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梦寐

本篇导读

梦反映了人的潜意识。梦中言行,反映其人情怀所寄。日间心事重重,夜间就不自觉地借梦境来释放压力。这当中好几篇文字,与其说是记梦,不如说是记梦里写诗。连发梦也萦怀创作,这当然是一个作家的本色。再深入一层去想,苏轼所记的,都是因梦境而思念亲友,因旧事而触动心怀。身在杭州做通判,却梦见被神宗皇帝召入禁中,这不是午夜梦回,尚津津于昔日的峥嵘岁月吗?梦南轩而思亡父题南风,忆李岩老而记欧公夜凉吹笛,无不应作如是观。惟记措大吃饭睡觉一节,并非意在说梦,不过借此机缘,抒发人生感慨而已。吟此节文字,当中颇有苍凉之意,盖人生如梦也。

记梦参寥茶诗

昨夜梦参寥师携一轴诗见过,觉而记其《饮茶诗》两句云:『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 。』梦中问:『火固新矣 ,泉何故新?』答曰:『俗以清明淘井。』当续成诗,以记其事。

译文

昨夜梦见参寥禅师携带一轴诗来访。醒来记得其《饮茶诗》两句:“寒食清明过去了,石井槐火同换新。”梦中问他:“火苗固然是新起的,泉水怎么能是新的呢?”回答说:“按风俗在清明节那天洗井。”当即为之续写成一首诗,以记梦录事。

赏析与点评

疑问是知识的开端。

记梦赋诗

轼初自蜀应举京师,道过华清宫,梦明皇令赋《太真妃裙带词》,觉而记之。今书赠柯山潘大临邠老 ,云:『百叠漪漪水皱 ,六铢縰縰云轻 。植立含风广殿,微闻环佩摇声。』元丰五年十月七日。

译文

苏轼初由四川往京师应付科举考试,道经华清宫,梦见唐明皇令他撰赋《太真妃裙带词》,醒来记下此事。今日写给柯山潘大临邠老,说:“百褶裙如层层叠叠的弯弯的波纹,犹如六铢衣上无穷无尽的轻盈云絮。在空阔的含风殿中亭亭玉立,隐约可听到环佩摇动的声音。”元丰五年(一○八二)十月七日。

赏析与点评

六言诗不易写得好。这是一首以赋体写成的六言诗,衣和人都写得很美。环佩是系在裙带上的,诗的内容包括“太真妃”、“裙”、“带”三部分,有衣着、形貌、环境、动静。

记子由梦

元丰八年正月旦日,子由梦李士宁 ,草草为具 ,梦中赠一绝句云:『先生惠然肯见客,旋买鸡豚旋烹炙。人间饮酒未须嫌 ,归去蓬莱却无吃 。』明年闰二月六日为予道之,书以遗过子。

译文

元丰八年(一○八五)正月初一,子由梦见李士宁道士,匆匆写好,梦中赠一首绝句,说:“先生仁心待客人,买来鸡、猪立即烹煮。人间饮酒不避忌,回去仙境不能吃。”第二年闰二月初六日,他把此事告诉我,我写下来送给儿子苏过。

赏析与点评

浅白似民歌。

记子由梦塔

明日兄之生日 ,昨夜梦与弟同自眉入京,行利州峡 ,路见二僧,其一僧须发皆深青,与同行。问其向去灾福,答云:『向去甚好,无灾。』问其京师所需,『要好朱砂五六钱。』又手擎一小卯塔 ,云:『中有舍利 。』兄接得,卯塔自开,其中舍利,灿然如花,兄与弟请吞之。僧遂分为三分,僧先吞,兄弟继吞之,各一两,细大不等,皆明莹而白,亦有飞迸空中者。僧言:『本欲起塔,却吃了!』弟云:『吾三人肩上各置一小塔便了。』兄言:『吾等三人,便是三所无缝塔。』僧笑,遂觉。觉后胸中噎噎然,微似含物。梦中甚明,故闲报为笑耳。

译文

明天是兄长生日。昨夜梦见兄长与小弟我一起由眉州同行入汴京。经过利州峡,路上遇见两个僧人。其中一位僧人的须发是深青色的。与他同行,向他请教前方祸福,他回答说:“前方甚好,没有灾祸。”问他们到京师需要什么,说要五六钱好的朱砂。又手上托着一座小木塔,说:“当中有舍利。”哥哥接了过来,木塔自己开启,当中的舍利子璀璨如花。哥哥与小弟我请求吞食舍利子,僧人于是分为三份。僧人先吞食,我们兄弟继而也吞食,各吞一两,大小不等,都是晶莹洁白,有的且飞跃空中。和尚说:“本来想用来建塔,却把舍利子吃掉了。”小弟我说:“在我们三个人肩上各放置一个塔便行了。”哥哥说:“我们三个人,就是三座无缝塔。”和尚笑了,梦就醒了。睡醒以后,胸中像噎着食物一般,略似含着东西。梦中境历历在目,因而当作闲谈报述,让人一笑罢了。

赏析与点评

述说梦境的是子由,苏轼是代笔。两个僧人,只有一位与之交流,另一位自动消失了,有些奇怪。另一方面则可见兄弟二人皆想成佛。

梦中作祭春牛文

元丰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天欲明,梦数吏人持纸一幅,其上题云:请《祭春牛文》。予取笔疾书其上,云:『三阳既至 ,庶草将兴,爰出土牛 ,以戒农事。衣被丹青之好,本出泥涂;成毁须臾之间,谁为喜愠?』吏微笑曰:『此两句复当有怒者。』旁一吏云:『不妨,此是唤醒他。』

译文

元丰六年(一○八三)十二月二十七日,天将亮,梦见几个吏员持一幅纸,上面题着:请撰写《祭春牛文》。我取笔在纸上疾写:“春阳已到,百草将生,于是抬出土牛,以劝诫农耕。衣服和被褥颜色悦目,但其根源是来自泥土当中;成功失败在片刻之间发生,谁来为此欢欣、愤怒?”吏员微笑道:“又该有为此两句而发怒的人了。”旁边另一吏员说:“不要紧,这是唤醒他的。”

赏析与点评

春牛是泥土塑造的神像,用来劝导农桑、鼓舞民气。我国以农为本,衣食一切无不出于田土,但丰收、歉收不完全由人力决定,旱、涝、风、雨、蝗都会影响收成。“成毁须臾之间,谁为喜愠?”说尽农民的无奈。其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是千古之叹,也是人生的无奈。

梦中论《左传》

元祐六年十一月十九日五更 ,梦数人论《左传》,云:『《祈招》之诗固善语 ,然未见所以感切穆王之心,已其车辙马迹之意者 。』有答者曰:『以民力从王事,当如饮酒,适于饥饱之度而已。若过于醉饱,则民不堪命,王不获没矣 。』觉而念其言似有理,故录之。

译文

元祐六年(一○九一)十一月十九日五更时分,梦见几个人在讨论《左传》,说:“《祈招》之诗肯定是好言相劝之话,但不见得这首诗就能感动穆王的心,以制止他要使自己的车辙和马迹遍布全国各地的心思。”有人回答说:“以民力做王命差遣的公事,应当如饮酒,饥饱适度就应停止。如若过分醉饱,民众就无法负担,大王将不会善终。”睡醒,想及当中的话似有道理,因而记录下来。

梦南轩

元祐八年八月十一日将朝,尚早,假寐,梦归縠行宅 ,遍历蔬圃中。已而坐于南轩,见庄客数人方运土塞小池,土中得两芦菔根 ,客喜食之。予取笔作一篇文,有数句云:『坐于南轩,对修竹数百,野鸟数千。』既觉,惘然思之。南轩,先君名之曰『来风』者也。

译文

元祐八年(一○九三)八月十一日,准备上朝,时间尚早,于是稍打瞌睡。梦中返回縠行宅,走遍种植蔬果的园圃。之后,坐在南轩,见几个庄客正运送泥土填塞小池,泥土中掘得两根萝卜,庄客很高兴,就把它吃掉。我拿笔作了一篇文,其中有几句说:“坐在南轩里,对着长长的竹子数百根,上面聚集野鸟几千只。”梦醒,想起仍觉惆怅。南轩,父亲把它叫作“来风”轩。

赏析与点评

思念故乡,亦思念亡父。心有所藏,梦有所求。

措大吃饭

有二措大相与言志,一云:『我平生不足惟饭与睡耳,他日得志,当饱吃饭,饭了便睡,睡了又吃饭。』一云:『我则异于是,当吃了又吃,何暇复睡耶!』吾来庐山,闻马道士嗜睡,于睡中得妙。然吾观之,终不如彼措大得吃饭三昧也

译文

有两个贫困的读书人互讲心事,一个说:“我平生不满足的,只是吃饭与睡觉而已。他日得志,我自当追求吃饱饭,吃饱便睡,睡醒又吃饭。”另一个说:“我的做法与此不同,应当吃了又吃,哪里有空去睡觉呢!”我来庐山,听闻马道士很爱睡觉,在睡梦中获妙理。不过,以我观察,始终不及那两个贫困的读书人获得吃饭之妙理也。

题李岩老

南岳李岩老好睡 ,众人食饱下碁,岩老辄就枕,阅数局乃一展转,云:『君几局矣?』东坡曰:『岩老常用四脚碁盘 ,只着一色黑子 。昔与边韶敌手 ,今被陈抟饶先 。着时自有输赢,着了并无一物。』欧阳公诗云:『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碁罢不知人换世 ,酒阑无奈客思家。』殆是类也。

译文

南岳李岩老喜欢睡觉,众人吃饱下棋,岩老就找枕头睡觉。经历几局,他才翻身一次,问:“你们对弈了几局?”东坡说:“岩老常常身如四脚棋盘,所下一色都是黑子。从前能与边韶成为敌手,现在却被陈抟老祖占先。下棋时应当有输赢,结局并无一物。”欧阳修的诗说:“夜凉人吹笛,月下传千山,微光道路暗,路上迷人百种花。棋局终了,不知人间早已换代,酒后阑珊心无奈,作客他乡总思家。”大约就是这一类情况了。

赏析与点评

此则,一是所用典故贴切,二是人物形象鲜明,三是暗寓寄托,以棋局之睡,影射长安棋局日新,亦不过黄粱之梦耳。 VAIOyI9epOqkPKECtbqQgIN2MadKbbViMQPqDTh3Pckd7Jg3JBshUeqXUkaLGS7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