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民间丧葬习俗

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们在这里诞生、成长,直到最后的死亡。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是既要让死去的人安息,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同婚嫁习俗一样,丧葬习俗同样体现着各民族的民族特性和各地的地域特征。

一、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

1.蒙古族的丧葬习俗

蒙古人一般实行土葬。早期蒙古人认为死亡是由此世度到彼世,因此不论贫富都要尽力为死者穿戴好,好让死者到另一个世界后有好的生活。尤其是贵族的土葬非常隆重。葬时所用的棺材,“一木为二,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蒙古人还将死者所需要的东西一同下葬,并“宰杀驼、马殉葬,以为盘费”。埋葬他们时,同时也埋进大量的金银。为防止盗墓,一般深埋某地,“对坟墓所在,严守秘密,不使人知”。直到现代,农业区的蒙古人基本上都还实行土葬。

此外,《马可·波罗游记》第一卷中还记录了早期蒙古大汗驾崩以后的丧葬习俗:

一切大汗和成吉思汗(他们的第一个主人)死后,都必须葬在一座叫阿尔泰的高山上。无论他们死在什么地方,哪怕相距有一百日的路程,也要把灵柩运往该处,这已经成为皇室一种不可改变的传统惯例。还有一项惯例,就是在运送灵柩的途中,护送的人要将途中遇到的所有的人杀死作为殉葬者,并对他们说:“离开现世到阴世去服侍你们驾崩的主人吧。”他们确信,这样被杀死的人在阴间还会成为大汗的奴仆。他们又把最好的马匹也杀死供主人在阴间享用。当蒙可汗的尸体运往阿尔泰山时,护送的兵马沿途杀死了将近两千人。

(参见《鞑靼人的六个皇帝和葬于阿尔泰山的仪式》)

2.哈尼族的丧葬习俗

哈尼族实行木棺土葬,人死后要向亲友报丧。报丧者为村寨中前来帮忙的年轻人,按丧家的安排去其亲戚或朋友家报丧。报丧者手拿一根木棍,到要报丧那家后,将来意说清。主人就会立即杀鸡煮蛋,献祭报丧人提来的那根木棍,据说死者的灵魂会随那木棍而来;主人还要款待报丧人。接到消息后,亲友要带猪、鸡、米、酒等来祭,女婿要用牛来祭,全村各户都要举行一种共同的祭奠仪式,各做一块糯米饼放在死者的棺前,意思是请死者为自己死去的亲属带去。停尸一至三天,由巫师为死者唱挽歌,追忆死者由生到死的历程。出殡前至亲好友留在丧家陪住,女儿、媳妇也要围着棺木唱“哭丧调”,晚上村中青年聚集在死者屋前跳“落作舞”,借以谈情说爱,选择对象。对生死看得很开的哈尼族人认为生死本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死的人走了,活着的人要照常欢乐。出殡时要鸣放土炮枪,表示哀悼。刚开始抬棺材时,要由至亲儿孙先抬起,接着众人抢抬而行,丧者儿孙要急忙跑到棺材前面跪下,让灵柩从头上越过,接连三次,称“过棺”。当灵柩抬到村口时,村寨中每家的户主用竹篾篮子盛着食物,跪在路边,抬棺人将灵柩放置在两条长凳上,请死者最后享用一顿父老乡亲的饭食。然后在火枪、唢呐声中抬至墓地。墓地多在村旁山上,以滚鸡蛋的方式选择,在蛋破处挖穴埋葬;葬后即填平,不建坟堆,不看风水。埋葬时,要将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作随葬品,还要以全村的名义给村中的第一个死者送三脚架一个、铁锅一口、木甑一个,供死者作炊具用。其后死的人,则由该家主人让人送饭碗一个、藤桌一张,因第一个死者已有铁锅、木甑,后去的死者可到第一个死者处领取饭菜。

3.纳西族的丧葬习俗

纳西族的丧葬有火葬和土葬两种。当人即将断气之时,家中所有近亲成员均须聚齐,到其身旁守候。由族中一位长者手持一个包有少许碎银、茶叶碎末以及大米(一般为男性九粒、女性七粒)的纸包,口中念念有词地将祈祷送到祖先所在的世界,并要在其断气时立即将此纸包放入口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死者十分珍贵的“气”能够接续下去,以促成家族繁衍,子孙兴旺。此外,能否在死者断气时及时地放入这一口衔的纸包,也是区分正常死亡与非正常死亡的唯一标准。人一断气,全家老幼即放声痛哭,并立即请人去向亲友报丧。亲友闻讯后都要携带大米、腊肉等物品前来吊丧,近亲须留下协助丧家料理后事。孝子要穿戴好白麻布孝衣与孝帽,带上三炷香、数枚铜钱和一个土碗去泉边“买”洗尸水。尸体一般停放于正房的堂屋中央,头朝门外,脸上盖一张阴阳白纸。灵前须置一张小供桌,摆放米饭、茶、肉、蛋以及酒等祭品,并点燃一盏油灯,焚香祭奠。死者的家属及孝男、孝女等披麻戴孝,伏跪于两侧守灵。棺椁要用整板做成,不能拼接;棺内可垫入草纸、棉絮以及麻布或白布等物。人死后一般停灵三日即可出殡。若是举行土葬,出殡日清晨就得派人去择穴掘土,准备一些垒坟的石块。出殡前,孝男、孝女等死者的家人、亲属需再次向亡灵叩头告别,接着由东巴念诵“送魂开路经”,念毕方可起灵。送葬行列由孝子扛一“招魂幡”在前引路,死者家属一路号哭抬棺至墓地。将棺椁放入墓穴后,先由孝子用后衣襟兜土从棺尾撒至棺头,然后其他人才能盖土。盖完土后垒成长方形并砌好石块,再立上一方墓碑,将孝子所带的“招魂幡”和其他祭品置于墓前,焚香磕头后离去。要是举行火葬,则出殡前还需请东巴加做几项仪式,然后用一种不加盖的棺木将死者抬至火葬场。把棺木放置在已码放整齐的柴火上后,孝子跪地哀哭,几位至亲再度为死者净身。然后,由送葬行列中三位最年长者手执火把,沿顺时针方向绕灵转圈(男性死者需绕行九圈,女性死者需绕行七圈),再用火把将柴火点燃,众人皆伏地磕头。熊熊火焰燃起后,除留下几位死者的至亲抛洒骨灰外,其他送葬的人皆可回丧家就餐。按照纳西人的礼俗,无论是举行火葬还是土葬,葬礼举行后的三天内,家人仍须每天前去墓地或火葬场献祭。接下来还要举办“做七”、“百日”以及“年斋”等一系列祭吊亡灵的活动,并迎请喇嘛或东巴来家中诵经,直到完成人死满三周年时所要做的“三年斋”仪式后,整个拜祭活动方可算告一段落。妇女在产期死亡、孩童夭折以及其他非正常死亡者,一般不得葬入家族墓地,也不得在家族或村寨专用的火葬场内火化。整个仪式由东巴主持,“东巴”是“智者”的意思,他们是本民族教育、培养的知识分子,是大智大慧的人,是东巴文化的传承者。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的传统文化,是以古老的图画象形文字为主要记录方式而存在于民间的独特文化形式。东巴文化形成于唐宋时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核心是崇尚自然,认为人与自然只有互敬互爱、和睦相处,才能相安无事,才能维持一切生命的延续,这也是纳西人对生命内涵认识的要素之一。

4.藏族的丧葬习俗

天葬是西藏地区最为普遍的丧葬方式。天葬在藏语里被称为“施鸟”,也就是“以身饲鹰”的意思。在古老的藏族原始宗教中,鹰被视为神、人、鬼“三界”的创世之神;在藏族先民的观念中,鹰则被视为神鸟。“以身饲鹰”体现的是一种献身精神,而献身精神是藏传佛教所倡导的主旨,天葬与此主旨是相吻合的。

天在藏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雪域高原离天最近,它不仅是富有万千风光的自然界的天,而且是佛教化和理想化的天国——极乐世界。天葬前要请喇嘛念经超度亡灵;葬时碎尸并焚烧柏枝,招引鹰来啄食,被食尽象征吉利。这既体现了灵魂升天的最高愿望,又表达了最后一次奉献以免老鹰伤害其他幼小生灵的悲悯之情。可以说,天葬习俗集中体现了藏族人面对死亡的豁达和冷静,体现了他们对生命大彻大悟的理性态度。

5.黎族的丧葬习俗

在黎族人的传统观念中灵魂是不死的,人死了之后其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他们认为人虽已寿终正寝,但其灵魂还会回到世上来。黎族人死后实行土葬,有墓山。丧葬的仪式如下:报丧-入殓-守灵-停棺-出殡-下葬。家中的老人过了五十岁后,儿孙就开始为其筹备棺材,棺木为“独木棺型”。将砍下的一棵大树锯开一边,中间掏空,置于通风干爽的屋檐下。人死后,亲属给死者洗身、梳头、更衣。妇女去世,要穿桶裙,戴耳环、手镯。入殓时用黑白布裹尸,放入用黑布铺底的棺材里,用棉被盖身。死者亲属穿起孝服,头包白布,放声大哭,如死者已嫁人,应派人到死者舅舅家报丧,死者家属以号哭和鸣枪来报丧,并派出人员传噩耗。

报丧人员反穿着衣服,通知死者的亲属、舅家和朋友等前来治丧,舅家人闻讯来看过遗容后才可盖棺。死者停放在临时搭好的草棚中,用一张布罩住,其女性直系后人扶棺号啕大哭,男性亲属在室外歌咏死者的生平事迹,停棺三至十二天。在三至十二天里择良辰吉日出殡埋葬,由“道公”主持丧葬仪式。出殡的时辰要选在下午,上午和中午不得埋葬死人。黎族人认为人死像太阳落山一样,要在下午出殡。出殡时,村人抬棺,由死者亲属中的一名老年妇人打着火把在送葬队伍前头开路。走在木棺前面的是一名精通祖宗先人谱系的男性老人,身着送葬服,肩挑陶碗、陶锅和陶坛等祭丧品,边走边呼唱悼歌,请求祖宗把死者领去阴间。

送葬队伍由长子两手端香炉,腰背带着砍刀的竹篓,走在队伍前面开路,后面依次是乐队、灵柩、妇女和其他送葬人。灵柩抵达墓穴,抬棺者点燃鞭炮,“道公”在墓穴旁念咒文,死者儿子、女儿、媳妇跳入墓穴内连哭带滚,亲属劝其爬上地面后,把棺木抬入墓穴,“道公”再次念咒,用一张白纸盖住棺顶,念毕,抬棺入内,铲土入穴,压住白纸垒土成墓。墓垒成后,老人们拿起树枝打扫坟顶,举行祭奠仪式。

仪式如下:在坟前置三碗酒、三杯水、一个茶壶,墓顶上放用纸做成的伞、马,四周放置死者的遗物,再向村寨方向置两块小石块,并在石上滴数滴鸡血,右边石上写着死者的姓名,死者亲人轮流拜别;祭奠结束后由死者儿子把挖墓工具捆住背起,第一个离开墓地,其他人也随后离开;工具拿回家后,固定放置在丧家的西屋角,不准乱动。办丧期间,请“道公”做道场,宰猪杀牛,宴请宾客,称之为“喝丧酒”,而且要大办七天七夜,称之为“做七”。死者亲属则以番薯、玉米充饥,儿媳三年不准进食糯米。

黎族把死去父母亲的丧日称“万茂”(即禁日)。“万茂”共七年,每逢“万茂”禁忌下种、建房子、结婚、安灶、安床等;丧日期满的那一天,要种植水稻、甘蔗、芭蕉和竹子等,每种植物种七棵。当这些作物都生长了(即每棵都长活),方能解除“万茂”。有的地区在“万茂”时,要杀猪祭祖,把死者列入宗族系“鬼谱”,还要摆酒席,唱祖先歌,跳招福舞。在父母亲丧日周年,要杀鸡供祭品,并请“道公”为死者立灵位牌。

6.回族的丧葬习俗

回族的丧葬习俗严格按照伊斯兰教教规进行。回族称死亡为“归真”,忌说“死”字。人死后称为“埋体”。老人临终前,应先从卧房移至厅堂侧边,厅内保持绝对肃静,守候在旁的亲人家属,不时低念“清真真言”,人未断气不准哀哭,死者的任何嘱咐,家人都要切实执行。家人要请阿訇来家给亡者念“清真真言”或做忏悔,希望死者悔改后能得到真主的饶恕。亡者安然归真后,家人首先要使死者闭其目、合其口,顺其手脚,使之头北足南,仰卧,脸稍偏西,或头枕东足向西,头稍高向西,即朝向麦加圣地。然后通知清真寺及村中穆斯林为送葬做准备。宁夏银川等地的穆斯林葬礼习俗力求速葬,一般是早亡午葬,夜死晨埋,其间不会超过一天。家中有人死亡,亲属立即从清真寺抬来公用“愁架”(意为“不吉利的抬架”,内有活动架板),死者由阿訇为之“大、小净”,遍体洗净,用净布轻拭干,然后用五丈白布,前后左右将尸体严实裹住,用五条横布条绑牢;另用肥皂洗净架板,然后尸体入殓,移入“愁架”,架上覆盖星月图案的绿布毯。一切办妥后将亡者的“愁架”抬到清真寺举行殡礼。入殓事宜均按教规礼节操办,来家吊唁和帮忙的亲朋邻友,都应适当捐助钱财,以尽助丧之礼。后辈不允许向亡者鞠躬,妇女不许号啕痛哭,不许行跪伏礼。殡礼由阿訇主持,前来参加殡礼的穆斯林,都须“大、小净”,男穆斯林戴礼拜帽坐成一个圈。殡礼前要举行传钱仪式,由死者儿子或亲属双手捧着用毛巾包好的死者生前积下的钱财,或是死者子女们为其积聚的钱财,在阿訇的指导下,依次在穆斯林中传递,表示为死者施舍钱财,以获得真主的饶恕,减轻对其的惩罚。传递次数由年龄而定,年纪越大,传递的次数越多。传钱仪式结束后,人们把亡者尸体抬进寺内走廊安放。这时参加殡礼的人,自觉排好长队,随着阿訇的一声“真主至大”,殡礼也随之开始。殡礼没有叩头,也没有鞠躬,全部过程只需十分钟左右。殡礼完毕,人们需再次把亡者的尸体放入公用“愁架”,随送葬队伍将之送到坟地。送葬途中,灵柩在前,送葬队伍随后,女性一般送到村口即止步,大部分男性一直送到坟地。送葬时,不放鞭炮,不丢纸钱,不哭丧。将“愁架”抬到墓地后,挖好墓穴,穴底两头各置一块木板,坟坑四壁以木板挡土,以防崩塌。如埋葬妇女,坑上则另搭帐幕。阿訇再次主持全体参丧者的祈祷活动,下葬时,揭开公用“愁架”盖,抬出尸体,轻轻放入坑中,入坑后尸体仰卧,头朝西,另用纯白布覆盖全身,用香料细末(或香水)铺洒坟坑及全身,同时解开裹着尸体头部的白布,与家属做最后告别,最后用七小块木板压住白布,另在上面放置松枝,头脚各插一枝,铲土埋妥。埋葬死者后,由一人分发散钱给每位送葬者,然后全场寂静,聆听阿訇念“都瓦”(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祈祷”、“呼求”,伊斯兰教专指穆斯林向安拉的祈求)。念完后,阿訇高呼一声“求真主接受我们的祈祷吧”,全场的人捧起双手,为死者做最后祈祷,安葬就此完毕。坟堆高于地面,墓前置一块小砾石以示标记。葬礼事毕,当晚家人请阿訇来家为亡者祈祷,人们也纷纷到死者家念经做“都阿”,这样需持续一周,其间,亲属还要去墓地为死者念经做“都阿”。

二、汉族的丧葬习俗

1.“送终”和“停丧”仪式

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其穿戴好内外新衣;否则,就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遗憾和内疚。对于死者的“走”,亲人是要“送一送”的,俗称“送终”。在死者弥留之际的最后一息,要求死者的亲人都要在床前,高声呼唤,直至其咽气。死者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把其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其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叫做“送终”(所以在送人礼物时,禁忌“送钟”,因“钟”谐音为“终”)。死者咽气后,立即撤除床帐,以免亡魂笼罩在帐网之中不能超脱,并除去枕头,同时焚烧纸箔为其送行。然后给死者擦洗身子,更换白色内衣,盖上白被单,用黄纸盖在面上,在死者的脚边点上油灯或蜡烛(俗称“引魂灯”、“指路灯”、“长明灯”)。民间俗信认为,阴曹地府黑暗无光,点上路灯,可给亡魂照亮道路。这盏灯一直要点到出殡为止。一些地方还将“指路灯”带到坟地,在坟坑头挖个小洞,将灯放入,然后再慢慢下棺。

在北方汉族的习俗里,要给死者穿贴身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在死者的头上要戴上一顶黑色帽,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话,脚上要穿黑色的布鞋;如果是女性的话,脚上要穿蓝色的布鞋。寿衣一定要是传统的式样,哪怕改朝换代、时过境迁,平时再也不穿民族的传统服饰了,等到死去的那一天,也还得恢复原来的装束。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将不让其认祖归宗。

在死者临终前,家属必须给其沐浴更衣,这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化妆整容。亲属给死者沐浴,一方面寄托了生者对死者深深的孝敬之情;另一方面也有和“寿衣”一样的象征意义。清洗尸体所用的水一般都是买来的,俗称为“买水”,即把“阳水”变成“阴水”的一个转换仪式。“买水”用的钱主要是“阴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纸钱”,这种钱只有在阴间才有价值,只能由灵魂享用,而在人间它只是废纸一沓。“买水”为死者沐浴的目的主要是“用水洗去死者生前的罪恶,消除死者在生前所犯下的罪孽”,让死者干干净净地到达阴间,被祖先收容。给死者沐浴后,“更衣”也有传统的仪式。比如,北方汉族一些地方在为去世的老人穿寿衣的时候,除了为其穿上平时所穿的衣服之外,还要在外面套上一件反过来穿的新衣服。这样做是因为在汉民族传统的观念里,不能把死者平时所穿的旧衣服脱掉,这样能方便死者的灵魂回来认识自己的身体;而他们把后来加上去的新衣服反过来穿,是为了让死者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这种被称为“反饰”的习俗,是为了改变死者寿衣的穿着式样,使他的灵魂没有办法再停留在阳间。在为死者沐浴更衣之后,亲属要马上把尸体移到灵床上,停尸在床,即“停丧”。灵床一般安放在堂屋正中,同时还要采取一些仪式,把死者的灵魂也引到灵床上去。

山东临沂一带的习俗,是用一块白布从梁上搭过来,再用一只白公鸡在病床上拖几下,顺着白布从梁上递到外间屋,在死者身边走上一圈,然后把公鸡杀死,这叫做“引魂”。

在河南中部,民间习惯是在人死后,要在死者床头放上一只宰杀洗净的鸡,鸡身上插一只筷子,这叫“倒头鸡”,它既是供品,也是家人送给死者的礼物。“鸡”谐音“吉”,死后送鸡,取“吉利”之意,以此祝福死者平安到达黄泉。

按照旧时的规矩,在沐浴更衣的仪式结束之后,还要举行“饭含”仪式。“饭含”是指在死者的口中放入米饭之类的东西。这是为了不让死者张着空嘴、饿着肚子到阴间去受罪,或成为饿死鬼。有些地方还有“烧倒头纸”的习俗,又称“烧落气钱”等。在老人刚死或弥留之际,家人齐集于室,由其配偶或子女扶起其头部,于地上点燃香烛。众人环跪于床前,老人一旦断气,立即焚烧纸钱于地,故称“烧倒头纸”。该习俗现仍在一些农村流行。

2.报丧仪式

“停丧”一段时间之后,诸事准备就绪,就要选日子报丧。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去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报丧方式。比如,北方有的地方的汉族,报丧的人不能直接进亲友的家门,必须要在门口喊屋里的人,等到他们拿一些柴火灰撒在门外之后,才可以进门报丧,这样做是为了辟邪。在东北一带,是通过在门外悬挂纸条来报丧的。纸条数是以死者年龄的不同来确定的,一岁一条,另外加上两条,表示天和地;并且他们用死者性别的不同来决定悬挂纸条的位置,死者是男性则悬挂在门的左面,死者为女性则悬挂在门的右面,人们一看到门口的纸条就知道这家死了人,死者的寿命和性别都一目了然了。

在江浙一带,报丧习俗是用伞来暗示的。报丧的人带着一把伞去,把伞头朝上柄朝下放在门外来表示凶信。主人先要请报丧的人吃点心;然后,问清楚发丧的日期;最后,把报丧人用过的碗扔到门外,表示驱邪避祸。在外地的亲人如果收到一封“焦头信”(信封的一角被烧焦),就明白这是报丧信。

3.“做七”仪式

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能够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实际上“停丧”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复杂,尤其是天子、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另外,父母死后应该合葬,父死不知母墓,母死不知父墓,都要把死者暂时“停灵”,等找到父墓或母墓时再进行合葬。这样棺材停放的时间就很难说了。死后至四十九日止,每隔七日一祭,俗称“做七”。“七七”届满,要做“孝子祭”。死后百日应祭坟。至周年再行祭祀,俗称“做周年”。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人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外,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就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其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其福分,却不能改变其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其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其大做佛事,使其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其就可以免去做牲畜而重生为人了。

“做七”期间的具体礼仪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在广州一带,旧丧俗中的第五个七天,必须让外嫁女回来,这一天的费用完全由外嫁女负担;如果死者没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孙女来做。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第三个七天和第七个七天,叫做“大七”。在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习俗,也就是说在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儿和媳妇们每人各提一只灯笼,在规定的仪式中飞快地赛跑,争取第一个跑回家,俗称“争英雄”。人们认为这样能获得死者灵魂的庇佑降福。因为他们认为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仍然和活人一样有情感。

在中原地区,人死之后,自死亡之日起,每隔七天都要祭奠一次,共祭五次,其中以第五个七天的祭日最隆重,民间有“五七献鸡”的说法,即这天亲人们要给死者献上一只鸡。传说阴间的五殿阎君非常残暴,每到“五七”时,死者经过这里,他都要严刑拷打。由于五殿阎君爱吃鸡,于是逝者就托梦给亲人,让其在坟前供鸡,这样五殿阎君就会放过逝者。人们为了使亲人在阴间免受刑罚之苦,便纷纷在“五七”这天供上一只白条鸡。俗语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在这里变成了“有鸡阎君好说话”。

在杭州地区,一般由女婿来操办“五七”。在“五七”的前一夜,很多地方都流行搭“望乡台”。传说死者只有到那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就会在阴间登上“望乡台”眺望阳间的家乡,会见亲友。杭州人习惯在台上放置一件死者的衣衫,上面罩一把伞。而苏州一带的地方,在这一天的五更时分,子女们打开大门向西连续大喊三声:“××回来吧!”然后在灵前痛哭,同时端上事先准备好的酒菜,设奠祭祀,叫做“五更夜饭”,这个仪式就是“喊五更”。天亮之后,丧家用花纸扎一座住宅,门窗、井灶等十分齐全,给人观赏之后,用火烧尽,据说这样可以使死者在阴间有房住,这叫做“化库”。现在则把纸糊的家电焚化给死人,好让死者在阴间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到了第四十九天(七七),便要做“断七”。“断七”过后就进入孝期,丧家对此都很看重,亲朋好友都要参加“断七”的礼仪活动。“断七”这一天,要请道士、和尚来做道场,美其名曰“保太平”。因为这一次是为活人祈祷,念经拜忏之后子女们便脱下丧服,换上常服。

4.吊唁仪式

“做七”的同时要进行吊唁仪式。吊唁是指亲友接到丧信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死者家属要到“停丧”的屋内痛哭,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一般吊唁者都携有赠送给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致”字样的纸条。

在吊唁仪式中,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堂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棺材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是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就必须搭灵棚。其次是举行“开吊”仪式。在浙江一带,丧家要在大门口设置一口“报丧鼓”。吊唁的人一进门就击鼓两下,亲属听见鼓声就号哭迎接。来吊唁的人向死者遗像行礼哀悼,然后垂泪痛哭。有的地方就只在灵案上放一个铜磬,由一个人专门负责敲击,隔一会儿敲一记,说是铜磬响一声,黄泉路上就光亮一闪,灵魂可借着照明前行,但又不可以连连敲,不然死者亡魂就会脚步匆匆且踉跄。整个灵堂上都弥漫着女眷们悲泣的哭声,孝子、孝媳自始至终都披麻戴孝跪在灵案边陪祭。来吊唁者都要在哀乐声中向死者跪拜。俗称“先死为大”,故除了长辈不下跪,即使平辈也得跪拜。有的地方把吊唁称为“拜祭”,一般亲友所送祭礼是香、烛、鞭炮、纸钱、帐子(指毛毯、布匹等,上写“××致”),而女婿家和娘家亲属除了香、纸外,必须备猪头、鹅为祭礼。有些送祭礼前来吊唁的人到来时,还哭唱出生前与死者的友好关系,希望亡魂保佑自己。

现在城市的吊唁仪式已经大大简化了,主要是遗体告别和开追悼会。前来吊唁的人身着素装,佩戴白花和黑纱,在忧戚的哀乐声中,一一向遗体鞠躬致哀,而后再绕遗体一周瞻仰遗容。吊唁的人可以向死者的主要亲属说些简短的劝慰的话,如“请多保重”、“望您节哀”等,劝慰丧家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5.入殓仪式

吊唁仪式举行完毕之后,就要为死者举行入殓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在民间习俗里,入殓的衣服和被子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谐音“断子”,唯恐因为这个原因遭到断子绝孙的恶报。人们一般用绸子,“绸子”谐音“稠子”,可以福佑后代多子多孙。殓衣又忌讳用皮毛制作。一种说法是,兽皮虽然是难得的贵物,但是对于已经死去的人没有益处,留下来对生者倒还有用;还有一种说法是,用兽皮做殓衣的话,死者来世会转生为兽类。殓衣还不能用带“洋”字的布料,殓衣是给死者穿的,带“洋”字的布料会使殓衣带有“阳”的意思,对在阴间的人不好。

殓衣穿好后,有些地方还要举行“开光”活动。替死者穿好衣服后,拿一碗温水,用一块新棉花蘸着水擦洗死者的眼睛,叫做“开光”,这也是要孝子亲手做的事。因为人们认为死人若不开光,下辈子必是瞎子。

“大殓”是指收尸入棺,汉族民间俗称“归大屋”。这就意味着死者与世隔绝,与亲人作最后一别,所以举行大殓仪式非常隆重。收尸盛殓的棺材,一般以松柏制作,忌讳用柳木。因为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籽,据说会导致绝后。棺材外面一般漆成朱红色,写上“金”字。“大敛”的时间是在“小敛”后的第二天,也就是人死后的第三天举行,以等待其生还过来。按照民间习俗,要在棺底铺上一层谷草,然后再铺一层黄纸,意思是死者的灵魂能高高地升入天堂。“大殓”是能见到死者的最后时机,也是最能表现子女们孝心的时候,所以,死者的家人们此时一般都要捶胸顿足、号啕大哭。在合上棺材之前还要往棺内放些葬物。民间的讲究是让死者左手执金,右手握银,穷人就只好放些铜钱,或当时社会上通用的硬币之类,最差也要给死者手里放一块手绢。所以历代的陵墓都有过被盗掘的现象,尤其是帝王的陵墓,随葬品大都是稀世珍品,更是引来无数盗墓者。为了保证亡者能够尸首完整,据说凡是亡者生前从身上脱落下来的东西,都应殓入棺内。比如,老年时脱落的牙齿以及“小殓”沐浴时所剪下来的指甲,家属必须把它们放入棺内。还有,过去有太监因为“净身”而割下来的生殖器,也要在这时候放入棺内,说是“来生要托生个整身子”。尸体、殉葬物放妥后,接着要钉棺盖,民间称为“镇钉”。“镇钉”一般要用7根钉子,俗称“子孙钉”,据说这样能够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入殓后,禁忌雨打棺,否则后代子孙会遭贫寒。入殓前后,停棺在堂,直至出殡。

6.丧服式样

在所有的丧葬习俗中,丧家必须穿戴丧服。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心和哀悼。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缘关系,和当时社会所公认的形式来穿孝、戴孝,称为“遵礼成服”。传统礼仪也正是根据丧服的质料来体现血缘关系的尊卑、亲疏差异的。

现在中国农村办丧事,还常常可以看到披麻戴孝的做法。一般老人去世了,其长子、长媳要戴“重孝”。重孝的穿法是身着用麻布缝制的麻衣。这种麻衣剪裁时剪断的地方不滚边,让布毛头外露。穿上麻衣后,腰系稻草绳或白布条,头戴麻布帽,脚穿孝鞋。

披麻戴孝,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丧服制度。古代的丧服有“五服”之分。“五服”指斩衰(zhǎn cuī,用粗麻布制成的最重的丧服,剪裁处不缝边,表示不修饰以尽哀痛)、齐衰(用粗麻布制作,断处缝边)、大功(用粗熟麻布制作)、小功(用稍粗熟麻布制成)、缌麻(sī má,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五服”制度是中国礼制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规定,血缘亲疏关系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后来,五服也指代五辈人,比如,在山东一带有“五服之内为亲”的说法,即从自己开始,往上推四代,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凡是血缘关系在这五代之内的都是亲戚,即同出一个高祖的人都是亲戚,从高祖到自己是五代,就称为“五服”。五服之后则没有了亲缘关系,也可以通婚。一般情况下,家里有婚丧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内的人参加。

到了近现代,中国的丧葬习俗受到西方的影响,丧服有了很大改变,通常是在告别死者、悼念亡魂时,左胸前别一朵小白花,左臂围一块黑纱,有些妇女死了亲人后,便在发际插一朵白绒花;服装上也没有太严格的要求,一般以深色、素色来表达庄重、肃穆和哀悼之情,比起古代丧服,大大简化了。

7.出殡仪式

尸体入殓之后就要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下葬,叫做“出丧”,又叫“出殡”。停尸祭祀活动后就可以出丧安葬。许多民族对出丧日期都要慎重选择。例如,中国台湾以及南方一些地区,俗忌七月出葬。因民间传说,七月为鬼月,七月十五日为鬼节,该月阴间的鬼魂要到阳间来讨食。为避鬼煞,故忌此月出殡。

出殡是丧葬仪式的高潮,丧家通常要请一位有组织能力而又通晓丧葬俗仪的人充任司仪,出殡礼仪由他来指挥。开始出殡时,孝子在司仪的引导下,行“起柩礼”,孝男孝女一律重孝,大哭跪拜,烧纸,离开灵堂,让棺木出门。出殡队伍的安排也很有讲究。灵柩前是挽联、花圈、纸扎(“金山”、“银山”、“箱柜床铺”、“大型车马”等),灵柩后是孝子、司仪、乐工和众多送葬的亲友,一路上孝男孝女放声大哭。中原一带出殡时,长子要在村外的十字路口,把灵前祭奠烧纸所用的瓦盆摔碎。这个盆叫“阴阳盆”,又俗称“丧盆子”、“吉祥盆”、“老盆”。这个仪式很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是关系非常近的人,如果死者无儿无孙,而不得不由别人来摔盆,这一仪式就会使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变近,甚至确立财产继承关系。摔盆讲究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因为按照习俗,这盆是死者的锅,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还有一种说法是,摔破瓦盆,死者就可以把所有烧化的纸钱带到阴间去用了。这一习俗中原一带至今仍存,比如鲁南地区至今还流传着一条俗谚:“老盆不摔仨,摔仨不发家。”

在整个丧葬礼仪中,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出殡的时候必须有全体后代尤其是男人们“唱哭”,否则,按照民间旧俗就会被视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会在方圆数十里被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要被人们视为不孝,大逆不道,天理难容。为了求得孝的美名,孝子贤孙们为此确实也颇费了一番心机,花钱请人替死者哭丧便是历代孝子贤孙们的惯用手法。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职业性的哭丧夫或哭丧妇,且其收入不菲。

8.下葬仪式

经过了送终、吊唁、出丧、哭丧、“做七”、送葬等仪式之后,最后的环节就是下葬了。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由于各个民族生存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很多不同的下葬风俗仪式。下葬的仪式反映了人们对灵魂的崇拜。汉族主要是实行土葬,墓地是死者的最终归宿,所以,墓地的选择是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在旧时,祭祀墓穴是人们非常看重的。祭祀的时候要把一只公鸡杀死,用它的血来祭奠。下葬之前还要由死者的儿子在墓穴里放些五谷杂粮。另外,在墓穴里还要放一个陶瓷罐,罐子上面放一盏豆油灯,叫做“长明灯”。

按照旧时的规矩,下葬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在太阳落山的同时,灵柩必须落土。落土的时候“八仙”(即抬灵柩的人)拽着绳子将灵柩徐徐放下,四平八稳之后,亲属们必须抓起泥土撒到灵柩上,这叫做“添土”。灵柩下去之后,先要盖一层薄土,再把墓穴里扫出来的土撒在上面,之后要放上一只碗,叫做“衣饭碗”。这样做是为了以后迁坟的时候动作轻些,免得惊动亡灵,招来不幸。最后,司仪引孝男孝女行“安葬礼”,再把带到墓地的纸扎全部焚化,并做最后一次祭奠。出殡仪式到此才算结束。

民间习俗认为,人死后,其灵魂随时可能从坟墓里跑出来跟着活人回家。所以,下葬的人必须绕墓转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也严禁回头探视。否则,看见死者的灵魂在阴间的踪迹,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节哀的措施,不然死者的亲人不停地回头观望,总也舍不得离开,是很难劝说的。埋葬后人们必须要洗手,有的还要用酒来洗,这是表示今后再也不死人,用来驱除晦气。接着丧家要答谢吹鼓手和客人,之后还要举行“辞灵”仪式,祭拜死者的灵位。有的地方“辞灵”之后,所有亲属要在一起吃饭,这叫做“抢遗饭”。

在江浙一带有喝“长寿汤”、吃“长寿豆”的习俗,即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去世之后,在出丧的那天丧家要准备一大桶肉骨头汤,即“长寿汤”;一大盆煮得烂烂的、黄灿灿的大豆,即“长寿豆”。送丧的人回来都要喝一小碗长寿汤,随意吃一些长寿豆,意思就是“添福添寿”。有的地方还把“长寿豆”分给邻里左右的小孩吃,认为“吃了长寿豆,日后长又寿”。这些民间传统习俗都反映了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和希望家庭兴旺的美好愿望。 gFcHUVX+olWx64zTs0UrWYmTXSC/IGmFskJ+AtTRClbpdB8q6A/PR39i8l7dLg7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