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Preface

谋杀中国经济的文化魔咒

不管你盖了多少高楼大厦,也不管你登了多少世界高峰,在老百姓看来,你的心灵就是高不过一座坟头!你说这是不是中国企业家的悲哀?但这还不算是真正让人悲哀的。你想想,多少中国人流了多少血汗、污染了多少环境,才生产出来的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就这样不但动辄被贸易制裁,还永远得不到人家的尊重。更悲哀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这么大的内需市场在这30年来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几个企业,不要说没有几个真正让世界尊敬的,就连让我们中国人自己心服口服的也很少。最悲哀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家很少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悲哀有多少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魔咒呢?

这几年来,我奔赴大江南北,为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讲授行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战略案例。听过我演讲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何止成千上万!我期望透过国际成功企业的案例,来改变国内企业家朋友们浮躁和投机取巧的心态,以及僵化的思维模式,期望我们的企业家们能够回到企业经营的基本面来。可是几年下来,我非常失望!在互动中,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些朋友提出的问题,几乎完全一样!而且很多人听过我的演讲不下10次。看来我的案例演讲也很难改变我们企业家朋友僵化的思维方式。这不得不经常让我静下来思考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当然也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家朋友受我演讲的影响,改变了浮躁和投机取巧的心态,企业发展取得了斐然的成就。

我感觉,似乎有一种“文化魔咒”附身在我们每个国人身上。就像魔咒一样,去掉也不是,不去掉也不是。之所以称为“文化魔咒”,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一面表现为“大爱”,另一面又表现为“浮躁、投机取巧的心态和僵化的思维方式”,这是我们文化固有的劣根性。这是“一体两面”的魔咒,左右着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最令人有魔咒感的是,我们的“大爱”文化,是“潜藏”的,我们的国人从来不懂也不会表达我们的“大爱”文化,所谓有“文化”的张艺谋们都是如此,把奥运会的开幕式搞得那么没有“大爱”的文化,更何况普通的百姓们!我们的大爱文化,只有在民族遇到大灾大难时才会迸发出来,汶川大地震就是明显的案例。我们的大爱文化能够随时随地表现之时,就是中华民族真正腾飞之日!

我认为,我们大爱文化的潜藏性和我们文化固有的劣根性,正是谋杀中国经济的幕后黑手!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附在每个国人身上的魔咒!我们必须打破这个魔咒,让我们的大爱不再潜藏,让我们文化的劣根性不再成为我们思维的习惯,我们的经济才有救,国家才有希望。这就是我,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准确地说,作为金融学家的思考!我希望通过本书,用老百姓都能听懂的语言,把这些思考展现给各位读者,让我们的读者跳出文化魔咒,不再茫然!

这些植入每个中国人文化层面的劣根性包括三种:浮躁、投机取巧和思维僵化。而这些劣根性导致了中国企业的盲目做大做强,其手法就是投机取巧的收购兼并,但是由于思维僵化,我们会发现这些被文化诅咒的劣根性百年来还是没有太大长进。本书的第一部分就是带领大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文化的劣根性对于我国企业甚至高科技发展的冲击。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我会与大家一起分析中华文化的四个茫然表现:第一就是中国人就知道茫然地赚钱,为了赚钱可以没有任何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第二就是我们这个文化茫然的自闭,对外面的世界缺少真正的理解,好不容易有所了解也只是浮躁地停留在表面;这样就导致第三个茫然,即我们也很少明白别人如何看我们,我们通常只是茫然地关注其看法,而不去思考这些看法背后的根源在哪里;第四,更可悲的是,与别人对我们的了解相比,我们对自己的缺点是茫然的,缺乏深刻的认知和反省。

既然说是中华文化的魔咒,那么这三种劣根性及四种茫然就不是只有今天的中国人才有的。事实上,正是因为我们缺少对自己缺点的深刻批判和反省,才使得今天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对中国古代商帮有一种普遍的错觉——晋商是金融楷模、徽商是内贸模范、浙商和粤商是外贸鼻祖。更普遍的错觉就是对胡雪岩的崇拜,事实上大家了解的或许只有他早期的一时煊赫,却并不知道他后期因为中华文化的投机取巧而导致彻底的失败。因此,本书第三部分会带领大家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培养的批判眼光,重新审视四大商帮的兴衰故事,挖掘附身中国企业文化魔咒的根源。

第一部分 中华文化劣根性对企业的魔咒

你如今的所做所想,有多少是来自你已经默然接受的中华文化?我们说具体一点,想想你心目中的诸葛亮,你只需要回答我一个问题:“你是不是觉得诸葛亮足智多谋呢?”或者我换个问法:“你是不是也觉得诸葛亮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只要你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你的答案肯定都是:“是,当然是,诸葛亮又是草船借箭,又是借东风,又是空城计,简直聪明极了!”然而你可能并没意识到,这恰恰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致命伤—— 投机取巧 。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东风没有借到,东吴数万将士的生命将置于何处?你想一想,这是什么事件呢,标准的 小概率事件 !一场生死攸关的决定性战役却系成败于小概率事件,请问这是什么心态?同样,诸葛亮在空城计里是不是也心怀这种以小搏大的小概率心态?这种小概率事件具体的表现,就是我们经常谈论的“四两拨千斤”、“杀鸡焉用牛刀”这种投机取巧的心态。请读者想一想,中华文化为什么不崇拜“千斤拨四两”这样拥有必胜把握的心态呢?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要命的、也是最悲哀的,就是 浮躁 !中国人崇拜悲剧英雄,例如岳飞、屈原等等,就是浮躁的表现。我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崇拜悲剧英雄就只是看他们表面的悲壮,正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是我们的文化却不去深究这些悲剧英雄失败的真正原因,其结果就是造成我们只看表面现象,不研究真正的本质原因的恶质文化传承。例如我们经常说的“失败乃成功之母”,就是这种心态的表现,我们会盲目地相信表面上的失败加失败加失败竟然会等于成功,而不去研究每一次失败的本质原因。你平时有这种心理可能不觉得有什么大问题,可是你知道不知道,浮躁这种心态如果放在企业家身上会导致什么?就是喜欢盲目地做大做强。我经常说,我们的企业家只要做到一定的规模,就会产生进入世界500强的病态心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采取的方法就是投机取巧,例如TCL收购汤姆逊,联想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就是这种病态心理的体现!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摧毁股东价值,并且这样的事例不是偶尔发生一次两次,而是反复重演。我们的企业家乐此不疲,投机到底。这种病态心理就是在你崇拜悲剧英雄和相信空城计的一刹那进入你的灵魂的;就是在你欣赏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的那一刻,成为你永远也跳不出来的僵化思维的一部分的。这些细节我在本书第一章里会详细解说。

类似的文化问题也严重影响着我国高科技的发展。以联想为例,联想在2004年之前浮躁地想要进入世界500强,而其手法就是投机取巧地搞IT服务、手机、互联网;到了2004年,这些战略几乎全都一败涂地,于是联想又开始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而到了2009年1月6日再次陷入困境。我觉得最有趣的就是,联想在这种困境之下又在押宝!2008年柳传志说要搞服务器,到现在也没有见到什么真正的起色,2009年又押宝中小企业市场、押宝超级计算机、押宝服务器、押宝1 500家体验店、押宝时尚电脑、押宝上网本。任谁都会发现,这家企业的战略怎么这么混乱啊!

其实这些混乱的战略充分显示出,中国高科技企业特别好大喜功。举例而言,联想在2005年就非常高调地宣布将制造出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目标就是比IBM还快10倍!这背后是什么东西在作祟?就是我们的文化崇尚的精神目标,如“追求第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而这种心态就是我前面所讲的浮躁,因而使得我们相信奇迹,而且崇拜奇迹。由于受到这种浮躁文化的影响,我国许多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开发过程中追求高目标,喊出“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口号,甚至把追求“国内首创”、“填补国内空白”、“填补世界空白”作为产品的研发目标。至于如何达到这个目标,竟然是以“愚公移山”和“铁杵磨成针”这样非科学的僵化理念作为座右铭。

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高科技理念,我们以甲骨文公司的成功为例,谈谈如何打破中华文化的魔咒。

第一,在西方理念中,所谓科研就是积累和传递。 中国科研的特性正好相反,我们基本上都在低水平上浪费时间了,而且缺乏积累和传递。例如我们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就可怜巴巴地背九九乘法表,这就是低水平的浪费。这种低水平的浪费还包括我们消耗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数学和物理等学科的解题技巧,还有特别重视以解题为主的奥林匹克数学、物理等竞赛。此外,还有一句各位学生和家长最熟悉的低水平浪费的话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绝对的胡说八道,而且绝对是低水平的浪费时间。

第二,在西方理念中,所谓科研就要遵守规律。 我们不同,我们不尊重规律,而希望破坏规律,我们甚至以破坏规则、规律为荣。举例而言,我和很多国人一样,都以破坏规则为荣。我在2008年10月初应邀到广西梧州演讲,由于没有飞机到达那里,而开车过去需要5个小时,为了赶时间,演讲主办方派了一部警车来接我。我坐上警车后,警笛一路鸣响,又闯红灯,又不缴过路费,我心里觉得很畅快。我在破坏交通规则之余,不但不以为耻,反而得意洋洋。

第三,在西方理念中,所谓科研就是加强对错误的测试和验证。 在我们中国人的潜意识里,什么叫水平呢?就是做出来的事没有错误,对工作的要求也是这样的。我们为什么有这种追求完美的思维呢?我想可能与我们从小到大每次考试都追求100分的心态有直接关系。甚至孩子考了98分,爸妈还不一定满意,因为没拿到100分,因为只有100分才完美。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加强对错误的测试与验证过程就被视为一种资源浪费,因为既然没错误,就不要测试与验证了吧。而在西方理念中,完成的工作必定有错误,而且,高科技含量越大,错误也就越多,这不是有没有水平的问题。所以他们认为,加强错误的测试与验证是成功的必要保证。他们为什么有这种接受错误的思维呢?我想很可能与西方的考试制度不同有关,基本上西方是以曲线打分,只要你在全班位于前30%,你就是A,虽然你考试犯了很多错误,但你相对来说仍然是最好的。因此西方人勇于接受错误的思维远远高于我们,这种思维表现在科研上就形成了西方重视测试改正错误,而中国人不重视测试。

第四,在西方理念中,失败就是控制和管理的失误。 这种心态在我们的企业里是不可想象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由于我们有这种思维,因此失败可以不被追究责任;而在西方理念中,就不这么看,失败必然是控制或管理失误,是要负责任的。

这些就是本书第二章要细谈的中国企业在科技研发上的错误思维,本质上就是中华文化劣根性的一种放大。

第二部分 中华文化的四大茫然

茫然之一:就知道赚钱

中国人有个毛病——就知道赚钱,而且为了这个目标可以不择手段。比如面对毒奶粉事件,你一夜之间发现之前那些“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广告全是骗人的!事实上,中国对各种食品的检验频率和密度,要比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高多了,因为这种事情在中国以外的几乎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不可想象的还有黑煤窑事件,等等,你看来看去发现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中国的企业家根本没有道德约束,这些人只知道赚钱。

你有没有在思考如何活过明天之余,想想为什么要活到明天呢?赚钱?你不用在郎教授面前遮掩,这点是大家都知道却都不好意思挑明的——整日奔波其实不就是为了多赚点儿钱吗?很可能此刻翻读着这本书的你,也是要从这本书里琢磨一些赚钱的点子。那么,赚钱又是为了什么?留给下一代吗?如果政府要取消遗产税,你会不会因而欢欣雀跃?巧了,美国总统小布什曾经就打算这么干,你觉得美国富豪当时是不是也像你一样高兴呢?

有趣的是,美国竟然有120名富翁联名刊登声明,反对政府取消遗产税。其中包括比尔·盖茨的父亲老威廉、沃伦·巴菲特、索罗斯、石油巨头洛克菲勒等人。这些美国巨富的行为背后,到底埋藏着怎样的社会文化基因呢?我们中国人对于西方历史,基本上都不是特别了解,而且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最不喜欢读书的民族,更遑论研读西方历史了。我们完全不想寻找比尔·盖茨等人的这种思想的根源。我可以告诉各位,他们这种思想的根源,就来自于1 000年前“上帝”的企业这样的历史传承,因为西方的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教会企业。所以一开始教会企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就是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而成长,那就是职业经理人要发挥对上帝的信托责任,替整个社会和上帝所爱的子民创造财富,这是他们想的事。你可能认为这是大话或者神话,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都不是这么教育我们老百姓的。我们中国的企业家都是什么心态呢——强烈的家国情怀、对超速成长的渴求、隐藏于内心的不安全感和对官商文化的膜拜!所以,我们实在应该感谢危机,只有危机到来,我们才会冷静下来,想想自己内心深处最根本的动机和心态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本书第三章就是帮我们检讨,除了赚钱,企业还应该做什么。

茫然之二:不了解世界

看完我上面这段对西方企业家的介绍,你可能心里不禁在想:这是我之前听说的那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吗?中华文化的悲哀也就在于此,我们一说中华文化,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是吧?这些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的文化自我封闭的象征,五千年来都是这样!所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你永远无法理解欧洲人怎么看我们,美国人怎么看我们,你也没法理解欧洲人为什么对西藏问题总有不同的看法,更不理解为什么西方对中国的态度会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来了个大转弯。这多可悲啊!你根本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你,人家对你的好感、对你的恐惧,你通通都不明白。

同样都是看奥运,你会发现中国人对奥运的认知和期待是与外国人非常不同的!所谓的奥运,到最后我们把它理解成了一个国力的象征,甚至变成了追求奖牌数的第一。我们不了解西方,西方也不了解我们。这种彼此认知的隔阂造成非常多的矛盾。我认为奥运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双方的接触。可是我告诉各位,我看到很多讲奥运的电影都有一个问题——流于说教,我们又开始教训人了:要端坐,不要随地吐痰,展现出大国风范,其实这是不对的,这不是奥运的精神。而且我们对奥运投注的心力太大,还把办好奥运与国家荣辱联系起来,这是多么沉重的负担。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误解了奥运的精神。

你要真正让西方理解中国,就必须要理解西方。奥运不一定要到处展示火炬传递,而应该把奥运的精神挖出来。这就是展现力与美的平台,而且是公平竞争的平台。这句话可以收拢所有西方人的心,因为他们流的奥运的血不是国家荣辱,而是力与美的公平竞赛。这正是我在本书第四章和第五章要谈的重点。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存活至今的古老国家之一。这个民族,不会因为外在的危难而一哄而散,它一碰到外在的灾难,就会集体整合、凝聚在一起。就像10双筷子聚在一起你折不断,而一支筷子很容易折断一样,中国人的这种变化无常让外国人感到很难理解。我敢肯定,我在本书第六章里提到的奥运中的大小事情你一定觉得见怪不怪,可是外国人从这些小事情中却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断,因而认为我们是自私、冷酷的。而且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在外国人眼中又是那么大,所以他们对我们的感觉肯定是负面的,再加上我们的文化艺术,包括《卧虎藏龙》和《孙子兵法》中所展现出来的“术”,更让外国人感到不寒而栗,因此才有兰德公司对中国的负面报告。所以,第六章会带你从美国人的视角来看我们中华文化的特殊之处,带你理解为什么美国人对中国总有一种很矛盾的心理。

茫然之三:不了解别人为什么那么看你

我们自我封闭的文化让我们很少愿意去主动了解西方、消除误会,更可悲的是,我们的文化里还有浮躁的劣根性,由此导致这样为数不多的主动了解也都太过表面,我们从来不愿意主动从人家的历史和文化深处去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

举例而言,我们看到西方国家(包括德国和法国)对中国的西藏问题横加指责,我们当然应该激烈抗议,但是我们激烈反应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我们的抗议没有抓住重点。其真实的原因就是,德国人因为受到血统论的影响,他们认为西藏人是他们失落的兄弟,而且这个可笑的血统论经过一部电影《失落的地平线》的渲染,竟然在西方各国形成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甚至把西藏描绘成了如同世外仙境般的桃花源,这就形成了所谓的西藏情结,这一点是我们过去所不了解的。也就是出于这个原因,所以西藏所谓的活佛转世,在我们听起来有点神话,但是西方通过《失落的地平线》这类文学艺术的传播,对这种事情特别迷恋,这些细节我们留在本书第七章里再仔细谈。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说我们要和平崛起——都已经够大还要崛起——就会加剧西方的担忧。而且只要把我们这个大块头和西藏对比,你就可以想象到为什么西方人会对西藏产生同情。因为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我们是这样一个冷酷无情的大块头,而西藏多么弱小,由此一来,他们的西藏情结立刻发酵。

但是这一切的误解、这一切的情结,竟然随着汶川大地震的发生而消弭于无形。全世界竟然发现,中华文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文化,而中华民族竟然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心怀大爱的民族。所以这才有了CNN对中国态度的转变,所以奥运会办起来比较顺利了,西藏问题不这么尖锐了,这些是我在本书第八章里要讲的。

茫然之四:不了解自己的缺点

其实外国人比我们自己还了解中华文化,电影《功夫熊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部电影之所以获得这么多影评家的好评,原因在于它的角色刻画深刻地反映了我们中华文化的本质。美国的智库——兰德公司对于中国人人性的分析结果,完全呈现在这部电影里面。你会忽然发现,西方人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的文化,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悲的吗?我们的文化极度缺少一种自我检视的元素,我们非但不了解自己,也从来都懒得去自揭伤疤,在反省自己文化的不足之处时,我们对不好的地方避而不谈,对惨痛的记忆选择回避和忘记。

《功夫熊猫》这整部电影讲的就是一个为了武功秘笈而背叛师门的豹子大龙,而主角就是不小心进入了师门而被安排来对付大龙的熊猫阿宝。美国人在电影里通过大龙一针见血地指出:

第一,中国人就是自私的和冷酷的。 大龙只想到自己,根本就不顾念养育他从小到大的浣熊师父,因为中国人就是自私冷酷的。

第二,中国人从来不在乎别人的,中国人认为生活的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可。 大龙一定要取得武功秘笈,因为大龙跟师父学习了那么久,只有拿到武功秘笈才能成为全天下最厉害的人,才能得到全天下人的认可。爱面子使得中国人与生俱来就有这种自私和无情的特性。所以大龙把师父痛打一顿,当他要把师父掐死那一刹那,竟然跟师父说了这么一句话——当初你训练我的时候不就希望我能拿到武功秘笈吗,否则我干嘛吃这个苦?现在你竟然不给我,我要掐死你!

而这部电影通过熊猫也一针见血地指出:

第一,中国人没有优雅的举止,也没什么礼貌。 这个电影讲的就是熊猫的故事,一个没读过书、靠卖面条为生的熊猫,粗鲁得不得了,没有优雅的举止,也没什么礼貌。

第二,中国人总是梦想着奇迹,因为我们不愿意付出努力,我们总想不劳而获。 你看看熊猫在电影里面干了什么事?叫他练功,他吃不起苦,练得不好。叫他吃饼干,尤其是偷别人的饼干,他就很有兴趣。师父一看,他为了偷饼干吃,居然能够爬到墙上去,两条腿可以分得很开。平常练功是分不开的,偷东西的时候就可以分得开。而且偷饼干吃一偷一个准,干得特别好。你叫他努力练习他不肯,你叫他投机取巧偷饼干,他特别有兴趣,因为熊猫总是想不劳而获。

第三,中国人老想走捷径。我相信这句话应该是没有错的。 你们知道熊猫怎么练功吗?在电影里面,熊猫练功是非常懒惰的,他非常不喜欢去练功,因为他认为练也没有什么用。他想偷懒,于是师父为了让他练功,就不断给他包子吃。后来就通过两个人抢包子这个办法,让他练就了一身敏捷的好功夫。你叫他去蹲马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他没兴趣,抢包子他有兴趣。为什么?这是走捷径。

第四,中国人从来没有勇气追求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执行力特别差。 师父叫熊猫练功,练了一半,他半夜开溜了,不干了。他为什么不干呢?因为他想练功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大龙,而大龙太可怕了,自己怎么可能会是大龙的对手呢?虽然从道理上来讲,他已经进入这个师门了,师父也收他做徒弟了,他就应该把功夫练好,按照当初所签的合同或者是协议,去把大龙打败。可是不,他干了什么事情呢,半夜溜之大吉。

电影中的豹子大龙和熊猫阿宝,本身就代表着中国。但是话又说回来,大龙和阿宝本身所学习的各种技能、武术,是不是我们各种电影文化给西方各国的印象呢?所以我告诉大家,这部电影本身就是西方人对我们中国人看法的一个缩影,所以这样一个嘻嘻哈哈的熊猫形象,其实恰恰是中华文化和中国人性格深处莫大的悲哀。而我们看完这样一部电影之后呢,不但缺少一种自觉的自我检省,反而跟着这只熊猫一起嘻嘻哈哈的,这不正是中华文化的可悲之处吗?这些是我在本书第九章中要讲的内容。

第三部分 中华文化下的四大商帮

讲了这么多,稍微总结一下,我们会发现中华文化都有什么问题呢?浮躁,投机取巧,而且还自闭、僵化,既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很少自我检省。可问题是,这些劣根性都是从哪里遗传下来的呢?我们对外界的极度不了解,是因为我们往往关注人家怎么想,而很少去思考为什么人家这么想,他们这么想的文化和历史根源在哪里,所以我们一再错过学习别人先进之处的历史机遇。

事实上,我们对自己的过去比对自己的现在还缺少深刻的自省。社会上不时就会出现一股风潮,把我们这些古代的商帮从尘封的历史里请出来,而且敬奉为经商楷模,顶礼膜拜,所以市面上称颂胡雪岩的书可谓是汗牛充栋,有关山西票号的电视剧也是热播好一阵子。可是大家知道不知道,胡雪岩不过是一个投机分子,而且最后也不过是一个失败者?四大商帮[晋商、徽商、浙商(包括湖商和宁波帮)、粤商(包括广州帮和潮州帮)]大部分都没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绝不仅仅是因为政治和政策的原因,就像我们分析今天的企业一样,内因决定外因,大家有没有仔细地分析过这些商帮失败的原因?这些经过仔细思辨的东西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向老祖宗学习的地方,而不是说简简单单地听几个古代商帮如何煊赫的故事,然后涌起几分钟的民族自豪感的热血。

纵览晋商、徽商乃至湖州帮的沉寂,都不是因为资金不足,而是因为思维上的浮躁、投机取巧,而且还自闭、僵化。浮躁就是暴富之后开始吃喝嫖赌、纸醉金迷,投机取巧就是倒卖盐引、炒作房地产。他们完成初始的资本积累后,无一不进军房地产,之后比如湖州帮就是折戟在上海的房地产投机狂潮里,胡雪岩所代表的徽商就是崩溃在自己的蚕丝贸易投机里。思维僵化的最主要表现,就是暴富之后不知道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比如晋商从来不读书,徽商读书也只是热衷科举,为的只是进一步的官商勾结。甚至很大程度上,他们往往不觉得自己是暴富的,反而认为自己的致富是辛苦闯荡而来的。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崛起都是靠当时的重大经济政策或开放政策,这些我会在本书第十章到第十五章中详细介绍。因此,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也毫不陌生,而思维僵化这一点,恰恰是中华文化最陈旧、最要不得的地方。所以你不得不承认,从古至今一家企业能走多远,最终都是取决于其战略思维能站到多高。

以此为鉴,其实只有两条出路:其一是顺应改革进入下一个政策性行业;其二是升级企业管理制度,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高度整合,告别传统的商业模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胡雪岩和晋商、徽商还有湖商根本不值一提,而宁波商帮和潮州商帮的战略高度反而更值得我们关注。胡雪岩只是纯粹的个人投机,不但无法引领一个行业,甚至都无法令一个家族企业长存。他的财富完全来自于权力的腐败和荫庇,这甚至与其他同样基于权力垄断而崛起的晋商、徽商和广州商帮等都不可相提并论,因为后者的垄断正是为当时的政权提供了其必需的服务,并且正因为如此才能得到政治体制上的不断维护和支持。本书中第十章到第十五章中所展现的一个又一个例子也同时说明,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商帮能够长期做到顺应和主导改革,进而继续垄断这种政策性行业,特别是当面对来自体制外部的强大挑战、竞争甚至侵略时,商帮大抵都难逃被淘汰出局的宿命,包括晋商、徽商、湖商和广州商帮。历史都曾留给每个商帮转型的时机,然而山西票号迈向现代银行这一脱胎换骨变革的几度难产,又无比鲜明地展现了僵化思维的痼疾。

面对这种依然存在的挑战、依然存在的悲哀,今天的每个中国人和中国企业不都应该反省一下吗?这种劣根性,在百年前决定了晚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和丧权辱国,在今天呢?我们不但浮躁,而且喜欢投机取巧,所以就决定了中国企业落后于人,永远只能做产业链里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而无法脚踏实地地走向产业链价值更高的其他环节。而且我们还自闭僵化,以为做这个最低的环节有所谓的比较优势,因此就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更可悲的是,我们常常把浮躁冒进当作进步,或者是孤注一掷地押宝在一些不切实际、没有科学工序和科学思想的尝试上。百年间的蹉跎反复犹在眼前,今天的中国企业,乃至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如何自处呢? Zhq5mxk+FsgyYpGF0/Q9o/GF78lvLfekrxMwWh7fRZkqgft2fJ5CgjPHLvl2n7U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