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送别

本篇导读

临别依依,本人之常情。但这节所记载的,多是苏轼在谪迁时期的交往及途中相会的朋友,因而当中明显有谪贬色彩与伤感气息,与一般的送别文字不同。

昙秀相别

昙秀来惠州见予 ,将去,予曰:『山中见公还,必求一物,何以与之?』秀曰:『鹅城清风 ,鹤岭明月 ,人人送与,只恐它无着处。』予曰:『不如将几纸字去,每人与一纸,但向道:此是言法华书 ,里头有灾福。』

译文

昙秀来惠州看我,就要回去,我说:“山中人看见你归来,一定求赐一件东西,要给什么?”昙秀说:“鹅城有清风,鹤岭有明月,人人都赠送,只恐怕它们无处放置。”我说:“不如拿几纸书法去,每人给他一张,只向他们说:这是‘言法华’所写的,里头预言灾福事呢。”

赏析与点评

这段文字乃借机开玩笑和讽刺,但当中涉及的人与事,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只有先了解背景,才能推度文字背后是否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一是送礼习俗,僧人不免;二是“言法华”言语散乱、不获细行,却能风靡一时,苏轼暗示这样的人写的东西能大受时代欢迎,真是颠倒是非的时代。

别石塔

石塔别东坡 ,予云:『经过草草,恨不一见石塔。』塔起立云:『遮着是砖浮屠耶 ?』予云:『有缝塔。』塔云:『若无缝,何以容世间蝼蚁?』予首肯之。

译文

石塔寺告别东坡先生,我说:“匆匆经过,遗憾不能一见石塔寺。”塔起立,说:“这个是砖砌的浮屠吧?”我说:“有缝隙。”塔说:“若无缝隙,哪里能容许世间蝼蚁进出?”我同意它的见解。

别姜君

元符己卯闰九月,琼守姜君来儋耳 ,日与予相从,庚辰三月乃归。无以赠行,书柳子厚《饮酒》、《读书》二诗 ,以见别意。子归,吾无以遣日,独此二事日相与往还耳。二十一日书。

译文

元符己卯(一○九九)闰九月,琼州太守姜君来儋耳,每天和我一起。至庚辰(一一○○)三月才归去。没有东西给他送别,就抄写柳宗元《饮酒》、《读书》二诗,以表示惜别之意。你回去后,我难以消遣日子,只有此两件物品可以让我们每日保留联系。三月二十一日记。

赏析与点评

苏轼抄写柳宗元两首诗,作为“赠行”,让对方携带回家。然后云:“子归,吾无以遣日,独此二事日相与往还耳。”这话不好理解,文意难以衔接。从事理推测,估计苏轼让姜君弼把苏轼手抄的柳诗挂在书房中,每日与诗相对。苏姜双方脑海中都以柳宗元的诗意互相勉励,就可借此二事“相往还”了。

柳宗元《饮酒》诗:“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此诗模仿陶渊明,闲适而处,自得其乐,正可互相勉励。 DdFR06Cfk3F/gXS/Tx45RAqB9lq9+kaz7kLWtz1QjDrevunJTIwN5jA6k9EtyXS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