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何恢复兵役制度是下下策

列维特

《时代周刊》刊登的一份长篇报告标题为《恢复兵役制:并非万能之计》。

单是听到兵役制的建议,米尔顿·弗里德曼 也一定会死不瞑目。如果问题是志愿参军赴伊拉克作战的年轻人不够多,就有两种合理的解决方案:

(1)从伊拉克撤军;

(2)给足兵饷,吸引他们自愿入伍。

说兵役制是合理的解决方案,这完全是落后时代的想法。首先,这让“不合适”的人入伍——他们要么对军中生活毫无兴趣,要么并无资格参军,要么对其他事业十分看重。从经济角度而言,这些都是不想参军的正当理由。(我明白还有其他角度——如报效国家的愿望或对祖国的责任感——但若有人这样想,这可以算作其对军旅生活的兴趣。)

市场的一大优点就是将人才分予不同的职务,分配的途径即通过薪酬。因此,我们应该向美国士兵支付合理的薪酬,以弥补他们所承担的风险。本质上,服兵役即相当于服役者集中缴纳一笔重税。经济理论告诉我们,这种完成目标的方式效率极其低下。

反对者可能会说,让经济困难的年轻人去伊拉克送死,从根本上说并不公平。鉴于美国确实存在收入差距,有人生来富裕,有人生来贫穷,说这不公平,我并无异议。但你得对应征入伍者的决策能力十分看低,才会说义务兵役制要比志愿兵役制合理。面对摆在面前的选项,参军的男女做此选择,而放弃了其他可选的选项。兵役制对消除不平等现象或许是合理措施,但在这个处处不平等的世界,让人们自由选择道路要好过为他们强行指定一条。这方面的一个绝佳例子是,目前对愿意在报名参军后30天内乘船去参加基础训练的人,陆军会发放20 000美元的“快速乘船从军”奖金。(陆军刚刚在近期内首次完成了月度征兵目标,这项奖金很可能是原因之一。)

如果政府必须在战时向士兵支付合理薪酬,即军饷由市场决定,且士兵也像其他职业的从业人员一样可以随时自愿选择离开,效果还会更好。若果真如此,政府的成本会大幅上涨,更加准确地反映战争的真实代价,进而促使其对军事行动的利弊得失做出更准确的评估。

反对者还认为,如果有更多富有的白人参军,我们就不会攻打伊拉克了,事实很可能如此,但这并不等同于兵役制是上策。兵役制会严重降低作战效率,理应会减少战争。但也有可能出现作战效率高便值得一战的情况——而换作效率不高的情况,或许作战并不值得。要澄清一下,我并不是说这场特定的战争一定值得一打——只是说,从理论上讲,事实确有可能如此。

其次,当前依靠预备役的体制似乎也并非上策。本质上,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在无须作战时支付给预备役士兵的薪酬过高,在需要他们作战时支付的薪酬又过低。这种设置将全部风险从政府转嫁到了预备役士兵头上。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一结果毫无道理,因为个人(理应)不喜欢风险。在理想情况下,你想建立的体制应该是,在和平时期,预备役士兵的薪酬极低,在战时的薪酬较高,这样才能让他们对是否受到征召并不在意。 sbGIfv5cxdkAHDABKzALppXjyJ3Gf498GNWTyuXQLC9qPHxcGEhqVRayEE+azD5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