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特
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最近宣布,目前仍需执行多数对登机随身行李的禁令,但解除了对打火机的禁令。禁止人们携带牙膏、除臭剂或水过安检,听起来莫名其妙,但禁带打火机听着却并不蹊跷。我想知道打火机生产商游说的时候,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一规定的变更。一方面,每天有22 000支打火机遭到没收,这似乎对生意有益;另一方面,既然不能携带打火机旅行,买打火机的人或许会减少。
得知这些规定后,我开始思考,假如我是恐怖分子,手上资源有限,我会如何最大限度地制造恐慌。
第一,我会思考什么才能真正引起恐慌。不过,令人们惶惶不安的一点,是自己可能会成为袭击受害者的想法。有鉴于此,我想做的事,尽管对个人造成伤害的概率微乎其微,但却会让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可能会成为袭击对象。
人类常常拿小概率事件小题大做,所以恐怖主义活动造成的恐慌与实际的风险严重不成比例。
第二,我还想制造有一支恐怖分子队伍存在的假象,为此可以同时执行多项袭击任务,此后不久再制造一波袭击。
第三,除非恐怖分子始终坚持执行自杀任务(我无法想象他们真会如此),如有可能,最好制订计划,防止手下的恐怖分子被杀或被当场抓获。
第四,我认为阻止商业流通是合理手段,因为商业系统崩溃会让人们有更多空闲时间提心吊胆。
第五,若是真想让美国吃苦头,你的行动必须能让政府通过一系列代价高昂的法令,这些法令在达成目的后仍会长期执行(假设其在设立之初确有目的)。
我的总体世界观是,简单为上。我猜想,这一观点也适用于恐怖主义。本着这种精神,我所听过的最佳恐怖袭击计划是由我父亲在2002年华盛顿特区狙击手事件 造成祸患后想出来的。基本思路是,给20名恐怖分子配狙击枪、配车,安排他们到全美各地(大城市、小城市、郊区等)在预定时间开始随机开枪射击,并让他们频繁变换位置,以确保下一波袭击的时间和地点无人知晓。由此造成的混乱会达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尤其是要考虑到恐怖分子所需的资源少之又少,想缉拿凶手也难于登天。诚然,其危害不如在纽约市引爆核弹严重,但几把枪肯定要比核武器容易获取。
想必许多读者有远胜于此的创意,我洗耳恭听,并试着将在该博客发表这些创意看作是一种公共服务:我推测在该博客的读者中,反对及打击恐怖主义的人要远远多于真正的恐怖分子。因此,我将这些创意公布出来,让打击恐怖主义的人有机会预先对这些情况进行思考和谋划。
更新:这篇帖子发表于2007年8月8日,即“魔鬼经济学”博客正式入驻《纽约时报》网站的同一天。当天,在《纽约观察家报》的采访中,记者让都伯纳解释为何“魔鬼经济学”会成为《纽约时报》决定发布的首个对外博客。他的回答反映了他曾在该报就职的经历,以及他对其准则惯例的了如指掌:“他们知道我不会在博客上发表宗教教义类的东西。”结果,列维特征集恐怖袭击创意的博客帖子恰好就被扣上了这样的帽子。文章引来了言辞激愤的回复,几百条评论后,《纽约时报》不得不关闭了评论区。以下是很有代表性的一条评论:“你肯定是在逗我。给恐怖分子献计献策?当自己是在装可爱?抖机灵?你就是个白痴。”
于是,第二天,列维特又故技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