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脏腑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的关系

心、肺、脾、肝、肾五脏有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特定的病理变化,但五脏之间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五脏之间的关系,已远远超越五行的生克乘侮范围,以下从各脏的生理功能及特性来阐释其相互的关系。

(一)心与肺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作。

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二者相互协调,保证气血正常运行。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也有赖于肺气的辅助。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正常的血液循环,维持肺主气功能的正常进行。

宗气是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宗气积于胸中,贯心脉而司呼吸,加强了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平衡。

肺气虚或肺失宣肃,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导致心血瘀阻,症见胸闷、心率改变等;反之,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则血行不畅,也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导致胸闷、咳喘等。

(二)心与脾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二者在血液的生成、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血液的生成

心主一身之血,心血供养于脾,以保证其运化功能。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心肺,贯注心脉,化赤为血。脾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则血液化生有源,心血充盈。病理上,若脾虚失于健运,化源不足,或统血无权、慢性失血,均可导致血虚而心失所养。思虑劳神过度,既耗心血,又损脾气,也可形成心脾两虚之证。症见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无力、精神萎靡、面色无华等,治当补养心脾,如归脾汤。

2.血液的运行

血液的运行,依赖心主行血与脾主统血的协调。血在人体内通畅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使血行脉中不逸出。若心气不足、行血无力,或脾气虚损、统摄无权,均可导致血行失常,或气虚血瘀,或气虚失摄,导致出血。

(三)心与肝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二者在血液运行与神志活动方面的相互依存、协同关系。

1.血液的运行

心主行血,肝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二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行正常,肝有所藏;肝藏血充足,疏泄有度,随人体需求进行血量调节,也有利于心行使其行血功能。

心血与肝血基本包括了全身血液。全身血液的亏虚,主要表现为心血和肝血两虚的心肝血虚证。此外,心血瘀阻可累及肝;肝血瘀阻也可累及心,导致心肝血瘀。

2.神志活动

心藏神,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维护精神情志的舒畅。两脏共同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心血充盈,心神健旺,有助于肝气疏泄,情志调畅;肝气疏泄有度,情志畅快,也有利于心神内守。

病理上,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与肝火亢逆,均可并存或互相引动。前者表现为以精神恍惚、情绪抑郁为主症的心肝气郁证;后者表现为以心烦失眠、急躁易怒为主症的心肝火旺证。

(四)心与肾

心与肾的联系,包括以下三方面:

1.心肾相交

心居上焦属阳,五行属火;肾居下焦属阴,五行属水。就阴阳水火的升降而言,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心位居上,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下,肾水(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肾无心火之温煦则水寒,心无肾阴之滋润则火炽。心肾间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两脏功能的平衡协调。

2.精神互用

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神,神能驭精。《类经·摄生类》:“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

3.君相安位

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火)。君火在上,如日照当空,为一身之主宰;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火相火各安其位,则心肾上下交济。

心肾间的平衡失调,称为“心肾不交”。主要表现为水不济火,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的阴虚火旺证,或肾阳虚与心阳虚互为因果的心肾阳虚证等。

(五)肺与脾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1.气的生成

肺主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精微在胸中汇为宗气,是一身之气的重要部分。所以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肺脾两脏协同作用,保证宗气和一身之气的生成。在病理上,肺气虚累及脾(子病犯母),脾气虚影响肺(母病及子),终致肺脾两虚。

2.水液代谢

津液代谢涉及多个脏腑。就肺脾而言,脾主运化,散精于肺,使水液正常生成、输布;肺主宣降以行水,使水液正常输布、排泄。两脏的协调配合保证了津液正常代谢。若脾失健运,水液不化,聚湿生痰,影响肺,则肺失宣降,痰嗽喘咳。这种病理情况,标在肺而本在脾,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六)肺与肝

肺与肝的联系,主要在于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

肝以升发为宜,肺以肃降为顺,升降协调,对调畅全身气机有重要作用。肺的肃降正常,有利于肝的升发;肝主疏泄,升发条达,也有利于肺的肃降。

肝肺病变相互影响。例如,肝升太过,气火上炎,可耗伤肺阴,使肺气不得肃降,造成咳嗽、胸痛、咯血等肝火犯肺证。同样地,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也伤及肝阴,造成头痛、易怒、胁肋胀痛等。

(七)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二者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液互资三个方面。

1.水液代谢

肺主行水,是水之上源;肾主水液代谢,是主水之脏。肺宣发肃降而行水的功能,有赖于肾的促进;肾气蒸化及升降的水液,有赖于肺的肃降作用使之下归肾或膀胱。肺肾协同保证了体内水液的输布与排泄。病理上,肾的功能失调,造成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肿者,即《素问·水热穴论》所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2.呼吸运动

肺主气而司呼吸,肾藏精而主纳气。呼吸运动由肺所主,但也需要肾的纳气功能协助。肾中精气充盛,封藏功能正常,才能维持呼吸的深度。呼吸运动中,肺主肃降,有利于肾的纳气;肾纳摄有权,也有利于肺之肃降。所以《景岳全书·杂证谟》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病理上,肺气久虚,肃降失司,与肾气不足,摄纳无权,两者往往互为影响,造成气短喘促、呼吸表浅等症状。

3.阴液互资

肺肾阴液,相互资生。金为水之母,肺阴充足,下输于肾,使肾阴充盈;肾阴为诸阴之本,肾阴充盛,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肺阴不足与肾阴不足,既可并见,也可互为因果,导致肺肾阴虚内热。

(八)肝与脾

肝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为二者在饮食物消化、吸收和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调关系。

1.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并疏利胆汁输于肠道,促进脾胃消化食物、吸收和转输水谷精微;脾运化正常,水谷精微充足,气血生化有源,肝体得濡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有利于肝的疏泄。两脏病变相互影响,例如,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易致脾失健运,导致肝脾不调,症见精神抑郁、胸闷太息、纳呆腹胀、肠鸣泄泻等;脾失健运,也可影响肝失疏泄,导致“土壅木郁”;脾虚,则生湿化热,湿热郁蒸肝胆,胆热液泄,导致黄疸。

2.血液运行

血的运行由心所主,但与肝、脾也有密切关系。肝主藏血,调节血量;脾主生血,统摄血液。脾气健旺,生血有源,统血有权,使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藏泻有度,血量调节得宜,气血运行无阻。肝脾协作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病理状态下,脾气虚弱,则血液生化无源而血虚,或统摄无权而出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

(九)肝与肾

肝与肾的关系,有“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以天干配五行,肝属乙木,肾属癸水)之说。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肝主疏泄而肾主封藏,肝为水之子而肾为木之母。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在于三方面:

1.精血同源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均由水谷精微化生、充养,又相互资生。肾中精气有助肝血的化生;封藏于肾之精,也有赖肝血的滋养。病理上,肝血不足与肾精亏损多相互影响,以致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两亏之证。

2.藏泄互用

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体现于调节女子月经和男子泄精。肝肾泄藏失调,女子可见月经周期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经及排卵障碍,男子可见阳痿、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

3.阴阳互滋互制

肝血与肾精间存在同源互化关系,肝肾阴阳间也存在相互滋养、相互制约的关系。肝肾阴阳互制互用,维持了肝肾间的平衡协调。病理上,肾阴不足可累及肝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易致肝阳上亢,称为“水不涵木”;肝阴不足,可导致肾阴亏虚,相火上亢;肝火太盛也可下劫肾阴,导致肾阴不足。

(十)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二者首先表现为先天与后天的相互资生关系;脾主运化水液,肾为主水之脏,脾与肾的关系还表现在水液代谢方面。

1.先天与后天的相互资生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先天之精,是生命之本原,为先天之本。脾运化水谷精微,有赖于肾的资助和促进,才能健旺;肾所藏先天之精,也有赖于脾运化的后天之精的充养,方能充盛。后天和先天,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病理上两脏相互影响,例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症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脾阳久虚,可损及肾阳,造成脾肾阳虚。

2.水液代谢

脾运化水液功能的正常行使,有赖于肾气的蒸化、肾阳的温煦;肾主水液输布代谢,也有赖于脾的协助,即所谓“土能制水”。脾肾两脏协同保证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病理方面,脾虚失运,水湿内生,经久不愈,可发展至肾虚水泛;肾虚蒸化失司,水湿内蕴,也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均可导致尿少浮肿、腹胀便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脾肾两虚、水湿内停之证。

二、腑与腑的关系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功能不同,但都是传化水谷、输布津液的器官。《灵枢·本藏》:“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成为食糜,下降至小肠,小肠承受胃传化的食糜,进一步消化为水谷精微以养全身(其中水液最后渗入膀胱,经蒸化作用排泄于外而为尿),食物残渣则下传大肠。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经燥化与传导作用,通过肛门排出体外,即粪便。上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的过程,也有赖于胆汁的排泄及三焦的疏通水道作用。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排空,虚实更替,所以有“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顺”的说法。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的过程,必须不断地由上而下递次传送。六腑的内容物不能停滞不动,受纳、消化、传导、排泄的过程是一个虚实、空满不断更替的过程。六腑的生理特点是:实而不能满,满则病;通而不能滞,滞则害。

六腑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例如,胃有实热,津液被灼,必致大便燥结,大肠传导不利。大肠传导失常,肠燥便秘,也可引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造成嗳气、呕恶等症。又如,胆火炽盛,常可犯胃,造成呕吐苦水等胃失和降之证。脾胃湿热,郁蒸肝胆,胆汁外溢,则见口苦、黄疸等。

六腑病变,多表现为传化不通,所以有“六腑以通为补”之说。这里所说的“补”,不是指服用补益药物以补脏腑之虚,而是指使用通泄药物,使六腑通畅,这对腑的功能有裨益,堪称“补”。当然,并非所有腑病都适宜用通泄药物治疗,只有六腑传化功能发生阻滞,表现为实证时,才能“以通为补”;如胃阴不足、膀胱失约等证,治疗就当以补虚扶正为主。

三、脏与腑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即阴阳表里配合关系。脏属阴而腑属阳,阴主里而阳主表,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组成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表里关系(心包与三焦从略),体现了“脏腑相合”。

一脏一腑的表里配合关系,有三方面的依据:①经脉络属。属脏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腑,属腑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脏。例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②生理功能配合。六腑传化水谷的功能,受五脏的支持调节。例如,胃的纳谷、腐熟,需脾主运化的推动。五脏的功能也有赖于六腑的配合。例如,肝的疏通条达,需要胆排泄胆汁的配合。③病理上相关。例如,肺热壅盛,失于肃降,可致大肠传导失职,造成大便秘结。相应地,临床有脏病治腑、腑病治脏、脏腑同治之法。

此外,脏与腑的关系,还表现为一脏与多个腑、一腑与多个脏间的相互影响。

(一)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病理上两者相互影响,例如,心火亢盛,可循经下移小肠,使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失常,造成尿少、尿黄、尿痛等症;反之,小肠有热,也可循经上扰心,使心火亢盛,造成心烦、失眠、舌赤糜烂等症。

此外,心与胆、胃也有密切关系。胆在心主导下,行使其决断功能。心胆有病常相互影响,如心胆气虚,神失守持,则见惊悸不宁、胆怯善恐、失眠多梦等症;若胆郁痰热内扰,心神不宁,则见胸闷不舒、精神抑郁、眩晕呕恶、烦躁失眠等症。胃之大络贯心中,胃失和降,常致心神被扰,可见失眠心烦之症。

(二)肺与大肠

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肺主肃降,气机调畅,津液布散,能促进大肠的传导,糟粕的排出;大肠传导正常,也有利于肺的肃降。肺与大肠病变可相互影响,例如,肺失肃降,气不下行,津不下达,造成腑气不通,肠燥便秘;大肠实热,传导不畅,腑气阻滞,也影响肺的宣降,造成胸满咳喘等症。

此外,肺与胃经脉相连,均主降而喜润恶燥,生理上相互依赖、相辅相成。肺主宣肃,布散精微以养胃;胃主受纳、腐熟,经脾运化精微以资肺。肺胃病变常相互影响,如肺气肺阴不足,肃降失常,可致胃气胃阴不足,胃失和降;肺中邪气壅盛,宣降失常,可影响胃气上逆,出现呕吐、呃逆等症;胃气胃阴不足,也可致肺气肺阴亏虚,宣降失常,出现咳喘等症;若胃中寒冷,邪气上逆犯肺,也可见咳嗽等症。

(三)脾与胃

脾与胃的关系,主要在于三方面:

1.水谷纳运相得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脾主运化提供前提;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也为胃的摄食提供动力。二者合作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及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景岳全书·饮食门》:“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运一纳,化生精气。”脾失健运,可导致胃纳不振,而胃气失和,也可导致脾运失常,均可出现纳少脘痞、腹胀泄泻等脾胃纳运失调之证。

2.气机升降相因

脾胃居中,是脏腑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脾气上升,把运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向上输布,有助于胃的通降;胃气通降,将受纳之水谷、初步消化之食糜及食物残渣通降下行,也有助于脾的升运。脾胃之气升降相因,既保证了饮食物纳运功能的正常进行,又维护着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

若脾虚气陷,可导致胃失和降而上逆,而胃失和降,亦影响脾气升运功能,均可造成脘腹坠胀、头晕目眩、泄泻不止、呕吐呃逆或内脏下垂等脾胃升降失常之证,也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3.阴阳燥湿相济

脾与胃相对而言,脾为阴脏,性喜燥而恶湿;胃为阳腑,性喜润而恶燥。脾易湿,得胃阳以制之,使脾不至于湿;胃易燥,得脾阴以润之,使胃不至于燥。脾胃阴阳燥湿相济,是保证二者纳运、升降协调的必要条件。

脾湿太过或胃燥伤阴,均可导致脾运胃纳失常。例如,湿困脾运,可导致胃纳不振;胃阴不足,也影响脾运功能。脾湿则其气不升,胃燥则其气不降,症见中满痞胀、排便异常等。

此外,脾与胆也有密切关系。脾主运化,需胆汁协助;脾运化健旺,则胆气充足。病理情况下,胆汁排泄异常,木不疏土,可见消化不良、厌油腻、泄泻等症;湿热困脾,土壅木郁,胆汁上溢外泛,可见口苦、黄疸等症;脾气久虚可致胆气亏虚,见胸胁隐痛不适、神疲乏力、少气、惊悸虚怯、失眠多梦等症。

(四)肝与胆

肝与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同司疏泄

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藏泄胆汁。两者协调合作,使胆汁疏利到肠道,助脾胃消化食物。肝的疏泄正常,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胆汁排泄无阻,也有利于肝的疏泄。若肝气郁滞,可影响胆汁疏利,胆腑湿热,也影响肝主疏泄,最终均可导致肝胆气滞、肝胆湿热,或郁而化火、肝胆火旺。

2.共主勇怯

《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主决断与人的勇怯有关,而决断又来自肝之谋虑,肝胆相互配合,人的情志活动正常,遇事才能作出决断。肝胆共主勇怯,是以二者同司疏泄为生理学基础的。肝胆气滞或胆郁痰扰,均可导致抑郁或惊恐、胆怯。

此外,肝与胃、大肠、膀胱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肝疏泄气机,有助于胃的和降、大肠的传导和膀胱的排尿。若肝气郁滞,可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而见胸胁及胃脘胀痛或窜痛、呕吐、嗳气、呃逆等肝气犯胃之证;也可使大肠气滞,传导失司,而见气滞便秘之证;还可使膀胱气化不利,排尿功能失常,而见小便不利或癃闭等症。

(五)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的关系,主要在于共主小便。肾为主水之脏,开窍于二阴;膀胱贮尿排尿,是水腑。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充足,蒸化及固摄功能正常,则尿液正常生成,贮于膀胱并有度排泄。膀胱贮尿排尿有度,也有利于肾的主水功能。病理上两者常相互影响。若肾气虚弱,蒸化无力,或固摄无权,可影响膀胱的贮尿排尿,症见尿少、癃闭或尿失禁。膀胱湿热或膀胱失约,也可影响肾气的蒸化和固摄,造成小便色、质或排出异常。

此外,肾与胃的关系也很密切。肾阴、肾阳为全身脏腑阴阳之根本,胃赖肾阴滋养而濡润不燥,赖肾阳充盛而蒸化腐熟;而肾主藏精,也有赖于胃土精气的资助。肾主二阴,又与胃之降浊有关,因胃主降浊,使水谷浊气下达大肠、小肠,从便、尿而排,故《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病理情况下,肾气不足,累及于胃,可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真阳暴脱,致使胃气败绝,可见呃逆不止、呃声低微等症;而胃气虚弱,化源不足,则可致肾精亏虚,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 8m80jQgKVaWhybWU41bP5GxNBUha670QUE3nLBItI6fETbO6+2BIMWvnWt66Hqj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