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十教书于阙里

鲁昭公二十年,孔子三十岁。

这年春天,齐景公带晏子来到鲁国。

齐景公问孔子说:“我向先生请教一个问题。从前秦国小,地方又偏僻,秦穆公为何能称霸?”

孔子说:“秦国虽小,秦穆公目标却很远大;国家位置虽偏僻,秦穆公施政却很正当,亲自举拔,用五张黑羊皮赎来贤士百里奚。从这些事实来看,就是统治整个天下他也能办到,称霸诸侯还算成就小呢。”

齐景公说:“你分析得很好。”

这一年,孔子开始教书于阙里,颜无繇听到消息之后,就前往就学,后来曾子的父亲曾皙拜孔子为师。

孔子说:

凡是送敬师礼前来求学,

我没有不收他为学生的。

狂妄却不直率、无知又不敦厚,

没能力又爱欺骗,我不教这种人。

不到学生想求明白却不能,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表达不了之时,不去启发他。

举一个角,不能推想到其他三个角,就不再教导他了。

每个人刚出生时原本差别不大,

经由不同的学习,差异愈来愈显著了。

孔子说:“人的天赋资质有高低,但经过努力,庸愚者也能和天生才智之士齐一了。”

阙里一个童子前来向孔子传话。

有人问孔子:“他是个上进的孩子吗?”

孔子笑道:“我看他与长辈并肩同坐同行。他不是追求上进,只是个急于速成的人。”

孔子带学生到山林郊游,看到捕雀者捉到的全都是黄口小雀,孔子问他说:“为什么抓不到大鸟?”

捕雀者说:“大鸟很警觉不容易捉,小鸟贪吃所以容易捉到,小鸟跟着大鸟就捉不到,大鸟跟着小鸟也不易捉到。”

孔子回过头对学生说:“警觉可远离祸害,贪吃则忘记灾祸。福祸来自于心的不同,跟随对的对象决定祸福。因此君子对他所跟随的人要谨慎。跟随年长者,则保全自身;跟随愚昧无知者,则有灭亡的灾祸。”

这一年,执政26年的郑国名相子产逝世,因为他一生廉洁奉公,家中没有积蓄为他办丧事,儿子和家人只得用筐子背土在新郑西南陉山顶上埋葬他的尸体。

孔子得知子产过世的消息,非常悲痛,他流着泪说:“子产的仁爱,是古人流传下来的遗风。”

子产临终时,对子太叔说:“我死了之后,你一定当政。唯有有德行者,能以宽容政治使百姓服从,其次是严厉施政,火势猛烈,人们一看就怕,很少有人死于火。水性柔弱,往往使人忽略而去玩水,因而死于水的人多,所以施行宽容的政治难。”

子太叔说:“是的。”

子产死后,子太叔执政,不忍心严厉施政,而用宽容的政策,结果郑国出现很多盗匪,他们招集人手聚集于萑苻泽中。

子太叔很后悔地说:“如果我一开始就听从子产的话,就不至于出现这种局面。”

于是出动步兵去围剿萑苻泽中的盗寇,将他们消灭,从此盗贼才稍稍平息。

孔子听了说:“是啊!政策宽容则百姓怠慢,百姓怠慢又用严厉法令纠正。法令严厉,则伤害百姓,伤害百姓则要以宽容来对待。以宽容调节严厉,以严厉调节宽容,严厉、宽容相辅相成,则国家就平和安稳。”

从前,郑国人民到乡校聚会时,喜欢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免得人民批评我们。”

子产说:“为何要毁掉?人们工作之余到乡校相聚,议论施政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为何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

然明说:“是的。”

子产说:“制止议论是很容易的,然而这样做就像堵塞河流: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受害者必然很多,我挽救不了;不如开个小口导流,我们听取这些议论,把它当作治病良药。”

然明说:“哇!您的确能成就大事,我确实无能。果真能做到这样,郑国就有了依靠,岂止只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听了这个故事,孔子说:“依此看来,人们说子产不仁,我不相信。”

从前晋君想进攻郑国,派叔向到郑国聘问,以察看郑国有没有贤人。

子产对叔向诵诗说:“如果你思念我,请提起衣服涉过洧河;如果你不思念我,难道我没其他伴侣?”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

叔向回到晋国说:“郑国有贤人子产在,进攻不得。郑国跟秦国、楚国紧邻,子产赋诗流露出不二之心,郑国进攻不得。”

于是晋国停止攻郑。

孔子说:“《诗经》说:‘国家强大在于有贤人。’子产只诵诗一首,郑国便免于灾难!”

孔子说:

子产有四种行为合乎君子之道:

自己行事很恭顺;

对在上位的人很诚敬;

爱护百姓,广施恩惠;

使用民力很得宜。

郑国的法令,都是由裨谌起草,再由世叔审阅,最后由子羽修饰,东里子产润色。

有人问孔子说:“子产是个怎样的人?”

孔子说:“子产是个有恩惠于人的人。”

又问:“子西怎样?”孔子说:“他呀!他呀!”

又问:“管仲怎样?”

孔子说:“管仲是个人才。伯氏被他取消了封地,过了一辈子苦日子,直到老死也无怨言。”

鲁昭公二十四年,孔子三十四岁。

鲁国大夫孟僖子病危,临终前告诫两个儿子孟懿子及南宫敬叔说:“孔丘是圣人后代,年少好礼,我死了之后,你们一定要以他为师。”

孟懿子及南宫敬叔说:“是的,父亲。”

孟僖子死后,孟懿子及南宫敬叔两兄弟便跟孔子学礼。

孔子对南宫敬叔说:“我听说老子博古通今,通晓礼乐之源,明了道德的归属,那么他就是我的老师,我想到周国请教他。”

南宫敬叔回答说:“我替你达成愿望。”

于是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臣受父亲遗言:‘孔子是圣人后代,先祖灭于宋国。起初他的祖先弗父何拥有宋国,后来传给弟弟厉公。到了正考父时,辅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朝。’臧孙纥曾经说过:‘圣人的后代,如果不当国君,必有才德出世。’如今孔子年少好礼,不正是才德出世吗?”

鲁昭公说:“喔,是吗?”

南宫敬叔说:“如今孔子想到周去学礼,考察先王遗制,礼乐所达的极致,您何不资助他,让我跟孔子一起到周去?”

鲁昭公说:“好。”

于是鲁昭公就给他一辆车、两匹马、一名童仆,南宫敬叔和孔子一起到周。

孔子在东都洛邑考察期间,曾习乐于音乐大师苌弘。

孔子说:“弟子仲尼,特地来向大师请教乐理。”

苌弘见孔子后,对周朝大夫刘文公说:“孔子仪表非凡,生有异相,志存高远,言称先王,躬礼谦让,洽闻强记,博物不穷,前途远大。”

刘文公说:“如今周王室衰微,各国诸侯忙于争锋称霸,孔丘出身贫贱,一介布衣怎可能成为圣人呢?”

苌弘说:“尧舜文武之道,已被世人抛弃。当今礼乐崩丧,应出现圣者正其道统!”

孔子说:“我又怎敢期望成为圣人?我只是个礼乐的信徒而已。”

孔子走遍祭天之所,考察明堂规则和宗庙制度。有一天他跟南宫敬叔一起去参观明堂,看到四门墙上有尧舜桀纣的画像,画出了每个人善恶容貌和他们的箴言。还有周公辅佐成王,抱着成王面朝南方接受诸侯朝见的画像。

孔子来回仔细观看,对南宫敬叔说:“这是周朝兴盛的原因啊!明镜能照出形貌,古代之事能知当今。君主不朝向国家安定的路上,忽视危亡的原因,这和倒着跑、却想追上前面的人一样,难道不糊涂吗?”

孔子在周观览,进入周太祖后稷庙堂。右边台阶前有铜人像,口被封了三层,铜人像背后刻着铭文:

警戒啊!这是古代说话谨慎的人。

不要以为多言无伤,祸患由此产生;

不要以为多言无害,祸患由此扩大;

不要以为别人不闻,神在监视着你。

焰焰火苗不扑灭,熊熊大火怎么办?

涓涓细流不堵塞,终将汇聚为江河;

长长的线不弄断,将会结成大罗网;

细小枝条不剪除,长大就要用斧砍。

谨慎是福的根源。

口造成什么伤害?

它是祸患的大门。

人人皆趋前,我独守此处。

人人皆变动,我独自不移。

智慧藏于内心,技艺不示于人。

孔子读完这篇铭文,回头对南宫敬叔说:“你们记住啊!这些话实在中肯,真实可信。《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立身行事能如此,哪会有口舌之患呢?”

南宫敬叔说:“是的,老师。”

孔子感叹说:“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圣明,以及周之所以能称王天下的原因了。”

孔子在洛阳时,因为要阅读周王室藏书,必须拜会周王室文典的史官老子,向老子问礼。

弟子跟老子报告:“鲁国大教育家孔子来访!”

老子说:“你们先把路打扫干净,我去迎接他。”

弟子说:“是的,老师。”

于是老子骑着牛,到郊外迎接孔子。孔子也依照礼节从车上下来,捧着见面礼大雁送给老子。

孔子在洛阳住了几天,并向老子请教。

孔子说:“难啊!道在今天太难实行啊!我实行道,但没有人接受啊。道在今天太难实行啊!”

老子说:“说话流于华丽言辞,听者会被言辞干扰。如能掌握这个原则,道便不会被忘记了。”

孔子说:“是啊,你说得极是。”

孔子离开周时,老子去送他。

孔子说:“谢谢先生教诲,受益良多。告辞了!”

老子说:“富贵的人送人财物,仁德的人送人言辞。我不是富人,就送你两句话当临别的礼物吧。”

孔子说:“谢谢。”

老子说:“聪明的人常遭困厄,是因他喜欢议论别人;学问渊博的人常遭危险,是因他好揭人罪恶;做人子女的应心存父母,做人臣属的应心存君上,不能只顾到自己。”

孔子说:“我一定遵循您的教诲。”

孔子怀着感激的心情离开洛阳,回到鲁国之后,经常赞美老子。

孔子常常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会飞;鱼,我知道它会游水;兽,我知道它会走;但是龙,它在云端,在天上,无法捉摸,深不可测,老子就像龙一样啊!”

到周学习之后,孔子更受人尊崇,门下学生愈来愈多了。

学堂周边的居民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无法以某一专长来称赞他。”

孔子听说了,笑着对学生说:“我有什么专长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孔子说:“我无所不知吗?我一无所知啊!但如果有个粗人问我问题,虽然我一无所知,从正反问出来龙去脉,我才彻底清楚。”

鲁国的勇士子路,也经由门人引荐拜孔子为师。

有一天,子路穿华服去见孔子。

孔子说:“子路啊!你为何穿得这么华丽?长江从瑉山发源时,水流只能浮起酒杯。流到江津时,如果无船,不避大风,则无法渡过,这不是流水太多的原因吗?今天你穿这么华贵,颜色鲜艳,天下有谁会告诉你你的缺点呢?”

子路快步出去换服装回来,样子很自在。

孔子说:“子路你记住!我告诉你:爱说大话者华而不实。爱表现者会败坏。脸上呈现智慧者是小人。君子知道就说知道,这是说话的关键;做不到就说做不到,这是行动的准则。说话掌握关键,就是智慧;行动有最高准则,就是仁德。既有仁德又有智慧,哪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孔子说:“子路啊,你听过六种美德跟随着六种流弊吗?”

子路说:“没听过。”

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

喜欢仁爱却不好学,便会流于愚昧;

喜欢聪明却不好学,便会流于放荡;

喜欢诚实却不好学,便会遭受戕害;

喜欢正直却不好学,便会太过急切;

喜欢勇敢却不好学,便会招致祸乱;

喜欢刚强却不好学,便会过于狂躁。”

孔子说:“子路呀!我教导你的都知道了吗?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知啊!”

子路说:“老师,我知道。”

孔子到鲁桓公的庙堂参观,看到一件易于倾倒之器。

孔子问守庙人说:“这是什么器物?”

守庙人说:“是国君放在座位右边,以示警戒的欹器。”

孔子说:“我听说国君座位右边的欹器,空虚则倾斜,水刚刚好则端正,水满则倒下。贤明国君把它视为最高警惕,所以把它放在座位右边。”

说完回头对弟子说:“灌水进去试看看。”

弟子把水灌进欹器,水不多不少时就端正,水满时欹器就倒下。

孔子感叹道:“唉,哪有东西盈满而不倒呢?”

子路上前问孔子说:“请问保持盈满有什么方法?”

孔子说:“智者,以愚蠢保护自己。功高者,以谦让保护自己。勇者,以懦弱保护自己。富者,以谦卑保护自己。这就是损之又损,保护自己的方法。”

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原本是鲁桓公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三桓手中。

孔子说:“鲁国丧失实权已经五代,政权落到三桓之手已经四代了。”

掌握鲁国实权的三个家族在祭祖仪式结束时,唱着天子祭祖时所用的诗歌。

孔子说季氏:“以天子八佾之舞在庭院中舞蹈,如果这样的事都能忍,还有什么事不能忍?”

孔子说:“‘诸侯辅助,天子肃穆。’这样的歌词怎能在三家的庙堂唱呢?”

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三十五岁。

这年鲁国发生内乱:季平子与鲁国贵族郈昭伯为邻,他们两家常以斗鸡为乐。季平子在鸡翅膀上偷偷撒上芥末,郈昭伯的公鸡无论多么雄壮总是被弄瞎眼睛,连连失败。

后来郈昭伯发现季平子氏斗鸡取胜的秘密,便也在鸡爪上装上锋利的小铜钩,季平子的鸡连连失败。季平子发现郈昭伯作弊,彼此指责对方而相互攻击起来。

季平子怒而侵郈氏,占领郈昭伯封地,还趁此机会将原本敌对的臧昭伯家臣囚禁了起来。郈氏与臧氏便一起诉冤于鲁昭公。

鲁昭公对季平子的专权早已不满,便支持郈氏、臧氏,出兵包围了季平子。季平子看看四周是军队,已无法逃命,表示愿意搬出曲阜,归还从郈氏抢来的封地,鲁昭公不允许,季平子又表示愿意赔偿财产,囚禁自己,以示惩罚。鲁昭公仍不允许。季平子便暗请叔孙氏出兵救援。

叔孙氏司马问他的家臣:“有季氏和没季氏,哪一种对我们有利?”

家臣回答说:“如果季氏不存在了,叔孙氏和孟孙氏也会先后垮台。”

于是,叔孙氏司马下令援救季平子攻昭公。

持观望态度的孟孙氏见有机可乘,也带兵去援救季平子。三桓联手攻伐鲁昭公,鲁昭公大败,郈昭伯被孟孙氏所杀,昭公兵败逃到齐国,齐王把昭公安置在干侯。

孔子得知鲁昭公逃到齐国的消息后,也追随鲁昭公赶到齐国。

齐国,巍巍泰山耸立在云端。

孔子到齐国,第一次这么近看泰山,他激动地拿出琴,当场作一首丘陵之歌:

登彼丘陵,峛崺其阪。

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遂迷不复,自婴屯蹇。

喟然回虑,题彼泰山。

郁确其高,梁甫回连。

枳棘充路,陟之无缘。

将伐无柯,患兹蔓延。

唯以永叹,涕潺湲。

登上高冈丘陵,山坡曲折连绵。

仁道看来很近,想达到却很远。

不知该怎么走,被艰困所羁绊。

喟然叹息回首,泰山耸入云端。

茂林泰山高耸,梁甫与之相连。

路上充满荆棘,想登高却无缘。

想砍伐却无斧,又怕滋生蔓延。

只能长歌咏叹,眼泪潺潺不停。

孔子唱完丘陵之歌,看到一个妇女在坟前哭得很伤心。

孔子扶着车轼侧耳倾听说:“这么悲痛,像一再遇上伤心事。”

孔子令子路上前询问。

妇女说:“从前我公公死于老虎,我丈夫也死于老虎,现在我儿子又死于虎口。”

子路说:“你为何不搬离这里?”

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啊!”

孔子对子路说:“你要好好记住,苛政猛于虎啊!”

有一天孔子路过山边,看见荣益期走在郕国郊外,穿鹿皮衣服,系着绳子腰带,边奏瑟边唱歌。

孔子问道:“为何您这么快乐?”

荣益期说:“快乐的事很多,最主要的有三件:天生万物,人最尊贵,我生为人,这是第一件乐事;男女有别,男尊女卑,人以男贵,我生为男,这是第二件乐事;人生有死于胎腹年幼,我能活到九十五岁,这是第三件乐事。贫穷是士人常态;死亡是人之终极。居常态又享天年,还忧愁什么?”

孔子说:“好极了!他真是个自得其乐的人。”

这时,孔子看见一群雌雉飞翔之后停在树上,孔子神色一变说:“这些山梁上母野鸡,来得适得其时呀!适得其时呀!”

子路向雌雉挥挥手,雌雉长叫几声便飞走了。

鲁昭公二十六年,孔子三十六岁。

孔子刚到齐国,便急着想到都城郊门外的剧场听《韶乐》,遇见一个也要去听《韶乐》的小孩眼睛很亮,心情很愉快,模样很端正,手提一粥壶,跟着孔子的车子一起走。

孔子对车夫说:“快赶车!快赶车!《韶乐》开始演奏了。”

刚到达剧场,就听到了美妙的《韶乐》。

孔子说:“哇!《韶乐》好美好美喔!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关雎》结尾,优美的音乐缭绕在我耳边。”

从此之后有三个月孔子尝不出肉的香味。

孔子感叹地说:“想不到好听的音乐会这样迷人啊!”

孔子评论《韶乐》说:“尽善,尽美。”

评论《武乐》说:“尽美,但不尽善。”

孔子感叹说:“晋文公狡诈又不正直,齐桓公正直而不狡诈。”

子路问孔子说:“齐桓公杀公子纠时,召忽自杀殉死,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

孔子说:“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功劳。这就是仁啊!这就是仁啊!”

子路问:“老师,你认为齐国怎么样?”

孔子说:“如果齐国制度改革,便能达到鲁国的水准。如果鲁国制度改革,就能达到先王之道了。”

孔子到了齐国,想借大高昭子的关系接近齐景公,于是做了昭子的家臣。

春秋时代政治很乱,君不君,臣不臣,鲁昭公被季孙氏所逐,齐景公又受控于陈桓,陈桓的势力很强大,极有篡夺政权的可能。

齐景公问孔子说:“执政者该当如何?”

孔子说:“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各司其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齐景公说:“说得好极了!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即使粮食再多,我能吃到吗?”

孔子说:“是啊!”

齐景公说:“用给季氏那样高的待遇给您,我做不到。我以上卿季孙氏、下卿孟孙氏之间的待遇给你。”

孔子说:“谢谢。”

齐景公又问:“为政的原则又怎样?”

孔子说:“为政最重要的是善用财力,杜绝浪费。”

这时,左右着急地跑进来报告:“周使者刚到,听说先王宗庙遭火灾。”

齐景公追问:“是哪个君王宗庙被烧?”

孔子说:“一定是厘王的庙。”

齐景公问:“你怎会知道?”

孔子说:“《诗经》说:‘皇皇上天,其命不忒,天之以善,必报其德。’灾祸也是如此。厘王改变文武之制,宫室高耸,车马奢侈得无可救药。所以天降灾于他的庙堂。”

齐景公说:“上天为何不降祸到他身上,而惩罚他的宗庙呢?”

孔子说:“如果降到厘王身上,文武不就没子嗣了吗?所以降灾到他的庙堂,以彰显厘王之过。”

过一小会儿,有人报告说:“受灾的是厘王庙堂。”

齐景公吃惊地站起来,再次向孔子行礼说:“好啊!圣人的智慧果然高人一等。”

孔子在齐国时,齐景公出去打猎,用旌旗召见管理山泽的官员,管理山泽的官员没有上前晋见,齐景公便派人把他抓起来。

管理山泽的官说:“以前君王打猎时,用旌旗召见大夫,用弓来召见士人,用皮帽来召见管理山泽小官。我没看见皮帽,所以不敢晋见。”

齐景公听了,就放了他。

孔子听到这事,说:“好啊,遵道不如遵守职责。君子鼓励这种行为。”

有一天,一只独脚鸟飞到齐国宫殿屋顶,又飞下来栖息于殿前,张开翅膀跳舞。齐景公感到奇怪,于是派人去问孔子。

孔子说:“这种鸟叫商羊,是有水的预兆。从前有小孩子弯起一只脚,抖动双肩,边跳边唱:‘天将大雨,商羊跳舞。’现在齐国有这种鸟,大雨恐怕要来了。快告诉百姓修水沟,筑堤坝,将发生大水灾。”

不久果然大雨不停,雨水淹没很多国家,伤害百姓,只有齐国有准备,没有遭到破坏。

齐景公说:“圣人的话,真实可靠而且应验。”

孔子说:“谢谢夸奖。”

齐景公铸造了一口大钟,准备悬挂在大殿前方。

孔子、伯常骞、晏子都来观看,他们三人都说:“这钟就要碎了。”

人们用钟杠一撞,果然碎了。

齐景公召见三人问道:“请问,为何大钟会破碎?”

晏子说:“钟太大不合礼制,我因此说钟将坏。”

孔子说:“钟太大,又悬空过大面积,它的声气不能冲上天去,因此我说将要破碎。”

伯常骞说:“今天正是庚申日,是雷的日子,天下万物的声音不能超过雷声,因此我说大钟将被摧毁。”

齐景公点头说:“嗯,三个理由都有道理。”

这年冬天,齐邑连下三天大雪,齐景公披着白色狐皮裘衣,坐在殿堂台阶。齐国宰相晏子站在他的身旁。

景公说:“怪啊!天降大雪竟然不冷。”

晏子回答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我听说古代贤明君王,吃饱时知道有人挨饿,穿暖时知道有人受寒,安逸时知道有人在辛劳。现在的君王真不知道民间疾苦啊!”

齐景公说:“你说得对!我遵从你的教诲。”

于是下令拿出衣物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在路上看见饥寒的路人,不问他来自哪个国家,都一律救济他们。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晏子明白自己所应做的事,齐景公能做他所该做的事。”

孔子说:“晏子善于与人交往,交往越久,别人越尊敬他。”

孔子很欣赏晏子,但晏子却有自己的立场。

有一天,齐景公对晏子说:“我想把尼溪的田封给孔子。”

晏子说:“儒者都能言善道,态度高傲很难驾驭,崇尚丧礼浪费财产厚葬死人,不可将这形成习俗;他们不事生产,只是到处游说求职,这种人不能来掌理国事。”

齐景公说:“好吧,就不用他啦。”

此后齐景公虽然很礼貌地接见孔子,但不再问关于礼的问题了。

鲁昭公二十七年,孔子三十七岁。

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

弟子说:“老师,听说有人想要陷害您。”

孔子说:“噢,是吗?”

孔子只好向齐景公求救。

齐景公对孔子说:“我老了,没法用你了。”

孔子说:“噢,是吗?”

由于形势非常险恶,孔子回到住所后,急忙告诉门人说:“我们走,回鲁国去。”

弟子说:“老师,我正在淘米,我们煮好饭吃完再走好吗?”

孔子说:“来不及了,把淘好的米带着,在路上滤干。”

孔子等不及弟子做饭,便仓促离开齐国。

在半途中,孔子听说吴国延陵季子出使齐国,回程路上大儿子死了,延陵季子只好将儿子就地葬于嬴博之间。

延陵季子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曾三次放弃继承王位,周游列国学习礼乐,是吴国文化贤人。

孔子八岁时,延陵季子曾专程赴鲁国观看同代乐舞。

孔子说:“延陵季子是吴国最懂得礼的人,我去观看他如何主持儿子的葬礼。”

孔子到了后,看到墓穴深不到有泉水之处,用平常衣服包裹尸体,下葬后积土成坟,坟的宽长和墓坑相当,坟的高度可垂手按住坟顶。积土成坟之后,他袒露左臂,向左绕着坟头转了三圈。

延陵季子边哭边喊:“骨肉又回归大地是自然规律。神魂精气无所不在,无所不在。”

之后,他又重新上路。

孔子说:“延陵季子主持葬礼,真是合乎周礼啊。”

孔子回到鲁国,开办私人学校招收学生,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也先后拜孔子为师。孔子收弟子不分贫富贵贱,也由弟子资质高低差别,因材施教。

弟子们端坐于室外林间无外墙的长廊学堂念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

人不能因为别人不知道自己的长处而担忧,而要担忧自己是否知道别人的长处?

将学问默诵烂熟,记在心里,好学而不厌,教诲学生,永远不会倦怠。这些哪一样我能有呢?

温习以前所学的,常求知所没学过的,这样就可以作为别人的师长了。

作为学生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恭敬尊长;做事谨慎而说话诚信;更要博爱众人而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些德行以外,还要努力用功读书。

门人中,孔子最喜欢的弟子要属颜回了。

孔子说:

颜回真是贤德啊!一小筐饭,一瓢水,住简陋狭窄的屋子,别人都受不了穷苦,而颜回却没有改变他自得的乐趣。

颜回真是贤德啊!听我说话能毫不懈怠,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对我所说的话,他从不质疑。

我曾整天跟颜回谈话,他从不反驳有如愚痴。

后来我发现,他理解透彻一点也不笨。

孔子说:“可惜啊!我只见颜回进取,从没看过他停止学习。”

颜回说:“老师不是曾经说过:求学就像来不及似的,学到了又怕把它失掉。”

孔子说:“是啊!一个读书人若已立志求道,而还耻于自己穿得不好,吃得不好,这种人便不足和他讨论道了。”

鲁昭公二十八年,孔子三十八岁。

晋国魏献子执政,分割祁氏及羊舌氏的封田,赏赐大夫们和他自己的儿子成,这些大夫和他儿子,都由于贤明而被魏献子提拔。

魏献子又对贾辛说:“你为王室出力,所以我提拔你好吗?你要尊重自己的荣誉,不要坏了你的功劳。”

孔子听说这件事,说:“晋魏献子举拔人才,近不忽略亲属,远不忽略贤人,做得真好啊。他又任命贾辛为大夫,是举才忠诚的典范。”

孔子说:“《诗经》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就是忠。魏献子举才合乎义,任命合乎忠。他的子孙会长存于晋国吧!”

鲁昭公二十九年,孔子三十九岁。

晋国赵简子想学郑国子产“铸刑书”,他征收了四百八十斤铁,用来铸造刑鼎,把范宣子所制定的刑书铸上去。

孔子说:“晋国之所以衰败,是因为失去法度。当年晋国守将唐叔制定法度,用来约束民众,贵族依官阶高低来遵守,因此民众尊重贵族,贵族能守住产业。”

孔子说:“贵贱不乱就是法度,当初晋文公任命执掌法制的官,制定被庐之法,成为盟主。现在抛弃了这个制度铸造刑鼎,百姓只能看到鼎上条文,如何尊重贵族?”

孔子说:“还有什么能供贵族去守?贵贱没有次序,还成什么国家?况且范宣子的刑书,是在夷地阅兵时制定的,是晋国的乱制,怎能把它当成法律呢?”

孔子说:“用政令来领导民众,用刑罚来整治人民,人民害怕不敢做坏事,只是避免受到刑罚罢了,并不会存有羞耻心。如果以道德感召,以礼节整治,人民便存有羞耻之心,而能改过向善。” GiBIAn1zkh7VNRCnyatTDx37jeXwBQNrPvuK85PKMa1lEVbMTVg28eb0a8ijGkI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