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写在前面

就散文而言,朱自清笔墨间流露出的真挚感情是有口皆碑的。他的《背影》和《悼亡妇》,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在淡淡的笔墨中,满溢深情,却没有半点矫柔造作之感,有的只是动人心弦的力量,尤其是《背影》一文中,他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以及他内心受到触及之后对父亲的重新认识,无一不令读者动容。

作为文学研究会早期的重要会员之一,朱自清的创作活动开始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他先写诗,后写散文,不仅是著名的诗人,更是近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他先后成集的《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堪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赏读朱自清早期的散文不难发现,他写景居多,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似乎他笔下的一景一物就是真真在你眼前的,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还是清华园的月光,让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而那秦淮河的夜景,那六朝脂粉气的遗迹,更是融情入景,真实具体得仿若触手可及。对此,朱自清曾谈论过自己的写作经验和体验,他认为散文写作应写实,作家必须深入观察,努力创新。他说,“作家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他还说,“人生如万花筒,因时地的殊异,变化无穷,我们要多方面了解,多方面感受,多方面的参加,才有趣可言。”

事实也确实如此,朱自清在白话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极富表现力的艺术语言,流畅自如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和灵活多变的句型,构架出了一篇篇精妙绝伦的作品。正如叶圣陶所说:“现代大学生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总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丰腴,到后期的昂扬深邃,皆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一如他的老朋友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的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而这份褒扬,也充分说明了朱自清在文体革新与语言创造方面,已达到了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崭新高度。 S54Q5oeeAbyS5s2dI/yQb0HoN7sA8jztH4pSZkkNSKEgjtqiceaY3wTJQi/mQaQ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