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民间婚嫁习俗

古往今来,婚姻都是男女青年的终身大事,婚姻倾注着人们纯真的感情,寄托着人们的社会理想,表达着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地域广阔,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组成了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婚嫁习俗也以其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深深地扎根在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中国各地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先进地区步入文明社会大概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后进地区则刚刚踏进文明社会的门槛。因此,这些后进地区较多地保留了原始社会的制度和习俗,在男女交往上较为自由,婚俗仪式也较为简单;而汉族地区的男女交往则受宗法制度的限制,婚俗仪式繁杂隆重。

下面我们从少数民族和汉族两个方面介绍一下中国各地的婚俗。

一、中国各地少数民族的婚俗

(一)中国各地少数民族的婚俗礼仪

1.蒙古族

蒙古族的婚礼情趣盎然。结婚那天,新郎要亲自到新娘家去接新娘。当新郎到新娘家门口时,会有两位少女手拿丝巾拦在门口,这称为“闭门”。新郎必须以诗歌的形式回答新娘嫂子的各种问题,直到女方满意了,他才能跨进新娘家的门槛。新娘头蒙红布,到了男家,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自己亲手煮的奶茶分送给父老乡亲品尝,乡亲们对飘香奶茶的欣赏就是对新娘的承认和赞赏。

2.哈萨克族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男女青年表露爱情、确定终身的方式之一,流行于新疆等地。一般是在一位姑娘和一位年轻小伙子之间进行的竞赛,以男逃女追的方式,在结婚或喜庆节日之时举行。

男女青年先骑马双双向指定目标前进,一路上,男青年可以与姑娘开各种各样的玩笑,或者直言不讳地向姑娘表露爱慕之情,而姑娘则不得恼怒或表示反对。一到指定地点,男青年要急忙骑马往回跑,而姑娘则在后面紧追不放。追上后,如果姑娘看不上男青年,就可以任意地用马鞭抽打男方,当然,如果姑娘将马鞭高高悬起,舍不得抽打对方,就意味着姑娘已经向小伙子默许了终身。这种戏谑性的游戏为青年们提供了接触的机会,成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

3.维吾尔族

在新疆维吾尔族的婚礼上,人们跳着欢快的舞蹈,婚礼热烈隆重。在婚礼仪式中,新郎把新娘接到家后,要先围着火堆转一圈才能进入房间,据说这样可以万事如意。婚礼中新郎、新娘要当场吃下老人赠与的两小块蘸了盐水的馕,表示从此同甘共苦、白头偕老。维吾尔族人认为盐有一种超自然的神力,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在婚礼中吃下盐水馕块,借着食盐的神力,可以使夫妻恩爱、天长地久。

维吾尔族擅长歌舞,在婚礼上新郎、新娘轻歌曼舞,弹起乐器,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以此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4.朝鲜族

朝鲜族的婚礼别具情趣。结婚当天,新娘家要摆起一张大桌,迎接新郎。桌上要摆放各种食品,特别是要摆上一只炖熟的大红公鸡,这只大红公鸡仍保持活着时的姿势,嘴里叼着一个红辣椒,以辣椒的多籽象征子孙满堂,也表示着人们对新人未来能有火红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在新娘家,新郎必须喝完娘家代表敬的三杯酒才能把新娘接走。按照传统习俗,公公婆婆和亲朋好友们要跳着舞来欢迎新娘;倘若公公婆婆跳得不热情,新娘可以不下车,不进丈夫家的门。

5.土族

土族的婚礼保持了传统的习俗。婚礼的前一天晚上,男家要派出两位娶亲人带着礼物到女家迎娶新娘,这两位娶亲人被称为“纳信”。纳信一般都具有突出的本领,既能歌善舞,又能言善辩。

纳信进门时,房顶上的人们要向他们泼凉水。女方代表设宴招待纳信时,会对他们评头论足,故意取笑,他们必须沉着应对。在跳舞时,纳信必须边跳边唱,回答女方代表们提出来的各种问题,倘若答不好,不但会遭到耻笑,而且婚礼还会延期一年;回答得好,就可以把新娘带走。双方你唱我应,我舞你随,一直热闹到天亮。在酒宴过程中,纳信还得设法巧妙地偷走两个酒杯和几个包子。这不仅是他们对新娘家人戏弄自己的“报复”,也是为回去向新郎家“交差”。

当迎亲队伍到新郎家时,新郎迎上前把新娘扶下马,然后向送亲的人敬酒献哈达。接着,新娘怀抱瓷瓶,与新郎一起脚踏红白毛毡进入大厅。纳信此时则把新娘的嫁妆和“偷”来的酒杯、包子交给新郎的父亲,表示已经圆满地完成了迎亲的任务。

新郎、新娘拜过天地之后,新郎揭下新娘头上的盖头并当众用梳子为新娘梳理秀发,随后在众人的祝福歌声中进入洞房,但别人不准跟进去,更谈不上闹洞房了。然而这并不影响土族婚礼喜庆、风趣的气氛。他们不闹洞房,而是闹媒人。在随后答谢媒人的仪式上,人们簇拥着媒人唱歌、跳舞,敬酒感谢他撮合姻缘,做了好事。在此过程中,有人往媒人嘴里大塞炒面,还有人把酥油抹到他的脸上,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把婚礼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土族人能歌善舞,可以说,整个婚礼都是在歌舞中进行的。

6.苗族

中国古老的民族——苗族有很多不同的支系,被称为长角苗的“箐(qìnɡ)苗”生活在中国贵州的深山中。箐苗姑娘认为发髻越大越漂亮,因此姑娘们都留着长长的头发,都在头上挽着大大的发髻。结婚时,箐苗姑娘要穿着百褶裙。她们为自己办喜事编织的百褶裙有六十多层,重一百二十多斤。云南苗族的新娘在迎亲路上要打伞,进入新房后,新郎要抢过新娘的伞才能拜天地。海南岛的苗族在闹洞房时,众人要掐新郎、新娘,而且掐得越疼,表示爱得越深切。苗族的婚礼较为复杂,一般分三天举行(也有分两天举行的)。第一天,新郎(苗族称“新官”)到新娘家举行婚礼。这天早上,新郎穿上新郎服(即内穿白衬衣,表示纯洁无瑕,中间穿本民族服装,外穿长袍),由五名陪郎陪伴出门上路。五名陪郎中,一名是正陪郎,一名是对歌手,一名是挑夫,一名是护郎,一名是年轻姑娘,即女陪郎,也叫带娘。上路后,不管路途远近,都要等太阳落山时方可到达女家村口,鸣枪或放鞭炮通知新娘家:新郎已到,请新娘回应。等到村中有枪声或鞭炮声回应,方可进村。否则,新郎会被村中的父老乡亲视为不懂礼貌,继而受到鄙视、被人疏远。进村时,新郎方面派出一名代表带路,新郎必须由陪郎撑着黑色伞,一同进入村中主人家(新娘方面定为接待新郎的人家)。由主人杀鸡宰羊做菜,酒席不允许杀狗、杀牛。菜中必须有芭蕉心,表示“夫妻一条心”,意为夫妻恩爱,偕老百年。第二天早晨,新郎吃完早饭后才到岳父家,同新娘一起拜堂,认识岳父母和其他亲戚;拜堂完毕,新娘由家人背出家门,与陪郎、带娘和媒人一同到新郎家举行婚礼。第三天早晨,新婚夫妻与家人及乡亲举杯相互送别后,上路回新娘家去。这一去,新婚夫妇就在新娘家居住两至三年或更长时间。期满后,由男方派一兄长带酒肉到女家,宴请村里长者及亲友,说明工期届满,才将他们夫妻接回家。

7.撒尼族

撒尼族男青年向女青年求婚的方式十分独特,男青年要给女家挑一担水,倘若姑娘不开门,他就要耐心等待;倘若姑娘开了门,就表示姑娘向他敞开了心扉,这门亲事就有希望成功了。

8.哈尼族

哈尼族的男女青年结婚时,新娘要穿上民族服饰,由要好的女友将新娘往新郎家推或拖;新娘到新郎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和新郎一起下田劳动,他们认为劳动是至高无上的美德。

9.藏族

藏族办喜事十分隆重,为了招待客人,他们要准备几十坛青稞酒和各式各样的点心、食品。按照藏族的风俗,办喜事要选择良辰吉日。在婚礼上,宾客们向一对新人赠送洁白的哈达,祝福他们生活幸福、万事如意。新郎、新娘要向来宾逐一敬酒。在婚礼上,贺喜人唱着吉祥如意的歌曲,使婚礼喜气洋洋、热闹异常。生活在四川的藏族男青年在向姑娘求婚时,必须带上两瓶酒,倘若女方父母喝了这酒,就表示同意结亲了。结婚的喜庆场面更是异常热闹,全村男女老少都会来参加。新郎、新娘唱着敬酒歌先向老人们敬酒,再向大家敬酒,等到众人们都沉浸在浓浓的醉意中时,婚礼仪式才宣告结束。

10.瑶族

瑶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较为自由。他们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串村走寨的机会,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配偶;如双方合意,即互相赠送信物,大多不必征求父母的意见。瑶族是一个喜爱歌唱的民族,在谈情说爱、选择意中人时也不例外,对于姑娘和小伙子来说,对歌是他们表达爱情的重要方式,以歌为媒结成良缘的例子比比皆是。唱歌的机会很多,在劳动中或劳动之余以及在喜庆节日或走亲访友时均可对歌,甚至可专门走村串寨找歌对。唱歌的地点、对象也不限,不仅可去外地对歌,在本村也可举行歌堂对歌。通过对歌彼此相互了解之后,双方唱“谈婚歌”,唱到一定程度,双方都认为可作为意中人了,就可当场互赠礼物,“各自配合,不由父母”;也有需征求父母同意的,双方家长通过媒人去说亲,并以猪肉和酒为礼品。互赠礼物时唱道:“今夜歌堂在中屋,我俩有心送礼物;互送礼物作留念,以后往来不生疏。”礼物一般是银戒指、头帕、腰带,如果以后因种种原因不能成亲时,便托人将礼物退还,绝不失信,不然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在结婚时,新娘要由自己的姐姐或妹妹撑着伞,搀扶上路。姑娘出嫁,全寨的妇女和姑娘都来送亲,人越多越好,一直送到男家里。男方要在半路上设半路酒招待迎亲和送亲的人们。送亲的队伍走进村寨以后,新郎的父母兄妹要在门口放鞭炮、舞狮子,隆重热烈地迎接新娘。新郎、新娘要互相对拜,喝交杯酒,然后举行婚宴和对歌,边唱边饮酒,通宵达旦。

11.土家族

土家族在结婚时盛行哭嫁,人们甚至把“哭嫁歌”唱得好不好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的形成大概是由于以前的包办婚姻给女子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姑娘为自己的苦难命运而痛哭,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之恩、托兄嫂照顾年迈的双亲、教女儿为人处世等。如《哭爷娘》:“娘啊娘,我要走了呐,再帮娘啊梳把头。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女儿熬白了头。燕子齐毛离窝去,我的娘唉,衔泥何时得回头?”姑娘在出嫁前三个月就要开始哭,每半个月哭一次,到出嫁这天,寨子里要好的姐妹都会来一起哭,用哭嫁的方式为新娘送行。

12.白族

云南白族姑娘在结婚时头上要蒙上红色的丝巾——“蒙头红”,由哥哥背出门,交给前来迎亲的新郎。在新房内放上剪子、尺和秤,希望新娘是个勤俭持家、发家致富的好帮手。

白族婚礼上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婚俗,即“掐新娘”。当迎亲队伍来到男方家门口时,新娘由哥哥或弟弟背着,快步跑进新房。为什么这样着急呢?因为按照白族的习俗,新娘来到男家时,那些参加婚礼的小孩往往会蜂拥而上,一边朝新娘撒米花,一边争着用手去掐新娘。据说这是为了吉利,即便是掐疼了,新娘也不能发火。不过新娘也早已做好了准备,紧急时,她会拿出一把剪刀来自卫,胆小的孩子还真不敢上前,只有这样她才能安全地进入洞房。有的白族地区,迎亲队伍刚一进门,新郎、新娘就像参加百米赛跑似地争着跑进洞房抢枕头,据说谁先抢到枕头,就预示着将来谁当家。进入洞房后,新郎、新娘要喝辣椒酒。酒本来就辣,再加上辣椒,很难下咽。在白族语言里,“辣”与“亲”的发音相近,酒加辣椒意味着亲上加亲。新郎、新娘共饮辣椒酒,表示亲亲热热。有的地方还将辣椒末撒进火盆里,辣烟四起,呛得人们喘不过气来。新郎、新娘吃喜面时,也要放很多辣椒。

13.彝族

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云南一带彝族人缔结姻亲时,男方要在媒人的带领下,备上酒礼和三个鸡蛋,到女方家里去相亲。对方若收下礼物,就表示同意这门婚事。为什么要送鸡蛋呢?传说很久以前,天空中有两个红彤彤的圆球,变成有尾巴的一男一女,这一男一女摇着尾巴慢慢地降到地上,繁衍出诺苏人。为什么是三个呢?这是因为数字“三”在彝族看来是个不寻常的数,包含着“三生万物”的含义。彝族人结婚时,有很多有趣的婚俗。首先是泼水抹黑脸。娶亲时,按彝族的风俗,新郎和长辈都是不前往迎亲的。男方要由自己的几位兄弟组成数十人的接亲队,到女家去迎娶新娘。到了女家门前,女方家人用早已准备好了的冷水泼接亲人,这种泼水欢迎仪式热闹非凡。接亲人勇敢地冲进女家院内后,女方寨子里的姑娘欢呼雀跃,用锅底黑灰给迎亲的小伙子们抹黑脸,小伙子们也不避让,抹得越黑越好。其次是摸耳朵、背新娘。晚上,新娘被数十个年龄相仿、服饰相同的姑娘围在中间,接亲的小伙子冲进去摸新娘的耳朵,摸错了要被姑娘们拧掐、捶打。有时一直要持续到天亮才能摸到新娘的耳朵。只要新娘被摸到耳朵,她便算是婆家的人了。这时新娘发出哭声,女家准备发亲。云贵彝族地区的女子出嫁离家时,往往要在祖宗灵前跪拜大哭,女伴们也陪哭而歌,尤其是在与父母辞别时要倾诉自己嫁人之苦,表达依依难舍之情。有的还要唱“咒媒歌”。新娘要由寨子里最要好的女友背出寨,接亲人(一般是伴郎)要把新娘一直背到男家。男家估计新娘将要到达的时候,用前一天现砍的竹子、松枝在院内屋外搭一个简易的“迎亲棚”,并铺以油绿的松针,谓之“也惹”(因祖屋都是公婆旧居,取新人新居吉利之意),预祝新婚夫妇长命百岁、白头偕老。

新娘到达时头上戴一斗笠,男女两家在新娘刚要步入迎亲棚时争抢此斗笠。斗笠落在前面则男家吉利;若落在背后则女家吉利。与此同时,燃起若干堆篝火于迎亲棚邻近的地坪上,每堆火旁围坐数十人不等,此时婚宴开始。届时,舅家须挨新娘坐下,其他人分亲疏长幼而坐。按传统习惯,要用酒、“剁剁肉”宴请送亲的娘家人和本寨本家的亲邻,优待送亲人及其他客人。在整个婚礼中喝彝族特有的“杆杆酒”,吃彝族特有的“剁剁肉”,整个婚礼热闹隆重,富有民族风情。

14.基诺族

基诺族的新娘一到婆家,婆婆就要给她一个鸡蛋,表示早生贵子的吉利愿望。公公见新娘后,要在她手上拴红线,而且要绕三圈,意思是要把新娘的心拴住。

15.黎族

海南黎族姑娘十四五岁就住进了父母为她们建造的定情小屋——“隆闺”。在小屋里,她们可以和男青年对歌、玩乐器,谈情说爱。“夜游”是黎族青年男女谈情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与“隆闺”有密切的联系。每当夕阳西下,男青年们便穿戴整齐,跋山涉水地到远山别村的“隆闺”中去,通过对歌和吹奏乐器来寻找情人。但男青年要想走进“隆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先唱“请开门歌”,进门以后要唱“见面歌”、“来意歌”、“请坐歌”、“试情歌”、“结情歌”。倘若相处一段时间后,双方认为感情不和,也要唱“断情歌”,表示歌断人离,以后就可以各自寻找意中人了。如果双方经过相处,情深意浓,想缔结秦晋之好,一般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带着槟榔到女家求婚,女方家长如果同意就会吃男家送的槟榔,同时男方选择吉日订婚。订婚时,男方要送上自家制作的精致的手织品等作为礼物,并挑两担烟、酒、肉、米、糖果、饼干、槟榔到女家,回门时女方则在男方挑来的两担礼品的箩筐里,放一些槟榔,以示守约。槟榔象征着婚姻常绿常新,预示男女双方相亲相爱、和睦美满。此外,还要挨家挨户地送槟榔,让大家给予美好的祝愿,称为“放槟榔”或“放衣服”。黎族男女青年结婚时,双方家长都要摆酒席宴客,男方尤其隆重。按照黎族的传统,举行婚礼的当天早晨,男方派出由引路郎、陪娘及两三名新郎兄弟或亲戚组成的迎亲队伍,到女方家中迎新娘;迎亲代表在女家喝酒后,便唱歌催促新娘起程。新娘穿着上衣和花桶裙,戴着耳环、手镯,在母亲和本村、邻村众多姑娘的簇拥下离开娘家。一路上新娘用伞或草帽遮住脸,走在送亲队伍的中间。当送亲队伍到达男方的村寨时,迎亲仪式便开始了。新娘和送亲队伍受到新郎及其父母的迎接,新郎的母亲站在后门迎接,新郎的父亲和新郎站在前门迎接,新娘进屋前,新郎家的妇女从屋内取出一碗冷水泼在门口,以表示祝福。新娘进屋后就给大人送槟榔,给小孩发糖果,之后,便开始入席。新郎家要准备盛大的酒宴,在酒宴上,人们大碗喝酒,称之为“饮福酒”,新郎、新娘也要互敬对方,双方的母亲各向对方的子女说些勉励和吉利的话,然后参加婚礼的人男女成双成对地按顺序轮流互相敬酒。这时,酒席上掀起对歌、敬酒的高潮。结婚时村寨里的男女老少及新郎的亲戚朋友都要赶来参加,人数常常多达上千人。在整个婚礼中,对歌贯穿其中,同时婚礼也成了未婚男女寻觅对象的好时机。他们提倡见面用歌量,对歌讨人心,敬酒先量歌,对歌结友情。举行婚礼那一天,新娘就由新郎的母亲用红巾牵着手,指点家中的米缸、水缸等家具放置的地方。第二天早晨,亲戚家的妇女带着新娘到水井边挑水,到田间除草,提水给公婆洗脸,给家人、亲友送槟榔。结婚后的一个月内,做媳妇的每天都要早出晚归,拼命地干活,直到自己的言行举止经受住了考验,得到家人及村中长辈的亲口赞誉,整个婚礼才算结束,新娘也才算真正成为新郎家的人。

16.满族

相对其他民族,满族的婚姻习俗更是洋溢着浓厚的民俗风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满族几千年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满族文化的特点。满族婚俗有着一整套完整的礼仪,下面我们就从迎亲说起。一般来说,迎亲的队伍在天没亮的时候就要出发,整个队伍一路上吹吹打打,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新郎要出去迎亲了。在新郎出发迎亲的同时,新娘在家也要做充分的准备,最主要的是由新娘的长辈和“全福人”(即父母、丈夫、子女俱全的人)为她梳妆打扮,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即新娘把脖子上戴的吉祥锁解下来还给娘家人。生命伊始挂在脖子上的吉祥锁,是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祝福,如今要出嫁的女儿解下这把锁,标志着女儿从此成人,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同时,留下这锁又表达了女儿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激之情。娶亲时新郎头戴缨帽,身着箭衣,披红戴花;新娘身穿红旗袍,头梳大卷式,上蒙红盖头。迎亲时去的人数是单数,回来的是双数。喜车必须在清晨赶回男家门口,在门口要停一会儿,俗称“练性”。喜车到新郎家时,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让喜车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过,俗称“过火辟邪”。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怪,在下轿之前,新郎要把挂在轿上的弓和箭拿下来,搭上箭对着花轿连射三箭,意思为驱赶一路上带来的邪气。射箭反映出满族是一个射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如今还保留着这个古老的习俗。新娘下轿之后,在左右搀扶下要脚踩红毡。脚踩红毡这件事是很有意义的,象征一生走红运。但据《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词典》所载,这一脚踩红毡的习俗与少数民族古代掠夺婚有关,不让新娘踏地,是为了消除痕迹,以防止女家再来抢回姑娘。新娘下轿,脚踏铺地红毡走到“天地桌”前,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拜完天地后,请“萨满”(即巫师)行“撇盏”仪式。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的神桌前,桌上供有猪肘一方、酒三盅、尖刀一把,“萨满”单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满语念经,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抛向空中,三人同时端酒盅齐把酒泼到地上。这一仪式的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子孙满堂、白头偕老。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福人”搀进洞房。入洞房前,新娘要迈过一个火盆(寓意为将来的日子红红火火),再跨过一副马鞍(寓意为全家老老小小平平安安)。亲友们还要向新郎、新娘身上抛撒五谷杂粮(寓意为人寿年丰)。新房的床铺必须由“全福人”铺设。床铺铺好后要在房内奏乐,称“响房”。新娘入洞房时,由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两面铜镜分别挂在新娘的前胸和后背。接着,由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下,俗称“抱宝瓶”。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揭盖头”。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为什么用“秤杆”挑新娘的盖头呢?民间有一种说法是“秤”谐音“称”,取“称心如意”之意;还有一种说法是俗以旧秤,即十六两为一斤的秤,两花叫做“秤星”,十六个两花,代表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福、禄、寿三星,正应十六两之数,取“美满姻缘,天作之合,吉星全到,大吉大利”之意。 揭去盖头后,新郎抚一抚新娘的头发,再摸摸自己的头,代表“白头偕老”,这永远是人类对美好婚姻的祈盼。进了洞房以后,新郎、新娘就开始对坐,俗称“坐福”。所谓“坐福”实际上是“坐斧”,即将一把新斧子置于被褥之下,新人坐在上面,寓意为坐享幸福。小孩子们在一旁会把花生、大枣、栗子、桂圆等干果撒在炕上。“枣”谐音“早”,“花生”暗含着“生”,“桂”谐音“贵”,“栗子”谐音“立子”;大枣加桂圆、栗子表示“早生贵子”,“花生”则是希望新娘子日后生男又生女、生女又生男。满族也存在闹洞房的习俗,参加婚礼的亲友们一起高唱喜歌《拉空齐》,其大体意思是:美丽的姑娘结婚了,祝愿你们白头到老,生活美满幸福。新人在洞房内要喝交杯酒,吃合喜面,尝子孙饽饽。围观的亲友还要有人用一语双关的话向新娘发问:“生不生?”然后由迎亲婆代答“生”,寓意为早生贵子。有的吃面条,象征着长寿;还有的吃用豆、肉、米做的饭,象征着家庭兴旺、家族兴旺。婚礼此时算是进入高潮,这时德高望重的族中长辈在庭院当中为新人唱起了“阿察布密歌”,也就是“合婚歌”,人们把酒和食物抛向空中祭告上天,祝愿新郎、新娘和和美美,祝愿整个家族兴旺绵延。

17.回族

回族的婚姻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婚姻一样受伊斯兰教教规的约束。穆罕默德说:“结婚是我们定制,背弃我的定制,不是我的教生。”回族的婚姻必须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把结婚视为天命和圣行。婚姻须双方同意,在自愿的原则下,经家长和媒人施以聘礼,合乎教规手续,才能举行婚礼。婚后夫妻应孝顺双方的父母,教育子女遵守伊斯兰之道,爱国爱家,奉公守法,尽国民应尽之义务,夫妻共勉,保证家庭的和睦幸福。

回族青年婚前要由男方下聘定亲,并择婚礼日期。定亲叫“吃粮茶”,结婚要请阿訇赞圣证婚。“赞圣”就是赞美安拉促成了这一对青年的美满婚姻,并由阿訇向新郎、新娘讲授伊斯兰教常识,要求男女双方遵守“依玛尼”(指信仰),背诵清真言。问他们各自的“经名”(宗教名字),若无“经名”,便由阿訇为他们取名;问新郎是否已送新娘“迈赫尔”(指礼物),因为礼物是夫妻恩爱的象征。最后由阿訇正式念“尼柯哈”(即“证婚词”),这是婚礼必行之礼,有了“尼柯哈”,才说明这桩婚姻得到了宗教的正式承认。

然后,还要举行“撒喜”活动。由阿訇或家长将事先早已准备好的“长生果”(象征长生不老)、“枣子”(象征早生贵子)、“金属小钱”(象征富贵)等吉祥物向新郎、新娘身上撒去,意为“感谢真主赐给的良缘,祝新郎、新娘长生到老,早生贵子”。这也是阿訇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有些地方将吉祥物撒在新郎内衣内,有些地方新人入洞房时,将喜枣、喜糖等撒向围观的群众,以表示喜庆的施舍,众人皆从地上抢着拣,回族人把“撒喜”也叫“撒金豆”。

婚礼结束后,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办置较丰盛的饭菜待客,但禁止喝酒。在举办喜事时,男女双方都要待客,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去贺喜。回族婚礼的高潮是“闹洞房”。闹洞房的主要对象是新郎和新娘,其内容是让新郎和新娘应宾客要求表演各种节目。闹洞房是青年人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往往闹到深夜人们还不愿意离去,这是新郎和新娘最不好过的一天。由于地区和教派的不同,回族举行婚礼的方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回族人结婚一般不放鞭炮,这点与汉族婚礼明显不同。

18.纳西族

纳西族是古老羌人的一支,曾辗转南迁至四川西南、云南西北一带生活,现在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大约有30万人。

纳西人的婚姻家庭生活,直到今天仍保留着母系社会遗俗,是地球上最后的“女儿国”,以自称为“摩梭人”的云南永宁县纳西族人最具典型性。在“摩梭人”的家庭结构中,妇女地位显赫,家长由辈分高的妇女担任,掌管全家的生产、生活,她还是家庭宗教祭祀活动的主持人。家庭的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财产也依母系原则继承。与这种母系家庭相适应的婚姻制度,被称为“阿注婚”。

摩梭人母系血缘制的大家庭

摩梭女子的“花楼”

“阿注”在摩梭语里意为“亲密的伴侣”。这种婚姻的主要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这种婚姻形式也被称为“走婚”。摩梭人在十八岁左右即可自由建立“阿注”关系。凡属不同母系血缘的青年男女在劳动或节庆等场合互相中意以后,就预约时间、暗号。男方如约去女方的“花楼”,并脱下鞋子放在门口,表示该屋已有男人,有人称此为“翻木楼子”,即临时“阿注”。有的随感情加深而实行公开走婚。由于他们分别在两个家庭里生产、生活,所以男子要在夜幕降临后才去女家住宿,次日清晨又匆匆返回母家。

男女建立“阿注”关系的时间,长的几年、几十年,短的只有一两年,或者更短,甚至是临时、偶然的结合。摩梭人在青年时期大多结交短期“阿注”。随着年龄的增长,“阿注”关系逐步稳定下来,多数人有长期的、固定的“阿注”,同时结交临时“阿注”;也有少数人一生只有一个长期“阿注”的。但摩梭人结交“阿注”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同一母繁衍的后代,不管是异父同母的子女,还是姨表兄弟姐妹,都被禁止缔结“阿注”,但是只要双方不属于同一个母系血缘,缔结“阿注”便不会受到非议。摩梭人所排斥和禁止的,只是同一个母系血缘的近亲。

同居所生的子女,姓母亲姓氏,并归母亲家庭抚养,舅舅们承担起教养其姐妹们所生子女的责任,尽“父亲”的义务。当舅舅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也能得到外甥们的特别照顾。

由于这种婚姻家庭没有经济等方面的必然联系,因此男女双方的离异十分自由,而离异的主动权往往掌握在女性手里。只要女方拒绝男子来访或男子停止访宿,女方把男方的物品搬出去,男方便知趣地离开,很少发生纠缠、争斗,此时“阿注婚”便宣告结束。

(二)中国各地少数民族婚俗的特点

从各少数民族的婚俗仪式来看,少数民族的婚俗具有以下两个鲜明的特点:

1.在交往上崇尚自由,甚至在性交往上也往往没有诸多的礼法限制

少数民族的男女青年往往以花为媒,以对歌表情、定情,在自由的交往中增进理解、加深感情。而且,在性交往上也较为自由,没有汉族诸多的礼法限制。例如,海南岛的黎族和云南一些少数民族都建有供青年男女住宿和交友的公房,女子怀孕,可指腹认父,非婚生子女不受社会的歧视。民国时期,青海羌族“女子年十六七以后,虽无夫婿,亦发髻高挽,俗谓之戴天头。戴天头后,任人皆可同居” 。广东连南县南岗瑶族地区,近代尚有“放牛出栏”的习俗。每年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二,一连三天,无论已婚还是未婚男女,都可寻找意中人,在田野间、林荫下对唱山歌、寻欢作乐、选择配偶。 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要算云南省永宁的纳西人。部分纳西人至今尚未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他们不但没有封建社会的贞操观念,甚至与我们现代人的观念完全不同,他们以性伴侣少为缺憾,以性伴侣多为荣耀。美丽、聪明、能干的人性伴侣多在数十甚至百人之上。” 这种婚前乃至婚后的性自由,当是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群居时期无婚状态的遗风。

2.没有烦琐的婚俗礼仪

少数民族的婚俗仪式往往比较简单,不太繁杂。如很多少数民族有“抢夺婚”的习俗,没有相亲、订婚等烦琐的仪式。清代苗人娶亲均用“抢夺婚”仪式。“至嫁娶时,两家商议,不能成。新郎怒,邀亲友往攻。各执木棍,以毡包首,奔至女家。女家拒之,斗其力,若得胜入门,则言归于好,出酒肉以款之。” 近代傣族也实行“抢夺婚”仪式。到结婚时,男方带着伙伴,手执大刀,奔赴与姑娘约会的地点。姑娘假装反抗,呼喊亲友来救。抢夺者把铜钱撒在地上,引诱营救者去拣,趁机带新娘逃走。

竹制扫帚

侗族的婚俗更是奇特,相爱已久的男女结婚时常常要表演一场“抢亲”的游戏。在暗夜里,一支队伍奔向侗族山寨。山寨里点着火把,姑娘们忙着把桃枝做成“扫帚”,然后分散到寨前、屋后埋伏起来。“敌人”摸进寨子时,姑娘们的“扫帚”雨点似地落到“敌人”头上。“敌人”勇敢地夺下姑娘们手中的武器,缴了械的姑娘们又到处东躲西藏,小伙子们穷追不舍,把她们一个个找出来。然而找出来的都不是他们要找的新娘。不过人们尽可放心,鸡叫三遍,小伙子们准能找到那位姑娘。因为新娘脚穿新鞋,其他姑娘都光着脚,有着明显的标志。如果在天亮前新娘还没有被找到,她自己也会主动让小伙子们发现的。姑娘被抢走了,全寨人一起追赶。这时埋伏在半山腰的一群人突然跑出来,拦住追兵,将新娘飞快地迎进花轿。于是胜利者抬起花轿,前呼后拥地凯旋而归。

二、中国各地汉族的婚俗

与少数民族的婚俗礼仪相比,汉族的婚俗要繁杂得多。另外,汉族生活的地域十分广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在婚俗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婚俗是世代延续下来的,各地婚俗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老的婚俗传统。因此,要了解中国现代各地的婚俗,必须先了解中国古代的婚俗传统。

(一)汉族古代的婚俗

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一夫一妻制之下,结婚是为了成家。娶妻涉及家庭的统一和巩固,涉及每个家庭成员的利益,所以做父母的在孩子的婚姻大事上把握大局,起决定作用,不会让孩子凭感情决定婚姻大事,这就是“父母之命”。中国古代是男尊女卑的社会,说是“父母之命”,其实主要是父亲之命。订婚一般由父亲做主,婚约一般由父亲签订,婚仪一般由父亲主持。当然母亲也有一定的发言权。媒,就是谋合;妁,就是斟酌。媒妁,即斟酌情况,谋合两姓,使其相成。媒人主要是起到中介作用,所以现代仍有“媒介”、“媒介语”等词。因为古人生活圈子很小,很少往来,对彼此情况不熟悉,需要媒人加以介绍、说合、联系。所以有谚语云:“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媒妁之言虽不可少,但媒人的地位在古代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媒人为撮合两姓,往往两头说谎,口无真言。如有的媒婆善于利用语言技巧行骗:一个媒婆到男家说女方“脸盘端正、黑头发、没有麻子”,到女家说男家“过的日子好,四十亩地,仨牛”。前一句利用语气停顿造成歧义,实则是“脸盘端正、黑、头发没、有麻子”;后一句则利用谐音关系,“亩”谐音“没”(在有些方言中,“没”读“mú”),“仨”谐音“杀”,实为“过的日子好,四十,没地,杀牛”,意思是说男方过的日子好,四十岁了,没有地,以杀牛为生。

2.古代的婚俗礼仪

古代的婚礼场面大、声势大,目的在于张扬和告知社会:这对夫妻从此合法结合,可以生儿育女了。不举行这种仪式,男女结合就是非法的,如果他们生儿育女,将为社会所耻笑。举行婚礼,还有一个意义,就是确定新娘在新郎家中的地位。举行过婚礼,新娘才算是新郎家的正式成员,在家中的地位才被明确下来。中国古代的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故而被称为“六礼”。这种制度在周代已经萌芽,秦汉以后,逐渐成为定制。这“六礼”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1)纳采。纳采,意为采择,就是男子选择妻子。男方打算选择某女为妻,就让媒人带话于女方,试探女方的态度。女方家长同意后,便收下男方送来的采择之礼。纳采的礼物,因时因人而异。这些礼物,既有彩礼的含义,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即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若女家同意议婚,则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时须携活雁为礼,使人纳其采择之意。《仪礼·士昏礼》中说:“昏礼下达,纳采用雁。”为什么要携带“雁”为礼呢?人们对此有多种解释。有的说,雁顺阴阳往来,木落南翔,冰津北往,夫为阳,妇为阴;婚礼用雁,是取妇从夫之意。有的说,雁飞成行,止成列;婚礼用雁,为的是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过,据推想,作为一种风俗,其形成原因未必有这么深奥,很可能用雁按时往返于南北,象征女子按时往返于婆家和娘家,以通两姓之好。

(2)问名。纳采仪式结束以后,媒人向主人问女儿之名。这里所谓问名,实际上问的是女方的生辰八字,即生于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以备占卜。那什么是生辰八字呢?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可以用八个字来表示,这就是八字。中国古代纪年法用的是天干地支。比如,2006年10月25日中午12点,2006年是丙戌年,俗称狗年,10月是己亥月,25日是戊寅日,中午12点为戊午时;如果某个小孩此时出生,其生辰八字是:丙戌己亥戊寅戊午。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出生时间,也就是说都有自己的生辰八字。

(3)纳吉。古代人很迷信,婚姻大事多要占卜。宋代以后,主要是根据男女的生辰八字算卦订婚,吉则缔结婚姻。同时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也是以雁为礼——后世则多以金银首饰为礼,相当于现在的订婚,俗称送定、过定。古人通过算卦占卜吉凶的做法极不科学,各地历来都有一些所谓吉凶的说法,比如“鸡跟猴,不到头”,“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两、黄金万两”,“兔、龙泪交流,猪、狗不到头,羊、鼠一旦休”,等等。这些说法都没有科学依据,纯属无稽之谈,现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再讲究了。

(4)纳征。据古代学者解释,“征”就是“成”的意思,即“纳征”以后,婚姻就算成立。纳征现代多称为“定亲”,这是汉族婚嫁礼俗中最主要、最关键的一环,虽是民间约定俗成的,却常常起到法律的作用。往往由男家送给女家定亲的礼物,女家接受定亲礼物,表示同意婚事,此时双方的婚姻关系确立,双方都不能违约。用作纳征的东西有玉石、金银、衣服、酒食等,因贫富、地位而定。中国地域广大,送、回定亲礼俗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但是追求聘礼的丰厚、吉祥是大致相同的。现代山西襄汾一带,男方送给女方的东西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还要有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未来的公婆和妯娌头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山西祁县等地,男女双方还要互送“四色礼”。男方送给女方“定亲衣”、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宝、扇子、荷包、裤带等物。其中裤带尤不可少,隐喻“从今以后我被你拴住了”。山东曲阜以“鸡”为吉祥的象征,在所送定亲礼物中一定要有一只大红公鸡。北京一带送定亲礼物要分两次,第一次叫小定,一般送一对金戒指,让姑娘戴在手上,有祝愿其手巧伶俐的意义;第二次叫大定,礼物比小定多。浙江临安一带,定亲礼物中要有肉,但女方不能把送来的肉全部留下,应送还男家一些。切肉时不能一刀切断,应让肉皮连着一些肉送回。

(5)请期。请期,即男方将择定的结婚日期告于女家。用请,只是表示客气,表示男家不敢擅自做主。实际上婚约签订后,女家已将结婚日期的决定权交给男家,即所谓“自受聘后一任择日成亲”。

(6)亲迎。亲迎,即迎娶新娘,指在约定日期新郎前往女家迎接新娘。一般是男子亲往女家迎亲,新娘盛装以待,母亲送之出门,并告诫女儿要尽孝守礼。新郎到新娘家后,掀起轿帘等候新娘上轿;新娘上轿后,新郎放下帘子,骑马在前,新娘乘车在后。到男家后,拜堂,新郎、新娘共鼎而食,再将一只瓠瓜剖为两半,夫妇各执其一,斟酒而饮,谓之“合卺(jǐn)”——这就是后世饮交杯酒的缘起。行合卺礼后,送入洞房。这一过程,是婚俗文化中最富民俗色彩的事项之一。

“六礼”是礼制上的规定,主要在社会上层实行。古代富家子女结婚,一般都严格遵循“六礼”的步骤,而普通人家结婚则大多从简。中国近代农村结婚,一般把纳采、问名、纳吉合而为一,且不举行仪式。由媒人把双方的姓名、生辰八字、长相、品行、家庭状况等通报对方,尤其是女家索要的彩礼数一定要由媒人通告男方,待双方同意后,便交彩礼、订婚书,然后是亲迎和拜堂。

(二)汉族现代的婚俗

中国现代各地汉族婚俗各有差异,但都源于古代的“六礼”,总的来说,大同小异,一般都要经历议婚、订婚、嫁娶、婚礼、闹洞房等环节。

1.议婚

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的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与不成,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付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媒人议亲,一般首先口头上探询双方意图,女方即使不允,一般也只能婉言谢绝,俗谚“一家女,百家求”;可以不允,但不可以得罪媒人。若双方都认为可以结亲,这时一般由男方出面正式请媒人商量定亲事宜。经过议亲,双方满意后,迷信的人还要请算命先生合婚。合婚的主要内容是看男女属相是否相克,其中有不少迷信说法,如“白马犯青牛,鸡狗泪交流”、“龙虎两相斗”、“兔见老龙愁”等。这一做法纯属迷信活动,现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再讲究这些了。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问名”和“纳吉”。

在具备订婚条件的情况下,男女两家还要“相亲”,又叫“相门户”、“看屋里”,即男女两家在约定的时间见面,最后议定婚事成否。女方的考察主要包括看家产和相亲两项内容。看家产,从前是由媒人带女方家长在约定的时间到男家去相看,主要是看看女儿未来的家境是否如意,核实一下媒人的话是否可靠,顺便看看姑爷的品貌如何。客家人谓之“探人家”。所谓“探人家”就是女方父母邀请几位至亲内戚前往男家观看未来女婿的相貌,了解男方的家境,男方则设宴款待并赠送礼品。现在汉族各地仍有这种习俗,不过“相亲”的主角已由双方家长变为男女双方当事人,“相亲”的意义已不在于认亲家,而是通过面对面的接触,进一步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男女双方初次见面时,一般由媒人或介绍人引见,两人面对面而坐,互相看对方的形貌举止,也通过简短的交流感受对方的谈吐与文化水平。旧时男女当事人互相见面,一般偷偷地相,所以又称“打照面”;现在一般约定在第三者家中见面,双方可以互相交谈几句。山东一带有的地方女方直接到男家去相亲,如果相中,即喝下婆婆递给的糖茶;如不喝就离去,则表示没相中。也有男方到女方家中去相亲的,如果相中就留下见面钱,没相中则留下压惊钱。无论何种情况相亲,都不能在晚上见面,因为只有寡妇再嫁才在夜里相亲。

2.订婚

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订婚,即“许亲”、“定亲”。男方可以郑重地给女家送去聘礼,至于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而异,视家境贫富而定。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征”,山西雁北一带称之为“下茶”,晋南一带则称之为“过大礼”,山东南部一带称之为“许亲”。“许亲”一般要选择农历一个双数的吉日,比如“二、六、八”等。男方家长要在选定的这一天设宴款待亲友,名为“定亲饭”。这天,男方要送给女方彩礼若干,具体数量视男家的经济条件而定。近几年男女许亲,男方一般要送给女方现金一万零一块钱,称之为“万里挑一”,即说姑娘是众多人中挑出来的非常优秀、漂亮的女孩。此外,还要给女方买一些新衣服,送戒指、项链、耳环之类的聘礼。订婚之后,如果女方悔亲,则必须退回所有的聘礼;如果男方悔亲,女方往往不退回所收的聘礼,甚至有的地方女方还索要“分手费”。

山西东南陵川等地,男家要送面粉给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面粉加上小米煎成油饼,再送给男家。男方以之分送亲友、乡邻,称为“通知”。山西南部的闻喜,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除各色衣料、金银首饰、酒肉糖果外,还有90个花馍。女方的回礼,除衣装鞋帽、各种文具外,也有几十个花馍。男女双方把花馍切成薄片,分送亲友、乡邻,称为“散喜馍”。

客家人在订婚前,还保留“六礼”中“问吉”的传统。女方将女儿出生的年、月、日、时,即俗称的“生辰八字”写在红帖上送往男家,谓“送庚”。男家将“庚帖”放在祖宗牌位前,如三天内诸事顺遂,则进一步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认为“合”,婚姻就算定了。有的女方家中同样办理,这与“问吉”大致相当。所以,旧时男女青年的终身大事,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加上算命先生来决定,有的还受门第条件的限制,因此,“先结婚后恋爱”者居多,同床异梦者也不少。

山东南部一带,说亲合适后,女方提出要彩礼若干,猪、酒、鸡、鱼若干,男方则提出要嫁妆若干,由媒人在男女双方之间调和讲定。农村往往用书面形式,称“写婚约”或“写合婚字”,由双方家长及媒人亲自签字画押,各执一份。写字时要由男方备办盛宴,并送戒指或手表等给女方,女家回送衣服帽鞋给男方。有的还由男家请一两桌“订婚酒”,称之为“订婚”。从此,女子便是男家的人了。订婚以后,逢年过节,尤其是八月十五及春节,男方要送礼物给女方,直到结婚为止。

3.嫁娶

订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宴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儿选定迎娶的日子,一般要事先请人定一个好日子。因为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到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选日子”,又称“看日子”、“送好”、“送娶牌”等,即古代的“请期”。“请期”原本只是男方选定举行婚礼的日期,请女方同意。在山东的一些地方,还要同时送聘礼。山东鄄(juàn)城的“请期”,分为“要好”、“看好”和“送好”三个步骤,有很强的代表性。“要好”就是在结婚前选一个吉日,如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等双月双日,由媒人到女家去讨取女方的属相、八字。女家则用一红纸条写上“坤命×相×月×日×时生人”,交与媒人带回男家。男家根据女方的生辰八字,请人择定结婚的吉月利日,谓之“看好”。“看好”主要是找出行嫁月、良辰吉日和“喜神”所在的方位,同时还要算出迎亲、送亲之人在属相上的忌讳。一般选两个良辰吉日,一个在上半月,一个在下半月,由女家选择后再确定,目的是避开女方的月经期。择定吉日后,便写成婚书送往女家,这就是“送好”。婚书的内容和格式如下:

谨遵坤命,选择嫁娶期:

(1)行嫁利月兹择于×年×月×日,全吉。

(2)娶送男女客人,忌×相,大吉。

(3)上下车轿,面向×方迎“喜神”,大吉。

(4)安庐坐帐,宜用×屋×间。

(5)冠戴面向×方迎“贵神”,大吉。坐帐面向×方迎“福神”,大吉。

(6)路逢井、石、庙宇,用花红遮之,大吉。天地氤氲,咸恒庆会,金玉满堂,长命富贵。

“送好”不仅可确定嫁娶的好日子,而且还要向女方送聘礼。聘礼多是红衫、蓝袄面、戒指、坠子、带子等,用红包袱包好,上插柏枝,取“长命百岁”之意。山东一带,一般在男方下过婚书之后,女方便整理嫁妆,男方要收拾新房,准备迎娶,亲友们也开始送喜礼。向男家送的喜礼,通常以“色”为单位,两只鸡、一块肉、两条鱼等,都可算作一色礼,当然现在最多的是送礼钱和“喜帐”(六尺红绸或红布、花布)。喜帐一般是送给男方家长的,抬头写“××大人令郎花烛之喜”,帐心写“天作之合”、“鸾凤和鸣”、“龙凤呈祥”之类的颂词,落款写“××贺”。喜帐的多少标志着结婚人家家境的好坏,富有人家亲友都送喜帐。向待嫁的女子家里送喜礼,称作“填箱”,或作“添箱”,也称“添花粉”,一般送些女子婚后所用之物,如衣服、被褥、布料等,也有送钱的,谓之“压柜钱”。喜礼要一笔不漏地记入账簿,俗称“喜簿”,以备将来还礼。

无论何种形式的喜礼,都要讲究吉利,不能送谐音不吉的物品,如钟(终)、梨(离)、缎子(断子)等,一般也不送单数。有些地方要给待嫁的女子加“笄(jī)礼”,俗谓之“上头”。古代女子十五岁许嫁时要举行加笄仪式,即改变幼年的发式,把头发绾(wǎn)成一个髻(即把头发盘绕在脑后打成圆结),用黑布包住。然后用笄(即簪子)插定发髻(jì),以此表示女子已是成人。

山东招远、栖霞一带于婚前数日,男家主妇同女亲戚到女家加“笄礼”,婆婆亲自为未过门的媳妇理妆、加钗,谓之“上头”。“上头”后的女子,一般不再见外人,直到出嫁后,才能公开露面。有的地方“上头”时间较晚,或在上轿前,或在入洞房后,与“开脸”同时进行。临近婚期,男家要向女家送催妆礼,也称“下催妆衣”。

在山东德州一带,催妆时要写催妆帖,并且要备四色礼物,连同嫁衣(红袄、红裤、红盖头)一起,由媒人率人抬着送往女家。女家收到催妆帖后,要发喜钱,款待媒人和送礼人,将送来的礼品留下两样,其余退回,表示知道该去送嫁妆了。送催妆礼的同时,还要探询女家送嫁妆、送亲时到男家去的人数及性别,以便早做准备,到时招待。娶亲那一天也有催妆的,不过催的不是嫁妆,而是让新娘快快梳妆。一般在催妆后的第二天,女家便要送嫁妆。从前的嫁妆,一般人家多是“两铺两盖”、桌椅、箱柜、座钟、脸盆等,贫穷之家从简,只送茶具等桌上的生活用品。无论贫富,一对“长命灯”是必不可少的,即使现在有了电灯,也作为摆设照送不误。嫁妆有的是女家去送,有的是男家来抬。送嫁妆时,女家装车,派两个子弟跟车,一个称为押车的,一个称为挂帘子的,还要请媒人坐在车上,俗称“压车头”。送嫁妆也有与迎娶合在一起的,即随着新娘一起过门,浩浩荡荡的队伍使婚礼显得十分壮观。女家的嫁妆来到后,男家便要加紧做迎亲的准备。旧时,首先要打扫庭院,大门外张灯结彩,门前高搭彩棚,安放桌凳,供吹鼓手奏乐之用。门上要贴对联,门前院内还要贴些双喜字。

洋溢着喜气的新房(客厅摆设:“宝瓶”象征“平安”,“石榴枝”象征“开枝散叶、多子多孙”)

洞房内的新床

洞房内粉刷一新,顶棚上、床围子上都贴上剪纸图案;洞房门上也要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红梅多结子,绿竹又生孙”之类的喜联;窗户要糊红纸,并贴上“喜鹊登梅”、“榴开百子”等窗花;屋内墙上还要贴百子图、“吉庆有余”等字画。总之,一切摆设都要焕然一新。

山西忻州、雁北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晋南襄汾一带则讲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排在筵席的首位。尊长、邻里除对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贺外,还要嘱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

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相当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以前,新郎坐着花轿去迎亲,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各坐一乘。

迎亲花轿

按照旧俗,去迎亲的时候,新娘的轿子不能空行,有的地方放花糕、青馍作为镇物;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现在很多地方都用红色的小轿车代替轿子。但在去接新娘的路上,新郎旁边的位置同样不能空着。在鲁南一带,去时要有一个小男孩手里抱着母鸡坐在新郎的旁边。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等,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

女儿出嫁离家时,各地大都有新娘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红毡、红布象征一生走红运),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力求脚不沾地。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祟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是此遗风。

在广东及海外客家人中,至今还保留着一种“蔬菜嫁妆”之俗。客家女儿出嫁时,父母必郑重其事地把一些谐音吉利的蔬菜,如芹菜、大蒜、香葱、韭菜等,逐样用红绳或红布条捆扎作为陪嫁,以表示对女儿、女婿的美好祝愿。更有趣的是客家人还有用“长命草”作为陪嫁的习俗。“长命草”为一株野草,用红绳扎好,被一起带到夫家,挂在洞房床头竹篮里,第二天栽于菜园中,以示扎根。客家人迎亲以前多在白天进行,现多在深夜。男方在午间要备猪头、公鸡、鱼及香烛、喜炮到女方家中接亲。同去迎亲的人数要是双数。女方家中看到迎亲人员前来要将大门关住,待迎亲者连放三次鞭炮以后,接过蜡烛火种,才开门恭迎。女方要备办酒宴款待接亲者,谓之“无筷席”,新郎、陪客稍微动筷,不多吃。出嫁姑娘洗澡后,由媒人和喜娘为之梳妆打扮,女方送客的人数也要是双数。出门时,女方父母应回避。新娘到男家后,若入门吉时未到,要先在门外等候。入门时,鼓炮相迎,男方父母亦应回避,到拜堂时相见,以避免“相撞”,造成日后不和。跨进大门槛时,由厨子宰杀一只公鸡,叫“拦门鸡”。一些乡间习俗还要在门槛下放一把斧头,新娘踏着米筛进入新房。另外,一些地区的客家人在迎亲中还有“拖青”之俗,即花轿后面有个人拖着一条寓意为百子千孙的榕树枝。当花轿在路上遇上别家的花轿时,便按俗规互相调换树枝,双方回祝多子多孙,俗称“换青”。然后各自拖回家中,把榕树枝抛到自家屋瓦背上,借榕树多子意谓今后多子多孙。

4.婚礼

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很多地方新娘有索取“下轿钱”的习俗,一般几百到几千不等,都是双数,如八百、两千等。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或红席进门,称之为“传毡”或“传席”。

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的——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许多地方还有让新娘子在进门前跨马鞍、跨火盆的习俗。跨马鞍有求平安之意,跨火盆有驱邪、预兆生活红火之意。

新郎、新娘进门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即开始举行拜天地的仪式,这是婚礼告成的主要标志。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位。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唱导,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后行夫妻对拜礼。一般是主持婚礼的男宾唱:“一拜天地,再拜高堂(即父母),夫妻对拜。”行夫妻对拜礼后,唱“送入洞房”。很多地方在仪式结束后,新郎要用一条红绸牵着新娘走向洞房,到了洞房门口,新郎用一杆秤将新娘的“蒙头红”挑下,然后新娘才进入洞房,或者等新娘进入洞房坐在床上后,新郎才用秤杆挑下“蒙头红”。也有很多地方是新郎用红绸牵着新娘进入洞房后,两人并肩坐在床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袍襟之上(表示已经同房同床)。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蒙头红”,然后退出。新娘的嫂嫂即动手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按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

广东一带的客家人拜完天地后,新郎、新娘同入洞房,洞房内点红烛,桌上放着煮熟的鸡、面条和两个鸡蛋,新郎、新娘共同进餐,饮交杯酒。这是新娘入门第一次与新郎进食,需选择吉时。新床上放的东西也有讲究,一般是放四个柚子,上贴喜字,“柚子”与“有子”谐音。还要放一个红斗,装满白米,还有尺秤、算盘、剪刀之类,象征婚后生活富裕,会划会算;另有一盏红灯,取“添丁”之意。

5.闹洞房

新娘被送进新房后,多是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谓之“坐帐”或“坐床”。此时,有人端来栗子、红枣、花生等撒在床上,边撒边念“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此谓之“撒帐”。以前坐帐要坐三天,为此新娘在婚前几天便要节食,以免坐帐时难堪,后来改为一天,或者象征性地坐一下午。山东日照一带新娘入洞房后,新郎、新娘要共吃邻居送的水饺,俗称“小饭”,并且将一部分水饺放在床下,任闹房的人抢去给小孩吃,据说孩子吃了这种饺子好养。早先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还要用同一器皿饮食,行“合卺礼”。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饮一点,然后将两杯酒掺兑,两人换杯饮完。现在一般演变为新郎、新娘饮“交杯酒”,即新郎、新娘手挽着手一起喝酒。

中国各地一般都有“闹新房”的习俗,洞房之夜,热闹非凡。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民间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分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会聚新房内参与逗闹新郎、新娘。例如,让新娘点烟,向新娘要糖果、点心吃,闹腾一番。人们认为,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驱邪避恶,保佑新郎、新娘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更有趣的是,山东无棣县此时不闹新娘,而是闹婆婆。来看新娘的人,从锅底摸一把黑灰抹到婆婆的脸上,婆婆不仅不恼,反而高兴,抹得越多说明越有人缘。洞房之外,新郎则忙于用酒宴招待宾客,女家的来客是贵客,必须请到正屋坐上席,由相应的人陪客,其余按亲戚或庄乡分别成席招待,一般男女不同席。

在沂蒙山区新娘要吃鸡蛋,鸡蛋往往煮到八分熟,吃时别人故意问:“生不生?”新娘则轻轻答以“生”,以“生熟”之“生”隐喻“生养孩子”之“生”。然后还要吃栗子、枣之类,一人在旁念“先吃栗子生贵子,先吃红枣生娇娥……”这时,小姑和婆婆也登场了。先是小姑将一新的尿盆放到床下,大声念道:“撂小盆,撂小盆,等到来年抱小侄。”婆婆则将一木墩放到床下,也念道:“撂木墩,撂木墩,等到来年抱乖孙。”接下来吃长寿面,在场的人为了凑热闹也都去抢着吃。有的地方喝完交杯酒后,夫妻二人下床去抬尿罐,谓之“抬聚宝盆”;婆婆在洞房内把门关上,由新娘叫门,婆婆问:“是谁,抬的什么?”新娘答:“您媳妇和您儿,抬的是聚宝盆。”然后婆婆才开门放行。

在山西平鲁一带,入洞房之后,新郎要手持弓箭向四面虚射,名为“撵白虎”。晋中、晋南的一些地方,则把弓箭悬挂在墙上。民间认为,洞房易受邪魔侵扰,如果不驱赶、镇压,就会出现异常事故,于新郎、新娘不利。广东客家人闹洞房,还受一种观念的支配,认为越闹越吉祥。闹洞房的习俗中特别突出的是说四句,即以吉祥、祝福、逗闹的语言构成押韵四句词,贯穿于整个闹洞房的过程,形成典雅、风趣的氛围。如“月光光,看新娘,新娘肚子圆叮当,今朝下种子,明年八月生出桂子满天香”。这类既带嬉戏又含祝福的四句词常引人捧腹大笑。

6.坐正席

婚礼的主要仪式举行之后,男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吃“喜酒”,一般人家都是十几桌,条件好的人家甚至有上百桌。婚宴一般在家中举行,但往往要请酒家饭馆的厨师上门做菜。现在也有人在饭馆或酒家直接宴请宾客。坐席时,送亲的亲友要坐尊位。在很多地方,新郎的父母和新郎、新娘还要分别给客人敬酒,以感谢众亲友远道来贺喜并赠送厚礼。

婚礼正席的菜谱很讲究,通常是本地菜谱中最高档的席面,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例如,广州的婚宴席面有红枣莲子汤,取“早生贵子”之意;有甜汤、甜糕,取“新婚甜蜜”之意;此外还有生菜(生财)、发菜(发财)等。婚宴菜谱在编排上一般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1)菜肴的数目应为双数。

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一不成文的传统:红事(即婚宴)菜肴的数目为双数;白事(即丧宴)菜肴的数目为单数。婚宴菜肴数目通常以八个菜象征发财,以十个菜象征十全十美,以十二个菜象征月月幸福。比如,山东济宁一带,席面上八个碟子、八个大碗,俗称“八八席”。

(2)菜肴的命名应尽量选用吉祥用语,以寄托对新人美好的祝愿,烘托喜庆气氛。

比如,“珍珠双虾”可取名为“比翼双飞”,“奶汤鱼圆”可取名为“鱼水相依”,“红枣桂圆莲子花生羹”可取名为“早生贵子”。婚宴中的菜品如果是色、料、味成双成对通常以鸳鸯命名,如“鸳鸯鱼片”、“鸳鸯鸡翅”、“玉环鸳鸯贝”等可用来寄予新人和谐美满的祝愿。

(3)婚宴菜品原料的选择一定要根据习俗,注意禁忌。

传统婚宴菜品中一般必须有鸡,象征“吉祥喜庆”;有鱼,象征“年年有余”,而且一般作为压尾的荤菜来上席;一般要有大枣、花生、桂圆、莲子,取其谐音,祝福新人早生贵子。很多地方婚宴一般都要上“四喜丸子”,象征喜庆。

婚宴中的水果一般选用石榴(因其籽较多,有“多子”之意)、西瓜、杨梅、蜜桃(取意今后生活甜蜜美满)。忌讳上梨和橘子,因为梨与分离的“离”同音,而橘子是要一瓣一瓣地分开来吃。

7.回门习俗

新娘婚后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回门”、“回亲”等。回门标志着男子开始以新郎的身份进入女家,也是给新娘缓和初为人妻、初为人媳紧张的一次机会,女家往往也借此机会来考验新女婿。回门后再到男家,一对少男少女转化为夫妻和家庭正式成员的仪式就全部结束了。回门是婚姻礼俗的最后步骤,回门之后,两家就转入正常的姻亲关系来往。

回门的日子各地不一,以结婚后第三天的为多,也有的在结婚后的第二天,也有在第六、七、九、十或第十二天的。例如,有的地方回门俗称“耍九”,指结婚后第九天回门,也有的指在娘家住九天,突出了让新娘放松一下的用意。

回门通常由娘家人来接,也有由婆家送的,然后由丈夫接回婆家。有的地方讲究“爹接娘送,一辈子不生病”。新女婿随妻子回门,在女家往往要受到一些考验。例如,在陕西南部一带,要让新女婿啃骨头。宴席中间,岳母端上一块大骨头,连筋带肉的,放到新女婿面前。他这时要把骨头的肉全部啃完,若推让不吃,则会让人笑话将来不敢办大事;若啃不干净,也会惹人笑话,说他将来办事不干净利落。此外,还有吃辣饺子的习俗。女家端来一碗饺子给新郎,新郎照例要先让新娘吃,但新娘一吃,见饺子馅里有辣椒面,知道是戏弄新郎的,便又推给新郎。新女婿这时要实心实意地把辣饺子全部吃掉。若不吃,新娘和娘家人都会不高兴,因为这是娘家考验新女婿能否与女儿同甘共苦的一种仪式。还有的地方,新娘的姐妹和兄弟甚至还把锅底灰往新女婿脸上抹,新女婿在被戏弄的过程中不能生气,即使手足无措,极其尴尬,也得满脸堆笑,听凭发落。如果顺利通过了这些仪式,新女婿就会在喜剧气氛之中被这个家庭所接受。

三、中国各地婚俗中的祈子习俗

中国各族、各地的婚俗可以说千差万别,但在众多差异之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其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共同之处——祈子习俗。孔子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指的是“子”。“子”代表着这个家族血脉的延续、种姓的繁衍,没有“子”,甚至是家族的后代仅生有“女孩”也会被人称为“绝户”。因为女子是外姓人,早晚会嫁给别人。无“子”之人死后无人送终,导致这个家族血脉的中断,因而是整个家族的罪人,是不孝之人,死后不能跟自己的祖宗葬在一起。而男女缔结婚姻正是为了家族血脉的延续,因此,为了早日生下儿子,在中国各族、各地的婚嫁礼俗中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祈子习俗。比如,基诺族的新娘一到婆家,婆婆就给她一个鸡蛋,表达早生贵子的吉利愿望。由于受封建礼法和宗族制度的影响,汉族的家族观念根深蒂固,其婚嫁礼俗更是沿袭着各种各样的祈子习俗。例如:

1.人们借聘礼和回礼的物品名称谐音取义

广东一带的聘礼中,除礼饼之外,还有莲子、石榴、桂花,谐音“连留贵子”。广东梅县一带的客家人,男方迎亲时所送礼物中,除通常的物品外,还要有一公一母两只“兔子”。这“兔子”是用猪肚翻过来做面,然后塞进米糠,并附以耳朵、眼睛等,颇为生动。女方收下后,留一只公的,再将母的送回男方。“兔子”与“吐子”谐音,当地有俗说:“过了兔子礼,就可吐子吐孙。”

2.女子出嫁前的仪式或所带陪嫁物品,暗寓祈子之意

在云南一带,女子出嫁前一天,新郎的表姐妹用枣子、松子、瓜子、麦子、莲子五种带“子”的东西煮水,为新娘沐浴,取“五子”之意,以求多子多福。有的地方请新娘喝“五子汤”,或将“五子”装入陪嫁的枕头、箱柜中,以求早生子、多生子。在湖北神农架地区,新娘上轿前,由舅舅抱她站在谷斗之上,新娘手持一把筷子,撒落于娘家的堂屋地上,然后才挥泪登轿。“撒筷子”的意思是娘家人希望她“快快生子”。在陕西乾县一带,新娘下轿后,要先从地上捡起一双筷子才能进门。“拣筷子”也寓意为“快快生子”。还有一些地方,新娘出嫁,嫁妆里一定要有两份为新婚夫妇准备的碗筷,并用红绳绑在一起,称为“子孙碗”,这不仅表示新婚夫妇从此要共同生活,而且“筷”与“快”谐音,有预祝“快生贵子”之意。

更有意思的是,山东黄县新郎到新娘家迎亲,要笑着偷筷子和酒盅。这也有寓意,“偷筷子”是“快生儿子”,可生的不是一般的孩子,要生“忠孝之子”(“盅”谐音“忠”,“笑”谐音“孝”)。

在鲁南一带,结婚前一天的晚上,新房内有“压床”的习俗,即选一“全福童男”陪新郎睡在新床上,以求早生贵子。第二天一早童男醒来时,要讨“枣汤”,并用“筷子”喝,寓意为“早生、快生儿子”。在迎亲时,新娘的所有陪嫁物品中,要将柜子抬到最前面来领头,“柜子”寓意为“贵子”,取“早生贵子”之意。在山西中部一带,新娘出嫁陪嫁的物品中还要有一对萝卜,上面画着人面图案。新娘在洞房内“坐床”时,怀抱萝卜,由两个“全福人”一边说“萝卜、萝卜,摞着一辈又一辈”,一边接过萝卜,摆放在新床上,“萝卜”谐音“摞辈”,表示“摞着一辈又一辈”之意。

3.举行婚礼仪式中,表达祈子之意

(1)“撒帐”习俗。

中国各地都有“撒帐”习俗,所撒“喜果”为枣、栗子、松子、桂圆、花生、核桃、瓜子、石榴、柏子等。“枣”寓意为“早”;“栗子”寓意为“立子”、“立刻生儿子”;“松子”寓意为“送子”;“桂圆”之“桂”与“贵”谐音,表示“尊贵、贵子”之意;桂圆与枣、花生、栗子等物相组合,就等于一组象征物,完整地表达了一句祝福语“早生贵子”;“瓜子”中“瓜”与“娃”谐音;“石榴”子多,寓意为“多子多福”;“柏子”谐音“百子”,寓意为“子多”。此外,在有些地方的婚礼上,还撒香烟,香烟表示“香火”不断,同时也可把香烟撒给闹洞房看新娘的众人。香烟在民间已经成为“后代子孙”的象征。但民间撒帐之人必须为“全福人”,即儿女双全、父母双在的人,当新人进入洞房时,“全福人”将枣、栗子、花生、桂圆等撒在新娘的怀里,撒在洞房里,撒在院子里,引闹洞房的人去抢,并一边撒,一边念:“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

(2)“传袋”习俗。

“传袋”谐音“传代”,是民间婚礼仪式之一,也叫“传席”。新娘到丈夫家门前下轿时,男家用席子或袋子铺地,踩过的席子、袋子又传到前面再铺在地上让新娘走,这样一直走到庭院。“席”谐音“息”,“袋”谐音“代”,即“传宗接代、繁衍生息”之意。传代时,由伴娘和男家接亲客高念赞语:“一代传十代,十代传百代,百代传千代,千代传万代。”

(3)合卺饭。

新郎、新娘的合卺饭,不论是饺子还是面条都不能煮熟。新郎、新娘喝完交杯酒后,要吃半生不熟的饺子和面条。伴娘、闹房的人问:“生不生?”新娘、新郎回答:“生。”“饺子”谐音“交子”,取“男女交而生子,早日生出孩子”之意,在吃时还要新娘以问答的形式肯定地回答“生”,以生熟之“生”寓意为生子之“生”。

(4)换新衣、铺床仪式。

入洞房后,新娘脱去外面的红袄,大把的红枣、栗子、花生和铜钱随之撒满一床,取“早生贵子满床”之意。与此同时,嫂嫂、喜婆等人给新娘铺床。铺床时借助一些道具说一些吉利的话,如:“铺筷子,引贵子;铺麦秸,引乖乖;铺红枣,引得娃子满屋跑。”

(5)闹洞房、戏新娘游戏。

在江浙一带,闹洞房有“麒麟送子”之说,实际上是送一束红筷子。新娘入洞房后,闹房的人打着纸做的麒麟灯,将窗户纸捅破,将一束筷子撒进洞房,取义“快生儿子”,然后敲锣打鼓地拥进洞房,拿起床上的筷子,边敲碗边说:“筷子筷子,快生贵子。”众人齐应道:“好呐!”“筷子一头圆来一头方,养儿长大当省长。”

在鲁南一带,闹洞房还有用筷子戳窗户纸的习俗:找一个小男孩,由其父母抱着,边用红筷子捅破窗户纸,边说:“我是童男子,手拿红筷子,站在窗台下捣你窗户纸。一捣一戳,生个儿子上大学;一捣一穿,生个儿子做大官;一双筷子一个洞,生个儿子更有用;筷戳窗纸笑哈哈,养个儿子科学家。”在中国北方农村,还有一些地方不是用筷子戳窗户纸,而是在新婚之夜闹洞房时,由亲友们向新房里扔筷子。当然都是用“筷”寓意为“快”,祝福新人“早生贵子”。

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宣传“女儿也是传后人”。因此,现代中国社会中“养儿防老”、“添丁添子”的心态逐渐淡化,这也体现出中国人民族心态的变化和文明意识的进步。 jhIWWZ/4wWSB+eTnkGxD/Q7oDXORHXF81XDoR72UKn1y4AOKrR+aemJ2YKdsGmt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