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合唱艺术

一、合唱艺术的起源

(一)希腊合唱起源于祭祀

在古希腊戏剧中,最早出现了以合唱的形式来演绎戏剧。而这些戏剧的创作素材则是古希腊的酒神颂。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有着传奇神秘的身世,他也是希腊人最喜欢的神之一。在祭祀酒神的过程中,人们精心化妆打扮,喝着葡萄酒,唱着酒神颂,载歌载舞,来敬拜他们喜爱的酒神。

(二)西方合唱起源于宗教敬拜

这是学界普遍认为的观点。在基督教中,有诗篇、箴言等用来歌唱的章节。在中世纪的基督教会中,神圣的敬拜活动必然要以庄严的方式体现。故而,在教会中,有专门的唱诗班,他们用合唱的方式来赞美上帝。今天的教会也沿用了这种形式。

(三)中国的合唱起源于夏商时代

当然也是用于祭祀,但是中国的合唱艺术并没有充分发展起来。中国合唱艺术更大程度上是在20世纪西学东渐时,西方传教士和商人传至中国。

二、合唱曲的种类

经历漫长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丰富多彩、名目繁多的合唱种类、曲目和艺术形式,现编选部分常见的合唱类别,以供参考。

(一)宗教歌曲

1.无伴奏合唱曲

无伴奏合唱曲(a cappella)是不用任何乐器伴奏的合唱形式。a cappella由cappella(圣咏家)演变而来,是古代圣歌队员们聚集在教堂唱歌的意思。德文KPell除了圣歌队之意外,还有乐团的意思。后来,无伴奏合唱曲又逐渐发展为牧歌。这种作品在古代都是用严格的对位法创作的,不像现代作品,多是在追求音响效果的基础上进行创作。a cappella在古代欧洲非常普遍。意大利帕勒斯蒂那(Palestine,1525—1594)是将这种合唱曲创作发展到巅峰的作曲家。

无伴奏合唱曲从19世纪以后在教堂中更加发扬光大,并成为理想的宗教音乐。

2.圣咏

圣咏(〔英文〕Choral〔拉丁文〕Cantus Chorales〔德文〕Chord Gassing)。1世纪时便在教堂中出现。格里高利(Past Gregory, 1540—1604)一世为了要改革宗教仪式的音乐而改名为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oral),经过整理的这些圣咏,完整保存至今。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将圣咏的名称改为教会歌曲(Kirch lied),成为基督教徒做礼拜时的一种重要圣歌。

圣咏分为以下几种:清唱剧的圣咏(Choral-Motetten )、改编的圣咏(ChoraiBearheitungcn )、经文歌的圣咏(Choral-Motetten )、前奏的圣咏(Choral-Vorspielen)等。自1524年起数字低音的出现,才产生了四声部的圣咏。

3.对唱曲

对唱曲(〔德文〕Antiphona〔英文〕Antiphone)是指基督教徒唱圣诗或诗篇时,由两个合唱团交替演唱,一个合唱团演唱一、三、五首,另一个合唱团演唱二、四、六首,交替演唱,相互应答。

4.赞美歌

赞美歌(Hymne, Hymns)是古希腊寺庙祭奠仪式中使用的一种音乐。约产生于3世纪,直到1922年才被发现。在中世纪时,赞美歌多为简易的节奏及朴素的多声部和声,歌词并非全部从圣经中引出。英国的赞美歌有较大的编制,并有在安魂曲中加入一段赞美歌的情形,兴德米特的安魂曲中就有一段赞美歌。

5.清唱剧

清唱剧(〔意文〕Cantata〔德文〕Kantate)原属于世俗音乐,分为抒情与叙事两种。自从巴赫以圣经为材料创作了清唱剧后,它就常常与神剧混淆不清。一般来说,清唱剧是无化妆、无布景、无表演动作的。它有合唱、独唱、重唱等不同形式,而且并不指定某一独唱者担任一个重要角色。神剧虽然也没有表演动作,它与清唱剧的主要区别在于独唱者要担任故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神剧属于纯粹的宗教音乐,清唱剧则不是。

在欧洲教堂中,常可听到清唱剧的演唱,尤其是在复活节以及圣灵降临周时,清唱剧的演出更为频繁。巴赫一生创作了三百多部清唱剧。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合唱部分、勃拉姆斯的《命运之歌》以及我国作曲家黄自的《长恨歌》都属于清唱剧作品。

6.圣母哀伤曲

圣母哀伤曲(Stabat Mater)通常只在天主教堂演唱,歌词是从古老的圣咏曲调中的Jacoponus里搜集的。多在复活节前一周的星期五及九月后的第三个星期日演唱。

7.赞主曲

赞主曲(Te Mater)是指赞美神主耶稣的赞美歌。以“主啊,我们赞美你”为主要内容。赞主曲都是在教堂内演唱,其中以天主教堂为多。柏辽兹与布鲁克纳等人都是赞主曲的重要作曲家。

8.圣母赞美曲

圣母赞美曲(Magnificat)是天主教晚祷时所唱的圣母玛丽亚赞美歌。赞美圣母玛丽亚“主啊,我上升的灵魂”。这种圣母玛丽亚赞美曲是在15世纪中叶才开始创作的。作曲者的姓名大都已失传,其曲调全部为教会调式,而且是多声部的。

9.圣歌(圣诗Psalm )

圣歌(〔拉丁文〕Psalmus〔意文〕Salmo〔法文〕Psaume)是在天主教仪式中读经与祈祷之间所唱。它是犹太教会中的重要音乐之一。现在教会中常用到的圣歌有:简单诗篇的咏唱、对答诗篇的咏唱、交换朗诵的咏唱。演唱圣歌时,合唱团通常分站两旁,交相咏唱。1500年时,圣歌已使用复音的对位法作曲,17世纪以后,圣歌才逐渐转变为音乐会上的演唱形式。

10.颂歌

颂歌(〔英文〕Anthem〔拉丁文〕Antiphons)是16世纪在英国直接以圣经或圣经改编为歌词,并用对位手法创作的合唱曲。创作颂歌的作曲家英国最多,其中Purcell一个人就创作了六百首以上。颂歌在英国非常普及,它与清唱剧、经文歌相似,但并不用于教堂中做礼拜,而是在早祷或晚祷时,在教堂中演唱。

11.经文歌

经文歌(〔英文〕Motet〔德文〕Motette)起源于13世纪,与牧歌(世俗音乐)同为当时最流行的音乐。经文歌是以宗教经文为歌词,用复音音乐的对位法写成,旋律必须配合歌词,并有着严格的作曲形式,有四声部到六声部等多声部声乐曲。巴赫是首先将圣咏曲调用于经文歌的作曲家,勃拉姆斯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等都对经文歌有重大贡献。

12.弥撒曲

弥撒曲(〔英文〕Mass〔意文〕Messe〔德文〕Messe〔拉丁文〕Missa)是天主教所用的合唱曲,主要是赞美为天主教十字架而牺牲的精神。最初的弥撒是无伴奏合唱,公元1600年后,才有管风琴及管弦乐伴奏的弥撒曲。弥撒曲除了在教会音乐仪式中使用外,也在音乐会上演唱。如贝多芬的《C小调弥撒曲》、《D大调弥撒曲》。弥撒曲可分为普通弥撒、特别弥撒、安魂弥撒、婚配弥撒、主教弥撒等类别。

(1)普通弥撒(Ordinary mass)

用于较隆重的弥撒仪式,包含六个乐章或缩为五个乐章,分别为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降福经、羔羊经。

(2)特别弥撒(Proper mass)

用于主日及各种节日弥撒,包含五个乐章,分别为进台经、升阶经、赞美经、奉献经、圣体经。

(3)安魂弥撒(Requiem mass)

用于葬礼祭悼。除了一般仪式外,还包含以下乐章:安息经、末日经、奉献经、审判经、耶稣经。

(4)婚配弥撒(Nuptial mass)

用于婚礼。

(5)主教弥撒(Pontifical mass)

用于宗教主持的各种大典。

13.受难曲

受难曲(Passion)与神剧相似,但其题材只限于耶稣基督受难的事迹(13世纪时,从复活节的前一天开始为受难周,即耶稣基督受难周),不涉及其他故事,历史也比神剧要早。在教堂中,有三位牧师分别担任耶稣受难故事中的角色。第一位牧师代表传道士发言(男中音用中庸速度歌唱),第二位牧师代表耶稣发言(男低音用慢速度歌唱),第三位牧师代表其余诸人发言(男高音用快速歌唱)。如果轮到耶稣的门人、犹太人、士兵等群众发言时,则由这三位牧师合唱。

15世纪时产生了多声部受难曲,歌词不一定以圣经为题材,但开始的第一乐句一定是“听到受难”,最后一句一定是“感谢主耶稣”。自舒曼在1623年将部分受难曲改为朗诵调,并用乐器伴奏后,受难曲就渐渐成为合唱音乐中的重要作品之一。巴赫的《d小调受难曲》、《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都是著名的受难曲作品。

14.安魂曲

安魂曲(Requiem)也称为镇魂曲,是一种天主教会的安魂弥撒,属于弥撒的一种。其歌词多以圣经为主,采用拉丁文发音。安魂曲可分为:进台安息经、慈悲经、升阶安息经、耶稣经、末日经、奉献天主耶稣经、圣赞经、羔羊经、圣礼经。勃拉姆斯曾为其母作了一首德国安魂曲,莫扎特曾为一陌生人作了一首安魂曲,恰为其在世的最后一部作品。兴德米特也作了题为“为我所爱的人”的安魂曲,其长度为63分钟。

15.神剧

神剧(〔德文〕Omtorium〔意文〕Oratorio)是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一种音乐剧,虽有角色,但没有舞台的布景、表演动作等。神剧的长度不一,短的只有几章,长的乐曲则有几十章。有独唱、合唱、重唱等形式,以管弦乐为伴奏。1600年后,神剧流传更广,18世纪是其巅峰时代。海顿的《四季》、《创世纪》,贝多芬的《橄榄山》以及门德尔松的《圣保罗与伊利亚》等作品都属于神剧。

(二)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德文〕Lied〔法文〕Chanson〔英文〕Artsong)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歌词均为名家诗词,经作曲家谱曲、配伴奏而成。其中伴奏通常占有重要地位。艺术歌曲形式是以大小调共用而产生的,以二段曲式居多。歌曲之王舒伯特在短短一生的三十年里,创作了一百多首伟大的艺术歌曲,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艺术财富。

1.牧歌

牧歌(〔意文〕Madrigale)是14世纪初起源于意大利北部的一种以爱情为题材的抒情歌曲。14世纪中叶时开始由二声部发展为三声部,注重高音声部的旋律美。16世纪使用较规矩的四声部作曲,加以使用半音阶、复音对位法等作曲手法,使牧歌的创作达到了高峰。1588年牧歌传入英国,19世纪德国成立牧歌学会。现今,牧歌作品在合唱曲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2.短歌

短歌(〔德文〕Kanzon〔意文〕Canzone〔法文〕Chanson)也称恋歌,是艺术歌曲中的一种形式。曲式结构虽短小,但有前奏、间奏、后奏,是一种轻巧且富有情感的歌曲形式。

3.狩猎歌

狩猎歌(Caccia)起源于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歌词内容与狩猎有关,情绪活泼。狩猎歌有时也用轮唱曲式创作,乐曲开始通常用相当于4个全音符长的古代长音符,结尾多用装饰音结束。

4.卡农轮唱曲

卡农轮唱曲(〔英文〕Canon〔德文〕Kanon)起源于13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是先后演唱同一曲调的复音歌曲。后来由荷兰人发展为多种卡农形式,有二部、三部、四部以至多部等。其特点为不同声部在不同时间演唱同一曲调。

5.叙事曲

叙事曲(Ballade)的原意是舞曲,盛行于15世纪。除合唱外,叙事曲还可用钢琴来表现,如肖邦、勃拉姆斯等都曾创作过钢琴叙事曲的作品。

6.朗诵调

朗诵调(〔意文〕Recitativo〔拉丁文〕Recitare〔德文〕Rezitativ)是一种节奏和速度都比较自由的歌曲。分为无伴奏和纯粹自由两种。它采用说话的形式创作,用古钢琴和声伴奏,在最低音时用低音提琴伴奏。朗诵调的节奏、速度均有一定的规则。朗诵调经常在教会音乐中使用,如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中就有朗诵调出现。瓦格纳的乐剧也使用过朗诵调,理查·施特劳斯的朗诵调经常在乐曲结束时使用。

7.抒情调

抒情调(〔德文〕Arie〔意文〕Aria〔法文〕Air)是歌剧或神剧中主要的独唱曲,在巴洛克时期的歌剧中,常在朗诵调后引进抒情调的独唱曲,抒情调通常为ABA三段体,而反复后的A段都标有D. C.的记号。B段的动机常与A段的动机相似。抒情调本来是一种固定的三声部形式,后来演变为戏剧性且悲伤的独唱曲。

8.浪漫歌

浪漫歌(〔法文〕Romance〔意文〕Romanza〔德文〕Romanze)又称恋歌,是一种无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非常富有感情。19世纪盛行于法、俄。贝多芬在其作品四十(Op. 40)及作品五十(Op. 50)中,都有用小提琴与管弦乐奏出的行板浪漫曲。

9.短曲或小歌

短曲(〔德文〕Kavatine〔意文〕Cavatina〔法文〕Cavatine)是18世纪在歌剧或神剧中演唱的独唱曲,并由乐器伴奏。这种抒情小歌简单而短小,歌词也常常反复。韦伯最喜欢创作这种小歌曲,如歌剧《自由射手》中的“Und ob die Wolke sie Verhtllle in Freischatz”。

(三)歌剧

歌剧(〔德文〕Oper〔意文〕Opera)是一种以歌乐为主,综合了舞蹈、布景、灯光、道具等因素的艺术形式,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1594年已有第一部歌剧《Dafne》演出,但现已失传。1607年,蒙特威尔第的歌剧《Orfeo》(《奥菲欧》)在音乐史上被记载为第一部歌剧。17世纪的歌剧多注重音乐的歌唱性,朗诵调通常如说话一样一带而过。

1645年,意大利那波利学派歌剧传入巴黎,1663年传入维也纳,后又传入德、英及整个欧洲。如莫扎特的歌剧《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昂》,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开创了歌剧的新时代,瓦格纳继格鲁克之后成为最伟大的音乐剧作曲家之一。比才在瓦格纳的影响下写出了著名的歌剧《卡门》。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代表人物有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等。

1.轻歌剧

轻歌剧(〔意文〕Operetto〔英文〕Operett〔德文〕Operetteo)也称为小歌剧。16世纪意大利上演戏剧的幕间,常常插入滑稽的余兴节目,深受听众的欢迎,这种节目后逐渐发展成为喜歌剧。罗西尼(1792—1868)以后,喜歌剧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因其滑稽娱乐的主题而被称为小歌剧,英、美则称为轻歌剧,轻歌剧于19世纪达到巅峰时代。如奥芬·巴赫的《天堂与地狱》,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吉卜赛男爵》,雷哈的《风流寡妇》等都是有名的小歌剧。

2.喜歌剧

喜歌剧(〔法文〕Opera Comique〔意文〕Opera Buffa〔德文〕Singspiel)是在歌剧里面加上喜剧成分,很少使用咏叹调,而由道白与表演取而代之。与大歌剧的严肃题材和严格的形式相反,喜歌剧多采用民间现实生活题材和民间歌曲,在歌唱中加入道白。如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等。

3.乐剧

乐剧(Musikdrama)本来是由Theogor Mundt创始的,后来瓦格纳以崇高的理想和坚强的信念,改革了歌剧中音乐与戏剧不自然的结合,既不偏重音乐也不使音乐成为戏剧的附属品。致力于剧、诗、舞台、音乐、舞蹈等艺术的调和,创立了所谓的综合艺术——“乐剧”。他的主张均能具体地表现在其作品中,虽未能行之后世,但他创造乐剧之成就,是后人所公认的。他的大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可以说是乐剧这一艺术形式的巅峰之作。其后者查理·施特劳斯也创作有《沙乐美》、《玫瑰骑士》等优秀乐剧作品。

乐剧与歌剧的最大区别在于:①歌剧中华丽的序曲,在乐剧中被交响诗式的前奏曲所代替。乐剧偏重于内容的暗示,每幕之前使用前奏曲,将听众引入戏剧的情节之中。②瓦格纳采用主导动机来代表剧中人物、思想、情感和命运。这些小动机对观众带有一定的暗示性。③歌剧中有很多的歌调存在,而瓦格纳的乐剧中是没有咏叹调或宣叙调之分的。剧中的歌与管弦乐都是构成乐剧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开幕到闭幕,音乐始终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前进,即所谓的“无限音乐”。

(四)民歌

民歌(〔英文〕Folk Song〔德文〕Volkslied)的定义有两种:①佚名而流传下来的歌曲,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富有地方特色。歌词通俗、旋律优美,与艺术歌曲相反。②由作曲家根据民间流传的歌词或民间的音乐形式而创作、改编的歌曲。如美国民歌《肯塔基故乡》(福斯特曲)等。以民歌的曲调为基础而创作的歌曲属艺术歌曲。19世纪,舒伯特的歌曲创作达到了艺术歌曲创作的巅峰。

民歌的演唱方式分为独唱、齐唱、重唱、合唱、朗诵调的唱法以及领唱与合唱的对唱等。

三、合唱艺术和文化功能

合唱,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很多人一起唱歌的意思,其实不然。真正的合唱艺术并不仅仅是唱歌人数的多与少,而是不同音色、不同音量、不同音高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最终使这些元素都能和谐一致地组合,产生美的感觉。它是一种群体艺术形式,在同一个作品中,合唱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比如男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混声合唱、童声合唱、伴唱、齐唱、对唱、轮唱、多声部唱等,这些合唱形式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以及合唱团体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来完成。在合唱团中,一般要有凝聚力和团结力。真正的合唱应该能够传达音乐之美、音乐的魅力的,并非单纯人的组合。合唱本身是一种严肃的、声势浩大的艺术,它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并且对于倾听者音乐素养的提高、情操的陶冶都有着重大作用。

文化,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整个人类共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讲,一般指人在精神领域中创造的产品,比如宗教、文学、音乐、教育、政治、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艺术、科技成果、各种制度等。文化是一个广泛的范畴,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而文化功能,顾名思义就是文化作为一种产品,对人类和社会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物质领域,也有个人或社会的精神领域。例如愉悦身心、陶冶性情、抚慰心灵等。

四、合唱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合唱艺术包含于文化中

合唱作为一种音乐的表现形式,在性质上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 它可以体现人类特有的情感、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生活状态,并且能够帮助人们享受到音乐的高雅和魅力。而音乐又属于精神文化中的文学艺术部分,它是一种视听艺术。所以合唱艺术也属于精神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它也是一种独特的视听艺术。

(二)合唱艺术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它的发展也受到文化的影响

1.合唱艺术是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客观存在物,它的传播和发展必然需要一定的载体,而合唱艺术就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通过合唱,文化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所要传达的信息,都可以表现出来。例如,国家要宣传某一项政策或者某一项措施时,经常要举办晚会或者歌舞会来传达这一信息,而这些晚会中大多都有合唱的存在。通过这种方式,国民能够在愉快欢乐中了解国家政策和信息动态,同时也可以提高音乐修养,一举两得。

2.合唱艺术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它在一定程度上,要受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等多方影响。因为合唱艺术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巨大,故而很少单独作为个体存在。那么,国家的文化政策对它的发展就有很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起到决定作用。巨大的花费,也决定了合唱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时,合唱艺术可以有充足的资金和空间来发展。反之,则会制约其发展。

3.合唱艺术能够丰富和充实文化

文化作为物质,它也需要进步和发展。文化发展有横向和纵向两种形式。通过提高民族文化,它可以得到横向发展;通过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它可以得到纵向发展。合唱艺术在初期,是由西方传入的,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文化的纵向发展,丰富文化元素,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元化。后来,经过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有中国特色的合唱艺术开始自己发展起来,这使得文化的质量得以提高,文化更加国际化。

五、中国合唱艺术的文化功能

(一)中国合唱艺术的审美功能

合唱艺术一般是由专业或业余的合唱队表现出来的。因为人数众多,且合唱者穿着统一,声音的高低一致、站姿端庄,所以总体上合唱给人一种庄严和谐之美。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厅中,有专门的奥地利皇家合唱团,几乎每一个进入大厅中的人,都能感受到音乐的庄严和神圣。而在中国歌剧院,也有专门的合唱团,他们一般是在大型晚会或者重大庆典中才会出现。合唱团的每一个人都经过专业的音乐培训,在指挥的带领下,可以完美地演奏,声音和谐统一,同时又错落有致。通过合唱这种形式,可以很好地传达音乐的庄严和神圣,在安静的环境中,倾听者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

(二)中国合唱艺术具有振兴民族的功能

这种功能在20世纪的中国尤为明显。20世纪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一系列的创伤和苦难使得闭关多年的中国人茫然焦虑。在这一时期,有背叛国家和民族的汉奸,有报国无门的有志青年,也有麻木不仁、愚昧无知的猥琐国民,还有打着各种旗号为自己谋取权利地位的官僚军阀,更有私欲膨胀,发国难财的商人。形形色色的人群,纷纷扰扰的尘世,中华民族的尊严和民族精神已然丧失。在这时,有一首家喻户晓的歌——《黄河大合唱》,为迷失了多年的中国人点亮了方向。“风在吼,马在啸。”残酷恶劣的环境中,中国人逐渐找到了民族都应该有的气节和精神。《黄河大合唱》鼓舞了中国人,也唤醒了迷惘的中国人,合唱艺术对民族的振兴有很大促进作用。

(三)中国合唱艺术具有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

合唱本身就具有传达文化的作用,并且这种传达方式比文字更加快速有效。2008年9月1日,彭丽媛和戴玉强在维也纳歌剧院,以歌剧的方式为西方人演绎了中国的《木兰诗篇》,虽然合唱队的人大多来自奥地利皇家合唱队,但这并没有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播。合唱队一般在两幕之间向观众传达花木兰的身世,参军原因,并且唱词全部依照《木兰诗》原文。这种形式让很多外国的朋友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孝道、中国男女之间朦胧委婉的爱情,同时也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爱好和平的愿望。

(四)中国合唱艺术具有充实和丰富艺术的功能

合唱艺术是文化传递的载体,通过合唱,中国文化能够被人所知。而反过来,合唱又可以丰富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使中国文化更加多元化、国际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西方歌剧的传入。西学东渐时期,很多归国学子将国外的音乐知识带进中国,有赵元任的《海韵》,李叔同、沈心工的《送别》。与此同时,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扬基督教,使得中国人看到了教会中的合唱形式。自此,中国音乐界开始将合唱纳入研究范围,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人的审美特点和中国音乐的发展,创作了大量合唱歌曲,像传遍大江南北的《在灿烂阳光下》就是一首混声合唱,而瞿希贤根据蒙古族民歌《牧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的《牧歌》,更是将外来文化与中国民歌结合的典范。在合唱艺术的发展中,中国文化不断吸收外来精粹,并且不断融合,使得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我国的合唱艺术是在传统的、广泛的、群众性的歌咏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集体艺术形式善于表达人们的共同心愿和时代声音,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起到鼓舞人民、团结人民和宣传群众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际文化交流,吸收了不少外国合唱艺术的经验,促进了我国合唱事业的发展和提高。现在我们不仅积累了大量的民族合唱作品,还能准确地表达古今中外的艺术歌曲,并能演唱较为复杂的大型作品,如莫扎特的《安魂曲》、海顿的《四季》、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 ut8m94BaybQrEx2DXMAMP31hzGhSbaVjRg6wCwwBMuX7SB71rCLPPg9nMZhOBfj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