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次高考模拟测试,我照例充任主考官,坐在一张课桌前,百无聊赖地低头看桌面上学生们信手涂抹的杂乱无章的字迹。我先看到了一些当红影星、歌星、球星们的名字,接着又看到了一些诸如“酷”、“哇噻”、“去死吧”等中学生们常用的流行语。在这堆烂字中间,我发现了些娟秀清丽的小字。仔细瞧瞧,竟是一首小诗。在飞砂走石的文字“风暴”里,那首小诗非常巧妙地隐匿了自己,又十分执着地披露了自己:“我爱你/可是我不敢说/我怕说了/我马上就会死去/我不怕死/我怕我死了/再没有人像我一样爱你。”
写得真不赖。我在心里说。作者是谁呢?总不会是我班里的学生吧?平素让他们写作文,搜肠刮肚也写不出几个像样的句子,怎么一写“我爱你”,就能把中国话说得这么地道!
弟子们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又相约重聚到我身边。大家不再像从前那样拘谨,竟公然品评我的发式和服装了。谈及往事,同学们个个激动不已。当初悬在我脑子里的许多问号全被他们叽叽喳喳地抻成了感叹号。突然,我想起了那首小诗,我说:“那天,我在咱班一张课桌上读到了一首小诗。诗中写到:我爱你……”
“可是我不敢说,”同学们居然齐声背诵起来,“我怕说了/我马上就会死去/我不怕死/我怕我死了/再没有人像我一样爱你。”
“哇噻!”我叫了起来,“让你们背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你们死活背不下来,情诗却能背得这么好!作者是谁呀?”
同学们笑了,有个同学说:“我们也不知道作者是谁,但我们都挺喜欢这首诗的,抄它背它的时候,觉得特神圣,特壮烈。也没费多大的劲,就刻脑子里了。”
我听得呆了。我在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是不是有责任把那种“特神圣,特壮烈”的诗从桌面上拯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