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想事成的条件

前面谈到内心描绘的情形会成为现实,不过如果只是内心希望如此,是不会成为现实的。事实上,我们内心描绘的现象有时能实现,有时却实现不了。实现的人就相信这种说法,没实现的人就会反驳说:“你说什么呢?!如果都能心想事成,螃蟹就不会横着走了。”有人能实现,有人实现不了,只能说明这种说法不科学。所以如果大张旗鼓地宣扬这种说法,很容易让大家认为这是一种新兴宗教,就会有人说:“那家伙说的都是骗人的吧。”

如果只要心里这么想,结果就一定会如此,那么,把方法告诉大家,大家都能心想事成,也就相信了。可是,情况并非如此。

为什么大家不能心想事成呢?我感觉,要想让内心描绘的情形成为现实,是需要前提条件的。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这个条件应该是内心的意愿必须非常强烈,而且非常持久。

只有内心的意愿强烈而持久,才能表现为外在的变化。前面我们谈到的那个实验中,女助手被催眠后,在诱导下她内心默想“把这株植物扔掉吧”,当这个想法发自她的内心深处时,植物才会做出反应。因此,实验采取的方式是对被试施以催眠术,使其进入催眠状态,让她的想法真正发自内心深处。

想法必须发自内心深处。这意味着内心的意愿非常强烈:“无论如何都要这样。”而且,这个强烈的意愿必须持久。我想,大概正是这样一种强烈的意愿让我们心想事成。必须毫不怀疑,心无杂念。“结果会不会是这样呢?要是这样的话就能赚到钱了。”如果只是这种程度的意愿,也就没有什么讨论的价值了。自己从内心深处就不相信的事情是不会实现的。只有始终坚信,内心的意愿才能成为现实。

回想起来,京瓷公司就是依靠强烈而持久的意愿创办起来的。公司成立之初建在京都的西之京原町,资本金300万日元,吸纳了7位志同道合者和20名初中毕业生。晚上,我和7位同人边喝酒边给我们自己鼓劲:“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成为京都西之京原町第一的企业,接下来会成为中京区第一的企业,然后成为京都第一、日本第一、全球第一的企业。”当时企业的资本金只有300万日元,刚刚租借其他公司的仓库建起了工厂,我们就说出了“建成全球第一的企业”这样的豪言壮语。像梦话一般,我们接二连三地说出“西之京原町第一、中京区第一、京都第一、日本第一、全球第一”,在别人看来这简直是愚蠢至极,而我们自己却一脸认真地相信“一定能做到”。

缺乏热情的人可能会想:“真是痴人说梦啊!认清现实吧!”在旁人看来,连“西之京原町第一”这个目标我们都不可能实现,更别说“全球第一”了,可我们自己却是认真的。我们沉浸在自己的意愿之中。要想使理想变成现实,需要有如此强烈的意愿。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信念坚定,就能心想事成。我认为这是实现内心意愿的根本所在。

那么,是否只有强烈的意愿就足够了呢?我感觉似乎还应该有另外一个条件,这就是在内心把美好的意愿描绘出来。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很多经营者的经历中看到,不少经营者接二连三地遭遇破产之类的倒霉事。政治领域也有类似事件,比如显赫一时的人物走向毁灭。在很多情况下,成功与失败之间仅毫厘之差。那么,失败与持久成功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差异呢?“无论如何都要成功”,这种强烈而持久的意愿引领我们走向成功。不过,源于一己私利的意愿虽然可以让我们获得一时的成功,这种成功却无法持久。 cSbpSuMG9Y/G6/ERnFER1uEhH78FXzWsv3osMizKZCP11XcfRIsVrL4zYolWXi/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