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民俗的概念和分类

一、民俗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所沿袭的生活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袭成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民俗的内容包括物质生活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间信仰、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等。

民俗是一个从日语中借来的词语,在英语中被称为folklore,直译为“人民的知识”、“群众的智慧”,后来形成了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的重要学科。从概念上来看,可将其概括为“某个地域内某一民族或某一国家一般民众生活方式的总称”,其基本特征是“超越世代、绵延不绝的社会与文化传承”。每一个民族或者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民俗是一部社会生活的活教材。如果要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最佳的途径就是先了解其民风民俗,看一看这个民族吃什么、住什么、穿什么、用什么;看一看这个民族如何种田、如何种树、如何饲养牲畜、如何做工、如何经商;看一看这个民族过些什么节日,信仰什么样的神灵等。民俗不正像一部活教材一样,向世界各民族展示着自己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风姿吗?也正是因为各民族的风俗民情不同,所以我们要“入乡随俗”,要“入国而问禁,入境而随俗”。比如,我们要到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去旅游,初次与蒙古族牧民相处或者进入蒙古包做客时,必须要了解、尊重他们的习俗。这些习俗大致可归纳如下:

(1)骑马或者坐车接近蒙古包时,一定要慢行,以表示对主人的尊敬。

(2)进入蒙古包之前,要把马鞭放在蒙古包外;如果拿着马鞭进入,就是对主人的不尊敬。

(3)不能用鞭子打主人的狗。

(4)不能往灶火里扔不干净的东西,不能在火旁砍东西。

(5)蒙古包门外左侧如果挂一条绳子,就说明主人不能待客,因为这表示蒙古包内有病人。

蒙古包

蒙古包内部陈设

(6)进了蒙古包后,主人让年长者坐左侧上座,其余的人依次坐下;男主人一般在右侧上座处陪客,女主人在桌子上摆放果子、奶豆腐、奶茶敬客。

(7)一般由主人家中的年轻人敬酒,客人接酒后,以无名指蘸酒向空中弹指,表示敬天,接着向锅灶弹一次,表示敬“火神”,最后向桌子下方的地上弹指,表示敬大地和祖先,然后方能饮下。

二、中国民俗的主要内容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族群众多,地域性的生活文化多有差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说,要学好汉语,就必须先学好中国文化;要学好中国文化,则必须先了解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国民俗是中国各族民众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生活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世代沿袭的一种生活模式。其内容主要包括民间的风俗习惯、民间信仰和民间文艺三大类。这些内容一代代传承下来,又不断随着生活的延续和社会的发展而变迁、丰富。

1.民间的风俗习惯

民间的风俗习惯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喜庆仪式、人生礼仪、社会组织模式、家庭宗族等方面。比如,在中原汉族有送“百家衣”、吃“百家饭”等生育习俗。

(1)送“百家衣”习俗。

“百家衣”是婴儿服的一种,由来自周边一百个家庭拿出的碎布片缝制而成,故名“百家衣”。送“百家衣”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习俗,此习俗在中国流行甚广。

由于社会上的乞丐生活贫困,大多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这种“百家衣”极像乞丐所穿的衣服。因此,人们认为穿“百家衣”的孩子命贱,婴儿穿了“百家衣”就会像卑微的乞丐一样容易养育。所以每当婴儿出生后,当孩子的啼哭打破了家庭的沉寂,全家人为之惊喜万分之余,孩子的奶奶、爷爷就要向左邻右舍报告喜讯,并向百家近亲好友求要碎布片,特别是要向“刘”、“程”等姓氏的人家索要碎布片,因为“刘”、“程”谐音“留”、“成”,寓意是“留住”、“长成”。这些谐音都是吉利之语,在他们看来,这对于保佑孩子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家的一小块布头或是一条旧布片,老人们也会郑重地保留下来。布块的大小、花色一般不太讲究,但以蓝色为最好,因“蓝”谐音“拦”,寓意是“拦住妖魔鬼怪”。人们认为,只要有蓝色的布块,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

人们把百家的布片缝在一起,缝成一件衣服,这种衣服不能在胸前开口,要做成偏开口的大襟衫,也叫道袍衫,寓意是孩子今后将多福多寿。这种衣服往往不能做完,老人们常在底襟处留个口子,俗称“藏魂处”。待孩子满月后,由孩子的母亲将口子缝住,这就表明孩子的灵魂已留在了母亲的身边,再也不必为孩子的安全操心了。

(2)吃“百家饭”习俗。

也许穿衣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根本,除穿“百家衣”之外,民间保佑婴儿成长的习俗还有给孩子吃“百家饭”。凡是对孩子比较溺爱的人家,农历正月初一那天,爷爷就会抱着未满周岁的孙子,装扮成乞丐模样,手拿破碗,沿街讨饭。所讨要的人家以100家为宜。他们将讨来的馒头、菜、米煮在一起,煮成稀饭,让孩子吃下。据说这样孩子就可以受到百家的庇护,免除灾难。吃过“百家饭”后,孩子的奶奶要蒸100个铜钱大小的馒头,用篮子装着,沿村庄或街道漫步,凡遇到小孩,就要送一个小馒头给他;这100个小馒头要分给100个小孩。馒头发完,就意味着灾难让别人嚼完了,自己的孩子就会平安健康地长大成人,此俗称“嚼灾”。这种习俗在民间有一定的广泛性,不管认识与否,凡遇上求饭的祖孙,人们都会慷慨相助;凡碰上老人发馒头,人们也都会乐意收下。

2.民间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的对象纷繁复杂,涉及万事万物,不仅有自然物等具体可感的事物,还有完全属于人们想象中的事物,比如人们信仰的神。这些神,有的来自宗教,比如观音、如来佛祖、太上老君等;有的来自古代神话传说,比如传说中的“灶神”、“门神”;有的来自古之圣贤,比如商家供奉的“财神”,有三国时的名将关羽和秦代的赵公明。

赵公明,民间又称为赵公元帅、赵玄坛,是当今道教宫观中的财神神像,也是道教尊奉的护法四帅之一。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晋陶潜《搜神后记》载:“赵玄坛,秦代人,得道于终南山。”大概因为赵公明曾经为道教张天师守护丹室,后来民间将其神像贴在门上作为门神,以镇邪祈福。因其所司之职除了“除瘟剪疟,镇邪祈福”外,还能“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宜利合和,无不如意”,因此,大约在元明时期,赵公明又演变为民间所尊奉的武财神。

此外,人们所信仰的神明还来自自家祖先。祖先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最受重视的。在很多地方,过春节时要把历代祖先“请”进家中一起过年,过完春节后还要恭恭敬敬地将祖先“送”走;在清明节时,人们一般会去扫墓、祭拜祖先,甚至很多地方都有隆重的祭祖习俗。人们认为自己是祖先的后代和继承人,是祖先最爱的人,因此祖先会尽最大的努力保护自己,于是把祖先看做是最可靠、最有力的精神寄托,是最值得供奉的对象,在宗祠里都会供奉自己家族历代祖先的牌位。中国南方一带所沿袭的“鬼节”习俗,就直接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归依感。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俗称“鬼节”。这一天,在中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比如广西的南宁,大街小巷都飘着糍粑、烧鸭、卤鸡等食品的香味。人们买好过节的用品,如糍粑、烧鸭、纸钱、香烛等,在七月十四中午,燃上香烛,摆上鸭肉、饭、水果等食品祭过祖先后,一家人便围坐在一起,共享节日午餐。

“鬼节”是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由佛教的盂兰盆节和道教的中元节融合而成,从汉武帝时起就有。“鬼节”和佛教、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把七月十五定为盂兰盆节,认为盂兰盆节这天所有的鬼魂都出来寻找食物,于是老百姓便摆出祭品,让自己的祖先享用,而道教则把七月十五定为中元节,这一天,道士日夜念经,超度亡灵。而在广西、广东等中国南方地区,过“鬼节”的时间提前了一天,定在七月十四,人们以过“鬼节”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七月初十开始,家家户户便要将厅堂打扫干净,在神龛前置香案和祖先牌位,备酒肴果品连日供奉,以迎故祖。到了七月十三,焚烧冥衣、冥钱,在灵屋祭奠新逝的长者;七月十四是“送祖日”,用冥纸写上祖先的名讳在户外焚烧以祭奠故祖。烧纸钱不能只烧给自己的亡亲,也要给无后人的亡灵烧一点儿,以免他们在阴间为难自家故祖,于是这便有了七月十五晚为孤鬼“烧孤衣”的传统。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一些人认为原来仅烧纸钱的做法太“土”,满足不了阴间的生活需要,现在烧的一般是百元冥钞,纸制的金戒指、金元宝、手机、电视机、电冰箱、别墅、小轿车等。可见,随着时代变迁,习俗也跟着变迁,连人们历朝历代的祖先也充分“感受”到了现代的气息。

冥钱

过“鬼节”祭奠祖先,为什么一定要用鸭子作为祭品呢?据说人死后都要过奈何桥,鸭子会游泳,祭拜祖先时所用的纸钱、衣物等是要靠鸭子驮过奈何桥的,所以过“鬼节”时一定要吃鸭子。而据广西师范学院民俗史专家韦坚平教授介绍,“鬼节”其实是一种灵魂崇拜——在这一天,人们烧香祭祀祖先,祈求家人健康平安,家人也趁此机会得以团聚。而在这一天吃鸭子是因为在广西农村种稻谷前,每户人家都会买上约十只鸭子回来养;在割完稻谷后,鸭子可以吃掉田里的谷子和蚯蚓,从而降低养鸭的成本。在种第二季稻谷的时候,农民们为了犒劳自己,开始杀鸭子过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习惯在这天吃鸭子了。

人们信仰某种神灵,在潜意识中是希望自己所敬奉的神能给自己带来帮助和利益。例如,人们敬奉“财神”,是希望自己财源滚滚;敬奉“福、禄、寿”三神,是希望自己福运常在、升官发财、寿命长久。人们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的命运是由众多神灵暗中控制的,应该去敬神、供神,如果不这样做,就会遭受某种意想不到的损失,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禁忌习俗。因此,民间信仰习俗的另一个层面是禁忌习俗,包括饮食禁忌、语言禁忌、服饰禁忌、居住禁忌、经商禁忌和节日禁忌等。禁忌习俗的本质是“告诫人们不要做什么,否则就会产生不良后果”。某一禁忌习俗的形成与某一崇拜密切相关。例如,在中国民间,人们敬奉“谷神”和“水神”,认为二神可以保佑人们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没有洪涝灾害。与此相应,在人们的潜意识中甚至产生了对“粮食”和“水”的敬畏心理,民间禁忌糟蹋、撒泼粮食,污染水源。在明末清初的小说《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四回中,就记载了撒泼米面的尤厨子被“雷神”击死的故事,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禁忌撒泼米面、糟蹋粮食。

3.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民间艺术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代表着民众的审美理想。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复,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民间艺术的形态和形式包含了各种艺术门类,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说唱、民间戏曲、民间杂技与绝技、民间手艺等。下面我们以剪纸为例来加以说明。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发现,其历史可追溯到6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受到普遍欢迎,并且适合农村妇女闲暇时制作。中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众多的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蕴涵着民族的深层社会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现在,剪纸更多地用于装饰。它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k/ZXAZKHrA66GcupWLNrxOig0wea4FBnTBYFkBdgbMfP1pouGWedoM+M1WOe68H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