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皇帝
,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
,已破陈豨军,定代地
,立为代王,都中都
。太后薄氏子。即位十七年
,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崩
。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
,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事在《吕后》语中。
【集解】《汉书音义》曰:“讳恒。”
【正义】《括地志》云:“中都故城在汾州平遥县西南十二里,秦属太原郡也。”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问左右郎中令张武等,张武等议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
,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啑血
京师
,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中尉宋昌进曰
:“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
,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
,此所谓盘石之宗也
,天下服其强,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
,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
,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朱虚
、东牟
之亲,外畏吴
、楚
、淮南
、琅邪
、齐
、代之强。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代王报太后计之,犹与未定
。卜之龟,卦兆得大横
。占曰:“大横庚庚
,余为天王,夏启以光
。”代王曰:“寡人固已为王矣,又何王?”卜人曰:“所谓‘天王’者乃天子。”于是代王乃遣太后弟薄昭往见绛侯,绛侯等具为昭言所以迎立王意。薄昭还报曰:“信矣,毋可疑者。”代王乃笑谓宋昌曰:“果如公言。”乃命宋昌参乘,张武等六人乘传诣长安
。至高陵休止
,而使宋昌先驰之长安观变。
【索隐】啑,汉书作“喋”,音跕,丁牒反。汉书陈汤杜业皆言喋血,无盟歃事。广雅云“蹀,履也”,谓履涉之。
【集解】《公羊传》曰:“京,大;师,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也。”
【索隐】东观汉记宋杨传宋义后有宋昌。又会稽典录昌,宋义孙也。
【索隐】言封子弟境土交接,若犬之牙不正相当而相衔入也。
【索隐】言其固如盘石。此语见太公六韬也。
【索隐】即纪通所矫帝之节。
【集解】应劭曰:“以荆灼龟,文正横。”
【集解】服虔曰:“庚庚,横貌也。”李奇曰:“庚庚,其繇文也。”张晏曰:“横无思不服。庚,更也。言去诸侯而即帝位也。先是五帝官天下,老则禅贤,至启始传父爵,乃能光治先君之基业。文帝亦袭父迹,言似夏启者也。”
【索隐】荀悦云:“大横,龟兆横理也。”按:庚庚犹“更更”,言以诸侯更帝位也。荀悦云“繇,抽也,所以抽出吉凶之情也”。杜预云“繇,兆辞也,音胄也”。按:汉书盖宽饶云“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官以传贤人,家以传子孙”。官犹公也,谓不私也。
【正义】《括地志》云:“高陵故城在雍州高陵县西南一里,本名横桥,架渭水上。三辅旧事云秦於渭南有兴乐宫,渭北有咸阳宫。秦昭王欲通二宫之间,造横桥,长三百八十步,桥北石水中,旧有忖留神象。此神曾与鲁班语,班令其出,留曰‘我貌丑,卿善图物容,不出’。班於是拱手与语曰‘出头见我’。留乃出首。班以脚画地,忖留觉之,便没水。故置其像於水上,唯有腰以上。魏太祖马见而惊,命移下之。”
昌至渭桥
,丞相以下皆迎
。宋昌还报。代王驰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车拜。太尉勃进曰:“愿请间言
。”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太尉乃跪上天子玺符,代王谢曰:“至代邸而议之
。”遂驰入代邸,群臣从至。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灌婴、御史大夫张苍
、宗正刘郢
、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典客刘揭皆再拜言曰
:“子弘等皆非孝惠帝子
,不当奉宗庙
。臣谨请阴安侯
、列侯顷王后
与琅邪王
、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
议曰:‘大王高帝长子,宜为高帝嗣。’愿大王即天子位。”代王曰:“奉高帝宗庙,重事也。寡人不佞
,不足以称宗庙
。愿请楚王计宜者
,寡人不敢当。”群臣皆伏固请。代王西乡让者三
,南乡让者再
。丞相平等皆曰:“臣伏计之,大王奉高帝宗庙最宜称,虽天下诸侯万民以为宜。臣等为宗庙社稷计,不敢忽
,愿大王幸听臣等。臣谨奉天子玺符再拜上。”代王曰:“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莫宜寡人,寡人不敢辞。”遂即天子位。
【集解】苏林曰:“在长安北三里。”
【索隐】《三辅故事》:“咸阳宫在渭北,兴乐宫在渭南,秦昭王通两宫之间,作渭桥,长三百八十步。”又关中记云石柱以北属扶风,石柱以南属京兆也。
【索隐】包恺音闲,言欲向空间处语。颜师古云:“间,容也,犹言中间。请容暇之顷,当有所陈,不欲即公论也。”
【索隐】《说文》:“邸,属国舍。”
【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宗正,秦官。”应劭曰:“周成王时,彤伯入为宗正。”
【集解】苏林曰:“高帝兄伯妻羹颉侯信母,丘嫂也。”
【集解】徐广曰:“代顷王刘仲之妻。”骃按:苏林曰“仲子濞为吴王,故追谥顷王”也。如淳曰“顷王后封阴安侯,时吕嬃为林光侯,萧何夫人亦为酂侯”。又宗室表此时无阴安,知其为顷王后也。
【索隐】按:苏林、徐广、韦昭以为二人封号,而乐产引如淳,以顷王后别封阴安侯,与汉祠令相会。今以阴安是别人封爵,非也。顷王后是代王后,文帝之伯母。代王降为郃阳侯,故云“列侯顷王后”。韦昭曰“阴安属魏郡”也。
【集解】苏林曰:“楚王名交,高帝弟。”
【索隐】楚王交,高帝弟,最尊。言更请楚王计宜者,故下云“皆为宜”也。
【集解】如淳曰:“让群臣也。或曰宾主位东西面,君臣位南北面,故西向坐,三让不受,群臣犹称宜,乃更回坐示变,即君位之渐也。”
群臣以礼次侍
。乃使太仆婴与东牟侯兴居清宫
,奉天子法驾
,迎于代邸。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
。乃夜拜宋昌为卫将军
,镇抚南、北军
。以张武为郎中令
,行殿中
。还坐前殿。于是夜下诏书曰:“间者诸吕用事擅权
,谋为大逆,欲以危刘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诛之,皆伏其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
,女子百户牛酒
,酺五日
。”
【集解】应劭曰:“旧典,天子行幸所至,必遣静宫令先案行清静殿中,以虞非常。”
【索隐】按:汉仪云“皇帝起居,索室清宫而后行。”
【索隐】汉官仪云:“天子卤簿有大驾、法驾。大驾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乘,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公卿不在卤簿中,惟京兆尹、执金吾、长安令奉引,侍中参乘,属车三十六乘也。”
【集解】苏林曰:“男赐爵,女子赐牛酒。”
【索隐】按:封禅书云“百户牛一头,酒十石”。乐产云“妇人无夫或无子不霑爵,故赐之也”。
【集解】文颖曰:“汉律三人已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今诏横赐得令会聚饮食五日。”
【索隐】《说文》云“酺,王者布德,大饮酒也”。出钱为醵,出食为酺。又按:赵武灵王灭中山,酺五日,是其所起也。
孝文皇帝元年十月庚戌
,徙立故琅邪王泽为燕王。
辛亥
,皇帝即阼
,谒高庙。右丞相平徙为左丞相
,太尉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
。诸吕所夺齐楚故地,皆复与之。
【正义】主人阶也。
【正义】此时尚右。
壬子
,遣车骑将军薄昭迎皇太后于代
。皇帝曰:“吕产自置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擅矫遣灌将军婴将兵击齐
,欲代刘氏,婴留荥阳弗击,与诸侯合谋以诛吕氏。吕产欲为不善,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谋夺吕产等军。朱虚侯刘章首先捕吕产等。太尉身率襄平侯通持节承诏入北军
。典客刘揭身夺赵王吕禄印。益封太尉勃万户,赐金五千斤;丞相陈平、灌将军婴邑各三千户,金二千斤;朱虚侯刘章、襄平侯通、东牟侯刘兴居邑各二千户,金千斤
;封典客揭为阳信侯
,赐金千斤。”
【集解】徐广曰:“十一月辛丑。”
【索隐】韦昭云勃海县。
【正义】《括地志》云:“阳信故城在沧州无棣县东南三十里,汉阳信县。”
十二月,上曰:“法者,治之正也
,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
。今犯法已论
,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
,及为收帑
,朕甚不取。其议之。”有司皆曰:“民不能自治,故为法以禁之。相坐坐收
,所以累其心
,使重犯法
,所从来远矣。如故便。”上曰:“朕闻法正则民悫
,罪当则民从
。且夫牧民而导之善者
,吏也。其既不能导,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反害于民为暴者也。何以禁之?朕未见其便,其孰计之
。”有司皆曰:“陛下加大惠,德甚盛,非臣等所及也。请奉诏书,除收帑诸相坐律令
。”
【集解】应劭曰:“帑,子也。秦法一人有罪,并坐其家室。今除此律。”
正月,有司言曰:“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请立太子。”上曰:“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享
,天下人民未有嗛志
。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
,是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
?其安之
。”有司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不忘天下也。”上曰:“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阅天下之义理多矣
,明于国家之大体;吴王于朕,兄也,惠仁以好德;淮南王,弟也,秉德以陪朕
。岂为不豫哉
!诸侯王宗室昆弟有功臣,多贤及有德义者,若举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终
,是社稷之灵,天下之福也。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于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也。”有司皆固请曰:“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千余岁
,古之有天下者莫长焉,用此道也
。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高帝亲率士大夫,始平天下,建诸侯,为帝者太祖
;诸侯王及列侯始受国者皆亦为其国祖,子孙继嗣,世世弗绝,天下之大义也,故高帝设之以抚海内
。今释宜建而更选于诸侯及宗室,非高帝之志也,更议不宜
。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上乃许之。因赐天下民当代父后者爵各一级
。封将军薄昭为轵侯
。
【索隐】按:嗛者,满之意也。未有嗛志,言天下皆志不满也。汉书作“{亻上匧下心}志”,安也。
【索隐】言何以谓於天下也。
【索隐】其,发声也。安者,徐也。言徐徐且待也。
【集解】如淳曰:“阅,犹言多所更历也。”
【集解】文颖曰:“陪,辅也。”
【索隐】言古之有天下者,无长於立子,故云“莫长焉”。用此道者,用殷周立子之道,故安治千有馀岁也。
【索隐】言不宜更别议也。
【集解】韦昭曰:“文帝以立子为后,不欲独飨其福,故赐天下为父后者爵。”
【集解】徐广曰:“正月乙巳也。”
三月,有司请立皇后
。薄太后曰:“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皇后姓窦氏。上为立后故,赐天下鳏寡孤独穷困及年八十已上、孤儿九岁已下布帛米肉各有数
。上从代来,初即位,施德惠天下,填抚诸侯四夷皆洽驩
,乃循从代来功臣
。上曰:“方大臣之诛诸吕迎朕
,朕狐疑,皆止朕,唯中尉宋昌劝朕,朕以得保奉宗庙。已尊昌为卫将军
,其封昌为壮武侯
。诸从朕六人
,官皆至九卿
。”
【索隐】谓帝之子为诸侯王,皆同姓。姓,生也。言皆同母生,故立太子母也。
【集解】徐广曰:“四月辛亥封,封三十四年,景帝中四年夺侯,国除。”
【索隐】韦昭云胶东县。
【正义】《括地志》云:“壮武故城在莱州即墨县西六十里,古莱夷国,有汉壮武县故城。”
【正义】汉置九卿,一曰太常,二曰光禄,三曰卫尉,四曰太仆,五曰廷尉,六曰大鸿胪,七曰宗正,八曰大司农,九曰少府,是为九卿也。
上曰:“列侯从高帝入蜀、汉中者六十八人皆益封各三百户;故吏二千石以上从高帝颍川守尊等十人食邑六百户
,淮阳守申徒嘉
等十人五百户,卫尉定
等十人四百户。封淮南王舅父赵兼为周阳侯
,齐王舅父驷钧
为清郭侯
。”秋,封故常山丞相蔡兼为樊侯
。
【正义】《括地志》云:“周阳故城在绛州闻喜县东二十九里。”
【集解】如淳曰:“邑名,六国时齐有清郭君。清音静。”
【索隐】按表,驷钧封邬侯。不同者,盖后徙封於邬。邬属钜鹿郡。
【索隐】韦昭云:“樊,东平之县。”
【正义】《括地志》云:“汉樊县城在兖州瑕丘西南二十五里。《地理志》云樊县古樊国,仲山甫所封。”
人或说右丞相曰:“君本诛诸吕,迎代王,今又矜其功,受上赏,处尊位,祸且及身。”右丞相勃乃谢病免罢
,左丞相平专为丞相
。
【集解】徐广曰:“八月中。”
二年十月
,丞相平卒,复以绛侯勃为丞相。上曰:“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余,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欢欣,靡有遗德。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
,而列侯亦无由教驯其民
。其令列侯之国,为吏及诏所止者
,遣太子
。”
【正义】驯,古“训”字。
【集解】张晏曰:“为吏,谓以卿大夫为兼官者。诏所止,特以恩爱见留者。”
十一月晦
,日有食之
。十二月望
,日又食
。上曰:“朕闻之,天生蒸民
,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以菑
,以诫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適见于天
,菑孰大焉!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托于兆民君王之上
,天下治乱,在朕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朕下不能理育群生
,上以累三光之明
,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
,匄以告朕
,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以匡朕之不逮
。因各饬其任职
,务省繇费以便民
。朕既不能远德
,故念外人之有非
{忄闲}然
,是以设备未息。今纵不能罢边屯戍,而又饬兵厚卫
,其罢卫将军军
。太仆见马足
遗财
,余皆以给传置
。”
【正义】按:《说文》云日蚀则朔,月蚀则望。而云晦日食之,恐历错误。
【集解】徐广曰:“此云望日又食。按:汉书及五行志无此日食文也。一本作‘月食’,然史书不纪月食。”
【集解】《汉书音义》曰:“{忄闲}然犹介然也。非,奸非也。”
【索隐】苏林云“忄间,寝视不安之貌”,盖近其意。馀说皆疏。{忄闲}音下板反。
【索隐】遗犹留也。财,古字与“才”同。言太仆见在之马,今留才足充事而已也。
【索隐】按:广雅云“置,驿也”。续汉书云“驿马三十里一置”。故乐产亦云传置一也。言乘传者以传次受名,乘置者以马取匹。传音丁恋反。如淳云“律,四马高足为传置,四马中足为驰置,下足为乘置,一马二马为轺置,如置急者乘一马曰乘也”。
正月,上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
,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
【集解】应劭曰:“古者天子耕籍田千亩,为天下先。籍者,帝王典籍之常。”韦昭曰:“籍,借也。借民力以治之,以奉宗庙,且以劝率天下,使务农也。”瓚曰:“景帝诏曰‘朕亲耕,后亲桑,为天下先’。本以躬亲为义,不得以假借为称也。籍,蹈籍也。”
【集解】应劭曰:“黍稷曰粢,在器中曰盛。”
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
。上曰:“赵幽王幽死
,朕甚怜之,已立其长子遂为赵王。遂弟辟彊及齐悼惠王子朱虚侯章、东牟侯兴居有功,可王。”乃立赵幽王少子辟彊为河间王,以齐剧郡立朱虚侯为城阳王
,立东牟侯为济北王,皇子武为代王
,子参为太原王,子揖为梁王。
上曰:“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
,诽谤之木
,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
。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
。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
?其除之
。民或祝诅上以相约结,而后相谩
,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
,而吏又以为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
,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
。”
【集解】应劭曰:“旌,幡也。尧设之五达之道,令民进善也。”如淳曰:“欲有进善者,立於旌下言之。”
【集解】服虔曰:“尧作之,桥梁交午柱头。”应劭曰:“桥梁边板,所以书政治之愆失也。至秦去之,今乃复施也。”
【索隐】按:尸子云“尧立诽谤之木”。诽音非,亦音沸。韦昭云“虑政有阙失,使书於木,此尧时然也,后代因以为饰。今宫外桥梁头四植木是也”。郑玄注礼云“一纵一横为午,谓以木贯表柱四出,即今之华表”。崔浩以为木贯表柱四出名“桓”,陈楚俗桓声近和,又云“和表”,则“华”与“和”又相讹耳。
【集解】《汉书音义》曰:“民相结共祝诅上也。谩者,而后谩而止之,不毕祝诅也。”
【索隐】韦昭云:“谩,相抵谰也。”《说文》云:“谩,欺也。”谓初相约共行祝,后相欺诳,中道而止之也。
九月,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符
。
【集解】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张晏曰:“符以代古之珪璋,从简易也。”
【索隐】汉旧仪铜虎符发兵,长六寸。竹使符出入徵发。《说文》云分符而合之。小颜云“右留京师,左与之。”古今注云“铜虎符银错书之”。张晏云“铜取其同心也”。
三年十月丁酉晦
,日有食之。十一月,上曰:“前日诏遣列侯之国,或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
。”绛侯勃免丞相就国
,以太尉颍阴侯婴为丞相
。罢太尉官,属丞相。四月,城阳王章薨。淮南王长与从者魏敬杀辟阳侯审食其
。
五月,匈奴入北地
,居河南为寇。帝初幸甘泉
。六月,帝曰:“汉与匈奴约为昆弟
,毋使害边境,所以输遗匈奴甚厚
。今右贤王离其国
,将众居河南降地,非常故
,往来近塞,捕杀吏卒,驱保塞蛮夷,令不得居其故,陵轹边吏
,入盗,甚敖无道
,非约也。其发边吏骑八万五千诣高奴
,遣丞相颍阴侯灌婴击匈奴。”匈奴去,发中尉
材官属卫将军
,军长安
。
【集解】蔡邕曰:“天子车驾所至,民臣以为侥幸,故曰幸。至见令长三老官属,亲临轩,作乐,赐食帛越巾刀佩带,民爵有级数,或赐田租之半,故因是谓之幸。”
【索隐】应劭云:“宫名,在云阳。一名林光。”臣瓚云:“甘泉,山名。林光,秦离宫名。”又顾氏按:邢承宗西征赋注云“甘泉,水名”。今按:盖因地有甘泉以名山,则山水皆通也。宫名谬尔。
【集解】汉书百官表曰:“中尉,秦官。”
辛卯
,帝自甘泉之高奴
,因幸太原
,见故群臣
,皆赐之。举功行赏,诸民里赐牛酒
。复晋阳
、中都民三岁。留游太原十余日。
【正义】故城在汾州平遥县西南十三里。
济北王兴居闻帝之代,欲往击胡,乃反,发兵欲袭荥阳
。于是诏罢丞相兵,遣棘蒲侯陈武为大将军,将十万往击之。祁侯贺
为将军
,军荥阳。七月辛亥
,帝自太原至长安。乃诏有司曰:“济北王背德反上,诖误吏民
,为大逆
。济北吏民兵未至先自定,及以军地邑降者,皆赦之,复官爵。与王兴居去来
,亦赦之
。”八月,破济北军,虏其王。赦济北诸吏民与王反者。
【集解】徐广曰:“姓缯,以文帝十一年卒,谥曰敬。”
【索隐】《汉书音义》祁音迟。贺姓缯。缯,古国,夏同姓也。
【正义】《括地志》云:“并州祁县城,晋大夫祁奚之邑。”
【集解】徐广曰:“乍去乍来也。”骃案:张晏曰“虽始与兴居反,今降,赦之”。
六年
,有司言淮南王长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居处毋度
,出入拟于天子
,擅为法令,与棘蒲侯太子奇谋反,遣人使闽越及匈奴
,发其兵,欲以危宗庙社稷。群臣议,皆曰“长当弃市”。帝不忍致法于王,赦其罪,废勿王。群臣请处王蜀严道、邛都
,帝许之。长未到处所,行病死
,上怜之。后十六年
,追尊淮南王长谥为厉王,立其子三人为淮南王
、衡山王
、庐江王
。
【集解】徐广曰:“汉书或作‘邮’字,或直云‘邛僰’。邛都乃本是西南夷,尔时未通严道,有邛僰山
。”
【正义】邛,其恭反。《括地志》云:“严道今为县,即邛州所理县也。县有蛮夷曰道,故曰严道。邛都县本邛都国,汉为县,今巂州也。西南夷传云‘滇池以北君长以十数,邛都最大’是也。”按:群臣请处淮南王长蜀之严道,不尔,更远邛都西有邛僰山也。邛僰山在雅州荣经县界。荣经,武德年间置,本秦严道地。华阳国志云:“邛筰山故邛人、筰人界也。山岩峭峻,曲回九折乃至,上下有凝冰。按即王尊登者也。今从九折西南行至巂州,山多雨少晴,俗呼名为漏天。”
【索隐】名安,阜陵侯也。
【索隐】名勃,安阳侯也。
【索隐】名赐,周阳侯也。
十三年夏
,上曰:“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
。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秘祝之官移过于下
,以彰吾之不德,朕甚不取。其除之。”
【集解】应劭曰:“祕祝之官移过于下,国家讳之,故曰祕。”
五月,齐太仓令淳于公
有罪当刑
,诏狱逮徙系长安
。太仓公无男,有女五人。太仓公将行会逮
,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
!”其少女缇萦
,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
,刑者不可复属
,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愿没入为官婢
,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乃下诏曰:“盖闻有虞氏之时
,画衣冠异章服以为僇③
,而民不犯。何则?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④,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欤?吾甚自愧。故夫驯道不纯而愚民陷焉
。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
,刻肌肤,终身不息
,何其楚痛而不德也
,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
【索隐】名意,为齐太仓令,故谓之仓公也。
【索隐】缇音啼。邹氏音体,非。
【正义】晋书刑法志云:“三皇设言而民不违,五帝画衣冠而民知禁。犯黥者阜其巾,犯劓者丹其服,犯膑者墨其体,犯宫者杂其屦,大辟之罪,殊刑之极,布其衣裾而无领缘,投之於市,与众弃之。”
【集解】李奇曰:“约法三章无肉刑,文帝则有肉刑。”孟康曰:“黥劓二,左右趾合一,凡三。”
【索隐】韦昭云:“断趾、黥、劓之属。”崔浩汉律序云:“文帝除肉刑而宫不易。”张斐注云:“以淫乱人族序,故不易之也。”
上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
,其于劝农之道未备
。其除田之租税
。”
【集解】李奇曰:“本,农也。末,贾也。言农与贾俱出租无异也,故除田租。”
十四年
冬,匈奴谋入边为寇,攻朝那塞
,杀北地都尉卬
。上乃遣三将军军陇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军渭北
,车千乘,骑卒十万。帝亲自劳军,勒兵申教令
,赐军吏卒。帝欲自将击匈奴,群臣谏,皆不听。皇太后固要帝
,帝乃止。于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赤
为内史,栾布为将军
,击匈奴。匈奴遁走
。
【集解】徐广曰:“姓孙。封其子单为瓶侯。匈奴所杀。”
【集解】如淳曰:“必不得自征也。”
【集解】徐广曰:“姓董也。”
春,上曰:“朕获执牺牲珪币以事上帝宗庙
,十四年于今,历日绵长,以不敏不明而久抚临天下,朕甚自愧。其广增诸祀坛场珪币
。昔先王远施不求其报
,望祀不祈其福
,右贤左戚
,先民后己,至明之极也。今吾闻祠官祝釐
,皆归福朕躬
,不为百姓,朕甚愧之。夫以朕不德,而躬享独美其福,百姓不与焉,是重吾不德
。其令祠官致敬,毋有所祈
。”
【集解】韦昭曰:“右犹高,左犹下也。”
【索隐】刘德云:“先贤后亲也。”
【集解】如淳曰:“釐,福也。贾谊传‘受釐坐宣室’。”
【索隐】音禧,福也。
是时北平侯张苍为丞相,方明律历
。鲁人公孙臣上书陈终始传五德事
,言方今土德时,土德应黄龙见
,当改正朔服色制度
。天子下其事与丞相议。丞相推以为今水德,始明正十月上黑事,以为其言非是
,请罢之
。
【索隐】五行之德,帝王相承传易,终而复始,故云“终始传五德之事”。传音转也。
十五年
,黄龙见成纪
,天子乃复召鲁公孙臣以为博士
,申明土德事。于是上乃下诏曰:“有异物之神见于成纪,无害于民,岁以有年
。朕亲郊祀上帝诸神。礼官议,毋讳以劳朕
。”有司礼官皆曰:“古者天子夏躬亲礼祀上帝于郊,故曰郊。”于是天子始幸雍
,郊见五帝
,以孟夏四月答礼焉
。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
,因说上设立渭阳五庙
,欲出周鼎,当有玉英见
。
【集解】韦昭曰:“成纪县属天水。”
【集解】《汉书音义》曰:“言无所讳,勿以朕为劳。”
【集解】韦昭曰:“在渭城。”
【集解】瑞应图云:“玉英,五常并修则见。”
十六年
,上亲郊见渭阳五帝庙,亦以夏答礼而尚赤
。
十七年
,得玉杯
,刻曰“人主延寿”。于是天子始更为元年
,令天下大酺。其岁,新垣平事觉
,夷三族。
【集解】应劭曰:“新垣平诈令人献之。”
【索隐】按:秦本纪惠文王十四年更为元年。又汲冢竹书魏惠王亦有后元,当取法於此。又按:封禅书以新垣平候日再中,故改元也。
后二年
,上曰:“朕既不明,不能远德,是以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夫四荒之外不安其生
,封畿之内勤劳不处
,二者之咎,皆自于朕之德薄而不能远达也。间者累年匈奴并暴边境
,多杀吏民,边臣兵吏又不能谕吾内志
,以重吾不德也。夫久结难连兵,中外之国将何以自宁?今朕夙兴夜寐,勤劳天下,忧苦万民,为之怛惕不安
,未尝一日忘于心,故遣使者冠盖相望
,结轶于道
,以谕朕意于单于。今单于反古之道
,计社稷之安,便万民之利,亲与朕俱弃细过
,偕之大道,结兄弟之义,以全天下元元之民
。和亲已定,始于今年。”
【索隐】顾胤按:尔雅孤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也。
【集解】韦昭曰:“使车往还,故辙如结也。相如曰‘结轨还辙’。”
【索隐】邹氏轶音逸,又音辙。汉书作“辙”。顾氏按:司马彪云“结谓车辙回旋错结之也”。
【索隐】《战国策》云:“制海内,子元元,非兵不可。”高诱注云:“元元,善也。”又按:姚察云“古者谓人云善,言善人也。因善为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顾野王又云“元元犹喁喁,可怜爱貌”。未安其说,聊记异也。
后六年冬
,匈奴三万人入上郡,三万人入云中
。以中大夫令勉
为车骑将军,军飞狐
;故楚相苏意为将军
,军句注
;将军张武屯北地;河内守周亚夫为将军,居细柳
;宗正刘礼为将军
,居霸上;祝兹侯
军棘门
,以备胡。数月,胡人去,亦罢。
【集解】徐广曰:“玫尉改名也。”骃案:汉书百官表景帝初改卫尉为中大夫令,非此年也。
【索隐】裴骃按:表景帝改卫尉为中大夫令,则中大夫令是官号,勉其名。后此官改为光禄勋。虞世南以此称中大夫令,是史家追书耳。颜游秦以令是姓,勉是名,为中大夫。据风俗通,令姓令尹子文之后也。
【集解】如淳曰:“在代郡。”苏林曰:“在上党。”
【集解】应劭曰:“山险名也,在雁门阴馆。”
【索隐】句,伏俨音俱,包恺音钩。
【集解】徐广曰:“在长安西。”骃按:如淳曰“长安图细柳仓在渭北,近石徼”。张揖曰“在昆明池南,今有柳市是也”。
【索隐】按:《三辅故事》细柳在直城门外阿房宫西北维。又匈奴传云“长安西细柳”,则如淳云在渭北,非也。
【集解】徐广曰:“表作松兹侯,姓徐,名悍。”
【集解】徐广曰:“在渭北。”骃案:孟康曰“在长安北,秦时宫门也。”如淳曰“三辅黄图棘门在横门外”。
天下旱,蝗。帝加惠,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
,减诸服御狗马
,损郎吏员
,发仓庾
以振贫民
,民得卖爵
。
【集解】韦昭曰:“弛,废也。废其常禁以利民。”
【集解】应劭曰:“水漕仓曰庾。”胡公曰:“在邑曰仓,在野曰庾。”
【索隐】郭璞注三苍云:“庾,仓无屋也。”胡公名广,后汉太尉,作汉官解诂也。
【索隐】崔浩云:“富人欲爵,贫人欲钱,故听买卖也。”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
,辄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
,召匠计之,直百金
。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
,所幸慎夫人
,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
,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烦苦百姓
。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
。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
。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
,以愧其心,弗下吏
。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集解】徐广曰:“露,一作‘灵’。”
【索隐】顾氏按:新丰南骊山上犹有台之旧址也。
【集解】如淳曰:“贾谊云‘身衣皂綈’。”
【集解】苏林曰:“假音休假。借音以物借人。”
后七年六月己亥
,帝崩于未央宫
。遗诏曰:“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
,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
,以离寒暑之数
,哀人之父子,伤长幼之志
,损其饮食
,绝鬼神之祭祀
,以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
,靡有兵革
。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长
,惧于不终
。今乃幸以天年
,得复供养于高庙
。朕之不明与嘉之
,其奚哀悲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
。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自当给丧事服临者
,皆无践
。绖带无过三寸
,毋布车及兵器
,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
。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声
,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已下
,服大红
十五日,小红十四日
,纤七日
,释服
。佗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率从事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
,毋有所改。归夫人以下至少使
。”令中尉亚夫为车骑将军,属国悍⑪为将屯将军⑫
,郎中令武为复土将军⑬
,发近县见卒
万六千人,发内史卒万五千人⑭
,藏郭穿复土属将军武
。
【集解】徐广曰:“年四十七。”
【集解】瓚曰:“方,四方也。内,中也。犹云中外也。”
【集解】徐广曰:“一云‘方内安,兵革息’。”
【集解】如淳曰:“与,发声也。得卒天年已善矣。”
【集解】服虔曰:“践,翦也。谓无斩衰也。”孟康曰:“践,跣也。”晋灼曰:“汉语作‘跣’。跣,徒跣也。”
【索隐】汉语是书名,荀爽所作也。
【集解】应劭曰:“无以布衣车及兵器也。”服虔曰:“不施轻车介士也。”
【索隐】谓柩已下於壙。
【集解】服虔曰:“当言大功、小功布也。纤,细布衣也。”应劭曰:“红者,中祥大祥以红为领缘也。纤者,禫也。凡三十六日而释服。”
【索隐】刘德云:“红亦功也。男功非一,故以‘工力’为字。而女工唯在於丝,故以‘糸工’为字。三十六日,以日易月故也。”
【集解】应劭曰:“因山为藏,不复起坟,山下川流不遏绝也。就其水名以为陵号。”
【索隐】霸是水名,水径於山,亦曰霸山,即芷阳地也。
【集解】应劭曰:“夫人以下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凡七辈,皆遣归家,重绝人类也。”
⑪【集解】徐广曰:“姓徐。”骃按:汉书百官表“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
⑫【集解】李奇曰:“冯奉世为右将军,以将屯将军为名,此监主诸屯也。”
⑬【集解】如淳曰:“主穿圹填瘗事者。”
【索隐】复音伏。谓穿壙出土,下棺已而填之,即以为坟,故云复土。复,反还也。又音福。
⑭【索隐】按:百官表云内史掌理京师之官也。景帝更名京兆尹也。
乙巳
,群臣皆顿首上尊号曰孝文皇帝
。太子即位于高庙
。丁未
,袭号曰皇帝。
【集解】汉书云:“乙巳葬霸陵。”皇甫谧曰:“霸陵去长安七十里。”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
,制诏御史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
,制礼乐各有由
。闻歌者,所以发德也
;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庙酎
,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
。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
;除诽谤
,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
,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
,不诛无罪。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
。朕既不敏,不能识,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
,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孝文皇帝庙为《昭德》之舞
,以明休德
。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其与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礼官具为礼仪奏。”丞相臣嘉等言:“陛下永思孝道,立昭德之舞以明孝文皇帝之盛德。皆臣嘉等愚所不及。臣谨议: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高皇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
,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
。天子宜世世献祖宗之庙
,郡国诸侯宜各为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庙。诸侯王列侯使者侍祠天子,岁献祖宗之庙
。请著之竹帛,宣布天下。”制曰:“可。”
【集解】应劭曰:“始取天下者为祖,高帝称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为宗,文帝称太宗是也。”
【集解】张晏曰:“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酎之言纯也。至武帝时,因八月尝酎会诸侯庙中,出金助祭,所谓‘酎金’也。”
【集解】孟康曰:“武德,高祖所作也。文始,舜舞也。五行,周舞也。武德者,其舞人执干戚。文始舞执羽籥。五行舞冠冕,衣服法五行色。见礼乐志。”
【索隐】应劭云:“礼乐志文始舞本舜韶舞,高祖更名文始,示不相袭。五行舞本周武舞,秦始皇更名五行舞。按:今言‘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者,其乐总象武王乐,言高祖以武定天下也。既示不相袭,其作乐之始。先奏文始,以羽籥衣文绣居先;次即奏五行,五行即武舞,执干戚而衣有五行之色也。”
【集解】张晏曰:“孝文十二年,除关,不用传令,远近若一。”
【集解】徐广曰:“减,一作‘灭’。”
【集解】苏林曰:“刑不及妻子。”
【集解】李奇曰:“侔,齐等。”
【集解】文颖曰:“景帝采高祖武德舞作昭德舞,舞之於文帝庙,见礼乐志。”
【集解】张晏曰:“王及列侯岁时遣使诣京师,侍祠助祭也。”如淳曰:“若光武庙在章陵,南阳太守称使者往祭是也。不使侯王祭者,诸侯不得祖天子也。凡临祭祀宗庙,皆为侍祭。”
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然后仁
。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
”。诚哉是言
!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
,谦让未成于今。呜呼,岂不仁哉!
【集解】孔安国曰:“三十年曰世。如有受命王者,必三十年仁政乃成。”
【集解】王肃曰:“胜残暴之人,使不为恶。去杀,不用杀也。”
【索隐述赞】孝文在代,兆遇大横。宋昌建册,绛侯奉迎。南面而让,天下归诚。务农先籍,布德偃兵。除帑削谤,政简刑清。綈衣率俗,露台罢营。法宽张武,狱恤缇萦。霸陵如故,千年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