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自寻死路的分裂

战时发生的一切在当时看来和在战后往往迥然不同,战后通常可以看得更清楚。领导人物的形象变化之大尤其如此。领袖的公众形象在战时常常失真,而且随着胜负的潮起潮落而沉浮。

战前,尤其是一度征服西方之时,希特勒形同巨人,他身兼拿破仑的战略、马基雅维里的狡诈和穆罕默德的激情。德军第一次在俄国受挫,希特勒的形象就开始减色。至二战行将结束时,希特勒被视为不懂军事的鲁莽汉,他那些疯狂的命令和愚笨无知大大成全了同盟国的胜利。德军的一切灾难均归咎于希特勒,德军的一切成就则归功于德军总参谋部。

对希特勒的这种描述显然是不真实的,尽管其中也不乏某些真实之处。希特勒决非一个愚蠢的战略家,恰恰相反,他聪明过人,当然他也逃不脱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命运。

他擅长出其不意,在战略心理方面堪称大师,并将战略心理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早在战前,他就曾告诉同伙如何在挪威发动大胆的突袭,一举占领挪威,如何将法军诱离马其诺防线。他比任何将领更清楚,怎样才能兵不血刃,先期挫败抵抗力量,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他洞悉对手的心理,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中,战略艺术运用之妙堪称史无前例。

希特勒常常与他的军事专家意见相左,而事实又往往证明他是对的。专家的失策反衬出他的高明,使其威望与日俱增。这样的结果致使军事专家在后来说话没有分量,哪怕他们对战况的看法更为正确。在俄国的战役中,希特勒的缺点压倒了他的天赋,一错再错导致了彻底失败。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要忘了,身为战略指挥家的拿破仑也曾为自己的胜利而陶醉,在同样的地点,犯下了同样的致命错误。

希特勒的致命伤在于他拒绝“止损”,在胜利的机会日趋渺茫之时,仍然执迷于进攻。但这显然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协约国将领福煦(Foch)、黑格(Haig)和德国最高司令部的决策者兴登堡(Hindenburg)及鲁登道夫(Ludendorff)最大的失策。这些人都是职业军人。德军在法国的溃败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希特勒犹豫不决,迟迟不肯批准从法国及时撤退。这种态度也与当年的福煦如出一辙。关键的区别在于当年身处战场的法军将领(并非比较高明)对福煦并不俯首听命,而在1944年和1945年,德军将领却不敢违抗希特勒的命令。

正是通过探究这种对希特勒的恐惧和德军最高司令部的内部矛盾,我们才能对德军战略计划受挫的原因做出真实的解释。希特勒的战略直觉和德军总参谋部的战略运筹结合在一起,本当产生压倒一切的力量,但是双方冲突所产生的致命矛盾却成了他们对手的大救星。

总参谋部体制下所产生的老派将领在战争中自始至终是德国战略思想的执行者。但是在捷报频传的日子里,他们的作用并没有被充分认识,等到战争的格局发生逆转,他们才进入公众的视线,并被同盟国的人民视为真正可怕的大敌。在二战的最后一年,德军总参谋部的代表人物伦德施泰特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无论在战事方面,还是在推翻纳粹的政变问题上,人们常问的不是希特勒将如何干,而是伦德施泰特会有何作为。

人们曾把德军将领视为千人一脑、铁板一块,具有惊人的政治能量。这种印象说明了为什么同盟国方面一直指望德国将领会推翻希特勒,但这种指望最终落空。它也说明了公众为什么坚信德军将领和希特勒一样可怕,应对德国的侵略行为负责。这种看法若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情有可原,如今早就过时了。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军将领所起的作用甚微,其作用最多就像一个失灵的刹车。

战争开始时,德军将领的效能对希特勒的成功贡献颇大,但他们的作用被希特勒的成功所掩盖。当希特勒头上的光环黯然失色时,在外部世界的眼中,这些将领的作用开始凸显,但实际上他们在自己国家里却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这种情况是由一系列原因造成的。这些将领代表着保守的秩序,这种传统对新一代毫无感召力。新一代德国人是在革命精神和对国家社会主义狂热的信念中长大的。将领们的任何行动,若是要反对现政权,尤其是反对擅长蛊惑民众的元首,都难以得到部下的效忠。军事将领一向对公众事务颇为疏离,希特勒又狡猾地使他们对国政民情懵然无知,致使其行动受到牵制。另一个因素是,他们严守军纪,对自己在国家元首前作的效忠誓言难以释怀。一个自视甚高的军人却违背誓言岂非荒唐可笑,这是一种绝对真实的情感,也是致使其缩手缩脚不敢犯上的最为冠冕堂皇的理由。当然,大难临头,却置同胞和国家的最高利益而不顾,这通常是因为一己私利从中作祟。从希特勒崛起到德国失败的12年里,德军将领始终力图排斥来自外界的干扰,为保持其在军事领域的专业话语权而作出不懈的努力。然而,是追逐个人的野心还是割舍一己私利,这对矛盾构成了他们致命的弱点。

斗争的第一阶段以军方的绝对优势而告终,但这种优势是通过希姆莱(Himmler)才间接地确立的。希姆莱利用希特勒的恐惧,促使希特勒一举剪除了罗姆(Roehm)上尉和其他褐衫队(Brownshirt,冲锋队又称褐衫队,德国纳粹党的武装恐怖组织——编者注)的骨干。虽然并不能肯定后者是否真的要推翻希特勒,但他们欲篡夺军权是确凿无疑的。这股势力被消灭以后,希特勒变得更加倚仗将领的支持,后者也得以在军界重树自己的最高威望。

第二阶段在1938年达到高潮,那时,军事将领中了希姆莱的另一个圈套。1933年,希特勒任命维尔纳·冯·布隆贝格(一译勃洛姆堡,Blomberg,Werner von)将军为国防部长。布隆贝格对希特勒俯首帖耳,这使他的部下为之惶惶不安。布隆贝格将军还娶了自己办公室的速记员,这使他的部下更为反感。希特勒却对这场“平民化”的婚姻表示祝福,并亲临婚礼捧场。不久,希姆莱便抛出一纸警方密件,声称新娘原来是个妓女。不知是真还是假,希特勒大光其火,立刻将布隆贝格撤职。希姆莱又抛出一份警方文件,诬陷全军总司令维尔纳·冯·弗里奇(Fritsch,Frh.Werner von)将军是同性恋。弗里奇又被希特勒解除一切职务,此事后来在法庭上得到澄清,弗里奇却再也没能官复原职。(本书第三章对这次危机有详细的描述。)

希特勒利用道德危机打击军方将领,抓住机会控制整个军队。在让希姆莱加强其影响力的同时,为自己掌控最高战略指挥权打开方便之门。德军将领曾就弗里奇受诬陷之事集体抗议,但凯特尔(Keitel)的幕后操控削弱了将军们的统一战线。凯特尔将军接替了布隆贝格的职位,但他的地位更低,不过是希特勒的附庸而已。勃劳希契(Brauchitsch,Walther von)将军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他既不亲纳粹,也不反纳粹,在军界颇孚人望。希特勒这一着颇为精明,既可对军方有所安抚,又确保总司令不像弗里奇那么难以驾驭。

勃劳希契将军却不像希特勒预想的那么听话,为了维护军方的权力,他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同盟。他发出警告,声称德军尚未为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告诫希特勒不要贸然挑起战争,试图以此来阻挠纳粹的侵略外交政策。总参谋长贝克(Beck)将军的支持使勃劳希契的反战立场更为坚定。贝克将军公开谴责希特勒的好战政策,被希特勒怒而撤职。即使在希特勒即将对捷克斯洛伐克痛下杀手时,勃劳希契将军和贝克将军的继任者哈尔德(Halder,Franz)还试图加以反对,但是英法政府屈从于希特勒的战争威胁却如釜底抽薪,致使将军们的努力无功而返。

德国兵不血刃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这使希特勒威望大增,他进而兵指波兰。将军们试图说服希特勒除非苏联承诺保持中立,不可冒险开战。但舍此他们再也无能为力了。另一方面,希特勒一旦得手,他便可以说服大多数将士,英法会袖手旁观,突袭波兰不会让德国陷入一场大战。

占领波兰后,将领们发现希特勒打算扩大冲突,在西线发起进攻。他们为之忧心忡忡,与希特勒的关系也再度趋于紧张。他们认为进攻的风险实在太大,也不相信有可能征服法国。但是他们的异议再次遭到压制,他们后来所谓要采取一致行动推翻希特勒云云,结果也是一事无成。要责怪他们在这个阶段无所作为显然也有失公正,因为即使将领们要反对希特勒,部下也不会响应。而且,在国家处于战争的关头,他们自然也不愿以叛逆者的面目出现。

面对将领的质疑,希特勒悍然下令入侵法国。侵法的成功,部分原因在于希特勒应用新的战术和新式武器,而那些保守的老帅对此曾持怀疑的态度。部分原因在于希特勒将一名下级军官提出的一个极为大胆的新计划付诸实行。还有部分原因在于法国军方所犯的大错,那是连他们也没能料到的。

当然,德军的能征善战是希特勒成功征服法国不可或缺的因素,而正是由于希特勒突然莫名其妙的犹豫不决,才致使德军没能及时渡过英吉利海峡,一举大获全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德军将领对胜利所作的贡献反而进一步削弱了他们自己的地位。胜利使希特勒在世人面前大出风头,胜利的桂冠没有戴到将军们的头上,而是套到了希特勒的头上。希特勒刻意为自己加冕炫耀,其内心也以世上最伟大的战略家自许,从此更是对将军权限内的事务横加干涉,更加无视来自军方与自己意见相悖的看法。

当得知希特勒有意入侵苏联时,大多数德国将领都深感忧虑。但就像许多专家一样,他们对专业以外的事情不甚了了,希特勒通过所谓的“政治情报”,让将领们确信俄罗斯的内在弱点将影响其军事力量,入侵苏联势在必行。侵苏初期德军战果辉煌,但这些战斗的胜利并不具有决定意义,其原因部分在于他们对俄军的抵抗能力有所低估,还有部分原因在于德军指挥部内部对进攻目标存在着分歧。冬季临近了,明白人应当知道大军该稍事停顿。但莫斯科近在咫尺,希特勒和德军将帅都抑制不住进攻的诱惑。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发起猛攻,但取胜的机会却日趋渺茫。莫斯科的惨败对德军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然而希特勒却善于利用这次失败来巩固自己的权力。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因病辞职,希特勒取而代之,亲自出任陆军统帅。这一着不仅加强了希特勒的权力,而且将公众对战败的指责归咎于将领的失误。勃劳希契的解职就像一个将军因战败而引咎辞职,“因病”不过是通常照顾面子的托词罢了。对希特勒而言,这真是一举两得。

在以后的战争中,希特勒就能够把将领的政策建议置之度外,甚至直接否决军事指挥官的具体判断。若有人提出异议,他就让另一个有野心,热衷于进攻的军官取而代之,因为大多数军人出于本能都喜欢进攻。与此同时,武装党卫军(Waffen S.S)在军内的势力日益膨胀,纳粹的密探遍布各个指挥部,指挥官无不受到监视,军方的实力受到削弱。将领要想推翻希特勒,其成功的可能性日趋减少。他们能做的无非是尽力执行元首的命令,或许也可以说尽力让这些命令早日产生恶果。有理由猜测,某些德军将领之所以乐于执行那些荒唐的命令,无非是想让希特勒的图谋受挫,从而尽早结束这场战争。 +sKx8au6uepkrRTBdHToIVXEdh4VIGMYGGQANp+UGWX8Ev7J8SSaaNFuGQ4AIaM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