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

中医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文献可考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学理论等影响下形成的,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藏象、经络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学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问题,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预防及针灸、汤液疗法等。《黄帝内经》一书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的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它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重要论题,如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吸收哲学研究成果、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及推动医学科学发展的同时,运用医学科学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理论,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原题秦越人撰,一般认为约成书于西汉时期)。全书采用问答形式,论述脏腑、经络、脉学、病理、针法等内容。其中以基础理论为主,兼分析一些病证。《难经》对经络、命门、三焦的论述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中医经典著作。

两汉时期,中国医药学有了显著发展。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等的理论基础上,总结前人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经宋代林亿等整理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

《伤寒论》是中医学中第一部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

《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证,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病因学说,对后世三因学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约成书于东汉时期。全书收载药物365种,根据药物功效分为上、中、下三品。书中还概括论述了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等药物学理论,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

这是中国医药学全面发展的一个时期:

(1)《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

脉学在中医诊断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中医学的突出成就之一。由晋代王叔和编著的《脉经》,全书共10卷98篇,确立了寸、关、尺三部定位诊断方法,以及24种脉象的名称、脉形等,重视脉证合参。

该书约11世纪初传入欧洲,影响了阿拉伯医学。阿拉伯名医阿维森纳的医典中有关切脉的部分,就是接受了《脉经》的知识。

(2)《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针灸起源很早,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有较详细的论述。《针灸甲乙经》是晋代皇甫谧根据《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有关针灸部分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而成,共12卷128篇。这是中医学史上第一部总结针灸的专书,在唐代传入日本,对世界针灸医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3)《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

全书分67门,载列病候1739条。它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等。诸证后多附导引法,但不记载治疗方药。《诸病源候论》内容丰富,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口齿、骨伤等多科病证,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外科手术等有不少精辟论述,对后世医学影响较大。书中关于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的记载,是世界外科史的首创,反映出当时的外科手术已具相当水平。

(4)《新修本草》——世界第一部药典

唐代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医药学在这个时期有了很大发展。该书是苏敬等受唐政府之命,以《本草经集注》为基础修订而成的。全书共54卷,载药844种,比欧洲最早的《佛罗伦萨药典》(1498年出版)早839年,比世界医学史上著名的《纽伦堡药典》(1535年颁发)早876年,比俄国第一部国家药典(1778年颁行)早1119年。

(5)《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详细记载了唐以前主要医学著作的医学理论、方剂、诊法、治法、食养等医生必备的各种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代表了盛唐时期的医学水平,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

2.宋、金、元时期

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达促成了医药学的繁荣。由官方组织的文献整理工作,使宋以前的大量珍贵医学文献得以保存下来。开放、争鸣的风气,更有力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和创新。

(1)对古代医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宋代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官方设立了校正医书局,先后对《神农本草经》、《灵枢》、《太素》、《针灸甲乙经》、《素问》、《广济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进行校勘。众多医家从事《内经》、《伤寒论》的研究,也出版了大量医学著作。

(2)方剂学的发展

政府组织编纂的有《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医家个人编纂的有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张元素的《珍珠囊》、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及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等。

(3)金元医家的学术争鸣

“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儒学领域创新争鸣的风尚对医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金元医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新的见解,形成了不同流派,如张元素发起的易水学派和刘完素发起的河间学派。此时最有影响的四人被称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被后世称为“寒凉派”。代表作有《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张从正,倡“攻邪论”,主张“邪去则正安”,临证善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后世称为“攻下派”。代表作有《儒门事亲》。

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疗以补脾胃为主,被后世称为“补土派”。代表作有《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

朱丹溪,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被后世称为“养阴派”。代表作有《金匮钩玄》和《格致余论》。

3.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本草纲目》出版,温病学说形成,门类繁多的医学全书、类书、丛书及古代医籍的编撰出版,使中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历时29年编成。《本草纲目》的出版是中医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提出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方法,记载了1892种药物。它是对16世纪以前中国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天文学、化学、农学、气象学等领域为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温病学说的形成

温病学说的出现是中医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破。吴又可《温疫论》提出了“戾气”这个传染病学新概念,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叶天士《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薛生白《湿热病篇》提出了湿热病的辨证方法;王孟英《温热经纬》是温病学说的总结性著作。

(3)大量医学全书、类书、丛书的出版和古代医籍的校注

主要的类书有《古今医统大全》、《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宗金鉴》、《景岳全书》。丛书有《薛氏医案》、《证治准绳》、《张氏医通》、《徐灵胎医书八种》、《陈修园医书十六种》等。

4.1911—1949年

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想、文化、技术大规模传入,对中医学造成了猛烈的冲击。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首届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等四个提案,主张通过限制中医登记、不准中医办学等措施达到使中医消亡的目的,即近代史上著名的“废止中医案”。后因全国中医界的强烈反对,提案不久宣布撤销。

5.1949年以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在中医教育、科研、医疗设施建设、中药生产及中西医结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有两个。

(一)整体观念

整体是相对部分而言的。整体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统一体,是由其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部分是整体中某个或某些要素。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统一的。

中医学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以及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中医学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间的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它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

1.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中医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各种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导致相应的生理、病理变化。

(1)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机体的生理活动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以昼夜变化比作四时,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白天阳气盛,人体阳气趋向于表,故精神饱满;而夜间阳气潜伏,趋向于里,故人进入睡眠状态。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在疾病状态下,病情也常随着昼夜阴阳变化而变化。如发热的病人,上午体温多为正常或接近正常,而午后体温升高,夜间最高。这种变化是正邪斗争随昼夜阴阳变化而消长的结果。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2)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自然界的季节和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季节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温、夏热(暑)、长夏(约在农历6月)湿、秋凉(燥)、冬寒。人体在生理上必须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五脏之气盛衰与五季变化的对应关系如下:

肝气:旺于春;

心气:旺于夏;

脾气:旺于长夏;

肺气:旺于秋;

肾气:旺于冬。

气候的变化对人体气血的影响是:春夏温热,气血运行加速,趋于体表,腠理开,多汗而少尿。秋冬寒凉,气血运行迟缓,趋于体内,腠理闭,少汗而多尿。即《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随着气血的变化,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春夏脉浮大,秋冬脉沉小。许多疾病也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如风湿、咳喘等,晴暖天气时症状减轻,阴冷天气时症状加重。

另外,不同季节的多发疾病也不同,如温热病多发于春季,湿热病多发于长夏,痹证多发于冬季。

(3)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地区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生理活动。如南方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由于地理位置不同,生活环境、地质环境、地域气候等也不尽一致。这种差异性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有密切关系。

2.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中医学在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始终贯穿着“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基本观点。

人体的整体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即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病理情况下,脏腑机能失调,通过经络反映在体表或影响其他器官。同样,体表、组织的病变,也通过经络影响到相关的脏腑。

所以,在分析病证时,首先要从整体观念出发,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全身性的病理反应,把局部病变视为整体失调后的集中病理表现,把局部与整体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考察。这种整体思想指导着中医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例如,临床治疗口舌生疮的病证,常用清心火、泻小肠火的方法,原因在于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再如治疗脱发、耳聋等病证,常用补肾的方法,理论依据为肾藏精,其华在发,开窍于耳。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治疗体系,是中医学对疾病认识和处理的独特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核心,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比症状和体征更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是把四诊(望、闻、问、切)收集到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病因、病位、性质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的正确与否,可以通过治疗效果来检验。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中医学也辨病,但更主要的是进行证的识别,即辨证。同一种病包含着几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出现相同的证。所以中医常采取“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法。

由于发病季节、发病地区、患者反应及疾病阶段的差异,同一疾病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证。对同一种疾病要依据不同的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即“同病异治”。如感冒患者,暑季多为感受暑邪、湿邪,治疗常用芳香化浊的药物。再如麻疹,初期治疗当解表透疹,中期肺热明显者当清热利肺,后期余热未清、肺胃阴伤当养阴清热。

不同疾病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即相同的证,可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即“异病同治”。如子宫脱垂、胃下垂、脱肛等不同疾病,当表现为中气下陷时,均可采取升提中气之法治疗。

三、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1)哲学思想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2)形态机能学基础:藏象、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

(3)病因病机学基础:外因、内因、其他病因,发病原理,病机学说

(4)治疗学基础:养生、预防、治则、治法 HDgT+yMuhVCaIS9yBUi6EkEFbk9jNH9THMigy6MRgXiyFajpppm8kkwiJQh3v0p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