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向我们讲述的不仅是一般的养生方法,而且也是中医学的养生观念,其中包括一些治病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针刺,当然,还有食物疗法、艾灸疗法、砭石疗法、药物疗法等。
药物疗法
药方分君药、臣药和使药。君药是对疾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辅佐君药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使药是协助臣药的药物。
用药原则:用毒性大的药物进行治病,当病邪祛除到十分之六时,就应当停药;用毒性一般的药物进行治病,当病邪祛除到十分之七时,就应当停药;用毒性小的药物进行治病,当病邪祛除到十分之八时,就应当停药;即使是用没有毒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当病邪祛除到十分之九时,也应当停药。剩余的未祛除的病邪用五谷、肉类、果品、蔬菜等饮食调养,但也要注意不能吃得太过,以防伤了人体的正气。假若病邪不能靠饮食调养完全祛除,再按上面所说的给药方法进行治疗。
针灸疗法
《黄帝内经》中用大量篇幅讲述针灸治病的原则与方法。《灵枢》中对针灸的工具与针刺的方法、禁忌与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首次将针刺与艾灸结合用于治疗疾病。
砭石疗法
《异法方宜论篇》中在介绍不同地区易发疾病与治疗方法时,提到了用砭石疗法用来治疗痈疡一类的疾病。
食物疗法
药食同源是中医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食物除了可以直接用来治病外,还可辅助药物进行治疗,《黄帝内经》中将这一原则进行了发扬光大。如《汤液醪醴论篇》中提到的汤液醪醴就是一种很好的用来治病的食物。
内经名言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郁于上,使人薄厥。
释文: 大怒会使人体气机紊乱,形体正常的协调关系遭到破坏,阳气上逆,血液随阳气上逆而淤滞于头部,从而使人发生昏厥,成为“薄厥”病。
药物的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是《内经》提出的中医药处方原则,是对处方用药规律的高度概括,是从众多方剂的用药方法、主次配伍关系等因素中总结出来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处方指南。
服用药物时应遵循的规则
药可以用来治病,但要适可而止。是药三分毒,对于不同毒性的药物,要在适当的时候及时停药,否则,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