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描写了一个千古流传的“借东风”的故事。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精彩的“借”,如“借刀”、“借头”、“借兵”、“借蒋干”、“借荆州”、“草船借箭”,最能说明问题的莫不过曹、孙、刘三方互相借来借去的战略、谋略和战术。
曹操在中原兼并诸雄之后,乘胜南下,追击刘备,并向孙权发文示威:“今统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
逃遁于江夏的刘备,则力图挑起曹、孙“南北两军互相吞并”,从中渔利。
孙权在曹、刘两方的拉拢下权衡再二,决心与刘备“共同灭曹”。
三雄逐鹿的基本对策,都可概括为一个”借”字,并派生出种种“借”术:曹操的谋士蒋干“借”叙旧之名说降周喻,反被周喻“借”此人之手传伪书而使曹操错杀两员猛将。曹操命蔡和、蔡中“借”族兄蔡瑁被杀之故诈降周喻,周喻与黄盖合演“苦肉计”,“借”两蔡之证瞒过曹操。
综观赤壁之战,与其说是力的格力,不如说是智的较量,借势借力,借他人之力与人巧斗,胜于凭一己之能与人斗力。当今的商战,诸对手间的竞争,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