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合唱的声音

在合唱训练中,指挥要建立正确科学的声音观,制订务实、科学的训练计划,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尤其是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合唱队的声音要区别对待,如对待童声合唱队,就不能像成人那样去强调声音的力度或者大起大落的幅度;对新建合唱队而言,不能一开始就要求达到专业合唱队的演唱水平等。指挥要明确地交代每一位队员在各自声部中的角色和任务,让队员在训练中找准自身的位置,协调好与其他声部的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和音乐修养,养成主动调整唱法和寻找正确声音的习惯。

一、合唱最基本的要求——统一

统一是合唱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众人的声音要达到统一并非易事,它必须是在指挥和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达到。合唱声音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唱法的统一

不同的唱法产生不同的音色和声音效果。初建合唱队中的队员,都有着自己的唱法,有的唱法“民族”一些,有的唱法“西洋”一些,有的唱法“通俗”一些。对于这些不同的个体唱法,必须通过用最基础的训练方法,即用不同的母音作音程、和弦演唱多个声部,使队员的声音统一到近似的一种唱法上去,不论高音部、中音部、低音部要用同一种唱法去演唱,即气息、共鸣体的运用和发音的位置基本保持一致。低音部是整个合唱的根基,中声部起到承上启下的融合作用,高音部要有泛音一般的透明感,整体的合唱声音呈现出金字塔式的音状(见图1-1),这样才能产生统一、立体的合唱音响效果。

图1-1 金字塔式的音状

从下面的立体音响图来看(见图1-2),女中音的声音在此显然重了些,男高音的声音稍弱了些,男低音的声音因为音量小而起不到基础作用,这样的四部合唱声响,显然达不到声部之间的协调要求,也无法呈现立体透明的音响效果。

图1-2 立体音响图

对于合唱声音的辨别不能一概而论。上述对图1-2的声音分析,是对和声性作品而言的。对于一些其他形式的合唱,如主旋律在女中音声部或在男声声部时,合唱声音的立体切割图就必然会产生变化,指挥应根据作品的需要适时作出调整。要想获得统一的声音,首先要做到呼吸的统一。呼吸状态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声音质量的优劣。在合唱中,整齐的呼吸决定着整齐的声音,用统一的时间、统一的方法获得气息,并用统一的唱法进行演唱,必将获得统一的声音。

(二)字音的统一

歌唱要做到字正腔圆,达到声情并茂之目的,咬字、吐字是非常重要的。掌握语音的拼合规律,把握拼合口型与声调的准确性,并结合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不同的民族特点,才能获得字音的统一。字音的统一是获得和谐声音的基础,起声又是关键的环节。起声做得好,易获得整齐、统一的声音,这主要表现在气与声的协调上。做好声母与韵母的自然拼读,才能不留滑痕地获得正确的字音。如果咬字、吐字结合得不自然或者欠合理,例如声母过长,就容易产生滑音而不利于字音的整齐和统一;例如声母吐不清或欠缺爆发力,就会导致字音不清和音准的偏离;再如韵母咬不住或者在拖音时变形而含不住音,声音位置不稳定,都会影响到字音的统一。所以,指挥要特别关注队员在歌唱时字音的统一,尤其对地方话较浓的队员更应重视字音的统一。起声分为激起和缓起两类。①激起:强调起声时要有爆发点,获得迅捷的声音。激起宜表现强烈、刚劲、跳跃情绪的作品。②缓起:与激起相反,缓起要软起声、柔发音,以获得柔和、细腻的声音。缓起宜表现委婉、柔情、富有抒情色彩的作品。

(三)音区的统一

合唱队是由不同声部构成的一个整体,其特点是能充分发挥出各声部的最佳声区,从而拓宽全队的音域,丰富其合唱的表现力。训练时,要求队员以真声为主、真假声结合,以获得高位置和共鸣协调的声音。演唱时,队员要做到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强而不炸、轻而不虚。不论是哪个声部的队员,首先要做到自己声区的统一,这是获得和谐声音的基础。只有个体队员的音区统一了,才可能达到声部音区的统一以至获得整个合唱队音区的统一。

二、合唱最基础的保证——均衡

均衡是获得良好而立体的合唱声音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保证。各声部之间只有在均衡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协调而美妙的声音。均衡在合唱中涉及诸多方面,例如不同的合唱种类对均衡有着不同的要求、队员自身与本声部的均衡关系、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均衡关系、横向进行与纵向进行中的均衡关系、合唱与伴奏间的均衡关系等,都是影响声音均衡的因素。

(一)声部间的均衡关系

1.主旋律声部

在主调音乐中,合唱主旋律的声部常常由女高音声部来担任。女高音声部的音色透明、清澈,易突出旋律。但该声部的音量又不可过大,做到既突出又不遮盖其他声部为宜。有时合唱主旋律也可能在其他声部,甚至有的主旋律由两个声部同时担任,如《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民歌王洛宾编词曲孟卫东编合唱)的主旋律,是由女高和女中(低)两个声部担任的。主旋律不论在哪个声部,只要做到旋律清晰即可,其他声部应围绕着主旋律进行,以达到烘托和伴随之目的,切勿喧宾夺主。指挥要根据不同类别的作品及时调整各声部之间的均衡关系,以保证主旋律的主导地位和其他声部之间的均衡关系。

2.其他旋律声部

(1)辅助旋律声部

常伴随着主旋律的进行而进行的声部,其音型和节奏与主旋律相同或近似,它的起伏多伴随着主旋律的起伏而起伏,起到辅助主旋律的作用。辅助声部在音量上要求比主旋律的稍弱些,以不超过主旋律的音量为原则。

有时还可见到有的声部既有辅助性质(重复或变化重复,模仿或变化模仿),又起到补充、呼应的装饰作用。处理这种声部时,首先要认清两个声部的位置关系,在音量上做到既不超过主旋律,又要起到装饰的作用。如《春天的故事》(蒋开橘、叶旭全词王佑贵曲房思钊编合唱)领唱进入时,合唱部分做变化模仿呼应,既起到对主旋律的巩固作用,又达到呼应补充之目的。

(2)和声性声部

旋律在横向进行的同时,纵向上同时叠构起和声关系的和声进行。为达到横向和纵向上的良好音响,各声部在音色、音量方面要尽量向主旋律靠拢,并融合在整体和声中,不允许这些声部在音量和音色上有任何突出,否则,将影响到主旋律及整体和声的效果。例如音乐剧《音乐之声》选曲《雪绒花》(〔美〕查德·罗杰斯曲,薛范译配),其声响在立体、透亮的和声中自然移动。只感觉到一种整体的浑厚力量,而感觉不到个体力量的存在是和声性作品声部间均衡的最高境界。

在和声性声部中,为显示出和声的立体音响,在处理各声部之间的关系时,应遵循自然泛音列和弦生成的原则——下疏上密的立体性构筑。并依照低音部到高音部间的音量是由大而小的自然规律,才能显现出金字塔式的立体效果。在处理各声部音量和音色时,应对低音部稍做加强,使其在和声中显现出坚实和丰满的基础作用(见图1-1的金字塔形图),这种处理在无伴奏合唱中尤为突出。

(二)各声部的常用音区及注意事项

合唱队是把具有不同音色、音区的声部整合在一起,发挥各声部最佳音区的声音特色,形成宽广的音域和具有丰富表现力的整体。每个声部在其音域内的不同音区都有着不同的色彩和表现特点,作曲家常常用各声部的最佳音区来创作,这里的最佳音区通常是指常用音区。

指挥要熟悉合唱队各个声部的音域、音区的情况,这样才能从合唱队的实际出发,避免条条框框,在排练中有的放矢地灵活调整和合理运用。每个演唱者在自己的所属音域内的不同音区上,其音量是有较大区别的,稍有不慎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均衡。女高音声部的优势是高音区明亮清澈,但低音区在音量上却很难保证,如在低音区f音的音量上就难以获得满意效果。女中音声部的优势是中低音区的浑厚与自如,在高音区上获得变化自如的音量却有着一定的困难。男高音、男低音同样有着自己声部的优势与劣势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整体均衡的要素之一,需要指挥在排练中针对不同声部的不同音区,做相应的调整训练。

对合唱声音的判断,应从作品的风格和表现特点出发,建立起与作品内容相统一的音响概念。如具有抒情特点的作品就不能与具有活泼、跳跃特点的作品构建同等的音响概念,在处理不同的作品时,既要从合唱队的实际出发,又要结合不同的作品灵活掌握音响概念,这样才能获得声响的最佳均衡。

(三)合唱与伴奏的均衡关系

合唱与伴奏的均衡关系,要从音乐作品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作品的结构和需要来决定,而不能用同一种标准来判断。一般来说,两者的关系总是以合唱为主,伴奏为辅。在处理两者关系时,伴奏总是处在次要的位置,其音响目的是为烘托和补充合唱声音。只有在合唱间歇或伴奏担任前奏或间奏时,伴奏才能处于主导位置,如《保卫黄河》、《希望的田野上》中间的间奏部分,当合唱再次进入时,伴奏马上又让出主导地位,总是密切地伴随着合唱声音而流动,真正起到了伴奏的作用。

作品的写作形式和内容类型是决定伴奏地位的依据。有些作品与上述情况相反,伴奏与合唱处在同等的地位,甚至还高于合唱。例如《秋日的私语》(〔法〕赛内维尔·图森曲,王健填词,陈国权编合唱),这是一首根据著名的流行钢琴曲填词改编的合唱曲,充分发挥了乐器与人声的艺术魅力。歌词是一段如诗一般的美丽文字,把原乐曲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人声合唱将乐曲内涵刻画得细腻深刻,烘托出一种特别的气氛。引子(1-10小节)以钢琴为主,合唱轻声哼鸣,作背景衬托,最后六小节是尾声,全曲演唱注意要用轻柔的音色,钢琴与人声、独唱与合唱之间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处理伴奏与合唱的关系时,应以作品为主导,细致分析合唱总谱的组织结构和织体类别,按其主次关系,合理分配好声音,以获得合理的均衡。均衡的要求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复杂的、一般的、特殊的、自然的、人为的,以及主、客观条件等因素共同构成的。声部均衡涉及音区、风格、条件、指挥偏好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与实践,使得合唱队员和伴奏者对均衡有着灵敏的反应和较强的自我调整能力,在互相倾听的同时主动地进行自我调整,使自己的声音能够完全与整体声音相融合,表现出最佳的艺术效果。指挥要重视伴奏的地位,要与合唱队同等对待,使之与合唱之间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要求队员以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感,加强合作意识,使声部之间、合唱与伴奏之间形成良好的均衡关系。

三、合唱的终极状态——和谐

合唱中的和谐,是指构成合唱的各种要素相互之间关系的协调度达到最佳的融合状态。它可具体到某一个声部的唱法、音准、音量、音色、吐字、咬字与集体的融合关系,涉及横向进行(音的倾向性)与纵向进行(和弦特性及和弦的融合度)中音与音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因此,在训练时应从主要方面着手,但同时又要兼顾到音乐风格、作品调式等方面的问题,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利用什么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要达到合唱音响的最佳和谐。

(一)横向方面

音乐的构成主要体现在横向进行与纵向进行两个方面。横向进行主要体现音乐的线条即旋律。旋律是表达音乐情感的主要手段,它包含了调式、节奏、音高的有序组合和相互之间形成的音级倾向,以及风格等多方面的因素。无论是指挥还是歌唱者,都要重视在横向进行中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明确不同的音在不同进行中的不同倾向,这是提高音准概念,建立和谐音乐整体重点之所在。

1.音准

音准是音乐中的音相对准确的高度,是构成音乐和谐的首要条件。不论在作品的横向方面还是纵向方面,时刻都凸现出它的重要性。旋律是音乐表现的第一要素(少数无旋律的背景音响除外),旋律中的音准关系是由不同的调式、不同的组合所赋予的,调式中的音准关系与单独一音的音准关系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这是由调式中各音的不同地位与倾向性所决定的。如自然大调式中的导音,有着强烈的向主音解决的倾向,在听觉上把该音唱得偏高一些才感到舒服;主音在调式中是最稳定的音,所以演唱时就宜唱得平稳(无倾向感)些才感觉舒服。不同风格、调式音乐中的旋律,音级之间的不同倾向对音准有着不同的要求。西洋大、小调式与中国五声调式在音准上就有着一定的差别,这是律制差异导致各调式音级的不同倾向所形成的。用平均律的音准概念演唱中国民族调式歌曲时,对纯五度、纯八度等音程的音响会明显感觉到缺少棱角,听觉上感到不满足,这是因为民族调式(含地方戏曲)的歌曲更倾向于五度相生律的定律,它与十二平均律的定律有着微小的音分差异。我们所听到京剧中京胡的五度定弦,比一般二胡的五度定弦略大一些,伴奏唱腔时我们会感到和谐而满足,这就是定律的差异。指挥在处理横向音乐线条时,要充分考虑到音乐的风格、调式、定律,找到真正符合本作品的音准概念,最大限度地做到整体的和谐。

2.音律

音律是确定音准的依据。音准的概念是相对的,它会随着定律的变化而变化。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定律多为十二平均律,同时兼有五度相生律和纯律。这三种常用的定律各有特色:五度相生律因其生律原则适宜于横向进行,尤其是以五声音阶为主的音乐作品;纯律的生律原则适宜于和声性的纵向结合。十二平均律之所以能够被广泛使用,就是由于它的定律介于五度相生律和纯律之间,因此既能照顾到横向进行,又能兼顾到纵向的结合以及灵活的转调。例如,以五声音阶为主的合唱作品,可适当考虑靠向五度相生律的音准感觉,旋律易产生透明感;以和声性为主的合唱作品,可适当考虑靠向纯律的音准感觉,和弦之间更易融合。

中国五声调式的作品,其音准倾向有其独特特点,起稳定作用的是调式中的I,IV,V级上的正音级 ,I级最稳定,IV、 V级的稳定性差于I级,但对主音有着较大的支持作用。在进行过程中,因其稳定音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常以大二度、小三度倾向于稳定音,形成了中国音调特有的“三音组”音程关系,①大二、大二,②大二、小三,③小三、大二。在中国五声为主的曲调级进中,按其音级的进行目标和倾向,对其音准应有微分的变化调整。

清乐、雅乐、燕乐音阶中的半音进行,在以上五种调式进行倾向的基础上,又结合了西洋大小调的半音倾向。清乐中的“变宫”音倾向于宫音、“清角”音倾向于角音、雅乐中的“变徵”音倾向于徵音、燕乐中的“闰”音倾向于羽音。要按各音的进行倾向决定其音准感觉。以上所说的音准感觉,是由各音的倾向性而决定的演唱感觉,这种感觉区别于物理振动的音准概念,它必须融会在音乐调式、风格的整体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理想的音准和谐。

3.声波

声波也是影响整体声音和谐的因素之一。歌唱的原理是气息冲击声带,使得声带时闭时合,从而产生有节奏韵律的声波。气、声必须在协调的状态下,才能获得满意自然的声波。众人演唱时声波律动的差异,将对合唱音响的和谐产生直接影响。波动在一分钟里出现的次数少,必然形成声波过大,这直接表现为音的大幅度摆动,会直接影响到音准的稳定性;波动在一分钟里出现的次数多,必然形成声波过小,这直接表现为音的频繁颤动,也会影响到音准的稳定性。假设众人的声音是由各种不同的波动汇合起来的,那么其音色、音准将是杂乱而混浊的,和谐将无从谈起。气、声结合得不好,将导致声带过松或过紧,歌唱就会产生声波过大或过小的现象,这会影响到合唱整体的和谐。训练时,要求队员做到气息下沉,协调好气、声之间的对抗关系,把声波统一到相对一致的振动次数上,这样就容易获得满意的声波与和谐的声响。可多进行起声练习和弹跳练习,用气息的动力源达到理想中的自然声音。

在气息和声音协调的前提下,演唱中出现的无声波声音,称为直声。直声是合唱经常采用的唱法之一,其特点是穿透力强,音色纯净、透明,声音易统一、融合。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情景对声波有着不同的要求,有时需要无声波的直声,有时需要有波动声音,有时是二者并用,这完全取决于作品的内容、风格、情景等方面的实际需要,指挥应科学恰当地调节和运用好声音色彩。

(二)纵向方面

合唱是体现人声魅力的最佳艺术形式。四部和声结合的融合程度是检验合唱音响重要的艺术标准。之前所讲到的音准问题,同样适用于声部的纵向结合,相同性质的和弦在不同的调式、音级上必然产生不同音准倾向,这是由于不同调式音级上的不同倾向所致。同时,还受到变音和弦、转调倾向的影响,不同位置的音级构成的不同和弦所特有的个性也是影响和谐的因素。因此,指挥在处理多声部和声性作品时,应从音的倾向及和弦的音响色彩方面综合考虑。

不同性质的音程、和弦有着不同的音响感觉,指挥要准确把握作品中重要部位的和弦音响,具体指导演唱者去演唱,并使演唱者理解和感受到自己的声音与整体声音在横向和纵向进行中的融合关系,让演唱者主动去体验在横向和谐的同时加强声音的纵向结合,不论和弦的性质、协和度、稳定性与否,都应使其融合为整体,才能充分表现出和声的功能性与色彩美,达到合唱的整体和谐。

(三)其他方面

影响到合唱音响和谐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纵向节奏上的和谐也是不容忽视的。不同节奏的微妙结合是作曲家精心设计创作的,这种结合并非是机械的时间节奏。指挥通过对作品的理解与再创作,把机械的节奏与人的听觉情感紧密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互动互补、天衣无缝的状态。另外,演唱水平的高低也影响到整体和谐,如气息支持欠缺、音位欠立、音韵不准等现象,都会影响到作品整体的质量,作品中音域、速度、力度、音程跨度等问题如果处理不佳,都将影响到整体的和谐。指挥应在抓重点的同时,综合考虑这些问题。 CECGWVNpUDnDVwTGB0tjP/jFqnB90EgQ/OzeoGzVNwF09G9LXWOAffLLKcKmBDN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