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晋大地话苍茫

走西口的无奈与机遇

他们把迷惘的目光投向家乡之外的辽阔天空,试图用一个男子汉的强韧筋骨走出另外一条摆脱贫困的大道。他们几乎都没有多少文化,却向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人生哲学和历史观念,提供了不能忽视的材料。

——《抱愧山西》

一曲荡气回肠的古老山西民歌《走西口》,据说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不但山西人会唱这首歌,山西附近的陕西、内蒙,甚至再远一些的青海、宁夏、甘肃也有很多人会唱。为何这首民歌传播如此之广?为何这首歌如此哀伤离愁?这就不得不扯出一段沉甸甸的历史,这段历史囊括了成千上万人的命运,而这些人的命运又多多少少都会和那个叫“西口”的地方有所牵连。

万里长城九重关,到底哪里是西口?最初的西口,其实是长城上的一道关隘,位于内蒙古和山西的交界——右玉县,当时的名字叫“杀虎口”。《清史稿》中也有记载,称杀虎口为“西口”。在民间杀虎口还有“小北京”的称呼。

杀虎口关楼于春秋战国时期建成,最初名为参合径,唐时叫做白狼关,宋时又改为牙狼关,明代时为了防止北方匈奴的侵略,又改称杀胡口。时至今日,它已历经了千年风雨,仍不改巍然本色,沉默地记载着沧海桑田、烽火连城、金戈铁马、成败兴衰……清朝康熙皇帝西征归来,路过杀胡口,为了缓解蒙汉矛盾,他特意将“胡”字改为“虎”字,“杀虎口”这个名字也就由此诞生。从此,杀虎口狼烟不再,关门开放,摇身一变为晋蒙文化交流和山西移民的大通道以及商业往来的集散地。

在明朝,为了防止蒙古铁骑南下侵略,这里曾驻扎着大量的军队。在明朝和蒙古部族的关系缓和以后,它就变为双方往来贸易的市场了。走西口,大约由明代中期开始,大概在清朝末年结束,而走西口的高潮出现在了明末清初,那时候的人口流动量是最大的。走西口总共持续了近三百年,具体说来走西口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为当时的山西,人口较多,导致生活困难,所以人们不得不外迁谋取生路;二是一部分人为了适应内蒙边防的需要,走西口去发展商业,开展贸易,后来更是发展成了票号。所以走西口的本质,其实是中国移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明清时期,山西的雁北地区地处晋西北高原,人口较多,土地贫瘠,生活比较困难。在当地流传有这样的歌谣:“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当时之寒苦可见一斑。明末清初,长城北部是人烟稀少的沙漠荒原,南部中原又连年干旱,频发饥荒,无数山西难民只得背井离乡“走西口”。于是山西人口外迁,来到塞北沙漠垦荒谋生。内地人把从杀虎口等长城沿线进入内蒙古草原地区叫走西口或走口外。河曲县,地处晋西北高原黄河大拐弯处,是当时走西口最为重要的码头。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农民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远赴绥远、察哈尔等地,即今内蒙古中西部乃至更遥远的地区开荒、拉骆驼、做小生意、挖煤。据考证,明末清初,定居于归绥地区的人口中,七成都是来自山西的移民,并且在当地形成了很多以山西地名来命名的村落。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均出兵平定过西北叛乱,杀虎口也因此成为了战争的后勤基地,用以供应大军粮草。自1690年开始,通往杀虎口的道路变得活跃起来。走在这条路上的,除了一批批奔赴前线的将士外,还有随军前进的商人。康熙皇帝亲自率领八万大军深入草原腹地,战争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粮的供应,可是战场远在草原,和后勤基地相隔万里,其间的运输路线既要跨越沙漠,又要横穿草原,以当时完全依靠人力和畜力来进行运输的交通条件是极难保证粮草供给的,而且花销也过于巨大。就在朝廷对这件事感到十分为难之际,占据地利因素的山西商人范毓宾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巨大的商机,主动请缨跟随大部队前进,为军队挑担运送粮草和补给,这也为成千上万正因生计发愁的山西农民提供了另一条生路,他们纷纷离开故乡,就此开启了大规模的“走西口”历史。

战争结束之后,这里成为山西人进入西北地区的门户。由于来往的客商非常多,甚至造成了这个地方一度的商业繁荣。杀虎口的历史变迁,其实可以看成是明、清两朝时山西历史的缩影。如果从整个中国的角度审视山西,我们就会看到,山西北邻蒙古草原,南邻中原腹地。蒙古牧民需要中原农民纺的布、种的茶来满足生活所需,而中原的农民也需要蒙古牧民养的马、放的牛来耕地。这种双方向的相互需要,势必会形成商业往来。如果这种商业往来因为人为的原因而中断,那就只能通过战争这种形式来解决。在这里,山西的地理位置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它将朝廷的统治中心和西北边疆连接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门户。在这样一个大形势之下,走西口的那些人就有了方向。

穷,就是走西口的原因。“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无舟车渔米之利,乡民唯以垦种上岭下坂,汗牛痛仆,仰天续命。”当山西这片土地负荷不了它的子民时,人们就只能走出去,于是,《走西口》这首民歌就在村头、路边唱了起来。这首歌的内容是妻子送别丈夫、少女告别情郎时说的一些家常话。因为分别过后,相聚之日或许遥遥无期,所以自然要多叮嘱一些,生怕漏下了什么。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这是说民歌的地域性很强。那么为什么西北有很多地方的人都会唱《走西口》呢?这或许是因为当时有很多山西人曾来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一久,当地人自然也就学会了。《走西口》反映了当时的山西、陕西一带穷苦的劳动人民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乡背井,到河套、包头一带谋生的情形。

余秋雨先生在谈论到晋商时说“山西商人本来就是背井离乡的远行者”,再舍不得走,也得咬牙往前走,因为他们心里还想着有朝一日要再走回来。有些人后来真的回来了,或许是因为岁数大了,或许是回来接走母亲和妻子,当然,也有些人再也没能回来。但是,还是有更多的后来人加入到“走西口”的队伍中。想不到,一首民歌背后竟然隐藏着一段如此厚重的历史,竟然包含着成千上万人的命运。直到今天,他们的子孙还在继续着“走西口”。

晋商走西口的好处之一就是促进了北部地区的发展和繁荣,使其和中原经济实现一体化。北部地区人口剧增,并形成商业中心。“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说的就是晋商对开发包头起到的推动作用。作为今天内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包头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两百万。然而如果向前追溯一百多年的话,我们会发现这里不过是一个名叫包克图的小村子。包头人说,正是因为山西人来这里做生意,才一点点地搭建起了今天包头城的雏形。复盛公就是一百多年前一户姓乔的晋商在包头开的商号的名称。

“走西口”还产生了一大批富晋大户,除了蒲州的王崇古、张四维家族外,还有如今被广为熟知的山西乔家、曹家、渠家等富商。山西祁县人史大学、张杰和太谷人王相卿创建的大盛魁一直繁荣到清末。在关东贸易中发展起来的以范家为代表的八大家,是清代有名的皇商。因走西口而富起来的山西人数不胜数,山西也成为明代中国当之无愧的首富。

今天的杀虎口,已经很难看到上百年的老房子了,青壮劳力大都外出谋生,全村只剩下五六百人,街道上显得冷冷清清。杀虎口前的西口古道,仍可见到深深的车辙,当年的故事就安静地沉睡在车辙里。湛蓝的晴空下,土黄色的杀虎堡残墙仍旧屹立在那里,不言不语。

三晋山水三晋人

山西商人能快速地打开大局面,往往出自于结队成帮的群体行为,而不是偷偷摸摸的个人冒险。

——《抱愧山西》

三晋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三晋大地,表里河山,人杰地灵。两千多年来,山西毗邻皇城,位于繁华富庶之地,虽然从未有人用“山清水秀”来形容过山西,但是山西有山、有水。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片古老的土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留名史册的著名人物,他们就如历史长河中璀璨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这片土地和水源塑造了他们的行为和气节,缔造了他们的才华和成就,他们团结拼搏的精神为当世,乃至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余秋雨先生在《仁者乐山》中谈道:“就人生而言,应平衡于山、水之间。水边给人喜悦,山地给人安慰。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水边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山地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而山西正是藏在山水间的一块宝地。

有“表里河山”之称的山西,自然少不了水。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就流经山西,并在吉县一带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黄河壶口瀑布,该瀑布落差高达30米,水汽澎湃,气势磅礴;离壶口十几公里远的河津段还有气吞山河的“龙门三激浪”;此外还有阳泉的娘子关飞瀑、运城盐池、宁武天池、阳城蟒河等,这些共同构成了“表河”。不过山西也的确缺水。地处黄土高坡的山西,水资源极度匮乏,虽然采取了引黄入晋的措施,但也只不过是解决了少数城市的用水问题,而且一遇天旱,黄河就会处处断流。著名的晋祠难老泉,在流淌了几个世纪之后,也不得不打破难老的神话,呈现出疲乏的龙钟老态。

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悬瓮山麓的晋水源头,有一片古建园林,统称“晋祠”。这里环境优美,古木参天,犹如画境,包含了近百座殿宇楼阁和亭台水榭。根据记载,晋祠始建于周朝后期,也有人认为是始建于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晋祠最早是用来祭祀晋国之主唐叔虞的。唐叔虞,姓姬,字子于,周武王之幼子,周成王之弟。根据西周时“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度,他的封地在今山西境内。当时人们称山西的一部分为“唐”,他因封地在唐,就以唐为氏,所以又被叫做唐叔虞,国名应该也是叫唐国。后来他的儿子燮父将都城迁到晋水之旁,就改唐为晋。于是,山西这一带后来都称为晋。山西人也从那时起被称为晋人。可以说叔虞是晋人优秀的祖先,为祭奠祖先而建的晋祠不仅是块风水宝地,而且还是萦绕着祖先杰出思想和精神的地方,鼓励并保佑着后人去创立一番伟业。祭奠祖先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感昭日月的丰功伟绩,更是后人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是校正今后的人生道路的过程,因此,这个祭奠过程既不失庄重严肃的仪式感,又具有强烈的思想激荡。

晋祠有三绝:一绝是“宋塑侍女”;二绝是“古柏齐年”;三绝就是“难老泉”。关于这“难老泉”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相传,在晋祠北边20里地的金胜村,住着一位姓柳的姑娘,后来她嫁到了晋祠所在地的古唐村。她的婆婆总是虐待她,而且从不许她回娘家,每天都叫她担水。水源离家非常远,一天只能担一趟。婆婆还有个怪脾气,只喝身前那一桶的水,担水不许换肩,故意增加担水的困难,以此折磨她。有一天,柳氏担水走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牵着马的老人,想借她担的水来饮马。老人一脸风尘,看样子已经走了很远的路,柳氏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老人的请求,把身后那桶水给马喝了。可是马似乎渴极了,不仅喝干了后一桶水,而且把前一桶水也全喝掉了。此时的柳氏感到十分为难:再重新担一趟吧,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不担吧,挑着空桶回家,肯定要受到婆婆打骂。就在她颇感踌躇之际,老人送给她一根马鞭,跟她说回家之后,只要拿马鞭在瓮里抽一下,就会有水自然涌出,涨得满瓮。说完这话,老人和马就都不见了。忐忑不安的柳氏回到家后,按照老人说的办法一试,果真灵验,于是她就再也不外出担水了。婆婆见柳氏很久没有担过水,可是瓮里却一直是满的,觉得很奇怪,就叫小姑去看,结果发现了抽鞭的秘密。这一天,婆婆破天荒地允许柳氏回娘家,小姑拿着马鞭在瓮里乱抽一气,结果水喷涌而出,溢流不止。小姑吓坏了,赶紧跑到金胜村去找柳氏。当时柳氏正在梳头,没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绺头发往嘴里一咬,一口气跑回古唐村,二话不说就坐在了瓮上。从此,水从柳氏身下源源不断地流淌而出,直流了千年万年,这就是“难老泉”的来历。

吴伯萧曾这样形容难老泉:“‘难老泉’,听听名字就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不必看见,就仿佛已经看见了。那喷涌的水源,那长流的碧波,永远是活泼泼的,青春常在的。在《滕王阁序》里王勃慨叹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比较起来,这难老泉实在值得叫人赞赏羡慕。”而如今人们再到难老泉,已看不到汩汩而出的泉水了。据了解,这是山西省长期以来超量开采地下水和煤炭资源造成的结果。据在晋祠附近生活的老百姓说,20世纪50年代,难老泉的水还非常多,人站在里面,差不多可以没顶。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就开始越来越少,难老泉还是“老”了。

山无水而不灵,土无水而不沃。山西的水给人以清新之感,山西的山则给人一种孤寂苍凉之感,仿若英雄落寞的姿态。这些山多半是石山,光秃秃的,透着一股子倔犟的真实。山上看不到树林葱郁,看不到山花缤纷,看不到霞蔚蒸腾,只能看到一种最干净、最原始、最震撼,也是最寂寞的美。当然山西也有另一种山,呈现出一种博大情怀,葱郁的,有着些许灵秀气质的山。雄伟挺拔的“北岳”恒山,山峦起伏重叠,昔人以“恒山如行”来概括它的气势。陡峭的北坡遍布苍翠挺拔的松树林,南坡则拥有众多古代帝王为祭祀北岳而修建的庙宇道观。然而恒山十八景,却已沉寂在渐行渐远的历史烽火里。说起恒山当然少不了提到经历千年风雨甚至地震,迄今却依然牢牢地紧贴在峭壁上的悬空寺,它就建在恒山脚下的悬崖上,或者说就像是粘在悬崖上似的,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

在山西的山中更为著名的恐怕要数佛教圣地五台山了。它由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五座山峰组成,海拔在3000米上下,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峰顶部平坦,如垒似台,故称五台山。五台各有特色,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台山古刹梵宇星罗棋布于林荫之中、山涧之旁。流水潺潺,钟声悠悠,青山碧水,风景怡人,置身其中如登梵宇仙山。五台山地势高兀,夏无怒暑,即便是盛夏时节也清凉如秋,是名副其实的“清凉世界”。

山西的山其实不仅仅是以山的面貌出现,它更蕴涵了文化、历史和传奇。神农尝百草的长治老顶山;精卫填海的长子发鸠山;因春秋介子推携母归隐被焚于此而闻名于世两千余年的绵山;有小五台之称的灵空山、芦芽山、太行山……山是山西的根,山是山西的守护者,山是山西的奇迹……山的性格塑造了山西人的性格。

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拥有和山一样博大的胸怀与志向,也拥有和山一样的倔犟与沉着。他们习惯于沉浸在过去的骄傲与繁荣中。他们会告诉你人类的祖先舜禹都曾生长于这片土地;告诉你晋代是怎样的绚丽繁华;告诉你名相狄仁杰也是从山西走出来的;告诉你唐太宗李世民是何等的雄威决绝,并且创造出一个令世人惊异的世界;告诉你武则天的绝世风华也可算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甚至一个小小的上官婉儿也沾染上了武后的独特气质;到了近代,最让山西人扬眉吐气的当算是富甲天下的晋商。可是追寻良久,却很难找到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晋商。比如“徽商”有胡雪岩;南方商人有虞洽卿,甚至是写出《老残游记》的刘鹗。与其说晋商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个豪门巨族,还不如说晋商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群体的兴盛与衰落已经不再重要了,但重要的是,这个群体为我们留下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商业传统和理财观念,并深深地烙印在如今每一个山西人的人生背景之中。余秋雨先生在《关于友情》中阐述过“一切吞食个体自由的组合必然导致大规模的自相残杀,这就不难理解,历史上绝大多数高竖友情旗幡的帮派,最终都成了友情的不毛之地,甚至血迹斑斑,荒冢丛丛”。而晋商正是悟透了这一点,才得以流传至今。

因为坚守着骨子里的尊严,山西人在这片黄色的土地上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且仍在书写着他们的传奇…… hO7b3GXy44zTGGXpSC7zey6xmVhmZBTLu9m3k8q0SeCbAan3jfaR+GPh174fqsw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