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国民俗的主要特征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而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从岁时节日到人生礼仪的众多民俗事象无不或隐或显地具有这一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仅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而且时至今日,境内还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这样,中国民俗又具有了独特的民族气质。所以,从整体来看,中国民俗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多元性

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原夏族与东部夷人、南部的三苗、西北的羌戎成为华夏共同体的最早成员。此后,以中原政权为核心的汉民族国家不断地吸纳着周边少数民族的生命机体与文化成分,各民族杂居共处,逐步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统一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与文化习俗,在中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吸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形成了“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钟敬文语)。中国民俗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多元性特点。比如在婚礼习俗方面,汉族沿袭着“议婚-订婚-嫁娶”的婚俗模式,而一些少数民族的婚俗模式则别有情趣,如土家族的“哭嫁”习俗、傣族的“抢夺婚”习俗、纳西族的“走婚”习俗等,这些少数民族的婚俗大多没有烦琐的礼节仪式,也很少有礼法限制,行歌坐月、对歌择偶,表现了他们异于汉族礼俗的民族特性。华夏族的祖先在与其他民族杂居共处、互相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吸收着其他民族的文化因子,使中国民俗体系内多种成分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交流与融汇。比如,“我国的朝鲜、达斡尔、鄂伦春等24个民族既过本民族的节日,也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这么多民族过汉族的传统节日,这显然是民俗融合的结果” 。中国民俗文化还吸收了其他异域文化的因素。比如佛教传入中国后,汉族改变了某些旧有的习俗,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习俗。如汉族的“送灯”习俗,俗云此灯是送子观音送来的,盼望生子的家庭如果求到这盏灯,必定全家欣喜。“送灯”之习,是汉族的生育习俗,“灯”谐音“丁”(男丁),“送灯”谐音“送丁”,即“送子”。这一习俗本来是汉族所特有的,却融进了异域文化——佛教的内容。又如,汉族节日民俗中的“浴佛会”、“佛诞日”,都是受佛教影响而新增的习俗。总之,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复合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质。海纳百川,方显其浩荡;中国民俗将多元文化融为一体,方显其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观音菩萨

二、神秘性

中国传统民俗古朴原始而又神秘奇异。在民间,传承着大量笼罩着神秘色彩的古老风俗,如巫术信仰、动物崇拜、图腾与祖先崇拜等,都有一种不可理解的神秘性。例如,长白山一带的挖参人在采挖人参的过程中形成了神秘的挖参习俗。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头足俱备,酷似人形,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延年益寿,人们自古就赋予它各种神奇的色彩,称之为“神草”、“百草之王”。因为人参难得,挖参人进山采参时不仅组织严密,使采挖无疏漏之处,更有各种巫术信仰,试图用人的意念控制自然,给挖参行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挖参时有许多“山规戒律”,不许多说一句话,不许多做一件事。

其中“山规”之一是发现人参时立即大声呼喊:“棒槌!”据说如此一喊,“棒槌”(即人参)就会被“定住”,不再逃跑。此时“把头”(即挖参小组的组织人)就要问:“什么货?”发现者要立即回答“五批叶”或“六批叶”。然后同伴笑着说:“快当!快当!”像这样,前面发现者的报告称为“喊山”,后面应和者的问语、贺词则称为“接山”。这一喊一接,据说可以把人参吓住,当然同时也有报告、祝贺之意。这是一种典型的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习俗——相信语言具有某种神秘的超自然的魔力,可以控制自然。从神秘的挖参习俗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祖先试图征服自然的民俗心理和奇特的手段,它们经过漫长的岁月一直传承到今天。中国民俗神秘性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的生存环境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人们尚无足够的能力保障自己的安全,以应对自然与社会的挑战。因此,人们信奉神秘力量,相信神秘法术,以此缓解精神压力,服务现实生活。直到现阶段,民众的经济文化生活条件仍有局限,原始神灵观念仍未消失,因此,中国民俗的神秘性虽较以前大为淡化,但在社会底层或偏远乡村仍能对其产生深刻的体会。

三、实用性

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中国民俗门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其最基本的特性是实用性。民俗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人们依赖民俗结成相互关系,开展生产,繁衍后代,寻求精神愉悦。民众创造了民俗,民俗服务于民众。任何一种民俗事象的出现和形成,都以实用为其根本目的。比如,在民间信仰上,中国人所创造的神都是祈求对人的生产和生活有帮助的神,如“财神”、龙王、观音等。中国人在拜神方面也具有明显的实用性,想发财就去拜“财神”,想生儿子就去拜“送子神”,想长寿就去拜寿星,想求雨就去拜龙王等。也就是说,他们是因为自身有所求才去拜神,在信仰上具有强烈的功利色彩。

四、地域性

中国许多民俗具有全民性的特征,为国人所普遍沿袭,这是由中华民族的文化共性决定的;但是一般民俗在渗透到全国的过程中,往往因各种原因而出现地方性差异。就过年习俗来说,过农历年为广大汉族地区及南方、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所普遍沿用,但各地过年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比如,湖北荆州、沙市一带,春节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意谓“年年长久”;广西壮族人春节第一餐一定要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而山东一带过春节第一餐必定要吃饺子,而且要将其中的两个饺子分别包上硬币和麸皮。当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全家人一起吃饺子。吃到包硬币的,意谓“新的一年能挣钱”;吃到包麸皮的,意谓“新的一年有福气”。

又如,端午节很早就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其主旨是驱疫辟邪,但各地过节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南方水乡吃粽子、插香艾、赛龙舟,北方一般是插香艾、佩五色丝、吃煮鸡蛋。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北方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仍略有差异。比如,山东邹平县过端午,人们早晨起床后均须饮酒一杯,据说可以辟邪;山东日照过端午,大人会给儿童缠七色线,且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能解下来扔到雨水里;山东泗水一带过端午,要吃用香艾叶水煮的鸡蛋,门上还要插艾叶。

民俗的地域性差异在谐音和忌讳式民俗语义方面也表现得很明显。比如,“梨”在普通话里与“离”同音,北方民俗情人、朋友和亲人之间不分梨吃,怕犯“分离”的忌讳。但在闽南话里,“梨”与“来”同音,人们与客人分享“梨”则意味着“友好”,有“希望下次再来”的民俗语义。正是由于民俗的地域性的存在,所以我们要“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五、稳定性和变异性

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世代沿袭,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比如,人生礼仪习俗、岁时节日习俗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民俗作为一种超越世代、绵延不绝的社会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现象,尽管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它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这种变异性强调的是民俗呈现在时间上的某些特征。比如中国古代的婚俗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在儿女的婚姻大事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甚至“包办婚姻”,在婚俗礼仪上讲究“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习俗。现代婚俗源于古代的“六礼”,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礼仪上来说渐趋简化,一般只经历“议婚、订婚、嫁娶、拜堂、送入洞房”等环节,很多人还采取集体婚礼的方式,父母一般不再包办儿女的婚姻。

六、规范性

规范性是民俗在社会功用上所呈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征,指民俗作为一种大众约定俗成的民间规约,对民间社会所有成员行为方式所具有的普遍约束作用。深入研究民俗文化的存在态势、作用方式,我们感到它有一种类似文化场的效应。这种“文化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像磁场、引力场一样又确实存在,弥散于全空间,对某一空间区域中的人们起着一种无形却又强有力的征服、约束的作用,这种作用无形无体,却极具穿透力,同时有着极其广泛、自然的影响力。它同化着生活于其间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给他们涂抹上同样基调的文化背景和相互类同的意识观念。这种同化极具穿透力,可谓无孔不入,它渗入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内心。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举止言谈、善恶标准、是非界限、美丑约定……凡此种种无不受这种文化场引力的作用,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人们牢牢地纳入该文化场,并成为该文化场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民俗文化的规约性体现为一种场效应,这种场效应表明了文化对人的强制约束作用,强调了人在文化面前的被动、依赖的一面。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文化一旦形成便是“超个体”存在的,它在任何个体面前都是一种先天的既定的不可抵抗的力量。俄罗斯有句谚语:“在一个人的尿布上就留下了这个民族的痕迹。”意思是说一个人在出生之初即依附于该民族的物质生存空间,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习得该民族的民俗文化、价值观念、思维习惯、行为习俗,从而打上了该民族的印记。它是一股潜在的深流,默默地释放着巨大的能量,浸润濡染着该文化场中的每一个人,使每个人都难以抗拒和跨越,从而从内在的思维到外在的行为都打上了该民族的印痕。正因为如此,历代社会都十分重视民俗的规范作用,称它为“不成文的习惯法”。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大国;由于历史的与民族的原因,中国也是一个民俗大国,民俗资源异常丰富。尤其是在现阶段,中国正在经历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原来农耕文明架构下的文化体系在迅速地发生变化。社会是文化的载体,俗话说“俗随时变”,历来风俗的变迁总是和社会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的转型,作为民众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风俗文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变迁,也变得越来越五彩缤纷,越来越令人目不暇接。

综上所述,中国民俗具有多元性、神秘性、实用性、地域性、稳定性和变异性、规范性等特征,同时,中国民俗文化被深深地打上了中国农耕社会的烙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了解中国文化,应该学习中国民俗文化,而要理解中国民俗中的众多民俗事象,首先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中国民俗是中国各族民众几千年来所共同创造的生活文化,是中国民间世代沿袭的一种生活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民间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民间艺术三个大类。风俗习惯大致包括中国民间人生礼仪习俗、中国民间交际礼仪习俗、中国岁时节日习俗、中国民间饮食服饰习俗、中国民间语言习俗等内容;宗教信仰大致包括民间信仰、禁忌习俗、宗嗣家族礼俗等内容;民间艺术的形态和形式包容了各种艺术门类,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说唱、民间戏曲、民间杂技、民间手艺等。下面我们将按照这三类分章节逐一介绍中国的民俗文化。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民俗?举例阐释民俗的主要内容。

2.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有哪些?请举例加以阐述。

3.请举例论述一下你们国家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ACAZ4aDLp6nI9OKAyW9dL9fCzbP/my+EmJubucKR5Jjj/dN7brNRWJAFDEBFWc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