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人人也都想在他人面前表现自身的优点,而掩盖自己的缺点。例如,自身存在的一些弱点给彼此的沟通造成了阻碍,影响了本该和谐和平衡的人际关系。
带着偏见的眼光看待别人、看问题,无端的猜测和妄加论断,自私、内心狭隘等人性的弱点,是沟通中最可怕的障碍。
1..主观猜测对沟通的影响
对他人的行为没有调查就妄加揣测,以自己的一孔之见便全盘否定,用有色眼镜看问题,就会难以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懒于思索问题,拒绝接受新的观点和见解,就会使人越来越愚昧无知。不管对方是不是具有美好的愿望和善良的动机,对他人轻易断言是不善于理解他人的表现。
刘英是一名小学教师,有一段时间,总有同学向她反映自己的东西被偷,这引起了刘英的重视。在一次班会上,刘英有意避开“偷”这个字眼,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表演等活动促使学生自查自省。会后,刘英期待着“某些同学”的自我觉醒。终于,有一天中午放学时,她发现赵小强同学走得很晚,刘英便在一边注意观察。只见赵小强同学把“借”人家的东西一一还回了其他同学的抽屉里。刘英默默地看着,为这位同学的“觉醒”感到庆幸。
下午,刘英考虑许久,决定还是找赵小强谈谈,及时给他“打一支预防针”。找到他时,刘英先是肯定了他的成绩,接着又谈了他的日常表现,最后谈到了班级丢东西的事。赵小强表现得很平静,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看他这么平静,刘英倒不平静起来,她说:“赵小强,你能采取这种方法将东西还给对方,很好。老师替你保密。我小时候也做过类似的事,可当时我没有勇气像你这样做。”赵小强听了,脸一下红了,他着急地说:“老师,我没有偷人家的东西,真的。”刘英说:“没说你偷东西,只是借,你能还给人家,说明你是个好孩子。”赵小强“呜”地一声哭起来。看着他哭的样子,刘英有点生气,说:“老师冤枉你了吗?我亲眼看到的,你先回去,认真反省一下。”
第二天,刘英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纸条:“刘老师,您好。您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位公正无私的老师,昨天中午,我是为我的一个朋友做的,他不让我把这件事说出去,哪怕是老师。当时我真的不愿意说出来,所以急得哭了,现在也是不得已才向您说出来,希望您能为我保密,并恳请您也不要找他谈话,他会改正的。我没有向您说实话,希望您能原谅我。”刘英反复地看了几遍纸条,沉默了好久。她为自己的轻率感到羞愧,后来找到赵小强并郑重地向他道了歉。
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给沟通造成隔阂
一位女士在机场候机。为了打发几个小时的等候时间,她买了一盒饼干和一本书。她找到一个位子,坐了下来,专心致志地读起了书。突然,她发现坐在身旁的一个青年男子伸出手,毫无顾忌地抓起放在两人中间的那个盒子里的饼干吃了起来。她不想惹事,便视而不见。这位心怀不悦的女士也开始从那个盒子里拿饼干吃。她看了看表,同时用眼角的余光看到那个“偷”饼干的人居然也在做同样的动作。她更生气了,暗自思忖:“如果我不是这么好心,这么有教养的话,我早就把这个无礼的家伙的眼睛打肿了。”
她每吃一块饼干,他也跟着吃一块。当剩下最后一块饼干时,他不太自然地笑了笑,伸手拿起那块饼干,掰成两半,给了她一半,自己吃了另一半。她接过那半块饼干,想道:“这个人真是太没教养了!甚至连声‘谢谢’都不说!我没有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听到登机通知后,她长出了一口气。她急忙把书塞进包里,拿起行李,直奔登机口,看都没看那个“贼”一眼。
在飞机上坐好后,她又开始找那本没看完的书。突然她愣在那里,她看见,自己的那盒饼干还原封不动地放在包里!现在要请求那个人原谅已经为时太晚了。她心里非常难过,因为她自己才是那个傲慢无理、没有教养的“贼”。
与人沟通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习惯以己论人。常常以为别人与自己具有同样的爱好、个性等,常常以为别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所想所思,而实际上,这只是你的个人偏见。有时候,以为事情应该是某种样子的,结果发现事实并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当别人的想法或行为与自己不同时,便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从而认为别人是错的;喜欢嫉妒的人常常认为每个人每天都在嫉妒,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种心理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是对别人人格的歪曲。
3..奴仆式“老好人”,是沟通无尺度的表现
小王刚进公司,做什么事总是小心谨慎,每逢休假日需值班,只要谁开口,他都答应,为此不知浪费了多少个休假日,都变成值班专业户了。平时上班,小王也总是早早就到了,收拾台面,打扫办公室,不时地操练扫把和拖把,大家把他当成了兼职的清洁工,坦然享受着整洁干净。久而久之,小王变成了大家呼来唤去的“杂工”。
早上上班,只要谁说一句“没吃早餐好饿呀,有没有什么东西填肚子?”小王就赶紧拿出自己买的牛奶麦片,送到他们手上;炎炎夏日,还经常买些冰镇可乐带给大家喝。小王成了大家公认的“大好人”。
一开始,小王觉得为大家服务是应该做的,让大家都高兴,自己也很满足。但随着工作的渐渐增多,小王没有再像以前一样,帮同事们跑腿,结果抱怨也就接二连三来了,有的还当面指责:“摆什么架子?来帮我把这份材料送到各个部门去。”“嗨,去仓库帮忙领一包打印纸过来,我们等着用呢!”碍于情面,小王还是做了。
有次主管派小王去车站帮他接一个亲戚,结果刚出公司大门就被出差回来的经理撞了个正着,经理问他去哪,为了不得罪主管,小王就说出去招工。后来经理不知从哪里知道了事情真相,把小王叫去训了一顿,说身为人事部职员,都不能做到“诚信”两字,又怎能管理他人呢!给经理留下个此等印象,还在公司待下去只会自讨没趣,于是小王递交了辞职申请。无奈的小王背着“好人”两字狠狠地摔了一跤。
有的人与人交往总是力求在别人眼里做到尽善尽美。大忙小忙都帮,大事小事都揽,大活小活都干,这样的人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一定会博得对方的赞赏,使彼此的关系更融洽,事实上这种老好人的心态也影响沟通。当老好人不是关系亲密的表现,而是不会把握沟通的尺度。
4..虚伪的刻意表现,最易被众人远离
刘丰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平时工作积极,表现很好,待人也热情大方,同事们都主动和他交朋友。但是有一天,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的形象在同事们眼中一落千丈。大家都认为,刘丰不值得交往。
当时在会议室里,许多人都等着开会,其中的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来。而刘丰似乎有些身体不舒服,一直站在窗台前往楼下看。突然,他疾步走过来,叫那位同事把手中的拖把给他,同事不肯,可刘丰却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他。刘丰把拖把接到手刚过一会儿,总经理推门而入。而他正拿着拖把勤恳、一丝不苟地拖着地板。从此,大家再看刘丰时,顿觉他虚伪了许多。从前的良好形象被一个小动作破坏得一干二净。
其实,热忱绝不等于刻意表现。不可否认,自我表现是人的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人喜欢表现自己就像画眉喜欢炫耀声音一样正常。但刻意的自我表现就会使自然变得做作,热忱变得虚伪,最终的效果适得其反,更难交到朋友。
有效沟通的艺术
沟通贵在真诚,讲究自然。人性的弱点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但不能因而阻塞沟通的路。很多沟通中出现的无形的隔膜,都是自身的弱点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