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童年

新加坡自1819年开埠以来,与柔佛海峡对面的马来亚两地向来是由英国当作一个地区统治的。而李光耀早期就生活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新马地区,其间经历了战争的惊变、日本人的暴酷统治、二战后共产党人反对英国人殖民者回归而引发的暴动、马来西亚地区的种族暴乱等,最终成长为一个政治领袖,引领了新加坡的独立。

而自1965年8月9日起,新加坡已不再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更不再是英国的殖民地,它将永远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在李光耀等人的领导下,脚步蹒跚地走上了独立自强之路。

英国绅士般的祖父

1923年9月16日,李光耀生于新加坡一座两层高的大浮脚楼里。这座浮脚楼属于李光耀的外祖父。

那一年,李光耀的母亲蔡认娘16岁,他的父亲李进坤20岁,都是纯正血统的华人后代。李光耀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在一年前给他们撮合了这桩婚事,两家人门当户对,可谓天作之合。

李光耀的家族历史可以从他客家人的曾祖父李沐文开始算起。

客家人发源于中原、华北和华中平原的汉族,大约在700年到1000年前迁往福建、广东和华南其他省份。李光耀的祖先由于南迁的时间比较晚,只能去土地比较贫瘠、当地人尚未开发的山丘地带生活。

李光耀的曾祖父诞生在广东省大埔县唐溪村,长大后,和当地很多年青人一样,搭乘帆船下南洋到新加坡一带讨生活,后来和这里的华人女子结婚生子。

到了1882年,他的曾祖父已经在南洋捞了一大桶金,叶落归根是中国人的固有观念。他决定回中国祖先世代生息的村子,给自己盖一座大宅院,从此在家乡做一个乡绅,了此余生。但曾祖母却不愿意去那个对她来说完全陌生的地方,带着孩子到他们的外公家躲起来。

李光耀的曾祖父只好自己回中国。后来他果然在家乡盖了一座大宅院,还捐了个小官。他怀念自己留在新加坡的妻与子,叫人给他画了一幅身着官服的肖像,寄到新加坡来。同时寄来的,还有一幅大宅院的画,画上是一幢传统的中国式建筑,屋顶是灰色瓦片,高庭广院、壮丽美观。

李光耀曾祖父也可算得上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怀揣梦想下南洋的中国人里的佼佼者。

李光耀的祖父李云龙1871年诞生于新加坡,稍长一点在当地的莱佛士书院念书,这相当于今天的初中。离开学校后,干过配药师,过了几年,改行到一艘轮船上担任事务长。这艘轮船来往于新加坡和当时的荷属东印度之间,属于协荣茂船务公司,它的老板,是华裔的百万富翁、当时人称“爪哇糖王”的黄仲涵。

在航海生涯中,1899年李光耀的祖父李云龙在中爪哇三宝垄同祖母邱念娘结婚,于1903年诞生下了李光耀的父亲。当时,那里属于荷属东印度。但是由于祖父来自英属的新加坡,李光耀的父亲便成为英籍的居民。李光耀的父亲出生不久,祖父便把他们母子带回新加坡,从此就没有离开这里。由于勤奋果断,公司老板黄仲涵异常信赖他的祖父,让他全权处理公司在新加坡的业务。

新加坡土生华人家庭的人物照

在李光耀的心里,对他的祖父仰慕远远超过对他的父亲。

青年时代的李光耀总是想:祖父是凭借自己的奋斗而获得了巨大财富和成功;他的父亲只不过是个坐享其成的“富二代”而已,没什么值得炫耀的。祖父很疼爱孩提时代的李光耀,也很纵容他。而李光耀的父亲则对他管教很严。

这大概也是李光耀和父亲有些疏远的原因。

上世纪30年代席卷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对东南亚一带的贸易打击尤甚,不但使英国人的生意受损,也使李光耀祖父蒙受了巨大经济打击,从此家道中落。

因为曾在轮船上当事务长,同船长、大副等这些英国白人长期共事,李光耀的祖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养成了西化的生活习惯方式。

祖父经常把他航海的经历讲给李光耀听。在海上航行的时候,不管热带多么湿热,船长和其他高级船员以及担任事务长的祖父,在吃晚餐的时候,都必须穿上衣纽紧扣的白色棉质斜纹外套,面前的餐桌上整整齐齐地摆着盘碟、刀叉和餐巾。

这些英籍高级船员给他的祖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讲求秩序、实力和效率。在这种环境下熏陶出来的祖父,也同样把这个印象以及对英式文明的仰慕传递给了幼年的李光耀。

他的祖父对英国人印象之好,简直到了“英国人什么都好、什么都是最优秀”的地步。在给初生的李光耀起名字的时候,家人请了一个通达汉语的朋友来帮忙,他建议取名“光耀”,光宗耀祖之意,但是,祖父特意多加了一个英文名Harry(哈里),这才满意。于是,李光耀的全名变成Harry Lee Kuan Yew(哈里·李·光耀)。

祖父希望他的孙子们将来也具备英国人的特质。于是,李光耀的弟弟李金耀和李天耀也分别取了基督教的教名,前者叫Dennis(丹尼斯),后者叫Freddy(弗雷迪)。而在那个时代,非基督徒的华人一般是不会取什么教名的。直到李光耀上学读书,总觉得自己的名字有点怪怪的,中洋掺半,不伦不类。多年后,他还是把自己的名字简化为“李光耀”。

在一张保留下来的装在银色相框里的照片上,他的祖父仪态端正,穿着完全像一个英国绅士——老式领带、硬领,穿条纹长裤,鞋子上附有鞋罩。

在生活上,祖父也是个讲究吃喝的人。同他一起用餐简直是一种享受。祖母善于烹调,烧得一手好菜。她把牛扒炸成褐色,仍保持鲜美多汁,再调以刚磨碎的豆蔻,伴着炸成金黄色但不油腻的薯条一起吃,这是典型的西式吃法。

祖父给李光耀的印象是:既是一个奋斗成功的人,又是一个懂得享受人生的人。

虽然祖父在经济大萧条中失几乎去了全部的财富,生活和衣着上不能像以往那样保持时髦的作风,但还保留了一些过去留下来的财物:一些美观坚固的家具,是从英国进口的;还有一些精美橱柜,可供摆放艺术品;一些小橱和衣橱,橱门还刻上代表他姓名的英文字母LYL。这些物件,李光耀甚至保留下来传到了他的孩子。

李光耀的外祖父蔡金鼎正好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是那一代南洋的华人里另一类靠个人奋斗成功的典型。他没有受过正规英文教育,也没同新加坡的英藉船长或华人糖王之类的人物打过交道。他出身低微,诞生在一个来自马六甲的福建人家庭里。经过一番刻苦奋斗,省吃俭用,把钱储蓄起来之后,他看准时机投资树胶和房地产而得以致富。

当李光耀的祖父因为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而备受打击的时候,他的外祖父却颇具生意头脑,虽然也蒙受了些损失,但不像他的祖父那样一败涂地。

李光耀的母亲在1922年15岁结婚时,两家的财力还算不错,她甚至有个小丫环陪嫁,作为嫁妆的一部分。这个丫环的工作,包括服侍女主人洗澡洗脚,同时给女主人穿鞋脱鞋。

但等到李光耀四五岁,开始懂事的时候,所有这些有钱人的象征,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李光耀的童年旧照替他保留了那时的美好回忆——他穿着从英国进口的过度讲究的西式童装,或坐在价钱不菲的童车里。

由于祖父家的败落,李光耀和他的父母住在外祖父家里,小时候的李光耀有一段时间不肯用功读书,让他的父母很担忧,于是,母亲交给他一个舅父一项任务——每天监督李光耀准备隔天的功课。这真是一个热闹、不乏天伦之乐的大家庭。

大家和和睦睦地住在一起。虽然有时也免不了会发生一些小摩擦,也不外乎是由孙儿们的顽皮和吵架引起的。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李光耀同三个弟弟、一个妹妹和七个表弟妹一起长大。

童年的乐趣

小的时候,由于弟妹们的年纪比李光耀小,李光耀便常去找邻近村庄的华人渔民和马来人的小孩一起玩游戏。

这个村子就在外祖父家不远的一条小巷,是二三十间用树叶和锌板做屋顶的木屋。平日,村里的渔民在近海捕鱼,捕了一天后,渔民们把渔网挂在李光耀家后面的空地上晒干,然后,用一种树汁把渔网染成深色。

李光耀整天忙着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玩捉蜘蛛,也捉褐色的身体光滑的“叩头虫”,把它放在火柴盒上按它的背时,它便会磕头似地敲响火柴盒,发出“突突”的声音。小伙伴们比赛看谁的“叩头虫”发出的“突突”声最大。

儿时的李光耀

有时李光耀和小伙伴们斗“打架鱼”。他们用一种筑路工人用来搬运泥土的柳条编制的畚箕,在路两旁的浅沟里抓这种鱼。抓到后,他们先把两条鱼各装进一个玻璃瓶,并排放在一起。两条鱼一看到对方,搏斗的本能就被激发,拍打着鳍,拼命游动,摆出准备战斗的姿态。这种“打架鱼”一被激怒就把鳍张开,展现出闪亮的红、橙、蓝三色,很夺目。这时,把一条倒进另一条的玻璃瓶子里,两条鱼很快便斗得伤痕累累。

他们还玩斗风筝,在把风筝放上天之前,把掺了碎玻璃的浆糊小心地涂在风筝线上,用以在天上割断对方的风筝线。断线的风筝飘落地面时,谁捡到就是谁的。多年后李光耀还常常想起那斗风筝的一幕。

他们也比赛弹子。找一片沙地,挖三个排成一线的洞,轮流把弹子弹进每一个洞里。

回想起这些童年的小游戏,李光耀有时觉得它能培养一个人的战斗精神和争取胜利的意志。

后来李光耀每每回想自己的童年,感到自己不是软弱、被宠坏的一代。那个年代的他没有花哨的衣服和鞋子,到了李光耀的孙辈却样样有。李光耀那代人穿的是简单的树胶底帆布鞋,每双四五角钱,产自本地鞋厂。过年的时候,如果幸运的话,父母亲会到鞋店给他买一双用现在眼光看来质量很差的本地制造的皮鞋。鞋内底和后跟都是用硬纸板充数的,所以非常怕水。

那时的世界,在李光耀来眼里看来很简单。

李光耀的家境既不算穷、也不算富裕。他和弟妹们没有很多的玩具,更没有电视机。这时,读书便成了他的一大乐趣。他不但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智慧。李光耀通常买便宜的惊险小说来看,追读一些儿童类的奇遇故事。一到星期五他就盼望着从英国开来的邮船开进丹戎巴葛码头,邮船载来英国的杂志和画报。再年纪稍大一些,他便到莱佛士的图书馆去借书回来看。

有时候李光耀跟着家人到外祖父的树胶园的木屋去度假,在那里呆几天或一个星期。一家人乘坐牛车从樟宜路前往树胶园,牛车由两头牛拉着,负责赶车的是外祖母的园丁。牛车的木轮用铁圈箍着,在布满辙印的泥路上行走时,总是颠簸得很厉害。

虽然一日三餐吃得比较简单,但李光耀童年都可以吃得很饱,没挨过饿,食品也比较健康、绿色。

每年一次,他的母亲和阿姨们为了准备农历新年除夕和往后两个星期的节庆,会一连几天烘制糕饼,然后把一个个玻璃瓶装得满满的。那时本地生产的饼干,是仿制英国的产品,而正宗的英国饼干则只有英国老板和本地的富有人家才吃得起。

勇敢的母亲

儿时的生活也有烦恼。

李光耀记忆里,他的父亲去当地的会所赌钱,有时赌输了,就带着很坏的情绪回家。这时,他会要李光耀的母亲把首饰给他一些,典当换了钱,再回去碰碰运气。这时候,父母之间往往大吵一番。父亲显出很狂暴的样子,而母亲却坚定不移,绝不答应,无论如何都要保住父母亲给她当嫁妆的首饰。

李光耀的母亲15岁就早早嫁给了他的父亲。在李光耀的眼中,她性格坚强、精力充沛、足智多谋。在那个时代的女性,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做一位贤妻良母。李光耀常常想,如果他的母亲晚一代出生,而且受过中等以上的教育,她的才干使她很轻易地就能成为精明能干的工商界执行人员。

李光耀的母亲一生中主要的精力都用在抚养孩子上,让他们受良好的教育,成为在一个行业里有一技之长,能自食其力的人。为了孩子们的长远发展,她在很多事情上都会挺身而出,毅然地跟丈夫对抗。而由于李光耀是家中长子,在他稍大时,母亲便开始跟他商量家庭的一些重要决定。由于父亲很多方面的不称职,早在少年时代,李光耀便成为事实上的家长,比同龄人显得更稳重、成熟。

上学的时光

李光耀的外祖母对小孩的教育很关心。教育下一代知书达礼、出人头地,是当地老一代华人的亘古不移的老观念。

1929年,李光耀不满6岁,外祖母坚持要他跟附近其他渔民的孩子一起,到附近一所学校上学。

这是一所简陋至极的学校,从老师到学校都不很正规。学校设在一栋木屋里,教室只有一间,摆着用木头做的课桌和长凳。

学生的年龄从6岁到10岁不等,一个骨瘦如柴的中年中文老师教他们。大家每天照着一本简单的汉语课本一齐跟着老师念诵课文。老师带着浓重的福建口音,教学方式十分简单,就是让孩子们跟着他读诵、背记中文字词。对课文的意思老师也不多做解释,小孩子们根本不解其义。

李光耀不禁向自己的母亲诉说了上学的苦恼。听了李光耀的诉苦,于是外祖母又把李光耀送到离家几里外一家更大的中文学校,李光耀转学到这里,每天走路去上学。这所学校比上一家学校正规,是座两层楼的木结构建筑,大约有10间教室,水泥地面,学生每人一张书桌。每班35到40个学生,6到12岁不等。

但是汉语课依然令李光耀头痛。原因是,他在家跟父母讲的是英语,跟外祖父外祖母讲的是混杂中文词汇和语法的马来语,而跟附近的渔民子弟在一起玩的时候,又讲的是马来语掺点福建话。这样以来,学校里正规的纯中文教育对于少年时的李光耀来说反而显得十分陌生,主要原因是跟他的日常生活完全沾不上边,老师所讲的大部分内容,李光耀听了都摸不着头脑。

两三个月后,李光耀再次恳求长辈想转到英文学校。1930年的正月,他转学到了离家不远的另一家英文授课的学校。这是一所当地官方办的小学,到了这里,老师说话李光耀都听得懂,毫不费力。学校里的学生多数和李光耀一样也是华人,也有一些印度学生和马来学生。

小学的生活平淡无奇。到了学校开运动会时,学校的操场上挂满彩旗,放着栏架,用喇叭广播获胜者的名字,然后颁奖。在体育方面,李光耀却没得过什么奖。

当时最热门的体育项目是足球,李光耀光着脚和其他孩子一起在操场上踢球。他的马来族同学在他看来真是天生的足球员,踢起球来比华人同学要强得多,一般体育项目他们也占上风。

但华人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却比马来同学要优秀。李光耀从一年级读起,用六年时间读完本来要七年才读完的小学,临毕业时李光耀很用功的备考,成绩出来了,他考了全校第一名,被当地很有名的莱佛士书院录取。

外祖母去世

就在1934年,李光耀小学毕业的前一年,他的外祖母患上肺结核,病得很厉害。这件事标志着他童年生活的结束。

外祖父和外祖母住在李光耀的隔壁,外祖母常常咳个不停,晚上隔着板墙也听得到她的咳嗽声。她越来越瘦,头发也灰白了。西医诊断了以后,说她已时日无多。全家人开始商量还有什么办法,不得已,请来当地土著的马来巫医,挽救最后一点希望。当地人传说马来巫医有本事治疗病入膏盲的病人。

巫医来看了他的祖母后,告诉李光耀的舅父,必须做法事安抚鬼神。于是到了晚上,在家里的花园上演马来戏,还得供奉水果、鲜花和饭。戏中的演员在哀怨的马来笛声和奇特的鼓声伴奏下跳起祭舞。看了这场面,少年李光耀心头不由掠过一丝恐慌,有种不样的预感,下意识觉得外祖母可能很快就会离开人世。

同时,大伙儿带着水果、鲜花和椰浆饭等供品,来到不远处的海滩上,把供品放在一艘小船上面,推进大海祭祀神灵。过了半天,舅父跟大伙儿一起回来了。他说,小船送到海上漂流了不远就翻沉了下去。第二天晚上,外祖母去世了。

外祖母是维系大家庭的纽带,现在去世了。李光耀的父母亲这时也决定离开这个大家庭,他们向一户印度人家租了纳福路28号的房子。那是一座新的小浮脚楼,屋脚是砖砌的,包括了厨房、储藏室、车库。1935年底他们搬进去,住在了市区。

考入莱佛士书院

李光耀小学毕业后,考到了当地著名的莱佛士书院就读。从这里开始,李光耀受到较为纯正的英式学校教育。

莱佛士书院从当时起就是新加坡最好的英文学校,以他的创办者——英国人莱佛士的名字命名。莱佛士曾经说过:“我相信上帝,设立这所书院也许是教化数百万人,改善他们生活条件的方法。”

英国人托马斯·斯坦福·莱佛士爵士

莱佛士为书院提了三大宗旨:教育当地高层人民的子弟;为有需要的东印度公司雇员提供学习当地语言的途径;收集散落在各处的当地文献和传统的资料,以便了解当地的法律和习俗。

在政府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建设,莱佛士书院发展成为当地最杰出的学校,培养了一批杰出学生,书院的很多殖民地学生获得当时英国政府颁发的“女皇奖学金”,得以到英国本土如牛津、剑桥、伦敦、爱丁堡的大学和其他英国学府进一步深造,修读医学、法律和工程等专业。

1936年,13岁的李光耀和来自15所政府小学的大约150名优秀学生一起入读莱佛士书院。这些学生来自于马来亚的不同地区,包括华人、马来人、印度人。

这间学校模仿像英国本土的寄宿,把每个学生都分配到一座宿舍楼,李光耀也被分配到一座“宿舍”,但实际上学生们并不都在学校寄宿。尽管如此,校方鼓励大家建立英式的“宿舍”精神,开展团队协作。学校里开展的板球、足球、撤揽球、曲棍球和田径等运动,都是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比赛。

这所学校的课程大纲跟英国本土基本接轨,所采用的课本,尤其是英语、英国文学、英帝国史、数学和地理等等课程,由当时的英国教育部门改编自英国本土学校所用的课本,在英国殖民地的学校里通用。所有科目都以英语为教学语言。

多年以后,李光耀成了新加坡总理,遇见来自加勒比海或太平洋岛屿的英联邦领袖时,和他们一交流,发现万里之遥的他们读书时用的教材,居然是和李光耀同样的英国式课本。而且他们像李光耀一样,能娴熟地引用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大段华美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书院,李光耀不算太用功的学生,但数学的成绩却奇好,而且由于家庭的影响,他的英语语言基础很扎实,考试的时候不费多大力气也能考进前三名。

李光耀当年的级任老师是一位印度人,叫坎波斯。他曾在李光耀的成绩单上曾这样写道:

哈里·李·光耀决心出人头地,他可能在一生中身居高位。

——M.N.坎波斯”。

全新马第一名

这里的教室里没有空调,常常酷热无比。要命的是,李光耀和他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必须像英国本土学生那样,穿着外套打着领带。

李光耀被分在成绩最好的班级,级任老师一个年轻的牛津大学毕业生,长一头浓密的浅棕色头发,和蔼可亲。这位老师第一次到海外的英国殖民地,对待当地人随和亲近,不摆英国白人的架子。在这样一位班主任教导下,李光耀的英语水平大大进步。

由于成绩优秀李光耀得了两个奖学金,用奖学金买了一辆漂亮的变速自行车,风风光光地骑着它上学。

1940年3月初的考试放榜了,李光耀不但排名全校第一,也是全新加坡和马来亚第一名。

澳大利亚籍老师科茨在李光耀的最后一份成绩单上赞赏有加:

以他的级别来说,李见多识广,与众不同,脑筋非常灵活。他充满热忱,精力充沛,前途无量。

——C.H.科茨

总的来说,莱佛士书院的岁月是一段轻松的时光。李光耀对功课应付自如,还积极参加书院的童子军活动,打板球,偶尔也打网球、游泳,还参加过几场辩论赛。

李光耀调皮捣蛋的天性也会爆发出来,有时上课的时候心不在焉,给同学写字条,模仿一些老师说话的口音。印度籍科学老师讲课的时候,忍受不了沉闷的李光耀一边上课一边偷偷给他的老师画下一幅秃了一大片的后脑袋的肖像,他画得太投入了,老师站在旁边都没发现,被抓了个正着,自然免不了一番教训。

书院有一条校规规定,学生一学期迟到二次就要挨打三鞭。那时候的李光耀早上总是睡不醒,起床后总是急匆匆往学校赶。有一年,一个学期里李光耀第三次迟到,级任老师叫李光耀去见校长。校长麦克劳德一看是李光耀,他当然认得,因为李光耀得过多次奖学金,亲手给他发奖品也有很多次,知道李光耀是书院有名的好学生。

这位来自英国的校长大人虽然欣赏李光耀,知道他是个聪明的优等生,可是到了这阵儿,并没有训斥李光耀一番后放他回去,而是毫不客气,铁面无私,一点儿也不手下留情地执行校规。李光耀被命令趴在一张椅子上,校长大人隔着他的裤子狠狠地抽了三下。

李光耀一直记得被校长打屁股的事,很久以后他还说起这事,“西方教育家为什么极力反对体罚,我始终不明白。体罚并没使我和同学们受到什么伤害,实际上对我们也许是大有好处的。”

李光耀对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的中国传统倒是心领神会,他对老师充满了感念。

李光耀的父母有两个朋友分别当了律师和医生,自己开门执业,过着中产阶级的优裕生活,即便是上世纪30年代席卷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对于他们这种职业也几乎毫无影响,日子照样过得不错。父母以此为例,经常开导少年李光耀,要他学好一门专业技能,将来自己执业,做一个体面的上层人士。

受了父母的这种开导,李光耀一心准备将来要当个律师。

进入学院

1940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弥漫在欧洲。不久之后,法国被德军占领,德国人在那里建立了傀儡政府,但这一切对于新加坡来说,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事。

李光耀和柯玉芝在莱佛士学院读书时的合影

这时,李光耀的剑桥高级文凭考试成绩在新加坡和马来亚两地都排名第一,可以由莱佛士书院升入莱佛士学院。他还获得了当时最被看重的安德森奖学金,这个奖学金每三年颁发一次,给成绩最好的学生,1940年这一期归了李光耀。奖学金很丰厚,除了付学费、书籍费和膳宿费之外,还有剩余。

莱佛士学院是英国的殖民地政府于1928年在新加坡创建的,设有文科(英语、历史、地理、经济)和理科(物理、化学、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殖民地政府拨巨款为这个学院设计了一批漂亮的建筑物,学院的建筑样式仿照英国本土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

学院的讲师多是来自英国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由于莱佛士学院还算不上大学,这里的学生读完三年的课程后,没有学位,只能拿到三个等级的文凭。但这里的教学采用了牛津和剑桥的上课方式和导师制度,考试严格。总体来说,英国殖民地的学院即使与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水准相比也并不逊色。

李光耀不但努力学习英语,以便将来修学法律专业,他对数学和经济学也很感兴趣。他天真地想,学了这些课程,以后没准可以在商业和股票市场能大有一番作为。

学院每学年有三个学期,第一学期李光耀的数学考试成绩高居榜首,考到90多分。但英文和经济却排名第二。他落在一个名叫柯玉芝的女生后面,而且分数差了一截,李光耀不仅吃了一惊,对这个女生暗暗好奇。

1941年3月学年结束时,李光耀的成绩依然不错,理论数学排名第一。但是柯玉芝的英文和经济学成绩则排在第一。李光耀这时的目标是争取女皇奖学金,但现在他在学业上第一次碰到了一个强大的竞争者,这让他不开心。

进入学院的第一年,李光耀由于成绩最好,名闻全校。而他的高个头儿更引人注目,受到一些高年级马来学生的戏弄和欺负。但李光耀每次都毫不反抗。等到第二年,轮到李光耀也变成老生的时候,便有机会欺负新来的学生了,但他告诉大家自己绝不会这样做,而且劝他的同学也别这样做。

来自马来同学的压力

莱佛士学院每年入学的100名学生当中,有20名马来学生是来自内地各州。

学院里的马来学生抱团意识很强。李光耀后来总结出了原因,由于他们觉得自己的民族受到了威胁,怕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充满活力、刻苦耐劳的外来民族——华人和印度人所压倒。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华人同学因为个个优秀,比较独立,关系就比较松散。

李光耀从小就和马来人的孩子一起玩耍,他的马来语说得很流利。但是李光耀很快就发现,学院的马来人对于对待非马来人,尤其是华人的态度有些格格不入。

一个来自吉打州的马来同学告诉李光耀,“对我们马来人来说,你们华人精力太充沛,也太聪明了。吉打州华人太多了,我们受不了这样的压力。”

实际上,这代表了马来人的一种普遍看法,新来的移民比他们聪明得多,竞争能力强得多,决心也大得多,他们怕以后殖民地的高等职位都被这些移民给抢走了。

英国殖民地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精英培养制度,以千分之一的比例,在当地招收和培育了一批最优秀的受英式教育的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基本都能进入殖民地的上流阶层。

英式教育鼓励学生通过谈吐、作风、衣着和办事方式来建立认同感,培养起关系网,这种教育风格被英国人由本土带到了殖民地。书院的学生们之间也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校友关系网络。

用李光耀的话说,“这既是竞争对抗的年代,也是建立永恒友谊的年代”。许多跟李光耀同年级的马来同学后来成了国家的首脑或高层领导人,例如后来马来西亚的第二任首相敦拉扎克就是李光耀的同学。

李光耀在莱佛士学院结识的许多华人同学,他们后来成了李光耀在政坛上的盟友和亲密伙伴,例如杜进才、吴庆瑞、关世强等等,还有很多。

在新加坡和马来亚这样经历过英国殖民统治的地区,人们哪怕彼此不认识,只要出身、教育背景相同,就很容易被接受。到上世纪50年代李光耀开始从事律师行业时,有许多朋友和熟人在新加坡和马来亚两地的政府部门和专业领域里担任要职。 I1SSUrNp3zBxHUElTQnQeIP+MOGv2OHp4KapXW8tQuKzJQzK02zYwmTe5B4lq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