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汉族的交际礼仪习俗

汉族人口众多,生活地域广阔,各地的交际礼仪习俗也略有不同。下面我们就从打招呼、拜访、迎送、谈话、宴请、送礼、称谓等方面简述一下汉族交际礼仪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习俗。

一、打招呼

打招呼也称问候。见面打招呼、问好是人们在交往中借助交谈互表友好和认定的一种方式。打招呼是人们见面时最简便、最直接的礼节,主要表现为在公共场所相见时,彼此向对方问安、问好,致以敬意或表达关切之意。主要适用于自己主动迎向对方时、当对方向自己问好时、当对方来到自己生活或办公的环境时、自己主动与对方进行联络时等几种情况。

(一)打招呼的基本要求

1.得体

中国人见面比较喜欢互相问候,而且越是先问候别人,越显得热情、有教养、知礼、明礼。例如,工作中最普遍的问候语是“你好!”“再见!”有时再加上一句恰当的称呼,如“王师傅,您好!”“李老师,再见!”就会显得更为亲切。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打招呼、问候的语言愈加丰富,但最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主动的态度。

2.适度

(1)与场合相符。选择打招呼的方式、语言要考虑环境、场合因素,在生活场合关系密切的人之间可以运用轻松、随意的招呼方式和言语,而在工作、社交乃至国际交往中就应该选用较正式的招呼方式和言语。

(2)与自己的身份相符。通常问候之后,人们会很自然地行见面礼,以示友好。这时你要注意依照自己的身份来选择是否施礼或行哪一种礼节。如办公室的普通职员面对高级别的来访或洽谈业务者时,一般不需要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趋前行礼;即使需要,也以本民族的见面礼节为佳。

(二)打招呼的一般规则

(1)男性先向女性致意,年轻男女均应先向年长者致意,下级应先向上级致意。

(2)在大街上打招呼,三四步远是最好的距离,男子可欠身或点头,如果戴着帽子须摘去。与人打招呼时,忌叼着烟卷或把手插在衣袋里。

(3)对熟人不打招呼,或不应答向自己打招呼的人,都是失礼的行为。

(4)同少数民族及信奉宗教的人打招呼应根据当地的宗教信仰及招呼习惯。如与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打招呼,首先应用“真主保佑”以示祝福,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及误解,从而影响双方的正常交往。

(5)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遵循“所见即所问”的原则,如见到对方在吃饭,会说“吃饭呢”;见到对方拿着包出门,会说“出去啊”。这种招呼方式,多用于熟人之间,它给人一种明知故问、干涉别人私生活的感觉,在西方人看来,往往觉得不可理喻。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并不是明知故问,也不是想干涉别人的私生活,而仅表示“我看见你了,跟你打招呼呢”。

(三)常见打招呼用语

最简洁明了、通用性最广泛的打招呼用语是“您好”,这既是一个问候语,同时又有一种表示对他人祝福的含义。此外,根据碰面的时间,互相道一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也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明了的招呼用语。

另外,如“你早”、“在哪儿发财”、“您在散步”、“吃饭了没有”、“您到哪儿去”等,也是较常见的招呼语。与陌生人打招呼,要注意区别不同的场合,场合不同,打招呼的用语也有所不同。比如在车上踩到别人,一般要表示歉意,说:“对不起,踩到你了。”在饭店里想要点某道菜,一般要说:“服务员,请问有××吗?”在路上请人指路,要说:“请问到××路怎么走?”或者说:“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您帮个忙,可以吗?”

当别人要帮助你时,宜说:“谢谢,不用了。”或者说:“谢谢,那我就不客气了。”忌说:“谢谢您的好意!”因为这是很不礼貌的,也是不太友好的说法。

下面是对三种常用的招呼用语的分析:

(1)吃饭了没有?

这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比较久也较为普遍的招呼语。“民以食为天”,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大多数劳动者求的就是能够吃饱肚子。因此,问对方有没有吃饭便是对对方的一种关心。虽然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吃饭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然而,“吃饭了没有”这句问候语却一直沿用着。但是,现在的这句招呼语基本上没有了原来的意思,它只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朋友见面,问声“吃饭了没有”仅仅是一种招呼,表示“我看见你了,跟你打招呼呢”。至于对方吃饭没有,都无关紧要,当然更不是想要请你吃饭。但使用这一称呼语,必须注意以下条件:首先,要在吃饭的前后时间才能使用。半夜三更、上午十点多、下午三点多时,使用这一称呼语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一称呼语毕竟是从“吃没吃饭”演化来的,因此,多少还含有字面上的意思,而且听话人在回答时也是用“吃了”或“没吃”之类的话来回答。其次,非正式场合才能使用。这类招呼语口语性很强,正式场合一般是不能使用的。即使是在某些非正式场合,像在洗手间、厕所或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些场所的地方,也是不能使用的。最后,这类招呼语多用于熟人之间,跟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是不用这类招呼语的。

(2)干什么去?

这也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招呼语,与对方擦身而过,为了表示自己看见了对方,便以此语代替一切语言,至于对方干什么则是无关紧要的,只是表示一种问候、一句招呼。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没有这种招呼语,因为自己干什么是属于私人的事情,他们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这句问候语出现在中国,也反映出中国人与西方国家的人不同的心态。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句话也逐渐被新的招呼语所替代。

(3)你在哪儿发财?

这是中国近几年才时兴的招呼语。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君子重义不重利”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早已根深蒂固,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深入,“利”越来越被人们看重,“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促使全国人民奔富裕,并以“发财”相互祝福。所以,这句招呼语如实地反映了中国人近几年来从上到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奔富裕的文化心理,折射出得到温饱后人们的更高追求,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二、拜访

1.是否预约

中国人一般不预约,但是正式场合(如商业洽谈、面试、采访)一般会预约。拜访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一般要预约。如果担心主人不在家时也会预约。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工作任务也较繁重。一般来说,去做客以前,最好先打个招呼。当然去比较熟悉的朋友家,有时也不一定要提前打招呼。遇到突然来访的客人,如果你有紧急的、重要的事,可以说:“真对不起,今天很不巧,我有点儿急事,改天我一定去拜访您。”这时客人就明白自己来得不是时候,马上会告辞说:“没关系,我也没什么事,改天再来吧。”但是如果你没有什么特别要紧的事,一般是要放下自己的事,热情招待客人。

2.会客的地方

有客厅的,一般在客厅。在农村,一般在堂屋(房子中间的房间,也称之为正屋)会见客人,这也是全家人吃饭的地方。见面时,主客双方都会说些客气话,例如,主人说:“请问喝点什么?”客人一般回答“不渴”“不用张罗了”之类的客气话。但是作为主人,千万不能信以为真,而不给客人准备茶水或饮料。因为客人那么说,只是一种客气而已,是怕给主人带来麻烦,有时可能并不是真的不渴。有时候,客人也会说“随便,什么都行”,客人的想法是:我是客人,不应该提要求,主人怎么方便就怎么做。为什么这样说呢?还是怕让主人为难。如果客人要的饮料主人家里没有,这岂不是让主人很难堪?因此,外国朋友对于这种客气、客套的做法,往往很难接受,因此也会常常出现一些“冲突”。中国人到外国朋友家里做客时,外国朋友常常把中国人的客套当成真话,而不给客人准备饮料,结果客人渴得口干舌燥,但是出于传统礼节,也只能忍着。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向他人讨吃讨喝,也是一种不太礼貌或有失体面的行为。

3.拜访时间

中国人访亲会友,在时间的选择上一般掌握下列原则:工作时间不拜访;吃饭时间不拜访;睡觉时间不拜访。这主要是考虑到不要影响主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特别要注意的是,很多中国人有睡午觉的习惯,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一点到两点半这段时间中国人一般不会去访亲会友。外国留学生也要了解中国人的这一生活习惯,尽量避免打扰主人的正常生活。

4.告辞

告辞的时候,客人一般要先说:“时间不早了,我该走了。”主人一般礼貌地挽留:“忙什么,再坐一会儿吧。”“还早呢,着什么急。”这时客人仍坚持:“该走了。”“不打扰了。”中国人比较好客,也非常热情,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主人一般会挽留其在家吃饭(特别是告辞时临近饭时),以尽地主之谊。例如,主人会说:“留下来吃顿便饭吧!”客人回答:“谢谢!对不起,我还有别的事。”或者说:“不麻烦您了,已经打扰您很长时间了!”如因事先没打招呼,主人没有准备,客人更要委婉地表示推辞:“不了,我回去了,以后有机会我再打扰您。”如果主人已经有所准备,而且一再相请,也可以客随主便,以“那我就不客气了”或“给您添麻烦了,真过意不去”等表示接受邀请。

三、迎送

1.迎接话语

主人迎接客人时一般会有一番客套话,例如,“一路辛苦啦!”“对不起(或很抱歉),有失远迎!”“请进!”(客人突然来访,请客人进屋时应说)“您来了,请坐,今天冷不冷(或热不热)?”“走累了吧?”(客人应邀前来时应说)“您坐着(或你们谈吧),我还有点事,失陪了。”(有事无法陪客人时应说)

2.招待客人

中国人有“客来敬茶”的传统,主人倒茶时,茶壶嘴不能对着客人,而且茶杯无论大小都不得倒满,这叫“浅茶”,或叫“七分杯”。

关于“客来敬茶”,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喜欢游山玩水,有一次来到浙江莫干山的一座寺庙,这里的老和尚不认识他,看他打扮朴素,便态度冷淡地指着木椅说:“坐!”然后又对童子说:“茶!”交谈一阵后,发觉这位香客谈吐不俗,便请东坡进入厢房,客气地说:“请坐!”又吩咐童子:“敬茶!”后来,当老和尚知道这位客人竟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时,连忙笑着把他请到客厅,恭恭敬敬地说:“请上坐!”又吩咐童子:“敬香茶!”要离开时,老和尚请苏东坡写一副对联留在庙里作纪念,于是苏东坡大笔一挥,写下这么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老和尚拿到这副对联,十分不好意思,也不便挂在墙上。不过,他们后来还是成了朋友。

3.送别话语

主人:“再坐会儿吧!”“时间还早呢!”(主人挽留客人)“请慢走。”“请走好。”“不远送啦,慢走。”“以后有时间来玩。”(主人送客)。

客人:“请留步。”“不要送了。”“快请回吧。”“都请回吧。”

4.折柳枝送行

春天小桥两岸摇曳飘悠的柳枝

中国汉代还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也就是说,用柳枝飘悠的样子来表示主人对客人恋恋不舍、不忍相别之情。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也往往蕴涵着“春常在”的祝愿。除此之外,柳枝易于成活,古人折柳相送,寓意为亲人远去他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随遇而安,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一样。“折柳赠别”代表着一种对亲友的美好祝愿,是古代的一种习俗,今天已不多见。

四、见面

1.不相识的人见面

(1)自我介绍。不相识的人见面,双方首先要自我介绍自己的姓名、学习或工作单位等,并询问:“您贵姓?”“您怎么称呼?”“您是哪位?”

(2)递名片。递名片是一种交际手段。名片虽小,却记载着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标志着一个人的自尊。交换名片时切不可漫不经心,要用双手或右手递交自己的名片,眼睛正视对方。递名片时,为表示礼貌,双手应该呈对称式同时持名片左右角将名片递出。名片中的名字应该是顺方向朝着对方,不要让别人倒着看你的名字。接受方接受名片时态度要恭敬,并且要认真看一下,然后郑重地放入口袋或名片夹。不能折弄别人的名片,也不能看都不看,就将他人的名片随手扔到桌上,更不能把他人的名片放在桌上后,又往上压别的东西。因为尊重他人往往从尊重他人的名片上体现出来。交换名片时,递者一般说:“有空多联系,请多关照。”接者一般说:“谢谢。”

(3)介绍旁人。从地位高、年龄大的人开始。被介绍双方应握手,或点头微笑致意,或互相问候“您好”。如果有一方知名度(水平或地位)很高,另一方应说“久仰,久仰”或“久闻您的大名,今日幸会,幸会”等。

2.抢先买单

中国人有抢先买单的习惯。例如,坐车抢先买票;吃饭抢先付钱(如果对方已买单,则会说:“我再加点菜,咱们一起吃吧。”)。如果不这样,别人会认为你小气,不过现在很多开放型的人,也喜欢AA制。

3.尊老和忌老

中国人喜欢在他人面前称小,以表示尊敬对方。例如,自称小弟,称呼对方“大哥”、“老爷”、“您老人家”等。但现在一些城市的人不喜欢对方称自己“老”、“大”,甚至忌“老”,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老”也意味着“无用”、“体衰”、“精力不济”。正因为这样,一般情况下,说到某人的相貌或年龄时,最忌讳说“老”字,尤其是对女士。这种“忌老”的现象在汉语语汇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汉语中带有“老”字的语汇大多是贬义的。如“人老色衰”、“人老珠黄”都是女性最怕听到的词汇;“老气横秋”、“老气”则是年轻人怕听到的词汇;“老顽固”、“老古董”、“老不死的”则是人们经常用来指责或辱骂上了年纪的或思想比较传统保守的人的口头语。另外,汉语中还有大量的带有“老”字的词语,表示陈旧、狡猾、世故等贬义。比如“老油子”、“老油条”、“老脸皮”、“老于世故”、“老奸巨猾”、“老弱残兵”、“老王卖瓜”、“倚老卖老”等。

4.见面礼节

(1)握手礼。握手礼用于较为庄重的场合

握手礼

(初次见面、久别重逢、为亲朋送行等)。握手礼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说史前时期,世界对于人类来说充满了神秘和危险,当陌生人相遇的时候,如双方并无恶意,就伸出一只手来,手心向前,以表明手中没有石头或武器;当双方走近的时候,相互摸一摸右手,以示友好,这种习惯相沿成习,久而久之,便成为今天人们表示友好的握手了。今天,在许多国家,握手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表示亲热和友好的礼节,但各国握手的习惯不大一样。法国人登门拜访或别离时都要与主人握手;而德国人只在进门时握一次手;有些非洲人在握手之后会用手指弄出清脆的响声,以表示自由;在美国,男人之间的握手是很用力的,这可能源于印第安人的角力竞赛;中国人则一边讲“你好”一边握手,对此没有什么忌讳;俄罗斯人则不允许两人隔着一道门或跨着门槛握手,他们认为这样做是不吉利的。

一般来说,握手礼这一交际礼仪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年少者等年长者先伸手。②男士等女士先伸手。③客人等主人先伸手。④职位低的等职位高的人先伸手。⑤握手时间不宜过长,松紧要适度,眼睛正视对方。异性握手只是一种象征性姿态,男的不可太用力,更不要长时间地握住对方的手。⑥握手之前,如果握手双方戴手套,一般认为男的一定要脱掉,女的则不必。⑦在同一天中,如果多次见到同一个人,一般在第一次见面时握手,第二次见面时只需微笑致意,打个招呼即可,或者说句客套话,如“又见到您了”“很高兴再次见到您”等,不必每次都握手。握手时要遵循交际原则,并要做到入乡随俗,以避免出现交际中的误会。(2)拱手礼。拱手礼也叫做揖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见面礼节和表示感谢时常用的礼节,有着浓浓的中国特色和人情味儿。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向下微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但两手互握的情况不同:一般是男子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男子为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有学者考证这种礼节始于上古时期,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其有模仿带手枷奴隶的含义,表示愿做对方奴仆,后来拱手逐渐成了相见或表示感谢的礼节。中国人讲究以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来表现“敬”,而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肉体亲近,这种距离不仅散发着典雅气息,而且比较符合现代卫生的要求。所以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拱手礼不仅是最能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2003年中国流行“非典”期间,很多地方不提倡握手礼,而这种拱手礼不直接与对方接触,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因此又悄悄地流行起来。

(3)点头鞠躬礼。鞠躬礼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在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主要用于喜庆、哀悼的仪式中,较少用于正式的社交场合。在追悼会上,向遗体告别要三鞠躬,也称最敬礼。鞠躬前应先脱帽,身体成立正姿势,目光正视,上体向前下方弯曲,约成10°。在结婚典礼上,新人要向家长、主婚人、来客等三鞠躬。一般的鞠躬,可以微微一弯,也可以成45°。弯曲度数越大,礼节越重。在行鞠躬礼时,应当表情适当,身体稳重,目光专注。

(4)跪拜礼。跪拜礼源于我国东汉时期。我国在东汉以前,还没有出现现在的桌椅,人们吃饭、议事、看书,都是在地上铺上席子后席地而坐。通常,坐时要两膝着地,再将臀部压于后脚跟上,脚掌向后向外。《鸿门宴》中有一句“项羽按剑而跽”,就是跪坐时忽然“引身向上”的样子。就其形式而言,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跪。在接待宾客的过程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表示尊敬,往往要伸直上半身,即古书上所说的“引身而坐”,使“坐”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跪”,然后俯身向下,有时要前额触地,这逐渐演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汉代以后,椅子、凳子等坐具逐渐用于生活中,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因而原来生活中的“跪坐”发生了很大变化。

跪拜礼虽仍然存在,却成为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应用于官场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时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礼。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等级森严,礼节繁杂,其中最为流行的礼节就是跪拜礼。

1912年,孙中山先生宣布取消跪拜礼,改为握手,这无疑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但目前在民间祭祀、祝寿、拜师、拜年等礼仪活动中,仍经常使用跪拜礼。

五、谈话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重要工具,正确得体的言谈可以迅速有效地传递信息,塑造良好的社交形象,促进社交的成功。通常人们喜欢的言谈是语言高雅、传情、随和、幽默,声音抑扬顿挫,感情充沛自然。

在社交场合,谈话首先要看对象。交际对象是对谈话起限制作用的环境因素,谈话要以聆听对象能够接受为前提,以他们的感情、知识为限度。例如,与长辈或年岁大的人谈话,要注意使用“您”、“请”等敬语;又如,男女之间相处,要注意讲究分寸,这样才显得有礼貌和庄重文雅。

其次,谈话要注意姿势。站着谈话要面对面,眼睛看着对方的脸,东张西望是不愿意谈话的表示;高昂着头,会被认为是看不起对方。坐着谈话时,身体要坐正,不能东倒西歪,不能跷二郎腿,更不能把脚底板朝着对方。民间俗语说:“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这说的就是一个人应该懂得起码的礼貌。倘若在与他人相见时,高跷着二郎腿或不住地抖腿、摇头晃脑,不仅有损自身形象,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还有,中国人在交谈,特别是在辩论时,崇尚的是心平气和,有事好商量,特别忌讳对方指手画脚,尤其是冲着自己指指点点,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再次,听对方说话,要不时地有所反应。交谈时缺乏回应,也是不愿意谈话或不太尊重对方的表示。而且,即使是在电话中交谈,也要不时地回应。比如,“嗯”、“啊”、“是这样吗”、“不对吧”等。

最后,就谈话的话题来说,中国人对于个人的工资、年龄、婚姻、孩子、家庭情况一般不太忌讳,但忌讳谈论对方的短处、痛处,即避讳“当着矮人说短话,哪壶不开提哪壶”。例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叙述过这么一段:

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谁知道阿Q采用怒目主义之后,未庄的闲人们便愈喜欢玩笑他。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哙,亮起来了。”阿Q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他们并不怕。

还有《孔乙己》中也描绘过一段: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小说《阿Q正传》和《孔乙己》中,人们为了取笑阿Q和孔乙己,分别拿他们最忌讳的话题来谈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不这样做,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要时时处处给人留面子。此外,谈话要注意合作。听对方说话时,要不时地有所反应,或点头或说“嗯”、“是吗”、“好的”等,表示在听对方说话。同意对方意见时说“好的”、“是的”等。受到对方夸奖时,应说“哪里,哪里”,“不敢当”,“过奖了”等。

六、宴请

1.邀请

政府、单位的正式宴会或婚宴等要发请帖;一般宴请或私人家宴多用电话或口头通知。但不管哪种方式,邀请最晚应在宴请前一两天发出,当天“叫”是不礼貌的。

2.出席宴会服饰

中国一般没有专门赴宴的礼服,只要穿得比平时稍好或整洁一些就可以了。

3.宴会常识

(1)酒和饮料,由客人选择。

(2)宴会开始时一般要干杯,有时结束时还要干杯。

(3)同桌人无论认识与否,都有互相夹菜的习惯;只顾自己吃,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4)吸烟的人互相敬烟,以示亲热,只顾自己吸烟是不礼貌的,而且,有女士在座的场合,应首先征求女士的意见,否则也是不礼貌的。向他人敬烟,礼貌而又卫生的做法是,原包打开后,由对方自取。

(5)敬烟后,应主动掏出打火机或火柴为对方点烟。要记住一次不要点两支以上的烟,点过两支后要重新打火,再为其他人点烟。另外,敬烟、点烟都要先老者、女士,然后再其他客人,最后自己。

4.家宴邀请习惯语

(1)×日到我家来玩吧(比较委婉地邀请对方)。

(2)到我家喝酒去(非常豪爽地邀请对方)。

(3)到我家吃顿便饭吧(但是便饭实非便饭,体现出中国人比较谦虚的传统)。

(4)今天没什么好吃的(或者说今天没什么菜),请不要客气,随便吃吧(但实际上,主人一定是尽力地把饭菜安排得非常丰盛,拿出家里最好的酒菜招待客人)。

(5)一般来说,主人为表示热情好客,往往会为客人夹菜。比如“来,吃点儿鱼吧”(主人为客人夹鱼)。客人应递上碗或碟接菜,并说:“谢谢,我自己来吧。”

(6)再吃(添)一碗吧(主人一般会不停地劝客人多吃、多喝一点儿)。但一般忌讳说“还要不要饭”,因为“要饭”是“乞讨饭菜”的意思,所以,乞丐在很多地方被称为“要饭的”。

5.中外宴请礼俗差异

(1)在中国,人们宴请的时候往往注重饭菜的丰盛程度,菜多而且热情地劝酒、劝菜,而国外宴请的时候一般只备一两道菜,注重的是宴会上的交谈。

(2)在中国,主人宴请的时候,通常由主人付款;在国外可由主人付款,也可各负担一半,或者是主人邀请众人到来,费用均摊,因为他们认为主人为朋友创造了一次聚会的机会,尽了主人的义务,而朋友参加了聚会,也表示了对主人的尊重。

(3)在中国,即使饭菜非常丰盛,也往往要说些谦虚的话,例如“今天没什么好吃的”,或者说“今天没什么菜,请不要客气,随便吃吧”等。而在国外,主人即使仅准备一两道菜,也要说自己如何如何重视,并引以为自豪。

(4)在中国,主人请客人点菜的时候,客人往往担心多花主人的钱,少点菜或不点名贵的菜,而在国外,客人会毫不客气地点菜,喜欢吃什么就点什么。

6.宴饮主要礼节

(1)收到请柬应及时回复,如果不能出席,应说明原因并致歉意。

(2)宴席上当主人或主宾讲话或祝酒时,其他人员应暂停进餐或讲话,全神贯注地听,以示尊重。

(3)进餐的时候,不要以口就食,应该以食就口。当嘴里有食物时,不要和别人讲话。餐后剔牙的时候,要用手或餐巾把口遮住。

(4)主人一般要陪客人吃饭。若主人不能很快吃完,客人也不宜吃得太快。

(5)客人吃完时,应说:“对不起,我吃好(饱)了,你们慢慢吃。”

(6)客人一般不要把东西全部吃光,因为这样,主人会认为客人没吃饱。宴会结束时,客人要向主人道谢。

(7)在某些农村,如果家中没有能陪客人一起吃饭的人,往往特意请来村中与客人身份、地位相当的人作陪。客人如果是贵客、稀客,则由家中长辈作陪,其他人(尤其是妇女、儿童)不许一起进餐。这主要是源于以前男女不平等的观念,而且旧时女人一般不能喝酒,更不能陪外客喝酒;而孩子吃饭吵闹、不文雅、不懂礼貌,主人怕孩子上桌会影响客人吃饭。

七、礼尚往来

1.什么场合需要送礼

需要送礼的场合往往有以下几种:长时间未见面的朋友相见时、受邀请吃饭时、朋友结婚时、节日或生日时等。

2.送什么礼物

(1)送礼的基本原则:适合场合;适合对方(年龄、爱好等)。还有,一般来说,送礼要送双数,即一种东西要有两个,像两瓶酒、两盒点心、两条鱼等,而且礼物的种类也最好是双数,比如,两样、四样、六样、八样、十样等。

象征吉祥的金橘树

(2)送什么礼物:鲜花、水果最常见,红包在正式的宴请中都适合。一般来说,送礼要考虑对方的喜好和需求,适宜特定的场合。比如说看望朋友时,朋友的父亲喜欢喝酒,那么带上两瓶酒就很不错;而如果朋友的父母身体不太舒服,那么带上一些保健品、营养品等也很不错。又如,朋友过生日,一般送蛋糕、点心、寿面、玩具等;朋友结婚一般送床单、台灯、被罩、红包等;送给有知识、懂艺术的朋友的礼物可以是字画、收藏品等;送给小孩的礼物可以是零食、玩具、文具等,而过年时一般送压岁钱;送给外国朋友的礼物一般是工艺品、纪念品等;看望病人一般送鲜花、水果、营养品等。

另外,送花也有讲究,不同的鲜花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千万不要会错了意、表错了情。比如,康乃馨一般是送给妈妈的;红玫瑰是送给所爱的人的,男女之间尤其要注意不能乱送;百合代表的是百年好合,一般在结婚时用得最多,新娘的头花和捧花也多用百合作点缀;菊花,尤其是白菊花和黄菊花是祭奠时用的,送错了别人会不高兴,甚至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由于民俗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同时中国有着七大方言区,各地方言在语音上差异较大,因此,各地都有一些与谐音相关的民俗事象,一些送礼禁忌也与谐音民俗相关。比如,看望病人,北方人可以买些苹果,但是上海人却禁忌带苹果看望病人,因为“苹果”用上海话读起来音如“病故”。在南方,“橘”谐音“吉”,因而成为吉祥物。在过春节时,很多广东人买一盆挂满果实的金橘摆在家中,而这也逐渐为北方人所接受,一到春节,南方金橘一盆盆地运到北方,黄澄澄的果实几十成百地簇满枝头,与碧绿常青的枝叶一起,令人赏心悦目,一盆金橘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因而金橘也成为春节送礼之佳品。

3.是否当场打开礼物

(1)送礼物时,一般不宜当着主人的面拆开礼物,除非一些字画、墨宝等。

(2)收礼物时,中国人一般都要推辞一番,表示不敢接受。这实际上是一个礼节,不能误以为主人真的不要或不喜欢。在中国人看来,别人赠送礼物,如果不客气一番就加以接受,则会有贪图客人礼物之嫌。而且,主人接过客人礼物后,不能迫不及待地打开礼物,特别是不能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应等客人走后才打开,否则就不礼貌。礼物如果是食品,主人不能马上拿给客人吃,“来人吃来物”,很不礼貌。同样,一般来说也不要喝客人带来的酒。不过,现在一些城市的年轻人已无此禁忌。

八、交际媒体——书信的写法

1.书信中的称呼

(1)同事、同学、朋友,与当面称呼相同,如大李、老刘、小王等。

(2)家人、亲戚,与平时称呼相同,如大叔、二舅等。

(3)对方有头衔(或职称),关系亲密可不加头衔,如一平、志国等,否则,应写明头衔,如王局长、张教授等。

(4)姓名、头衔或称呼之后,再加上敬语,如“台鉴”、“大鉴”、“雅鉴”等。“鉴”的意思是“看”,“台”“大”“雅”是敬语。另外,给官员写信,多在姓名之后加上“阁下”、“足下”等。

2.结束语

一般可以写:祝您长寿!学习进步!祝您工作顺利!

对上级领导写:此致敬礼!致以崇高的敬礼!

正文结束,一般写:

此致(第一行空两格)

敬礼!(第二行顶格)

3.署名

(1)若收信人与自己关系密切,可不写姓直接写名。

(2)若对方是长辈,署名格式为姓名+“上”、“敬上”、“拜上”,以示尊敬。

(3)若对方是长辈、亲属,署名格式为“儿子”、“弟弟”、“侄儿”+姓名。

(4)若对方是自己的师长,署名格式为“学生”、“晚生”+姓名。

(5)若对方是自己的晚辈,则只写“父字”、“舅字”等。

4.信封的写法

(1)收信人地址(左上方)。

(2)收信人姓名(中间),姓名后可以加“启”、“亲启”、“台启”等,“启”的意思是拆信。

(3)写信人地址(右下方)(字稍小)。

九、庆贺与吊唁

1.庆贺的事情

庆贺的事情包括:结婚、生子、过生日、祝寿、搬进新居、新店开业等。

2.参加庆典的穿着

参加庆典的穿着应美观、整齐、大方。参加婚礼应穿得鲜艳点,但不能比新娘穿得更漂亮。

3.参加庆典的贺词

根据不同的场合,一般说:恭喜、恭喜!祝您健康长寿!祝小宝宝健康快乐!恭喜发财!祝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祝新婚快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4.参加吊唁的服饰

(1)旧礼俗规定,参加吊唁时男女老少皆穿白色孝服。有些农村至今仍是如此。

(2)有些地方,尤其是城市,只忌穿彩色衣服,穿黑、灰、白等深色、浅色衣服都可以。

(3)家人和亲戚在左臂戴一块黑纱,有的还在上面绣个白色的“孝”字,戴几天或几周,各地时间长短不等。

5.参加吊唁行礼及安慰语

(1)亲朋好友告别遗体或参加追悼会时,每人胸前戴一朵小白花,待仪式结束时立即摘掉。

(2)凡参加吊唁者都要向亡者遗体或遗像鞠躬三次。

(3)与家属一一握手,并安慰说“请节哀”或“望保重身体”。

十、社会交往方面的一些禁忌

我国各民族素以好客闻名,但在接客、待客、礼尚往来方面均有不少禁忌,同时客人做客时也要注意入乡随俗、入乡问禁,不要触犯了禁忌,以免出现尴尬的局面。

1.待客及交往方面的禁忌

(1)对年纪大的客人忌留住宿。俗语说:“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这主要是担心对方年纪大了,恐有不测。

(2)忌与和尚、道士、尼姑等来往。俗语说:“前门不进尼姑,后门不进和尚。”其中既有避嫌的意思,也有恐招来祸端的担忧,民间认为和尚、道士、尼姑等整天走街串巷,容易招惹是非。

(3)递烟、酒、茶时都要双手,忌单手。主人要主动给客人点烟,点烟时忌用一根火柴连点三支烟。因为中国人在祭祖、敬天或拜神时,要用一根火柴接连点燃三支香。有趣的是,英国人除了忌讳数字“13”之外,也忌讳“3”这个数字,同样忌讳用同一根火柴接连给三个人点烟。

(4)倒茶水时,壶嘴不要对着客人,因为“壶嘴”谐音“虎嘴”。

(5)待客菜道数忌单数,宜用双数,一则取意“好事成双”;二则祭神祭祖的菜为单数。

(6)山东、河北一带,客人进门的第一顿饭一般忌吃水饺,民间普遍有“滚蛋饺子迎客面”之说。因为水饺是送行的食品,俗称“滚蛋饺子”,第一顿饭吃水饺,意味着客人不受欢迎。

(7)汉族的普遍习俗是客人进门要向主人尤其是主妇打招呼,忌不声不响就进门。湖北长阳一带,客人进门甚至高喊“送恭贺”。

(8)到别人家串门,忌入两房:账房和绣房。因为“账房”是钱银出入之地,“绣房”是女孩居住的房间。

(9)忌手提药包或香烛的人来串门。民间的说法是这些人有鬼跟在身后,会把鬼带进门来。

(10)服丧期间的人不得随意进别人家。

(11)山东、河北一带,在别人家做客吃饭时,忌把鱼翻过来,谓之“客不翻鱼”。

2.馈赠礼物方面的禁忌

有些礼物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所以赠送礼物也存在一些禁忌:

(1)忌以手巾送人,俗话说:“送巾,断根;送巾,离根。”在丧俗中吊唁者给死者送手巾,以示与死者“断绝”往来。

(2)忌以扇赠人。俗话说:“送扇,无相见。”

(3)忌以刀剪送人,以免有要伤害对方之嫌。

(4)忌送蒸的年糕、枣糕。民间过年时家家必蒸年糕、枣糕,平时只有丧家守孝时才蒸,如果以此送人,则意味着别人家有丧事。

(5)看望病人,忌下午去。若能带上枣、栗子、橘子,病人会很高兴。若是送人起程,宜送苹果、橘子,忌送生梨,因“梨”与“离”同音,“生梨”谐音“生离”,会让人联想到“生离死别”。

(6)忌送钟、菊花。因为“送钟”谐音“送终”,而菊花多用来拜祭先人、祭奠亡灵。 AEeHZLIcUbGe9ie1Ap2O+vyrF4xpdS2aq6akVJPo/xqaq2rB/Ap/TFteLcQJSIB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