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冯仲平

我与刘俊先生相识,大约已有三年左右。而相识之机缘,乃在于邢台梅花拳。初识刘俊,感觉他性格爽朗,温雅平易;再阅其言论,便感觉他思想敏锐,洞见深刻;而读其创作,则发现他涵蕴渊默,才华横溢。自今年9月,刘俊将新著长篇小说《梅拳祖师邹宏义》电子版发来,殷殷嘱我作序,虽愧不敢当而勉为承命,及先睹为快则耳目为之一新,心中感慨不觉随之纷纭,欣喜之情油然而生。

梅花拳,为我国传统武术优秀拳种,自明末清初诞生以来,历经风雨坎坷近400年,至今仍流传不衰。作为传统武术,梅花拳一直在民间流传,且始终刻意与官方保持一定的距离,期间虽有几次重要交集,但并未产生实质性的合流。举其要者,如创始人邹宏义被赐镇京总兵而不受、第八代大师张从富被赐三品高官而不受之外,仅有第五代大师杨炳于康熙朝考中武探花算是成为官场中人。因此之故,关于梅花拳历代传人及其事迹基本不见于官方史载,并且社会知名度也没有太极拳之类那样显赫。但是,即使官方史书记载的历代军事政治大事及重要人物,也主要是树其主干而略其枝叶,述其梗概而略其血肉筋脉,浏览下来也仅得其轮廓而已。虽则如此,梅花拳却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着深层精神联系,古代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思想,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也是梅花拳的深层指导思想;不但如此,梅花拳对这些思想均有不同程度的发挥拓展和独特认知,并且与以雅文化代表自诩的知识阶层相较,具有更多的信念执着和实践行为。梅花拳的内涵非常丰富,格局非常宏伟,总体而言,它不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武术体系,而且拥有一套复杂的文场架构,这也是梅花拳比任何其他拳种更具有内在凝聚力和顽强生命力的深层根源。统一的思想是梅花拳弟子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儒学的积极进取和爱国保民,道家的乐天知命和顺应自然,佛教的慈悲向善和精神超越,水乳交融地浸润于梅花拳弟子的武术实践和日常生活。梅花拳所敬拜的天地君亲师,乃是儒道佛思想追求的对象化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梅花拳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主流的价值导向完全一致。这也是梅花拳有益于社会群体、主流文化、生命个体的根本原因,也是梅花拳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民族文化具有整体性,同时具有历史传承性。当前我党着力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许多内容都是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述,也就是说梅花拳的思想内涵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2006年,国务院批准梅花拳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是国家对它的思想旨归、武术价值与社会作用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体现出国家对梅花拳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重要作用的殷切期望。因此,进一步弘扬、传承和发展梅花拳,挖掘、整理和建设梅花拳文化,就成为目前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这个项目在申报和批准时的名称是“邢台梅花拳”,其实“邢台梅花拳”可以作为整个梅花拳的代表——梅花拳创始人邹宏义,籍贯邢台,邹家几代人最后扎根邢台;邢台是北方数省(河北、山东、河南)梅花拳的重镇,梅花拳弟子的数量和武术地位非常重要;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的祭祖亮拳活动在邢台举行,邹氏墓园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梅花拳圣地与弟子凝聚的核心。当地政府和民间共同建设梅花拳文化的工作,近几年来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梅花拳始祖大殿的落成和梅花拳文化园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梅花拳文化挖掘建设的成果层出不穷,标志着梅花拳在新时期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

就梅花拳文化建设而言,一是武术传承,二是文献整理,三是艺术创作。武术传承方面,河北、山东、河南、台湾以至国外都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文献整理方面,平乡县后马庄与山东、河南等地的梅花拳组织都有许多重要的收获;艺术创作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但是近年也呈现出逐步发展的势头,著名梅花拳大师燕子杰先生除了在武术传承(高校与国外)和文献整理方面(《文武大法》《成拳大法》《技击大法》《训练大法》《器械练法》等系列著作出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之外(其他如翁正茂、杨彦明、周伟良、韩建中、韩百广等,也都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近年来已经开始长篇小说的创作,从自传《昆仑山上空的燕子》发轫,到系列侠义小说第一部《无影夺魂剑》问世,宏伟的创作规划将陆续付诸实施。而今刘俊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梅拳祖师邹宏义》,可以说是梅花拳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

历史的存在有多种样式,一是真实发生着的人物活动,二是史书记载的人物活动,三是艺术重建的人物活动。真实发生着的人物活动一旦结束,在其成为“历史”的那个瞬间,我们就与它“永别”了。史书记载的人物活动,其实也是一种重建的历史,虽然史家力图追踪最大限度的历史真实,其实也只能是一种“效果历史”,即运用“语言”制造出来的“言语”而已,所谓的“信史”也是如此;如三国时期的人物活动,从陈寿《三国志》,到习凿齿《汉晋春秋》,再到司马光《资治通鉴》与朱熹《通鉴纲目》,各书记载多有不同,而真相只有一个。可见史书在记载人物活动的时候,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造与虚构。而运用艺术手段也可以重建历史,再如三国时期的人物活动,如果没有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创作,很难想象世人对三国故事如此熟悉,甚至达到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程度;史书与小说均用语言写成,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史书比小说更真实,因为史书所记载的仅仅是历史的骨骼与主干,但是实际的人物活动是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同时,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与今天不同,作家并不看轻小说的价值和意义,而是把小说当作历史来写,“春秋笔法”和写实原则始终贯穿于小说发展的历史流程,甚至描写虚幻内容的小说《搜神记》和《聊斋志异》也不例外。

从这个意义上说,《梅拳祖师邹宏义》从梅花拳创始写起,具有为梅花拳建史的意义;小说从创始人邹宏义写起,具有为梅花拳祖师立传的意义;全书贯穿着爱国保民、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精神,具有揭示梅花拳思想追求和社会价值的意义。孔子曾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史事之深切著明也。”所以有《春秋》之作。我国历代的史书与小说,都继承和实践了孔子的原则。我曾受命编著《邢台梅花拳》一书,在搜集资料撰写书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梅花拳的大致印象,特别是对梅花拳的思想旨归具有基本的认同,甚至明白宣称自己“服膺儒学,兼及佛老”。通读刘俊先生《梅拳祖师邹宏义》,我认为他对梅花拳思想精神的把握十分准确,小说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示了梅花拳的正面社会价值,就此而言,这部作品的创作非常成功。

在小说的内容方面,作者占有了大量材料并善于剪裁这些材料,这是创作成功的又一个必备条件。一是邹宏义和梅花拳的资料,虽然官方史书没有记载,但是梅花拳的内部文献十分丰富,各种经书、各类拳谱、历代谱牒、重要传人等资料很多,特别是牢记在人们心中和流传于口头的大量故事传说,为小说创作奠定了丰厚的基础。二是相关历史地理资料,作者对此非常熟悉,而且能根据叙事的需要十分自然地融汇其中,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真实的场景,为故事的展开营造必要的空间,将人物、故事、场景密切结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呈现出鲜活的面貌。三是以邹宏义的活动为主干,勾勒出宏伟的历史背景,将人物和故事置于广阔的社会洪流之中,从而全面地展示人物的性格与精神,如明清易代、李自成造反、吴三桂降清等许多重要历史事件融汇其中,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历史纵深和内容厚重,使作品具有了史诗的艺术特征。

在艺术表现方面,作者采用了单线延伸的结构方式,按照时间的自然流程叙述故事,展开情节,描写人物,呈现出从容悠闲的叙事风格。朴素的,单纯的,也就是经典的。作者没有故作高深,更不屑于故弄玄虚,也没有人为地制造波澜,而是按照似乎生活本来的样子加以呈现。鉴于当前小说创作特别是影视领域的粗制滥造及各种恶搞倾向,作者的审美追求尤其显得难能可贵,写实的精神、朴素的风格和细腻的描写彰显出这部作品独特个性,既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发扬,也表达了对流俗的自觉反拨。除了结构安排的传统手法之外,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也继承了传统小说的手法,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形象可感,出于传统而不落俗套,处处给人以清新别致的感觉。

总之,《梅拳祖师邹宏义》是一部好作品,她代表着梅花拳文化建设的实绩,也标志着作者艺术水准的高度。这部小说应该是刘俊先生关于梅花拳题材系列作品的开端,我期待着刘俊先生更多好作品的问世。

2014年11月10日南宁
(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教授) nDd6iHL8Mb8OUn/1Fjv/0tDOlnKIoxoEqMbUDWSo5BOZKOUFUpo+kE4dcZm3QC7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