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本书是一部适合于汉语水平达到中、高级程度的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国民俗文化的选修课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全书按由总述到专题介绍的组织方式,分中国民俗概述,中国民间交际礼仪习俗,中国民间人生礼仪习俗(包括民间诞生礼俗、民间成人礼俗、民间婚嫁习俗、民间丧葬习俗、民间人生礼仪习俗与语言),中国民间服饰习俗,中国民间饮食习俗,中国民间建筑与居住习俗,中国民间交通行运习俗,中国民间商业习俗等十二个章节系统讲述中国民俗文化知识。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华大地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形成了“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钟敬文语)。它流传在老人们的口中,存活在孩子们童年的游戏中,反映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远古、今朝和明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个民族都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将流传于本民族的各种生活习惯固定下来,并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体现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传承千载的民俗文化,像生生不息的一股清泉,是民族文化之根。一些古老的民俗,经过无数岁月的淘洗,之所以能世世代代传袭下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适应了各个时代的人们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的需求,从而成为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在文化交往过程中又相互影响、彼此交融,从而在世世代代的延续与发展之中,形成了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体系。当然,本书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只是选取了部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一些有特色的民俗现象,分章节略作介绍,从而在读者面前打开一扇鉴赏中国民俗文化的小窗口,而民俗文化又正是观察和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最直接、最生动的窗口。

我是来学习汉语的,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的民俗文化呢?在我们授课时,不少外国留学生普遍有这种疑惑心理。首先是因为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本身不仅是文化,而且还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隐含于语言之中。所以,只有掌握、理解了语言所负载、包蕴的深层的文化信息,才能说是掌握了一门语言的精髓。其次,中外风俗习惯上的差异也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外国学生忽视中国日常风俗、一般的寒暄语、中国人对人与人关系的看法以及基本的文化背景知识”在交际中会产生“严重的文化上的不妥行为” 。比如,我曾于2006年搬入新居,我的学生对我说:“王老师,我们去您的新房看看吧。”在这里,学生不理解“新房”一词的含义,从而出现了词汇运用上的错误。为什么呢?因为“新房”专指“新婚夫妇的卧室”。那么应该怎么说呢?其实很简单,说成“新房子”或“新家”就可以了。因此,语言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适应的过程,文化项目的学习是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关系的探讨一直方兴未艾,目前学者们多注意到了在语言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的导入,我们认为文化依附于语音、词汇、语法等系统,隐含于语言中,在文化教学中同样可以兼顾到语言教学。特别是“中国民俗文化”课的教学对象多是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在教学中引导他们掌握语言知识、培养交际能力是可行的。比如,汉语中一些词语往往具有多义性,而一些民俗事象的形成正与词语的多义性相关。如在婚礼仪式上,人们将半生不熟的食品,如饺子、糕、面条等端给新娘吃,当新娘咬第一口时,有人问:“生不生?”新娘则必须回答“生”。这里的“生”具有两个义项:一是说面食没有煮熟,生;二是说生育,生儿育女。在这里是以“生熟”之“生”隐喻“生育”之“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义词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民俗事象的隐含义,再引导他们掌握这种语义双关的修辞格。同样,在民俗教学中还可以引导留学生扩大词汇量。比如,在宗教信仰习俗中讲到“龙凤文化”时,可以引出“龙灯、龙舟、龙王、龙宫、龙眼、龙虾、车水马龙、望子成龙”等带“龙”字的词汇以及“凤毛麟角”,“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落地的凤凰不如鸡”,“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等带“凤”字的词汇。这些词汇都是“龙凤文化”的直接反映,列出这些词汇,既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民间崇拜龙凤的深刻性,又有助于扩大他们的词汇量。

因此,编者在编写本书时,注重了民俗语言内容的编排,将民俗文化的传授与民俗语言的教学结合起来,力求把民俗语言研究成果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内容熔于一炉。

再者,外国留学生尤其是一些非华裔的留学生对中国民俗文化缺乏身处其境的文化信息储备,因此,本书选用了丰富的图片,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解中国民俗文化知识,以方便学生较为轻松地学习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感悟中国民俗文化的精髓和文化底蕴。在我们历经四轮的试用过程中,该教材的教学效果颇为理想,特别是这本书注意到了社会交际方面中外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既方便了学生们的生活,又为学生们到中国各地旅游提供了便利,满足了学生们的需求,因此,这门课程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

此外,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国内一些图书馆有关民俗文化的书籍、资料,同时也从网络上参考、借鉴了部分图片资料,限于条件,编者不能一一细说,在此编者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也谨表示由衷的歉意和深深的谢意。

本书的出版及再版得到了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和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支持和资助,此外,暨南大学曾昭聪教授通阅全书,对本书赞誉有加,并慷慨惠赐序文,对此,编者均深表感谢。作为一部学术含量并不甚高的外招生教材,本书也得到了暨南大学出版社的厚爱,出版社黄圣英、杜小陆、陈涛、李艺、刘慧玲等几位编辑对本书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编者同样深表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限于学力,囿于学识,书中难免有错误或欠妥之处,恳请读者匡正。

编者谨识

2011年5月 t5pFqeIOmcq5ChoHwhjHfnaJWL7exhE38wZf9j3qYYkRA/vxoA8BXc2oOH8bq+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