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无”胜“有”

当头棒喝:

管理者要夯实基本功,以不变应万变。

禅的故事:

道树禅师俗姓闻,五十岁那年才出家,受法于北宗创始人神秀大师,住在寿州(安徽寿县一带)三峰山。

当初他相中了一块宝地,就四处募钱修建了一所禅院。

不巧的是,在禅院的对面,还有一座道士的清风观。在中国佛道本来就颇有渊源,大家大可相安无事,但偏偏道观的那些道士心眼太小,怎么都容忍不了这座禅院。

为了拔掉这颗眼中钉肉中刺,这些道士就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的异象来吓唬禅院里的僧众,想让他们自行搬走。

于是道士们今天呼风唤雨,明天装神弄鬼,确实将不少年轻的沙弥都吓走了。可是,道树禅师却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多年,对道士们的把戏根本不闻不问,每天照常烧香念经讲禅。

到了最后,道士们的法术都变完了,可是道树禅师还是“死赖”着不肯搬家。道士们无法可想,只得将道观放弃,另觅风水宝地去了。

人们问道树禅师说:“道士们法术高强,您是怎样胜过他们的?”

道树禅师回答说:“我其实也没有什么能胜他们的。如果说一定要有,那就只有一个“无”字能胜他们。”

“无是什么东西?居然能胜过他们呢?”

道树禅师微笑着回答说:“他们有法术。有,意味着有限、有尽、有量、有边;而我没有法术。无,意味着无限、无尽、无量、无边;我以无对有,是以不变应万变,当然到最后他们会败下阵来啦。”

这帮道士遇到这么个无心的老和尚,也算是倒霉,不搬家才怪呢!

禅说管理: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变神通广大。但也千万别小看“不变”的威力哟。

纪昌向飞卫学射箭,飞卫没有传授具体的射箭技巧,却要求他必将体积较小的东西能够“看”大,纪昌苦练三年,终于能将最小的虱子看成车轮一样大,因而射箭就百发百中。

学习什么都是一样,基本功扎实了,应用就可以千变万化。企业的经营也是如此,基本的人事、财务、生产、销售管理好了,那么以后就可以鸿图大展了。

当人们熟悉的环境发生改变时,每个人的内心都会产生波动,内心焦躁不安,甚至感觉很不自信,为了对自己进行压力缓解,往往就会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变化。

企业也是一样,当经营环境、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管理者的经营策略肯定要随之改变,不然就会闹“刻舟求剑”的笑话。但有的东西则是可以自内求得,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比如管理、质量、企业文化等等,因为这些东西不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始终是越先进越好。

另外,企业与人一样,要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能够长期坚持自己在产品、服务方面的特色,也能取得良好的业绩,那些好多的“百年老店”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奔驰车的年产量一直控制在70万辆左右,仅为美国通用车的l/9左右,他们面对“万变”的市场的“不变”就是:不求生产多,只求品牌响。

结果呢,奔驰车以其优美的形象,优良的服务质量,深得消费者的推崇。拥有一辆奔驰,被视为财力和地位的象征,成为显示身份及资信的最好凭证。

如果管理者没有主见,没有定力,今天这样变,明天那样变,朝令夕改,不仅让员工无所适从,降低管理效率,结果也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没有特色与个性,肯定会遭市场的淘汰。

往大方面说,以不变应万变还是一个人生方略的问题,管理者对任何事情的得失都应抱以平和的心态,不要心浮气躁、目光短浅,而是应该夯实基础、苦练内功。是种子就要发芽,是金子就会闪光,总能等到宏图大展、笑傲江湖的那一天。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以不变应万变”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常人难及的境界。 MlechdDU8A46MR5Qo1aXHfm5BcJbMyiyzFzIVV/lnyvAV47uVVc1pNY/8und1R2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