房子卖到更高的价格,并获得更高的成交量。而冯仑,则开始给兄弟们打“强心针”,万通的产业经得起失败,但“万通人”更要经得起成功。
时间久了,由于业务分散全国,兄弟6人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朝夕相处,最后因现实的原因更形成了两派,虽然没“离婚”,却“分居”了!
潘石屹、易小迪、王启富成了激进派,冯仑、王功权、刘军趋近于保守派。冯仑一个人在办公室苦心思考,在笔记本上画来画去,很多人都好奇他到底在做什么,原来他在笔记本上画出了金字塔,塔尖上是“董事长冯仑、总裁王功权”,中间是刘军,下面是激进派三人组。
图画中的结构很明显,冯仑和王功权在地位上对其他人呈压倒性,在给公司员工意见上也多了一些强制性。然后在底部还有个潘石屹,当时的潘石屹是北京万通的唯一负责人,也是北京万通的总经理,同时北京万通系万通企业最成功的子公司,资源最多,效益最好,更重要的是,它是整个万通帝国的“国库”。
自从暗中分了派别之后,王启富需要钱时就开始绕过冯仑,直接去和潘石屹谈,而潘石屹也没有把这些事情反馈给冯仑,于是,冯仑认准了问题的焦点——潘石屹。
潘石屹对冯仑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勇将,有“历史人物”都很难形容出的巨大作用。从万通成立以来,唯一本本份份赚钱的就潘石屹一人,冯仑“多领域开发”以求稳妥的战略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输给了潘石屹,而唯一赚钱的,就是一直坚持着在房地产领域精耕细作的北京万通,它无疑是最成功的。
万通新世界广场,创了当时北京房地产界的几个第一:建设速度第一、销售速度最快、售价最高;万通新世界广场,对“北京战略”发展趋势来说,作出了巨大贡献,首先是奠定了北京公司日后的发展方向,并在北京站稳脚跟且积累了丰厚的经济基础。冯仑明白,兄弟6人中,最晚进入公司的潘石屹,就是在做北京万通项目时加入公司的。换句话说,潘石屹更接近于北京万通奠基人的位置,而拥有48亿元的资产规模,也让万通集团到达了一个新高点。
所以,冯仑开始放纵潘石屹,任其发展,毕竟,自己不完善的想法,何苦让兄弟跟着一同负担?这反倒会成为累赘。
其实,冯仑想要多领域发展以求稳妥的策略,也不无道理。这么多年,冯仑记在“小本本”上的信息太多,对于6人最终以“分家”收场的结尾,更是早有预测,他更是想过自己一个人承担万通的可能性。
1993年冯仑任万通实业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兼美国万通公司董事长。1994年,冯仑让王功权在美国通过美国万通对亚信投资,这次投资对万通来说是一次冒险之举,也是对冯仑功与名的考验。
首次接触网络通信产业,不仅经验缺乏,更多的是通信产业的潜在风险很大。不过,风险伴随收益,这次投资,有着80%的巨大经济收益。
投资亚信之后,王功权遇到的最大难题,便是万通董事会成员对风险投资概念股的不理解。这样的问题将会对王功权在美国的工作造成诸多阻碍,也会对美国万通日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为了使万通董事会对风险投资建立信心,王功权略施苦肉计,开始考虑套现的问题。在当时亚信效益很好,而且在行业内属于发展较快的企业,亚信也多次表示出回购股份的想法。在投资的8个月后,双方达成一致,亚信用自己赚到的50万美元实现股份回购。
王功权成功投资亚信,让美国万通在硅谷享有极高的声誉,也使万通顺利的走上了风投之路。
1995年时,万通的触角已经四处蔓延——房地产、通信、服装、商业、信息咨询、银行、保险、证券……子公司已经覆盖了全国各大中小城市。
当时潘石屹在北京主掌北京万通的大权,易小迪在广西独撑着广西万通,就连“背锅”的王功权都在美国有了自己的“美国万通”,虽说所有万通都属于万通企业,要是真的分开了,就是在兄弟手上拿钱,而且自己连个“窝”都没有,董事长也就真的成虚名了。思来想去,冯仑决定继续扛着万通的大旗,驰骋在地产界之中。
就在这段时期——看似企业飞速发展但实际上却困苦良多的时候,冯仑总结出了“大象哲学”。“大象哲学”是冯仑对“三观”的独特见解。他介绍:“大象是哺乳类动物当中活得最长的,能活六七十年,最重要的是它不争,而狮子四天一顿要吃掉几十斤鲜肉,活下来以伤害别人为基础;另外,大象后发制人,平时不惹事,有事不怕事,你要惹到它了,狮子它都敢打,而且狮子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我认为在中国做事情,不要去做狮子、不要去做豺狗、不要去做狼,而要做大象,第一不争,第二后发制人。”
冯仑的大谋,主要体现在他非凡的“鼓动”能力上,这也许才是一个王者真正需要具备的能力。沉着冷静的思考加上“大象哲学”,让冯仑在兄弟间的矛盾中挣扎着,且从未被击垮。多年来,冯仑没有因创业而喊过苦,也没因业务繁琐喊过累,可有一件事让他始终担忧——兄弟之间的关系能否长久和睦?
此时,六兄弟都围绕着潘石屹在做文章,而冯仑也想通过潘石屹这个根源做些工作,来稳固兄弟关系。冯仑眼中的潘石屹是个敢作敢为、注重专业的人,而且逻辑清晰、思维缜密,在6人中是独一无二的。对看准的事情,想做就做,不顾后患,勇往直前,不管谁反对或拒绝,他都要一干到底。
潘石屹平时总是乐呵呵的样子,兄弟们对他也没有过多的好与坏的评价;如此看来,冯仑更觉得潘石屹比自己要懂得“大象哲学”的道理。
潘石屹身上拥有很多与生俱来的能力,对未知领域的拓展能力、超乎常人的执行能力、对市场的穿透力和洞察力都是众人有目共睹的。因此,冯仑将其视为兄弟六人中的“混合”动力。
此时冯仑在想:要不要借此机会,以潘石屹为核心,让六兄弟重新打造一个新的体系?
冯仑对万通新世界广场的大力支持,也让潘石屹更加有底气,他随后的动作也更加大胆,以每平米几千美元的销售价格,造就了业界的一段石破天惊般的历史。然而,冯仑对外界从来没有表示过对潘石屹此次大举动是否支持,倒是外界对潘石屹力排众议的大胆举措给了颇高评价,也使得潘石屹逐渐迈向了当时的顶峰。
冯仑也知道,潘石屹做得好,整个万通就好,潘石屹有钱给大家,大家各自经营的资本就充足,但这终究是“个性循环”。此后,万通通过对华远等项目的收购和种种大手笔运作,更奠定了潘石屹在外界人士心中的地位,殊不知,真正的幕后支持者是冯仑。
潘石屹在接下来汇报工作时,都说没有任何困难,其实他所要面对的困难很多,但有“大哥”的支持,自然也就风雨无阻了。可惜的是,冯仑和潘石屹还是因投资的问题走向了“风口浪尖”,冯仑也决定“以商人方式退出”,并开始寻找合理的分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